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學的教育模式真的公平嗎?——按學區入學的弊端'

不完美媽媽 文化 讀書 讓夢發生 頭文字Li 2019-09-18
"

共1737字,閱讀需7分鐘

文/頭文字Li

圖/網絡

大家都知道現在上小學初中都按照學區進行入學,那麼很多人會問,是不是沒有買學區房就沒有學可以上?其實不是,學還是有得上,只不過比較差。為什麼要設置按學區入學?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打破好學校生源過剩,差學校生源不足的問題。然而,這個問題得到解決了,新的問題隨之出現。學區房價格飛漲,為了讓孩子上學家長擠破了頭找關係,砸錢買房。並且按學區入學政策三天一小變,五天一大變,永遠讓人捉摸不透。這就是按學區入學所實現的目的嗎?

那麼,按學區入學到底是怎麼樣實行的呢?學區房顧名思義即學校按片區劃分,距離學校較近附近小區則就近上學。學區的劃分可能實行一校一劃分,也有可能實行多校劃分,因學校之間資源分配不均,容易導致家長擇校衝動。而按學區入學報名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呢?1.戶口簿,需在該片區;2.居住證明,有房產或者不動產的需提供;3.擁有以上兩種材料之後不一定能入學,待上級審批後通知入學。

在我讀書的年紀拿著一本戶口簿就可以報名上學,只要能證明你有戶口就可以報名上學,而現在想要讀個書必須要有房產或者戶口再或者在當地做生意。這是中國越發強大後的表現嗎?是我們觀念跟不上了還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要控制上學數量了呢?這一切都歸咎於資源的不均衡分配。

"

共1737字,閱讀需7分鐘

文/頭文字Li

圖/網絡

大家都知道現在上小學初中都按照學區進行入學,那麼很多人會問,是不是沒有買學區房就沒有學可以上?其實不是,學還是有得上,只不過比較差。為什麼要設置按學區入學?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打破好學校生源過剩,差學校生源不足的問題。然而,這個問題得到解決了,新的問題隨之出現。學區房價格飛漲,為了讓孩子上學家長擠破了頭找關係,砸錢買房。並且按學區入學政策三天一小變,五天一大變,永遠讓人捉摸不透。這就是按學區入學所實現的目的嗎?

那麼,按學區入學到底是怎麼樣實行的呢?學區房顧名思義即學校按片區劃分,距離學校較近附近小區則就近上學。學區的劃分可能實行一校一劃分,也有可能實行多校劃分,因學校之間資源分配不均,容易導致家長擇校衝動。而按學區入學報名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呢?1.戶口簿,需在該片區;2.居住證明,有房產或者不動產的需提供;3.擁有以上兩種材料之後不一定能入學,待上級審批後通知入學。

在我讀書的年紀拿著一本戶口簿就可以報名上學,只要能證明你有戶口就可以報名上學,而現在想要讀個書必須要有房產或者戶口再或者在當地做生意。這是中國越發強大後的表現嗎?是我們觀念跟不上了還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要控制上學數量了呢?這一切都歸咎於資源的不均衡分配。

就近入學的教育模式真的公平嗎?——按學區入學的弊端

按學區入學能解決資源不平均分配的問題嗎?

資源的不平均分配從很久之前就開始體現,直到現如今這種不均衡越發嚴重。在未實行按學區入學之前,每個學校教師資源與生源都呈現不均衡狀態,因此更多的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到更好的學校上學,在這樣的情況發展之下差距越拉越大。為了控制差距,開始實行按學區入學,而按學區入學儘可能地控制了生源的均一性,學校之間的差距仍然沒辦法縮小。

每個地區都會出現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分配,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而作為少年的他們,連一個更好的教育機會都不能由自己抉擇,這是學區的目的嗎?

如果無論你是否努力,無論你成績好壞大家都會在同一所學校學習,享受一樣的師資,一樣的條件,試問誰願意真正努力學習呢?按學區入學並不會消滅教育資源的差距,它會磨滅青少年的鬥志,會讓他們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買對了房子才是真諦。

"

共1737字,閱讀需7分鐘

文/頭文字Li

圖/網絡

大家都知道現在上小學初中都按照學區進行入學,那麼很多人會問,是不是沒有買學區房就沒有學可以上?其實不是,學還是有得上,只不過比較差。為什麼要設置按學區入學?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打破好學校生源過剩,差學校生源不足的問題。然而,這個問題得到解決了,新的問題隨之出現。學區房價格飛漲,為了讓孩子上學家長擠破了頭找關係,砸錢買房。並且按學區入學政策三天一小變,五天一大變,永遠讓人捉摸不透。這就是按學區入學所實現的目的嗎?

那麼,按學區入學到底是怎麼樣實行的呢?學區房顧名思義即學校按片區劃分,距離學校較近附近小區則就近上學。學區的劃分可能實行一校一劃分,也有可能實行多校劃分,因學校之間資源分配不均,容易導致家長擇校衝動。而按學區入學報名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呢?1.戶口簿,需在該片區;2.居住證明,有房產或者不動產的需提供;3.擁有以上兩種材料之後不一定能入學,待上級審批後通知入學。

在我讀書的年紀拿著一本戶口簿就可以報名上學,只要能證明你有戶口就可以報名上學,而現在想要讀個書必須要有房產或者戶口再或者在當地做生意。這是中國越發強大後的表現嗎?是我們觀念跟不上了還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要控制上學數量了呢?這一切都歸咎於資源的不均衡分配。

就近入學的教育模式真的公平嗎?——按學區入學的弊端

按學區入學能解決資源不平均分配的問題嗎?

資源的不平均分配從很久之前就開始體現,直到現如今這種不均衡越發嚴重。在未實行按學區入學之前,每個學校教師資源與生源都呈現不均衡狀態,因此更多的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到更好的學校上學,在這樣的情況發展之下差距越拉越大。為了控制差距,開始實行按學區入學,而按學區入學儘可能地控制了生源的均一性,學校之間的差距仍然沒辦法縮小。

每個地區都會出現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分配,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而作為少年的他們,連一個更好的教育機會都不能由自己抉擇,這是學區的目的嗎?

如果無論你是否努力,無論你成績好壞大家都會在同一所學校學習,享受一樣的師資,一樣的條件,試問誰願意真正努力學習呢?按學區入學並不會消滅教育資源的差距,它會磨滅青少年的鬥志,會讓他們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買對了房子才是真諦。

就近入學的教育模式真的公平嗎?——按學區入學的弊端

在學區的背後,有一堆中年人正拼了自己的命去買房

既然學區入學是一種政策 ,暫時性不會得到改變,既然改變不了大環境只能改變自己。很多家長為了給自己的孩子上更好的學校,拼了命地賺錢、借錢,只為了在某學區買下一套房。如果運氣好,他會被通知自己的孩子可以到該學校上學,運氣不好則被告知該片區已不屬於學區房範圍,請另找別處上學。

為了給孩子爭取一個上學的機會,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最終還被告知無法上學,這是多沉痛的打擊?這歸咎於學區入學政策的不成熟或者說上級的指示“三天一小變,五天一大變”,他們可能不會理解在他們一句話的背後,有多少人傷心欲絕。

家長都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可是很多時候不是不願去給,而是學區劃分讓他們痛心。如果說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依舊按如今的趨勢發展,社會只會越來越亂,整體文化水平等不到提高還會下降。

"

共1737字,閱讀需7分鐘

文/頭文字Li

圖/網絡

大家都知道現在上小學初中都按照學區進行入學,那麼很多人會問,是不是沒有買學區房就沒有學可以上?其實不是,學還是有得上,只不過比較差。為什麼要設置按學區入學?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打破好學校生源過剩,差學校生源不足的問題。然而,這個問題得到解決了,新的問題隨之出現。學區房價格飛漲,為了讓孩子上學家長擠破了頭找關係,砸錢買房。並且按學區入學政策三天一小變,五天一大變,永遠讓人捉摸不透。這就是按學區入學所實現的目的嗎?

那麼,按學區入學到底是怎麼樣實行的呢?學區房顧名思義即學校按片區劃分,距離學校較近附近小區則就近上學。學區的劃分可能實行一校一劃分,也有可能實行多校劃分,因學校之間資源分配不均,容易導致家長擇校衝動。而按學區入學報名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呢?1.戶口簿,需在該片區;2.居住證明,有房產或者不動產的需提供;3.擁有以上兩種材料之後不一定能入學,待上級審批後通知入學。

在我讀書的年紀拿著一本戶口簿就可以報名上學,只要能證明你有戶口就可以報名上學,而現在想要讀個書必須要有房產或者戶口再或者在當地做生意。這是中國越發強大後的表現嗎?是我們觀念跟不上了還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要控制上學數量了呢?這一切都歸咎於資源的不均衡分配。

就近入學的教育模式真的公平嗎?——按學區入學的弊端

按學區入學能解決資源不平均分配的問題嗎?

資源的不平均分配從很久之前就開始體現,直到現如今這種不均衡越發嚴重。在未實行按學區入學之前,每個學校教師資源與生源都呈現不均衡狀態,因此更多的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到更好的學校上學,在這樣的情況發展之下差距越拉越大。為了控制差距,開始實行按學區入學,而按學區入學儘可能地控制了生源的均一性,學校之間的差距仍然沒辦法縮小。

每個地區都會出現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分配,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而作為少年的他們,連一個更好的教育機會都不能由自己抉擇,這是學區的目的嗎?

如果無論你是否努力,無論你成績好壞大家都會在同一所學校學習,享受一樣的師資,一樣的條件,試問誰願意真正努力學習呢?按學區入學並不會消滅教育資源的差距,它會磨滅青少年的鬥志,會讓他們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買對了房子才是真諦。

就近入學的教育模式真的公平嗎?——按學區入學的弊端

在學區的背後,有一堆中年人正拼了自己的命去買房

既然學區入學是一種政策 ,暫時性不會得到改變,既然改變不了大環境只能改變自己。很多家長為了給自己的孩子上更好的學校,拼了命地賺錢、借錢,只為了在某學區買下一套房。如果運氣好,他會被通知自己的孩子可以到該學校上學,運氣不好則被告知該片區已不屬於學區房範圍,請另找別處上學。

為了給孩子爭取一個上學的機會,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最終還被告知無法上學,這是多沉痛的打擊?這歸咎於學區入學政策的不成熟或者說上級的指示“三天一小變,五天一大變”,他們可能不會理解在他們一句話的背後,有多少人傷心欲絕。

家長都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可是很多時候不是不願去給,而是學區劃分讓他們痛心。如果說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依舊按如今的趨勢發展,社會只會越來越亂,整體文化水平等不到提高還會下降。

就近入學的教育模式真的公平嗎?——按學區入學的弊端

學區的實行,學校和教師的痛

按照如今學區的劃分入學,無論生源的好壞同一片學區都會進入到同一所學校,最大的兩個難題,一個是家長另一個是學校。為什麼說學校也會遇到難題呢?以好學校為例,多年來習慣招收好生源,而突然一大批不好的生源湧入進來,只能改變多年的教育模式。對學校而言是一場教育模式的改革,需要制定出一套適用於不同生源的教學模式。

為了應對不同的學生,老師需要更好的適應能力以教好大部分學生,可這談何容易呢?成績不同對應的知識接受能力不同,這就要求放慢教學進度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而在前天我看到一個問答,是說“公辦教師將自己的孩子送去民辦學校是否出於無奈?”。而我認為教師能做出這樣的舉動主要還是因為學區入學的關係,承受不住高額的買房費用,寧願接受民辦學校高額的學費也要送孩子到較好的學校唸書。

"

共1737字,閱讀需7分鐘

文/頭文字Li

圖/網絡

大家都知道現在上小學初中都按照學區進行入學,那麼很多人會問,是不是沒有買學區房就沒有學可以上?其實不是,學還是有得上,只不過比較差。為什麼要設置按學區入學?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打破好學校生源過剩,差學校生源不足的問題。然而,這個問題得到解決了,新的問題隨之出現。學區房價格飛漲,為了讓孩子上學家長擠破了頭找關係,砸錢買房。並且按學區入學政策三天一小變,五天一大變,永遠讓人捉摸不透。這就是按學區入學所實現的目的嗎?

那麼,按學區入學到底是怎麼樣實行的呢?學區房顧名思義即學校按片區劃分,距離學校較近附近小區則就近上學。學區的劃分可能實行一校一劃分,也有可能實行多校劃分,因學校之間資源分配不均,容易導致家長擇校衝動。而按學區入學報名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呢?1.戶口簿,需在該片區;2.居住證明,有房產或者不動產的需提供;3.擁有以上兩種材料之後不一定能入學,待上級審批後通知入學。

在我讀書的年紀拿著一本戶口簿就可以報名上學,只要能證明你有戶口就可以報名上學,而現在想要讀個書必須要有房產或者戶口再或者在當地做生意。這是中國越發強大後的表現嗎?是我們觀念跟不上了還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要控制上學數量了呢?這一切都歸咎於資源的不均衡分配。

就近入學的教育模式真的公平嗎?——按學區入學的弊端

按學區入學能解決資源不平均分配的問題嗎?

資源的不平均分配從很久之前就開始體現,直到現如今這種不均衡越發嚴重。在未實行按學區入學之前,每個學校教師資源與生源都呈現不均衡狀態,因此更多的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到更好的學校上學,在這樣的情況發展之下差距越拉越大。為了控制差距,開始實行按學區入學,而按學區入學儘可能地控制了生源的均一性,學校之間的差距仍然沒辦法縮小。

每個地區都會出現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分配,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而作為少年的他們,連一個更好的教育機會都不能由自己抉擇,這是學區的目的嗎?

如果無論你是否努力,無論你成績好壞大家都會在同一所學校學習,享受一樣的師資,一樣的條件,試問誰願意真正努力學習呢?按學區入學並不會消滅教育資源的差距,它會磨滅青少年的鬥志,會讓他們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買對了房子才是真諦。

就近入學的教育模式真的公平嗎?——按學區入學的弊端

在學區的背後,有一堆中年人正拼了自己的命去買房

既然學區入學是一種政策 ,暫時性不會得到改變,既然改變不了大環境只能改變自己。很多家長為了給自己的孩子上更好的學校,拼了命地賺錢、借錢,只為了在某學區買下一套房。如果運氣好,他會被通知自己的孩子可以到該學校上學,運氣不好則被告知該片區已不屬於學區房範圍,請另找別處上學。

為了給孩子爭取一個上學的機會,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最終還被告知無法上學,這是多沉痛的打擊?這歸咎於學區入學政策的不成熟或者說上級的指示“三天一小變,五天一大變”,他們可能不會理解在他們一句話的背後,有多少人傷心欲絕。

家長都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可是很多時候不是不願去給,而是學區劃分讓他們痛心。如果說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依舊按如今的趨勢發展,社會只會越來越亂,整體文化水平等不到提高還會下降。

就近入學的教育模式真的公平嗎?——按學區入學的弊端

學區的實行,學校和教師的痛

按照如今學區的劃分入學,無論生源的好壞同一片學區都會進入到同一所學校,最大的兩個難題,一個是家長另一個是學校。為什麼說學校也會遇到難題呢?以好學校為例,多年來習慣招收好生源,而突然一大批不好的生源湧入進來,只能改變多年的教育模式。對學校而言是一場教育模式的改革,需要制定出一套適用於不同生源的教學模式。

為了應對不同的學生,老師需要更好的適應能力以教好大部分學生,可這談何容易呢?成績不同對應的知識接受能力不同,這就要求放慢教學進度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而在前天我看到一個問答,是說“公辦教師將自己的孩子送去民辦學校是否出於無奈?”。而我認為教師能做出這樣的舉動主要還是因為學區入學的關係,承受不住高額的買房費用,寧願接受民辦學校高額的學費也要送孩子到較好的學校唸書。

就近入學的教育模式真的公平嗎?——按學區入學的弊端

其實,看似這樣的學區入學非常地公平,住在哪就在哪上學。但是誰不想自己的孩子上更好的學校呢?因而導致出種種房價上漲,搶購學區房風波,片區間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分配。實際上這樣的學區入學處處充滿著不平等,對教育的發展有較多的弊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