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娃戴“金手鐲”上學被偷,家長找學校,老師的話讓家長羞愧'

不完美媽媽 鯨魚奶媽 2019-09-05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孩子的學習條件也隨之不斷改善。如今,在校園中,我們已經很少看到孩子連個像樣書包都沒有的情況了,相較之下,越來越多的孩子會攜帶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新鮮物品到校園中,諸如手鍊、手機等等,這讓不少老師感到煩惱。

前段時間,一個八歲女孩的舉止就更為離譜了。據女孩的班主任所說,這位八歲的女孩戴了一個金手鐲到校。後來,金手鐲在校園裡遺失了。女孩的家長聽到消息後立刻趕到學校,希望校方能給個說法。班主任聽聞後,從抽屜裡將金手鐲取出歸還給家長。

原來,女孩在上體育課前,將金手鐲取下後便直接放在了桌面上,班主任回班裡分發作業時見到了手鐲,便將它收了起來。家長坦言,孩子看到自己的同桌擁有一個很漂亮的手環,於是也希望能買一個,為了哄孩子開心,只好將金手鐲借給她佩戴一天。

在物歸原主後,班主任向家長說了一番話:"現在對孩子的有求必應,看似取得孩子的歡心,但實則是在傷害孩子。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不正確的價值觀,那麼其今後的價值取向勢必是扭曲的。哪一天家長沒辦法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時,她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去獲得,我是不敢想象的。"

聽完班主任的一番話,家長表示十分慚愧,在教育孩子方面,還存在太多的疏漏。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孩子的學習條件也隨之不斷改善。如今,在校園中,我們已經很少看到孩子連個像樣書包都沒有的情況了,相較之下,越來越多的孩子會攜帶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新鮮物品到校園中,諸如手鍊、手機等等,這讓不少老師感到煩惱。

前段時間,一個八歲女孩的舉止就更為離譜了。據女孩的班主任所說,這位八歲的女孩戴了一個金手鐲到校。後來,金手鐲在校園裡遺失了。女孩的家長聽到消息後立刻趕到學校,希望校方能給個說法。班主任聽聞後,從抽屜裡將金手鐲取出歸還給家長。

原來,女孩在上體育課前,將金手鐲取下後便直接放在了桌面上,班主任回班裡分發作業時見到了手鐲,便將它收了起來。家長坦言,孩子看到自己的同桌擁有一個很漂亮的手環,於是也希望能買一個,為了哄孩子開心,只好將金手鐲借給她佩戴一天。

在物歸原主後,班主任向家長說了一番話:"現在對孩子的有求必應,看似取得孩子的歡心,但實則是在傷害孩子。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不正確的價值觀,那麼其今後的價值取向勢必是扭曲的。哪一天家長沒辦法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時,她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去獲得,我是不敢想象的。"

聽完班主任的一番話,家長表示十分慚愧,在教育孩子方面,還存在太多的疏漏。

8歲娃戴“金手鐲”上學被偷,家長找學校,老師的話讓家長羞愧

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性

誠如這位班主任所言,自小對孩子有求必應對於孩子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是有很大影響的。孩子對他人所擁有的事物會產生羨慕感這是相當正常的。但是父母如何對待孩子的這種羨慕感,卻將決定孩子今後價值觀的正確與否。

孩子的很多要求是稍顯幼稚的,父母應該加以分辨,而不是一味滿足。以手鐲一事為例,一個八歲的女孩要求自己的父母為自己買一副手鐲,這樣的要求是否有些過分呢?面對孩子這樣的要求,父母應該通過有效的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而不是通過給予來換得孩子的開心。

當父母有一天沒辦法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又當如何?如果一個孩子每一次的要求都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滿足,那麼孩子不但對事物的價值沒有一個合理的定位,而且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的做法往往是極端的。我相信這並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三點。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孩子的學習條件也隨之不斷改善。如今,在校園中,我們已經很少看到孩子連個像樣書包都沒有的情況了,相較之下,越來越多的孩子會攜帶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新鮮物品到校園中,諸如手鍊、手機等等,這讓不少老師感到煩惱。

前段時間,一個八歲女孩的舉止就更為離譜了。據女孩的班主任所說,這位八歲的女孩戴了一個金手鐲到校。後來,金手鐲在校園裡遺失了。女孩的家長聽到消息後立刻趕到學校,希望校方能給個說法。班主任聽聞後,從抽屜裡將金手鐲取出歸還給家長。

原來,女孩在上體育課前,將金手鐲取下後便直接放在了桌面上,班主任回班裡分發作業時見到了手鐲,便將它收了起來。家長坦言,孩子看到自己的同桌擁有一個很漂亮的手環,於是也希望能買一個,為了哄孩子開心,只好將金手鐲借給她佩戴一天。

在物歸原主後,班主任向家長說了一番話:"現在對孩子的有求必應,看似取得孩子的歡心,但實則是在傷害孩子。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不正確的價值觀,那麼其今後的價值取向勢必是扭曲的。哪一天家長沒辦法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時,她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去獲得,我是不敢想象的。"

聽完班主任的一番話,家長表示十分慚愧,在教育孩子方面,還存在太多的疏漏。

8歲娃戴“金手鐲”上學被偷,家長找學校,老師的話讓家長羞愧

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性

誠如這位班主任所言,自小對孩子有求必應對於孩子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是有很大影響的。孩子對他人所擁有的事物會產生羨慕感這是相當正常的。但是父母如何對待孩子的這種羨慕感,卻將決定孩子今後價值觀的正確與否。

孩子的很多要求是稍顯幼稚的,父母應該加以分辨,而不是一味滿足。以手鐲一事為例,一個八歲的女孩要求自己的父母為自己買一副手鐲,這樣的要求是否有些過分呢?面對孩子這樣的要求,父母應該通過有效的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而不是通過給予來換得孩子的開心。

當父母有一天沒辦法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又當如何?如果一個孩子每一次的要求都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滿足,那麼孩子不但對事物的價值沒有一個合理的定位,而且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的做法往往是極端的。我相信這並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三點。

8歲娃戴“金手鐲”上學被偷,家長找學校,老師的話讓家長羞愧

樹立正確價值觀的三大要點

1、 不圖一時的虛榮心理

孩子對於他人的物品表示羨慕,很多時候並非孩子真的需要這樣一件物品,而是希望得到這樣一件物品來滿足自身的虛榮心。因此,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首要任務,就是學會讓孩子克服虛榮心。

父母平日裡與孩子逛超市時,對於孩子取來的商品,父母可以向孩子加以講解,對於不需要的物品,可以讓孩子將其放回原處。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更加理智地看待他人所擁有的事物而不僅僅是貪圖一時虛榮。

2、 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

對於孩子喜歡的物品,父母應該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獲取,而不是贈與孩子。這樣才能鍛鍊孩子儘快獨立,一味的贈與只會讓孩子更加依賴父母。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孩子的學習條件也隨之不斷改善。如今,在校園中,我們已經很少看到孩子連個像樣書包都沒有的情況了,相較之下,越來越多的孩子會攜帶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新鮮物品到校園中,諸如手鍊、手機等等,這讓不少老師感到煩惱。

前段時間,一個八歲女孩的舉止就更為離譜了。據女孩的班主任所說,這位八歲的女孩戴了一個金手鐲到校。後來,金手鐲在校園裡遺失了。女孩的家長聽到消息後立刻趕到學校,希望校方能給個說法。班主任聽聞後,從抽屜裡將金手鐲取出歸還給家長。

原來,女孩在上體育課前,將金手鐲取下後便直接放在了桌面上,班主任回班裡分發作業時見到了手鐲,便將它收了起來。家長坦言,孩子看到自己的同桌擁有一個很漂亮的手環,於是也希望能買一個,為了哄孩子開心,只好將金手鐲借給她佩戴一天。

在物歸原主後,班主任向家長說了一番話:"現在對孩子的有求必應,看似取得孩子的歡心,但實則是在傷害孩子。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不正確的價值觀,那麼其今後的價值取向勢必是扭曲的。哪一天家長沒辦法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時,她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去獲得,我是不敢想象的。"

聽完班主任的一番話,家長表示十分慚愧,在教育孩子方面,還存在太多的疏漏。

8歲娃戴“金手鐲”上學被偷,家長找學校,老師的話讓家長羞愧

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性

誠如這位班主任所言,自小對孩子有求必應對於孩子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是有很大影響的。孩子對他人所擁有的事物會產生羨慕感這是相當正常的。但是父母如何對待孩子的這種羨慕感,卻將決定孩子今後價值觀的正確與否。

孩子的很多要求是稍顯幼稚的,父母應該加以分辨,而不是一味滿足。以手鐲一事為例,一個八歲的女孩要求自己的父母為自己買一副手鐲,這樣的要求是否有些過分呢?面對孩子這樣的要求,父母應該通過有效的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而不是通過給予來換得孩子的開心。

當父母有一天沒辦法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又當如何?如果一個孩子每一次的要求都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滿足,那麼孩子不但對事物的價值沒有一個合理的定位,而且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的做法往往是極端的。我相信這並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三點。

8歲娃戴“金手鐲”上學被偷,家長找學校,老師的話讓家長羞愧

樹立正確價值觀的三大要點

1、 不圖一時的虛榮心理

孩子對於他人的物品表示羨慕,很多時候並非孩子真的需要這樣一件物品,而是希望得到這樣一件物品來滿足自身的虛榮心。因此,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首要任務,就是學會讓孩子克服虛榮心。

父母平日裡與孩子逛超市時,對於孩子取來的商品,父母可以向孩子加以講解,對於不需要的物品,可以讓孩子將其放回原處。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更加理智地看待他人所擁有的事物而不僅僅是貪圖一時虛榮。

2、 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

對於孩子喜歡的物品,父母應該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獲取,而不是贈與孩子。這樣才能鍛鍊孩子儘快獨立,一味的贈與只會讓孩子更加依賴父母。

8歲娃戴“金手鐲”上學被偷,家長找學校,老師的話讓家長羞愧

3、 學會體諒父母的不易

父母可以適當讓孩子進行家務勞動,通過體力的支出體會父母平時工作的不易。有些父母總認為,對孩子好,他們就會感激自己。其實不然,真正的感激是出於對父母行為的理解與體諒。

如果孩子能從體力勞動之中體諒父母平時掙錢的辛苦,那麼在向父母索要物品時,他們就會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有需要、父母是否承擔得起。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