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後,錢要怎麼花才夠用?(實用好文)'

"

自從養了娃,森森的覺得,錢永遠都不夠花有木有?

從出生開始,奶粉錢、尿不溼錢、衣服錢,樣樣都不能含糊;

終於熬到能吃輔食了,便宜的不安全,安全的都賊貴,輔食吃不進去幾口,需要的花樣工具到不少;

再大一些,該出去社交了,買玩具要錢,去兒童樂園要錢,想開開眼界出去“浪”更要錢!

養一個娃的費用快趕上全家的支出了,這哪是養娃,簡直是養了個燒錢機器好不?

都說養孩子不要帶功利心,但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尼瑪說什麼說到底都是錢啊。

誰不希望錢花在刀刃上,花在“有用”的地方?畢竟老孃(老子)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

所以,作為一枚合格的家庭主婦,在負責剁手的同時,至少也該知道,怎麼理性剁手才不會真的變成“敗家媳婦兒”。

今兒就跟大家討論一下消費觀這件事兒。

雖然說跟女人談理性消費這件事有點超現實,但是不管有沒有養孩子,作為一個家庭成員,咱都繞不過這件事。

"

自從養了娃,森森的覺得,錢永遠都不夠花有木有?

從出生開始,奶粉錢、尿不溼錢、衣服錢,樣樣都不能含糊;

終於熬到能吃輔食了,便宜的不安全,安全的都賊貴,輔食吃不進去幾口,需要的花樣工具到不少;

再大一些,該出去社交了,買玩具要錢,去兒童樂園要錢,想開開眼界出去“浪”更要錢!

養一個娃的費用快趕上全家的支出了,這哪是養娃,簡直是養了個燒錢機器好不?

都說養孩子不要帶功利心,但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尼瑪說什麼說到底都是錢啊。

誰不希望錢花在刀刃上,花在“有用”的地方?畢竟老孃(老子)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

所以,作為一枚合格的家庭主婦,在負責剁手的同時,至少也該知道,怎麼理性剁手才不會真的變成“敗家媳婦兒”。

今兒就跟大家討論一下消費觀這件事兒。

雖然說跟女人談理性消費這件事有點超現實,但是不管有沒有養孩子,作為一個家庭成員,咱都繞不過這件事。

有了孩子之後,錢要怎麼花才夠用?(實用好文)

跟大家分享C媽比較認可的兩個消費觀,看完之後也許你能發現,其實養孩子沒那麼費錢。

第一個:可以鋪張,但是不能浪費。

我不反對鋪張,但是不能忍受浪費。

就比如買菜,10塊錢一斤的有機土豆,雖然貴,但你吃的一個不剩,吃到了安心,還吃到了健康,錢就不算白花。

但如果你圖便宜買了5斤2塊錢一斤的處理土豆,一斤還沒吃完,眼瞅著4斤都爛掉了,你說便宜了還是貴了?

更關鍵的是,你把東西給浪費了。

東西不能物盡其用,即便很便宜——就算是白給,最後浪費了,也不能忍。

而眼瞅著東西被浪費的心情,沒一個會是好的。

映射到對孩子的投入上,也是一樣的。

現實的觀念是,“我們給不了孩子全世界最貴的,但是我們一定給他我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

可是父母之愛的天性,大都也是超現實的,事實上,我們真正努力做的,是在“超範圍”的給孩子自己能力之外“更好”的。

作為一個母親,我也贊成真的對孩子有用的東西,“鋪張”一點也無妨,比如說大量的正版繪本,有利於腦部開發的玩具,真正能打開孩子眼界的新發明,安全係數很高的出行工具,或是一切你真心覺得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推動作用的東西。

畢竟,我們這麼努力也是為了讓下一代過的更好。

在之前的文章裡,C媽舉過一個老奶奶的例子:

做留守兒童專題的時候,我採訪過一個奶奶,獨自撫養著孫子。條件確實不好,但她非常注重教育投資,因為她自己不識字,不能親自給孩子閱讀,所以花了不到兩千塊給孩子買了一套點讀筆,讓沒有父母守在身邊的孩子可以每天接觸到書。

兩千塊錢對於一個留守老人來說,算是一筆鉅款了,但是這筆錢卻花得非常值,它代替一個家庭(一個不識字的奶奶,一對不在身邊的父母)完成了對一個孩子的閱讀啟蒙。

整個村子只有這樣一個老太太捨得,她的捨得豐富了孩子的眼界,她用自己的力量讓孩子走的更遠,這才是對孩子正確的投資,這才是讓孩子超越他的階層的正確打開方式。

東西不管多麼貴,只要能夠物盡其用,也算是不枉一片良苦用心。

可是大部分父母,只是盲目的貪多,圖優惠,買完之後就丟給孩子或壓了箱底。

囤了那麼多的貨,有幾個派上了用場?

買了那麼多玩具,你真心陪孩子玩過幾個?

盲目的跟風購買,浪費了多少銀子?

"

自從養了娃,森森的覺得,錢永遠都不夠花有木有?

從出生開始,奶粉錢、尿不溼錢、衣服錢,樣樣都不能含糊;

終於熬到能吃輔食了,便宜的不安全,安全的都賊貴,輔食吃不進去幾口,需要的花樣工具到不少;

再大一些,該出去社交了,買玩具要錢,去兒童樂園要錢,想開開眼界出去“浪”更要錢!

養一個娃的費用快趕上全家的支出了,這哪是養娃,簡直是養了個燒錢機器好不?

都說養孩子不要帶功利心,但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尼瑪說什麼說到底都是錢啊。

誰不希望錢花在刀刃上,花在“有用”的地方?畢竟老孃(老子)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

所以,作為一枚合格的家庭主婦,在負責剁手的同時,至少也該知道,怎麼理性剁手才不會真的變成“敗家媳婦兒”。

今兒就跟大家討論一下消費觀這件事兒。

雖然說跟女人談理性消費這件事有點超現實,但是不管有沒有養孩子,作為一個家庭成員,咱都繞不過這件事。

有了孩子之後,錢要怎麼花才夠用?(實用好文)

跟大家分享C媽比較認可的兩個消費觀,看完之後也許你能發現,其實養孩子沒那麼費錢。

第一個:可以鋪張,但是不能浪費。

我不反對鋪張,但是不能忍受浪費。

就比如買菜,10塊錢一斤的有機土豆,雖然貴,但你吃的一個不剩,吃到了安心,還吃到了健康,錢就不算白花。

但如果你圖便宜買了5斤2塊錢一斤的處理土豆,一斤還沒吃完,眼瞅著4斤都爛掉了,你說便宜了還是貴了?

更關鍵的是,你把東西給浪費了。

東西不能物盡其用,即便很便宜——就算是白給,最後浪費了,也不能忍。

而眼瞅著東西被浪費的心情,沒一個會是好的。

映射到對孩子的投入上,也是一樣的。

現實的觀念是,“我們給不了孩子全世界最貴的,但是我們一定給他我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

可是父母之愛的天性,大都也是超現實的,事實上,我們真正努力做的,是在“超範圍”的給孩子自己能力之外“更好”的。

作為一個母親,我也贊成真的對孩子有用的東西,“鋪張”一點也無妨,比如說大量的正版繪本,有利於腦部開發的玩具,真正能打開孩子眼界的新發明,安全係數很高的出行工具,或是一切你真心覺得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推動作用的東西。

畢竟,我們這麼努力也是為了讓下一代過的更好。

在之前的文章裡,C媽舉過一個老奶奶的例子:

做留守兒童專題的時候,我採訪過一個奶奶,獨自撫養著孫子。條件確實不好,但她非常注重教育投資,因為她自己不識字,不能親自給孩子閱讀,所以花了不到兩千塊給孩子買了一套點讀筆,讓沒有父母守在身邊的孩子可以每天接觸到書。

兩千塊錢對於一個留守老人來說,算是一筆鉅款了,但是這筆錢卻花得非常值,它代替一個家庭(一個不識字的奶奶,一對不在身邊的父母)完成了對一個孩子的閱讀啟蒙。

整個村子只有這樣一個老太太捨得,她的捨得豐富了孩子的眼界,她用自己的力量讓孩子走的更遠,這才是對孩子正確的投資,這才是讓孩子超越他的階層的正確打開方式。

東西不管多麼貴,只要能夠物盡其用,也算是不枉一片良苦用心。

可是大部分父母,只是盲目的貪多,圖優惠,買完之後就丟給孩子或壓了箱底。

囤了那麼多的貨,有幾個派上了用場?

買了那麼多玩具,你真心陪孩子玩過幾個?

盲目的跟風購買,浪費了多少銀子?

有了孩子之後,錢要怎麼花才夠用?(實用好文)

第二個:你不能什麼都想要

從娃的吃、穿、住、行,到他的遊、購、娛樂。

親愛的,你不能什麼都想要,而且什麼都要最好的(當然,土豪除外)。

作為普通人家的我們,消費應該有重點。

當然,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消費觀。

  • 有的家庭注重顏值,只要我娃出街能夠BlinBlin閃閃的,別的湊合一些都ok。
  • 有的家庭注重健康,只要我娃吃得好、長得壯,其他都無所謂。
  • 有的家庭注重教育,只要有助於我娃智力開發,啥我都願付出。

我們當然什麼都想要,但事實是,我們大部分人還是要因為經濟的侷限,做一部分取捨。

對我們更加重視的那些屬性,追加更大的投資,其他的做相應的縮減。

這些選項都沒有對錯,它基於的是每個家庭的消費觀。

只是養孩子之前,唯有明確了什麼是你最看重的投資,才有可能真的做到理性消費。

比如說我吧,如果讓我挑兩樣最重要的投資,第一是安全,第二是教育。

安全問題,高於一切。

但是很多人都覺得它只是個口號,所以不以為然。

只要事關安全,我從不含糊。

  • 比如食物安全,大部分其實只是抱怨,並不會真的採取措施。因為他們覺得其實孩子吃什麼都會長大,那些多年之後才會顯現出來的安全隱患,並不足以讓他們提高警惕。但儘管大環境不如人意,我還是會選擇消費能力內最安全的食品。
  • 比如出行安全,我會給CC買有絕對品質的安全座椅。任何有安全隱患的東西,我都不會將就。因為在安全這件事上,我從不敢抱有僥倖心理。而是永遠留有一絲警惕之心,我只會想,萬一那個倒黴的就是我,我怎麼讓我的孩子少一份危險。安全沒了,其他一切都免談,不能等真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
"

自從養了娃,森森的覺得,錢永遠都不夠花有木有?

從出生開始,奶粉錢、尿不溼錢、衣服錢,樣樣都不能含糊;

終於熬到能吃輔食了,便宜的不安全,安全的都賊貴,輔食吃不進去幾口,需要的花樣工具到不少;

再大一些,該出去社交了,買玩具要錢,去兒童樂園要錢,想開開眼界出去“浪”更要錢!

養一個娃的費用快趕上全家的支出了,這哪是養娃,簡直是養了個燒錢機器好不?

都說養孩子不要帶功利心,但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尼瑪說什麼說到底都是錢啊。

誰不希望錢花在刀刃上,花在“有用”的地方?畢竟老孃(老子)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

所以,作為一枚合格的家庭主婦,在負責剁手的同時,至少也該知道,怎麼理性剁手才不會真的變成“敗家媳婦兒”。

今兒就跟大家討論一下消費觀這件事兒。

雖然說跟女人談理性消費這件事有點超現實,但是不管有沒有養孩子,作為一個家庭成員,咱都繞不過這件事。

有了孩子之後,錢要怎麼花才夠用?(實用好文)

跟大家分享C媽比較認可的兩個消費觀,看完之後也許你能發現,其實養孩子沒那麼費錢。

第一個:可以鋪張,但是不能浪費。

我不反對鋪張,但是不能忍受浪費。

就比如買菜,10塊錢一斤的有機土豆,雖然貴,但你吃的一個不剩,吃到了安心,還吃到了健康,錢就不算白花。

但如果你圖便宜買了5斤2塊錢一斤的處理土豆,一斤還沒吃完,眼瞅著4斤都爛掉了,你說便宜了還是貴了?

更關鍵的是,你把東西給浪費了。

東西不能物盡其用,即便很便宜——就算是白給,最後浪費了,也不能忍。

而眼瞅著東西被浪費的心情,沒一個會是好的。

映射到對孩子的投入上,也是一樣的。

現實的觀念是,“我們給不了孩子全世界最貴的,但是我們一定給他我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

可是父母之愛的天性,大都也是超現實的,事實上,我們真正努力做的,是在“超範圍”的給孩子自己能力之外“更好”的。

作為一個母親,我也贊成真的對孩子有用的東西,“鋪張”一點也無妨,比如說大量的正版繪本,有利於腦部開發的玩具,真正能打開孩子眼界的新發明,安全係數很高的出行工具,或是一切你真心覺得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推動作用的東西。

畢竟,我們這麼努力也是為了讓下一代過的更好。

在之前的文章裡,C媽舉過一個老奶奶的例子:

做留守兒童專題的時候,我採訪過一個奶奶,獨自撫養著孫子。條件確實不好,但她非常注重教育投資,因為她自己不識字,不能親自給孩子閱讀,所以花了不到兩千塊給孩子買了一套點讀筆,讓沒有父母守在身邊的孩子可以每天接觸到書。

兩千塊錢對於一個留守老人來說,算是一筆鉅款了,但是這筆錢卻花得非常值,它代替一個家庭(一個不識字的奶奶,一對不在身邊的父母)完成了對一個孩子的閱讀啟蒙。

整個村子只有這樣一個老太太捨得,她的捨得豐富了孩子的眼界,她用自己的力量讓孩子走的更遠,這才是對孩子正確的投資,這才是讓孩子超越他的階層的正確打開方式。

東西不管多麼貴,只要能夠物盡其用,也算是不枉一片良苦用心。

可是大部分父母,只是盲目的貪多,圖優惠,買完之後就丟給孩子或壓了箱底。

囤了那麼多的貨,有幾個派上了用場?

買了那麼多玩具,你真心陪孩子玩過幾個?

盲目的跟風購買,浪費了多少銀子?

有了孩子之後,錢要怎麼花才夠用?(實用好文)

第二個:你不能什麼都想要

從娃的吃、穿、住、行,到他的遊、購、娛樂。

親愛的,你不能什麼都想要,而且什麼都要最好的(當然,土豪除外)。

作為普通人家的我們,消費應該有重點。

當然,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消費觀。

  • 有的家庭注重顏值,只要我娃出街能夠BlinBlin閃閃的,別的湊合一些都ok。
  • 有的家庭注重健康,只要我娃吃得好、長得壯,其他都無所謂。
  • 有的家庭注重教育,只要有助於我娃智力開發,啥我都願付出。

我們當然什麼都想要,但事實是,我們大部分人還是要因為經濟的侷限,做一部分取捨。

對我們更加重視的那些屬性,追加更大的投資,其他的做相應的縮減。

這些選項都沒有對錯,它基於的是每個家庭的消費觀。

只是養孩子之前,唯有明確了什麼是你最看重的投資,才有可能真的做到理性消費。

比如說我吧,如果讓我挑兩樣最重要的投資,第一是安全,第二是教育。

安全問題,高於一切。

但是很多人都覺得它只是個口號,所以不以為然。

只要事關安全,我從不含糊。

  • 比如食物安全,大部分其實只是抱怨,並不會真的採取措施。因為他們覺得其實孩子吃什麼都會長大,那些多年之後才會顯現出來的安全隱患,並不足以讓他們提高警惕。但儘管大環境不如人意,我還是會選擇消費能力內最安全的食品。
  • 比如出行安全,我會給CC買有絕對品質的安全座椅。任何有安全隱患的東西,我都不會將就。因為在安全這件事上,我從不敢抱有僥倖心理。而是永遠留有一絲警惕之心,我只會想,萬一那個倒黴的就是我,我怎麼讓我的孩子少一份危險。安全沒了,其他一切都免談,不能等真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
有了孩子之後,錢要怎麼花才夠用?(實用好文)

至於教育,我始終認為,好的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裡說:“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在給CC買書這件事上,我從不吝嗇、也從不功利,什麼類別的我都會嘗試,而很少去考慮有什麼實際的“用處”。

但我給她選擇玩具,就難免會功利些。我沒買過什麼高大上的玩具,而是會選有益智性質的活玩具,比如拼圖、積木、磁力片、組裝玩具、畫板等等。

但是,那些三、五天就玩膩的聲光電玩具,比如會發出模擬聲音的玩具槍、會邊唱歌邊轉圈圈的小汽車,很少能上我的購買清單。

至於這兩個大項之外的,比如穿的衣服、用的工具、出遊的餐住標準等等,投資就會相應降低。

其實,即便同一個大類下,細分也能有重點和非重點的。

比如,我從不給CC買很貴的衣服,只要材質符合A類標準,安全就夠,但是,我會給她買好鞋。

相對衣服,鞋子的功能性和重要性要大得多。

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一雙重要的鞋不僅影響著孩子的發育,還影響著她活動的模式,每個孩子都應該有雙好鞋。

如果,我給CC置辦行頭的錢不能足夠我任性花,那麼,我會買一雙好鞋,買質量好的貼身內衣,買普通價格的外衣。

"

自從養了娃,森森的覺得,錢永遠都不夠花有木有?

從出生開始,奶粉錢、尿不溼錢、衣服錢,樣樣都不能含糊;

終於熬到能吃輔食了,便宜的不安全,安全的都賊貴,輔食吃不進去幾口,需要的花樣工具到不少;

再大一些,該出去社交了,買玩具要錢,去兒童樂園要錢,想開開眼界出去“浪”更要錢!

養一個娃的費用快趕上全家的支出了,這哪是養娃,簡直是養了個燒錢機器好不?

都說養孩子不要帶功利心,但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尼瑪說什麼說到底都是錢啊。

誰不希望錢花在刀刃上,花在“有用”的地方?畢竟老孃(老子)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

所以,作為一枚合格的家庭主婦,在負責剁手的同時,至少也該知道,怎麼理性剁手才不會真的變成“敗家媳婦兒”。

今兒就跟大家討論一下消費觀這件事兒。

雖然說跟女人談理性消費這件事有點超現實,但是不管有沒有養孩子,作為一個家庭成員,咱都繞不過這件事。

有了孩子之後,錢要怎麼花才夠用?(實用好文)

跟大家分享C媽比較認可的兩個消費觀,看完之後也許你能發現,其實養孩子沒那麼費錢。

第一個:可以鋪張,但是不能浪費。

我不反對鋪張,但是不能忍受浪費。

就比如買菜,10塊錢一斤的有機土豆,雖然貴,但你吃的一個不剩,吃到了安心,還吃到了健康,錢就不算白花。

但如果你圖便宜買了5斤2塊錢一斤的處理土豆,一斤還沒吃完,眼瞅著4斤都爛掉了,你說便宜了還是貴了?

更關鍵的是,你把東西給浪費了。

東西不能物盡其用,即便很便宜——就算是白給,最後浪費了,也不能忍。

而眼瞅著東西被浪費的心情,沒一個會是好的。

映射到對孩子的投入上,也是一樣的。

現實的觀念是,“我們給不了孩子全世界最貴的,但是我們一定給他我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

可是父母之愛的天性,大都也是超現實的,事實上,我們真正努力做的,是在“超範圍”的給孩子自己能力之外“更好”的。

作為一個母親,我也贊成真的對孩子有用的東西,“鋪張”一點也無妨,比如說大量的正版繪本,有利於腦部開發的玩具,真正能打開孩子眼界的新發明,安全係數很高的出行工具,或是一切你真心覺得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推動作用的東西。

畢竟,我們這麼努力也是為了讓下一代過的更好。

在之前的文章裡,C媽舉過一個老奶奶的例子:

做留守兒童專題的時候,我採訪過一個奶奶,獨自撫養著孫子。條件確實不好,但她非常注重教育投資,因為她自己不識字,不能親自給孩子閱讀,所以花了不到兩千塊給孩子買了一套點讀筆,讓沒有父母守在身邊的孩子可以每天接觸到書。

兩千塊錢對於一個留守老人來說,算是一筆鉅款了,但是這筆錢卻花得非常值,它代替一個家庭(一個不識字的奶奶,一對不在身邊的父母)完成了對一個孩子的閱讀啟蒙。

整個村子只有這樣一個老太太捨得,她的捨得豐富了孩子的眼界,她用自己的力量讓孩子走的更遠,這才是對孩子正確的投資,這才是讓孩子超越他的階層的正確打開方式。

東西不管多麼貴,只要能夠物盡其用,也算是不枉一片良苦用心。

可是大部分父母,只是盲目的貪多,圖優惠,買完之後就丟給孩子或壓了箱底。

囤了那麼多的貨,有幾個派上了用場?

買了那麼多玩具,你真心陪孩子玩過幾個?

盲目的跟風購買,浪費了多少銀子?

有了孩子之後,錢要怎麼花才夠用?(實用好文)

第二個:你不能什麼都想要

從娃的吃、穿、住、行,到他的遊、購、娛樂。

親愛的,你不能什麼都想要,而且什麼都要最好的(當然,土豪除外)。

作為普通人家的我們,消費應該有重點。

當然,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消費觀。

  • 有的家庭注重顏值,只要我娃出街能夠BlinBlin閃閃的,別的湊合一些都ok。
  • 有的家庭注重健康,只要我娃吃得好、長得壯,其他都無所謂。
  • 有的家庭注重教育,只要有助於我娃智力開發,啥我都願付出。

我們當然什麼都想要,但事實是,我們大部分人還是要因為經濟的侷限,做一部分取捨。

對我們更加重視的那些屬性,追加更大的投資,其他的做相應的縮減。

這些選項都沒有對錯,它基於的是每個家庭的消費觀。

只是養孩子之前,唯有明確了什麼是你最看重的投資,才有可能真的做到理性消費。

比如說我吧,如果讓我挑兩樣最重要的投資,第一是安全,第二是教育。

安全問題,高於一切。

但是很多人都覺得它只是個口號,所以不以為然。

只要事關安全,我從不含糊。

  • 比如食物安全,大部分其實只是抱怨,並不會真的採取措施。因為他們覺得其實孩子吃什麼都會長大,那些多年之後才會顯現出來的安全隱患,並不足以讓他們提高警惕。但儘管大環境不如人意,我還是會選擇消費能力內最安全的食品。
  • 比如出行安全,我會給CC買有絕對品質的安全座椅。任何有安全隱患的東西,我都不會將就。因為在安全這件事上,我從不敢抱有僥倖心理。而是永遠留有一絲警惕之心,我只會想,萬一那個倒黴的就是我,我怎麼讓我的孩子少一份危險。安全沒了,其他一切都免談,不能等真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
有了孩子之後,錢要怎麼花才夠用?(實用好文)

至於教育,我始終認為,好的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裡說:“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在給CC買書這件事上,我從不吝嗇、也從不功利,什麼類別的我都會嘗試,而很少去考慮有什麼實際的“用處”。

但我給她選擇玩具,就難免會功利些。我沒買過什麼高大上的玩具,而是會選有益智性質的活玩具,比如拼圖、積木、磁力片、組裝玩具、畫板等等。

但是,那些三、五天就玩膩的聲光電玩具,比如會發出模擬聲音的玩具槍、會邊唱歌邊轉圈圈的小汽車,很少能上我的購買清單。

至於這兩個大項之外的,比如穿的衣服、用的工具、出遊的餐住標準等等,投資就會相應降低。

其實,即便同一個大類下,細分也能有重點和非重點的。

比如,我從不給CC買很貴的衣服,只要材質符合A類標準,安全就夠,但是,我會給她買好鞋。

相對衣服,鞋子的功能性和重要性要大得多。

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一雙重要的鞋不僅影響著孩子的發育,還影響著她活動的模式,每個孩子都應該有雙好鞋。

如果,我給CC置辦行頭的錢不能足夠我任性花,那麼,我會買一雙好鞋,買質量好的貼身內衣,買普通價格的外衣。

有了孩子之後,錢要怎麼花才夠用?(實用好文)

當然,以上C媽的例子,絕對是"僅代表個人消費偏好"。

我拋磚引玉的重點,是讓諸位明白,我們不可能做到給他的每項條件都優越。

老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花錢花在裉節上。

所以,錢還是應該悠著點花,畢竟,給孩子一個優越的當下很重要,給她一個優越的未來,更重要。

只要能做到合理分配,你就不會再邊花錢邊恐慌。

你就會知道,其實不管掙多少,錢都可以很夠花。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新時代、新父母、新理念,公益普及嬰幼兒養育、疾病、心理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快手輔食,移步微信公眾號:CC爸媽(cc-bama)

覺得文章還不錯,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