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了:千萬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不完美媽媽 牛奶 陽光幼教preschool 2019-05-14

一位媽媽跟小編說:"孩子經常無理取鬧,到超市就要買這買那,不給買就坐在地上哭鬧。到別人家去就亂翻亂動,還會到人家沙發上亂蹦,無論你怎麼說,孩子都不聽話。每次我都會氣不打一處來,回到家就痛打一頓,但是,打完以後又心疼,想想孩子也就4歲,雖說不聽話,但總歸是心疼的。"

家長注意了:千萬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2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沒有警示作用,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展。

還說:"打了孩子,一是心疼孩子,二是後悔,生怕打孩子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不良的陰影,到底該不該打孩子?打了孩子後應該怎麼辦呢?"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完善,自尊感也越來越強。6歲後的孩子就已經是懂道理的年齡了。這時,父母更需要用講道理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避免打罵在孩子心裡產生負面影響。

小編分析: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曾說過:"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家長注意了:千萬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把打孩子當成一種教育的儀式,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他為什麼會捱打,這次要打幾下,下次再犯錯誤要如何處理等。

打罵孩子時,雖然孩子表面上誠惶誠恐,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根本沒有反省,更不會去思考該如何修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甚至有些極端的孩子會想辦法趕快逃離家庭,逃離父母的管束。

家長注意了:千萬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打的時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來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更不能不分青紅皁白抬手就打孩子。打完孩子後,一定要哄哄孩子,讓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媽媽也很傷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即使他錯了,爸爸媽媽還是愛他的。打他只是為了讓他記住,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新時代的父母,已經沒有了"不打不成器"的觀念,大部分父母都努力讓自己不打孩子。這應該是一種社會的進步。

家長注意了:千萬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雖然體罰孩子有許多負面的影響,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時候,有時候,一時氣不過打了不聽話的孩子,也是許多父母經常會出現的情形。那麼,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孩子之所以在兩歲時被稱為可怕的兩歲,其實就是因為,孩子要馬上進入三歲,而三歲是獨立的開始,孩子會為這一大步的跨越心理上有所牴觸,從而出現焦躁,會變著法的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想尋求多一點的愛和安全感,所以,足夠多愛的包圍會讓這第一個叛逆期早一點結束,反之,愛的缺失也會使這個叛逆期延長。

(1)儘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家長注意了:千萬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不打孩子應該是一個理想的狀態。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比如,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不好!""你這樣做我很不滿意!""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既然是叛逆,為什麼不反著去思考問題?

家長注意了:千萬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最喜歡的就是說不,而既然孩子有這種心理,為什麼我們家長不反著去想問題呢?孩子不願意吃飯,咱們可以說,寶貝今天中午咱們不吃飯了好不好?通常這樣做會得到意想不到結果。

(2)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時,孩子還需要自己來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溝通和交流。

叛逆期的各種無厘頭,會使爸爸媽媽倍感無奈,從而也會變得缺少耐心,各種的責備也會接踵而至,但是,這樣也會起反作用。孩子的叛逆,其實就是一種手段,她們渴望被愛,渴望被尊重,渴望被認同,多和她們溝通和交流,讓他們感受到爸爸媽媽對她們的尊重的認同,孩子也會回報給你足夠的尊重和認同。

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麼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後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於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3)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2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沒有警示作用,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展。

家長注意了:千萬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對於無理的取鬧,家長一定要學會無視。孩子的邏輯很簡單,很多都是條件反射,當他覺得他一哭鬧能達到目的,那麼哭鬧就會變成她的手段,叛逆期,雖然我們需要給她足夠的愛,但是,也要讓他知道,愛不是溺愛,無理的取鬧,爸爸媽媽一定會無視。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完善,自尊感也越來越強。6歲後的孩子就已經是懂道理的年齡了。這時,父母更需要用講道理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避免打罵在孩子心裡產生負面影響。

兩歲的叛逆期,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勵。第一個叛逆期,孩子也會同時學會害怕,這個時期,孩子會變得“不夠勇敢”,很多事情不敢去嘗試,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給他們鼓勵,讓他們學會勇敢的去嘗試,讓他們知道即使爸爸媽媽不會像以前那樣幫助他,但是爸爸媽媽也會在她們觸手可及的地方,靜靜的看著她們成長。

家長注意了:千萬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各樣的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反覆操作某一動作或反覆學習某一項能力,並且學習能力特別強的時期。有依戀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腳等動作的敏感期、語言的敏感期、細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膚觸摸的敏感期、執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數學敏感期、繪畫敏感期等等。

看完小編的這篇文章,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評論區下方評論留言喔,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贊就是對小編的肯定與鼓勵,明天小編將會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好的內容,希望大家不要錯過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