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話足以消除你和孩子的隔閡,可很多家長卻說不出口

不完美媽媽 小蘋果 文章 幼兒園 蘋果 媽咪有方 2019-06-18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一天,小蘋果從幼兒園回來後一晚上都悶悶不樂,尤其是看到我的時候小眼神更加幽怨。我十分納悶,忙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原來,前一天老師要求大家穿上白色舞蹈褲,排練節目,而當天早上我忙起來就給忘了,還是給她穿上了牛仔褲。老師批評她沒有遵守規定,她感到十分冤枉。

雖然感到抱歉,但我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就不以為然地對她說:“媽媽太忙了,沒聽見。你也是,怎麼不提醒我呢?”我當時完全沒有注意到小蘋果一臉的不甘心和委屈。就這樣過了好幾天,直到小蘋果的奶奶來找我“興師問罪”,我才知道小蘋果真的生氣了,而我卻沒有給她應有的道歉和安撫。

這一句話足以消除你和孩子的隔閡,可很多家長卻說不出口

雖然嘴上沒有說什麼,但這幾天小蘋果其實一直對這件事情念念不忘,最後終於忍不住跟奶奶“告狀”了。我頓時感到十分不好意思,連忙找小蘋果道歉:“寶貝,對不起,是媽媽的錯,都怪媽媽疏忽了,你原諒媽媽吧。”多日來的委屈情緒得到疏解,小蘋果瞬間淚崩了,邊哭邊說:“媽媽就是你錯了,就是你的錯,才不是因為我沒提醒你。”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真的錯了,為自己沒有及時給孩子道歉,更為自己的推卸責任而感到深深的自責。

孩子做錯了,家長們總是會理所當然的批評孩子,極盡說教之所能,讓他們道歉,承認錯誤。而當家長自己做錯事情或者誤會孩子時,大多數家長可能會像我一樣,不給孩子道歉,甚至根本不認為自己有錯。為什麼我們總是執行“雙重標準”呢?

這一句話足以消除你和孩子的隔閡,可很多家長卻說不出口

一、孩子錯了要說對不起,家長錯了為什麼卻沉默不語

1、不尊重孩子,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人

大多數中國的家長認為孩子是弱者,是需要被自己保護的孩子,而不是一個應當平等對待的獨立個體。因此,家長誤解孩子或者自己犯錯時,很少給孩子道歉,認為自己下次注意就是了,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傷害了孩子的尊嚴。因此,孩子們雖然平時被百般疼愛,但心理上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2、太過看重自己家長的威嚴和麵子

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某些家長認為自己就應該要有家長的威嚴,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讓孩子怕自己,才能更好地管教孩子。所以,無論家長做了什麼,孩子都沒有為自己爭取權益的權利。而這樣的家長常用這樣的話語來打擊孩子,例如“養你這麼大,我還得向你道歉啊?”“真是個白眼狼,就算我做錯了,我也是你的父親,你必須尊重我,而不是批評我。”

這一句話足以消除你和孩子的隔閡,可很多家長卻說不出口

3、自以為是,認為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只是不理解而已

這類家長太強勢,不讓孩子有自己獨立作主的機會。當自己提出錯誤的要求或者處理方式讓孩子感到委屈,或者拒絕時,他們不但不會反省自己,還覺得是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忤逆自己。例如“該吃飯了,為什麼還在做手工,給我吃飯去”說完便把孩子辛苦製作的手工毀掉,孩子委屈得大哭,生氣不吃飯。這類家長不但不認為自己做錯了,還覺得是孩子不聽話,不懂事,不明白自己是為他好。

4、粗心,跟孩子交流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

有些家長比較粗心,往往自己做了傷害孩子的事情還不自知,根本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做了一件手工,正自我欣賞時,這些家長不但不鼓勵孩子,還絲毫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當著很多人的打趣孩子:“這麼醜的作品,簡直天上沒有、地上無雙啊”。孩子很可能當場就會生氣委屈,甚至嚎啕大哭,而他們不但不跟孩子道歉,還覺得孩子太過矯情,大驚小怪。

如果家長總是不肯放下身段去跟孩子道歉,即便孩子氣消了,但內心的委屈和不甘卻沒有被疏解。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受尊重,甚至覺得家長根本不愛自己。長此以往,不但會使孩子對家長失去信任,與家長產生隔閡,形成冷漠的親子關係,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其它的不利影響。

這一句話足以消除你和孩子的隔閡,可很多家長卻說不出口

二、不跟孩子說“對不起”,影響的不僅僅是親子關係

1、孩子不習慣說對不起

家長傷害了孩子,卻不道歉,不給孩子 “傷害了對方就要道歉”的示範,孩子潛移默化中也會學會這種不禮貌的行為。在平時與他人相處時,孩子習慣做錯事情不給別人道歉,讓人覺得他缺乏禮貌和教養,不利於孩子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2、孩子犯錯了愛狡辯,甚至撒謊

家長是孩子的人生導師,家長怎麼做,孩子就會怎麼做。很多家長做錯事情不但不給孩子道歉,還不斷為自己辯解,甚至用孩子以前的錯誤來掩蓋自己的錯誤。家長總是這樣做,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犯了錯誤不是先去承認錯誤,而是先為自己辯解,讓人覺得他不真誠,進而懷疑他的人品。

這一句話足以消除你和孩子的隔閡,可很多家長卻說不出口

3、叛逆,難以管教

家長誤解孩子,傷害了孩子的心靈,卻不給孩子道歉,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受重視,認為不管自己做的是對還是錯父母都不喜歡自己,於是自暴自棄,變得更加叛逆,不服管教。

4、不負責任,缺乏是非觀

家長做錯事情後不給孩子道歉,卻要求孩子要知錯認錯,這樣的“雙標”不但讓家長威信全失,還會讓孩子逐漸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另外,孩子發現父母不道歉並不需要承擔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於是內心會逐漸認為做錯事請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從而養成對人對事不負責任的性格。

家長重視孩子的感受,勇於認錯,不但不會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還會贏得孩子的尊重,讓孩子更加信服自己。而且,家長知錯認錯的做人理念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非常積極的作用。

這一句話足以消除你和孩子的隔閡,可很多家長卻說不出口

三、敢於承認錯誤的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有積極影響

1、性格積極樂觀

勇於向孩子承認錯誤的家長必然在平時也尊重孩子,以民主的方式教導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幸福感強,更容易養成積極向上的樂觀性格。

2、責任心強,有擔當

家長善於自我反思,敢於認錯,孩子也會潛移默化的學會這種優良的品格。對人,他們懂得尊重他人,善於反省自己,錯了就勇於承認,從而贏得他人尊重;對事,他們不懼困難,敢於挑戰,並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很有擔當。

這一句話足以消除你和孩子的隔閡,可很多家長卻說不出口

3、養成知錯就改的做人原則

當家長犯了錯誤,向孩子道歉時,不僅僅能獲得孩子的諒解,達到雙方和解的目的,還可用自身的經歷告訴孩子錯了就要改正,不能推卸責任,一錯再錯。以身作則要比空白的說教更能讓人信服,孩子潛移默化中會養成知錯就改的做人原則。

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有句名言:“一個勇於承認錯誤、探索新的談話起點的父母,遠比固執、專橫的父母要可愛得多。”所以,當孩子被家長誤解時,請你給孩子一個充滿溫暖的擁抱,一個滿含愛意的親吻,給孩子一聲真誠的“對不起,我錯了”。

今日互動話題:你給孩子道過歉嗎?在孩子心裡你是哪一類家長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

​我是媽咪有方,一個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教子也可以很輕鬆。

媽咪育兒有良方,關注我瞭解育兒小知識,互動留言不要停,輕鬆帶娃不費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