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跳橋身亡:父母別讓“都是為了你好”當傷害我的藉口

一個心理諮詢匠對生活的感悟,喜歡的可以關注我!

4月17日,晚上10點,上海的盧浦大橋。

白色轎車打著雙閃,停在路中間。一名少年從車上衝下來,跑到橋邊,跳了下去。少年的身後跟著他的母親。肉眼可見,母親衝得很快,幾乎要碰到少年的腳,可惜還是沒抓住。

17歲少年跳橋身亡:父母別讓“都是為了你好”當傷害我的藉口

全程從下車到跳車不到5秒。

母親沒有來得及抓住孩子的腳,後來錘地痛哭。

17歲少年跳橋身亡:父母別讓“都是為了你好”當傷害我的藉口

我們想象一下此刻孩子可以如此毅然決然離開這個世界,在他內心中曾經歷什麼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17歲少年跳橋身亡:父母別讓“都是為了你好”當傷害我的藉口

我相信母親批評孩子僅僅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孩子內心深處藏了多少“恨”那就無從而知了。

很多人在抖音下評論:“死就死了吧,活著也是沒有一個責任、沒有擔當的人”

17歲少年跳橋身亡:父母別讓“都是為了你好”當傷害我的藉口

當下主流價值觀是孩子“懂事”就是好孩子,但是沒人告訴你什麼是“懂事”。

難道懂事就是要把孩子自主意識泯滅?

父母為什麼總是傷害孩子?
父母真的是無私的嗎?
孩子沉迷遊戲,父母該干預嗎?
所謂“父母”,都是對的嗎?

到底是我們矯情,還是父母本身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17歲少年跳橋身亡:父母別讓“都是為了你好”當傷害我的藉口

早些時候在豆瓣中有一個討論組名為“ father&Mother皆禍害”的小組,擁有十多萬粉絲的擁躉,如果我們僅僅只是以現在孩子被慣壞了來說明這樣的問題顯然不成立。

要知道這個小組中有很多人從小是留守孩子也有從小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

後來豆瓣因為輿論壓力刪除了這個小組,但是沒過多久,豆瓣小組又出現了另一個話題:

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你帶來的哪些傷害,至今都無法釋懷?

半數以上的留言,都來自女孩,一字一句,皆是血淚。

“從小爸媽就不喜歡我,一次過年全家人都在,我爸說:‘我最後悔生了個女兒,一輩子沒個兒子。’那時候所有人坐著聊天,我跪著擦地。”“我媽說:‘你不嫁個有錢人,你弟弟指望誰養活?我和你爸都要老的,他以後就是你的責任。’”“爸媽微信頭像、朋友圈全是我弟弟。”“記得有一次吵架,我媽說:‘你以為我想看到你?看到你我就噁心!”

以上是我節選的一個豆友的一段留言。也許你覺得其中充斥著負能量,但是這是一個真實的青少年的心聲。

中國父母遇到問題,總是誤解孩子,甚至希望孩子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但,這些錯誤根本不是孩子自己引起的。

但更可怕的是,父母還會把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

父母:忠言逆耳利於行,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

17歲少年跳橋身亡:父母別讓“都是為了你好”當傷害我的藉口

相信作為一名九零後大家對這句話應該不陌生,“我之所以這樣,都是為了你好!”

乍一看會覺得這句話中暗含著大愛精神,我也相信這樣讓孩子閹割自我意識的行為也許從現實和功利角度或許無可厚非。

但是要知道人是一個情感動物,每個人不可能把自己的感受完全閹割,那些被閹割的情感一定會在日後不知道以什麼樣子的發生來反饋給家庭。

“忠言逆耳”這樣的語言每個父母講出來的也不同,而之所以稱之為逆耳之言,就是說明這個話語中已經是傷人的。你非要加一個我這是為你好,從孩子身心靈的感受來說,我不知道好在哪裡,也許只是一些父母以愛之名在行控制之事的藉口罷了。

幸好這個世界有一個專門研究人類潛意識的學科—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早年就曾說,自大精神分析創立以後,父母打孩子就不再有任何合理的藉口。

17歲少年跳橋身亡:父母別讓“都是為了你好”當傷害我的藉口

“忠言”,本質是對他人情感實施虐待,有時候這樣的言語傷害甚至比身體傷害更加嚴重。

假如一個人長期被如此否定,成長之後潛意識就會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值得被害”或“沒有價值的人”。

甚至有些神經症患者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走出社會,潛意識可能會主動來把自己搞成一個“糟糕的人”。

你可能覺得這有點誇張,那是你沒有真正與那些神經症患者聊過他們的成長經歷。假如你真正放下自我去和他們交流,你會發現那些傷害遠比我們想象的可怕!

不要“以愛之名,實控制之事”

17歲少年跳橋身亡:父母別讓“都是為了你好”當傷害我的藉口

前段時間一部熱播劇《都挺好》把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展現的栩栩如生。讓我們終於開始可以思考人們的命運和家庭之間到底有著多少聯繫。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不聽父母的話,父母就痛心疾首地說:“我都是為了你好,怎麼聽不進去?”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學業,工作,戀愛,都彷彿在父母的掌控下,孩子所選擇的的一切才是完美的。

父母有一個理由:因為孩子們無法為自己負責,也就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

你看,這裡就有問題。控制慾是正常的,但超強控制慾的父母,他剝奪了孩子的表達。因為孩子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就父母直接替孩子選了。

心理學家李鬆蔚說:“最核心的問題不是說父母要怎麼去收斂自己的控制力,而是說父母要怎麼去鼓勵孩子有一些獨立的想法。

父母縱觀有任何理由,都不能讓孩子失去他自己。

要知道一個人活著的意義就是他知道他在活著。

成為父母之前,先學會如何做好一個父母

17歲少年跳橋身亡:父母別讓“都是為了你好”當傷害我的藉口

很多人面對孩子降臨是非常激動的,尤其是在我們這個傳宗接代重於一切的國度。

但是要知道,養育孩子不僅僅是滿足自己延續自己“種”的任務,更是將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完整交給世界的任務。

這其中有著深厚的學問。要知道有句話叫:無言之教,就是告訴大家你是什麼樣子大概就會潛移默化教給你孩子一部分你的特徵,這其中都不需要你刻意去教。

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好父母是“60分的母親”或者什麼忍受孩子長大後被拋棄的感覺,抑或敲到好處的挫折等,我覺得一個好父母可以先從學會拋棄那個“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的自戀。

真正願意開始聆聽孩子的心聲,真誠的像陪伴一株花草一般陪伴自己孩子成長。

這段路上,父母應該考慮的是:我在這段路上得到了什麼?我是不是成了一個更好的人?

而不必越俎代庖地想:“我有沒有讓我的孩子走一條最好的路。”

也許你做到這一點後,以上的悲劇會少很多······

畢竟我這裡說什麼都不管用,因為那是你的孩子,你如何教育還真是你說了算。


文章作者:老K原創

未經允許不得抄襲,違者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