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不完美媽媽 七田真 服裝 日本 幼兒園 淄博七田真國際教育 2019-08-14
"
"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早上叫小新起床,小傢伙嘴裡答應著,卻遲遲沒有行動,十分鐘過去了,依然在睡。

我有點著急,拉開了小新被子說:“快起來,上學要遲到了。”

小新揉著眼睛不情不願的開始穿衣服。

看他這麼慢,我實在忍不住,說道:“這麼磨蹭,今天肯定會遲到的”,邊說邊幫孩子穿好了衣服。

“小新,快去洗臉刷牙。”

“媽媽你別催我行嗎?”

“催你還這樣慢呢,快點!快點洗乾淨吃早飯。”


小新不耐煩地說道:“知道了,媽媽,就知道催催催!”


為人父母的,都能感受到,現代的父母實在太急了,急著趕時間、急著做事情、急著……

著急的同時,還不忘催促孩子跟上自己的節奏,最後是孩子不快樂,父母也很受挫。

我依稀記得,有記者採訪過一個8歲的男孩,他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一個週末,媽媽爸爸不用催促我。

有資料調查顯示:三分之一孩子做夢夢到過父母催促自己,很有壓力。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孩子的盡力,理解孩子的不容易,而不應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曾有相關部門,通過對1300名學生進行調查,讓孩子們說出最厭惡父母身上的6種行為,孩子們的回答分別是:

1.以愛的名義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2.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自己。3.父母的催促跟嘮叨讓自己不勝煩惱。4.永遠將孩子看成是不懂事的,什麼都要管。5.將子女作為攀比工具拿出去炫耀。6.明明自己不懂,還老是喜歡拿大道理教育別人。


由此可見,催促、嘮叨,已讓很多父母不知不覺中成了孩子心中討厭的人。


日本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金盛浦子女士曾對催促這件事提出建議: 催促百次,不如讓孩子真正遲到一次。

“上學都快來不及了,還在慢吞吞地做什麼,到時候遲到怎麼辦?”

幾乎每天早上都會聽到媽媽這樣說吧,真的會遲到嗎?

她的建議是就讓它發生吧,因為快要遲到了,然後催促孩子動作快一點,不但沒有幫助到孩子,相反地會讓孩子漸漸失去自我判斷的行動力。

催促了好幾百次,都比不上真正遲到一次。要培養孩子自我判斷然後身體力行的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親身體驗。

很多時候,孩子磨蹭,就是因為我們管得太多,說的太多,讓孩子產生了依賴。

賴床不起,是因為孩子知道媽媽肯定會叫自己,不會讓自己遲到的。

適當的,放任他真的遲到一次,吃到這個苦果了,可能也就自覺了。

當然,孩子磨蹭不止這個原因,還是有很多其他因素存在的。

1.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孩子明顯地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

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來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

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的,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還是要接受孩子這樣的性格,再想辦法慢慢改變。


"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早上叫小新起床,小傢伙嘴裡答應著,卻遲遲沒有行動,十分鐘過去了,依然在睡。

我有點著急,拉開了小新被子說:“快起來,上學要遲到了。”

小新揉著眼睛不情不願的開始穿衣服。

看他這麼慢,我實在忍不住,說道:“這麼磨蹭,今天肯定會遲到的”,邊說邊幫孩子穿好了衣服。

“小新,快去洗臉刷牙。”

“媽媽你別催我行嗎?”

“催你還這樣慢呢,快點!快點洗乾淨吃早飯。”


小新不耐煩地說道:“知道了,媽媽,就知道催催催!”


為人父母的,都能感受到,現代的父母實在太急了,急著趕時間、急著做事情、急著……

著急的同時,還不忘催促孩子跟上自己的節奏,最後是孩子不快樂,父母也很受挫。

我依稀記得,有記者採訪過一個8歲的男孩,他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一個週末,媽媽爸爸不用催促我。

有資料調查顯示:三分之一孩子做夢夢到過父母催促自己,很有壓力。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孩子的盡力,理解孩子的不容易,而不應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曾有相關部門,通過對1300名學生進行調查,讓孩子們說出最厭惡父母身上的6種行為,孩子們的回答分別是:

1.以愛的名義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2.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自己。3.父母的催促跟嘮叨讓自己不勝煩惱。4.永遠將孩子看成是不懂事的,什麼都要管。5.將子女作為攀比工具拿出去炫耀。6.明明自己不懂,還老是喜歡拿大道理教育別人。


由此可見,催促、嘮叨,已讓很多父母不知不覺中成了孩子心中討厭的人。


日本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金盛浦子女士曾對催促這件事提出建議: 催促百次,不如讓孩子真正遲到一次。

“上學都快來不及了,還在慢吞吞地做什麼,到時候遲到怎麼辦?”

幾乎每天早上都會聽到媽媽這樣說吧,真的會遲到嗎?

她的建議是就讓它發生吧,因為快要遲到了,然後催促孩子動作快一點,不但沒有幫助到孩子,相反地會讓孩子漸漸失去自我判斷的行動力。

催促了好幾百次,都比不上真正遲到一次。要培養孩子自我判斷然後身體力行的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親身體驗。

很多時候,孩子磨蹭,就是因為我們管得太多,說的太多,讓孩子產生了依賴。

賴床不起,是因為孩子知道媽媽肯定會叫自己,不會讓自己遲到的。

適當的,放任他真的遲到一次,吃到這個苦果了,可能也就自覺了。

當然,孩子磨蹭不止這個原因,還是有很多其他因素存在的。

1.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孩子明顯地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

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來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

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的,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還是要接受孩子這樣的性格,再想辦法慢慢改變。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2.缺乏時間觀念

孩子磨磨蹭蹭,與沒有時間觀念也有關。

很多孩子,並不能理解1個小時到底是多長時間,自己在1小時內到底能做多少事。

90%以上的父母都誤解了孩子的磨蹭,其實這種“磨蹭”是孩子自身節奏的表現。

兒科醫生和科學家已發現,孩子有自己的生理節律反應:

1—2歲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只活在當下。

2—2.5歲,孩子對時間稍稍有了一點概念,瞭解了“先後”。

2.5—3歲,孩子的時間觀念飛速發展分得清“過去”、“現在”、和“未來”。

4歲的孩子能描述在幼兒園幹了些什麼,卻不能描述具體時間幹了什麼事情,5歲的孩子才可以做到。

6歲的孩子喜歡聽過去的故事,不過,類似於半小時、20分鐘之內的時間到底有多長,他們沒有概念。

7歲的孩子,可以分清時間概念了,可是卻是成長磨蹭的高峰,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其實並沒有接受特定時間做特定事情的節奏。

所以,有時候我們一再強調要抓緊時間,但是孩子根本不理解如何做才叫“抓緊時間”。

3.家長要求太嚴或包辦過多

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太嚴,幾乎剝奪了孩子游戲的時間。

因此,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邊寫邊玩,能湊合就湊合,能磨就磨,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玩耍的機會。

有的家長對孩子包辦過多,明明看到孩子磨蹭,還不斷地遷就孩子。

總認為孩子太小,長大就好了,因此對孩子的一切都包辦。

幫孩子穿衣服、擠牙膏、繫鞋帶,幫孩子削鉛筆、檢查作業、收拾書包……

結果,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認為什麼事情都有父母在後面頂著,因此才不急不慌。

4.孩子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孩子,對學習沒有積極性,總是硬著頭皮應付,在學校裡也沒有獲得成功的體驗。

因此學習興趣很低,對老師留的家庭作業能拖就拖。

5.注意力易轉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

於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了邊幹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


"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早上叫小新起床,小傢伙嘴裡答應著,卻遲遲沒有行動,十分鐘過去了,依然在睡。

我有點著急,拉開了小新被子說:“快起來,上學要遲到了。”

小新揉著眼睛不情不願的開始穿衣服。

看他這麼慢,我實在忍不住,說道:“這麼磨蹭,今天肯定會遲到的”,邊說邊幫孩子穿好了衣服。

“小新,快去洗臉刷牙。”

“媽媽你別催我行嗎?”

“催你還這樣慢呢,快點!快點洗乾淨吃早飯。”


小新不耐煩地說道:“知道了,媽媽,就知道催催催!”


為人父母的,都能感受到,現代的父母實在太急了,急著趕時間、急著做事情、急著……

著急的同時,還不忘催促孩子跟上自己的節奏,最後是孩子不快樂,父母也很受挫。

我依稀記得,有記者採訪過一個8歲的男孩,他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一個週末,媽媽爸爸不用催促我。

有資料調查顯示:三分之一孩子做夢夢到過父母催促自己,很有壓力。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孩子的盡力,理解孩子的不容易,而不應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曾有相關部門,通過對1300名學生進行調查,讓孩子們說出最厭惡父母身上的6種行為,孩子們的回答分別是:

1.以愛的名義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2.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自己。3.父母的催促跟嘮叨讓自己不勝煩惱。4.永遠將孩子看成是不懂事的,什麼都要管。5.將子女作為攀比工具拿出去炫耀。6.明明自己不懂,還老是喜歡拿大道理教育別人。


由此可見,催促、嘮叨,已讓很多父母不知不覺中成了孩子心中討厭的人。


日本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金盛浦子女士曾對催促這件事提出建議: 催促百次,不如讓孩子真正遲到一次。

“上學都快來不及了,還在慢吞吞地做什麼,到時候遲到怎麼辦?”

幾乎每天早上都會聽到媽媽這樣說吧,真的會遲到嗎?

她的建議是就讓它發生吧,因為快要遲到了,然後催促孩子動作快一點,不但沒有幫助到孩子,相反地會讓孩子漸漸失去自我判斷的行動力。

催促了好幾百次,都比不上真正遲到一次。要培養孩子自我判斷然後身體力行的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親身體驗。

很多時候,孩子磨蹭,就是因為我們管得太多,說的太多,讓孩子產生了依賴。

賴床不起,是因為孩子知道媽媽肯定會叫自己,不會讓自己遲到的。

適當的,放任他真的遲到一次,吃到這個苦果了,可能也就自覺了。

當然,孩子磨蹭不止這個原因,還是有很多其他因素存在的。

1.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孩子明顯地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

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來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

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的,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還是要接受孩子這樣的性格,再想辦法慢慢改變。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2.缺乏時間觀念

孩子磨磨蹭蹭,與沒有時間觀念也有關。

很多孩子,並不能理解1個小時到底是多長時間,自己在1小時內到底能做多少事。

90%以上的父母都誤解了孩子的磨蹭,其實這種“磨蹭”是孩子自身節奏的表現。

兒科醫生和科學家已發現,孩子有自己的生理節律反應:

1—2歲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只活在當下。

2—2.5歲,孩子對時間稍稍有了一點概念,瞭解了“先後”。

2.5—3歲,孩子的時間觀念飛速發展分得清“過去”、“現在”、和“未來”。

4歲的孩子能描述在幼兒園幹了些什麼,卻不能描述具體時間幹了什麼事情,5歲的孩子才可以做到。

6歲的孩子喜歡聽過去的故事,不過,類似於半小時、20分鐘之內的時間到底有多長,他們沒有概念。

7歲的孩子,可以分清時間概念了,可是卻是成長磨蹭的高峰,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其實並沒有接受特定時間做特定事情的節奏。

所以,有時候我們一再強調要抓緊時間,但是孩子根本不理解如何做才叫“抓緊時間”。

3.家長要求太嚴或包辦過多

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太嚴,幾乎剝奪了孩子游戲的時間。

因此,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邊寫邊玩,能湊合就湊合,能磨就磨,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玩耍的機會。

有的家長對孩子包辦過多,明明看到孩子磨蹭,還不斷地遷就孩子。

總認為孩子太小,長大就好了,因此對孩子的一切都包辦。

幫孩子穿衣服、擠牙膏、繫鞋帶,幫孩子削鉛筆、檢查作業、收拾書包……

結果,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認為什麼事情都有父母在後面頂著,因此才不急不慌。

4.孩子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孩子,對學習沒有積極性,總是硬著頭皮應付,在學校裡也沒有獲得成功的體驗。

因此學習興趣很低,對老師留的家庭作業能拖就拖。

5.注意力易轉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

於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了邊幹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其實孩子做事磨蹭很正常,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這不是毛病,只是一種狀態,平時我們只要講究一些技巧,孩子這種磨蹭的狀態也會漸漸有所改善。

1.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做一件事情之前,你可以先問孩子一些能夠調動他們積極性的問題,或者是玩一些小遊戲,用遊戲讓他們加快速度。

比如:在去一個地方之前,你可以先問問孩子,要去的這個地方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吸引孩子快點做好出門的準備。

2.設立比拼遊戲

在手機上設置一個小鬧鐘,讓孩子跟計時器比賽,比你直接催促會更有效果。

起床之前跟孩子商定好時間開始倒計時,你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來看看,你能不能在計時器響起之前把衣服穿好。”相信孩子很快會進入興奮的狀態。

3.為孩子提供獎勵

比如,你可以說:“如果你打敗了計時器,就可以在去做下一件事之前玩10分鐘。

”這會讓孩子認識到,守時的人身上會有好事發生。需要強調的是,這裡的獎勵最好是一些比較有意思的事情(例如獨特的親子活動),而不是物質獎勵。

4.用鼓勵代替催促

你可以在孩子做某件事時,一直鼓勵孩子,督促他完成任務,比如說孩子在穿衣服的時候,你可以說:“我相信你能很快的把衣服穿好。”


"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早上叫小新起床,小傢伙嘴裡答應著,卻遲遲沒有行動,十分鐘過去了,依然在睡。

我有點著急,拉開了小新被子說:“快起來,上學要遲到了。”

小新揉著眼睛不情不願的開始穿衣服。

看他這麼慢,我實在忍不住,說道:“這麼磨蹭,今天肯定會遲到的”,邊說邊幫孩子穿好了衣服。

“小新,快去洗臉刷牙。”

“媽媽你別催我行嗎?”

“催你還這樣慢呢,快點!快點洗乾淨吃早飯。”


小新不耐煩地說道:“知道了,媽媽,就知道催催催!”


為人父母的,都能感受到,現代的父母實在太急了,急著趕時間、急著做事情、急著……

著急的同時,還不忘催促孩子跟上自己的節奏,最後是孩子不快樂,父母也很受挫。

我依稀記得,有記者採訪過一個8歲的男孩,他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一個週末,媽媽爸爸不用催促我。

有資料調查顯示:三分之一孩子做夢夢到過父母催促自己,很有壓力。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孩子的盡力,理解孩子的不容易,而不應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曾有相關部門,通過對1300名學生進行調查,讓孩子們說出最厭惡父母身上的6種行為,孩子們的回答分別是:

1.以愛的名義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2.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自己。3.父母的催促跟嘮叨讓自己不勝煩惱。4.永遠將孩子看成是不懂事的,什麼都要管。5.將子女作為攀比工具拿出去炫耀。6.明明自己不懂,還老是喜歡拿大道理教育別人。


由此可見,催促、嘮叨,已讓很多父母不知不覺中成了孩子心中討厭的人。


日本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金盛浦子女士曾對催促這件事提出建議: 催促百次,不如讓孩子真正遲到一次。

“上學都快來不及了,還在慢吞吞地做什麼,到時候遲到怎麼辦?”

幾乎每天早上都會聽到媽媽這樣說吧,真的會遲到嗎?

她的建議是就讓它發生吧,因為快要遲到了,然後催促孩子動作快一點,不但沒有幫助到孩子,相反地會讓孩子漸漸失去自我判斷的行動力。

催促了好幾百次,都比不上真正遲到一次。要培養孩子自我判斷然後身體力行的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親身體驗。

很多時候,孩子磨蹭,就是因為我們管得太多,說的太多,讓孩子產生了依賴。

賴床不起,是因為孩子知道媽媽肯定會叫自己,不會讓自己遲到的。

適當的,放任他真的遲到一次,吃到這個苦果了,可能也就自覺了。

當然,孩子磨蹭不止這個原因,還是有很多其他因素存在的。

1.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孩子明顯地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

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來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

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的,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還是要接受孩子這樣的性格,再想辦法慢慢改變。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2.缺乏時間觀念

孩子磨磨蹭蹭,與沒有時間觀念也有關。

很多孩子,並不能理解1個小時到底是多長時間,自己在1小時內到底能做多少事。

90%以上的父母都誤解了孩子的磨蹭,其實這種“磨蹭”是孩子自身節奏的表現。

兒科醫生和科學家已發現,孩子有自己的生理節律反應:

1—2歲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只活在當下。

2—2.5歲,孩子對時間稍稍有了一點概念,瞭解了“先後”。

2.5—3歲,孩子的時間觀念飛速發展分得清“過去”、“現在”、和“未來”。

4歲的孩子能描述在幼兒園幹了些什麼,卻不能描述具體時間幹了什麼事情,5歲的孩子才可以做到。

6歲的孩子喜歡聽過去的故事,不過,類似於半小時、20分鐘之內的時間到底有多長,他們沒有概念。

7歲的孩子,可以分清時間概念了,可是卻是成長磨蹭的高峰,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其實並沒有接受特定時間做特定事情的節奏。

所以,有時候我們一再強調要抓緊時間,但是孩子根本不理解如何做才叫“抓緊時間”。

3.家長要求太嚴或包辦過多

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太嚴,幾乎剝奪了孩子游戲的時間。

因此,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邊寫邊玩,能湊合就湊合,能磨就磨,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玩耍的機會。

有的家長對孩子包辦過多,明明看到孩子磨蹭,還不斷地遷就孩子。

總認為孩子太小,長大就好了,因此對孩子的一切都包辦。

幫孩子穿衣服、擠牙膏、繫鞋帶,幫孩子削鉛筆、檢查作業、收拾書包……

結果,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認為什麼事情都有父母在後面頂著,因此才不急不慌。

4.孩子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孩子,對學習沒有積極性,總是硬著頭皮應付,在學校裡也沒有獲得成功的體驗。

因此學習興趣很低,對老師留的家庭作業能拖就拖。

5.注意力易轉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

於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了邊幹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其實孩子做事磨蹭很正常,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這不是毛病,只是一種狀態,平時我們只要講究一些技巧,孩子這種磨蹭的狀態也會漸漸有所改善。

1.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做一件事情之前,你可以先問孩子一些能夠調動他們積極性的問題,或者是玩一些小遊戲,用遊戲讓他們加快速度。

比如:在去一個地方之前,你可以先問問孩子,要去的這個地方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吸引孩子快點做好出門的準備。

2.設立比拼遊戲

在手機上設置一個小鬧鐘,讓孩子跟計時器比賽,比你直接催促會更有效果。

起床之前跟孩子商定好時間開始倒計時,你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來看看,你能不能在計時器響起之前把衣服穿好。”相信孩子很快會進入興奮的狀態。

3.為孩子提供獎勵

比如,你可以說:“如果你打敗了計時器,就可以在去做下一件事之前玩10分鐘。

”這會讓孩子認識到,守時的人身上會有好事發生。需要強調的是,這裡的獎勵最好是一些比較有意思的事情(例如獨特的親子活動),而不是物質獎勵。

4.用鼓勵代替催促

你可以在孩子做某件事時,一直鼓勵孩子,督促他完成任務,比如說孩子在穿衣服的時候,你可以說:“我相信你能很快的把衣服穿好。”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其實,當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自己狂躁和沮喪的情緒就會減少。

當父母負面情緒減少的時候,孩子更容易冷靜,他們的負面情緒也會減少。

孩子不再被負面情緒影響,他們自己的行動就會更有效率。他們也更容易專注於解決自己的問題。

所以,與其催促,還不如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磨蹭的問題,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才是最大的幫助!

"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早上叫小新起床,小傢伙嘴裡答應著,卻遲遲沒有行動,十分鐘過去了,依然在睡。

我有點著急,拉開了小新被子說:“快起來,上學要遲到了。”

小新揉著眼睛不情不願的開始穿衣服。

看他這麼慢,我實在忍不住,說道:“這麼磨蹭,今天肯定會遲到的”,邊說邊幫孩子穿好了衣服。

“小新,快去洗臉刷牙。”

“媽媽你別催我行嗎?”

“催你還這樣慢呢,快點!快點洗乾淨吃早飯。”


小新不耐煩地說道:“知道了,媽媽,就知道催催催!”


為人父母的,都能感受到,現代的父母實在太急了,急著趕時間、急著做事情、急著……

著急的同時,還不忘催促孩子跟上自己的節奏,最後是孩子不快樂,父母也很受挫。

我依稀記得,有記者採訪過一個8歲的男孩,他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一個週末,媽媽爸爸不用催促我。

有資料調查顯示:三分之一孩子做夢夢到過父母催促自己,很有壓力。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孩子的盡力,理解孩子的不容易,而不應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曾有相關部門,通過對1300名學生進行調查,讓孩子們說出最厭惡父母身上的6種行為,孩子們的回答分別是:

1.以愛的名義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2.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自己。3.父母的催促跟嘮叨讓自己不勝煩惱。4.永遠將孩子看成是不懂事的,什麼都要管。5.將子女作為攀比工具拿出去炫耀。6.明明自己不懂,還老是喜歡拿大道理教育別人。


由此可見,催促、嘮叨,已讓很多父母不知不覺中成了孩子心中討厭的人。


日本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金盛浦子女士曾對催促這件事提出建議: 催促百次,不如讓孩子真正遲到一次。

“上學都快來不及了,還在慢吞吞地做什麼,到時候遲到怎麼辦?”

幾乎每天早上都會聽到媽媽這樣說吧,真的會遲到嗎?

她的建議是就讓它發生吧,因為快要遲到了,然後催促孩子動作快一點,不但沒有幫助到孩子,相反地會讓孩子漸漸失去自我判斷的行動力。

催促了好幾百次,都比不上真正遲到一次。要培養孩子自我判斷然後身體力行的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親身體驗。

很多時候,孩子磨蹭,就是因為我們管得太多,說的太多,讓孩子產生了依賴。

賴床不起,是因為孩子知道媽媽肯定會叫自己,不會讓自己遲到的。

適當的,放任他真的遲到一次,吃到這個苦果了,可能也就自覺了。

當然,孩子磨蹭不止這個原因,還是有很多其他因素存在的。

1.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孩子明顯地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

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來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

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的,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還是要接受孩子這樣的性格,再想辦法慢慢改變。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2.缺乏時間觀念

孩子磨磨蹭蹭,與沒有時間觀念也有關。

很多孩子,並不能理解1個小時到底是多長時間,自己在1小時內到底能做多少事。

90%以上的父母都誤解了孩子的磨蹭,其實這種“磨蹭”是孩子自身節奏的表現。

兒科醫生和科學家已發現,孩子有自己的生理節律反應:

1—2歲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只活在當下。

2—2.5歲,孩子對時間稍稍有了一點概念,瞭解了“先後”。

2.5—3歲,孩子的時間觀念飛速發展分得清“過去”、“現在”、和“未來”。

4歲的孩子能描述在幼兒園幹了些什麼,卻不能描述具體時間幹了什麼事情,5歲的孩子才可以做到。

6歲的孩子喜歡聽過去的故事,不過,類似於半小時、20分鐘之內的時間到底有多長,他們沒有概念。

7歲的孩子,可以分清時間概念了,可是卻是成長磨蹭的高峰,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其實並沒有接受特定時間做特定事情的節奏。

所以,有時候我們一再強調要抓緊時間,但是孩子根本不理解如何做才叫“抓緊時間”。

3.家長要求太嚴或包辦過多

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太嚴,幾乎剝奪了孩子游戲的時間。

因此,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邊寫邊玩,能湊合就湊合,能磨就磨,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玩耍的機會。

有的家長對孩子包辦過多,明明看到孩子磨蹭,還不斷地遷就孩子。

總認為孩子太小,長大就好了,因此對孩子的一切都包辦。

幫孩子穿衣服、擠牙膏、繫鞋帶,幫孩子削鉛筆、檢查作業、收拾書包……

結果,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認為什麼事情都有父母在後面頂著,因此才不急不慌。

4.孩子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孩子,對學習沒有積極性,總是硬著頭皮應付,在學校裡也沒有獲得成功的體驗。

因此學習興趣很低,對老師留的家庭作業能拖就拖。

5.注意力易轉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

於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了邊幹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其實孩子做事磨蹭很正常,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這不是毛病,只是一種狀態,平時我們只要講究一些技巧,孩子這種磨蹭的狀態也會漸漸有所改善。

1.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做一件事情之前,你可以先問孩子一些能夠調動他們積極性的問題,或者是玩一些小遊戲,用遊戲讓他們加快速度。

比如:在去一個地方之前,你可以先問問孩子,要去的這個地方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吸引孩子快點做好出門的準備。

2.設立比拼遊戲

在手機上設置一個小鬧鐘,讓孩子跟計時器比賽,比你直接催促會更有效果。

起床之前跟孩子商定好時間開始倒計時,你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來看看,你能不能在計時器響起之前把衣服穿好。”相信孩子很快會進入興奮的狀態。

3.為孩子提供獎勵

比如,你可以說:“如果你打敗了計時器,就可以在去做下一件事之前玩10分鐘。

”這會讓孩子認識到,守時的人身上會有好事發生。需要強調的是,這裡的獎勵最好是一些比較有意思的事情(例如獨特的親子活動),而不是物質獎勵。

4.用鼓勵代替催促

你可以在孩子做某件事時,一直鼓勵孩子,督促他完成任務,比如說孩子在穿衣服的時候,你可以說:“我相信你能很快的把衣服穿好。”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其實,當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自己狂躁和沮喪的情緒就會減少。

當父母負面情緒減少的時候,孩子更容易冷靜,他們的負面情緒也會減少。

孩子不再被負面情緒影響,他們自己的行動就會更有效率。他們也更容易專注於解決自己的問題。

所以,與其催促,還不如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磨蹭的問題,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才是最大的幫助!

「七田真小課堂」孩子磨蹭,千萬彆著急吼!先認清這5個原因再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