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臥底”患者群,他說:家長太不容易了,我們收穫太大了……

“一個普通的週六,王鵬陪家人在宜家購物。下午三點多,他剛把一個床單放到購物車,就接到了一個電話,“有個產婦從上海出發,大約5點多到杭州生產,需要到醫院接嬰兒……”他火速結了賬,提著一大堆新採買的生活用品趕回家。

打電話的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主任鈄金法主任醫師,而王鵬是該院一位普通的外科醫生

下午6點,王鵬趕到了浙大二院的產科,和產婦同時進入了手術室。30分鐘後,產婦順利生產,他為患兒做了檢查,包紮好外露臟器,帶著寶寶趕往浙大兒院接受治療。臨行前,他安慰產婦,請新媽媽放心,寶寶會接受最好的治療。近兩年,浙大兒院新生兒外科以這種方式收治24個“臍膨出”寶寶就算是凌晨接到任務也要火速趕往醫院

轉運間隙,王鵬及時向鈄主任彙報了孩子病情,並和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的醫護人員協調好了床位。在上海蔘加學術會議的鈄主任也緊急將晚上11點的動車票改簽至晚上7點。

當晚7點,嬰兒順利住進了NICU,接受生命體徵評估、監測以及各項術前常規檢查。8點20分,鈄主任下了高鐵直奔手術室為孩子實施了臍膨出修補和臍部整形術。手術僅僅用了1個多小時,術後孩子被送進了NICU進行監護治療。

最近3年,鈄金法主任醫師做了56例“臍膨出”手術,患兒分別來自廣東、福建、安徽、上海、四川、山西、河南、湖北、新疆等地。這是一群特殊的寶寶,他們的模樣並不可愛,肚腹中的臟器都裸露在肚子外面,僅有一張薄薄的膜覆蓋。除了專科醫務人員,誰都會嚇一跳。可救治這樣的寶寶,卻是浙大兒院新生兒外科及NICU醫務人員的天職。

對於鈄主任的團隊來說,臍膨出的手術技術非常純熟,即使是出生體重僅僅為1.7kg,膨出物卻達到10cm的寶寶,也能治療得非常完美。“臍膨出寶寶絕大多數術後恢復良好,臍部疤痕也只有3-5cm有些甚至看不到疤痕。可非常遺憾,很多寶寶並沒有機會得到救治”鈄主任說。

據報道,我國臍膨出發病率約1.5/萬。按人口出生率來計算,浙江省每年約有50萬人口出生,大約有75個臍膨出患兒,可每年接受治療的孩子卻僅有十幾位。除了少部分臍膨出患兒伴有心臟病、消化道、泌尿系等疾病,絕大多數都能通過手術治癒。

“基層婦產科醫生、兒科醫生對該病認識不夠,很多人對疾病過分擔心恐懼,導致很多胎兒被流產了,這非常可惜。現在的醫療技術完全能治癒這類疾病,我們希望這些寶寶都能夠生下來,他們的生命也應該被珍惜和尊重。”鈄主任說。

幾天前,鈄主任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幾位臍膨出患兒家長扛著兩個大紙箱趕到他的辦公室,留下一封感謝信和一個獎盃後,家長們走了。打開箱子,鈄主任看到了18套嶄新的保溫杯和飯盒,這個數字恰好可以讓科裡每個醫生都能有一份


醫生“臥底”患者群,他說:家長太不容易了,我們收穫太大了……


醫生“臥底”患者群,他說:家長太不容易了,我們收穫太大了……


牽頭送禮物的可可(化名)媽媽非常感謝浙大兒院鈄主任。由於寶寶患有臍膨出,可可媽需要比一般媽媽付出更多的勇氣和智慧。可可媽35歲才艱難懷孕,查出寶寶是臍膨出時,孕檢醫生建議她引產。為了弄清楚臍膨出的病情,她三天三夜幾乎沒怎麼睡覺,在網上瘋狂找資料,最後找到了“全國臍膨出媽媽群”,並找到了鈄主任。

現在可可一家非常幸福,雖然可可只有4個月大,卻是全家的開心果。“他特別喜歡玩音樂玩具,本來是六個月寶寶玩的,他現在就玩得非常好;可可很聰明,從三個月開始就認人了,不認識的人不能抱,一抱就哭……”可可媽說。

家長們的禮物讓鈄主任很感動,他了解家長們的心意。家長們覺得醫生工作太忙,吃飯、喝水都沒時間,特地送來了保溫杯和飯盒,希望醫生們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他說:“治好病人是我們該做的事,孩子能恢復健康,對我們醫生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家長們從全國各地來到杭州找我們看病,說明他們信任我們,認可我們的技術水平和治療效果。我們只有做得更好,才對得起家長們的信任。”當天業務學習時,鈄主任給組裡的醫生都講述了這件感人的事,希望大家能把工作做得更細緻,更人性化。

可可媽也感激“全國臍膨出媽媽群”,她現在在群裡做起了志願者,幫助有同樣困境的媽媽們。“受惠於群就要回報群,我希望讓更多愛孩子的姐妹不至於傷心引產留下遺憾。”她說。

可可也是王鵬接到浙大兒院治療的,可可出院時,王醫生加入了“全國臍膨出媽媽群”。群裡有500多位家長,他們的孩子都曾在國內各地接受過臍膨出的治療。

最初,王醫生想抽空做個志願者,幫家長們解答一些專業問題,也瞭解一下各地醫院的治療效果。可入群后,他發現每當有新人入群,可可媽這樣的“老病友”就會為新病友“帶路”,“家長們的心很細,大家惺惺相惜”,王鵬說。

每天睡前,王醫生都會去群裡看看。漸漸地,他發現家長們需要的不止是疾病的治療還需要解除心裡對疾病的憂慮。“家長們太不容易了,我收穫了很多。我是農村來的,我能體會農村人生病後的無助,又擔心錢,又擔心疾病治療不好……”王醫生說

“作為醫生,會覺得治療最重要,你們那麼重的病,我治療好了就很成功。可實際上,疾病治好了,家長們心裡還是有疙瘩,擔心疾病的併發症,擔心孩子的未來。就拿臍膨出來說,一些產婦甚至思慮過重,休息不好。醫生們多說幾句,就能卸掉他們的思想包袱,他們的日子都會過得更好,就幾句話的事,我們為什麼不說呢?”鈄主任總要求醫生們和患兒家長多溝通交流,現在大家瞭解了微信群裡家長們的想法,對於鈄主任的這個要求也有了更深的體會。

醫生“臥底”患者群,他說:家長太不容易了,我們收穫太大了……

現在,科室裡形成風氣,遇到臍膨出這樣的疾病,醫生們都要抽空和患兒家長進行單獨談話,“不為別的,就是打消他們的心理壓力,讓他們安心回去帶孩子,不要有任何顧慮,快樂地過日子”。鈄主任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