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

東城區安定門街道來了很多各領域專家,商討老城和中軸線風貌的保護。王金銘不請自到,坐在角落裡。

他不想放過這樣的機會。63歲的他是一間京城老物件陳列室的主人,他希望為老物件們找一個更好的家,成為一座更像樣的博物館。

陳列室容納了2000多件老北京胡同生活用品,時代橫跨近百年。在民俗學者眼中,這些瑣碎的民間生活物品延續了平民社會歷史記憶,填補了官方還原“城市記憶”的空白。

但北京179家博物館裡,這家唯一的生活老物件陳列室榜上無名,少人問津。

"

東城區安定門街道來了很多各領域專家,商討老城和中軸線風貌的保護。王金銘不請自到,坐在角落裡。

他不想放過這樣的機會。63歲的他是一間京城老物件陳列室的主人,他希望為老物件們找一個更好的家,成為一座更像樣的博物館。

陳列室容納了2000多件老北京胡同生活用品,時代橫跨近百年。在民俗學者眼中,這些瑣碎的民間生活物品延續了平民社會歷史記憶,填補了官方還原“城市記憶”的空白。

但北京179家博物館裡,這家唯一的生活老物件陳列室榜上無名,少人問津。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安定門京城老物件陳列室門口,陳列室已有11年曆史。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最大的博物館”

快到下午5點了。眼看會議臨近結束,王金銘還沒等到發言的機會。他坐不住了,插話請求給他留三分鐘。

他想在專家面前說說自己的觀點。他說,恢復中軸線風貌不能光靠錢、現代化手段,也不能光靠編書。要用實物來書寫中軸線居民生活的歷史,呈現中軸線兩旁的人們,這六七百年是怎麼活過來的。

王金銘的陳列室在傳統北京城中軸線的最北端,鐘樓腳下的鈴鐺衚衕甲4號。往北1公里過了安定門,就出了北京城。據當地民俗研究者李輝考證,這已是中軸線上的最後一片原住民聚居的衚衕區域,難得地保存著不少早先衚衕生活風貌。

陳列室40平方米,王金銘每週末過去值班一天,平時大門緊鎖,參觀需要預約。進門是一堵模仿四合院照壁的隔擋物,室內光線陰暗,最裡面擺著條桌、八仙桌、椅子,居中一溜八仙桌拼成一條長桌,擺著幾套茶壺茶碗、撥盤電話機,兩側立著數個玻璃展示櫃。但大量的收藏品淹沒了傢俱原有的輪廓:水壺有近20個,覆蓋從晚清到現在的各個時期;不知什麼年代的隔扇上,掛著一雙草鞋;“福娃”玩偶背後是幾把吉他,兩個如今顯得巨大的盒式錄音機曾是改革開放的生活標誌物,疊放在木櫃上,看上去搖搖欲墜。

老物件橫跨1900年到1970年前後近百年,王金銘估計有2000多件。絕大多數物品已經退出生活:三寸金蓮布鞋、清朝官兵的頂戴花翎、各個年代的老式鐵熨斗(需要在槽子裡裝上木炭),還有很多物件一般人已經猜不出用途,包括一整套各行業貨郎叫賣的響器。

王金銘得意地說,這是一座最“大”的博物館。“大”,是指生活的廣度和寬度,因為陳列室收藏的都是衚衕居民的生活用品,是“中華傳統文化在民間的體現”。

然而,截至2018年末,北京共有179家博物館。王金銘的陳列室,並不在其列。

"

東城區安定門街道來了很多各領域專家,商討老城和中軸線風貌的保護。王金銘不請自到,坐在角落裡。

他不想放過這樣的機會。63歲的他是一間京城老物件陳列室的主人,他希望為老物件們找一個更好的家,成為一座更像樣的博物館。

陳列室容納了2000多件老北京胡同生活用品,時代橫跨近百年。在民俗學者眼中,這些瑣碎的民間生活物品延續了平民社會歷史記憶,填補了官方還原“城市記憶”的空白。

但北京179家博物館裡,這家唯一的生活老物件陳列室榜上無名,少人問津。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安定門京城老物件陳列室門口,陳列室已有11年曆史。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最大的博物館”

快到下午5點了。眼看會議臨近結束,王金銘還沒等到發言的機會。他坐不住了,插話請求給他留三分鐘。

他想在專家面前說說自己的觀點。他說,恢復中軸線風貌不能光靠錢、現代化手段,也不能光靠編書。要用實物來書寫中軸線居民生活的歷史,呈現中軸線兩旁的人們,這六七百年是怎麼活過來的。

王金銘的陳列室在傳統北京城中軸線的最北端,鐘樓腳下的鈴鐺衚衕甲4號。往北1公里過了安定門,就出了北京城。據當地民俗研究者李輝考證,這已是中軸線上的最後一片原住民聚居的衚衕區域,難得地保存著不少早先衚衕生活風貌。

陳列室40平方米,王金銘每週末過去值班一天,平時大門緊鎖,參觀需要預約。進門是一堵模仿四合院照壁的隔擋物,室內光線陰暗,最裡面擺著條桌、八仙桌、椅子,居中一溜八仙桌拼成一條長桌,擺著幾套茶壺茶碗、撥盤電話機,兩側立著數個玻璃展示櫃。但大量的收藏品淹沒了傢俱原有的輪廓:水壺有近20個,覆蓋從晚清到現在的各個時期;不知什麼年代的隔扇上,掛著一雙草鞋;“福娃”玩偶背後是幾把吉他,兩個如今顯得巨大的盒式錄音機曾是改革開放的生活標誌物,疊放在木櫃上,看上去搖搖欲墜。

老物件橫跨1900年到1970年前後近百年,王金銘估計有2000多件。絕大多數物品已經退出生活:三寸金蓮布鞋、清朝官兵的頂戴花翎、各個年代的老式鐵熨斗(需要在槽子裡裝上木炭),還有很多物件一般人已經猜不出用途,包括一整套各行業貨郎叫賣的響器。

王金銘得意地說,這是一座最“大”的博物館。“大”,是指生活的廣度和寬度,因為陳列室收藏的都是衚衕居民的生活用品,是“中華傳統文化在民間的體現”。

然而,截至2018年末,北京共有179家博物館。王金銘的陳列室,並不在其列。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40平米的陳列室裡。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消逝的講究

有人預約進來參觀時,王金銘都會事先打上兩瓶熱水,用茶壺沏“高沫兒”招待客人。這隻茶壺也是舊時代的老物件,被李輝看出了門道。

65歲的李輝研究北京史已有20多年,她退休前當過軍人、網站編輯、資料員、圖書管理員,內退後鑽進北京史的故紙堆中。她與人合著過關於大柵欄的書,最近幾年,又寫了一本近13萬字的關於中軸線文化的書稿。

茶壺周身散佈著半透明的白點。李輝說,這些作為裝飾的白點,是在做坯的時候就已經鏤空,完全用釉塗上去,燒出來呈半透明狀。她認為能從中窺出舊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現在也有類似產品,但實際上是實心的,只是後期用色彩點染而成。

她還注意到了一個殘留陳舊油漬的筷子籠。部件之間不用膠粘、釘子,甚至不用榫卯,而是依靠特殊的“魯班扣”別在一起,結構精巧又有趣。

這些老物件令李輝想起了一些已經消逝的講究。她爺爺吃香菜不吃葉子只吃杆,媽媽每次出門都要換件像樣的衣服,換下在家穿的布鞋,把皮鞋拿出來擦一擦,重新洗臉梳頭。春夏季節傍晚,有小販挑著籮筐賣白蘭花,兩朵或三朵一對,頭朝外擺一圈。女人們從四合院走出來,買上幾朵別在胸前,藍布衣裳襯著白色花瓣。那是她記憶中關於老北京最詩情畫意的畫面。

在李輝看來,“燦爛文明”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上。“這些物件不過100年,我們在生活當中已經看不到了,將來也不會用到。但是北京文化的特點、京城普通百姓生活的藝術,很大程度就是表現在生活物品的細節中。”

王金銘收藏老物件的初衷,就是傳承背後的文化和老理兒。他說老物件中有尊重。早先衚衕的生活很安靜,貨郎叫賣並不大聲,尾音綿長而悠揚,這是對衚衕居民靜謐生活的尊重。同行相見也會噤口,走遠了才繼續叫賣,這是同行間的尊重。

老物件中還有傳承。兩塊金屬模具合成一副“烙糕子”,模具裡刻著金魚,中間擱上面團,合起來,火上烤熱,就熟了。有孩子說自己家裡有差不多的電烙糕,王金銘就順勢說,這些東西一步步發展,都是你的祖輩、爺爺奶奶通過智慧和勞動創造的,然後才有了當今的生活,所以要去感恩先人。

"

東城區安定門街道來了很多各領域專家,商討老城和中軸線風貌的保護。王金銘不請自到,坐在角落裡。

他不想放過這樣的機會。63歲的他是一間京城老物件陳列室的主人,他希望為老物件們找一個更好的家,成為一座更像樣的博物館。

陳列室容納了2000多件老北京胡同生活用品,時代橫跨近百年。在民俗學者眼中,這些瑣碎的民間生活物品延續了平民社會歷史記憶,填補了官方還原“城市記憶”的空白。

但北京179家博物館裡,這家唯一的生活老物件陳列室榜上無名,少人問津。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安定門京城老物件陳列室門口,陳列室已有11年曆史。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最大的博物館”

快到下午5點了。眼看會議臨近結束,王金銘還沒等到發言的機會。他坐不住了,插話請求給他留三分鐘。

他想在專家面前說說自己的觀點。他說,恢復中軸線風貌不能光靠錢、現代化手段,也不能光靠編書。要用實物來書寫中軸線居民生活的歷史,呈現中軸線兩旁的人們,這六七百年是怎麼活過來的。

王金銘的陳列室在傳統北京城中軸線的最北端,鐘樓腳下的鈴鐺衚衕甲4號。往北1公里過了安定門,就出了北京城。據當地民俗研究者李輝考證,這已是中軸線上的最後一片原住民聚居的衚衕區域,難得地保存著不少早先衚衕生活風貌。

陳列室40平方米,王金銘每週末過去值班一天,平時大門緊鎖,參觀需要預約。進門是一堵模仿四合院照壁的隔擋物,室內光線陰暗,最裡面擺著條桌、八仙桌、椅子,居中一溜八仙桌拼成一條長桌,擺著幾套茶壺茶碗、撥盤電話機,兩側立著數個玻璃展示櫃。但大量的收藏品淹沒了傢俱原有的輪廓:水壺有近20個,覆蓋從晚清到現在的各個時期;不知什麼年代的隔扇上,掛著一雙草鞋;“福娃”玩偶背後是幾把吉他,兩個如今顯得巨大的盒式錄音機曾是改革開放的生活標誌物,疊放在木櫃上,看上去搖搖欲墜。

老物件橫跨1900年到1970年前後近百年,王金銘估計有2000多件。絕大多數物品已經退出生活:三寸金蓮布鞋、清朝官兵的頂戴花翎、各個年代的老式鐵熨斗(需要在槽子裡裝上木炭),還有很多物件一般人已經猜不出用途,包括一整套各行業貨郎叫賣的響器。

王金銘得意地說,這是一座最“大”的博物館。“大”,是指生活的廣度和寬度,因為陳列室收藏的都是衚衕居民的生活用品,是“中華傳統文化在民間的體現”。

然而,截至2018年末,北京共有179家博物館。王金銘的陳列室,並不在其列。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40平米的陳列室裡。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消逝的講究

有人預約進來參觀時,王金銘都會事先打上兩瓶熱水,用茶壺沏“高沫兒”招待客人。這隻茶壺也是舊時代的老物件,被李輝看出了門道。

65歲的李輝研究北京史已有20多年,她退休前當過軍人、網站編輯、資料員、圖書管理員,內退後鑽進北京史的故紙堆中。她與人合著過關於大柵欄的書,最近幾年,又寫了一本近13萬字的關於中軸線文化的書稿。

茶壺周身散佈著半透明的白點。李輝說,這些作為裝飾的白點,是在做坯的時候就已經鏤空,完全用釉塗上去,燒出來呈半透明狀。她認為能從中窺出舊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現在也有類似產品,但實際上是實心的,只是後期用色彩點染而成。

她還注意到了一個殘留陳舊油漬的筷子籠。部件之間不用膠粘、釘子,甚至不用榫卯,而是依靠特殊的“魯班扣”別在一起,結構精巧又有趣。

這些老物件令李輝想起了一些已經消逝的講究。她爺爺吃香菜不吃葉子只吃杆,媽媽每次出門都要換件像樣的衣服,換下在家穿的布鞋,把皮鞋拿出來擦一擦,重新洗臉梳頭。春夏季節傍晚,有小販挑著籮筐賣白蘭花,兩朵或三朵一對,頭朝外擺一圈。女人們從四合院走出來,買上幾朵別在胸前,藍布衣裳襯著白色花瓣。那是她記憶中關於老北京最詩情畫意的畫面。

在李輝看來,“燦爛文明”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上。“這些物件不過100年,我們在生活當中已經看不到了,將來也不會用到。但是北京文化的特點、京城普通百姓生活的藝術,很大程度就是表現在生活物品的細節中。”

王金銘收藏老物件的初衷,就是傳承背後的文化和老理兒。他說老物件中有尊重。早先衚衕的生活很安靜,貨郎叫賣並不大聲,尾音綿長而悠揚,這是對衚衕居民靜謐生活的尊重。同行相見也會噤口,走遠了才繼續叫賣,這是同行間的尊重。

老物件中還有傳承。兩塊金屬模具合成一副“烙糕子”,模具裡刻著金魚,中間擱上面團,合起來,火上烤熱,就熟了。有孩子說自己家裡有差不多的電烙糕,王金銘就順勢說,這些東西一步步發展,都是你的祖輩、爺爺奶奶通過智慧和勞動創造的,然後才有了當今的生活,所以要去感恩先人。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演示以前貨郎叫賣前的動作,一手捂耳朵,提示過往居民不要受到驚嚇。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老年“收藏團”

王金銘對老物件的關注始於2001年春節。時任居委會主任的他,開始連年在交道口北頭條衚衕組織“衚衕廟會”,街坊們在一起敲鑼打鼓扭秧歌。王金銘還鼓勵大家拿出以前的老物件,擺出來,回首往昔。

後來隨著老北京城區改造,新的生活方式到來,大批老物件被拋在身後,王金銘與團隊夥伴將它們收集起來,成為陳列室藏品的豐富來源。

這支團隊由十幾位老北京人組成,幾乎都是老年人,最年長者將近80歲,最年輕的55歲,沒有年輕人願意加入。他們還擁有一個更大的藏品庫,位於平谷,藏品多達三四十萬件。

小團隊成員各有各的收藏方向:“大爺”收藏文房四寶,“古大爺”收集從清代至今的鐵皮玩具,“小李子”偏愛電器,“王哥”專收自行車,阿龍兄弟倆則收藏雜項。王金銘此前收藏火器,火鐮、火柴、打火機。

不僅收藏方向不同,各人的理念也迥異,用王金銘的話說,有的是因為喜愛,有的是為了升值。

他們或多或少會點老北京的叫賣吆喝,因此最主要的集體活動,就圍繞叫賣展開:逢年過節上廟會等場合演出,還登上了更大的舞臺,在老年人“春晚”、國家大劇院話劇、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等節目上表演老北京吆喝。

在這些節目中,他們會“夾帶私貨”,順帶展示介紹一些老物件,形成一場“以收藏為基礎的老北京叫賣表演”。

來自政府的活動邀約也為數不少,逢年過節會去節慶活動上表演。2019年春節前,團隊的老哥們一起策劃了一次臺灣遊,飛機從香港轉機,計劃正月十四出發。臘月二十八,一位政府裡熟悉的人給他打來電話,請他組織一個元宵節節目,正月十五在鐘鼓樓廣場演出。王金銘一個人留下來完成了演出,節目總共就5分鐘,他穿上襖子,揹著糖葫蘆,唱了一段自己設計的慶祝元宵節的唱詞。

但2600元機票打了水漂,這事他沒跟別人說。“政府讓我來做這些事情,我會努力去做。”

"

東城區安定門街道來了很多各領域專家,商討老城和中軸線風貌的保護。王金銘不請自到,坐在角落裡。

他不想放過這樣的機會。63歲的他是一間京城老物件陳列室的主人,他希望為老物件們找一個更好的家,成為一座更像樣的博物館。

陳列室容納了2000多件老北京胡同生活用品,時代橫跨近百年。在民俗學者眼中,這些瑣碎的民間生活物品延續了平民社會歷史記憶,填補了官方還原“城市記憶”的空白。

但北京179家博物館裡,這家唯一的生活老物件陳列室榜上無名,少人問津。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安定門京城老物件陳列室門口,陳列室已有11年曆史。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最大的博物館”

快到下午5點了。眼看會議臨近結束,王金銘還沒等到發言的機會。他坐不住了,插話請求給他留三分鐘。

他想在專家面前說說自己的觀點。他說,恢復中軸線風貌不能光靠錢、現代化手段,也不能光靠編書。要用實物來書寫中軸線居民生活的歷史,呈現中軸線兩旁的人們,這六七百年是怎麼活過來的。

王金銘的陳列室在傳統北京城中軸線的最北端,鐘樓腳下的鈴鐺衚衕甲4號。往北1公里過了安定門,就出了北京城。據當地民俗研究者李輝考證,這已是中軸線上的最後一片原住民聚居的衚衕區域,難得地保存著不少早先衚衕生活風貌。

陳列室40平方米,王金銘每週末過去值班一天,平時大門緊鎖,參觀需要預約。進門是一堵模仿四合院照壁的隔擋物,室內光線陰暗,最裡面擺著條桌、八仙桌、椅子,居中一溜八仙桌拼成一條長桌,擺著幾套茶壺茶碗、撥盤電話機,兩側立著數個玻璃展示櫃。但大量的收藏品淹沒了傢俱原有的輪廓:水壺有近20個,覆蓋從晚清到現在的各個時期;不知什麼年代的隔扇上,掛著一雙草鞋;“福娃”玩偶背後是幾把吉他,兩個如今顯得巨大的盒式錄音機曾是改革開放的生活標誌物,疊放在木櫃上,看上去搖搖欲墜。

老物件橫跨1900年到1970年前後近百年,王金銘估計有2000多件。絕大多數物品已經退出生活:三寸金蓮布鞋、清朝官兵的頂戴花翎、各個年代的老式鐵熨斗(需要在槽子裡裝上木炭),還有很多物件一般人已經猜不出用途,包括一整套各行業貨郎叫賣的響器。

王金銘得意地說,這是一座最“大”的博物館。“大”,是指生活的廣度和寬度,因為陳列室收藏的都是衚衕居民的生活用品,是“中華傳統文化在民間的體現”。

然而,截至2018年末,北京共有179家博物館。王金銘的陳列室,並不在其列。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40平米的陳列室裡。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消逝的講究

有人預約進來參觀時,王金銘都會事先打上兩瓶熱水,用茶壺沏“高沫兒”招待客人。這隻茶壺也是舊時代的老物件,被李輝看出了門道。

65歲的李輝研究北京史已有20多年,她退休前當過軍人、網站編輯、資料員、圖書管理員,內退後鑽進北京史的故紙堆中。她與人合著過關於大柵欄的書,最近幾年,又寫了一本近13萬字的關於中軸線文化的書稿。

茶壺周身散佈著半透明的白點。李輝說,這些作為裝飾的白點,是在做坯的時候就已經鏤空,完全用釉塗上去,燒出來呈半透明狀。她認為能從中窺出舊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現在也有類似產品,但實際上是實心的,只是後期用色彩點染而成。

她還注意到了一個殘留陳舊油漬的筷子籠。部件之間不用膠粘、釘子,甚至不用榫卯,而是依靠特殊的“魯班扣”別在一起,結構精巧又有趣。

這些老物件令李輝想起了一些已經消逝的講究。她爺爺吃香菜不吃葉子只吃杆,媽媽每次出門都要換件像樣的衣服,換下在家穿的布鞋,把皮鞋拿出來擦一擦,重新洗臉梳頭。春夏季節傍晚,有小販挑著籮筐賣白蘭花,兩朵或三朵一對,頭朝外擺一圈。女人們從四合院走出來,買上幾朵別在胸前,藍布衣裳襯著白色花瓣。那是她記憶中關於老北京最詩情畫意的畫面。

在李輝看來,“燦爛文明”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上。“這些物件不過100年,我們在生活當中已經看不到了,將來也不會用到。但是北京文化的特點、京城普通百姓生活的藝術,很大程度就是表現在生活物品的細節中。”

王金銘收藏老物件的初衷,就是傳承背後的文化和老理兒。他說老物件中有尊重。早先衚衕的生活很安靜,貨郎叫賣並不大聲,尾音綿長而悠揚,這是對衚衕居民靜謐生活的尊重。同行相見也會噤口,走遠了才繼續叫賣,這是同行間的尊重。

老物件中還有傳承。兩塊金屬模具合成一副“烙糕子”,模具裡刻著金魚,中間擱上面團,合起來,火上烤熱,就熟了。有孩子說自己家裡有差不多的電烙糕,王金銘就順勢說,這些東西一步步發展,都是你的祖輩、爺爺奶奶通過智慧和勞動創造的,然後才有了當今的生活,所以要去感恩先人。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演示以前貨郎叫賣前的動作,一手捂耳朵,提示過往居民不要受到驚嚇。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老年“收藏團”

王金銘對老物件的關注始於2001年春節。時任居委會主任的他,開始連年在交道口北頭條衚衕組織“衚衕廟會”,街坊們在一起敲鑼打鼓扭秧歌。王金銘還鼓勵大家拿出以前的老物件,擺出來,回首往昔。

後來隨著老北京城區改造,新的生活方式到來,大批老物件被拋在身後,王金銘與團隊夥伴將它們收集起來,成為陳列室藏品的豐富來源。

這支團隊由十幾位老北京人組成,幾乎都是老年人,最年長者將近80歲,最年輕的55歲,沒有年輕人願意加入。他們還擁有一個更大的藏品庫,位於平谷,藏品多達三四十萬件。

小團隊成員各有各的收藏方向:“大爺”收藏文房四寶,“古大爺”收集從清代至今的鐵皮玩具,“小李子”偏愛電器,“王哥”專收自行車,阿龍兄弟倆則收藏雜項。王金銘此前收藏火器,火鐮、火柴、打火機。

不僅收藏方向不同,各人的理念也迥異,用王金銘的話說,有的是因為喜愛,有的是為了升值。

他們或多或少會點老北京的叫賣吆喝,因此最主要的集體活動,就圍繞叫賣展開:逢年過節上廟會等場合演出,還登上了更大的舞臺,在老年人“春晚”、國家大劇院話劇、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等節目上表演老北京吆喝。

在這些節目中,他們會“夾帶私貨”,順帶展示介紹一些老物件,形成一場“以收藏為基礎的老北京叫賣表演”。

來自政府的活動邀約也為數不少,逢年過節會去節慶活動上表演。2019年春節前,團隊的老哥們一起策劃了一次臺灣遊,飛機從香港轉機,計劃正月十四出發。臘月二十八,一位政府裡熟悉的人給他打來電話,請他組織一個元宵節節目,正月十五在鐘鼓樓廣場演出。王金銘一個人留下來完成了演出,節目總共就5分鐘,他穿上襖子,揹著糖葫蘆,唱了一段自己設計的慶祝元宵節的唱詞。

但2600元機票打了水漂,這事他沒跟別人說。“政府讓我來做這些事情,我會努力去做。”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陳列室收藏的一些老北京貨郎叫賣使用的響器。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何處尋“家”

北京確實很難找到其他類似的老北京物件展示場所了。距離鈴鐺衚衕3公里外的的東四地區,被看成是北京胡同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區域,近些年開了兩家衚衕博物館:史家衚衕博物館和東四胡同博物館。

東四胡同博物館是一箇舊宅子與鏡子、玻璃共同構成的天地,內部設計也大尺度地融合現代藝術,高達3米的弧形不鏽鋼藝術裝置從空中橫跨兩個院落,寓意一道“月影”;最裡一進院落的正中,安放著直徑近1米的不鏽鋼金屬球,表面鐫刻著28星宿,取名“星天”,與“月影”呼應。東四博物館通過視頻、紀錄片、模型、圖片展等形式,儘可能再現最豐富的衚衕歷史,但歷史實物寥寥無幾。

北京唯一正式命名的“民俗博物館”位於朝陽門外的東嶽廟,並不以重現微觀的老北京生活為使命。東嶽廟眾多大殿主要用來供奉道教仙人,幾個主要展廳裡,6月裡在舉辦兩個展覽:北京匾額文物展和端午文化展。

北京最重要的城市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的一項職責,就是收藏城市記憶。首博副館長黃雪寅說,首博也在不斷收集生活物品,老北京的生活物品收藏有的已成體系,還有很多體系性不強。在這方面,民間收藏有很強的優勢。

但是,王金銘的陳列室並不“像”一座真正的博物館。社區居民範來友直言不諱地說,這更像是一間倉庫,李輝也說這些老物件“擺在這裡是浪費”。

王金銘渴望獲得政府的資金和場地支持。事實上他也得到了一些,這間陳列室就是街道提供的。2008年7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王金銘將這一事件命名為“老物件有家了”,時值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這間陳列室也獲得了很多媒體的關注。

但他還期望更多。在王金銘“最大膽”的想象中,需要至少四個院子承載這些老物件,按時代劃分:第一個階段是晚清至1949年,主要展示晚清與民國生活;第二個階段是1949年至1966年,新中國17年;第三個階段是“文化大革命”;第四個階段是改革開放之後的30年。將老物件分門別類“裝回”不同的時代裡。他跟前來調研的街區規劃團隊提出過這個設想,但無下文。

在那場老城和中軸線風貌的保護商討會上,王金銘還是被“刺兒”了兩句。會議主持人說,在你面前我們都不是專家,就你是專家了。王金銘笑臉迴應:“您罵我,我也愛聽,您說我好,我更愛聽。”

今年6月14日,社區又組織了一次關於老物件陳列室的專家研討會,請來東城區政協委員和北京某高校的團隊,研究陳列室的發展問題。王金銘一面期待能得到指導和支持,但心裡也不是很樂觀。

這種時候他又會拿出老北京人的豁達勁兒來。“能堅守一天是一天,盡微薄之力努力去做。”至於他個人,“有退休金生活,夠了。”

"

東城區安定門街道來了很多各領域專家,商討老城和中軸線風貌的保護。王金銘不請自到,坐在角落裡。

他不想放過這樣的機會。63歲的他是一間京城老物件陳列室的主人,他希望為老物件們找一個更好的家,成為一座更像樣的博物館。

陳列室容納了2000多件老北京胡同生活用品,時代橫跨近百年。在民俗學者眼中,這些瑣碎的民間生活物品延續了平民社會歷史記憶,填補了官方還原“城市記憶”的空白。

但北京179家博物館裡,這家唯一的生活老物件陳列室榜上無名,少人問津。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安定門京城老物件陳列室門口,陳列室已有11年曆史。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最大的博物館”

快到下午5點了。眼看會議臨近結束,王金銘還沒等到發言的機會。他坐不住了,插話請求給他留三分鐘。

他想在專家面前說說自己的觀點。他說,恢復中軸線風貌不能光靠錢、現代化手段,也不能光靠編書。要用實物來書寫中軸線居民生活的歷史,呈現中軸線兩旁的人們,這六七百年是怎麼活過來的。

王金銘的陳列室在傳統北京城中軸線的最北端,鐘樓腳下的鈴鐺衚衕甲4號。往北1公里過了安定門,就出了北京城。據當地民俗研究者李輝考證,這已是中軸線上的最後一片原住民聚居的衚衕區域,難得地保存著不少早先衚衕生活風貌。

陳列室40平方米,王金銘每週末過去值班一天,平時大門緊鎖,參觀需要預約。進門是一堵模仿四合院照壁的隔擋物,室內光線陰暗,最裡面擺著條桌、八仙桌、椅子,居中一溜八仙桌拼成一條長桌,擺著幾套茶壺茶碗、撥盤電話機,兩側立著數個玻璃展示櫃。但大量的收藏品淹沒了傢俱原有的輪廓:水壺有近20個,覆蓋從晚清到現在的各個時期;不知什麼年代的隔扇上,掛著一雙草鞋;“福娃”玩偶背後是幾把吉他,兩個如今顯得巨大的盒式錄音機曾是改革開放的生活標誌物,疊放在木櫃上,看上去搖搖欲墜。

老物件橫跨1900年到1970年前後近百年,王金銘估計有2000多件。絕大多數物品已經退出生活:三寸金蓮布鞋、清朝官兵的頂戴花翎、各個年代的老式鐵熨斗(需要在槽子裡裝上木炭),還有很多物件一般人已經猜不出用途,包括一整套各行業貨郎叫賣的響器。

王金銘得意地說,這是一座最“大”的博物館。“大”,是指生活的廣度和寬度,因為陳列室收藏的都是衚衕居民的生活用品,是“中華傳統文化在民間的體現”。

然而,截至2018年末,北京共有179家博物館。王金銘的陳列室,並不在其列。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40平米的陳列室裡。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消逝的講究

有人預約進來參觀時,王金銘都會事先打上兩瓶熱水,用茶壺沏“高沫兒”招待客人。這隻茶壺也是舊時代的老物件,被李輝看出了門道。

65歲的李輝研究北京史已有20多年,她退休前當過軍人、網站編輯、資料員、圖書管理員,內退後鑽進北京史的故紙堆中。她與人合著過關於大柵欄的書,最近幾年,又寫了一本近13萬字的關於中軸線文化的書稿。

茶壺周身散佈著半透明的白點。李輝說,這些作為裝飾的白點,是在做坯的時候就已經鏤空,完全用釉塗上去,燒出來呈半透明狀。她認為能從中窺出舊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現在也有類似產品,但實際上是實心的,只是後期用色彩點染而成。

她還注意到了一個殘留陳舊油漬的筷子籠。部件之間不用膠粘、釘子,甚至不用榫卯,而是依靠特殊的“魯班扣”別在一起,結構精巧又有趣。

這些老物件令李輝想起了一些已經消逝的講究。她爺爺吃香菜不吃葉子只吃杆,媽媽每次出門都要換件像樣的衣服,換下在家穿的布鞋,把皮鞋拿出來擦一擦,重新洗臉梳頭。春夏季節傍晚,有小販挑著籮筐賣白蘭花,兩朵或三朵一對,頭朝外擺一圈。女人們從四合院走出來,買上幾朵別在胸前,藍布衣裳襯著白色花瓣。那是她記憶中關於老北京最詩情畫意的畫面。

在李輝看來,“燦爛文明”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上。“這些物件不過100年,我們在生活當中已經看不到了,將來也不會用到。但是北京文化的特點、京城普通百姓生活的藝術,很大程度就是表現在生活物品的細節中。”

王金銘收藏老物件的初衷,就是傳承背後的文化和老理兒。他說老物件中有尊重。早先衚衕的生活很安靜,貨郎叫賣並不大聲,尾音綿長而悠揚,這是對衚衕居民靜謐生活的尊重。同行相見也會噤口,走遠了才繼續叫賣,這是同行間的尊重。

老物件中還有傳承。兩塊金屬模具合成一副“烙糕子”,模具裡刻著金魚,中間擱上面團,合起來,火上烤熱,就熟了。有孩子說自己家裡有差不多的電烙糕,王金銘就順勢說,這些東西一步步發展,都是你的祖輩、爺爺奶奶通過智慧和勞動創造的,然後才有了當今的生活,所以要去感恩先人。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演示以前貨郎叫賣前的動作,一手捂耳朵,提示過往居民不要受到驚嚇。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老年“收藏團”

王金銘對老物件的關注始於2001年春節。時任居委會主任的他,開始連年在交道口北頭條衚衕組織“衚衕廟會”,街坊們在一起敲鑼打鼓扭秧歌。王金銘還鼓勵大家拿出以前的老物件,擺出來,回首往昔。

後來隨著老北京城區改造,新的生活方式到來,大批老物件被拋在身後,王金銘與團隊夥伴將它們收集起來,成為陳列室藏品的豐富來源。

這支團隊由十幾位老北京人組成,幾乎都是老年人,最年長者將近80歲,最年輕的55歲,沒有年輕人願意加入。他們還擁有一個更大的藏品庫,位於平谷,藏品多達三四十萬件。

小團隊成員各有各的收藏方向:“大爺”收藏文房四寶,“古大爺”收集從清代至今的鐵皮玩具,“小李子”偏愛電器,“王哥”專收自行車,阿龍兄弟倆則收藏雜項。王金銘此前收藏火器,火鐮、火柴、打火機。

不僅收藏方向不同,各人的理念也迥異,用王金銘的話說,有的是因為喜愛,有的是為了升值。

他們或多或少會點老北京的叫賣吆喝,因此最主要的集體活動,就圍繞叫賣展開:逢年過節上廟會等場合演出,還登上了更大的舞臺,在老年人“春晚”、國家大劇院話劇、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等節目上表演老北京吆喝。

在這些節目中,他們會“夾帶私貨”,順帶展示介紹一些老物件,形成一場“以收藏為基礎的老北京叫賣表演”。

來自政府的活動邀約也為數不少,逢年過節會去節慶活動上表演。2019年春節前,團隊的老哥們一起策劃了一次臺灣遊,飛機從香港轉機,計劃正月十四出發。臘月二十八,一位政府裡熟悉的人給他打來電話,請他組織一個元宵節節目,正月十五在鐘鼓樓廣場演出。王金銘一個人留下來完成了演出,節目總共就5分鐘,他穿上襖子,揹著糖葫蘆,唱了一段自己設計的慶祝元宵節的唱詞。

但2600元機票打了水漂,這事他沒跟別人說。“政府讓我來做這些事情,我會努力去做。”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陳列室收藏的一些老北京貨郎叫賣使用的響器。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何處尋“家”

北京確實很難找到其他類似的老北京物件展示場所了。距離鈴鐺衚衕3公里外的的東四地區,被看成是北京胡同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區域,近些年開了兩家衚衕博物館:史家衚衕博物館和東四胡同博物館。

東四胡同博物館是一箇舊宅子與鏡子、玻璃共同構成的天地,內部設計也大尺度地融合現代藝術,高達3米的弧形不鏽鋼藝術裝置從空中橫跨兩個院落,寓意一道“月影”;最裡一進院落的正中,安放著直徑近1米的不鏽鋼金屬球,表面鐫刻著28星宿,取名“星天”,與“月影”呼應。東四博物館通過視頻、紀錄片、模型、圖片展等形式,儘可能再現最豐富的衚衕歷史,但歷史實物寥寥無幾。

北京唯一正式命名的“民俗博物館”位於朝陽門外的東嶽廟,並不以重現微觀的老北京生活為使命。東嶽廟眾多大殿主要用來供奉道教仙人,幾個主要展廳裡,6月裡在舉辦兩個展覽:北京匾額文物展和端午文化展。

北京最重要的城市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的一項職責,就是收藏城市記憶。首博副館長黃雪寅說,首博也在不斷收集生活物品,老北京的生活物品收藏有的已成體系,還有很多體系性不強。在這方面,民間收藏有很強的優勢。

但是,王金銘的陳列室並不“像”一座真正的博物館。社區居民範來友直言不諱地說,這更像是一間倉庫,李輝也說這些老物件“擺在這裡是浪費”。

王金銘渴望獲得政府的資金和場地支持。事實上他也得到了一些,這間陳列室就是街道提供的。2008年7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王金銘將這一事件命名為“老物件有家了”,時值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這間陳列室也獲得了很多媒體的關注。

但他還期望更多。在王金銘“最大膽”的想象中,需要至少四個院子承載這些老物件,按時代劃分:第一個階段是晚清至1949年,主要展示晚清與民國生活;第二個階段是1949年至1966年,新中國17年;第三個階段是“文化大革命”;第四個階段是改革開放之後的30年。將老物件分門別類“裝回”不同的時代裡。他跟前來調研的街區規劃團隊提出過這個設想,但無下文。

在那場老城和中軸線風貌的保護商討會上,王金銘還是被“刺兒”了兩句。會議主持人說,在你面前我們都不是專家,就你是專家了。王金銘笑臉迴應:“您罵我,我也愛聽,您說我好,我更愛聽。”

今年6月14日,社區又組織了一次關於老物件陳列室的專家研討會,請來東城區政協委員和北京某高校的團隊,研究陳列室的發展問題。王金銘一面期待能得到指導和支持,但心裡也不是很樂觀。

這種時候他又會拿出老北京人的豁達勁兒來。“能堅守一天是一天,盡微薄之力努力去做。”至於他個人,“有退休金生活,夠了。”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老物件陳列室給來訪的觀眾講北京城“九門八點一口鐘”的格局。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失語”的尷尬

不光是場地,從收藏、整理、展示等各方面來說,老物件陳列室距離博物館也相差甚遠。

在首博副館長黃雪寅看來,這是民間收藏面臨的普遍問題。“民間收藏有的做得很不錯,但因為條件有限,在整理、闡釋方面難以提更高要求。當下最需要做好的是保護藏品。”

11年前,陳列室剛開放的時候,王金銘將藏品大致分為“飲食衣用居”五個方面,分門別類,至今都沒有更新過。新添的收藏品填滿了陳列室的各個角落和縫隙,隨後蒙上了灰塵。

用李輝的話說,屋子裡的寶貝很多,但整個團隊只專注收集,不懂分類和闡釋,說不出來龍去脈。她說要把“星星點點的好東西撿起來”,然後梳理成系統的知識,非常鮮活地介紹給後人,才能算是讓老物件兒的收藏真正起到了作用。

但王金銘對自己的文化層次不自信。他高中畢業前夕就去福建當了兵,回來後在出租車公司做了十幾年,接著辦廠。他的文化知識,是生活經驗、長輩傳授、查閱資料以及想象力的綜合體。“我說的不一定對”常常掛在他嘴邊;他還說自己沒那麼大能力,做到哪算哪。

這些年,王金銘帶著老物件走出了陳列室,做了很多場演講。他帶著一批貨郎的響器去幼兒園、中小學,剃頭匠的喚頭、郎中的手鈴、賣香油的梆子、賣胭脂水粉的“喚嬌娘”……每一個都發出不同的聲音,孩子們覺得好玩。有些響器與叫賣可以交替進行,但有些貨郎從不叫賣,只用響器,這就是京城“八不語”:賣撣子、修腳、鞝鞋、劁豬、鋦碗、行醫、剃頭和粘扇子八種行當不宜叫賣,代表了舊時代商業社會的規則。他告訴孩子們,這是老物件中的規矩。

對於自己琢磨出的“通俗化”講解,王金銘並不全然滿意。他希望能得到更專業的專家或團隊指導,將這些物件梳理成章,彌補知識的缺漏。不過,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萬建中認為這是“過謙”。他說其實使用者對物品最熟悉,擅長用民間語言進行貼切、到位的表達,對於生活的闡釋,他們最有發言權。

“北京歷史文化記憶不僅是故宮、天安門,也包括市民日常生活的態度、情趣、價值觀。”萬建中說,但平民生活史以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日常生活的展示近乎空白。如今有更多人投身其中,應該對這些工作給予應有的尊重,提高這些人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甚至納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政府應該像對待博物館一樣給予政策支持,也需要社會的呼籲和幫助。”

"

東城區安定門街道來了很多各領域專家,商討老城和中軸線風貌的保護。王金銘不請自到,坐在角落裡。

他不想放過這樣的機會。63歲的他是一間京城老物件陳列室的主人,他希望為老物件們找一個更好的家,成為一座更像樣的博物館。

陳列室容納了2000多件老北京胡同生活用品,時代橫跨近百年。在民俗學者眼中,這些瑣碎的民間生活物品延續了平民社會歷史記憶,填補了官方還原“城市記憶”的空白。

但北京179家博物館裡,這家唯一的生活老物件陳列室榜上無名,少人問津。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安定門京城老物件陳列室門口,陳列室已有11年曆史。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最大的博物館”

快到下午5點了。眼看會議臨近結束,王金銘還沒等到發言的機會。他坐不住了,插話請求給他留三分鐘。

他想在專家面前說說自己的觀點。他說,恢復中軸線風貌不能光靠錢、現代化手段,也不能光靠編書。要用實物來書寫中軸線居民生活的歷史,呈現中軸線兩旁的人們,這六七百年是怎麼活過來的。

王金銘的陳列室在傳統北京城中軸線的最北端,鐘樓腳下的鈴鐺衚衕甲4號。往北1公里過了安定門,就出了北京城。據當地民俗研究者李輝考證,這已是中軸線上的最後一片原住民聚居的衚衕區域,難得地保存著不少早先衚衕生活風貌。

陳列室40平方米,王金銘每週末過去值班一天,平時大門緊鎖,參觀需要預約。進門是一堵模仿四合院照壁的隔擋物,室內光線陰暗,最裡面擺著條桌、八仙桌、椅子,居中一溜八仙桌拼成一條長桌,擺著幾套茶壺茶碗、撥盤電話機,兩側立著數個玻璃展示櫃。但大量的收藏品淹沒了傢俱原有的輪廓:水壺有近20個,覆蓋從晚清到現在的各個時期;不知什麼年代的隔扇上,掛著一雙草鞋;“福娃”玩偶背後是幾把吉他,兩個如今顯得巨大的盒式錄音機曾是改革開放的生活標誌物,疊放在木櫃上,看上去搖搖欲墜。

老物件橫跨1900年到1970年前後近百年,王金銘估計有2000多件。絕大多數物品已經退出生活:三寸金蓮布鞋、清朝官兵的頂戴花翎、各個年代的老式鐵熨斗(需要在槽子裡裝上木炭),還有很多物件一般人已經猜不出用途,包括一整套各行業貨郎叫賣的響器。

王金銘得意地說,這是一座最“大”的博物館。“大”,是指生活的廣度和寬度,因為陳列室收藏的都是衚衕居民的生活用品,是“中華傳統文化在民間的體現”。

然而,截至2018年末,北京共有179家博物館。王金銘的陳列室,並不在其列。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40平米的陳列室裡。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消逝的講究

有人預約進來參觀時,王金銘都會事先打上兩瓶熱水,用茶壺沏“高沫兒”招待客人。這隻茶壺也是舊時代的老物件,被李輝看出了門道。

65歲的李輝研究北京史已有20多年,她退休前當過軍人、網站編輯、資料員、圖書管理員,內退後鑽進北京史的故紙堆中。她與人合著過關於大柵欄的書,最近幾年,又寫了一本近13萬字的關於中軸線文化的書稿。

茶壺周身散佈著半透明的白點。李輝說,這些作為裝飾的白點,是在做坯的時候就已經鏤空,完全用釉塗上去,燒出來呈半透明狀。她認為能從中窺出舊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現在也有類似產品,但實際上是實心的,只是後期用色彩點染而成。

她還注意到了一個殘留陳舊油漬的筷子籠。部件之間不用膠粘、釘子,甚至不用榫卯,而是依靠特殊的“魯班扣”別在一起,結構精巧又有趣。

這些老物件令李輝想起了一些已經消逝的講究。她爺爺吃香菜不吃葉子只吃杆,媽媽每次出門都要換件像樣的衣服,換下在家穿的布鞋,把皮鞋拿出來擦一擦,重新洗臉梳頭。春夏季節傍晚,有小販挑著籮筐賣白蘭花,兩朵或三朵一對,頭朝外擺一圈。女人們從四合院走出來,買上幾朵別在胸前,藍布衣裳襯著白色花瓣。那是她記憶中關於老北京最詩情畫意的畫面。

在李輝看來,“燦爛文明”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上。“這些物件不過100年,我們在生活當中已經看不到了,將來也不會用到。但是北京文化的特點、京城普通百姓生活的藝術,很大程度就是表現在生活物品的細節中。”

王金銘收藏老物件的初衷,就是傳承背後的文化和老理兒。他說老物件中有尊重。早先衚衕的生活很安靜,貨郎叫賣並不大聲,尾音綿長而悠揚,這是對衚衕居民靜謐生活的尊重。同行相見也會噤口,走遠了才繼續叫賣,這是同行間的尊重。

老物件中還有傳承。兩塊金屬模具合成一副“烙糕子”,模具裡刻著金魚,中間擱上面團,合起來,火上烤熱,就熟了。有孩子說自己家裡有差不多的電烙糕,王金銘就順勢說,這些東西一步步發展,都是你的祖輩、爺爺奶奶通過智慧和勞動創造的,然後才有了當今的生活,所以要去感恩先人。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演示以前貨郎叫賣前的動作,一手捂耳朵,提示過往居民不要受到驚嚇。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老年“收藏團”

王金銘對老物件的關注始於2001年春節。時任居委會主任的他,開始連年在交道口北頭條衚衕組織“衚衕廟會”,街坊們在一起敲鑼打鼓扭秧歌。王金銘還鼓勵大家拿出以前的老物件,擺出來,回首往昔。

後來隨著老北京城區改造,新的生活方式到來,大批老物件被拋在身後,王金銘與團隊夥伴將它們收集起來,成為陳列室藏品的豐富來源。

這支團隊由十幾位老北京人組成,幾乎都是老年人,最年長者將近80歲,最年輕的55歲,沒有年輕人願意加入。他們還擁有一個更大的藏品庫,位於平谷,藏品多達三四十萬件。

小團隊成員各有各的收藏方向:“大爺”收藏文房四寶,“古大爺”收集從清代至今的鐵皮玩具,“小李子”偏愛電器,“王哥”專收自行車,阿龍兄弟倆則收藏雜項。王金銘此前收藏火器,火鐮、火柴、打火機。

不僅收藏方向不同,各人的理念也迥異,用王金銘的話說,有的是因為喜愛,有的是為了升值。

他們或多或少會點老北京的叫賣吆喝,因此最主要的集體活動,就圍繞叫賣展開:逢年過節上廟會等場合演出,還登上了更大的舞臺,在老年人“春晚”、國家大劇院話劇、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等節目上表演老北京吆喝。

在這些節目中,他們會“夾帶私貨”,順帶展示介紹一些老物件,形成一場“以收藏為基礎的老北京叫賣表演”。

來自政府的活動邀約也為數不少,逢年過節會去節慶活動上表演。2019年春節前,團隊的老哥們一起策劃了一次臺灣遊,飛機從香港轉機,計劃正月十四出發。臘月二十八,一位政府裡熟悉的人給他打來電話,請他組織一個元宵節節目,正月十五在鐘鼓樓廣場演出。王金銘一個人留下來完成了演出,節目總共就5分鐘,他穿上襖子,揹著糖葫蘆,唱了一段自己設計的慶祝元宵節的唱詞。

但2600元機票打了水漂,這事他沒跟別人說。“政府讓我來做這些事情,我會努力去做。”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陳列室收藏的一些老北京貨郎叫賣使用的響器。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何處尋“家”

北京確實很難找到其他類似的老北京物件展示場所了。距離鈴鐺衚衕3公里外的的東四地區,被看成是北京胡同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區域,近些年開了兩家衚衕博物館:史家衚衕博物館和東四胡同博物館。

東四胡同博物館是一箇舊宅子與鏡子、玻璃共同構成的天地,內部設計也大尺度地融合現代藝術,高達3米的弧形不鏽鋼藝術裝置從空中橫跨兩個院落,寓意一道“月影”;最裡一進院落的正中,安放著直徑近1米的不鏽鋼金屬球,表面鐫刻著28星宿,取名“星天”,與“月影”呼應。東四博物館通過視頻、紀錄片、模型、圖片展等形式,儘可能再現最豐富的衚衕歷史,但歷史實物寥寥無幾。

北京唯一正式命名的“民俗博物館”位於朝陽門外的東嶽廟,並不以重現微觀的老北京生活為使命。東嶽廟眾多大殿主要用來供奉道教仙人,幾個主要展廳裡,6月裡在舉辦兩個展覽:北京匾額文物展和端午文化展。

北京最重要的城市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的一項職責,就是收藏城市記憶。首博副館長黃雪寅說,首博也在不斷收集生活物品,老北京的生活物品收藏有的已成體系,還有很多體系性不強。在這方面,民間收藏有很強的優勢。

但是,王金銘的陳列室並不“像”一座真正的博物館。社區居民範來友直言不諱地說,這更像是一間倉庫,李輝也說這些老物件“擺在這裡是浪費”。

王金銘渴望獲得政府的資金和場地支持。事實上他也得到了一些,這間陳列室就是街道提供的。2008年7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王金銘將這一事件命名為“老物件有家了”,時值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這間陳列室也獲得了很多媒體的關注。

但他還期望更多。在王金銘“最大膽”的想象中,需要至少四個院子承載這些老物件,按時代劃分:第一個階段是晚清至1949年,主要展示晚清與民國生活;第二個階段是1949年至1966年,新中國17年;第三個階段是“文化大革命”;第四個階段是改革開放之後的30年。將老物件分門別類“裝回”不同的時代裡。他跟前來調研的街區規劃團隊提出過這個設想,但無下文。

在那場老城和中軸線風貌的保護商討會上,王金銘還是被“刺兒”了兩句。會議主持人說,在你面前我們都不是專家,就你是專家了。王金銘笑臉迴應:“您罵我,我也愛聽,您說我好,我更愛聽。”

今年6月14日,社區又組織了一次關於老物件陳列室的專家研討會,請來東城區政協委員和北京某高校的團隊,研究陳列室的發展問題。王金銘一面期待能得到指導和支持,但心裡也不是很樂觀。

這種時候他又會拿出老北京人的豁達勁兒來。“能堅守一天是一天,盡微薄之力努力去做。”至於他個人,“有退休金生活,夠了。”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王金銘在老物件陳列室給來訪的觀眾講北京城“九門八點一口鐘”的格局。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失語”的尷尬

不光是場地,從收藏、整理、展示等各方面來說,老物件陳列室距離博物館也相差甚遠。

在首博副館長黃雪寅看來,這是民間收藏面臨的普遍問題。“民間收藏有的做得很不錯,但因為條件有限,在整理、闡釋方面難以提更高要求。當下最需要做好的是保護藏品。”

11年前,陳列室剛開放的時候,王金銘將藏品大致分為“飲食衣用居”五個方面,分門別類,至今都沒有更新過。新添的收藏品填滿了陳列室的各個角落和縫隙,隨後蒙上了灰塵。

用李輝的話說,屋子裡的寶貝很多,但整個團隊只專注收集,不懂分類和闡釋,說不出來龍去脈。她說要把“星星點點的好東西撿起來”,然後梳理成系統的知識,非常鮮活地介紹給後人,才能算是讓老物件兒的收藏真正起到了作用。

但王金銘對自己的文化層次不自信。他高中畢業前夕就去福建當了兵,回來後在出租車公司做了十幾年,接著辦廠。他的文化知識,是生活經驗、長輩傳授、查閱資料以及想象力的綜合體。“我說的不一定對”常常掛在他嘴邊;他還說自己沒那麼大能力,做到哪算哪。

這些年,王金銘帶著老物件走出了陳列室,做了很多場演講。他帶著一批貨郎的響器去幼兒園、中小學,剃頭匠的喚頭、郎中的手鈴、賣香油的梆子、賣胭脂水粉的“喚嬌娘”……每一個都發出不同的聲音,孩子們覺得好玩。有些響器與叫賣可以交替進行,但有些貨郎從不叫賣,只用響器,這就是京城“八不語”:賣撣子、修腳、鞝鞋、劁豬、鋦碗、行醫、剃頭和粘扇子八種行當不宜叫賣,代表了舊時代商業社會的規則。他告訴孩子們,這是老物件中的規矩。

對於自己琢磨出的“通俗化”講解,王金銘並不全然滿意。他希望能得到更專業的專家或團隊指導,將這些物件梳理成章,彌補知識的缺漏。不過,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萬建中認為這是“過謙”。他說其實使用者對物品最熟悉,擅長用民間語言進行貼切、到位的表達,對於生活的闡釋,他們最有發言權。

“北京歷史文化記憶不僅是故宮、天安門,也包括市民日常生活的態度、情趣、價值觀。”萬建中說,但平民生活史以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日常生活的展示近乎空白。如今有更多人投身其中,應該對這些工作給予應有的尊重,提高這些人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甚至納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政府應該像對待博物館一樣給予政策支持,也需要社會的呼籲和幫助。”

我用11年攢了一間博物館,裡頭擱了京城100年

有市民主動送來家中的老物件,並寫下緣由,王金銘收藏至今。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時光的迴歸

在鈴鐺衚衕裡的這塊小小天地,王金銘得到了更多安慰。

有一次,一對老夫妻一早就等在陳列室門口,王金銘到了以後把他們請進門。一進門,老先生就指著一件件物件開始給王金銘講開了,興致勃勃,如數家珍。講累了,坐下來休息,老太太問:“王師傅,我們能天天來嗎?來您這我們每個月能省兩千多塊錢藥錢。”原來老先生得了失憶症,一到這兒來就“活”了,開心得都不用吃藥了。

有市民主動送來收藏品。2016年,一位家住豐臺的市民開車送來一臺老式打字機,據說是祖輩傳下來的。王金銘問他收多少錢合適,這位市民不收一分錢,不要油錢,也不吃飯,只是希望陳列室好好保管。王金銘拍著胸脯保證:絕對不會流入市場。

他心目中的成功,是把老物件的文化和背後的道理傳播和運用於當今社會,“把這個‘錢世界’擠開一點,讓‘情世界’多一些。”

來陳列室參觀的觀眾寫下了不少留言,其中一條王金銘背得滾瓜爛熟: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幾十年來,我們究竟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撕裂的文化、遺失的智慧,都是我們再也無法找尋的珍寶。

這與王金銘心中對往日時光的感傷不謀而合。“這句話可真是引起我太大的反思了,物質生活某種意義上極大豐富,但是失去的東西太多了,好多人不知道。”

在老北京人的念舊之情外,萬建中還指出了這間陳列室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由於瑣碎零散,官方對民間生活物品的收藏有限,而民間人士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使得城市文化記憶更加完整,“延續平民社會歷史記憶,依靠平民社會本身,這是歷史文化傳承的特性。”

王金銘、李輝及其同代人,對這些“舊日的信物”尤其有感情。

他們從小看著這些東西長大,後來又目睹這種生活“被毀”,直到現在完全消失。這是在北京的城牆上跑著長大的一代人。正是這一代人,親眼目睹了上世紀60年代大範圍拆城牆,甚至參與其中。

小時候,誰都沒覺得那些城門樓子有多好。後來回想起來,心頭泣血。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陳思

校對 郭利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