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

故事三:↓

"

故事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趕緊寫作業,寫完讓你打一場電子遊戲作為獎勵。”

“我要打3場!”

“好,3場,趕緊寫!”

“錯了一個字,這個,改正一下!”

“……如果我改正……你讓我打4場電子遊戲!”

小男孩的媽媽猶豫了一會便答應了。

這些孩子的故事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大多數家庭。這些家長實際上是在自己面前“挖了一個坑”。

"

故事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趕緊寫作業,寫完讓你打一場電子遊戲作為獎勵。”

“我要打3場!”

“好,3場,趕緊寫!”

“錯了一個字,這個,改正一下!”

“……如果我改正……你讓我打4場電子遊戲!”

小男孩的媽媽猶豫了一會便答應了。

這些孩子的故事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大多數家庭。這些家長實際上是在自己面前“挖了一個坑”。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為什麼?

這裡,小編要給大家講一則經典的“物質獎勵與動機”實驗:


1971年,心理學家Edward Deci召集一群孩子做了一場為期3個階段的“獎勵與動機”的實驗,讓這些孩子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第1階段:對所有孩子沒給予任何獎勵;

在第2階段:將孩子分成A,B組。A組的孩子每做完一道智力題獎勵1美金;

在第3階段:讓所有孩子休息,B組中不少孩子繼續解題,而A組所有孩子自由選擇了休息。


這便是後來知名的德西效應。

"

故事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趕緊寫作業,寫完讓你打一場電子遊戲作為獎勵。”

“我要打3場!”

“好,3場,趕緊寫!”

“錯了一個字,這個,改正一下!”

“……如果我改正……你讓我打4場電子遊戲!”

小男孩的媽媽猶豫了一會便答應了。

這些孩子的故事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大多數家庭。這些家長實際上是在自己面前“挖了一個坑”。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為什麼?

這裡,小編要給大家講一則經典的“物質獎勵與動機”實驗:


1971年,心理學家Edward Deci召集一群孩子做了一場為期3個階段的“獎勵與動機”的實驗,讓這些孩子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第1階段:對所有孩子沒給予任何獎勵;

在第2階段:將孩子分成A,B組。A組的孩子每做完一道智力題獎勵1美金;

在第3階段:讓所有孩子休息,B組中不少孩子繼續解題,而A組所有孩子自由選擇了休息。


這便是後來知名的德西效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為什麼對孩子物質獎勵會跟教育背道而馳呢?

斯坦福大學兒童心理學家Mark R. Lepper曾經提過,起初孩子們只是隨意在畫畫兒,倘若成人又比賽又發獎,孩子們就會失去對畫畫的興趣。

那是因為本來孩子帶著好奇或興趣在做事情,父母物質獎勵的介入,不僅降低了孩子對事情的內部動機和自發性的興趣,甚至發生錯位,物質獎勵變成了孩子繼續做事的動機,並且會存在物質獎勵一旦停止,事情便不會繼續的風險。

丟了內部動機,讓孩子從一開始,便“輸在了起跑線”。

此外,物質獎勵還會帶來下面負面後果:

諾丁漢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學齡前的孩子習慣於做事情得到獎勵,孩子的專注力將轉移到獎勵上,減弱了孩子對事情的投入,甚至導致孩子下次不會再關注事情;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父母對學齡前孩子進行獎勵,這些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有自私性格、合作意識也較差;

布蘭迪斯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那些因為寫作業而受到獎勵的孩子,他們完成的作業往往最缺乏創造力......


雖然大多數父母瞭解了物質獎勵的危害,但仍有三成以上的父母毫不知情;即使知情的,還有意無意在用。

"

故事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趕緊寫作業,寫完讓你打一場電子遊戲作為獎勵。”

“我要打3場!”

“好,3場,趕緊寫!”

“錯了一個字,這個,改正一下!”

“……如果我改正……你讓我打4場電子遊戲!”

小男孩的媽媽猶豫了一會便答應了。

這些孩子的故事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大多數家庭。這些家長實際上是在自己面前“挖了一個坑”。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為什麼?

這裡,小編要給大家講一則經典的“物質獎勵與動機”實驗:


1971年,心理學家Edward Deci召集一群孩子做了一場為期3個階段的“獎勵與動機”的實驗,讓這些孩子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第1階段:對所有孩子沒給予任何獎勵;

在第2階段:將孩子分成A,B組。A組的孩子每做完一道智力題獎勵1美金;

在第3階段:讓所有孩子休息,B組中不少孩子繼續解題,而A組所有孩子自由選擇了休息。


這便是後來知名的德西效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為什麼對孩子物質獎勵會跟教育背道而馳呢?

斯坦福大學兒童心理學家Mark R. Lepper曾經提過,起初孩子們只是隨意在畫畫兒,倘若成人又比賽又發獎,孩子們就會失去對畫畫的興趣。

那是因為本來孩子帶著好奇或興趣在做事情,父母物質獎勵的介入,不僅降低了孩子對事情的內部動機和自發性的興趣,甚至發生錯位,物質獎勵變成了孩子繼續做事的動機,並且會存在物質獎勵一旦停止,事情便不會繼續的風險。

丟了內部動機,讓孩子從一開始,便“輸在了起跑線”。

此外,物質獎勵還會帶來下面負面後果:

諾丁漢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學齡前的孩子習慣於做事情得到獎勵,孩子的專注力將轉移到獎勵上,減弱了孩子對事情的投入,甚至導致孩子下次不會再關注事情;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父母對學齡前孩子進行獎勵,這些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有自私性格、合作意識也較差;

布蘭迪斯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那些因為寫作業而受到獎勵的孩子,他們完成的作業往往最缺乏創造力......


雖然大多數父母瞭解了物質獎勵的危害,但仍有三成以上的父母毫不知情;即使知情的,還有意無意在用。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表揚的小技巧


既然如此,那麼表揚孩子時,怎麼做才可以不利於物質,卻能達到鼓勵的效果?

我們總結了這些小技巧:

1.客觀描述孩子值得鼓勵的行為和成果;

2.不要拿孩子跟別人作比較;

3.關注並說出孩子的感覺;

4.指出孩子的小進步。

比如孩子培養孩子的畫畫興趣,很多父母在孩子完成一幅畫後,可能只是一句讚美的話帶過:“嗯,寶貝真棒,這幅畫畫得真好!”

其實這樣的表揚,並不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我們應該給表揚賦予鼓勵的力量,比如這樣表揚孩子的畫畫:“嗯,這幅畫畫得真好!我尤其喜歡這棵大樹,你看,葉子畫得多好啊,我都能感覺到它們在風中搖曳的樣子!我也喜歡你的用色……”

又比如,孩子最近很聽話,變得有禮又可愛,父母想肯定孩子最近的表現,很多父母可能只會說:“ 孩子,最近你表現得很不錯,要繼續努力哦!”

這樣的話對孩子來說,也就敷衍而已,並無鼓勵作用。

如果我們這樣肯定孩子的表現:“那天去學校接你時,聽見你和同學說話,我覺得很驕傲,因為我聽見你真誠問候同學生病的媽媽,那時就覺得我的寶貝長大了,有禮貌又有愛心,將來一定是個能幫助別人的人。”

這樣的表揚價值不僅表現在認知和行為上,也表現在兒童道德觀的形成上。

所以,每次要表揚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儘量說出他值得表揚的細節,也要儘可能多地描述自己因為他的這些優點而感受到的快樂和驕傲。這樣鼓勵式的表揚,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真誠和增強自信,孩子也會因此知道父母的價值觀,以及父母希望他能做到什麼。

至於這種表揚給孩子帶來的好處,相信不需要我再贅述,當用心實踐後,一定都能明白。

我只強調一點,每個孩子終其一生都或多或少在尋求父母的認同,而這種對父母認同的渴望,在孩子五六歲時就開始發展得尤為明顯,所以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就儘量滿足他們。

對孩子最大的鼓勵,是父母直接給予的肯定,這樣的表揚是屬於彼此之間最強韌而私密的聯繫,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能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因為在他羽翼尚未豐滿前,這個世界是父母幫他撐起的,等他翱翔的那一天,他也只會並且最在乎父母是否為他感到驕傲。

"

故事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趕緊寫作業,寫完讓你打一場電子遊戲作為獎勵。”

“我要打3場!”

“好,3場,趕緊寫!”

“錯了一個字,這個,改正一下!”

“……如果我改正……你讓我打4場電子遊戲!”

小男孩的媽媽猶豫了一會便答應了。

這些孩子的故事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大多數家庭。這些家長實際上是在自己面前“挖了一個坑”。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為什麼?

這裡,小編要給大家講一則經典的“物質獎勵與動機”實驗:


1971年,心理學家Edward Deci召集一群孩子做了一場為期3個階段的“獎勵與動機”的實驗,讓這些孩子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第1階段:對所有孩子沒給予任何獎勵;

在第2階段:將孩子分成A,B組。A組的孩子每做完一道智力題獎勵1美金;

在第3階段:讓所有孩子休息,B組中不少孩子繼續解題,而A組所有孩子自由選擇了休息。


這便是後來知名的德西效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為什麼對孩子物質獎勵會跟教育背道而馳呢?

斯坦福大學兒童心理學家Mark R. Lepper曾經提過,起初孩子們只是隨意在畫畫兒,倘若成人又比賽又發獎,孩子們就會失去對畫畫的興趣。

那是因為本來孩子帶著好奇或興趣在做事情,父母物質獎勵的介入,不僅降低了孩子對事情的內部動機和自發性的興趣,甚至發生錯位,物質獎勵變成了孩子繼續做事的動機,並且會存在物質獎勵一旦停止,事情便不會繼續的風險。

丟了內部動機,讓孩子從一開始,便“輸在了起跑線”。

此外,物質獎勵還會帶來下面負面後果:

諾丁漢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學齡前的孩子習慣於做事情得到獎勵,孩子的專注力將轉移到獎勵上,減弱了孩子對事情的投入,甚至導致孩子下次不會再關注事情;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父母對學齡前孩子進行獎勵,這些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有自私性格、合作意識也較差;

布蘭迪斯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那些因為寫作業而受到獎勵的孩子,他們完成的作業往往最缺乏創造力......


雖然大多數父母瞭解了物質獎勵的危害,但仍有三成以上的父母毫不知情;即使知情的,還有意無意在用。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表揚的小技巧


既然如此,那麼表揚孩子時,怎麼做才可以不利於物質,卻能達到鼓勵的效果?

我們總結了這些小技巧:

1.客觀描述孩子值得鼓勵的行為和成果;

2.不要拿孩子跟別人作比較;

3.關注並說出孩子的感覺;

4.指出孩子的小進步。

比如孩子培養孩子的畫畫興趣,很多父母在孩子完成一幅畫後,可能只是一句讚美的話帶過:“嗯,寶貝真棒,這幅畫畫得真好!”

其實這樣的表揚,並不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我們應該給表揚賦予鼓勵的力量,比如這樣表揚孩子的畫畫:“嗯,這幅畫畫得真好!我尤其喜歡這棵大樹,你看,葉子畫得多好啊,我都能感覺到它們在風中搖曳的樣子!我也喜歡你的用色……”

又比如,孩子最近很聽話,變得有禮又可愛,父母想肯定孩子最近的表現,很多父母可能只會說:“ 孩子,最近你表現得很不錯,要繼續努力哦!”

這樣的話對孩子來說,也就敷衍而已,並無鼓勵作用。

如果我們這樣肯定孩子的表現:“那天去學校接你時,聽見你和同學說話,我覺得很驕傲,因為我聽見你真誠問候同學生病的媽媽,那時就覺得我的寶貝長大了,有禮貌又有愛心,將來一定是個能幫助別人的人。”

這樣的表揚價值不僅表現在認知和行為上,也表現在兒童道德觀的形成上。

所以,每次要表揚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儘量說出他值得表揚的細節,也要儘可能多地描述自己因為他的這些優點而感受到的快樂和驕傲。這樣鼓勵式的表揚,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真誠和增強自信,孩子也會因此知道父母的價值觀,以及父母希望他能做到什麼。

至於這種表揚給孩子帶來的好處,相信不需要我再贅述,當用心實踐後,一定都能明白。

我只強調一點,每個孩子終其一生都或多或少在尋求父母的認同,而這種對父母認同的渴望,在孩子五六歲時就開始發展得尤為明顯,所以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就儘量滿足他們。

對孩子最大的鼓勵,是父母直接給予的肯定,這樣的表揚是屬於彼此之間最強韌而私密的聯繫,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能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因為在他羽翼尚未豐滿前,這個世界是父母幫他撐起的,等他翱翔的那一天,他也只會並且最在乎父母是否為他感到驕傲。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如何鼓勵孩子做“不願做的事情”?

"

故事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趕緊寫作業,寫完讓你打一場電子遊戲作為獎勵。”

“我要打3場!”

“好,3場,趕緊寫!”

“錯了一個字,這個,改正一下!”

“……如果我改正……你讓我打4場電子遊戲!”

小男孩的媽媽猶豫了一會便答應了。

這些孩子的故事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大多數家庭。這些家長實際上是在自己面前“挖了一個坑”。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為什麼?

這裡,小編要給大家講一則經典的“物質獎勵與動機”實驗:


1971年,心理學家Edward Deci召集一群孩子做了一場為期3個階段的“獎勵與動機”的實驗,讓這些孩子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第1階段:對所有孩子沒給予任何獎勵;

在第2階段:將孩子分成A,B組。A組的孩子每做完一道智力題獎勵1美金;

在第3階段:讓所有孩子休息,B組中不少孩子繼續解題,而A組所有孩子自由選擇了休息。


這便是後來知名的德西效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為什麼對孩子物質獎勵會跟教育背道而馳呢?

斯坦福大學兒童心理學家Mark R. Lepper曾經提過,起初孩子們只是隨意在畫畫兒,倘若成人又比賽又發獎,孩子們就會失去對畫畫的興趣。

那是因為本來孩子帶著好奇或興趣在做事情,父母物質獎勵的介入,不僅降低了孩子對事情的內部動機和自發性的興趣,甚至發生錯位,物質獎勵變成了孩子繼續做事的動機,並且會存在物質獎勵一旦停止,事情便不會繼續的風險。

丟了內部動機,讓孩子從一開始,便“輸在了起跑線”。

此外,物質獎勵還會帶來下面負面後果:

諾丁漢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學齡前的孩子習慣於做事情得到獎勵,孩子的專注力將轉移到獎勵上,減弱了孩子對事情的投入,甚至導致孩子下次不會再關注事情;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父母對學齡前孩子進行獎勵,這些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有自私性格、合作意識也較差;

布蘭迪斯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那些因為寫作業而受到獎勵的孩子,他們完成的作業往往最缺乏創造力......


雖然大多數父母瞭解了物質獎勵的危害,但仍有三成以上的父母毫不知情;即使知情的,還有意無意在用。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表揚的小技巧


既然如此,那麼表揚孩子時,怎麼做才可以不利於物質,卻能達到鼓勵的效果?

我們總結了這些小技巧:

1.客觀描述孩子值得鼓勵的行為和成果;

2.不要拿孩子跟別人作比較;

3.關注並說出孩子的感覺;

4.指出孩子的小進步。

比如孩子培養孩子的畫畫興趣,很多父母在孩子完成一幅畫後,可能只是一句讚美的話帶過:“嗯,寶貝真棒,這幅畫畫得真好!”

其實這樣的表揚,並不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我們應該給表揚賦予鼓勵的力量,比如這樣表揚孩子的畫畫:“嗯,這幅畫畫得真好!我尤其喜歡這棵大樹,你看,葉子畫得多好啊,我都能感覺到它們在風中搖曳的樣子!我也喜歡你的用色……”

又比如,孩子最近很聽話,變得有禮又可愛,父母想肯定孩子最近的表現,很多父母可能只會說:“ 孩子,最近你表現得很不錯,要繼續努力哦!”

這樣的話對孩子來說,也就敷衍而已,並無鼓勵作用。

如果我們這樣肯定孩子的表現:“那天去學校接你時,聽見你和同學說話,我覺得很驕傲,因為我聽見你真誠問候同學生病的媽媽,那時就覺得我的寶貝長大了,有禮貌又有愛心,將來一定是個能幫助別人的人。”

這樣的表揚價值不僅表現在認知和行為上,也表現在兒童道德觀的形成上。

所以,每次要表揚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儘量說出他值得表揚的細節,也要儘可能多地描述自己因為他的這些優點而感受到的快樂和驕傲。這樣鼓勵式的表揚,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真誠和增強自信,孩子也會因此知道父母的價值觀,以及父母希望他能做到什麼。

至於這種表揚給孩子帶來的好處,相信不需要我再贅述,當用心實踐後,一定都能明白。

我只強調一點,每個孩子終其一生都或多或少在尋求父母的認同,而這種對父母認同的渴望,在孩子五六歲時就開始發展得尤為明顯,所以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就儘量滿足他們。

對孩子最大的鼓勵,是父母直接給予的肯定,這樣的表揚是屬於彼此之間最強韌而私密的聯繫,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能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因為在他羽翼尚未豐滿前,這個世界是父母幫他撐起的,等他翱翔的那一天,他也只會並且最在乎父母是否為他感到驕傲。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如何鼓勵孩子做“不願做的事情”?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如果說以上是對孩子的表揚方式,那麼對於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我們該怎麼辦呢?如何不利用物質,通過鼓勵,讓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呢?

1、分析孩子為啥“不”願意?

無論哪些事情,總會有願意做的孩子,也有不願意做的孩子;在這些事情上,有些屬於孩子可以不做的,比如孩子不吃西蘭花,那麼Ta可以選白菜或西洋菜,但有些事情是不可不做的,孩子如果不想做,父母便要了解原因並找到合適的引導方法,比如孩子不願寫作業或不願學英語。

直接問孩子原因是最合適的方式,但有些孩子回答不出來,或者有些孩子繞了半天也說不出所以然,據統計,一個不願學習或寫作業的孩子,大多數原因是缺乏興趣和成就感,並且興趣和成就感是互為因果的“孿生兄弟”。

看看下面一位媽媽(A媽媽)是如何瞭解到兒子小A不愛寫作業的原因的?

小A是個讓人頭痛的孩子,總是不愛寫作業。A媽媽沒有指責孩子,而是自己私底下“做功課”:翻看孩子以往的作業本,看看孩子的作業成績和錯漏情況。小編提醒,不愛寫作業的孩子,他們的作業成績往往一般或情況較差。接著,A媽媽還私底下跟老師瞭解情況,老師反映小A的功課經常70分左右徘徊,對作業的熱情度低。

2、鼓勵的最有效動力——尋找點燃孩子成就感的小火苗

這裡還是以A媽媽和小A為例子。

A媽媽在與老師溝通時發現,小A雖然不愛寫作業,但是寫自己名字時非常認真,字跡也非常工整。A媽媽看到在書桌上發愣的兒子,走過去拍拍小A的肩膀,高興地告訴小A:“老師說的你寫名字很認真,字跡非常工整,她說每次看到你作業本的名字時都感覺到高興。”小A露出驚訝,隨即高興地笑了。緊接著孩子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他開始一筆一劃認真地寫起了作業,小手指那麼用力、神情那麼專注,似乎要把丟失已久的認真勁兒一股腦找回來……A媽媽看著兒子認真的背影笑了。

上面的做法,實際上是通過稱讚引導孩子的積極行為。正如Michael Tulley通過眾多研究證明,體罰、訓斥、侮辱孩子根本是無效的;讚揚、贊同和鼓勵才能更有效。很多時候,鼓勵比教訓更有用。

3、鼓勵的順風車——利用“同伴效應”

很多爸媽們會發現,面對一個不愛寫作業的孩子,如果把Ta放在一位正在認真寫作業的孩子旁邊,這個孩子也會變得認真起來,這便是“同伴效應”。

所以,如果一個不愛分享的孩子有個愛分享的同伴,一個不愛彈琴的孩子有個愛彈琴的同伴......毫無疑問會影響著這個孩子的行為。

所以,當你發現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你的孩子看書,把他帶往圖書館是最簡便不過的方法了。


美國教育家雷夫·艾斯奎斯認為,用禮物或金錢換取孩子良好行為的做法很危險。相當於在孩子純潔的內心種下了邪惡的種子,接下來父母的一切教育也變了味道。


所以,下次倘若你想鼓勵孩子,第一時間摒棄的該是物質獎勵或金錢獎勵了。多從鼓勵上用心,即多給孩子精神上的獎勵,這樣才可能激勵出孩子內在的動力。

"

故事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趕緊寫作業,寫完讓你打一場電子遊戲作為獎勵。”

“我要打3場!”

“好,3場,趕緊寫!”

“錯了一個字,這個,改正一下!”

“……如果我改正……你讓我打4場電子遊戲!”

小男孩的媽媽猶豫了一會便答應了。

這些孩子的故事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大多數家庭。這些家長實際上是在自己面前“挖了一個坑”。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為什麼?

這裡,小編要給大家講一則經典的“物質獎勵與動機”實驗:


1971年,心理學家Edward Deci召集一群孩子做了一場為期3個階段的“獎勵與動機”的實驗,讓這些孩子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第1階段:對所有孩子沒給予任何獎勵;

在第2階段:將孩子分成A,B組。A組的孩子每做完一道智力題獎勵1美金;

在第3階段:讓所有孩子休息,B組中不少孩子繼續解題,而A組所有孩子自由選擇了休息。


這便是後來知名的德西效應。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為什麼對孩子物質獎勵會跟教育背道而馳呢?

斯坦福大學兒童心理學家Mark R. Lepper曾經提過,起初孩子們只是隨意在畫畫兒,倘若成人又比賽又發獎,孩子們就會失去對畫畫的興趣。

那是因為本來孩子帶著好奇或興趣在做事情,父母物質獎勵的介入,不僅降低了孩子對事情的內部動機和自發性的興趣,甚至發生錯位,物質獎勵變成了孩子繼續做事的動機,並且會存在物質獎勵一旦停止,事情便不會繼續的風險。

丟了內部動機,讓孩子從一開始,便“輸在了起跑線”。

此外,物質獎勵還會帶來下面負面後果:

諾丁漢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學齡前的孩子習慣於做事情得到獎勵,孩子的專注力將轉移到獎勵上,減弱了孩子對事情的投入,甚至導致孩子下次不會再關注事情;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父母對學齡前孩子進行獎勵,這些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有自私性格、合作意識也較差;

布蘭迪斯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那些因為寫作業而受到獎勵的孩子,他們完成的作業往往最缺乏創造力......


雖然大多數父母瞭解了物質獎勵的危害,但仍有三成以上的父母毫不知情;即使知情的,還有意無意在用。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表揚的小技巧


既然如此,那麼表揚孩子時,怎麼做才可以不利於物質,卻能達到鼓勵的效果?

我們總結了這些小技巧:

1.客觀描述孩子值得鼓勵的行為和成果;

2.不要拿孩子跟別人作比較;

3.關注並說出孩子的感覺;

4.指出孩子的小進步。

比如孩子培養孩子的畫畫興趣,很多父母在孩子完成一幅畫後,可能只是一句讚美的話帶過:“嗯,寶貝真棒,這幅畫畫得真好!”

其實這樣的表揚,並不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我們應該給表揚賦予鼓勵的力量,比如這樣表揚孩子的畫畫:“嗯,這幅畫畫得真好!我尤其喜歡這棵大樹,你看,葉子畫得多好啊,我都能感覺到它們在風中搖曳的樣子!我也喜歡你的用色……”

又比如,孩子最近很聽話,變得有禮又可愛,父母想肯定孩子最近的表現,很多父母可能只會說:“ 孩子,最近你表現得很不錯,要繼續努力哦!”

這樣的話對孩子來說,也就敷衍而已,並無鼓勵作用。

如果我們這樣肯定孩子的表現:“那天去學校接你時,聽見你和同學說話,我覺得很驕傲,因為我聽見你真誠問候同學生病的媽媽,那時就覺得我的寶貝長大了,有禮貌又有愛心,將來一定是個能幫助別人的人。”

這樣的表揚價值不僅表現在認知和行為上,也表現在兒童道德觀的形成上。

所以,每次要表揚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儘量說出他值得表揚的細節,也要儘可能多地描述自己因為他的這些優點而感受到的快樂和驕傲。這樣鼓勵式的表揚,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真誠和增強自信,孩子也會因此知道父母的價值觀,以及父母希望他能做到什麼。

至於這種表揚給孩子帶來的好處,相信不需要我再贅述,當用心實踐後,一定都能明白。

我只強調一點,每個孩子終其一生都或多或少在尋求父母的認同,而這種對父母認同的渴望,在孩子五六歲時就開始發展得尤為明顯,所以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就儘量滿足他們。

對孩子最大的鼓勵,是父母直接給予的肯定,這樣的表揚是屬於彼此之間最強韌而私密的聯繫,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能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因為在他羽翼尚未豐滿前,這個世界是父母幫他撐起的,等他翱翔的那一天,他也只會並且最在乎父母是否為他感到驕傲。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如何鼓勵孩子做“不願做的事情”?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如果說以上是對孩子的表揚方式,那麼對於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我們該怎麼辦呢?如何不利用物質,通過鼓勵,讓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呢?

1、分析孩子為啥“不”願意?

無論哪些事情,總會有願意做的孩子,也有不願意做的孩子;在這些事情上,有些屬於孩子可以不做的,比如孩子不吃西蘭花,那麼Ta可以選白菜或西洋菜,但有些事情是不可不做的,孩子如果不想做,父母便要了解原因並找到合適的引導方法,比如孩子不願寫作業或不願學英語。

直接問孩子原因是最合適的方式,但有些孩子回答不出來,或者有些孩子繞了半天也說不出所以然,據統計,一個不願學習或寫作業的孩子,大多數原因是缺乏興趣和成就感,並且興趣和成就感是互為因果的“孿生兄弟”。

看看下面一位媽媽(A媽媽)是如何瞭解到兒子小A不愛寫作業的原因的?

小A是個讓人頭痛的孩子,總是不愛寫作業。A媽媽沒有指責孩子,而是自己私底下“做功課”:翻看孩子以往的作業本,看看孩子的作業成績和錯漏情況。小編提醒,不愛寫作業的孩子,他們的作業成績往往一般或情況較差。接著,A媽媽還私底下跟老師瞭解情況,老師反映小A的功課經常70分左右徘徊,對作業的熱情度低。

2、鼓勵的最有效動力——尋找點燃孩子成就感的小火苗

這裡還是以A媽媽和小A為例子。

A媽媽在與老師溝通時發現,小A雖然不愛寫作業,但是寫自己名字時非常認真,字跡也非常工整。A媽媽看到在書桌上發愣的兒子,走過去拍拍小A的肩膀,高興地告訴小A:“老師說的你寫名字很認真,字跡非常工整,她說每次看到你作業本的名字時都感覺到高興。”小A露出驚訝,隨即高興地笑了。緊接著孩子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他開始一筆一劃認真地寫起了作業,小手指那麼用力、神情那麼專注,似乎要把丟失已久的認真勁兒一股腦找回來……A媽媽看著兒子認真的背影笑了。

上面的做法,實際上是通過稱讚引導孩子的積極行為。正如Michael Tulley通過眾多研究證明,體罰、訓斥、侮辱孩子根本是無效的;讚揚、贊同和鼓勵才能更有效。很多時候,鼓勵比教訓更有用。

3、鼓勵的順風車——利用“同伴效應”

很多爸媽們會發現,面對一個不愛寫作業的孩子,如果把Ta放在一位正在認真寫作業的孩子旁邊,這個孩子也會變得認真起來,這便是“同伴效應”。

所以,如果一個不愛分享的孩子有個愛分享的同伴,一個不愛彈琴的孩子有個愛彈琴的同伴......毫無疑問會影響著這個孩子的行為。

所以,當你發現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你的孩子看書,把他帶往圖書館是最簡便不過的方法了。


美國教育家雷夫·艾斯奎斯認為,用禮物或金錢換取孩子良好行為的做法很危險。相當於在孩子純潔的內心種下了邪惡的種子,接下來父母的一切教育也變了味道。


所以,下次倘若你想鼓勵孩子,第一時間摒棄的該是物質獎勵或金錢獎勵了。多從鼓勵上用心,即多給孩子精神上的獎勵,這樣才可能激勵出孩子內在的動力。

當心!這種鼓勵方式已上黑名單,而你卻每天都在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