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孩尿血家長嚇壞,被細心大夫發現只是扁桃體發炎

家在平頂山的5歲男童浩浩,經常出現咽痛、發熱,幾乎每月發作一次,父母一開始沒注意,直到他出現血尿、蛋白尿,才慌忙來到鄭州兒童醫院就診。通過檢查,發現浩浩患上了急性腎小球腎炎。經過進一步的檢查,罪魁禍首竟然是扁桃體炎,當初小小咽痛沒在意惹下了大禍!

一個平常的扁桃體發炎,為何竟然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呢?

這要從扁桃體本身特殊結構說起。”扁桃體位於口咽兩側顎舌弓和顎咽弓之間的三角形扁桃體窩內,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喉嚨’的地方,守在人體跟外界相通的第一道關卡,在兒童時期起到一夫當關的作用。” 耳鼻喉科主治醫生薑嵐介紹。

當身體抵抗力低下時,就容易被細菌攻擊而發炎,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就是攻擊扁桃體最重要敵人之一。炎症開始發作時,出現咽痛,發熱,疲勞乏力等症狀。當鏈球菌釋放的毒素長期侵犯身體,就有可能引起腎小球腎炎,甚至引發風溼性心瓣膜病。

讓人又愛又恨的扁桃體

“扁桃體是人體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其免疫功能在小兒期,尤其是兒童3-5歲時最活躍,是非常有用的免疫器官。”姜嵐說。

但扁桃體的免疫能力也是有限的,當吸入的病原微生物數量比較多或者是毒力比較強時,就會引起扁桃體發炎,出現紅腫、疼痛、化膿等。其陷窩上會出現許多小膿栓,嚴重的會佈滿膿苔,反覆發炎則會形成慢性扁桃體炎。

同時,反覆炎症會讓扁桃體增生肥大,越來越大的兩側扁桃體幾乎碰在一起,就像兩扇大門堵住了咽部,將會影響孩子的呼吸、聽力和智力。

扁桃體發炎,切還是不切?

十年前,很多家長會選擇給孩子切除扁桃體;如今,很多家長表示堅決不能切。其實,切不切,還是要根據孩子病情。

姜嵐說,反覆發炎和肥大,是判定手術的兩大主要指徵。所謂“反覆”,是指扁桃體炎一年內發作四次以上,且連續兩年;扁桃體肥大,引起了上呼吸道阻塞,造成嚴重打鼾,吞嚥不暢,發音不清等。另外,有過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體膿腫;扁桃體引起了全身疾病,成為病灶性扁桃體,都要考慮進行切除手術。

扁桃體切除手術沒有明確的年齡界限,如果不是特別嚴重,可以3歲以後再做。但是,醫院耳鼻喉科也接收過一些小寶寶進行手術,例如,1歲3個月的寶寶,每個月都會出現扁桃體發炎,扁桃體腫大造成憋氣,嚴重威脅了孩子的健康和生長,就需儘早手術。

預防小貼士:

平時要加強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避免著涼,預防感冒;

保證充足睡眠;

勤漱口,注意口腔衛生;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多補充水分。(馬一禾/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