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孩子厭學,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策劃執行 | 本刊編輯部 專家支持 | 劉亮

| 策劃人小語 |

“嘉興一男孩厭學到嘔吐!”“3名少女出走藏身旅館,因厭學想外出打工!”“合肥12歲少女厭學輕生,留下遺書稱不想活了!” ……近些年,厭學現象大量出現,負面新聞事件頻發,對很多家庭造成了巨大困擾,甚至危及了生命。我們不禁要問: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本期策劃,我們將走近厭學的孩子和家庭,探究誘發厭學的成因和規律,找到應對策略,為孩子快樂學習保駕護航。

很多父母把孩子厭學歸結為迷戀網絡和遊戲,但事實上,孩子往往是先覺得上學沒意思,才轉而愛上了遊戲,愈發覺得上學沒意思,這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

孩子厭學,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覺得上學沒意思?

劉亮是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籌)(上海市浦東新區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每天都會遇到不少因為厭學來求助的家庭。這些孩子沒有明顯的軀體和精神疾病,但就是不想去或者不去上學。有的只是有厭學情緒,嘴上抱怨著不想上學,但心裡知道還是得去。到了學校之後就開始消極怠工,要麼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要麼沒辦法和老師同學建立高質量的人際關係。有的不僅有厭學情緒,也實實在在地產生了厭學行為。一週至少有一天找各種理由不去學校,或者頭天晚上做作業故意拖到很晚,第二天早上起不來。還有的就直接不去上學了,嚴重的甚至會退學。

為了更好地對症下藥,2016年8月,醫院開始了一項針對兒童青少年厭學現象的現象學研究。記錄臨床醫生接診和治療的全過程,對學生和父母進行訪談並逐字轉錄,從中總結出引發和持續孩子厭學情緒和行為的相關因素,在此基礎上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截至2018年底,參與的家庭共有100多個。

劉亮發現,帶孩子來治療時,很多父母都會列出自己所發現的厭學原因,其中網絡和人際關係排名在前。“就是因為玩兒手機到很晚,作業做不完,早上起不來。”“我兒子就是因為沉迷於網絡才不想上學的。”“我女兒就是被那些社會青年給帶壞了。他們喜歡打扮,喜歡驕奢淫逸的生活,所以導致我女兒不願意受上學的辛苦……”有個孩子有次考試沒考好,就嚷著肚子疼,不想上學。他爸媽的第一反應是:“我家孩子沒病,肯定是被網上的壞思想給影響了。”於是,就拼命去網上搜集他接觸過的東西,試圖找到證據。

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很多時候是孩子先覺得上學沒什麼意思,才找到了網絡和朋友,進而更覺得上學沒意思,繼而相互影響。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覺得上學沒意思呢?

孩子厭學,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一、時代期待高,孩子壓力大

有個孩子從兩歲起,他的媽媽就每天給他念英文。結果,孩子現在最討厭的就是英語。他說:“我每次學英文,耳邊就會響起我媽媽‘嗡嗡嗡’的聲音。”在來找劉亮之前,這個孩子在一家精神科醫院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劉亮問媽媽:“你念英文,他聽得懂嗎?”她說:“我天天給他念的話,慢慢就能聽懂了。” 她說沒辦法,很多小孩從幼兒園就開始補課了,如果她不努力,孩子就會輸在起跑線上。

以前,學生的結構是正三角形,頂尖的就那麼一小部分,大部分在中間和下面。如今,尤其是在很多重點學校裡,學生的分佈是倒三角形。有個學生所在的年級有280個人,其中240個要考市重點,還有20個是區重點,剩下20個至少也要上個普通的中學。

他們的時間被安排得很滿,從早上7點一直到晚上8點,中午只有半個小時的吃飯時間。課間並沒有誰真的在休息,大家都在拼命寫作業,就連週末聚會也要趕作業。大家去歌房唱歌,別人唱的時候,其他人就在下面寫作業。唱完之後,匆匆地鼓個掌,繼續寫。

劉亮問:“你們能集中注意力嗎?”他說:“沒辦法,作業實在太多,老師給的壓力又很大。”只要一想到語數外這三門課的老師,他就會頭痛,“他們就像三座大山一樣壓在我的肩膀上,一天到晚說,如果我們考不好,他們就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二、學習的無意義感,缺乏個人目標

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麼。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很多人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解決溫飽問題。而現在,很多孩子吃穿不愁,沒有任何生存危機感,只有他覺得有意義的、真心喜歡的,才會有興趣去做,而讀書未必是每個人都感興趣的。所以,當父母把讀書這件事強加給他,用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他“讀書改變命運”時,他們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於是,讀書這件事對他們而言是父母和老師給他的一份工作,不想做又不得不做。有個孩子就說:“我覺得上學就像老爸老媽上班一樣。現在,這個工作我做砸了,我知道我不應該做砸,但我實在不想做。”考什麼學校,報什麼班,都是父母規劃好的軌道,但他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在這條軌道上。這就是學習的無意義感。劉亮曾經接診過一個孩子,這個孩子說:“我不知道是誰發明了學校這麼無聊的東西,學校就是父母和老師用來滿足自私慾望的,是他們把自己的慾望強加在孩子身上的一個官方工具。”

一般情況下,按照規劃取得好成績,獲得誇獎和鼓勵,孩子多少能從讀書中得到一些自我滿足感,如果這個過程轉換順利的話,通過讀書獲得自我認同的來源還是比較穩定的。但是,如果突然有那麼一兩次成績不好,這個誘因會讓那種學習無意義感的體驗變得更強烈,導致厭學。

外部壓力巨大,內在自驅力不足,導致很多學生對讀書充滿了反抗和恐懼以及深深的無意義感。這時,網絡遊戲出現了。在那個世界裡,沒有高期待和強壓力,他們可以無限度地放鬆。而且,很多遊戲是專門針對玩家的心態精心打造的,只要你做了一件事情,馬上就會給予積極的反饋和獎勵,很容易讓人成癮。越是在那個虛擬的世界裡玩兒得開心,他們對現實的世界就越喪失信心。

三、正視壓力,培養興趣

當然,也有不少父母清楚壓力對孩子的影響,但又覺得壓力就是真實存在的,他們也沒辦法。對此,劉亮表示,在心理學上,並不存在所謂絕對的現實。現實好不好,競爭大不大,很多時候在於我們怎麼去理解和看待。我們同樣也能看到,很多老師和父母可以不那麼焦慮,在適當範圍內鼓勵孩子去做他喜歡做的事兒。

針對學習無意義感和目標缺失的問題,建議父母在培養孩子讀書的時候,也要注重培養他的個人愛好。有個小女孩不喜歡讀書,媽媽就跟她說:“我知道你不喜歡讀書,實際上,媽媽也不喜歡讀這些死板的知識。但是,如果你不讀的話,以後可能連自己喜歡做的事都沒辦法做了。”她引導女兒:“你喜歡做什麼呢?”“我喜歡隔壁那個拉小提琴的大姐姐?”“為什麼?”“因為那個大姐姐拉小提琴的時候,穿著漂亮的裙子,特別好看。”第二天,她就給女兒買了一條一樣的裙子。“你還喜歡那個大姐姐什麼呢?”“她會講很多音樂家的故事,我覺得很有趣。”她就給女兒講音樂家的故事,從感性上培養她的興趣。現在,那個小女孩每天練完琴後,會非常主動地去讀書、寫作業。

孩子厭學,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作為家庭的一員,孩子的問題往往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整個家庭的。

厭學孩子背後,往往存在糟糕的夫妻關係

有個女孩成績一直非常好,有次期中測試因為發揮失誤沒考好,她就變得情緒很低落,不吃不喝,甚至割腕,無法繼續上學了。為什麼一次偶然的失敗就讓這個孩子厭學甚至自殘呢?她說從記事起,父母的關係就沒好過,家裡每天都跟打仗似的。父母對彼此都很不滿,於是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她身上。當父母不再針對彼此而是分別面向她的時候,這個家突然變得不那麼劍拔弩張了。尤其是當她取得了好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會表現得更加開心。

漸漸地,這個女孩找到了拯救這個家的祕密武器,那就是拼命學習。而且,為了儘可能地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她把自己完全封閉了起來,有任何不開心的事全都壓在心底,從不和任何人說。原以為這樣的美好可以一直維持下去,結果自己卻考砸了,她幾乎可以預見家裡會發生什麼。她說:“我唯一能給父母的就是好成績,現在拿著這個成績我不敢回家。”

還有個男孩這麼說過:“如果你讓我從家裡搬出去,我一百分的精力可以有70%用來學習,30%用來應對我的人際關係。但如果你讓我回到家,我要用80%的精力來安慰我媽,只能有10%的精力來學習。”劉亮問:“另外10%呢?”他說:“打遊戲啊,打遊戲可以放鬆放鬆。”有的孩子甚至要把百分之百的精力都花在父母身上,有個孩子就說:“我一天到晚就在擔心我爸對我媽不好,我該怎麼幫她?”

有些父母也考慮到了對孩子的影響,選擇了離婚不離家,想等到中考或高考後再說出真相。他們以為這樣能夠瞞天過海,卻低估了孩子的敏感度和感受力。事實上,這種家庭裡的孩子幾乎都能敏銳地發現父母的異常。他們充滿了擔心和恐懼,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就是沒人告訴他們。他們不得不花很多心思琢磨:父母怎麼了,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這個家會不會突然發生什麼……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又怎能專心學習呢?劉亮說,在收集的最具代表性的12個厭學案例中,有3個家庭都是父母離婚了不對孩子說實情的。

對此,劉亮一方面會引導父母學會對自己的婚姻負責,不要吵完架就把一肚子苦水倒給孩子,也不要在吵架的時候找孩子來評理或者拉孩子幫自己吵。如果兩個人實在過不下去,也別逃避。就算不是夫妻,也還是孩子的父母。另一方面,劉亮也會引導孩子看到,父母的事情是父母的,應該交給他們自己來處理。

比如,針對操心父母的男孩的個案,劉亮跟他的父母討論了他的想法。最開始,他爸爸是不接受的,說:“我們的事是我們的,關你什麼事兒?”談了很多次以後,他也慢慢接受了,表示願意調整。他和妻子是通過朋友介紹在一起的,對彼此沒有多少感情,但都覺得在一起搭夥過日子還不錯。最後,兩個人達成了協議,以後要相敬如賓,該幫對方的多幫助,該支持對方的多支持,一起努力維持和睦、穩定的家庭氛圍。這個男孩也接受了這種狀態,說:“我也想通了,日常生活不會像韓劇那麼浪漫,這樣就挺好。”

厭學孩子所在的家庭往往存在不良的親子溝通模式,誘發和加劇了孩子的厭學情緒和行為。對此,父母需要進行鍼對性的調整。

打破不良溝通,重建良好關係

一、過於情緒化

有個女孩經常被爸爸教育:“你要好好讀書,在處理事情時更要冷靜。”然而,她爸爸卻是個很情緒化的人。只要一有不順心就會大吼大叫,女孩的媽媽也非常容易激動,還會砸東西。只要夫妻倆有什麼衝突和矛盾,就鬧得雞飛狗跳。女孩想和他們說點兒什麼,根本不能好好交流。她說自己每天學習已經很累了,回到家還要應付這些,覺得特別煩,所以不想上學了。

針對這種情況,劉亮會幫助父母和孩子建立一種就事論事的、平靜的溝通方式。以此個案為例,劉亮問女孩:“你說爸爸歇斯底里,那他有沒有比較溫柔的時候?一般什麼時候會比較溫柔?你可以做些什麼讓他變得更溫柔呢?”同時,劉亮會邀請父母和孩子一起練習新的溝通方式。在爸爸或媽媽有情緒的時候,幫助他們不停地去澄清和整理那些說不出來的情緒和要求,“你現在有情緒爆發,心裡是什麼感覺?你真正想跟女兒說的是什麼?”練習多了,父母慢慢就知道怎麼樣去平靜地、就事論事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了。

二、極度迴避

有個男孩被同學欺負了,回到家跟父母傾訴,得到的回覆卻是:“你不知道我們上班也很辛苦啊,你就不能少抱怨一點兒嗎?”每次遇到問題,父母都會極度地逃避,表現出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樣子。最後,這個男孩就爆發了,“反正在學校也是被欺負,在家也沒人關心,那我為什麼還要去學校呢?”結果,父母帶男孩來醫院時,還一個勁兒地說:“我們孩子好得很,唯一的問題就是不想上學。”

父母需要學會正視衝突和問題,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給予孩子應有的支持和理解。不過,逃避的應對模式往往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成因也比較複雜,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三、極度貶低

有個女孩是某重點火箭班的學生,她爸爸給她定的目標是非清華北大不上,還要讀個哈佛耶魯的博士。然而,一次期末考試考砸後,她就不願意上學了。來找劉亮時,爸爸說起女兒全是缺點。劉亮問他:“有沒有什麼優點呢?”爸爸好像遇到了一個世紀難題,想了半天說:“沒優點啊!”“你女兒那麼厲害,怎麼會沒優點呢?”他又想了想,皺著眉說:“我真的覺得她沒什麼優點。”那個女孩就一直低著頭不說話。後來,劉亮問她:“聽到爸爸這麼講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她說:“我已經習慣了,反正從小到大在他的眼裡,我就是一無是處。”

有個孩子也有過同樣的經歷,他說:“我考80分的時候,我爸要我考90分;我考了90分,他讓我考100分;我考了100分的時候,覺得他總該滿足了吧。結果他說,你字寫得還不夠好啊!”不管孩子做得多好,父母都覺得還不夠。

對此,劉亮很少會批評父母,而是鼓勵父母去看到孩子積極的方面。劉亮給那個爸爸佈置了一個家庭作業,讓他回去之後寫出女兒的50條優點。做完這個作業之後,他才發現,原來,自己孩子的優點還是不少的。

四、在錯誤的層面用力

有一對父母要求兒子每次數學必須考到年級前三名。兒子覺得壓力太大就不上學了。沒辦法,父母就把他轉到了公立學校,然後又換了一個方式要求他:“在這兒,你就是相對拔尖的了,每一科的平均成績都要考到年級前三。”父母看似在很努力地解決問題,但對孩子過度嚴苛的行為模式並沒有變。劉亮問那個孩子:“如果以後不讀書了,你去工作的話,你覺得父母會是什麼態度?”“我估計他們也會要求我成為那個行業的領頭羊。”

這些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他們只問我考得怎麼樣,從來就沒關心過我這個人好不好。”其實,哪怕多問一句“你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都比只問成績好,起碼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關注他的人而不是他的成績。

通過以上這些真實的厭學案例,不難發現,這些父母對孩子都有著很高的期待,而這些期待往往不是為孩子量身定做的,很多都是父母自己的。

別把父母的期待強加給孩子

孩子學習出了問題,很多父母往往比孩子壓力還大。

這種壓力一方面來自他們身處的同事和社會關係。在有些辦公室裡,同事間不比自己的事業,就比孩子。還有相當一部分父母是對自己的發展不滿意。那個希望女兒考哈佛的爸爸不但對自己的發展不滿意,對婚姻也不滿意。他說:“我的人生就像一座精密的建築,孩子就是這個建築裡的一個關鍵的部件,我自己發展得不理想,娶了個老婆笨頭笨腦的,生了一個女兒又笨頭笨腦的,我覺得這就是個失敗的作品。”

有個媽媽小時候成績很好,因為家裡條件差,只讀了一所普通的高中。後來高考失利,她就一直耿耿於懷,覺得自己這麼好的天賦沒讀上重點大學,做了一個平淡無奇的小員工。說起老公,她更來氣。當初之所以和他結婚,是因為他家在當地有一套房子,可是,她從骨子裡看不起這個老公,覺得他相貌平平,不聰明又不能幹,只會做飯。

她對這樣的人生很不滿,於是把所有期待都寄託在女兒身上,經常對女兒說:“我以前想做個成功人士,失敗了;後來想做個成功男人的妻子,也失敗了;現在我只想做個成功人士的媽媽。”結果,女兒就受不了了。每到期末考試前,就莫名其妙地緊張、失眠。她說:“我閉上眼,一想到考不好之後我媽那個表情,就覺得又內疚又憤怒。內疚的是要讓媽媽失望了;憤怒的是那明明是你的事,為什麼要我來買單呢?”

對此,父母一方面要重新整理自己的期待,搞清楚哪些該是自己做的,而不是孩子該去做的;不把自己的期待強加給孩子,要清楚地看到他真正擅長的是什麼。另一方面,也要尋找更多實現自我價值的方法和方向。“如果熟悉你的同事和閨蜜在這裡,讓他們說出你10條最成功的地方,你覺得他們會怎麼說?”溝通完之後,那個媽媽很感動:“我從來沒想過,我還有這麼多做得成功的地方。”然後,劉亮給她佈置了一個作業,“未來你還想做哪些屬於你自己的、沒嘗試過的、有意義的事情?”鼓勵她發展屬於自己的、全新的自我認同的來源和成就感。

本刊觀點

兒童青少年厭學現象的發生往往並不是孩子一個人的問題,還涉及家庭人際衝突、家庭成員溝通以及社會文化壓力等。只有透過厭學的表象看到背後的真實訴求,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真正幫到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