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

之前被一篇名為“不要迷戀‘高大上’的魔都雙語學校,那可能只是個傳說”的微信文章刷屏,作者Sylvia Yu,復旦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倫敦商學院MBA,國際教育機構資深顧問,典型的中產高知父母。

這篇文章,主要說的是:

作者女兒在上海某知名雙語學校讀書,從幼兒園到六年級,是大家眼裡公認的“高大上”,上課氛圍很好,成績單很漂亮,英文流利,交流無障礙,暑假經常參加各種海外夏令營,平時不參加任何補習班,每週一次的英語戲劇娛樂多過於學習,作者原本認為女兒如果打算出國留學完全可以無縫對接,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當作者下載了英國IB名校七橡樹Y9入學考試的英文題後,瞬間傻了眼,認為這是女兒在國內雙語學校裡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題目,比如以下這些英國9年級入學考試,考的是相當於國內6年級的孩子。

"

之前被一篇名為“不要迷戀‘高大上’的魔都雙語學校,那可能只是個傳說”的微信文章刷屏,作者Sylvia Yu,復旦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倫敦商學院MBA,國際教育機構資深顧問,典型的中產高知父母。

這篇文章,主要說的是:

作者女兒在上海某知名雙語學校讀書,從幼兒園到六年級,是大家眼裡公認的“高大上”,上課氛圍很好,成績單很漂亮,英文流利,交流無障礙,暑假經常參加各種海外夏令營,平時不參加任何補習班,每週一次的英語戲劇娛樂多過於學習,作者原本認為女兒如果打算出國留學完全可以無縫對接,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當作者下載了英國IB名校七橡樹Y9入學考試的英文題後,瞬間傻了眼,認為這是女兒在國內雙語學校裡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題目,比如以下這些英國9年級入學考試,考的是相當於國內6年級的孩子。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一段節選摘自John Steinbeck 1942年一部非常隱晦的小說,影射二戰我時期德軍佔領挪威小鎮時,和當地人的衝突和博弈。

卷子問了幾個作者文學手法的問題,學生必須書寫分析性答案,並續寫故事。

還有這些考題:

"

之前被一篇名為“不要迷戀‘高大上’的魔都雙語學校,那可能只是個傳說”的微信文章刷屏,作者Sylvia Yu,復旦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倫敦商學院MBA,國際教育機構資深顧問,典型的中產高知父母。

這篇文章,主要說的是:

作者女兒在上海某知名雙語學校讀書,從幼兒園到六年級,是大家眼裡公認的“高大上”,上課氛圍很好,成績單很漂亮,英文流利,交流無障礙,暑假經常參加各種海外夏令營,平時不參加任何補習班,每週一次的英語戲劇娛樂多過於學習,作者原本認為女兒如果打算出國留學完全可以無縫對接,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當作者下載了英國IB名校七橡樹Y9入學考試的英文題後,瞬間傻了眼,認為這是女兒在國內雙語學校裡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題目,比如以下這些英國9年級入學考試,考的是相當於國內6年級的孩子。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一段節選摘自John Steinbeck 1942年一部非常隱晦的小說,影射二戰我時期德軍佔領挪威小鎮時,和當地人的衝突和博弈。

卷子問了幾個作者文學手法的問題,學生必須書寫分析性答案,並續寫故事。

還有這些考題: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她完全不能相信這個是初一孩子的考題,認為難度遠遠超過了自己女兒在國內知名雙語學校裡學習的內容,“當我以英國優質中學的入學標準考察孩子的水平時,發現她經過雙語學校5年半的學習,高大上的英文戲劇的滋養,暑假裡的歐美澳日遊歷,仍然只是繡花枕頭一包草。”

因此,作者給上海的雙語學校下了“幾宗罪”:

1.雙語學校以英文為學術語言教授課程給英文非母語的孩子,這是一項歷史很短的實驗,還沒有成熟的模式,所以孩子英語學習“累積了很多漏洞”;

2.雙語學校能夠選擇的生源非常有限,導致同一班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限制老師在深度和廣度上的發展;

3.上海的雙語學校很難吸收到世界一流的老師。

"

之前被一篇名為“不要迷戀‘高大上’的魔都雙語學校,那可能只是個傳說”的微信文章刷屏,作者Sylvia Yu,復旦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倫敦商學院MBA,國際教育機構資深顧問,典型的中產高知父母。

這篇文章,主要說的是:

作者女兒在上海某知名雙語學校讀書,從幼兒園到六年級,是大家眼裡公認的“高大上”,上課氛圍很好,成績單很漂亮,英文流利,交流無障礙,暑假經常參加各種海外夏令營,平時不參加任何補習班,每週一次的英語戲劇娛樂多過於學習,作者原本認為女兒如果打算出國留學完全可以無縫對接,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當作者下載了英國IB名校七橡樹Y9入學考試的英文題後,瞬間傻了眼,認為這是女兒在國內雙語學校裡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題目,比如以下這些英國9年級入學考試,考的是相當於國內6年級的孩子。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一段節選摘自John Steinbeck 1942年一部非常隱晦的小說,影射二戰我時期德軍佔領挪威小鎮時,和當地人的衝突和博弈。

卷子問了幾個作者文學手法的問題,學生必須書寫分析性答案,並續寫故事。

還有這些考題: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她完全不能相信這個是初一孩子的考題,認為難度遠遠超過了自己女兒在國內知名雙語學校裡學習的內容,“當我以英國優質中學的入學標準考察孩子的水平時,發現她經過雙語學校5年半的學習,高大上的英文戲劇的滋養,暑假裡的歐美澳日遊歷,仍然只是繡花枕頭一包草。”

因此,作者給上海的雙語學校下了“幾宗罪”:

1.雙語學校以英文為學術語言教授課程給英文非母語的孩子,這是一項歷史很短的實驗,還沒有成熟的模式,所以孩子英語學習“累積了很多漏洞”;

2.雙語學校能夠選擇的生源非常有限,導致同一班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限制老師在深度和廣度上的發展;

3.上海的雙語學校很難吸收到世界一流的老師。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最後,作者認為“上海已無書可讀”,還是早點把孩子送走為妙,考慮到孩子不可能回到高考的體系,中文的深造只好放棄了。

看完整個文章內容,邏輯上似乎沒什麼問題,甚至還會覺得說的很有道理。

我發現這個媽媽的思維和想法,確實是很多中產高知父母的真實寫照,並且這樣的案例,也經常發生在身邊,但你如果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可能對教育很片面的理解,才是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真正原因。

教育出了問題,都是學校的問題

作者因為英國私校的入學考題遠遠超過了孩子目前的學術能力,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就讀的知名雙語學校的教育出了大問題。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高知父母,仍舊把孩子的學習全部丟給學校,仍然認為,只要進入一所好學校,成績優秀,孩子就一定出色;當然,如果孩子的學習出了問題,就是學校的教育出了問題。這個是最讓我震驚的。

事實上,我並不覺得,孩子如果從幼兒園開始,就讀的是這所英國名校,就一定會非常出色,我相信沒人敢打包票。

為什麼?因為,

孩子的教育不僅來自學校,

更來自家庭,還有社會。

這其中家庭教育所佔的重要性,可能才是決定因素。

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有所謂的好學校,和普通學校,不是每一個有成就的人都一定來自“好學校”,相反,那些真正有成就的人,大多都會強調自己的父母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

雖然通篇文章裡,我並沒有覺得孩子的教育有太大的問題,但從媽媽的角度,一味的批判上海的雙語學校存在的各種“問題”,導致了孩子的問題,是很不客觀的。也很容易讓更多父母產生焦慮,難道真的“無書可讀”?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作者對學校的課程內容理解也有很大問題,幾乎把所有重點都落在英語學習上,似乎雙語學校的最大優勢就是“英語學得好“,而對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還停留在”上課歡天喜地“的表面理解。

之前我有寫過一篇文章那些逃離應試教育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的父母,最大的收穫到底是什麼?(有興趣可以點擊閱讀)

一心想要把孩子培養成“外國人”

作者無論是從一開始就想好孩子“出國留學,只是時間問題”,還是最後決定提前出國,並放棄中文的學習,無疑都在傳遞一個信息,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外國人”。

我一直堅信,我們的孩子首先應該是中國人,但他們也可以成為世界公民。培養成中國人其實並不難,無論是母語教育,還是本國文化,這幾年也是公認的教育趨勢。但培養成世界公民就並不容易了,因為弄不好就很容易變成“外國人”。

世界公民是能夠真正擁有世界格局和眼界,明白整個世界正在發生的和將要發生的,未來做任何事,去任何地方,都能從世界角度去思考,超越語言和文化的差異。

而“外國人”是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自我文化的認可,一味追求“別人的標準”去學習和成長,從而讓孩子和整個家庭都失去最起碼的歸屬感。

"

之前被一篇名為“不要迷戀‘高大上’的魔都雙語學校,那可能只是個傳說”的微信文章刷屏,作者Sylvia Yu,復旦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倫敦商學院MBA,國際教育機構資深顧問,典型的中產高知父母。

這篇文章,主要說的是:

作者女兒在上海某知名雙語學校讀書,從幼兒園到六年級,是大家眼裡公認的“高大上”,上課氛圍很好,成績單很漂亮,英文流利,交流無障礙,暑假經常參加各種海外夏令營,平時不參加任何補習班,每週一次的英語戲劇娛樂多過於學習,作者原本認為女兒如果打算出國留學完全可以無縫對接,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當作者下載了英國IB名校七橡樹Y9入學考試的英文題後,瞬間傻了眼,認為這是女兒在國內雙語學校裡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題目,比如以下這些英國9年級入學考試,考的是相當於國內6年級的孩子。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一段節選摘自John Steinbeck 1942年一部非常隱晦的小說,影射二戰我時期德軍佔領挪威小鎮時,和當地人的衝突和博弈。

卷子問了幾個作者文學手法的問題,學生必須書寫分析性答案,並續寫故事。

還有這些考題: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她完全不能相信這個是初一孩子的考題,認為難度遠遠超過了自己女兒在國內知名雙語學校裡學習的內容,“當我以英國優質中學的入學標準考察孩子的水平時,發現她經過雙語學校5年半的學習,高大上的英文戲劇的滋養,暑假裡的歐美澳日遊歷,仍然只是繡花枕頭一包草。”

因此,作者給上海的雙語學校下了“幾宗罪”:

1.雙語學校以英文為學術語言教授課程給英文非母語的孩子,這是一項歷史很短的實驗,還沒有成熟的模式,所以孩子英語學習“累積了很多漏洞”;

2.雙語學校能夠選擇的生源非常有限,導致同一班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限制老師在深度和廣度上的發展;

3.上海的雙語學校很難吸收到世界一流的老師。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最後,作者認為“上海已無書可讀”,還是早點把孩子送走為妙,考慮到孩子不可能回到高考的體系,中文的深造只好放棄了。

看完整個文章內容,邏輯上似乎沒什麼問題,甚至還會覺得說的很有道理。

我發現這個媽媽的思維和想法,確實是很多中產高知父母的真實寫照,並且這樣的案例,也經常發生在身邊,但你如果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可能對教育很片面的理解,才是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真正原因。

教育出了問題,都是學校的問題

作者因為英國私校的入學考題遠遠超過了孩子目前的學術能力,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就讀的知名雙語學校的教育出了大問題。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高知父母,仍舊把孩子的學習全部丟給學校,仍然認為,只要進入一所好學校,成績優秀,孩子就一定出色;當然,如果孩子的學習出了問題,就是學校的教育出了問題。這個是最讓我震驚的。

事實上,我並不覺得,孩子如果從幼兒園開始,就讀的是這所英國名校,就一定會非常出色,我相信沒人敢打包票。

為什麼?因為,

孩子的教育不僅來自學校,

更來自家庭,還有社會。

這其中家庭教育所佔的重要性,可能才是決定因素。

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有所謂的好學校,和普通學校,不是每一個有成就的人都一定來自“好學校”,相反,那些真正有成就的人,大多都會強調自己的父母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

雖然通篇文章裡,我並沒有覺得孩子的教育有太大的問題,但從媽媽的角度,一味的批判上海的雙語學校存在的各種“問題”,導致了孩子的問題,是很不客觀的。也很容易讓更多父母產生焦慮,難道真的“無書可讀”?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作者對學校的課程內容理解也有很大問題,幾乎把所有重點都落在英語學習上,似乎雙語學校的最大優勢就是“英語學得好“,而對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還停留在”上課歡天喜地“的表面理解。

之前我有寫過一篇文章那些逃離應試教育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的父母,最大的收穫到底是什麼?(有興趣可以點擊閱讀)

一心想要把孩子培養成“外國人”

作者無論是從一開始就想好孩子“出國留學,只是時間問題”,還是最後決定提前出國,並放棄中文的學習,無疑都在傳遞一個信息,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外國人”。

我一直堅信,我們的孩子首先應該是中國人,但他們也可以成為世界公民。培養成中國人其實並不難,無論是母語教育,還是本國文化,這幾年也是公認的教育趨勢。但培養成世界公民就並不容易了,因為弄不好就很容易變成“外國人”。

世界公民是能夠真正擁有世界格局和眼界,明白整個世界正在發生的和將要發生的,未來做任何事,去任何地方,都能從世界角度去思考,超越語言和文化的差異。

而“外國人”是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自我文化的認可,一味追求“別人的標準”去學習和成長,從而讓孩子和整個家庭都失去最起碼的歸屬感。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沒想清楚自己的教育目標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清楚的教育目標,因為之後你在教育上所做的選擇,和這個目標息息相關。

目標沒有好或者不好,就如同學校沒有好或者不好,只有適合或者不適合。

如果作者的目標是一定要考上英國頂尖名校,那麼培養孩子的方式就不該是這樣的,因為即使在英國,要考上這樣的名校,也是要付出雙倍甚至多倍的努力的。也並不是高大上的英語戲劇課,或者暑假世界遊就足夠的。

再比如我自己,我希望我的孩子未來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而這種“適合的位置”不只有一個,而是有很多可能性。所以我就不會太在學科學習上逼孩子一定要做到100分,但我會留出更多精力和時間,讓孩子嘗試和體驗更多,讓她有機會真正找到所愛,並用內在的動力去探索和鑽研,去創新。當然,我也不會執著的一定要她去考名校。

所以,目標不同,方式就會不同,如果這兩者之間產生了明顯的矛盾,那麼這就很容易成為焦慮的根源。

"

之前被一篇名為“不要迷戀‘高大上’的魔都雙語學校,那可能只是個傳說”的微信文章刷屏,作者Sylvia Yu,復旦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倫敦商學院MBA,國際教育機構資深顧問,典型的中產高知父母。

這篇文章,主要說的是:

作者女兒在上海某知名雙語學校讀書,從幼兒園到六年級,是大家眼裡公認的“高大上”,上課氛圍很好,成績單很漂亮,英文流利,交流無障礙,暑假經常參加各種海外夏令營,平時不參加任何補習班,每週一次的英語戲劇娛樂多過於學習,作者原本認為女兒如果打算出國留學完全可以無縫對接,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當作者下載了英國IB名校七橡樹Y9入學考試的英文題後,瞬間傻了眼,認為這是女兒在國內雙語學校裡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題目,比如以下這些英國9年級入學考試,考的是相當於國內6年級的孩子。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一段節選摘自John Steinbeck 1942年一部非常隱晦的小說,影射二戰我時期德軍佔領挪威小鎮時,和當地人的衝突和博弈。

卷子問了幾個作者文學手法的問題,學生必須書寫分析性答案,並續寫故事。

還有這些考題: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她完全不能相信這個是初一孩子的考題,認為難度遠遠超過了自己女兒在國內知名雙語學校裡學習的內容,“當我以英國優質中學的入學標準考察孩子的水平時,發現她經過雙語學校5年半的學習,高大上的英文戲劇的滋養,暑假裡的歐美澳日遊歷,仍然只是繡花枕頭一包草。”

因此,作者給上海的雙語學校下了“幾宗罪”:

1.雙語學校以英文為學術語言教授課程給英文非母語的孩子,這是一項歷史很短的實驗,還沒有成熟的模式,所以孩子英語學習“累積了很多漏洞”;

2.雙語學校能夠選擇的生源非常有限,導致同一班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限制老師在深度和廣度上的發展;

3.上海的雙語學校很難吸收到世界一流的老師。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最後,作者認為“上海已無書可讀”,還是早點把孩子送走為妙,考慮到孩子不可能回到高考的體系,中文的深造只好放棄了。

看完整個文章內容,邏輯上似乎沒什麼問題,甚至還會覺得說的很有道理。

我發現這個媽媽的思維和想法,確實是很多中產高知父母的真實寫照,並且這樣的案例,也經常發生在身邊,但你如果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可能對教育很片面的理解,才是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真正原因。

教育出了問題,都是學校的問題

作者因為英國私校的入學考題遠遠超過了孩子目前的學術能力,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就讀的知名雙語學校的教育出了大問題。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高知父母,仍舊把孩子的學習全部丟給學校,仍然認為,只要進入一所好學校,成績優秀,孩子就一定出色;當然,如果孩子的學習出了問題,就是學校的教育出了問題。這個是最讓我震驚的。

事實上,我並不覺得,孩子如果從幼兒園開始,就讀的是這所英國名校,就一定會非常出色,我相信沒人敢打包票。

為什麼?因為,

孩子的教育不僅來自學校,

更來自家庭,還有社會。

這其中家庭教育所佔的重要性,可能才是決定因素。

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有所謂的好學校,和普通學校,不是每一個有成就的人都一定來自“好學校”,相反,那些真正有成就的人,大多都會強調自己的父母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

雖然通篇文章裡,我並沒有覺得孩子的教育有太大的問題,但從媽媽的角度,一味的批判上海的雙語學校存在的各種“問題”,導致了孩子的問題,是很不客觀的。也很容易讓更多父母產生焦慮,難道真的“無書可讀”?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作者對學校的課程內容理解也有很大問題,幾乎把所有重點都落在英語學習上,似乎雙語學校的最大優勢就是“英語學得好“,而對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還停留在”上課歡天喜地“的表面理解。

之前我有寫過一篇文章那些逃離應試教育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的父母,最大的收穫到底是什麼?(有興趣可以點擊閱讀)

一心想要把孩子培養成“外國人”

作者無論是從一開始就想好孩子“出國留學,只是時間問題”,還是最後決定提前出國,並放棄中文的學習,無疑都在傳遞一個信息,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外國人”。

我一直堅信,我們的孩子首先應該是中國人,但他們也可以成為世界公民。培養成中國人其實並不難,無論是母語教育,還是本國文化,這幾年也是公認的教育趨勢。但培養成世界公民就並不容易了,因為弄不好就很容易變成“外國人”。

世界公民是能夠真正擁有世界格局和眼界,明白整個世界正在發生的和將要發生的,未來做任何事,去任何地方,都能從世界角度去思考,超越語言和文化的差異。

而“外國人”是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自我文化的認可,一味追求“別人的標準”去學習和成長,從而讓孩子和整個家庭都失去最起碼的歸屬感。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沒想清楚自己的教育目標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清楚的教育目標,因為之後你在教育上所做的選擇,和這個目標息息相關。

目標沒有好或者不好,就如同學校沒有好或者不好,只有適合或者不適合。

如果作者的目標是一定要考上英國頂尖名校,那麼培養孩子的方式就不該是這樣的,因為即使在英國,要考上這樣的名校,也是要付出雙倍甚至多倍的努力的。也並不是高大上的英語戲劇課,或者暑假世界遊就足夠的。

再比如我自己,我希望我的孩子未來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而這種“適合的位置”不只有一個,而是有很多可能性。所以我就不會太在學科學習上逼孩子一定要做到100分,但我會留出更多精力和時間,讓孩子嘗試和體驗更多,讓她有機會真正找到所愛,並用內在的動力去探索和鑽研,去創新。當然,我也不會執著的一定要她去考名校。

所以,目標不同,方式就會不同,如果這兩者之間產生了明顯的矛盾,那麼這就很容易成為焦慮的根源。

那個大喊“上海無書可讀”的媽媽,你也許真的錯了

考試題目代表一切

也許很多父母和作者一樣,看到英國名校的入學題,同樣覺得難度太大,但也許我們看到的只是考試題目本身。

為什麼會出這樣的題目,如果僅僅認為只是考孩子英語閱讀和寫作水平,那麼很容易產生和作者一樣的理解,因為我的孩子英語語法和寫作學習不夠,才導致孩子沒有辦法完成這些題目。

但在我看來,這並不是核心問題,也並不是真正的教育差距。語言永遠只是工具,差距是在思維方式。

靠刷題背單詞可以學習語言,靠深度閱讀和思考也可以學習語言,但兩者結果截然不同。在作者看來12、3歲的孩子讀懂狄更斯,讀懂二戰,理解歷史是和不可思議的,但那是因為,在國外,有專門給6、7歲孩子讀的狄更斯,二戰和歷史書,孩子們是從小就用正確的方式去接觸這些我們看似深奧的知識。所以,12、3歲才能更深入的去理解這些。

而那些看似特別有辯證思維的題目,孩子如果不會做,也並不是語言問題,而是從小就沒有建立這樣的思考習慣。

我不僅一次給大家推薦過兒童哲學書,如果孩子從小就願意去思考“到底什麼是幸福”“人為什麼要工作”“錢能買到一切嗎”......這樣的問題,而不僅僅只是去上”高大上的英語戲劇課“和”高大上的遊學“,那麼英國名校的這些考試問題,真的沒有那麼高的難度。

而對於見多識廣這件事,我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放假了,我們的孩子在拼語數外,國外的孩子拼的是見多識廣

我想說的是,見多識廣也是能寫出有思想的文章的前提,但什麼是見多識廣,才是我們真正要去思考的。

我特別能理解作者作為高知媽媽,對孩子所抱有的期望,對學校所抱有的期望,但如果能從教育本身去思考,也許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彎路,以及很多不必要的焦慮。

格局決定思維方式,也決定了對教育的態度。共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