'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來源:新新家長(ID:xinxinjiazhang)

為什麼現在養孩子幸福感低,焦慮卻那麼多?社交網絡功不可沒。一個“神童”的案例在網上被無限放大,廣為流傳。在朋友圈的聚光燈下,“神童”顯得特別多,特別神。

我愈發感覺到,不要讓“同齡神童傳說”擾亂你的心智,打亂你的腳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在不同領域的發展速度也有快有慢。他們終將活出自己的人生和節奏,跟自己的父母不一樣,同別人也不一樣。

淡定,淡定。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來源:新新家長(ID:xinxinjiazhang)

為什麼現在養孩子幸福感低,焦慮卻那麼多?社交網絡功不可沒。一個“神童”的案例在網上被無限放大,廣為流傳。在朋友圈的聚光燈下,“神童”顯得特別多,特別神。

我愈發感覺到,不要讓“同齡神童傳說”擾亂你的心智,打亂你的腳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在不同領域的發展速度也有快有慢。他們終將活出自己的人生和節奏,跟自己的父母不一樣,同別人也不一樣。

淡定,淡定。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01

來自朋友圈的焦慮

我最近有個深刻的體會: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一大半來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我其實是個佛系媽媽,一直在學習科學教育方法,也考過教師資格證。在大部分風平浪靜的情況下,我能夠冷靜處理孩子的問題,有效控制自己的焦慮指數。但有時候,我也免不了陷入迷茫。

比方說,我有幾個特別雞血的家長好友,我們孩子年齡相仿,他們朋友圈的日常是這樣的——

  • 5歲的男孩熟練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還能給妹妹出題;

  • 另一個5歲男孩的英語動畫片配音有模有樣;

  • 6歲的女孩兒能跟老外free talk,開始啟蒙法語;

  • 8歲的男孩練了2年的架子鼓,參加比賽都拿名次了……

再看看我們家那位二傻子,開學都上大班了,他的成績單是這樣的——

  • 10以內的加減還要靠蒙;

  • 英語學完了26個字母、數字和顏色後,瓶頸很久了;

  • 對體育項目興趣不大,週末只願意滿操場亂跑;

  • 試聽了鋼琴課和小提琴課,回來都跟我說:“媽媽,我都不想學——我只想傻玩玩。”

好吧,畢竟他也才6歲。跑得早的孩子不一定跑得久,我是這麼安慰自己的。

但每一次那些雞血媽媽開始發朋友圈秀孩子的新技能,我就又開始不淡定了。

  • “我的孩子真的比別人笨嗎?”

  • “我的教育理論耽誤孩子了怎麼辦?”

  • “如果孩子特別抗拒,我要不要堅持給他報班?”

這時候又會適時的跳出一些微信文章,告訴你《如果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要你這個當媽的幹嘛?》直戳老母親痛點,懷疑和自我懷疑。

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受?問題出在哪裡?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來源:新新家長(ID:xinxinjiazhang)

為什麼現在養孩子幸福感低,焦慮卻那麼多?社交網絡功不可沒。一個“神童”的案例在網上被無限放大,廣為流傳。在朋友圈的聚光燈下,“神童”顯得特別多,特別神。

我愈發感覺到,不要讓“同齡神童傳說”擾亂你的心智,打亂你的腳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在不同領域的發展速度也有快有慢。他們終將活出自己的人生和節奏,跟自己的父母不一樣,同別人也不一樣。

淡定,淡定。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01

來自朋友圈的焦慮

我最近有個深刻的體會: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一大半來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我其實是個佛系媽媽,一直在學習科學教育方法,也考過教師資格證。在大部分風平浪靜的情況下,我能夠冷靜處理孩子的問題,有效控制自己的焦慮指數。但有時候,我也免不了陷入迷茫。

比方說,我有幾個特別雞血的家長好友,我們孩子年齡相仿,他們朋友圈的日常是這樣的——

  • 5歲的男孩熟練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還能給妹妹出題;

  • 另一個5歲男孩的英語動畫片配音有模有樣;

  • 6歲的女孩兒能跟老外free talk,開始啟蒙法語;

  • 8歲的男孩練了2年的架子鼓,參加比賽都拿名次了……

再看看我們家那位二傻子,開學都上大班了,他的成績單是這樣的——

  • 10以內的加減還要靠蒙;

  • 英語學完了26個字母、數字和顏色後,瓶頸很久了;

  • 對體育項目興趣不大,週末只願意滿操場亂跑;

  • 試聽了鋼琴課和小提琴課,回來都跟我說:“媽媽,我都不想學——我只想傻玩玩。”

好吧,畢竟他也才6歲。跑得早的孩子不一定跑得久,我是這麼安慰自己的。

但每一次那些雞血媽媽開始發朋友圈秀孩子的新技能,我就又開始不淡定了。

  • “我的孩子真的比別人笨嗎?”

  • “我的教育理論耽誤孩子了怎麼辦?”

  • “如果孩子特別抗拒,我要不要堅持給他報班?”

這時候又會適時的跳出一些微信文章,告訴你《如果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要你這個當媽的幹嘛?》直戳老母親痛點,懷疑和自我懷疑。

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受?問題出在哪裡?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一座房子不管怎樣小,在周圍的房屋都是這樣小的時候,它是能滿足社會對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這座小房子近旁聳立起一座宮殿,這座小房子就縮成茅舍的模樣了。”

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第一卷,《僱傭勞動與資本》這本書上,精闢的詮釋了什麼叫做“相對剝奪感”

美國社會學家默頓認為,當個人將自己的處境與其參照群體中的人相比較,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剝奪。從而會產生各種感覺,包括:壓抑、自卑、憤恨……

你是個開著奧拓的快樂上班族,突然有一天,你小區的鄰居突然換了一輛奧迪。你一下子就會覺得不快樂,認為自己也能擁有這輛車,而原來那輛車甚至連自行車都不如。

這是社會學和心理學範疇的理論,同樣也適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 當隔壁鄰居家家的孩子彈出了一首完整的莫扎特,你家孩子在鋼琴演奏上的進步就完全不值一提;

  • 當你同學孩子開始給英語動畫片配音時,你就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孩子發音有多麼標準;

  • 當孩子的同學晒出了在歐洲的打卡遊時,事實上你家孩子在小區草坪奔跑的樂趣一點都不少。

就像小房子周圍出現了一座宮殿,小房子塌縮成了茅舍,你的孩子因為你的“相對剝奪感”變得一文不值……

如果你在教育中產生了“相對剝奪感”,該怎麼辦?

02

不同孩子,不同優勢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髮展學專家霍華德·加德納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

核心觀點是,每個人都擁有八種主要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組合。

建築師和雕塑家的空間感,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的運動能力較強,作家的內省智能較強等等。當我看到別人家孩子表現出某一方面的優勢時,我很容易就放大我的孩子在這方面的不足

那個5歲就能給動畫片配音的男孩有特別強的語言智能;架子鼓小天才的音樂智能一定比較突出,而10歲以內加減法駕輕就熟的孩子在邏輯·數學智能方面比較有優勢。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來源:新新家長(ID:xinxinjiazhang)

為什麼現在養孩子幸福感低,焦慮卻那麼多?社交網絡功不可沒。一個“神童”的案例在網上被無限放大,廣為流傳。在朋友圈的聚光燈下,“神童”顯得特別多,特別神。

我愈發感覺到,不要讓“同齡神童傳說”擾亂你的心智,打亂你的腳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在不同領域的發展速度也有快有慢。他們終將活出自己的人生和節奏,跟自己的父母不一樣,同別人也不一樣。

淡定,淡定。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01

來自朋友圈的焦慮

我最近有個深刻的體會: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一大半來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我其實是個佛系媽媽,一直在學習科學教育方法,也考過教師資格證。在大部分風平浪靜的情況下,我能夠冷靜處理孩子的問題,有效控制自己的焦慮指數。但有時候,我也免不了陷入迷茫。

比方說,我有幾個特別雞血的家長好友,我們孩子年齡相仿,他們朋友圈的日常是這樣的——

  • 5歲的男孩熟練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還能給妹妹出題;

  • 另一個5歲男孩的英語動畫片配音有模有樣;

  • 6歲的女孩兒能跟老外free talk,開始啟蒙法語;

  • 8歲的男孩練了2年的架子鼓,參加比賽都拿名次了……

再看看我們家那位二傻子,開學都上大班了,他的成績單是這樣的——

  • 10以內的加減還要靠蒙;

  • 英語學完了26個字母、數字和顏色後,瓶頸很久了;

  • 對體育項目興趣不大,週末只願意滿操場亂跑;

  • 試聽了鋼琴課和小提琴課,回來都跟我說:“媽媽,我都不想學——我只想傻玩玩。”

好吧,畢竟他也才6歲。跑得早的孩子不一定跑得久,我是這麼安慰自己的。

但每一次那些雞血媽媽開始發朋友圈秀孩子的新技能,我就又開始不淡定了。

  • “我的孩子真的比別人笨嗎?”

  • “我的教育理論耽誤孩子了怎麼辦?”

  • “如果孩子特別抗拒,我要不要堅持給他報班?”

這時候又會適時的跳出一些微信文章,告訴你《如果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要你這個當媽的幹嘛?》直戳老母親痛點,懷疑和自我懷疑。

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受?問題出在哪裡?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一座房子不管怎樣小,在周圍的房屋都是這樣小的時候,它是能滿足社會對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這座小房子近旁聳立起一座宮殿,這座小房子就縮成茅舍的模樣了。”

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第一卷,《僱傭勞動與資本》這本書上,精闢的詮釋了什麼叫做“相對剝奪感”

美國社會學家默頓認為,當個人將自己的處境與其參照群體中的人相比較,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剝奪。從而會產生各種感覺,包括:壓抑、自卑、憤恨……

你是個開著奧拓的快樂上班族,突然有一天,你小區的鄰居突然換了一輛奧迪。你一下子就會覺得不快樂,認為自己也能擁有這輛車,而原來那輛車甚至連自行車都不如。

這是社會學和心理學範疇的理論,同樣也適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 當隔壁鄰居家家的孩子彈出了一首完整的莫扎特,你家孩子在鋼琴演奏上的進步就完全不值一提;

  • 當你同學孩子開始給英語動畫片配音時,你就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孩子發音有多麼標準;

  • 當孩子的同學晒出了在歐洲的打卡遊時,事實上你家孩子在小區草坪奔跑的樂趣一點都不少。

就像小房子周圍出現了一座宮殿,小房子塌縮成了茅舍,你的孩子因為你的“相對剝奪感”變得一文不值……

如果你在教育中產生了“相對剝奪感”,該怎麼辦?

02

不同孩子,不同優勢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髮展學專家霍華德·加德納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

核心觀點是,每個人都擁有八種主要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組合。

建築師和雕塑家的空間感,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的運動能力較強,作家的內省智能較強等等。當我看到別人家孩子表現出某一方面的優勢時,我很容易就放大我的孩子在這方面的不足

那個5歲就能給動畫片配音的男孩有特別強的語言智能;架子鼓小天才的音樂智能一定比較突出,而10歲以內加減法駕輕就熟的孩子在邏輯·數學智能方面比較有優勢。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但我的孩子就很差嗎?

他5歲的時候就能獨立完成8歲以上難度的樂高拼搭,看樣子空間智能比較強;他在幼兒園的人緣特別好,性格開朗,熱愛分享,喜歡交朋友,人際交往能力很強;他自然觀察智能也很突出,比起動畫片更喜歡BBC的自然紀錄片,看幾遍就能背出臺詞……

要知道,沒有一個人能在這8種智能上都有傑出的表現,我會因為從小沒學過音樂感到遺憾,但這並不影響我在寫作上的天分。但如果父母只看到孩子的弱項,看不到他們的優勢,育兒焦慮就是一個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換一個更討巧,可能不怎麼厚道的做法,不過可以大大降低自己的育兒焦慮,就是把你那些在朋友圈看到的那些同齡“神童”、“奇才”約出來一起玩。

我並不是說他們不如父母朋友圈表現的那麼優秀,而是他們的優秀不像朋友圈精選出的那麼突出、扎眼。

他們都是正常的同齡孩子。練琴的時候也會鬧,做題的時候也不高興,孩子們應該有的調皮和小情緒,該有的都有。

幼升小階段“神童”並沒有那麼多,實際上整個人群能力超群的人的比例是穩定的。孩子在幼兒階段父母更愛分享他們突出的進步,顯得似乎神童很多。與其把精力浪費在盯著別人家孩子身上,多看看自己的孩子優點更實際。

03

不同孩子,不同時區

當代父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著急。

現在的父母都特別著急,你追我趕。明明知道人生是場馬拉松,卻還是要求孩子以百米短跑的速度來熱身。

2歲的孩子要開始啟蒙英語、3歲如果不展現出數學興趣就覺得廢了、4歲不學樂器和有一個擅長的體育項目也不行……生怕自己晚一步孩子就要輸在了起跑線。

我勸這部分焦慮的家長,認真瞭解一下認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會經過: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每個階段的表現和特點就不一一說明了,百度上都查得到。核心觀點是:不同階段兒童表現出的邏輯思維能力、認識世界能力等都不相同。所有的兒童的認知都會依次經歷這四個階段,認知結構的發展是一個連續構建的過程。雖然不同的兒童會以不同的發展速度經歷這四個階段,但是都不可能跳過某個發展階段。

這句話的重點是:不同的速度;不可能跳過。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來源:新新家長(ID:xinxinjiazhang)

為什麼現在養孩子幸福感低,焦慮卻那麼多?社交網絡功不可沒。一個“神童”的案例在網上被無限放大,廣為流傳。在朋友圈的聚光燈下,“神童”顯得特別多,特別神。

我愈發感覺到,不要讓“同齡神童傳說”擾亂你的心智,打亂你的腳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在不同領域的發展速度也有快有慢。他們終將活出自己的人生和節奏,跟自己的父母不一樣,同別人也不一樣。

淡定,淡定。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01

來自朋友圈的焦慮

我最近有個深刻的體會: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一大半來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我其實是個佛系媽媽,一直在學習科學教育方法,也考過教師資格證。在大部分風平浪靜的情況下,我能夠冷靜處理孩子的問題,有效控制自己的焦慮指數。但有時候,我也免不了陷入迷茫。

比方說,我有幾個特別雞血的家長好友,我們孩子年齡相仿,他們朋友圈的日常是這樣的——

  • 5歲的男孩熟練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還能給妹妹出題;

  • 另一個5歲男孩的英語動畫片配音有模有樣;

  • 6歲的女孩兒能跟老外free talk,開始啟蒙法語;

  • 8歲的男孩練了2年的架子鼓,參加比賽都拿名次了……

再看看我們家那位二傻子,開學都上大班了,他的成績單是這樣的——

  • 10以內的加減還要靠蒙;

  • 英語學完了26個字母、數字和顏色後,瓶頸很久了;

  • 對體育項目興趣不大,週末只願意滿操場亂跑;

  • 試聽了鋼琴課和小提琴課,回來都跟我說:“媽媽,我都不想學——我只想傻玩玩。”

好吧,畢竟他也才6歲。跑得早的孩子不一定跑得久,我是這麼安慰自己的。

但每一次那些雞血媽媽開始發朋友圈秀孩子的新技能,我就又開始不淡定了。

  • “我的孩子真的比別人笨嗎?”

  • “我的教育理論耽誤孩子了怎麼辦?”

  • “如果孩子特別抗拒,我要不要堅持給他報班?”

這時候又會適時的跳出一些微信文章,告訴你《如果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要你這個當媽的幹嘛?》直戳老母親痛點,懷疑和自我懷疑。

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受?問題出在哪裡?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一座房子不管怎樣小,在周圍的房屋都是這樣小的時候,它是能滿足社會對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這座小房子近旁聳立起一座宮殿,這座小房子就縮成茅舍的模樣了。”

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第一卷,《僱傭勞動與資本》這本書上,精闢的詮釋了什麼叫做“相對剝奪感”

美國社會學家默頓認為,當個人將自己的處境與其參照群體中的人相比較,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剝奪。從而會產生各種感覺,包括:壓抑、自卑、憤恨……

你是個開著奧拓的快樂上班族,突然有一天,你小區的鄰居突然換了一輛奧迪。你一下子就會覺得不快樂,認為自己也能擁有這輛車,而原來那輛車甚至連自行車都不如。

這是社會學和心理學範疇的理論,同樣也適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 當隔壁鄰居家家的孩子彈出了一首完整的莫扎特,你家孩子在鋼琴演奏上的進步就完全不值一提;

  • 當你同學孩子開始給英語動畫片配音時,你就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孩子發音有多麼標準;

  • 當孩子的同學晒出了在歐洲的打卡遊時,事實上你家孩子在小區草坪奔跑的樂趣一點都不少。

就像小房子周圍出現了一座宮殿,小房子塌縮成了茅舍,你的孩子因為你的“相對剝奪感”變得一文不值……

如果你在教育中產生了“相對剝奪感”,該怎麼辦?

02

不同孩子,不同優勢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髮展學專家霍華德·加德納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

核心觀點是,每個人都擁有八種主要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組合。

建築師和雕塑家的空間感,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的運動能力較強,作家的內省智能較強等等。當我看到別人家孩子表現出某一方面的優勢時,我很容易就放大我的孩子在這方面的不足

那個5歲就能給動畫片配音的男孩有特別強的語言智能;架子鼓小天才的音樂智能一定比較突出,而10歲以內加減法駕輕就熟的孩子在邏輯·數學智能方面比較有優勢。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但我的孩子就很差嗎?

他5歲的時候就能獨立完成8歲以上難度的樂高拼搭,看樣子空間智能比較強;他在幼兒園的人緣特別好,性格開朗,熱愛分享,喜歡交朋友,人際交往能力很強;他自然觀察智能也很突出,比起動畫片更喜歡BBC的自然紀錄片,看幾遍就能背出臺詞……

要知道,沒有一個人能在這8種智能上都有傑出的表現,我會因為從小沒學過音樂感到遺憾,但這並不影響我在寫作上的天分。但如果父母只看到孩子的弱項,看不到他們的優勢,育兒焦慮就是一個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換一個更討巧,可能不怎麼厚道的做法,不過可以大大降低自己的育兒焦慮,就是把你那些在朋友圈看到的那些同齡“神童”、“奇才”約出來一起玩。

我並不是說他們不如父母朋友圈表現的那麼優秀,而是他們的優秀不像朋友圈精選出的那麼突出、扎眼。

他們都是正常的同齡孩子。練琴的時候也會鬧,做題的時候也不高興,孩子們應該有的調皮和小情緒,該有的都有。

幼升小階段“神童”並沒有那麼多,實際上整個人群能力超群的人的比例是穩定的。孩子在幼兒階段父母更愛分享他們突出的進步,顯得似乎神童很多。與其把精力浪費在盯著別人家孩子身上,多看看自己的孩子優點更實際。

03

不同孩子,不同時區

當代父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著急。

現在的父母都特別著急,你追我趕。明明知道人生是場馬拉松,卻還是要求孩子以百米短跑的速度來熱身。

2歲的孩子要開始啟蒙英語、3歲如果不展現出數學興趣就覺得廢了、4歲不學樂器和有一個擅長的體育項目也不行……生怕自己晚一步孩子就要輸在了起跑線。

我勸這部分焦慮的家長,認真瞭解一下認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會經過: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每個階段的表現和特點就不一一說明了,百度上都查得到。核心觀點是:不同階段兒童表現出的邏輯思維能力、認識世界能力等都不相同。所有的兒童的認知都會依次經歷這四個階段,認知結構的發展是一個連續構建的過程。雖然不同的兒童會以不同的發展速度經歷這四個階段,但是都不可能跳過某個發展階段。

這句話的重點是:不同的速度;不可能跳過。

現代家長的教育焦慮,大半源於別人家媽媽的朋友圈

想想我小學時學二元一次方程,百思不得其解,氣得我媽直拍桌子。到了初中再回看當時的題目,豁然開朗,也不明白自己那時候為什麼就是搞不明白。現在想想可能就是邏輯認知發展水平沒到那個程度。

我的嫂子現在對著不到5歲的女兒大吼:“4+5=9你知道,為什麼3+5你就搞不清楚了?”,女兒被吼得瑟瑟發抖。

我特別心疼那個女孩子,並默默嘆息: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還沒有跟上,你吼再大聲除了傷害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她從小就對數學產生陰影,又有什麼幫助呢?

說說我家二傻子,2歲時他不敢跳的坎3歲時他就敢跳了;3歲時他還不會26個字母4歲時他就讀得非常標準了;4歲時還不敢跟生人說話,不到半年,出去點菜買單都是他負責招呼服務員。

你看,他是不斷進步的,有些方面慢一點,有些方面快一些,符合兒童認知發展理論,是一個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的男孩子,有什麼必要焦慮?

為什麼要用我們慢的地方比別人快的地方,用我們弱的地方比別人強的地方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進度,最後是要活出自己的世界,跟自己父母不一樣,跟別人的孩子也不一樣。

不要緊緊盯著別人家的孩子,你的孩子一點兒也不差!

*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