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不完美媽媽 服裝 跳槽那些事兒 草莓 玩具 萌芽研究所BUD 2019-08-21
"

厭倦了對自家娃嘮嘮叨叨、呵斥責罵?試一試下面7種神奇的解決方法吧。

這些方法對於媽媽——無論全職與否——都是很好的借鑑意義,教你怎麼能在完成媽媽職責的情況下,留一部分時間給自己。

"

厭倦了對自家娃嘮嘮叨叨、呵斥責罵?試一試下面7種神奇的解決方法吧。

這些方法對於媽媽——無論全職與否——都是很好的借鑑意義,教你怎麼能在完成媽媽職責的情況下,留一部分時間給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1:

除非孩子要幫忙,否則不能在我忙得分身無暇之際待在我旁邊,無所事事。

目標:

在幹家務活、忙工作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或者不讓孩子在你身邊無所事事,吵個不停。

我並不介意洗衣服、拖地或者做任何家務活,但是我非常介意的是,當我明顯忙於這類事務,懷裡堆滿家裡人的髒衣服的時候,娃跑過來讓我幫忙找玩具或者和他一起拼拼圖——這些都是孩子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情。直到最近,我都經常因為這類事情感到無比沮喪,我嘗試給家裡的孩子解釋,如果他們幫我疊衣服,我們就能很快一起玩拼圖了。但是他們清楚,反正我疊完衣服以後就有空了,所以這個理由一點都沒有說服力。

然後有一天,孩子坐在那裡看我幹活,和我聊天,問我的興趣愛好,等我把活幹完,我突然想到了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基於孩子兩個重要的特質:

*他們真的想盡可能多地和你呆在一起

*你不能強迫孩子幫你的忙,除非真的能幫上忙

我給她兩個對立的選擇,告訴她不是非要幫我,但是也不能坐在那裡無所事事地看著。要麼和我在一起疊衣服,要麼到別的地方去玩,她選了第一個。

關鍵思路:

並不需要介意孩子選哪個,無論是留下來幫忙還是選擇自己去玩,都是孩子的選擇,他們有掌控的權利。

"

厭倦了對自家娃嘮嘮叨叨、呵斥責罵?試一試下面7種神奇的解決方法吧。

這些方法對於媽媽——無論全職與否——都是很好的借鑑意義,教你怎麼能在完成媽媽職責的情況下,留一部分時間給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1:

除非孩子要幫忙,否則不能在我忙得分身無暇之際待在我旁邊,無所事事。

目標:

在幹家務活、忙工作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或者不讓孩子在你身邊無所事事,吵個不停。

我並不介意洗衣服、拖地或者做任何家務活,但是我非常介意的是,當我明顯忙於這類事務,懷裡堆滿家裡人的髒衣服的時候,娃跑過來讓我幫忙找玩具或者和他一起拼拼圖——這些都是孩子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情。直到最近,我都經常因為這類事情感到無比沮喪,我嘗試給家裡的孩子解釋,如果他們幫我疊衣服,我們就能很快一起玩拼圖了。但是他們清楚,反正我疊完衣服以後就有空了,所以這個理由一點都沒有說服力。

然後有一天,孩子坐在那裡看我幹活,和我聊天,問我的興趣愛好,等我把活幹完,我突然想到了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基於孩子兩個重要的特質:

*他們真的想盡可能多地和你呆在一起

*你不能強迫孩子幫你的忙,除非真的能幫上忙

我給她兩個對立的選擇,告訴她不是非要幫我,但是也不能坐在那裡無所事事地看著。要麼和我在一起疊衣服,要麼到別的地方去玩,她選了第一個。

關鍵思路:

並不需要介意孩子選哪個,無論是留下來幫忙還是選擇自己去玩,都是孩子的選擇,他們有掌控的權利。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2:

晚上8點以後“媽媽”這個“職業”就不工作了

目標:

擁有規律的上床時間,以及給予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你不能簡單地對丈夫和孩子宣佈規則背後的含義:要嚴格遵守上床時間,這樣我可以有自己的時間放鬆——事實上一點用沒有。

但是,如果你反過來看問題,制定一個既定的也許很奇怪的規則,而不是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事情就迎刃而解。是的,不需要告訴別人怎麼配合執行這個規則。

對於我來說,我會告訴孩子們,每當晚上8點以後我就不用再做任何媽媽的工作了。我會高興地在8點以前完成媽媽那套工作:給孩子讀書、玩遊戲、聽每個人的故事、給他們洗澡。8點以後我表現得很堅定,就好像已經不由得我掌控一樣,正如灰姑娘和午夜12點的關係。

現在孩子長大了,我也把“下班”時間延長,但是“媽媽不是永遠有空”的想法一直延續下來,並且融入到我們的家庭生活中。而對於我來說,能夠在忙碌的“家庭主婦工作”中獲得一些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哪怕偶爾幾次,都是非常大的犒賞。

關鍵思路:

具體要不要結束工作,幾點要結束工作,何時給予自己一個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也都是媽媽們的選擇。而這個規則是為自己而定的,你不需要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但如果無法執行你要責怪的是自己。

"

厭倦了對自家娃嘮嘮叨叨、呵斥責罵?試一試下面7種神奇的解決方法吧。

這些方法對於媽媽——無論全職與否——都是很好的借鑑意義,教你怎麼能在完成媽媽職責的情況下,留一部分時間給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1:

除非孩子要幫忙,否則不能在我忙得分身無暇之際待在我旁邊,無所事事。

目標:

在幹家務活、忙工作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或者不讓孩子在你身邊無所事事,吵個不停。

我並不介意洗衣服、拖地或者做任何家務活,但是我非常介意的是,當我明顯忙於這類事務,懷裡堆滿家裡人的髒衣服的時候,娃跑過來讓我幫忙找玩具或者和他一起拼拼圖——這些都是孩子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情。直到最近,我都經常因為這類事情感到無比沮喪,我嘗試給家裡的孩子解釋,如果他們幫我疊衣服,我們就能很快一起玩拼圖了。但是他們清楚,反正我疊完衣服以後就有空了,所以這個理由一點都沒有說服力。

然後有一天,孩子坐在那裡看我幹活,和我聊天,問我的興趣愛好,等我把活幹完,我突然想到了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基於孩子兩個重要的特質:

*他們真的想盡可能多地和你呆在一起

*你不能強迫孩子幫你的忙,除非真的能幫上忙

我給她兩個對立的選擇,告訴她不是非要幫我,但是也不能坐在那裡無所事事地看著。要麼和我在一起疊衣服,要麼到別的地方去玩,她選了第一個。

關鍵思路:

並不需要介意孩子選哪個,無論是留下來幫忙還是選擇自己去玩,都是孩子的選擇,他們有掌控的權利。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2:

晚上8點以後“媽媽”這個“職業”就不工作了

目標:

擁有規律的上床時間,以及給予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你不能簡單地對丈夫和孩子宣佈規則背後的含義:要嚴格遵守上床時間,這樣我可以有自己的時間放鬆——事實上一點用沒有。

但是,如果你反過來看問題,制定一個既定的也許很奇怪的規則,而不是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事情就迎刃而解。是的,不需要告訴別人怎麼配合執行這個規則。

對於我來說,我會告訴孩子們,每當晚上8點以後我就不用再做任何媽媽的工作了。我會高興地在8點以前完成媽媽那套工作:給孩子讀書、玩遊戲、聽每個人的故事、給他們洗澡。8點以後我表現得很堅定,就好像已經不由得我掌控一樣,正如灰姑娘和午夜12點的關係。

現在孩子長大了,我也把“下班”時間延長,但是“媽媽不是永遠有空”的想法一直延續下來,並且融入到我們的家庭生活中。而對於我來說,能夠在忙碌的“家庭主婦工作”中獲得一些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哪怕偶爾幾次,都是非常大的犒賞。

關鍵思路:

具體要不要結束工作,幾點要結束工作,何時給予自己一個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也都是媽媽們的選擇。而這個規則是為自己而定的,你不需要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但如果無法執行你要責怪的是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3:

你已經得到了你的東西,不能發脾氣,也沒得討價還價。

目標:

分配東西,沒有討價還價,沒有抱怨誰又分到了更多的食物,誰用了那個更漂亮的紅色杯子裝牛奶,誰穿了那件綠衣服。

我的朋友是小學校長,是他告訴我這麼做的。據我所知我周圍的媽媽都在遵循這條規則,無論在空地玩耍還是在家裡。

詼諧的口語會讓這個規則帶點趣味,同時也教會孩子一個老道理:生活是不公平的,沒那麼多討價還價。真理就是生活充滿了隨意的不公正,唯一能夠對“宇宙不公正”的規則作出的可接受的迴應就是:不要發脾氣。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時,我持懷疑態度,因為這看起來太直接了。但是讓我驚訝的是,不光達到了目的,孩子們看起來似乎把它當成了人生信條。他們肯定發現也許生活今天對他們不公,但是明天什麼時候自己的行為也許也會對他人不公。

關鍵思路:

這是無可反駁的真理。它直接道出了當下的“社會是不公平”的事實,讓孩子不需要執著於“公平”這個抽象概念。

"

厭倦了對自家娃嘮嘮叨叨、呵斥責罵?試一試下面7種神奇的解決方法吧。

這些方法對於媽媽——無論全職與否——都是很好的借鑑意義,教你怎麼能在完成媽媽職責的情況下,留一部分時間給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1:

除非孩子要幫忙,否則不能在我忙得分身無暇之際待在我旁邊,無所事事。

目標:

在幹家務活、忙工作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或者不讓孩子在你身邊無所事事,吵個不停。

我並不介意洗衣服、拖地或者做任何家務活,但是我非常介意的是,當我明顯忙於這類事務,懷裡堆滿家裡人的髒衣服的時候,娃跑過來讓我幫忙找玩具或者和他一起拼拼圖——這些都是孩子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情。直到最近,我都經常因為這類事情感到無比沮喪,我嘗試給家裡的孩子解釋,如果他們幫我疊衣服,我們就能很快一起玩拼圖了。但是他們清楚,反正我疊完衣服以後就有空了,所以這個理由一點都沒有說服力。

然後有一天,孩子坐在那裡看我幹活,和我聊天,問我的興趣愛好,等我把活幹完,我突然想到了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基於孩子兩個重要的特質:

*他們真的想盡可能多地和你呆在一起

*你不能強迫孩子幫你的忙,除非真的能幫上忙

我給她兩個對立的選擇,告訴她不是非要幫我,但是也不能坐在那裡無所事事地看著。要麼和我在一起疊衣服,要麼到別的地方去玩,她選了第一個。

關鍵思路:

並不需要介意孩子選哪個,無論是留下來幫忙還是選擇自己去玩,都是孩子的選擇,他們有掌控的權利。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2:

晚上8點以後“媽媽”這個“職業”就不工作了

目標:

擁有規律的上床時間,以及給予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你不能簡單地對丈夫和孩子宣佈規則背後的含義:要嚴格遵守上床時間,這樣我可以有自己的時間放鬆——事實上一點用沒有。

但是,如果你反過來看問題,制定一個既定的也許很奇怪的規則,而不是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事情就迎刃而解。是的,不需要告訴別人怎麼配合執行這個規則。

對於我來說,我會告訴孩子們,每當晚上8點以後我就不用再做任何媽媽的工作了。我會高興地在8點以前完成媽媽那套工作:給孩子讀書、玩遊戲、聽每個人的故事、給他們洗澡。8點以後我表現得很堅定,就好像已經不由得我掌控一樣,正如灰姑娘和午夜12點的關係。

現在孩子長大了,我也把“下班”時間延長,但是“媽媽不是永遠有空”的想法一直延續下來,並且融入到我們的家庭生活中。而對於我來說,能夠在忙碌的“家庭主婦工作”中獲得一些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哪怕偶爾幾次,都是非常大的犒賞。

關鍵思路:

具體要不要結束工作,幾點要結束工作,何時給予自己一個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也都是媽媽們的選擇。而這個規則是為自己而定的,你不需要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但如果無法執行你要責怪的是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3:

你已經得到了你的東西,不能發脾氣,也沒得討價還價。

目標:

分配東西,沒有討價還價,沒有抱怨誰又分到了更多的食物,誰用了那個更漂亮的紅色杯子裝牛奶,誰穿了那件綠衣服。

我的朋友是小學校長,是他告訴我這麼做的。據我所知我周圍的媽媽都在遵循這條規則,無論在空地玩耍還是在家裡。

詼諧的口語會讓這個規則帶點趣味,同時也教會孩子一個老道理:生活是不公平的,沒那麼多討價還價。真理就是生活充滿了隨意的不公正,唯一能夠對“宇宙不公正”的規則作出的可接受的迴應就是:不要發脾氣。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時,我持懷疑態度,因為這看起來太直接了。但是讓我驚訝的是,不光達到了目的,孩子們看起來似乎把它當成了人生信條。他們肯定發現也許生活今天對他們不公,但是明天什麼時候自己的行為也許也會對他人不公。

關鍵思路:

這是無可反駁的真理。它直接道出了當下的“社會是不公平”的事實,讓孩子不需要執著於“公平”這個抽象概念。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4:

如果你的行為造成了不合時宜的干擾,那麼到別處玩去

目標:

避免不合時宜的干擾他人的行為,無論是玩耍,還是賭氣行為。

“一個草莓、兩個草莓、三個草莓……”有沒有媽媽和我一樣聽到孩子用奶聲奶氣的近似嚎叫的聲音一遍遍地數草莓時,有種要把草莓砸成草莓醬的衝動?我希望孩子們在需要和希望的時候愉悅地製造出“噪音”,但是我不認為要連續好幾分鐘做孩子們的觀眾或聽眾,或者在我講電話的時候必須要和這些迷人的小傢伙聊天,或者是吼叫,甚至在公眾場合,你能忍受一群孩子無顧旁人在哪裡嘶吼的場景嗎?

所以,當他們的玩耍不合時宜,並已經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擾,我會告訴他們,可以自由唱歌、打鬧、喊叫或者怪叫都行,但是不要在這裡。這個規則同樣適用於發牢騷、發脾氣和普通的撅嘴耍性子。

對於無理取鬧,長時間的鬧脾氣,我朋友對其四歲的孩子是這樣做的:“如果你準備好跟媽媽說話了,媽媽就準備好聽你說話了。”然後離開房間。

關鍵思路:

“別在這裡”“請到別處去”的建議只是給了孩子一個選擇,而不是禁止他做什麼事情,比如禁止他喧囂抑或發脾氣,甚至也沒有拒絕孩子喧囂抑或發脾氣的行為。

"

厭倦了對自家娃嘮嘮叨叨、呵斥責罵?試一試下面7種神奇的解決方法吧。

這些方法對於媽媽——無論全職與否——都是很好的借鑑意義,教你怎麼能在完成媽媽職責的情況下,留一部分時間給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1:

除非孩子要幫忙,否則不能在我忙得分身無暇之際待在我旁邊,無所事事。

目標:

在幹家務活、忙工作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或者不讓孩子在你身邊無所事事,吵個不停。

我並不介意洗衣服、拖地或者做任何家務活,但是我非常介意的是,當我明顯忙於這類事務,懷裡堆滿家裡人的髒衣服的時候,娃跑過來讓我幫忙找玩具或者和他一起拼拼圖——這些都是孩子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情。直到最近,我都經常因為這類事情感到無比沮喪,我嘗試給家裡的孩子解釋,如果他們幫我疊衣服,我們就能很快一起玩拼圖了。但是他們清楚,反正我疊完衣服以後就有空了,所以這個理由一點都沒有說服力。

然後有一天,孩子坐在那裡看我幹活,和我聊天,問我的興趣愛好,等我把活幹完,我突然想到了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基於孩子兩個重要的特質:

*他們真的想盡可能多地和你呆在一起

*你不能強迫孩子幫你的忙,除非真的能幫上忙

我給她兩個對立的選擇,告訴她不是非要幫我,但是也不能坐在那裡無所事事地看著。要麼和我在一起疊衣服,要麼到別的地方去玩,她選了第一個。

關鍵思路:

並不需要介意孩子選哪個,無論是留下來幫忙還是選擇自己去玩,都是孩子的選擇,他們有掌控的權利。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2:

晚上8點以後“媽媽”這個“職業”就不工作了

目標:

擁有規律的上床時間,以及給予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你不能簡單地對丈夫和孩子宣佈規則背後的含義:要嚴格遵守上床時間,這樣我可以有自己的時間放鬆——事實上一點用沒有。

但是,如果你反過來看問題,制定一個既定的也許很奇怪的規則,而不是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事情就迎刃而解。是的,不需要告訴別人怎麼配合執行這個規則。

對於我來說,我會告訴孩子們,每當晚上8點以後我就不用再做任何媽媽的工作了。我會高興地在8點以前完成媽媽那套工作:給孩子讀書、玩遊戲、聽每個人的故事、給他們洗澡。8點以後我表現得很堅定,就好像已經不由得我掌控一樣,正如灰姑娘和午夜12點的關係。

現在孩子長大了,我也把“下班”時間延長,但是“媽媽不是永遠有空”的想法一直延續下來,並且融入到我們的家庭生活中。而對於我來說,能夠在忙碌的“家庭主婦工作”中獲得一些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哪怕偶爾幾次,都是非常大的犒賞。

關鍵思路:

具體要不要結束工作,幾點要結束工作,何時給予自己一個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也都是媽媽們的選擇。而這個規則是為自己而定的,你不需要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但如果無法執行你要責怪的是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3:

你已經得到了你的東西,不能發脾氣,也沒得討價還價。

目標:

分配東西,沒有討價還價,沒有抱怨誰又分到了更多的食物,誰用了那個更漂亮的紅色杯子裝牛奶,誰穿了那件綠衣服。

我的朋友是小學校長,是他告訴我這麼做的。據我所知我周圍的媽媽都在遵循這條規則,無論在空地玩耍還是在家裡。

詼諧的口語會讓這個規則帶點趣味,同時也教會孩子一個老道理:生活是不公平的,沒那麼多討價還價。真理就是生活充滿了隨意的不公正,唯一能夠對“宇宙不公正”的規則作出的可接受的迴應就是:不要發脾氣。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時,我持懷疑態度,因為這看起來太直接了。但是讓我驚訝的是,不光達到了目的,孩子們看起來似乎把它當成了人生信條。他們肯定發現也許生活今天對他們不公,但是明天什麼時候自己的行為也許也會對他人不公。

關鍵思路:

這是無可反駁的真理。它直接道出了當下的“社會是不公平”的事實,讓孩子不需要執著於“公平”這個抽象概念。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4:

如果你的行為造成了不合時宜的干擾,那麼到別處玩去

目標:

避免不合時宜的干擾他人的行為,無論是玩耍,還是賭氣行為。

“一個草莓、兩個草莓、三個草莓……”有沒有媽媽和我一樣聽到孩子用奶聲奶氣的近似嚎叫的聲音一遍遍地數草莓時,有種要把草莓砸成草莓醬的衝動?我希望孩子們在需要和希望的時候愉悅地製造出“噪音”,但是我不認為要連續好幾分鐘做孩子們的觀眾或聽眾,或者在我講電話的時候必須要和這些迷人的小傢伙聊天,或者是吼叫,甚至在公眾場合,你能忍受一群孩子無顧旁人在哪裡嘶吼的場景嗎?

所以,當他們的玩耍不合時宜,並已經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擾,我會告訴他們,可以自由唱歌、打鬧、喊叫或者怪叫都行,但是不要在這裡。這個規則同樣適用於發牢騷、發脾氣和普通的撅嘴耍性子。

對於無理取鬧,長時間的鬧脾氣,我朋友對其四歲的孩子是這樣做的:“如果你準備好跟媽媽說話了,媽媽就準備好聽你說話了。”然後離開房間。

關鍵思路:

“別在這裡”“請到別處去”的建議只是給了孩子一個選擇,而不是禁止他做什麼事情,比如禁止他喧囂抑或發脾氣,甚至也沒有拒絕孩子喧囂抑或發脾氣的行為。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5:

金錢問題不商量

目標:

繞過孩子要買東西的“乞求”和“懇求”。

這條規則持續有用,基礎是你要告訴孩子買某件他想要的商品是yes還是no,但是你們沒有商量餘地。如果孩子抗議,簡單冷靜地重複你的原則:金錢問題沒商量。成功關鍵是你需要有勇氣堅定決心並且不商量。

要分情況對待,當孩子希望用自己的錢去買時,給出潛在的壞處,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給出購買建議,但是不要駁回他的選擇,除非關乎健康和安全。畢竟,你只是不商量金錢,他們也許做出了不恰當的選擇,但他們會從中學習。

關鍵思路:

把注意力從嚴厲的對待,轉移到財政政策上。這樣做基本上改變了主題,不再是爭論為什麼不該買,而是提出合理的家庭價值觀——價值觀問題沒得商量。

"

厭倦了對自家娃嘮嘮叨叨、呵斥責罵?試一試下面7種神奇的解決方法吧。

這些方法對於媽媽——無論全職與否——都是很好的借鑑意義,教你怎麼能在完成媽媽職責的情況下,留一部分時間給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1:

除非孩子要幫忙,否則不能在我忙得分身無暇之際待在我旁邊,無所事事。

目標:

在幹家務活、忙工作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或者不讓孩子在你身邊無所事事,吵個不停。

我並不介意洗衣服、拖地或者做任何家務活,但是我非常介意的是,當我明顯忙於這類事務,懷裡堆滿家裡人的髒衣服的時候,娃跑過來讓我幫忙找玩具或者和他一起拼拼圖——這些都是孩子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情。直到最近,我都經常因為這類事情感到無比沮喪,我嘗試給家裡的孩子解釋,如果他們幫我疊衣服,我們就能很快一起玩拼圖了。但是他們清楚,反正我疊完衣服以後就有空了,所以這個理由一點都沒有說服力。

然後有一天,孩子坐在那裡看我幹活,和我聊天,問我的興趣愛好,等我把活幹完,我突然想到了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基於孩子兩個重要的特質:

*他們真的想盡可能多地和你呆在一起

*你不能強迫孩子幫你的忙,除非真的能幫上忙

我給她兩個對立的選擇,告訴她不是非要幫我,但是也不能坐在那裡無所事事地看著。要麼和我在一起疊衣服,要麼到別的地方去玩,她選了第一個。

關鍵思路:

並不需要介意孩子選哪個,無論是留下來幫忙還是選擇自己去玩,都是孩子的選擇,他們有掌控的權利。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2:

晚上8點以後“媽媽”這個“職業”就不工作了

目標:

擁有規律的上床時間,以及給予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你不能簡單地對丈夫和孩子宣佈規則背後的含義:要嚴格遵守上床時間,這樣我可以有自己的時間放鬆——事實上一點用沒有。

但是,如果你反過來看問題,制定一個既定的也許很奇怪的規則,而不是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事情就迎刃而解。是的,不需要告訴別人怎麼配合執行這個規則。

對於我來說,我會告訴孩子們,每當晚上8點以後我就不用再做任何媽媽的工作了。我會高興地在8點以前完成媽媽那套工作:給孩子讀書、玩遊戲、聽每個人的故事、給他們洗澡。8點以後我表現得很堅定,就好像已經不由得我掌控一樣,正如灰姑娘和午夜12點的關係。

現在孩子長大了,我也把“下班”時間延長,但是“媽媽不是永遠有空”的想法一直延續下來,並且融入到我們的家庭生活中。而對於我來說,能夠在忙碌的“家庭主婦工作”中獲得一些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哪怕偶爾幾次,都是非常大的犒賞。

關鍵思路:

具體要不要結束工作,幾點要結束工作,何時給予自己一個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也都是媽媽們的選擇。而這個規則是為自己而定的,你不需要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但如果無法執行你要責怪的是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3:

你已經得到了你的東西,不能發脾氣,也沒得討價還價。

目標:

分配東西,沒有討價還價,沒有抱怨誰又分到了更多的食物,誰用了那個更漂亮的紅色杯子裝牛奶,誰穿了那件綠衣服。

我的朋友是小學校長,是他告訴我這麼做的。據我所知我周圍的媽媽都在遵循這條規則,無論在空地玩耍還是在家裡。

詼諧的口語會讓這個規則帶點趣味,同時也教會孩子一個老道理:生活是不公平的,沒那麼多討價還價。真理就是生活充滿了隨意的不公正,唯一能夠對“宇宙不公正”的規則作出的可接受的迴應就是:不要發脾氣。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時,我持懷疑態度,因為這看起來太直接了。但是讓我驚訝的是,不光達到了目的,孩子們看起來似乎把它當成了人生信條。他們肯定發現也許生活今天對他們不公,但是明天什麼時候自己的行為也許也會對他人不公。

關鍵思路:

這是無可反駁的真理。它直接道出了當下的“社會是不公平”的事實,讓孩子不需要執著於“公平”這個抽象概念。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4:

如果你的行為造成了不合時宜的干擾,那麼到別處玩去

目標:

避免不合時宜的干擾他人的行為,無論是玩耍,還是賭氣行為。

“一個草莓、兩個草莓、三個草莓……”有沒有媽媽和我一樣聽到孩子用奶聲奶氣的近似嚎叫的聲音一遍遍地數草莓時,有種要把草莓砸成草莓醬的衝動?我希望孩子們在需要和希望的時候愉悅地製造出“噪音”,但是我不認為要連續好幾分鐘做孩子們的觀眾或聽眾,或者在我講電話的時候必須要和這些迷人的小傢伙聊天,或者是吼叫,甚至在公眾場合,你能忍受一群孩子無顧旁人在哪裡嘶吼的場景嗎?

所以,當他們的玩耍不合時宜,並已經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擾,我會告訴他們,可以自由唱歌、打鬧、喊叫或者怪叫都行,但是不要在這裡。這個規則同樣適用於發牢騷、發脾氣和普通的撅嘴耍性子。

對於無理取鬧,長時間的鬧脾氣,我朋友對其四歲的孩子是這樣做的:“如果你準備好跟媽媽說話了,媽媽就準備好聽你說話了。”然後離開房間。

關鍵思路:

“別在這裡”“請到別處去”的建議只是給了孩子一個選擇,而不是禁止他做什麼事情,比如禁止他喧囂抑或發脾氣,甚至也沒有拒絕孩子喧囂抑或發脾氣的行為。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5:

金錢問題不商量

目標:

繞過孩子要買東西的“乞求”和“懇求”。

這條規則持續有用,基礎是你要告訴孩子買某件他想要的商品是yes還是no,但是你們沒有商量餘地。如果孩子抗議,簡單冷靜地重複你的原則:金錢問題沒商量。成功關鍵是你需要有勇氣堅定決心並且不商量。

要分情況對待,當孩子希望用自己的錢去買時,給出潛在的壞處,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給出購買建議,但是不要駁回他的選擇,除非關乎健康和安全。畢竟,你只是不商量金錢,他們也許做出了不恰當的選擇,但他們會從中學習。

關鍵思路:

把注意力從嚴厲的對待,轉移到財政政策上。這樣做基本上改變了主題,不再是爭論為什麼不該買,而是提出合理的家庭價值觀——價值觀問題沒得商量。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6:

你這樣說話媽媽聽不懂

目標:

停止發牢騷、尖叫和無禮。

這一條規則需要嚴謹持續的實行,才能達到效果。簡單來說,當孩子命令你(不是請求)做什麼事情、發牢騷、用你不喜歡的方式跟你說話時,你要做的僅僅是表示不理解。這樣子的話事情的本質就變成孩子該如何去做的問題,這是一種縮小事情範圍的方法。所以冷靜地重複幾遍這句話,切記不要不自覺地提高了音量。發牢騷和舉動粗魯的小孩肯定是想尋求關注而已。

關鍵思路:

這種做法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說的(前提是他禮貌地表達),並且讓自己對於孩子粗魯的表現“完全作廢”(忽略)。

"

厭倦了對自家娃嘮嘮叨叨、呵斥責罵?試一試下面7種神奇的解決方法吧。

這些方法對於媽媽——無論全職與否——都是很好的借鑑意義,教你怎麼能在完成媽媽職責的情況下,留一部分時間給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1:

除非孩子要幫忙,否則不能在我忙得分身無暇之際待在我旁邊,無所事事。

目標:

在幹家務活、忙工作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或者不讓孩子在你身邊無所事事,吵個不停。

我並不介意洗衣服、拖地或者做任何家務活,但是我非常介意的是,當我明顯忙於這類事務,懷裡堆滿家裡人的髒衣服的時候,娃跑過來讓我幫忙找玩具或者和他一起拼拼圖——這些都是孩子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情。直到最近,我都經常因為這類事情感到無比沮喪,我嘗試給家裡的孩子解釋,如果他們幫我疊衣服,我們就能很快一起玩拼圖了。但是他們清楚,反正我疊完衣服以後就有空了,所以這個理由一點都沒有說服力。

然後有一天,孩子坐在那裡看我幹活,和我聊天,問我的興趣愛好,等我把活幹完,我突然想到了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基於孩子兩個重要的特質:

*他們真的想盡可能多地和你呆在一起

*你不能強迫孩子幫你的忙,除非真的能幫上忙

我給她兩個對立的選擇,告訴她不是非要幫我,但是也不能坐在那裡無所事事地看著。要麼和我在一起疊衣服,要麼到別的地方去玩,她選了第一個。

關鍵思路:

並不需要介意孩子選哪個,無論是留下來幫忙還是選擇自己去玩,都是孩子的選擇,他們有掌控的權利。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2:

晚上8點以後“媽媽”這個“職業”就不工作了

目標:

擁有規律的上床時間,以及給予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你不能簡單地對丈夫和孩子宣佈規則背後的含義:要嚴格遵守上床時間,這樣我可以有自己的時間放鬆——事實上一點用沒有。

但是,如果你反過來看問題,制定一個既定的也許很奇怪的規則,而不是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事情就迎刃而解。是的,不需要告訴別人怎麼配合執行這個規則。

對於我來說,我會告訴孩子們,每當晚上8點以後我就不用再做任何媽媽的工作了。我會高興地在8點以前完成媽媽那套工作:給孩子讀書、玩遊戲、聽每個人的故事、給他們洗澡。8點以後我表現得很堅定,就好像已經不由得我掌控一樣,正如灰姑娘和午夜12點的關係。

現在孩子長大了,我也把“下班”時間延長,但是“媽媽不是永遠有空”的想法一直延續下來,並且融入到我們的家庭生活中。而對於我來說,能夠在忙碌的“家庭主婦工作”中獲得一些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哪怕偶爾幾次,都是非常大的犒賞。

關鍵思路:

具體要不要結束工作,幾點要結束工作,何時給予自己一個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也都是媽媽們的選擇。而這個規則是為自己而定的,你不需要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但如果無法執行你要責怪的是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3:

你已經得到了你的東西,不能發脾氣,也沒得討價還價。

目標:

分配東西,沒有討價還價,沒有抱怨誰又分到了更多的食物,誰用了那個更漂亮的紅色杯子裝牛奶,誰穿了那件綠衣服。

我的朋友是小學校長,是他告訴我這麼做的。據我所知我周圍的媽媽都在遵循這條規則,無論在空地玩耍還是在家裡。

詼諧的口語會讓這個規則帶點趣味,同時也教會孩子一個老道理:生活是不公平的,沒那麼多討價還價。真理就是生活充滿了隨意的不公正,唯一能夠對“宇宙不公正”的規則作出的可接受的迴應就是:不要發脾氣。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時,我持懷疑態度,因為這看起來太直接了。但是讓我驚訝的是,不光達到了目的,孩子們看起來似乎把它當成了人生信條。他們肯定發現也許生活今天對他們不公,但是明天什麼時候自己的行為也許也會對他人不公。

關鍵思路:

這是無可反駁的真理。它直接道出了當下的“社會是不公平”的事實,讓孩子不需要執著於“公平”這個抽象概念。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4:

如果你的行為造成了不合時宜的干擾,那麼到別處玩去

目標:

避免不合時宜的干擾他人的行為,無論是玩耍,還是賭氣行為。

“一個草莓、兩個草莓、三個草莓……”有沒有媽媽和我一樣聽到孩子用奶聲奶氣的近似嚎叫的聲音一遍遍地數草莓時,有種要把草莓砸成草莓醬的衝動?我希望孩子們在需要和希望的時候愉悅地製造出“噪音”,但是我不認為要連續好幾分鐘做孩子們的觀眾或聽眾,或者在我講電話的時候必須要和這些迷人的小傢伙聊天,或者是吼叫,甚至在公眾場合,你能忍受一群孩子無顧旁人在哪裡嘶吼的場景嗎?

所以,當他們的玩耍不合時宜,並已經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擾,我會告訴他們,可以自由唱歌、打鬧、喊叫或者怪叫都行,但是不要在這裡。這個規則同樣適用於發牢騷、發脾氣和普通的撅嘴耍性子。

對於無理取鬧,長時間的鬧脾氣,我朋友對其四歲的孩子是這樣做的:“如果你準備好跟媽媽說話了,媽媽就準備好聽你說話了。”然後離開房間。

關鍵思路:

“別在這裡”“請到別處去”的建議只是給了孩子一個選擇,而不是禁止他做什麼事情,比如禁止他喧囂抑或發脾氣,甚至也沒有拒絕孩子喧囂抑或發脾氣的行為。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5:

金錢問題不商量

目標:

繞過孩子要買東西的“乞求”和“懇求”。

這條規則持續有用,基礎是你要告訴孩子買某件他想要的商品是yes還是no,但是你們沒有商量餘地。如果孩子抗議,簡單冷靜地重複你的原則:金錢問題沒商量。成功關鍵是你需要有勇氣堅定決心並且不商量。

要分情況對待,當孩子希望用自己的錢去買時,給出潛在的壞處,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給出購買建議,但是不要駁回他的選擇,除非關乎健康和安全。畢竟,你只是不商量金錢,他們也許做出了不恰當的選擇,但他們會從中學習。

關鍵思路:

把注意力從嚴厲的對待,轉移到財政政策上。這樣做基本上改變了主題,不再是爭論為什麼不該買,而是提出合理的家庭價值觀——價值觀問題沒得商量。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6:

你這樣說話媽媽聽不懂

目標:

停止發牢騷、尖叫和無禮。

這一條規則需要嚴謹持續的實行,才能達到效果。簡單來說,當孩子命令你(不是請求)做什麼事情、發牢騷、用你不喜歡的方式跟你說話時,你要做的僅僅是表示不理解。這樣子的話事情的本質就變成孩子該如何去做的問題,這是一種縮小事情範圍的方法。所以冷靜地重複幾遍這句話,切記不要不自覺地提高了音量。發牢騷和舉動粗魯的小孩肯定是想尋求關注而已。

關鍵思路:

這種做法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說的(前提是他禮貌地表達),並且讓自己對於孩子粗魯的表現“完全作廢”(忽略)。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7:

沒有無聊這回事

目標:

防止孩子說“我很無聊”,教會他自己玩耍。

我的朋友告訴我這是她教會孩子的少數正確的事情之一。當第一次她的大女兒抱怨自己很無聊的時候,她僅僅是否認了這個事實。現在他會加上:沒有無聊這回事,只有失敗的想象力或者懶蟲跑出來了。

令人驚奇的是,至此以後孩子再也不會說“太無聊了”。不管怎麼表述,結果是一樣的:娛樂消遣的重擔直接落在了孩子自己身上,這正是你所希望的。

關鍵思路:

當你家娃意識到大千世界的神祕時,他們就不會感到無聊。同樣,這個做法轉換了爭論的中心,把對父母的挑戰(拿出所有玩具,幫我擺好,讓我看電視)變成孩子的挑戰。除此之外,如果小孩學會如何自己玩耍,真的是沒!有!無!聊!這回事,而這會成為他一生的財富

"

厭倦了對自家娃嘮嘮叨叨、呵斥責罵?試一試下面7種神奇的解決方法吧。

這些方法對於媽媽——無論全職與否——都是很好的借鑑意義,教你怎麼能在完成媽媽職責的情況下,留一部分時間給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1:

除非孩子要幫忙,否則不能在我忙得分身無暇之際待在我旁邊,無所事事。

目標:

在幹家務活、忙工作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或者不讓孩子在你身邊無所事事,吵個不停。

我並不介意洗衣服、拖地或者做任何家務活,但是我非常介意的是,當我明顯忙於這類事務,懷裡堆滿家裡人的髒衣服的時候,娃跑過來讓我幫忙找玩具或者和他一起拼拼圖——這些都是孩子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情。直到最近,我都經常因為這類事情感到無比沮喪,我嘗試給家裡的孩子解釋,如果他們幫我疊衣服,我們就能很快一起玩拼圖了。但是他們清楚,反正我疊完衣服以後就有空了,所以這個理由一點都沒有說服力。

然後有一天,孩子坐在那裡看我幹活,和我聊天,問我的興趣愛好,等我把活幹完,我突然想到了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基於孩子兩個重要的特質:

*他們真的想盡可能多地和你呆在一起

*你不能強迫孩子幫你的忙,除非真的能幫上忙

我給她兩個對立的選擇,告訴她不是非要幫我,但是也不能坐在那裡無所事事地看著。要麼和我在一起疊衣服,要麼到別的地方去玩,她選了第一個。

關鍵思路:

並不需要介意孩子選哪個,無論是留下來幫忙還是選擇自己去玩,都是孩子的選擇,他們有掌控的權利。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2:

晚上8點以後“媽媽”這個“職業”就不工作了

目標:

擁有規律的上床時間,以及給予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你不能簡單地對丈夫和孩子宣佈規則背後的含義:要嚴格遵守上床時間,這樣我可以有自己的時間放鬆——事實上一點用沒有。

但是,如果你反過來看問題,制定一個既定的也許很奇怪的規則,而不是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事情就迎刃而解。是的,不需要告訴別人怎麼配合執行這個規則。

對於我來說,我會告訴孩子們,每當晚上8點以後我就不用再做任何媽媽的工作了。我會高興地在8點以前完成媽媽那套工作:給孩子讀書、玩遊戲、聽每個人的故事、給他們洗澡。8點以後我表現得很堅定,就好像已經不由得我掌控一樣,正如灰姑娘和午夜12點的關係。

現在孩子長大了,我也把“下班”時間延長,但是“媽媽不是永遠有空”的想法一直延續下來,並且融入到我們的家庭生活中。而對於我來說,能夠在忙碌的“家庭主婦工作”中獲得一些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哪怕偶爾幾次,都是非常大的犒賞。

關鍵思路:

具體要不要結束工作,幾點要結束工作,何時給予自己一個個人放鬆的時間和空間,也都是媽媽們的選擇。而這個規則是為自己而定的,你不需要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但如果無法執行你要責怪的是自己。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3:

你已經得到了你的東西,不能發脾氣,也沒得討價還價。

目標:

分配東西,沒有討價還價,沒有抱怨誰又分到了更多的食物,誰用了那個更漂亮的紅色杯子裝牛奶,誰穿了那件綠衣服。

我的朋友是小學校長,是他告訴我這麼做的。據我所知我周圍的媽媽都在遵循這條規則,無論在空地玩耍還是在家裡。

詼諧的口語會讓這個規則帶點趣味,同時也教會孩子一個老道理:生活是不公平的,沒那麼多討價還價。真理就是生活充滿了隨意的不公正,唯一能夠對“宇宙不公正”的規則作出的可接受的迴應就是:不要發脾氣。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時,我持懷疑態度,因為這看起來太直接了。但是讓我驚訝的是,不光達到了目的,孩子們看起來似乎把它當成了人生信條。他們肯定發現也許生活今天對他們不公,但是明天什麼時候自己的行為也許也會對他人不公。

關鍵思路:

這是無可反駁的真理。它直接道出了當下的“社會是不公平”的事實,讓孩子不需要執著於“公平”這個抽象概念。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4:

如果你的行為造成了不合時宜的干擾,那麼到別處玩去

目標:

避免不合時宜的干擾他人的行為,無論是玩耍,還是賭氣行為。

“一個草莓、兩個草莓、三個草莓……”有沒有媽媽和我一樣聽到孩子用奶聲奶氣的近似嚎叫的聲音一遍遍地數草莓時,有種要把草莓砸成草莓醬的衝動?我希望孩子們在需要和希望的時候愉悅地製造出“噪音”,但是我不認為要連續好幾分鐘做孩子們的觀眾或聽眾,或者在我講電話的時候必須要和這些迷人的小傢伙聊天,或者是吼叫,甚至在公眾場合,你能忍受一群孩子無顧旁人在哪裡嘶吼的場景嗎?

所以,當他們的玩耍不合時宜,並已經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擾,我會告訴他們,可以自由唱歌、打鬧、喊叫或者怪叫都行,但是不要在這裡。這個規則同樣適用於發牢騷、發脾氣和普通的撅嘴耍性子。

對於無理取鬧,長時間的鬧脾氣,我朋友對其四歲的孩子是這樣做的:“如果你準備好跟媽媽說話了,媽媽就準備好聽你說話了。”然後離開房間。

關鍵思路:

“別在這裡”“請到別處去”的建議只是給了孩子一個選擇,而不是禁止他做什麼事情,比如禁止他喧囂抑或發脾氣,甚至也沒有拒絕孩子喧囂抑或發脾氣的行為。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5:

金錢問題不商量

目標:

繞過孩子要買東西的“乞求”和“懇求”。

這條規則持續有用,基礎是你要告訴孩子買某件他想要的商品是yes還是no,但是你們沒有商量餘地。如果孩子抗議,簡單冷靜地重複你的原則:金錢問題沒商量。成功關鍵是你需要有勇氣堅定決心並且不商量。

要分情況對待,當孩子希望用自己的錢去買時,給出潛在的壞處,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給出購買建議,但是不要駁回他的選擇,除非關乎健康和安全。畢竟,你只是不商量金錢,他們也許做出了不恰當的選擇,但他們會從中學習。

關鍵思路:

把注意力從嚴厲的對待,轉移到財政政策上。這樣做基本上改變了主題,不再是爭論為什麼不該買,而是提出合理的家庭價值觀——價值觀問題沒得商量。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6:

你這樣說話媽媽聽不懂

目標:

停止發牢騷、尖叫和無禮。

這一條規則需要嚴謹持續的實行,才能達到效果。簡單來說,當孩子命令你(不是請求)做什麼事情、發牢騷、用你不喜歡的方式跟你說話時,你要做的僅僅是表示不理解。這樣子的話事情的本質就變成孩子該如何去做的問題,這是一種縮小事情範圍的方法。所以冷靜地重複幾遍這句話,切記不要不自覺地提高了音量。發牢騷和舉動粗魯的小孩肯定是想尋求關注而已。

關鍵思路:

這種做法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說的(前提是他禮貌地表達),並且讓自己對於孩子粗魯的表現“完全作廢”(忽略)。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規則7:

沒有無聊這回事

目標:

防止孩子說“我很無聊”,教會他自己玩耍。

我的朋友告訴我這是她教會孩子的少數正確的事情之一。當第一次她的大女兒抱怨自己很無聊的時候,她僅僅是否認了這個事實。現在他會加上:沒有無聊這回事,只有失敗的想象力或者懶蟲跑出來了。

令人驚奇的是,至此以後孩子再也不會說“太無聊了”。不管怎麼表述,結果是一樣的:娛樂消遣的重擔直接落在了孩子自己身上,這正是你所希望的。

關鍵思路:

當你家娃意識到大千世界的神祕時,他們就不會感到無聊。同樣,這個做法轉換了爭論的中心,把對父母的挑戰(拿出所有玩具,幫我擺好,讓我看電視)變成孩子的挑戰。除此之外,如果小孩學會如何自己玩耍,真的是沒!有!無!聊!這回事,而這會成為他一生的財富

看完這7個奇怪但卻有效的家庭紀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