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不完美媽媽 心理學 家庭教育 讀書 文化 遺傳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2019-09-09
"
  •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 字 | 本文共48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 聲明 | 本文由“魔斯媽媽育兒實錄”原創,喜歡我,請點擊“關注”按鈕
"
  •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 字 | 本文共48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 聲明 | 本文由“魔斯媽媽育兒實錄”原創,喜歡我,請點擊“關注”按鈕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幾年特別火。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都挺好》等都或明或暗的提到這個概念;時事熱聞中亦會出現這樣的話題,北大學生弒母案、山東辱母殺人案、張扣扣殺人案……每一個血腥的背後,人們總會追述他的原生家庭;明星也會蹭熱點,董卿、秋瓷炫、高曉鬆、姜思達……集體追憶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的苦惱與困惑,自我救贖的過程彷彿是一部勵志成長大片。

上一代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影響剖深,哪懂什麼科學育兒,更不要提心理學。如果數落點父母的不是,那真的是一說一個準。沒有哪個父母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一時間,每個人都會追憶過往,總結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彷彿那些所謂的“傷害”用一輩子消化都無法釋懷。

我不否認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我自己也會有。當我成年以後,發現做事的態度、舉止甚至說話的方式,都在不自覺地變成父母的翻版,我也會感到有些惶恐;當我發現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用學不用教,本能反應就浮現出父母曾經對我的方式,我也會感到震驚。

可是,我還是想問: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那些所謂的痛苦與掙扎,真的會伴隨我們一生,揮之不去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不停的尋找答案。但是我明白,潛意識裡我是想跳脫這樣的思維怪圈,尋找自己可以掌控的、獨立的人格。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只是很小一部分

當你翻閱專業的心理學教材,你會發現很少有專業的書籍裡面會提到原生家庭這一概念。無論是中國知網、還是主流的外文期刊數據庫,都很少有研究原生家庭理論的專業文章。這與當下媒體熱火朝天的討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如果真要追述這一概念的雛形,那要說到精神分析學派。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人格缺陷往往來自於童年不愉快的經歷。但事實上,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論在今天都不被主流心理學家認可。

"
  •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 字 | 本文共48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 聲明 | 本文由“魔斯媽媽育兒實錄”原創,喜歡我,請點擊“關注”按鈕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幾年特別火。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都挺好》等都或明或暗的提到這個概念;時事熱聞中亦會出現這樣的話題,北大學生弒母案、山東辱母殺人案、張扣扣殺人案……每一個血腥的背後,人們總會追述他的原生家庭;明星也會蹭熱點,董卿、秋瓷炫、高曉鬆、姜思達……集體追憶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的苦惱與困惑,自我救贖的過程彷彿是一部勵志成長大片。

上一代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影響剖深,哪懂什麼科學育兒,更不要提心理學。如果數落點父母的不是,那真的是一說一個準。沒有哪個父母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一時間,每個人都會追憶過往,總結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彷彿那些所謂的“傷害”用一輩子消化都無法釋懷。

我不否認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我自己也會有。當我成年以後,發現做事的態度、舉止甚至說話的方式,都在不自覺地變成父母的翻版,我也會感到有些惶恐;當我發現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用學不用教,本能反應就浮現出父母曾經對我的方式,我也會感到震驚。

可是,我還是想問: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那些所謂的痛苦與掙扎,真的會伴隨我們一生,揮之不去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不停的尋找答案。但是我明白,潛意識裡我是想跳脫這樣的思維怪圈,尋找自己可以掌控的、獨立的人格。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只是很小一部分

當你翻閱專業的心理學教材,你會發現很少有專業的書籍裡面會提到原生家庭這一概念。無論是中國知網、還是主流的外文期刊數據庫,都很少有研究原生家庭理論的專業文章。這與當下媒體熱火朝天的討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如果真要追述這一概念的雛形,那要說到精神分析學派。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人格缺陷往往來自於童年不愉快的經歷。但事實上,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論在今天都不被主流心理學家認可。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迪

再細究一下,到底是誰發起了這個話題,並在廣泛運用這個理論?是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心理學實踐工作者們。這一類人,他們接觸的往往是有心理創傷、障礙和痛苦的人群。所以會因為樣本類型的特殊而更傾向於從原生家庭開始剖析他們的過往經歷,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2017年,一份針對21057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人格的總體遺傳率在幼年時最高可接近80%,隨後逐漸降低,到成人時期穩定於40%左右。而2015年一份超過100000人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論,人格的遺傳率約為40%。

研究樣本覆蓋了同卵雙生子、異卵雙生子,在父母身邊長大、在收養家庭中長大,在同一家庭環境中長大和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等各種情況。這樣的結果表明,父母對子女最大的影響,是遺傳基因,而不是家庭環境。子女人格大約有40%是來自遺傳。是的,有40%來自於父母,但是依然有60%來自於環境的影響。其中家庭環境除去創傷性經歷之外,其影響微乎其微。

心理學研究證明:創傷性經歷的確會影響人格發展。如果創傷性經歷發生在童年時的家庭中,自然也會對人格造成傷害。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絕大多數把“原生家庭理論”往自己身上套的人,童年的經歷都沒這麼可怕。我們不會有一個嚴厲到天天把我們往死裡整的父親或者母親。

至於外部環境,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朋友關係、師長關係、同事關係、領導關係等等,越來越多的影響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有一門學科叫 “社會心理學”,它主要講人是如何在社會影響下成長髮展的。所謂的社會因素不僅包含家庭,還包含學校、社會輿論、職場環境等諸多方面。這也正說明了:為什麼人格總體遺傳率可以從幼年的80%下降到成年的40%。

在“原生家庭”理念氾濫的今天,父輩因此飽受社會的壓力,子女的怨恨;子女也深陷其中,無法解脫,限制了自己突破與改變的能力。我並不想評判父輩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畢竟他們已逐漸老去,糾結於此也改變不了過往,沒有意義。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能認清自己還能做什麼。也許,當你意識到原生家庭給你造成的影響時,就已經是蛻變的開始了。用那60%的外力,努力擺脫人格的缺陷,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
  •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 字 | 本文共48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 聲明 | 本文由“魔斯媽媽育兒實錄”原創,喜歡我,請點擊“關注”按鈕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幾年特別火。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都挺好》等都或明或暗的提到這個概念;時事熱聞中亦會出現這樣的話題,北大學生弒母案、山東辱母殺人案、張扣扣殺人案……每一個血腥的背後,人們總會追述他的原生家庭;明星也會蹭熱點,董卿、秋瓷炫、高曉鬆、姜思達……集體追憶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的苦惱與困惑,自我救贖的過程彷彿是一部勵志成長大片。

上一代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影響剖深,哪懂什麼科學育兒,更不要提心理學。如果數落點父母的不是,那真的是一說一個準。沒有哪個父母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一時間,每個人都會追憶過往,總結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彷彿那些所謂的“傷害”用一輩子消化都無法釋懷。

我不否認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我自己也會有。當我成年以後,發現做事的態度、舉止甚至說話的方式,都在不自覺地變成父母的翻版,我也會感到有些惶恐;當我發現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用學不用教,本能反應就浮現出父母曾經對我的方式,我也會感到震驚。

可是,我還是想問: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那些所謂的痛苦與掙扎,真的會伴隨我們一生,揮之不去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不停的尋找答案。但是我明白,潛意識裡我是想跳脫這樣的思維怪圈,尋找自己可以掌控的、獨立的人格。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只是很小一部分

當你翻閱專業的心理學教材,你會發現很少有專業的書籍裡面會提到原生家庭這一概念。無論是中國知網、還是主流的外文期刊數據庫,都很少有研究原生家庭理論的專業文章。這與當下媒體熱火朝天的討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如果真要追述這一概念的雛形,那要說到精神分析學派。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人格缺陷往往來自於童年不愉快的經歷。但事實上,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論在今天都不被主流心理學家認可。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迪

再細究一下,到底是誰發起了這個話題,並在廣泛運用這個理論?是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心理學實踐工作者們。這一類人,他們接觸的往往是有心理創傷、障礙和痛苦的人群。所以會因為樣本類型的特殊而更傾向於從原生家庭開始剖析他們的過往經歷,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2017年,一份針對21057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人格的總體遺傳率在幼年時最高可接近80%,隨後逐漸降低,到成人時期穩定於40%左右。而2015年一份超過100000人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論,人格的遺傳率約為40%。

研究樣本覆蓋了同卵雙生子、異卵雙生子,在父母身邊長大、在收養家庭中長大,在同一家庭環境中長大和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等各種情況。這樣的結果表明,父母對子女最大的影響,是遺傳基因,而不是家庭環境。子女人格大約有40%是來自遺傳。是的,有40%來自於父母,但是依然有60%來自於環境的影響。其中家庭環境除去創傷性經歷之外,其影響微乎其微。

心理學研究證明:創傷性經歷的確會影響人格發展。如果創傷性經歷發生在童年時的家庭中,自然也會對人格造成傷害。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絕大多數把“原生家庭理論”往自己身上套的人,童年的經歷都沒這麼可怕。我們不會有一個嚴厲到天天把我們往死裡整的父親或者母親。

至於外部環境,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朋友關係、師長關係、同事關係、領導關係等等,越來越多的影響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有一門學科叫 “社會心理學”,它主要講人是如何在社會影響下成長髮展的。所謂的社會因素不僅包含家庭,還包含學校、社會輿論、職場環境等諸多方面。這也正說明了:為什麼人格總體遺傳率可以從幼年的80%下降到成年的40%。

在“原生家庭”理念氾濫的今天,父輩因此飽受社會的壓力,子女的怨恨;子女也深陷其中,無法解脫,限制了自己突破與改變的能力。我並不想評判父輩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畢竟他們已逐漸老去,糾結於此也改變不了過往,沒有意義。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能認清自己還能做什麼。也許,當你意識到原生家庭給你造成的影響時,就已經是蛻變的開始了。用那60%的外力,努力擺脫人格的缺陷,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孩子是無辜的,不要拿原生家庭當藉口繼續對孩子犯錯

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和父母不愉快的經歷,也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能接納的缺陷,原生家庭這一理論似乎為人們的缺陷找到了合適的解釋。年少時期,我們由於社會閱歷不豐富,尚可以拿原生家庭的影響說事。可是人到中年,戀愛、結婚、生子,無數新鮮的信息轟炸過你的眼球和大腦,若我們還拿原生家庭說事,不思改變,那也許你傷害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孩子。

有句話說得好,人到中年,我們就變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或許,我們都該為了孩子,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能擺脫原生家庭的缺陷。

1、不要忽視負面語言的殺傷力

中國自古講究三綱五常,父為子綱。人們視“家教甚嚴”為榜樣,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這是原生家庭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治家方式。走到今天,社會越來越進步,人們越來越追求自由民主,顯然,這種思維方式出現了瓶頸。

有這樣一個關於正面管教的小遊戲:講師說指令,大家照做。兩組指令的意思其實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一組用正面的語言說“請坐下”;一組用負面的語言說“不要站著”!……

我想大家都能體會到,不同的話語,帶來的感受有什麼樣的不同。負面的語言,顯得那麼刺耳,人不由自主地焦慮、緊繃、防禦。那我們想想平時是怎麼跟孩子說話的?

“你怎麼那麼笨!”,“你怎麼總是不聽話!”,“不要三心二意的,好好做作業!”……這樣的話,到底是教育,還是發洩、還是挑刺?這帶給孩子怎樣的感受呢?

亨利·克勞德《他人的力量》一書告訴我們:好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6:1,而壞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1:3,以至更低。我們是否與孩子建立了好的連接基礎呢?

所謂好的連接關係,並不是沒有批評,而是批評要具有包容性、建設性,對事不對人。正確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找到問題、分析原因,制定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當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都要先冷靜想一想:我現在所表達的,到底是出於愛,還是出於洩憤。

"
  •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 字 | 本文共48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 聲明 | 本文由“魔斯媽媽育兒實錄”原創,喜歡我,請點擊“關注”按鈕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幾年特別火。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都挺好》等都或明或暗的提到這個概念;時事熱聞中亦會出現這樣的話題,北大學生弒母案、山東辱母殺人案、張扣扣殺人案……每一個血腥的背後,人們總會追述他的原生家庭;明星也會蹭熱點,董卿、秋瓷炫、高曉鬆、姜思達……集體追憶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的苦惱與困惑,自我救贖的過程彷彿是一部勵志成長大片。

上一代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影響剖深,哪懂什麼科學育兒,更不要提心理學。如果數落點父母的不是,那真的是一說一個準。沒有哪個父母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一時間,每個人都會追憶過往,總結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彷彿那些所謂的“傷害”用一輩子消化都無法釋懷。

我不否認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我自己也會有。當我成年以後,發現做事的態度、舉止甚至說話的方式,都在不自覺地變成父母的翻版,我也會感到有些惶恐;當我發現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用學不用教,本能反應就浮現出父母曾經對我的方式,我也會感到震驚。

可是,我還是想問: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那些所謂的痛苦與掙扎,真的會伴隨我們一生,揮之不去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不停的尋找答案。但是我明白,潛意識裡我是想跳脫這樣的思維怪圈,尋找自己可以掌控的、獨立的人格。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只是很小一部分

當你翻閱專業的心理學教材,你會發現很少有專業的書籍裡面會提到原生家庭這一概念。無論是中國知網、還是主流的外文期刊數據庫,都很少有研究原生家庭理論的專業文章。這與當下媒體熱火朝天的討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如果真要追述這一概念的雛形,那要說到精神分析學派。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人格缺陷往往來自於童年不愉快的經歷。但事實上,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論在今天都不被主流心理學家認可。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迪

再細究一下,到底是誰發起了這個話題,並在廣泛運用這個理論?是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心理學實踐工作者們。這一類人,他們接觸的往往是有心理創傷、障礙和痛苦的人群。所以會因為樣本類型的特殊而更傾向於從原生家庭開始剖析他們的過往經歷,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2017年,一份針對21057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人格的總體遺傳率在幼年時最高可接近80%,隨後逐漸降低,到成人時期穩定於40%左右。而2015年一份超過100000人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論,人格的遺傳率約為40%。

研究樣本覆蓋了同卵雙生子、異卵雙生子,在父母身邊長大、在收養家庭中長大,在同一家庭環境中長大和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等各種情況。這樣的結果表明,父母對子女最大的影響,是遺傳基因,而不是家庭環境。子女人格大約有40%是來自遺傳。是的,有40%來自於父母,但是依然有60%來自於環境的影響。其中家庭環境除去創傷性經歷之外,其影響微乎其微。

心理學研究證明:創傷性經歷的確會影響人格發展。如果創傷性經歷發生在童年時的家庭中,自然也會對人格造成傷害。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絕大多數把“原生家庭理論”往自己身上套的人,童年的經歷都沒這麼可怕。我們不會有一個嚴厲到天天把我們往死裡整的父親或者母親。

至於外部環境,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朋友關係、師長關係、同事關係、領導關係等等,越來越多的影響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有一門學科叫 “社會心理學”,它主要講人是如何在社會影響下成長髮展的。所謂的社會因素不僅包含家庭,還包含學校、社會輿論、職場環境等諸多方面。這也正說明了:為什麼人格總體遺傳率可以從幼年的80%下降到成年的40%。

在“原生家庭”理念氾濫的今天,父輩因此飽受社會的壓力,子女的怨恨;子女也深陷其中,無法解脫,限制了自己突破與改變的能力。我並不想評判父輩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畢竟他們已逐漸老去,糾結於此也改變不了過往,沒有意義。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能認清自己還能做什麼。也許,當你意識到原生家庭給你造成的影響時,就已經是蛻變的開始了。用那60%的外力,努力擺脫人格的缺陷,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孩子是無辜的,不要拿原生家庭當藉口繼續對孩子犯錯

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和父母不愉快的經歷,也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能接納的缺陷,原生家庭這一理論似乎為人們的缺陷找到了合適的解釋。年少時期,我們由於社會閱歷不豐富,尚可以拿原生家庭的影響說事。可是人到中年,戀愛、結婚、生子,無數新鮮的信息轟炸過你的眼球和大腦,若我們還拿原生家庭說事,不思改變,那也許你傷害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孩子。

有句話說得好,人到中年,我們就變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或許,我們都該為了孩子,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能擺脫原生家庭的缺陷。

1、不要忽視負面語言的殺傷力

中國自古講究三綱五常,父為子綱。人們視“家教甚嚴”為榜樣,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這是原生家庭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治家方式。走到今天,社會越來越進步,人們越來越追求自由民主,顯然,這種思維方式出現了瓶頸。

有這樣一個關於正面管教的小遊戲:講師說指令,大家照做。兩組指令的意思其實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一組用正面的語言說“請坐下”;一組用負面的語言說“不要站著”!……

我想大家都能體會到,不同的話語,帶來的感受有什麼樣的不同。負面的語言,顯得那麼刺耳,人不由自主地焦慮、緊繃、防禦。那我們想想平時是怎麼跟孩子說話的?

“你怎麼那麼笨!”,“你怎麼總是不聽話!”,“不要三心二意的,好好做作業!”……這樣的話,到底是教育,還是發洩、還是挑刺?這帶給孩子怎樣的感受呢?

亨利·克勞德《他人的力量》一書告訴我們:好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6:1,而壞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1:3,以至更低。我們是否與孩子建立了好的連接基礎呢?

所謂好的連接關係,並不是沒有批評,而是批評要具有包容性、建設性,對事不對人。正確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找到問題、分析原因,制定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當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都要先冷靜想一想:我現在所表達的,到底是出於愛,還是出於洩憤。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2、父母爭吵,非要爭個對錯,最受傷的是孩子

有人說,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是的,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會有爭吵。生活中每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因為爭吵被無限放大,相互指責,甚至由此引發一系列對對方原生家庭的指責。但是,我們一味追求對錯的同時,是否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孩子內心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父母連接的歸屬感。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接有缺陷,一定會讓孩子感到不安、遺憾。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這等於無意識中否定了孩子的一半,孩子自己也會產生自我否定或者是逆反式肯定,造成心理上的分裂。

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況。當一個孩子在家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你爸爸真懶、太不負責了,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亂花錢,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太愛嘮叨,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嘮叨!”……

這孩子往往在長大以後會出現:懶惰、不負責、亂花錢、愛嘮叨……。即便夫妻不明確指責對方,只是內心否定另一半,孩子也會感知到。孩子無法實現和被排斥一方(爸爸或媽媽)的正常連接,勢必會產生應激性的逆反情緒。這就是為什麼夫妻之間,你越不尊重對方,孩子就會越像他(她)的原因。

"
  •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 字 | 本文共48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 聲明 | 本文由“魔斯媽媽育兒實錄”原創,喜歡我,請點擊“關注”按鈕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幾年特別火。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都挺好》等都或明或暗的提到這個概念;時事熱聞中亦會出現這樣的話題,北大學生弒母案、山東辱母殺人案、張扣扣殺人案……每一個血腥的背後,人們總會追述他的原生家庭;明星也會蹭熱點,董卿、秋瓷炫、高曉鬆、姜思達……集體追憶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的苦惱與困惑,自我救贖的過程彷彿是一部勵志成長大片。

上一代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影響剖深,哪懂什麼科學育兒,更不要提心理學。如果數落點父母的不是,那真的是一說一個準。沒有哪個父母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一時間,每個人都會追憶過往,總結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彷彿那些所謂的“傷害”用一輩子消化都無法釋懷。

我不否認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我自己也會有。當我成年以後,發現做事的態度、舉止甚至說話的方式,都在不自覺地變成父母的翻版,我也會感到有些惶恐;當我發現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用學不用教,本能反應就浮現出父母曾經對我的方式,我也會感到震驚。

可是,我還是想問: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那些所謂的痛苦與掙扎,真的會伴隨我們一生,揮之不去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不停的尋找答案。但是我明白,潛意識裡我是想跳脫這樣的思維怪圈,尋找自己可以掌控的、獨立的人格。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只是很小一部分

當你翻閱專業的心理學教材,你會發現很少有專業的書籍裡面會提到原生家庭這一概念。無論是中國知網、還是主流的外文期刊數據庫,都很少有研究原生家庭理論的專業文章。這與當下媒體熱火朝天的討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如果真要追述這一概念的雛形,那要說到精神分析學派。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人格缺陷往往來自於童年不愉快的經歷。但事實上,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論在今天都不被主流心理學家認可。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迪

再細究一下,到底是誰發起了這個話題,並在廣泛運用這個理論?是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心理學實踐工作者們。這一類人,他們接觸的往往是有心理創傷、障礙和痛苦的人群。所以會因為樣本類型的特殊而更傾向於從原生家庭開始剖析他們的過往經歷,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2017年,一份針對21057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人格的總體遺傳率在幼年時最高可接近80%,隨後逐漸降低,到成人時期穩定於40%左右。而2015年一份超過100000人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論,人格的遺傳率約為40%。

研究樣本覆蓋了同卵雙生子、異卵雙生子,在父母身邊長大、在收養家庭中長大,在同一家庭環境中長大和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等各種情況。這樣的結果表明,父母對子女最大的影響,是遺傳基因,而不是家庭環境。子女人格大約有40%是來自遺傳。是的,有40%來自於父母,但是依然有60%來自於環境的影響。其中家庭環境除去創傷性經歷之外,其影響微乎其微。

心理學研究證明:創傷性經歷的確會影響人格發展。如果創傷性經歷發生在童年時的家庭中,自然也會對人格造成傷害。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絕大多數把“原生家庭理論”往自己身上套的人,童年的經歷都沒這麼可怕。我們不會有一個嚴厲到天天把我們往死裡整的父親或者母親。

至於外部環境,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朋友關係、師長關係、同事關係、領導關係等等,越來越多的影響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有一門學科叫 “社會心理學”,它主要講人是如何在社會影響下成長髮展的。所謂的社會因素不僅包含家庭,還包含學校、社會輿論、職場環境等諸多方面。這也正說明了:為什麼人格總體遺傳率可以從幼年的80%下降到成年的40%。

在“原生家庭”理念氾濫的今天,父輩因此飽受社會的壓力,子女的怨恨;子女也深陷其中,無法解脫,限制了自己突破與改變的能力。我並不想評判父輩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畢竟他們已逐漸老去,糾結於此也改變不了過往,沒有意義。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能認清自己還能做什麼。也許,當你意識到原生家庭給你造成的影響時,就已經是蛻變的開始了。用那60%的外力,努力擺脫人格的缺陷,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孩子是無辜的,不要拿原生家庭當藉口繼續對孩子犯錯

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和父母不愉快的經歷,也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能接納的缺陷,原生家庭這一理論似乎為人們的缺陷找到了合適的解釋。年少時期,我們由於社會閱歷不豐富,尚可以拿原生家庭的影響說事。可是人到中年,戀愛、結婚、生子,無數新鮮的信息轟炸過你的眼球和大腦,若我們還拿原生家庭說事,不思改變,那也許你傷害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孩子。

有句話說得好,人到中年,我們就變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或許,我們都該為了孩子,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能擺脫原生家庭的缺陷。

1、不要忽視負面語言的殺傷力

中國自古講究三綱五常,父為子綱。人們視“家教甚嚴”為榜樣,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這是原生家庭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治家方式。走到今天,社會越來越進步,人們越來越追求自由民主,顯然,這種思維方式出現了瓶頸。

有這樣一個關於正面管教的小遊戲:講師說指令,大家照做。兩組指令的意思其實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一組用正面的語言說“請坐下”;一組用負面的語言說“不要站著”!……

我想大家都能體會到,不同的話語,帶來的感受有什麼樣的不同。負面的語言,顯得那麼刺耳,人不由自主地焦慮、緊繃、防禦。那我們想想平時是怎麼跟孩子說話的?

“你怎麼那麼笨!”,“你怎麼總是不聽話!”,“不要三心二意的,好好做作業!”……這樣的話,到底是教育,還是發洩、還是挑刺?這帶給孩子怎樣的感受呢?

亨利·克勞德《他人的力量》一書告訴我們:好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6:1,而壞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1:3,以至更低。我們是否與孩子建立了好的連接基礎呢?

所謂好的連接關係,並不是沒有批評,而是批評要具有包容性、建設性,對事不對人。正確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找到問題、分析原因,制定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當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都要先冷靜想一想:我現在所表達的,到底是出於愛,還是出於洩憤。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2、父母爭吵,非要爭個對錯,最受傷的是孩子

有人說,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是的,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會有爭吵。生活中每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因為爭吵被無限放大,相互指責,甚至由此引發一系列對對方原生家庭的指責。但是,我們一味追求對錯的同時,是否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孩子內心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父母連接的歸屬感。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接有缺陷,一定會讓孩子感到不安、遺憾。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這等於無意識中否定了孩子的一半,孩子自己也會產生自我否定或者是逆反式肯定,造成心理上的分裂。

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況。當一個孩子在家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你爸爸真懶、太不負責了,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亂花錢,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太愛嘮叨,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嘮叨!”……

這孩子往往在長大以後會出現:懶惰、不負責、亂花錢、愛嘮叨……。即便夫妻不明確指責對方,只是內心否定另一半,孩子也會感知到。孩子無法實現和被排斥一方(爸爸或媽媽)的正常連接,勢必會產生應激性的逆反情緒。這就是為什麼夫妻之間,你越不尊重對方,孩子就會越像他(她)的原因。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有這樣一句話: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

我們的上一代,大多性格內斂,不善表達。不妥善的表達,往往也是發生爭吵的導火索。走到我們這一代,更有文化、更開明豁達的一代,為了孩子,我們要儘量避免家庭爭吵,懂得認可、讚美另一半。

夫妻在結婚以前,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工作和社交環境,有著不同的習慣和規則。所以,產生行為上或者觀念上的分歧在所難免。當你說感受不到愛的時候,並不代表愛不在你身邊,也許只是對方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當你感覺很生氣的時候,並不代表對方要故意氣你,也許只是他暫時還不明白你生氣的原因在哪裡。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然後對孩子嘗試這樣的表達:

“孩子你真棒,和你爸爸一樣聰明!”

“你和你爸爸一樣孝順!”

“你跟你媽媽一樣善良!”

“你跟你媽媽一樣做事認真!”……

這不只是稱讚孩子,同時也稱讚了夫妻關係中的另一方。通過這種方式,孩子能夠建立與父母好的連接方式,才會更有歸屬感,更有安全感,表現得越來越好。相互肯定,積極的心理暗示,也會改善夫妻關係,讓夫妻之間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
  •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 字 | 本文共48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 聲明 | 本文由“魔斯媽媽育兒實錄”原創,喜歡我,請點擊“關注”按鈕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幾年特別火。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都挺好》等都或明或暗的提到這個概念;時事熱聞中亦會出現這樣的話題,北大學生弒母案、山東辱母殺人案、張扣扣殺人案……每一個血腥的背後,人們總會追述他的原生家庭;明星也會蹭熱點,董卿、秋瓷炫、高曉鬆、姜思達……集體追憶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的苦惱與困惑,自我救贖的過程彷彿是一部勵志成長大片。

上一代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影響剖深,哪懂什麼科學育兒,更不要提心理學。如果數落點父母的不是,那真的是一說一個準。沒有哪個父母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一時間,每個人都會追憶過往,總結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彷彿那些所謂的“傷害”用一輩子消化都無法釋懷。

我不否認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我自己也會有。當我成年以後,發現做事的態度、舉止甚至說話的方式,都在不自覺地變成父母的翻版,我也會感到有些惶恐;當我發現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用學不用教,本能反應就浮現出父母曾經對我的方式,我也會感到震驚。

可是,我還是想問: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那些所謂的痛苦與掙扎,真的會伴隨我們一生,揮之不去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不停的尋找答案。但是我明白,潛意識裡我是想跳脫這樣的思維怪圈,尋找自己可以掌控的、獨立的人格。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只是很小一部分

當你翻閱專業的心理學教材,你會發現很少有專業的書籍裡面會提到原生家庭這一概念。無論是中國知網、還是主流的外文期刊數據庫,都很少有研究原生家庭理論的專業文章。這與當下媒體熱火朝天的討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如果真要追述這一概念的雛形,那要說到精神分析學派。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人格缺陷往往來自於童年不愉快的經歷。但事實上,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論在今天都不被主流心理學家認可。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迪

再細究一下,到底是誰發起了這個話題,並在廣泛運用這個理論?是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心理學實踐工作者們。這一類人,他們接觸的往往是有心理創傷、障礙和痛苦的人群。所以會因為樣本類型的特殊而更傾向於從原生家庭開始剖析他們的過往經歷,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2017年,一份針對21057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人格的總體遺傳率在幼年時最高可接近80%,隨後逐漸降低,到成人時期穩定於40%左右。而2015年一份超過100000人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論,人格的遺傳率約為40%。

研究樣本覆蓋了同卵雙生子、異卵雙生子,在父母身邊長大、在收養家庭中長大,在同一家庭環境中長大和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等各種情況。這樣的結果表明,父母對子女最大的影響,是遺傳基因,而不是家庭環境。子女人格大約有40%是來自遺傳。是的,有40%來自於父母,但是依然有60%來自於環境的影響。其中家庭環境除去創傷性經歷之外,其影響微乎其微。

心理學研究證明:創傷性經歷的確會影響人格發展。如果創傷性經歷發生在童年時的家庭中,自然也會對人格造成傷害。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絕大多數把“原生家庭理論”往自己身上套的人,童年的經歷都沒這麼可怕。我們不會有一個嚴厲到天天把我們往死裡整的父親或者母親。

至於外部環境,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朋友關係、師長關係、同事關係、領導關係等等,越來越多的影響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有一門學科叫 “社會心理學”,它主要講人是如何在社會影響下成長髮展的。所謂的社會因素不僅包含家庭,還包含學校、社會輿論、職場環境等諸多方面。這也正說明了:為什麼人格總體遺傳率可以從幼年的80%下降到成年的40%。

在“原生家庭”理念氾濫的今天,父輩因此飽受社會的壓力,子女的怨恨;子女也深陷其中,無法解脫,限制了自己突破與改變的能力。我並不想評判父輩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畢竟他們已逐漸老去,糾結於此也改變不了過往,沒有意義。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能認清自己還能做什麼。也許,當你意識到原生家庭給你造成的影響時,就已經是蛻變的開始了。用那60%的外力,努力擺脫人格的缺陷,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孩子是無辜的,不要拿原生家庭當藉口繼續對孩子犯錯

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和父母不愉快的經歷,也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能接納的缺陷,原生家庭這一理論似乎為人們的缺陷找到了合適的解釋。年少時期,我們由於社會閱歷不豐富,尚可以拿原生家庭的影響說事。可是人到中年,戀愛、結婚、生子,無數新鮮的信息轟炸過你的眼球和大腦,若我們還拿原生家庭說事,不思改變,那也許你傷害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孩子。

有句話說得好,人到中年,我們就變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或許,我們都該為了孩子,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能擺脫原生家庭的缺陷。

1、不要忽視負面語言的殺傷力

中國自古講究三綱五常,父為子綱。人們視“家教甚嚴”為榜樣,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這是原生家庭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治家方式。走到今天,社會越來越進步,人們越來越追求自由民主,顯然,這種思維方式出現了瓶頸。

有這樣一個關於正面管教的小遊戲:講師說指令,大家照做。兩組指令的意思其實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一組用正面的語言說“請坐下”;一組用負面的語言說“不要站著”!……

我想大家都能體會到,不同的話語,帶來的感受有什麼樣的不同。負面的語言,顯得那麼刺耳,人不由自主地焦慮、緊繃、防禦。那我們想想平時是怎麼跟孩子說話的?

“你怎麼那麼笨!”,“你怎麼總是不聽話!”,“不要三心二意的,好好做作業!”……這樣的話,到底是教育,還是發洩、還是挑刺?這帶給孩子怎樣的感受呢?

亨利·克勞德《他人的力量》一書告訴我們:好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6:1,而壞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1:3,以至更低。我們是否與孩子建立了好的連接基礎呢?

所謂好的連接關係,並不是沒有批評,而是批評要具有包容性、建設性,對事不對人。正確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找到問題、分析原因,制定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當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都要先冷靜想一想:我現在所表達的,到底是出於愛,還是出於洩憤。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2、父母爭吵,非要爭個對錯,最受傷的是孩子

有人說,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是的,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會有爭吵。生活中每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因為爭吵被無限放大,相互指責,甚至由此引發一系列對對方原生家庭的指責。但是,我們一味追求對錯的同時,是否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孩子內心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父母連接的歸屬感。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接有缺陷,一定會讓孩子感到不安、遺憾。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這等於無意識中否定了孩子的一半,孩子自己也會產生自我否定或者是逆反式肯定,造成心理上的分裂。

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況。當一個孩子在家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你爸爸真懶、太不負責了,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亂花錢,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太愛嘮叨,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嘮叨!”……

這孩子往往在長大以後會出現:懶惰、不負責、亂花錢、愛嘮叨……。即便夫妻不明確指責對方,只是內心否定另一半,孩子也會感知到。孩子無法實現和被排斥一方(爸爸或媽媽)的正常連接,勢必會產生應激性的逆反情緒。這就是為什麼夫妻之間,你越不尊重對方,孩子就會越像他(她)的原因。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有這樣一句話: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

我們的上一代,大多性格內斂,不善表達。不妥善的表達,往往也是發生爭吵的導火索。走到我們這一代,更有文化、更開明豁達的一代,為了孩子,我們要儘量避免家庭爭吵,懂得認可、讚美另一半。

夫妻在結婚以前,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工作和社交環境,有著不同的習慣和規則。所以,產生行為上或者觀念上的分歧在所難免。當你說感受不到愛的時候,並不代表愛不在你身邊,也許只是對方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當你感覺很生氣的時候,並不代表對方要故意氣你,也許只是他暫時還不明白你生氣的原因在哪裡。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然後對孩子嘗試這樣的表達:

“孩子你真棒,和你爸爸一樣聰明!”

“你和你爸爸一樣孝順!”

“你跟你媽媽一樣善良!”

“你跟你媽媽一樣做事認真!”……

這不只是稱讚孩子,同時也稱讚了夫妻關係中的另一方。通過這種方式,孩子能夠建立與父母好的連接方式,才會更有歸屬感,更有安全感,表現得越來越好。相互肯定,積極的心理暗示,也會改善夫妻關係,讓夫妻之間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3、父母強大的自我意識會讓孩子變得孤獨、無力或冷漠

媽媽:“他爸,最近孩子數學學得挺好的,給他報個奧數班吧,小升初考試很看重這個。“

爸爸:“不報,報那麼多班有什麼用?“

”我小時候,什麼輔導班也沒上過,不也照樣考上名牌大學了嗎?“

“你給他報那麼多輔導課沒有用。一個孩子能不能做好事情,關鍵看他有沒有興趣。“

媽媽:“那要不你給他輔導輔導吧。孩子真的挺喜歡數學的,老師也誇他數學思維比較好。“

爸爸繼續漫不經心地說:“那我怎麼沒看見他來找我啊?他要是真想多學一點,可以主動過來找我。我追著他學,沒有意義……”

媽媽推動爸爸無果,只好跟兒子說:“那要不你以後多找爸爸請教一下吧。”

兒子立馬極其牴觸地說:“不要!他就是那個態度,只會用他那套老方法!”

……

這是一個真實的場景案例。我相信,這一幕很多家庭都發生過。聽起來,爸爸說的挺有道理。興趣驅動是學習的關鍵。但是我很想問:有多少孩子的興趣是與生俱來的?興趣不需要引導的嗎?孩子哪一方面學得好,正是需要父母關注,趁熱打鐵,合理引導、激發興趣的時候。爸爸一句“那他為什麼不來找我”,懟得這位媽媽啞口無言。

孩子數學思維好,就一定能夠有足夠的覺悟、以堅韌不拔的態度,鍥而不捨得精神,向您刨根問底嗎? 我很想對這位爸爸說:你想要的可能不是一個孩子,而是天上的文曲星,還得是特勵志的那種。

孩子的反應似乎已經說明了問題,他對父親的態度有牴觸心理。但是就像上文說的那樣,每一個孩子都期待與父母的連接。這樣的牴觸心理,實際上正是內心孤獨的寫照。想要獲得理解和支持,卻沒有被給予。內心軟弱的孩子會一直渴求被關注,而愈發沒有力量感。內心強大的孩子,或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慢慢變得冷漠。

"
  •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 字 | 本文共48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 聲明 | 本文由“魔斯媽媽育兒實錄”原創,喜歡我,請點擊“關注”按鈕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幾年特別火。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都挺好》等都或明或暗的提到這個概念;時事熱聞中亦會出現這樣的話題,北大學生弒母案、山東辱母殺人案、張扣扣殺人案……每一個血腥的背後,人們總會追述他的原生家庭;明星也會蹭熱點,董卿、秋瓷炫、高曉鬆、姜思達……集體追憶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的苦惱與困惑,自我救贖的過程彷彿是一部勵志成長大片。

上一代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影響剖深,哪懂什麼科學育兒,更不要提心理學。如果數落點父母的不是,那真的是一說一個準。沒有哪個父母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一時間,每個人都會追憶過往,總結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彷彿那些所謂的“傷害”用一輩子消化都無法釋懷。

我不否認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我自己也會有。當我成年以後,發現做事的態度、舉止甚至說話的方式,都在不自覺地變成父母的翻版,我也會感到有些惶恐;當我發現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用學不用教,本能反應就浮現出父母曾經對我的方式,我也會感到震驚。

可是,我還是想問: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那些所謂的痛苦與掙扎,真的會伴隨我們一生,揮之不去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不停的尋找答案。但是我明白,潛意識裡我是想跳脫這樣的思維怪圈,尋找自己可以掌控的、獨立的人格。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只是很小一部分

當你翻閱專業的心理學教材,你會發現很少有專業的書籍裡面會提到原生家庭這一概念。無論是中國知網、還是主流的外文期刊數據庫,都很少有研究原生家庭理論的專業文章。這與當下媒體熱火朝天的討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如果真要追述這一概念的雛形,那要說到精神分析學派。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人格缺陷往往來自於童年不愉快的經歷。但事實上,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論在今天都不被主流心理學家認可。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迪

再細究一下,到底是誰發起了這個話題,並在廣泛運用這個理論?是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心理學實踐工作者們。這一類人,他們接觸的往往是有心理創傷、障礙和痛苦的人群。所以會因為樣本類型的特殊而更傾向於從原生家庭開始剖析他們的過往經歷,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2017年,一份針對21057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人格的總體遺傳率在幼年時最高可接近80%,隨後逐漸降低,到成人時期穩定於40%左右。而2015年一份超過100000人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論,人格的遺傳率約為40%。

研究樣本覆蓋了同卵雙生子、異卵雙生子,在父母身邊長大、在收養家庭中長大,在同一家庭環境中長大和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等各種情況。這樣的結果表明,父母對子女最大的影響,是遺傳基因,而不是家庭環境。子女人格大約有40%是來自遺傳。是的,有40%來自於父母,但是依然有60%來自於環境的影響。其中家庭環境除去創傷性經歷之外,其影響微乎其微。

心理學研究證明:創傷性經歷的確會影響人格發展。如果創傷性經歷發生在童年時的家庭中,自然也會對人格造成傷害。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絕大多數把“原生家庭理論”往自己身上套的人,童年的經歷都沒這麼可怕。我們不會有一個嚴厲到天天把我們往死裡整的父親或者母親。

至於外部環境,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朋友關係、師長關係、同事關係、領導關係等等,越來越多的影響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有一門學科叫 “社會心理學”,它主要講人是如何在社會影響下成長髮展的。所謂的社會因素不僅包含家庭,還包含學校、社會輿論、職場環境等諸多方面。這也正說明了:為什麼人格總體遺傳率可以從幼年的80%下降到成年的40%。

在“原生家庭”理念氾濫的今天,父輩因此飽受社會的壓力,子女的怨恨;子女也深陷其中,無法解脫,限制了自己突破與改變的能力。我並不想評判父輩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畢竟他們已逐漸老去,糾結於此也改變不了過往,沒有意義。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能認清自己還能做什麼。也許,當你意識到原生家庭給你造成的影響時,就已經是蛻變的開始了。用那60%的外力,努力擺脫人格的缺陷,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孩子是無辜的,不要拿原生家庭當藉口繼續對孩子犯錯

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和父母不愉快的經歷,也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能接納的缺陷,原生家庭這一理論似乎為人們的缺陷找到了合適的解釋。年少時期,我們由於社會閱歷不豐富,尚可以拿原生家庭的影響說事。可是人到中年,戀愛、結婚、生子,無數新鮮的信息轟炸過你的眼球和大腦,若我們還拿原生家庭說事,不思改變,那也許你傷害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孩子。

有句話說得好,人到中年,我們就變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或許,我們都該為了孩子,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能擺脫原生家庭的缺陷。

1、不要忽視負面語言的殺傷力

中國自古講究三綱五常,父為子綱。人們視“家教甚嚴”為榜樣,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這是原生家庭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治家方式。走到今天,社會越來越進步,人們越來越追求自由民主,顯然,這種思維方式出現了瓶頸。

有這樣一個關於正面管教的小遊戲:講師說指令,大家照做。兩組指令的意思其實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一組用正面的語言說“請坐下”;一組用負面的語言說“不要站著”!……

我想大家都能體會到,不同的話語,帶來的感受有什麼樣的不同。負面的語言,顯得那麼刺耳,人不由自主地焦慮、緊繃、防禦。那我們想想平時是怎麼跟孩子說話的?

“你怎麼那麼笨!”,“你怎麼總是不聽話!”,“不要三心二意的,好好做作業!”……這樣的話,到底是教育,還是發洩、還是挑刺?這帶給孩子怎樣的感受呢?

亨利·克勞德《他人的力量》一書告訴我們:好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6:1,而壞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1:3,以至更低。我們是否與孩子建立了好的連接基礎呢?

所謂好的連接關係,並不是沒有批評,而是批評要具有包容性、建設性,對事不對人。正確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找到問題、分析原因,制定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當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都要先冷靜想一想:我現在所表達的,到底是出於愛,還是出於洩憤。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2、父母爭吵,非要爭個對錯,最受傷的是孩子

有人說,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是的,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會有爭吵。生活中每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因為爭吵被無限放大,相互指責,甚至由此引發一系列對對方原生家庭的指責。但是,我們一味追求對錯的同時,是否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孩子內心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父母連接的歸屬感。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接有缺陷,一定會讓孩子感到不安、遺憾。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這等於無意識中否定了孩子的一半,孩子自己也會產生自我否定或者是逆反式肯定,造成心理上的分裂。

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況。當一個孩子在家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你爸爸真懶、太不負責了,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亂花錢,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太愛嘮叨,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嘮叨!”……

這孩子往往在長大以後會出現:懶惰、不負責、亂花錢、愛嘮叨……。即便夫妻不明確指責對方,只是內心否定另一半,孩子也會感知到。孩子無法實現和被排斥一方(爸爸或媽媽)的正常連接,勢必會產生應激性的逆反情緒。這就是為什麼夫妻之間,你越不尊重對方,孩子就會越像他(她)的原因。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有這樣一句話: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

我們的上一代,大多性格內斂,不善表達。不妥善的表達,往往也是發生爭吵的導火索。走到我們這一代,更有文化、更開明豁達的一代,為了孩子,我們要儘量避免家庭爭吵,懂得認可、讚美另一半。

夫妻在結婚以前,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工作和社交環境,有著不同的習慣和規則。所以,產生行為上或者觀念上的分歧在所難免。當你說感受不到愛的時候,並不代表愛不在你身邊,也許只是對方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當你感覺很生氣的時候,並不代表對方要故意氣你,也許只是他暫時還不明白你生氣的原因在哪裡。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然後對孩子嘗試這樣的表達:

“孩子你真棒,和你爸爸一樣聰明!”

“你和你爸爸一樣孝順!”

“你跟你媽媽一樣善良!”

“你跟你媽媽一樣做事認真!”……

這不只是稱讚孩子,同時也稱讚了夫妻關係中的另一方。通過這種方式,孩子能夠建立與父母好的連接方式,才會更有歸屬感,更有安全感,表現得越來越好。相互肯定,積極的心理暗示,也會改善夫妻關係,讓夫妻之間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3、父母強大的自我意識會讓孩子變得孤獨、無力或冷漠

媽媽:“他爸,最近孩子數學學得挺好的,給他報個奧數班吧,小升初考試很看重這個。“

爸爸:“不報,報那麼多班有什麼用?“

”我小時候,什麼輔導班也沒上過,不也照樣考上名牌大學了嗎?“

“你給他報那麼多輔導課沒有用。一個孩子能不能做好事情,關鍵看他有沒有興趣。“

媽媽:“那要不你給他輔導輔導吧。孩子真的挺喜歡數學的,老師也誇他數學思維比較好。“

爸爸繼續漫不經心地說:“那我怎麼沒看見他來找我啊?他要是真想多學一點,可以主動過來找我。我追著他學,沒有意義……”

媽媽推動爸爸無果,只好跟兒子說:“那要不你以後多找爸爸請教一下吧。”

兒子立馬極其牴觸地說:“不要!他就是那個態度,只會用他那套老方法!”

……

這是一個真實的場景案例。我相信,這一幕很多家庭都發生過。聽起來,爸爸說的挺有道理。興趣驅動是學習的關鍵。但是我很想問:有多少孩子的興趣是與生俱來的?興趣不需要引導的嗎?孩子哪一方面學得好,正是需要父母關注,趁熱打鐵,合理引導、激發興趣的時候。爸爸一句“那他為什麼不來找我”,懟得這位媽媽啞口無言。

孩子數學思維好,就一定能夠有足夠的覺悟、以堅韌不拔的態度,鍥而不捨得精神,向您刨根問底嗎? 我很想對這位爸爸說:你想要的可能不是一個孩子,而是天上的文曲星,還得是特勵志的那種。

孩子的反應似乎已經說明了問題,他對父親的態度有牴觸心理。但是就像上文說的那樣,每一個孩子都期待與父母的連接。這樣的牴觸心理,實際上正是內心孤獨的寫照。想要獲得理解和支持,卻沒有被給予。內心軟弱的孩子會一直渴求被關注,而愈發沒有力量感。內心強大的孩子,或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慢慢變得冷漠。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積極改變自己,給孩子打造更好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一個分水嶺。有些人因為原生家庭心懷怨恨,作繭自縛,為此搭上一生。但也有些人,不信天由命,憑藉自己的努力,浴火重生,活出了想要的自己,也給孩子打造了一個更好的原生家庭環境。相信每一位樂觀、積極的父母都會選擇後面一種。那就讓我們一起摒棄“自以為是”的認知,先學會走進孩子內心。

現在很多父母關注孩子,都過多的停留於學習成績這個層面。學習好,一好遮百醜。但是太多的案例讓我們看到:對原生家庭感到痛苦的人,很多恰恰來自於精英階層、成功人士,曾經的學霸。仔細分析這背後的原因,有一個共性不容忽視:這類家庭都存在親情缺失的問題。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與父母的連接,但是很多時候卻求之不可得。縱然是孩子極度聰明,極度自律,最後取得了所謂的成功,缺乏好的親情連接也會讓他心中永遠留有遺憾。所以我認為,建立一個好的原生家庭必須要先解決與孩子的親情連接。

"
  •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 字 | 本文共48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 聲明 | 本文由“魔斯媽媽育兒實錄”原創,喜歡我,請點擊“關注”按鈕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幾年特別火。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都挺好》等都或明或暗的提到這個概念;時事熱聞中亦會出現這樣的話題,北大學生弒母案、山東辱母殺人案、張扣扣殺人案……每一個血腥的背後,人們總會追述他的原生家庭;明星也會蹭熱點,董卿、秋瓷炫、高曉鬆、姜思達……集體追憶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的苦惱與困惑,自我救贖的過程彷彿是一部勵志成長大片。

上一代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影響剖深,哪懂什麼科學育兒,更不要提心理學。如果數落點父母的不是,那真的是一說一個準。沒有哪個父母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一時間,每個人都會追憶過往,總結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彷彿那些所謂的“傷害”用一輩子消化都無法釋懷。

我不否認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我自己也會有。當我成年以後,發現做事的態度、舉止甚至說話的方式,都在不自覺地變成父母的翻版,我也會感到有些惶恐;當我發現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用學不用教,本能反應就浮現出父母曾經對我的方式,我也會感到震驚。

可是,我還是想問: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那些所謂的痛苦與掙扎,真的會伴隨我們一生,揮之不去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不停的尋找答案。但是我明白,潛意識裡我是想跳脫這樣的思維怪圈,尋找自己可以掌控的、獨立的人格。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只是很小一部分

當你翻閱專業的心理學教材,你會發現很少有專業的書籍裡面會提到原生家庭這一概念。無論是中國知網、還是主流的外文期刊數據庫,都很少有研究原生家庭理論的專業文章。這與當下媒體熱火朝天的討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如果真要追述這一概念的雛形,那要說到精神分析學派。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人格缺陷往往來自於童年不愉快的經歷。但事實上,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論在今天都不被主流心理學家認可。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迪

再細究一下,到底是誰發起了這個話題,並在廣泛運用這個理論?是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心理學實踐工作者們。這一類人,他們接觸的往往是有心理創傷、障礙和痛苦的人群。所以會因為樣本類型的特殊而更傾向於從原生家庭開始剖析他們的過往經歷,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2017年,一份針對21057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人格的總體遺傳率在幼年時最高可接近80%,隨後逐漸降低,到成人時期穩定於40%左右。而2015年一份超過100000人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論,人格的遺傳率約為40%。

研究樣本覆蓋了同卵雙生子、異卵雙生子,在父母身邊長大、在收養家庭中長大,在同一家庭環境中長大和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等各種情況。這樣的結果表明,父母對子女最大的影響,是遺傳基因,而不是家庭環境。子女人格大約有40%是來自遺傳。是的,有40%來自於父母,但是依然有60%來自於環境的影響。其中家庭環境除去創傷性經歷之外,其影響微乎其微。

心理學研究證明:創傷性經歷的確會影響人格發展。如果創傷性經歷發生在童年時的家庭中,自然也會對人格造成傷害。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絕大多數把“原生家庭理論”往自己身上套的人,童年的經歷都沒這麼可怕。我們不會有一個嚴厲到天天把我們往死裡整的父親或者母親。

至於外部環境,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朋友關係、師長關係、同事關係、領導關係等等,越來越多的影響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有一門學科叫 “社會心理學”,它主要講人是如何在社會影響下成長髮展的。所謂的社會因素不僅包含家庭,還包含學校、社會輿論、職場環境等諸多方面。這也正說明了:為什麼人格總體遺傳率可以從幼年的80%下降到成年的40%。

在“原生家庭”理念氾濫的今天,父輩因此飽受社會的壓力,子女的怨恨;子女也深陷其中,無法解脫,限制了自己突破與改變的能力。我並不想評判父輩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畢竟他們已逐漸老去,糾結於此也改變不了過往,沒有意義。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能認清自己還能做什麼。也許,當你意識到原生家庭給你造成的影響時,就已經是蛻變的開始了。用那60%的外力,努力擺脫人格的缺陷,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孩子是無辜的,不要拿原生家庭當藉口繼續對孩子犯錯

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和父母不愉快的經歷,也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能接納的缺陷,原生家庭這一理論似乎為人們的缺陷找到了合適的解釋。年少時期,我們由於社會閱歷不豐富,尚可以拿原生家庭的影響說事。可是人到中年,戀愛、結婚、生子,無數新鮮的信息轟炸過你的眼球和大腦,若我們還拿原生家庭說事,不思改變,那也許你傷害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孩子。

有句話說得好,人到中年,我們就變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或許,我們都該為了孩子,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能擺脫原生家庭的缺陷。

1、不要忽視負面語言的殺傷力

中國自古講究三綱五常,父為子綱。人們視“家教甚嚴”為榜樣,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這是原生家庭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治家方式。走到今天,社會越來越進步,人們越來越追求自由民主,顯然,這種思維方式出現了瓶頸。

有這樣一個關於正面管教的小遊戲:講師說指令,大家照做。兩組指令的意思其實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一組用正面的語言說“請坐下”;一組用負面的語言說“不要站著”!……

我想大家都能體會到,不同的話語,帶來的感受有什麼樣的不同。負面的語言,顯得那麼刺耳,人不由自主地焦慮、緊繃、防禦。那我們想想平時是怎麼跟孩子說話的?

“你怎麼那麼笨!”,“你怎麼總是不聽話!”,“不要三心二意的,好好做作業!”……這樣的話,到底是教育,還是發洩、還是挑刺?這帶給孩子怎樣的感受呢?

亨利·克勞德《他人的力量》一書告訴我們:好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6:1,而壞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1:3,以至更低。我們是否與孩子建立了好的連接基礎呢?

所謂好的連接關係,並不是沒有批評,而是批評要具有包容性、建設性,對事不對人。正確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找到問題、分析原因,制定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當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都要先冷靜想一想:我現在所表達的,到底是出於愛,還是出於洩憤。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2、父母爭吵,非要爭個對錯,最受傷的是孩子

有人說,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是的,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會有爭吵。生活中每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因為爭吵被無限放大,相互指責,甚至由此引發一系列對對方原生家庭的指責。但是,我們一味追求對錯的同時,是否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孩子內心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父母連接的歸屬感。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接有缺陷,一定會讓孩子感到不安、遺憾。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這等於無意識中否定了孩子的一半,孩子自己也會產生自我否定或者是逆反式肯定,造成心理上的分裂。

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況。當一個孩子在家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你爸爸真懶、太不負責了,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亂花錢,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太愛嘮叨,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嘮叨!”……

這孩子往往在長大以後會出現:懶惰、不負責、亂花錢、愛嘮叨……。即便夫妻不明確指責對方,只是內心否定另一半,孩子也會感知到。孩子無法實現和被排斥一方(爸爸或媽媽)的正常連接,勢必會產生應激性的逆反情緒。這就是為什麼夫妻之間,你越不尊重對方,孩子就會越像他(她)的原因。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有這樣一句話: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

我們的上一代,大多性格內斂,不善表達。不妥善的表達,往往也是發生爭吵的導火索。走到我們這一代,更有文化、更開明豁達的一代,為了孩子,我們要儘量避免家庭爭吵,懂得認可、讚美另一半。

夫妻在結婚以前,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工作和社交環境,有著不同的習慣和規則。所以,產生行為上或者觀念上的分歧在所難免。當你說感受不到愛的時候,並不代表愛不在你身邊,也許只是對方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當你感覺很生氣的時候,並不代表對方要故意氣你,也許只是他暫時還不明白你生氣的原因在哪裡。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然後對孩子嘗試這樣的表達:

“孩子你真棒,和你爸爸一樣聰明!”

“你和你爸爸一樣孝順!”

“你跟你媽媽一樣善良!”

“你跟你媽媽一樣做事認真!”……

這不只是稱讚孩子,同時也稱讚了夫妻關係中的另一方。通過這種方式,孩子能夠建立與父母好的連接方式,才會更有歸屬感,更有安全感,表現得越來越好。相互肯定,積極的心理暗示,也會改善夫妻關係,讓夫妻之間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3、父母強大的自我意識會讓孩子變得孤獨、無力或冷漠

媽媽:“他爸,最近孩子數學學得挺好的,給他報個奧數班吧,小升初考試很看重這個。“

爸爸:“不報,報那麼多班有什麼用?“

”我小時候,什麼輔導班也沒上過,不也照樣考上名牌大學了嗎?“

“你給他報那麼多輔導課沒有用。一個孩子能不能做好事情,關鍵看他有沒有興趣。“

媽媽:“那要不你給他輔導輔導吧。孩子真的挺喜歡數學的,老師也誇他數學思維比較好。“

爸爸繼續漫不經心地說:“那我怎麼沒看見他來找我啊?他要是真想多學一點,可以主動過來找我。我追著他學,沒有意義……”

媽媽推動爸爸無果,只好跟兒子說:“那要不你以後多找爸爸請教一下吧。”

兒子立馬極其牴觸地說:“不要!他就是那個態度,只會用他那套老方法!”

……

這是一個真實的場景案例。我相信,這一幕很多家庭都發生過。聽起來,爸爸說的挺有道理。興趣驅動是學習的關鍵。但是我很想問:有多少孩子的興趣是與生俱來的?興趣不需要引導的嗎?孩子哪一方面學得好,正是需要父母關注,趁熱打鐵,合理引導、激發興趣的時候。爸爸一句“那他為什麼不來找我”,懟得這位媽媽啞口無言。

孩子數學思維好,就一定能夠有足夠的覺悟、以堅韌不拔的態度,鍥而不捨得精神,向您刨根問底嗎? 我很想對這位爸爸說:你想要的可能不是一個孩子,而是天上的文曲星,還得是特勵志的那種。

孩子的反應似乎已經說明了問題,他對父親的態度有牴觸心理。但是就像上文說的那樣,每一個孩子都期待與父母的連接。這樣的牴觸心理,實際上正是內心孤獨的寫照。想要獲得理解和支持,卻沒有被給予。內心軟弱的孩子會一直渴求被關注,而愈發沒有力量感。內心強大的孩子,或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慢慢變得冷漠。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積極改變自己,給孩子打造更好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一個分水嶺。有些人因為原生家庭心懷怨恨,作繭自縛,為此搭上一生。但也有些人,不信天由命,憑藉自己的努力,浴火重生,活出了想要的自己,也給孩子打造了一個更好的原生家庭環境。相信每一位樂觀、積極的父母都會選擇後面一種。那就讓我們一起摒棄“自以為是”的認知,先學會走進孩子內心。

現在很多父母關注孩子,都過多的停留於學習成績這個層面。學習好,一好遮百醜。但是太多的案例讓我們看到:對原生家庭感到痛苦的人,很多恰恰來自於精英階層、成功人士,曾經的學霸。仔細分析這背後的原因,有一個共性不容忽視:這類家庭都存在親情缺失的問題。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與父母的連接,但是很多時候卻求之不可得。縱然是孩子極度聰明,極度自律,最後取得了所謂的成功,缺乏好的親情連接也會讓他心中永遠留有遺憾。所以我認為,建立一個好的原生家庭必須要先解決與孩子的親情連接。

“原生家庭之錯”不是你對孩子繼續犯錯的理由

父母與孩子的相互認可、相互接納,相互欣賞是培養親情的最好方式。這種親情建立之後,再去培養孩子的人格,自然是水到渠成。因為在彼此信任的前提下,孩子一定能夠正確看待父母的教導。哪怕是批評,只要說得對,接受度也會明顯好很多。至於知識學習,擁有力量感、自信的孩子,你還會擔心他沒有學習的能力嗎?

所以,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原生家庭,也為了更好的自己,我們需要改變自己。原生家庭中好的優良傳統要傳承。原生家庭中不好的習慣,我們要努力跳脫出來。浴火重生才是真英雄!

相信我們的努力與付出,終將有一天會成為一種福報,在孩子的身上得以體現!

別因你的“自以為是”錯過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兒子並沒啥語言天賦,我為什麼堅持陪伴兒子做英文閱讀

#聰明孩子養成記# #原生家庭# @頭條教育

我是魔斯媽媽,倆寶媽,熱愛寫作、熱愛分享,喜歡歷史、喜歡旅行。財務金融領域混跡多年,後因孩子投身教育領域。從賣方研究寫行研報告到創建魔斯英語品牌開設30多家校區,再到跟寶爸寶媽們一起探索育兒心得,我一直在跟隨心的方向前行。

感謝孩子,讓我擁有不斷成長的動力!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轉發!也歡迎交流任何有關育兒的話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