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貝時璋(1903—2009)浙江鎮海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憩橋鎮,其祖父以捕魚為業,父親則是德商洋行賬房,1911年春入憩橋鎮“進修學堂”讀書,1913年秋進鎮海縣“寶善學堂”讀書。

1915年秋隨父親外出求學,進入湖北漢口“德華學堂”學習,德華學堂為德國傳教士創辦,教職員工全是德國人,學生入校一、二年就能熟練掌握德文,學校還備有天文、物理、化學、礦物、植物、人體等簡易讀本,學生畢業可以保送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學習或去德國留學,也可介紹到德商洋行工作。

1919年春貝時璋考入上海“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學習,後升入醫預科學習,其在“同濟”學醫兩年多,於1921年秋畢業後即赴德國弗萊堡大學留學,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457年,弗萊堡大學承認貝時璋在“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的學歷,同意其轉入醫學院醫科學習,但貝時璋卻決定棄醫學理,轉而學習自然科學。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貝時璋(1903—2009)浙江鎮海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憩橋鎮,其祖父以捕魚為業,父親則是德商洋行賬房,1911年春入憩橋鎮“進修學堂”讀書,1913年秋進鎮海縣“寶善學堂”讀書。

1915年秋隨父親外出求學,進入湖北漢口“德華學堂”學習,德華學堂為德國傳教士創辦,教職員工全是德國人,學生入校一、二年就能熟練掌握德文,學校還備有天文、物理、化學、礦物、植物、人體等簡易讀本,學生畢業可以保送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學習或去德國留學,也可介紹到德商洋行工作。

1919年春貝時璋考入上海“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學習,後升入醫預科學習,其在“同濟”學醫兩年多,於1921年秋畢業後即赴德國弗萊堡大學留學,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457年,弗萊堡大學承認貝時璋在“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的學歷,同意其轉入醫學院醫科學習,但貝時璋卻決定棄醫學理,轉而學習自然科學。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德時期的貝時璋

1922年秋貝時璋從弗萊堡大學轉入慕尼黑大學,一年後又從慕尼黑大學轉入位圖賓根大學,在動物系代理主任福格爾副教授的指導下做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給他的論文題目是《線蟲Oxyuris obvelata和O.tetraptera的細胞常數》,但貝時璋認為導師提出的兩種線蟲都是在家鼠盲腸內寄生的,不適合做實驗,於是想申請更換自由生活的線蟲,但又不好意思嚮導師提出。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福格爾離開了學校,由哥尼斯堡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擔任圖賓根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也接替福格爾擔任貝時璋的導師,貝時璋遂嚮導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在哈姆斯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室研究,並依據實驗研究結果撰寫了博士論文《醋蟲生活週期各階段及其受實驗形態的影響》,於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並被留校擔任助教,師從著名實驗生物學家J.W.哈姆斯進行科學研究。

貝時璋在德國留學八年,先後在三所大學攻讀學位,受到德國學院派極為嚴格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思想的薰陶,對其一生科學生涯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貝時璋在德國的留學經歷也表明,能夠取得德國大學博士學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貝時璋(1903—2009)浙江鎮海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憩橋鎮,其祖父以捕魚為業,父親則是德商洋行賬房,1911年春入憩橋鎮“進修學堂”讀書,1913年秋進鎮海縣“寶善學堂”讀書。

1915年秋隨父親外出求學,進入湖北漢口“德華學堂”學習,德華學堂為德國傳教士創辦,教職員工全是德國人,學生入校一、二年就能熟練掌握德文,學校還備有天文、物理、化學、礦物、植物、人體等簡易讀本,學生畢業可以保送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學習或去德國留學,也可介紹到德商洋行工作。

1919年春貝時璋考入上海“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學習,後升入醫預科學習,其在“同濟”學醫兩年多,於1921年秋畢業後即赴德國弗萊堡大學留學,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457年,弗萊堡大學承認貝時璋在“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的學歷,同意其轉入醫學院醫科學習,但貝時璋卻決定棄醫學理,轉而學習自然科學。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德時期的貝時璋

1922年秋貝時璋從弗萊堡大學轉入慕尼黑大學,一年後又從慕尼黑大學轉入位圖賓根大學,在動物系代理主任福格爾副教授的指導下做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給他的論文題目是《線蟲Oxyuris obvelata和O.tetraptera的細胞常數》,但貝時璋認為導師提出的兩種線蟲都是在家鼠盲腸內寄生的,不適合做實驗,於是想申請更換自由生活的線蟲,但又不好意思嚮導師提出。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福格爾離開了學校,由哥尼斯堡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擔任圖賓根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也接替福格爾擔任貝時璋的導師,貝時璋遂嚮導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在哈姆斯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室研究,並依據實驗研究結果撰寫了博士論文《醋蟲生活週期各階段及其受實驗形態的影響》,於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並被留校擔任助教,師從著名實驗生物學家J.W.哈姆斯進行科學研究。

貝時璋在德國留學八年,先後在三所大學攻讀學位,受到德國學院派極為嚴格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思想的薰陶,對其一生科學生涯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貝時璋在德國的留學經歷也表明,能夠取得德國大學博士學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學歸來時的貝時璋

1929年秋貝時璋回到中國,1930年4月應浙江大學副校長、實際主持校務的邵裴子之邀籌建生物系,以發展實驗生物學為主要方向,當年8月就被聘為副教授兼生物系主任,由於生物系剛開始籌建,師資嚴重缺乏,貝時璋就開設了組織學、胚胎學、無脊椎動物學、比較解剖學、遺傳學等課程,並在授課之餘堅持科學研究。

1931年11月貝時璋與蘇州振華女中教師程亦明女士結為伉儷,並與之共同生活了64年之久,夫婦二人育有二男二女,長子貝豐,次子貝德,兩個女兒則分別取名貝璉和貝誠,程亦明於1995年8月以91歲高齡去世。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貝時璋(1903—2009)浙江鎮海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憩橋鎮,其祖父以捕魚為業,父親則是德商洋行賬房,1911年春入憩橋鎮“進修學堂”讀書,1913年秋進鎮海縣“寶善學堂”讀書。

1915年秋隨父親外出求學,進入湖北漢口“德華學堂”學習,德華學堂為德國傳教士創辦,教職員工全是德國人,學生入校一、二年就能熟練掌握德文,學校還備有天文、物理、化學、礦物、植物、人體等簡易讀本,學生畢業可以保送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學習或去德國留學,也可介紹到德商洋行工作。

1919年春貝時璋考入上海“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學習,後升入醫預科學習,其在“同濟”學醫兩年多,於1921年秋畢業後即赴德國弗萊堡大學留學,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457年,弗萊堡大學承認貝時璋在“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的學歷,同意其轉入醫學院醫科學習,但貝時璋卻決定棄醫學理,轉而學習自然科學。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德時期的貝時璋

1922年秋貝時璋從弗萊堡大學轉入慕尼黑大學,一年後又從慕尼黑大學轉入位圖賓根大學,在動物系代理主任福格爾副教授的指導下做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給他的論文題目是《線蟲Oxyuris obvelata和O.tetraptera的細胞常數》,但貝時璋認為導師提出的兩種線蟲都是在家鼠盲腸內寄生的,不適合做實驗,於是想申請更換自由生活的線蟲,但又不好意思嚮導師提出。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福格爾離開了學校,由哥尼斯堡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擔任圖賓根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也接替福格爾擔任貝時璋的導師,貝時璋遂嚮導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在哈姆斯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室研究,並依據實驗研究結果撰寫了博士論文《醋蟲生活週期各階段及其受實驗形態的影響》,於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並被留校擔任助教,師從著名實驗生物學家J.W.哈姆斯進行科學研究。

貝時璋在德國留學八年,先後在三所大學攻讀學位,受到德國學院派極為嚴格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思想的薰陶,對其一生科學生涯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貝時璋在德國的留學經歷也表明,能夠取得德國大學博士學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學歸來時的貝時璋

1929年秋貝時璋回到中國,1930年4月應浙江大學副校長、實際主持校務的邵裴子之邀籌建生物系,以發展實驗生物學為主要方向,當年8月就被聘為副教授兼生物系主任,由於生物系剛開始籌建,師資嚴重缺乏,貝時璋就開設了組織學、胚胎學、無脊椎動物學、比較解剖學、遺傳學等課程,並在授課之餘堅持科學研究。

1931年11月貝時璋與蘇州振華女中教師程亦明女士結為伉儷,並與之共同生活了64年之久,夫婦二人育有二男二女,長子貝豐,次子貝德,兩個女兒則分別取名貝璉和貝誠,程亦明於1995年8月以91歲高齡去世。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與夫人程亦明

從1930年4月起至1950年止,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整整工作了20年,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培養了眾多學生,為推動中國生物科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尤其在浙江大學西遷貴州遵義、湄潭的七年裡,仍然孜孜不倦地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即便在異常簡陋的情況下,依然將生物系、理學院辦的有聲有色,當時浙江大學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下,其教學成果和學術聲望,在全國各大學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甚至被譽為“東方的劍橋”。

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期間也正是其年富力強和出科研成果時期,1932年春就發現了豐年蟲中間性個體,並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中間性類型、性轉變和生殖細胞的重建,於1933年發表了《輪蟲的再生實驗》、《細胞常數與再生關係》等學術論文,1934年8月23日中國動物學會在江西廬山發起成立大會,貝時璋代表浙江大學參加了這一盛會。

貝時璋於1942年發表了《南京豐年蟲的二倍體中間性》,1943年又發表了關於細胞重建的論文《卵黃粒與細胞之重建》和《豐年蟲中間性生殖細胞的轉變》,1944年則發表了《Stvlania fossularis(一種環節動物)的自然裂殖與再生》、《搖蚊的咽側體和新側體》等論文,1945年和1946年,又相繼發表了《搖蚊唾液腺染色體的結構》、《色素細胞活動與溫度和眼柄提取物濃度的關係》以及《Stvlaria fooularis(一種環節動物)在不同溫度下的裂殖和分解》等學術論文。

1947年9月貝時璋代表中央研究院赴瑞典參加國際細胞學會議,因錯過會議日期,轉赴荷蘭請大會祕書長詳細介紹會議情況,並順道前往法國、英國等大學和科研院所參觀訪問,在法國訪問期間,還參觀了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實驗室,1948年2月從歐洲返回上海不久,即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並於當年8月赴南京參加了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會。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貝時璋(1903—2009)浙江鎮海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憩橋鎮,其祖父以捕魚為業,父親則是德商洋行賬房,1911年春入憩橋鎮“進修學堂”讀書,1913年秋進鎮海縣“寶善學堂”讀書。

1915年秋隨父親外出求學,進入湖北漢口“德華學堂”學習,德華學堂為德國傳教士創辦,教職員工全是德國人,學生入校一、二年就能熟練掌握德文,學校還備有天文、物理、化學、礦物、植物、人體等簡易讀本,學生畢業可以保送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學習或去德國留學,也可介紹到德商洋行工作。

1919年春貝時璋考入上海“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學習,後升入醫預科學習,其在“同濟”學醫兩年多,於1921年秋畢業後即赴德國弗萊堡大學留學,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457年,弗萊堡大學承認貝時璋在“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的學歷,同意其轉入醫學院醫科學習,但貝時璋卻決定棄醫學理,轉而學習自然科學。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德時期的貝時璋

1922年秋貝時璋從弗萊堡大學轉入慕尼黑大學,一年後又從慕尼黑大學轉入位圖賓根大學,在動物系代理主任福格爾副教授的指導下做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給他的論文題目是《線蟲Oxyuris obvelata和O.tetraptera的細胞常數》,但貝時璋認為導師提出的兩種線蟲都是在家鼠盲腸內寄生的,不適合做實驗,於是想申請更換自由生活的線蟲,但又不好意思嚮導師提出。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福格爾離開了學校,由哥尼斯堡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擔任圖賓根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也接替福格爾擔任貝時璋的導師,貝時璋遂嚮導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在哈姆斯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室研究,並依據實驗研究結果撰寫了博士論文《醋蟲生活週期各階段及其受實驗形態的影響》,於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並被留校擔任助教,師從著名實驗生物學家J.W.哈姆斯進行科學研究。

貝時璋在德國留學八年,先後在三所大學攻讀學位,受到德國學院派極為嚴格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思想的薰陶,對其一生科學生涯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貝時璋在德國的留學經歷也表明,能夠取得德國大學博士學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學歸來時的貝時璋

1929年秋貝時璋回到中國,1930年4月應浙江大學副校長、實際主持校務的邵裴子之邀籌建生物系,以發展實驗生物學為主要方向,當年8月就被聘為副教授兼生物系主任,由於生物系剛開始籌建,師資嚴重缺乏,貝時璋就開設了組織學、胚胎學、無脊椎動物學、比較解剖學、遺傳學等課程,並在授課之餘堅持科學研究。

1931年11月貝時璋與蘇州振華女中教師程亦明女士結為伉儷,並與之共同生活了64年之久,夫婦二人育有二男二女,長子貝豐,次子貝德,兩個女兒則分別取名貝璉和貝誠,程亦明於1995年8月以91歲高齡去世。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與夫人程亦明

從1930年4月起至1950年止,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整整工作了20年,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培養了眾多學生,為推動中國生物科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尤其在浙江大學西遷貴州遵義、湄潭的七年裡,仍然孜孜不倦地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即便在異常簡陋的情況下,依然將生物系、理學院辦的有聲有色,當時浙江大學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下,其教學成果和學術聲望,在全國各大學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甚至被譽為“東方的劍橋”。

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期間也正是其年富力強和出科研成果時期,1932年春就發現了豐年蟲中間性個體,並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中間性類型、性轉變和生殖細胞的重建,於1933年發表了《輪蟲的再生實驗》、《細胞常數與再生關係》等學術論文,1934年8月23日中國動物學會在江西廬山發起成立大會,貝時璋代表浙江大學參加了這一盛會。

貝時璋於1942年發表了《南京豐年蟲的二倍體中間性》,1943年又發表了關於細胞重建的論文《卵黃粒與細胞之重建》和《豐年蟲中間性生殖細胞的轉變》,1944年則發表了《Stvlania fossularis(一種環節動物)的自然裂殖與再生》、《搖蚊的咽側體和新側體》等論文,1945年和1946年,又相繼發表了《搖蚊唾液腺染色體的結構》、《色素細胞活動與溫度和眼柄提取物濃度的關係》以及《Stvlaria fooularis(一種環節動物)在不同溫度下的裂殖和分解》等學術論文。

1947年9月貝時璋代表中央研究院赴瑞典參加國際細胞學會議,因錯過會議日期,轉赴荷蘭請大會祕書長詳細介紹會議情況,並順道前往法國、英國等大學和科研院所參觀訪問,在法國訪問期間,還參觀了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實驗室,1948年2月從歐洲返回上海不久,即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並於當年8月赴南京參加了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會。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後排右二)參加院士大會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貝時璋出任浙江大學理學院院長,當年6月受竺可楨之邀赴北京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同時還參與了中國科學院的籌建,期間經常往返於北京和杭州之間,多次參與討論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的籌建和調整,並於1950年調離浙江大學,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1954年1月中國科學院學術祕書處成立,祕書長由錢三強擔任,副祕書長則是武衡,貝時璋與其他6名各學科領域著名科學家被任命為學術祕書,學術祕書處工作繁重,主要是籌建中國科學院的四個學部,即數理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和哲學社會科學部。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貝時璋(1903—2009)浙江鎮海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憩橋鎮,其祖父以捕魚為業,父親則是德商洋行賬房,1911年春入憩橋鎮“進修學堂”讀書,1913年秋進鎮海縣“寶善學堂”讀書。

1915年秋隨父親外出求學,進入湖北漢口“德華學堂”學習,德華學堂為德國傳教士創辦,教職員工全是德國人,學生入校一、二年就能熟練掌握德文,學校還備有天文、物理、化學、礦物、植物、人體等簡易讀本,學生畢業可以保送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學習或去德國留學,也可介紹到德商洋行工作。

1919年春貝時璋考入上海“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學習,後升入醫預科學習,其在“同濟”學醫兩年多,於1921年秋畢業後即赴德國弗萊堡大學留學,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457年,弗萊堡大學承認貝時璋在“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的學歷,同意其轉入醫學院醫科學習,但貝時璋卻決定棄醫學理,轉而學習自然科學。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德時期的貝時璋

1922年秋貝時璋從弗萊堡大學轉入慕尼黑大學,一年後又從慕尼黑大學轉入位圖賓根大學,在動物系代理主任福格爾副教授的指導下做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給他的論文題目是《線蟲Oxyuris obvelata和O.tetraptera的細胞常數》,但貝時璋認為導師提出的兩種線蟲都是在家鼠盲腸內寄生的,不適合做實驗,於是想申請更換自由生活的線蟲,但又不好意思嚮導師提出。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福格爾離開了學校,由哥尼斯堡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擔任圖賓根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也接替福格爾擔任貝時璋的導師,貝時璋遂嚮導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在哈姆斯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室研究,並依據實驗研究結果撰寫了博士論文《醋蟲生活週期各階段及其受實驗形態的影響》,於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並被留校擔任助教,師從著名實驗生物學家J.W.哈姆斯進行科學研究。

貝時璋在德國留學八年,先後在三所大學攻讀學位,受到德國學院派極為嚴格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思想的薰陶,對其一生科學生涯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貝時璋在德國的留學經歷也表明,能夠取得德國大學博士學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學歸來時的貝時璋

1929年秋貝時璋回到中國,1930年4月應浙江大學副校長、實際主持校務的邵裴子之邀籌建生物系,以發展實驗生物學為主要方向,當年8月就被聘為副教授兼生物系主任,由於生物系剛開始籌建,師資嚴重缺乏,貝時璋就開設了組織學、胚胎學、無脊椎動物學、比較解剖學、遺傳學等課程,並在授課之餘堅持科學研究。

1931年11月貝時璋與蘇州振華女中教師程亦明女士結為伉儷,並與之共同生活了64年之久,夫婦二人育有二男二女,長子貝豐,次子貝德,兩個女兒則分別取名貝璉和貝誠,程亦明於1995年8月以91歲高齡去世。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與夫人程亦明

從1930年4月起至1950年止,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整整工作了20年,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培養了眾多學生,為推動中國生物科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尤其在浙江大學西遷貴州遵義、湄潭的七年裡,仍然孜孜不倦地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即便在異常簡陋的情況下,依然將生物系、理學院辦的有聲有色,當時浙江大學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下,其教學成果和學術聲望,在全國各大學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甚至被譽為“東方的劍橋”。

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期間也正是其年富力強和出科研成果時期,1932年春就發現了豐年蟲中間性個體,並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中間性類型、性轉變和生殖細胞的重建,於1933年發表了《輪蟲的再生實驗》、《細胞常數與再生關係》等學術論文,1934年8月23日中國動物學會在江西廬山發起成立大會,貝時璋代表浙江大學參加了這一盛會。

貝時璋於1942年發表了《南京豐年蟲的二倍體中間性》,1943年又發表了關於細胞重建的論文《卵黃粒與細胞之重建》和《豐年蟲中間性生殖細胞的轉變》,1944年則發表了《Stvlania fossularis(一種環節動物)的自然裂殖與再生》、《搖蚊的咽側體和新側體》等論文,1945年和1946年,又相繼發表了《搖蚊唾液腺染色體的結構》、《色素細胞活動與溫度和眼柄提取物濃度的關係》以及《Stvlaria fooularis(一種環節動物)在不同溫度下的裂殖和分解》等學術論文。

1947年9月貝時璋代表中央研究院赴瑞典參加國際細胞學會議,因錯過會議日期,轉赴荷蘭請大會祕書長詳細介紹會議情況,並順道前往法國、英國等大學和科研院所參觀訪問,在法國訪問期間,還參觀了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實驗室,1948年2月從歐洲返回上海不久,即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並於當年8月赴南京參加了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會。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後排右二)參加院士大會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貝時璋出任浙江大學理學院院長,當年6月受竺可楨之邀赴北京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同時還參與了中國科學院的籌建,期間經常往返於北京和杭州之間,多次參與討論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的籌建和調整,並於1950年調離浙江大學,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1954年1月中國科學院學術祕書處成立,祕書長由錢三強擔任,副祕書長則是武衡,貝時璋與其他6名各學科領域著名科學家被任命為學術祕書,學術祕書處工作繁重,主要是籌建中國科學院的四個學部,即數理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和哲學社會科學部。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中年時期的貝時璋

貝時璋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開始考慮籌建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準備將上海生物實驗研究所遷至北京,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學部委員,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成立,貝時璋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1958年8月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生物物理系併兼任系主任。

中國科學院又根據貝時璋的建議,於1958年將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改建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貝時璋繼續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一直到1983年後,已經80高齡的貝時璋才改任名譽所長,他在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位置上長達25年之久。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貝時璋經常隨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出國訪問,或以科學家和科學組織者的身份出國訪問,曾先後出訪了蘇聯、英國、瑞典、加拿大、美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捷克、匈牙利、尼泊爾、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與各國科學界同行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貝時璋(1903—2009)浙江鎮海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憩橋鎮,其祖父以捕魚為業,父親則是德商洋行賬房,1911年春入憩橋鎮“進修學堂”讀書,1913年秋進鎮海縣“寶善學堂”讀書。

1915年秋隨父親外出求學,進入湖北漢口“德華學堂”學習,德華學堂為德國傳教士創辦,教職員工全是德國人,學生入校一、二年就能熟練掌握德文,學校還備有天文、物理、化學、礦物、植物、人體等簡易讀本,學生畢業可以保送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學習或去德國留學,也可介紹到德商洋行工作。

1919年春貝時璋考入上海“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學習,後升入醫預科學習,其在“同濟”學醫兩年多,於1921年秋畢業後即赴德國弗萊堡大學留學,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457年,弗萊堡大學承認貝時璋在“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的學歷,同意其轉入醫學院醫科學習,但貝時璋卻決定棄醫學理,轉而學習自然科學。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德時期的貝時璋

1922年秋貝時璋從弗萊堡大學轉入慕尼黑大學,一年後又從慕尼黑大學轉入位圖賓根大學,在動物系代理主任福格爾副教授的指導下做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給他的論文題目是《線蟲Oxyuris obvelata和O.tetraptera的細胞常數》,但貝時璋認為導師提出的兩種線蟲都是在家鼠盲腸內寄生的,不適合做實驗,於是想申請更換自由生活的線蟲,但又不好意思嚮導師提出。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福格爾離開了學校,由哥尼斯堡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擔任圖賓根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也接替福格爾擔任貝時璋的導師,貝時璋遂嚮導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在哈姆斯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室研究,並依據實驗研究結果撰寫了博士論文《醋蟲生活週期各階段及其受實驗形態的影響》,於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並被留校擔任助教,師從著名實驗生物學家J.W.哈姆斯進行科學研究。

貝時璋在德國留學八年,先後在三所大學攻讀學位,受到德國學院派極為嚴格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思想的薰陶,對其一生科學生涯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貝時璋在德國的留學經歷也表明,能夠取得德國大學博士學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學歸來時的貝時璋

1929年秋貝時璋回到中國,1930年4月應浙江大學副校長、實際主持校務的邵裴子之邀籌建生物系,以發展實驗生物學為主要方向,當年8月就被聘為副教授兼生物系主任,由於生物系剛開始籌建,師資嚴重缺乏,貝時璋就開設了組織學、胚胎學、無脊椎動物學、比較解剖學、遺傳學等課程,並在授課之餘堅持科學研究。

1931年11月貝時璋與蘇州振華女中教師程亦明女士結為伉儷,並與之共同生活了64年之久,夫婦二人育有二男二女,長子貝豐,次子貝德,兩個女兒則分別取名貝璉和貝誠,程亦明於1995年8月以91歲高齡去世。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與夫人程亦明

從1930年4月起至1950年止,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整整工作了20年,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培養了眾多學生,為推動中國生物科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尤其在浙江大學西遷貴州遵義、湄潭的七年裡,仍然孜孜不倦地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即便在異常簡陋的情況下,依然將生物系、理學院辦的有聲有色,當時浙江大學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下,其教學成果和學術聲望,在全國各大學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甚至被譽為“東方的劍橋”。

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期間也正是其年富力強和出科研成果時期,1932年春就發現了豐年蟲中間性個體,並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中間性類型、性轉變和生殖細胞的重建,於1933年發表了《輪蟲的再生實驗》、《細胞常數與再生關係》等學術論文,1934年8月23日中國動物學會在江西廬山發起成立大會,貝時璋代表浙江大學參加了這一盛會。

貝時璋於1942年發表了《南京豐年蟲的二倍體中間性》,1943年又發表了關於細胞重建的論文《卵黃粒與細胞之重建》和《豐年蟲中間性生殖細胞的轉變》,1944年則發表了《Stvlania fossularis(一種環節動物)的自然裂殖與再生》、《搖蚊的咽側體和新側體》等論文,1945年和1946年,又相繼發表了《搖蚊唾液腺染色體的結構》、《色素細胞活動與溫度和眼柄提取物濃度的關係》以及《Stvlaria fooularis(一種環節動物)在不同溫度下的裂殖和分解》等學術論文。

1947年9月貝時璋代表中央研究院赴瑞典參加國際細胞學會議,因錯過會議日期,轉赴荷蘭請大會祕書長詳細介紹會議情況,並順道前往法國、英國等大學和科研院所參觀訪問,在法國訪問期間,還參觀了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實驗室,1948年2月從歐洲返回上海不久,即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並於當年8月赴南京參加了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會。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後排右二)參加院士大會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貝時璋出任浙江大學理學院院長,當年6月受竺可楨之邀赴北京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同時還參與了中國科學院的籌建,期間經常往返於北京和杭州之間,多次參與討論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的籌建和調整,並於1950年調離浙江大學,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1954年1月中國科學院學術祕書處成立,祕書長由錢三強擔任,副祕書長則是武衡,貝時璋與其他6名各學科領域著名科學家被任命為學術祕書,學術祕書處工作繁重,主要是籌建中國科學院的四個學部,即數理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和哲學社會科學部。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中年時期的貝時璋

貝時璋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開始考慮籌建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準備將上海生物實驗研究所遷至北京,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學部委員,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成立,貝時璋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1958年8月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生物物理系併兼任系主任。

中國科學院又根據貝時璋的建議,於1958年將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改建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貝時璋繼續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一直到1983年後,已經80高齡的貝時璋才改任名譽所長,他在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位置上長達25年之久。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貝時璋經常隨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出國訪問,或以科學家和科學組織者的身份出國訪問,曾先後出訪了蘇聯、英國、瑞典、加拿大、美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捷克、匈牙利、尼泊爾、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與各國科學界同行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右)與呂叔湘、趙九章訪蘇時合影

1963年10月貝時璋在上海實驗動物學專業學術討論會上,向與會科技人員詳細介紹了“分子生物學”這一新興科學領域,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從而闡明生命現象本質的科學。

自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分子生物學就是生物學的最新前沿與生長點,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蛋白質體系、蛋白質-核酸體系和蛋白質-脂質體系,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標誌著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從1901年諾貝爾獎設立以來,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大概有550多名,其中有200位左右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領域,就涉及到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

1964年貝時璋曾在第一屆全國生物物理學學術會議上作主旨報告《生物物理學的諾幹問題》,提出學科相互滲透的意義,說明了生物和物理兩個學科融合的前景,闡明生物物理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研究生命的基本性質。

當年貝時璋在籌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籌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時,就曾遭遇許多科學家的質疑和反對,許多人認為生物學與物理學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然而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展,很好的證明了貝時璋頗具前瞻性的科學預見。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貝時璋(1903—2009)浙江鎮海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憩橋鎮,其祖父以捕魚為業,父親則是德商洋行賬房,1911年春入憩橋鎮“進修學堂”讀書,1913年秋進鎮海縣“寶善學堂”讀書。

1915年秋隨父親外出求學,進入湖北漢口“德華學堂”學習,德華學堂為德國傳教士創辦,教職員工全是德國人,學生入校一、二年就能熟練掌握德文,學校還備有天文、物理、化學、礦物、植物、人體等簡易讀本,學生畢業可以保送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學習或去德國留學,也可介紹到德商洋行工作。

1919年春貝時璋考入上海“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學習,後升入醫預科學習,其在“同濟”學醫兩年多,於1921年秋畢業後即赴德國弗萊堡大學留學,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457年,弗萊堡大學承認貝時璋在“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的學歷,同意其轉入醫學院醫科學習,但貝時璋卻決定棄醫學理,轉而學習自然科學。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德時期的貝時璋

1922年秋貝時璋從弗萊堡大學轉入慕尼黑大學,一年後又從慕尼黑大學轉入位圖賓根大學,在動物系代理主任福格爾副教授的指導下做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給他的論文題目是《線蟲Oxyuris obvelata和O.tetraptera的細胞常數》,但貝時璋認為導師提出的兩種線蟲都是在家鼠盲腸內寄生的,不適合做實驗,於是想申請更換自由生活的線蟲,但又不好意思嚮導師提出。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福格爾離開了學校,由哥尼斯堡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擔任圖賓根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也接替福格爾擔任貝時璋的導師,貝時璋遂嚮導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在哈姆斯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室研究,並依據實驗研究結果撰寫了博士論文《醋蟲生活週期各階段及其受實驗形態的影響》,於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並被留校擔任助教,師從著名實驗生物學家J.W.哈姆斯進行科學研究。

貝時璋在德國留學八年,先後在三所大學攻讀學位,受到德國學院派極為嚴格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思想的薰陶,對其一生科學生涯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貝時璋在德國的留學經歷也表明,能夠取得德國大學博士學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學歸來時的貝時璋

1929年秋貝時璋回到中國,1930年4月應浙江大學副校長、實際主持校務的邵裴子之邀籌建生物系,以發展實驗生物學為主要方向,當年8月就被聘為副教授兼生物系主任,由於生物系剛開始籌建,師資嚴重缺乏,貝時璋就開設了組織學、胚胎學、無脊椎動物學、比較解剖學、遺傳學等課程,並在授課之餘堅持科學研究。

1931年11月貝時璋與蘇州振華女中教師程亦明女士結為伉儷,並與之共同生活了64年之久,夫婦二人育有二男二女,長子貝豐,次子貝德,兩個女兒則分別取名貝璉和貝誠,程亦明於1995年8月以91歲高齡去世。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與夫人程亦明

從1930年4月起至1950年止,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整整工作了20年,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培養了眾多學生,為推動中國生物科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尤其在浙江大學西遷貴州遵義、湄潭的七年裡,仍然孜孜不倦地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即便在異常簡陋的情況下,依然將生物系、理學院辦的有聲有色,當時浙江大學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下,其教學成果和學術聲望,在全國各大學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甚至被譽為“東方的劍橋”。

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期間也正是其年富力強和出科研成果時期,1932年春就發現了豐年蟲中間性個體,並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中間性類型、性轉變和生殖細胞的重建,於1933年發表了《輪蟲的再生實驗》、《細胞常數與再生關係》等學術論文,1934年8月23日中國動物學會在江西廬山發起成立大會,貝時璋代表浙江大學參加了這一盛會。

貝時璋於1942年發表了《南京豐年蟲的二倍體中間性》,1943年又發表了關於細胞重建的論文《卵黃粒與細胞之重建》和《豐年蟲中間性生殖細胞的轉變》,1944年則發表了《Stvlania fossularis(一種環節動物)的自然裂殖與再生》、《搖蚊的咽側體和新側體》等論文,1945年和1946年,又相繼發表了《搖蚊唾液腺染色體的結構》、《色素細胞活動與溫度和眼柄提取物濃度的關係》以及《Stvlaria fooularis(一種環節動物)在不同溫度下的裂殖和分解》等學術論文。

1947年9月貝時璋代表中央研究院赴瑞典參加國際細胞學會議,因錯過會議日期,轉赴荷蘭請大會祕書長詳細介紹會議情況,並順道前往法國、英國等大學和科研院所參觀訪問,在法國訪問期間,還參觀了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實驗室,1948年2月從歐洲返回上海不久,即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並於當年8月赴南京參加了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會。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後排右二)參加院士大會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貝時璋出任浙江大學理學院院長,當年6月受竺可楨之邀赴北京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同時還參與了中國科學院的籌建,期間經常往返於北京和杭州之間,多次參與討論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的籌建和調整,並於1950年調離浙江大學,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1954年1月中國科學院學術祕書處成立,祕書長由錢三強擔任,副祕書長則是武衡,貝時璋與其他6名各學科領域著名科學家被任命為學術祕書,學術祕書處工作繁重,主要是籌建中國科學院的四個學部,即數理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和哲學社會科學部。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中年時期的貝時璋

貝時璋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開始考慮籌建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準備將上海生物實驗研究所遷至北京,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學部委員,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成立,貝時璋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1958年8月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生物物理系併兼任系主任。

中國科學院又根據貝時璋的建議,於1958年將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改建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貝時璋繼續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一直到1983年後,已經80高齡的貝時璋才改任名譽所長,他在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位置上長達25年之久。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貝時璋經常隨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出國訪問,或以科學家和科學組織者的身份出國訪問,曾先後出訪了蘇聯、英國、瑞典、加拿大、美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捷克、匈牙利、尼泊爾、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與各國科學界同行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右)與呂叔湘、趙九章訪蘇時合影

1963年10月貝時璋在上海實驗動物學專業學術討論會上,向與會科技人員詳細介紹了“分子生物學”這一新興科學領域,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從而闡明生命現象本質的科學。

自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分子生物學就是生物學的最新前沿與生長點,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蛋白質體系、蛋白質-核酸體系和蛋白質-脂質體系,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標誌著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從1901年諾貝爾獎設立以來,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大概有550多名,其中有200位左右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領域,就涉及到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

1964年貝時璋曾在第一屆全國生物物理學學術會議上作主旨報告《生物物理學的諾幹問題》,提出學科相互滲透的意義,說明了生物和物理兩個學科融合的前景,闡明生物物理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研究生命的基本性質。

當年貝時璋在籌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籌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時,就曾遭遇許多科學家的質疑和反對,許多人認為生物學與物理學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然而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展,很好的證明了貝時璋頗具前瞻性的科學預見。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左二)與科研人員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讓中國科學停滯了前進的步伐,大批科學家被下放勞動改造,甚至被迫害致死,1970年形勢剛有所好轉,貝時璋就在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一個研究組,重新開始細胞重建的研究,通過近10年的實驗證明,細胞重建是一種普遍現象,實驗還發現雞胚卵黃顆粒內有DNA、組蛋白和染色質,這些研究成果被總結成系統的理論,提出了比較完整的“細胞重建學說”。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之後,中國科學界迎來了春天,貝時璋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這一年年底,貝時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併兼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生物教學部主任,1978年至1984年又擔任了中國動物學會第十屆理事長, 1979年1月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在北京成立時,貝時璋作為創始人又出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第一屆理事長。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貝時璋(1903—2009)浙江鎮海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憩橋鎮,其祖父以捕魚為業,父親則是德商洋行賬房,1911年春入憩橋鎮“進修學堂”讀書,1913年秋進鎮海縣“寶善學堂”讀書。

1915年秋隨父親外出求學,進入湖北漢口“德華學堂”學習,德華學堂為德國傳教士創辦,教職員工全是德國人,學生入校一、二年就能熟練掌握德文,學校還備有天文、物理、化學、礦物、植物、人體等簡易讀本,學生畢業可以保送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學習或去德國留學,也可介紹到德商洋行工作。

1919年春貝時璋考入上海“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學習,後升入醫預科學習,其在“同濟”學醫兩年多,於1921年秋畢業後即赴德國弗萊堡大學留學,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457年,弗萊堡大學承認貝時璋在“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的學歷,同意其轉入醫學院醫科學習,但貝時璋卻決定棄醫學理,轉而學習自然科學。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德時期的貝時璋

1922年秋貝時璋從弗萊堡大學轉入慕尼黑大學,一年後又從慕尼黑大學轉入位圖賓根大學,在動物系代理主任福格爾副教授的指導下做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給他的論文題目是《線蟲Oxyuris obvelata和O.tetraptera的細胞常數》,但貝時璋認為導師提出的兩種線蟲都是在家鼠盲腸內寄生的,不適合做實驗,於是想申請更換自由生活的線蟲,但又不好意思嚮導師提出。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福格爾離開了學校,由哥尼斯堡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擔任圖賓根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也接替福格爾擔任貝時璋的導師,貝時璋遂嚮導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在哈姆斯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室研究,並依據實驗研究結果撰寫了博士論文《醋蟲生活週期各階段及其受實驗形態的影響》,於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並被留校擔任助教,師從著名實驗生物學家J.W.哈姆斯進行科學研究。

貝時璋在德國留學八年,先後在三所大學攻讀學位,受到德國學院派極為嚴格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思想的薰陶,對其一生科學生涯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貝時璋在德國的留學經歷也表明,能夠取得德國大學博士學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學歸來時的貝時璋

1929年秋貝時璋回到中國,1930年4月應浙江大學副校長、實際主持校務的邵裴子之邀籌建生物系,以發展實驗生物學為主要方向,當年8月就被聘為副教授兼生物系主任,由於生物系剛開始籌建,師資嚴重缺乏,貝時璋就開設了組織學、胚胎學、無脊椎動物學、比較解剖學、遺傳學等課程,並在授課之餘堅持科學研究。

1931年11月貝時璋與蘇州振華女中教師程亦明女士結為伉儷,並與之共同生活了64年之久,夫婦二人育有二男二女,長子貝豐,次子貝德,兩個女兒則分別取名貝璉和貝誠,程亦明於1995年8月以91歲高齡去世。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與夫人程亦明

從1930年4月起至1950年止,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整整工作了20年,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培養了眾多學生,為推動中國生物科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尤其在浙江大學西遷貴州遵義、湄潭的七年裡,仍然孜孜不倦地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即便在異常簡陋的情況下,依然將生物系、理學院辦的有聲有色,當時浙江大學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下,其教學成果和學術聲望,在全國各大學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甚至被譽為“東方的劍橋”。

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期間也正是其年富力強和出科研成果時期,1932年春就發現了豐年蟲中間性個體,並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中間性類型、性轉變和生殖細胞的重建,於1933年發表了《輪蟲的再生實驗》、《細胞常數與再生關係》等學術論文,1934年8月23日中國動物學會在江西廬山發起成立大會,貝時璋代表浙江大學參加了這一盛會。

貝時璋於1942年發表了《南京豐年蟲的二倍體中間性》,1943年又發表了關於細胞重建的論文《卵黃粒與細胞之重建》和《豐年蟲中間性生殖細胞的轉變》,1944年則發表了《Stvlania fossularis(一種環節動物)的自然裂殖與再生》、《搖蚊的咽側體和新側體》等論文,1945年和1946年,又相繼發表了《搖蚊唾液腺染色體的結構》、《色素細胞活動與溫度和眼柄提取物濃度的關係》以及《Stvlaria fooularis(一種環節動物)在不同溫度下的裂殖和分解》等學術論文。

1947年9月貝時璋代表中央研究院赴瑞典參加國際細胞學會議,因錯過會議日期,轉赴荷蘭請大會祕書長詳細介紹會議情況,並順道前往法國、英國等大學和科研院所參觀訪問,在法國訪問期間,還參觀了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實驗室,1948年2月從歐洲返回上海不久,即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並於當年8月赴南京參加了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會。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後排右二)參加院士大會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貝時璋出任浙江大學理學院院長,當年6月受竺可楨之邀赴北京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同時還參與了中國科學院的籌建,期間經常往返於北京和杭州之間,多次參與討論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的籌建和調整,並於1950年調離浙江大學,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1954年1月中國科學院學術祕書處成立,祕書長由錢三強擔任,副祕書長則是武衡,貝時璋與其他6名各學科領域著名科學家被任命為學術祕書,學術祕書處工作繁重,主要是籌建中國科學院的四個學部,即數理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和哲學社會科學部。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中年時期的貝時璋

貝時璋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開始考慮籌建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準備將上海生物實驗研究所遷至北京,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學部委員,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成立,貝時璋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1958年8月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生物物理系併兼任系主任。

中國科學院又根據貝時璋的建議,於1958年將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改建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貝時璋繼續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一直到1983年後,已經80高齡的貝時璋才改任名譽所長,他在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位置上長達25年之久。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貝時璋經常隨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出國訪問,或以科學家和科學組織者的身份出國訪問,曾先後出訪了蘇聯、英國、瑞典、加拿大、美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捷克、匈牙利、尼泊爾、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與各國科學界同行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右)與呂叔湘、趙九章訪蘇時合影

1963年10月貝時璋在上海實驗動物學專業學術討論會上,向與會科技人員詳細介紹了“分子生物學”這一新興科學領域,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從而闡明生命現象本質的科學。

自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分子生物學就是生物學的最新前沿與生長點,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蛋白質體系、蛋白質-核酸體系和蛋白質-脂質體系,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標誌著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從1901年諾貝爾獎設立以來,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大概有550多名,其中有200位左右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領域,就涉及到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

1964年貝時璋曾在第一屆全國生物物理學學術會議上作主旨報告《生物物理學的諾幹問題》,提出學科相互滲透的意義,說明了生物和物理兩個學科融合的前景,闡明生物物理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研究生命的基本性質。

當年貝時璋在籌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籌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時,就曾遭遇許多科學家的質疑和反對,許多人認為生物學與物理學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然而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展,很好的證明了貝時璋頗具前瞻性的科學預見。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左二)與科研人員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讓中國科學停滯了前進的步伐,大批科學家被下放勞動改造,甚至被迫害致死,1970年形勢剛有所好轉,貝時璋就在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一個研究組,重新開始細胞重建的研究,通過近10年的實驗證明,細胞重建是一種普遍現象,實驗還發現雞胚卵黃顆粒內有DNA、組蛋白和染色質,這些研究成果被總結成系統的理論,提出了比較完整的“細胞重建學說”。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之後,中國科學界迎來了春天,貝時璋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這一年年底,貝時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併兼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生物教學部主任,1978年至1984年又擔任了中國動物學會第十屆理事長, 1979年1月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在北京成立時,貝時璋作為創始人又出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第一屆理事長。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鑑於貝時璋在生物科學研究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在其誕辰100週年的時候,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根據中國國家天文臺的申報,將1996年10月10日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貝時璋星”,貝時璋所著的《細胞重建》論文集第二集也於2003年8月出版發行,收錄他的18篇論文,這是他獻給自己100週歲的生日禮物。

2008年3月,在貝時璋獲得德國圖賓根大學博士學位80年之際,圖賓根大學第五次授予他博士學位,自從貝時璋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之後,還曾於1978年、1988年和2003年,也就是貝時璋在獲得博士學位50週年、60週年和75週年之際,都曾授予其博士學位,而貝時璋也成為圖賓根大學歷史上的“鑽石博士”,他也一直是圖賓根大學的驕傲,在圖賓根大學500多年的建校歷史上,貝時璋是唯一獲此殊榮的校友。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貝時璋(1903—2009)浙江鎮海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憩橋鎮,其祖父以捕魚為業,父親則是德商洋行賬房,1911年春入憩橋鎮“進修學堂”讀書,1913年秋進鎮海縣“寶善學堂”讀書。

1915年秋隨父親外出求學,進入湖北漢口“德華學堂”學習,德華學堂為德國傳教士創辦,教職員工全是德國人,學生入校一、二年就能熟練掌握德文,學校還備有天文、物理、化學、礦物、植物、人體等簡易讀本,學生畢業可以保送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學習或去德國留學,也可介紹到德商洋行工作。

1919年春貝時璋考入上海“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學習,後升入醫預科學習,其在“同濟”學醫兩年多,於1921年秋畢業後即赴德國弗萊堡大學留學,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457年,弗萊堡大學承認貝時璋在“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的學歷,同意其轉入醫學院醫科學習,但貝時璋卻決定棄醫學理,轉而學習自然科學。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德時期的貝時璋

1922年秋貝時璋從弗萊堡大學轉入慕尼黑大學,一年後又從慕尼黑大學轉入位圖賓根大學,在動物系代理主任福格爾副教授的指導下做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給他的論文題目是《線蟲Oxyuris obvelata和O.tetraptera的細胞常數》,但貝時璋認為導師提出的兩種線蟲都是在家鼠盲腸內寄生的,不適合做實驗,於是想申請更換自由生活的線蟲,但又不好意思嚮導師提出。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福格爾離開了學校,由哥尼斯堡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擔任圖賓根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也接替福格爾擔任貝時璋的導師,貝時璋遂嚮導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在哈姆斯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室研究,並依據實驗研究結果撰寫了博士論文《醋蟲生活週期各階段及其受實驗形態的影響》,於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並被留校擔任助教,師從著名實驗生物學家J.W.哈姆斯進行科學研究。

貝時璋在德國留學八年,先後在三所大學攻讀學位,受到德國學院派極為嚴格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思想的薰陶,對其一生科學生涯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貝時璋在德國的留學經歷也表明,能夠取得德國大學博士學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學歸來時的貝時璋

1929年秋貝時璋回到中國,1930年4月應浙江大學副校長、實際主持校務的邵裴子之邀籌建生物系,以發展實驗生物學為主要方向,當年8月就被聘為副教授兼生物系主任,由於生物系剛開始籌建,師資嚴重缺乏,貝時璋就開設了組織學、胚胎學、無脊椎動物學、比較解剖學、遺傳學等課程,並在授課之餘堅持科學研究。

1931年11月貝時璋與蘇州振華女中教師程亦明女士結為伉儷,並與之共同生活了64年之久,夫婦二人育有二男二女,長子貝豐,次子貝德,兩個女兒則分別取名貝璉和貝誠,程亦明於1995年8月以91歲高齡去世。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與夫人程亦明

從1930年4月起至1950年止,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整整工作了20年,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培養了眾多學生,為推動中國生物科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尤其在浙江大學西遷貴州遵義、湄潭的七年裡,仍然孜孜不倦地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即便在異常簡陋的情況下,依然將生物系、理學院辦的有聲有色,當時浙江大學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下,其教學成果和學術聲望,在全國各大學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甚至被譽為“東方的劍橋”。

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期間也正是其年富力強和出科研成果時期,1932年春就發現了豐年蟲中間性個體,並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中間性類型、性轉變和生殖細胞的重建,於1933年發表了《輪蟲的再生實驗》、《細胞常數與再生關係》等學術論文,1934年8月23日中國動物學會在江西廬山發起成立大會,貝時璋代表浙江大學參加了這一盛會。

貝時璋於1942年發表了《南京豐年蟲的二倍體中間性》,1943年又發表了關於細胞重建的論文《卵黃粒與細胞之重建》和《豐年蟲中間性生殖細胞的轉變》,1944年則發表了《Stvlania fossularis(一種環節動物)的自然裂殖與再生》、《搖蚊的咽側體和新側體》等論文,1945年和1946年,又相繼發表了《搖蚊唾液腺染色體的結構》、《色素細胞活動與溫度和眼柄提取物濃度的關係》以及《Stvlaria fooularis(一種環節動物)在不同溫度下的裂殖和分解》等學術論文。

1947年9月貝時璋代表中央研究院赴瑞典參加國際細胞學會議,因錯過會議日期,轉赴荷蘭請大會祕書長詳細介紹會議情況,並順道前往法國、英國等大學和科研院所參觀訪問,在法國訪問期間,還參觀了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實驗室,1948年2月從歐洲返回上海不久,即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並於當年8月赴南京參加了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會。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後排右二)參加院士大會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貝時璋出任浙江大學理學院院長,當年6月受竺可楨之邀赴北京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同時還參與了中國科學院的籌建,期間經常往返於北京和杭州之間,多次參與討論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的籌建和調整,並於1950年調離浙江大學,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1954年1月中國科學院學術祕書處成立,祕書長由錢三強擔任,副祕書長則是武衡,貝時璋與其他6名各學科領域著名科學家被任命為學術祕書,學術祕書處工作繁重,主要是籌建中國科學院的四個學部,即數理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和哲學社會科學部。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中年時期的貝時璋

貝時璋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開始考慮籌建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準備將上海生物實驗研究所遷至北京,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學部委員,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成立,貝時璋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1958年8月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生物物理系併兼任系主任。

中國科學院又根據貝時璋的建議,於1958年將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改建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貝時璋繼續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一直到1983年後,已經80高齡的貝時璋才改任名譽所長,他在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位置上長達25年之久。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貝時璋經常隨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出國訪問,或以科學家和科學組織者的身份出國訪問,曾先後出訪了蘇聯、英國、瑞典、加拿大、美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捷克、匈牙利、尼泊爾、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與各國科學界同行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右)與呂叔湘、趙九章訪蘇時合影

1963年10月貝時璋在上海實驗動物學專業學術討論會上,向與會科技人員詳細介紹了“分子生物學”這一新興科學領域,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從而闡明生命現象本質的科學。

自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分子生物學就是生物學的最新前沿與生長點,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蛋白質體系、蛋白質-核酸體系和蛋白質-脂質體系,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標誌著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從1901年諾貝爾獎設立以來,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大概有550多名,其中有200位左右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領域,就涉及到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

1964年貝時璋曾在第一屆全國生物物理學學術會議上作主旨報告《生物物理學的諾幹問題》,提出學科相互滲透的意義,說明了生物和物理兩個學科融合的前景,闡明生物物理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研究生命的基本性質。

當年貝時璋在籌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籌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時,就曾遭遇許多科學家的質疑和反對,許多人認為生物學與物理學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然而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展,很好的證明了貝時璋頗具前瞻性的科學預見。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左二)與科研人員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讓中國科學停滯了前進的步伐,大批科學家被下放勞動改造,甚至被迫害致死,1970年形勢剛有所好轉,貝時璋就在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一個研究組,重新開始細胞重建的研究,通過近10年的實驗證明,細胞重建是一種普遍現象,實驗還發現雞胚卵黃顆粒內有DNA、組蛋白和染色質,這些研究成果被總結成系統的理論,提出了比較完整的“細胞重建學說”。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之後,中國科學界迎來了春天,貝時璋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這一年年底,貝時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併兼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生物教學部主任,1978年至1984年又擔任了中國動物學會第十屆理事長, 1979年1月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在北京成立時,貝時璋作為創始人又出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第一屆理事長。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鑑於貝時璋在生物科學研究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在其誕辰100週年的時候,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根據中國國家天文臺的申報,將1996年10月10日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貝時璋星”,貝時璋所著的《細胞重建》論文集第二集也於2003年8月出版發行,收錄他的18篇論文,這是他獻給自己100週歲的生日禮物。

2008年3月,在貝時璋獲得德國圖賓根大學博士學位80年之際,圖賓根大學第五次授予他博士學位,自從貝時璋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之後,還曾於1978年、1988年和2003年,也就是貝時璋在獲得博士學位50週年、60週年和75週年之際,都曾授予其博士學位,而貝時璋也成為圖賓根大學歷史上的“鑽石博士”,他也一直是圖賓根大學的驕傲,在圖賓根大學500多年的建校歷史上,貝時璋是唯一獲此殊榮的校友。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百歲老人貝時璋

貝時璋老先生是中國科學界的“老壽星”,不但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中最年長者,而且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最年長者,他一生沒有生過大病,98歲之前就沒有住過醫院,他在總結自己長壽經驗時,認為得益於四個方面:淡泊名利、寬厚待人、適當運動、注意營養。

縱觀貝時璋長壽的原因,至少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個是與他的專業和經歷有關,貝時璋早年學醫,一生從事生物學領域的科學研究,習慣於每天服用4片複合維生素B和6片維生素C,根據自己的細胞重建理論,維持好細胞解體和細胞重建的平衡,這是對抗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維持和提高腦功能的重要環節,而服用一定劑量的複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就可以維持氧化,還原身體平衡,保持身體健康,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大女兒貝璉是北京協和醫院著名的內分泌醫生,她對父親的醫學保健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2009年10月29日9時30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在睡夢中駕鶴仙逝,享年107歲,貝時璋是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81名院士中最後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國近現代科學界第一批院士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併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絕響。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貝時璋(1903—2009)浙江鎮海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憩橋鎮,其祖父以捕魚為業,父親則是德商洋行賬房,1911年春入憩橋鎮“進修學堂”讀書,1913年秋進鎮海縣“寶善學堂”讀書。

1915年秋隨父親外出求學,進入湖北漢口“德華學堂”學習,德華學堂為德國傳教士創辦,教職員工全是德國人,學生入校一、二年就能熟練掌握德文,學校還備有天文、物理、化學、礦物、植物、人體等簡易讀本,學生畢業可以保送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學習或去德國留學,也可介紹到德商洋行工作。

1919年春貝時璋考入上海“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學習,後升入醫預科學習,其在“同濟”學醫兩年多,於1921年秋畢業後即赴德國弗萊堡大學留學,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457年,弗萊堡大學承認貝時璋在“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的學歷,同意其轉入醫學院醫科學習,但貝時璋卻決定棄醫學理,轉而學習自然科學。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德時期的貝時璋

1922年秋貝時璋從弗萊堡大學轉入慕尼黑大學,一年後又從慕尼黑大學轉入位圖賓根大學,在動物系代理主任福格爾副教授的指導下做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給他的論文題目是《線蟲Oxyuris obvelata和O.tetraptera的細胞常數》,但貝時璋認為導師提出的兩種線蟲都是在家鼠盲腸內寄生的,不適合做實驗,於是想申請更換自由生活的線蟲,但又不好意思嚮導師提出。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福格爾離開了學校,由哥尼斯堡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擔任圖賓根大學動物系主任,哈姆斯也接替福格爾擔任貝時璋的導師,貝時璋遂嚮導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在哈姆斯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室研究,並依據實驗研究結果撰寫了博士論文《醋蟲生活週期各階段及其受實驗形態的影響》,於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並被留校擔任助教,師從著名實驗生物學家J.W.哈姆斯進行科學研究。

貝時璋在德國留學八年,先後在三所大學攻讀學位,受到德國學院派極為嚴格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思想的薰陶,對其一生科學生涯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貝時璋在德國的留學經歷也表明,能夠取得德國大學博士學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留學歸來時的貝時璋

1929年秋貝時璋回到中國,1930年4月應浙江大學副校長、實際主持校務的邵裴子之邀籌建生物系,以發展實驗生物學為主要方向,當年8月就被聘為副教授兼生物系主任,由於生物系剛開始籌建,師資嚴重缺乏,貝時璋就開設了組織學、胚胎學、無脊椎動物學、比較解剖學、遺傳學等課程,並在授課之餘堅持科學研究。

1931年11月貝時璋與蘇州振華女中教師程亦明女士結為伉儷,並與之共同生活了64年之久,夫婦二人育有二男二女,長子貝豐,次子貝德,兩個女兒則分別取名貝璉和貝誠,程亦明於1995年8月以91歲高齡去世。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與夫人程亦明

從1930年4月起至1950年止,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整整工作了20年,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培養了眾多學生,為推動中國生物科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尤其在浙江大學西遷貴州遵義、湄潭的七年裡,仍然孜孜不倦地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即便在異常簡陋的情況下,依然將生物系、理學院辦的有聲有色,當時浙江大學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下,其教學成果和學術聲望,在全國各大學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甚至被譽為“東方的劍橋”。

貝時璋在浙江大學期間也正是其年富力強和出科研成果時期,1932年春就發現了豐年蟲中間性個體,並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中間性類型、性轉變和生殖細胞的重建,於1933年發表了《輪蟲的再生實驗》、《細胞常數與再生關係》等學術論文,1934年8月23日中國動物學會在江西廬山發起成立大會,貝時璋代表浙江大學參加了這一盛會。

貝時璋於1942年發表了《南京豐年蟲的二倍體中間性》,1943年又發表了關於細胞重建的論文《卵黃粒與細胞之重建》和《豐年蟲中間性生殖細胞的轉變》,1944年則發表了《Stvlania fossularis(一種環節動物)的自然裂殖與再生》、《搖蚊的咽側體和新側體》等論文,1945年和1946年,又相繼發表了《搖蚊唾液腺染色體的結構》、《色素細胞活動與溫度和眼柄提取物濃度的關係》以及《Stvlaria fooularis(一種環節動物)在不同溫度下的裂殖和分解》等學術論文。

1947年9月貝時璋代表中央研究院赴瑞典參加國際細胞學會議,因錯過會議日期,轉赴荷蘭請大會祕書長詳細介紹會議情況,並順道前往法國、英國等大學和科研院所參觀訪問,在法國訪問期間,還參觀了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實驗室,1948年2月從歐洲返回上海不久,即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並於當年8月赴南京參加了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會。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後排右二)參加院士大會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貝時璋出任浙江大學理學院院長,當年6月受竺可楨之邀赴北京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同時還參與了中國科學院的籌建,期間經常往返於北京和杭州之間,多次參與討論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的籌建和調整,並於1950年調離浙江大學,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1954年1月中國科學院學術祕書處成立,祕書長由錢三強擔任,副祕書長則是武衡,貝時璋與其他6名各學科領域著名科學家被任命為學術祕書,學術祕書處工作繁重,主要是籌建中國科學院的四個學部,即數理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和哲學社會科學部。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中年時期的貝時璋

貝時璋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開始考慮籌建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準備將上海生物實驗研究所遷至北京,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學部委員,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成立,貝時璋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1958年8月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生物物理系併兼任系主任。

中國科學院又根據貝時璋的建議,於1958年將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改建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貝時璋繼續擔任研究員併兼任所長,一直到1983年後,已經80高齡的貝時璋才改任名譽所長,他在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位置上長達25年之久。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貝時璋經常隨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出國訪問,或以科學家和科學組織者的身份出國訪問,曾先後出訪了蘇聯、英國、瑞典、加拿大、美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捷克、匈牙利、尼泊爾、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與各國科學界同行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右)與呂叔湘、趙九章訪蘇時合影

1963年10月貝時璋在上海實驗動物學專業學術討論會上,向與會科技人員詳細介紹了“分子生物學”這一新興科學領域,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從而闡明生命現象本質的科學。

自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分子生物學就是生物學的最新前沿與生長點,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蛋白質體系、蛋白質-核酸體系和蛋白質-脂質體系,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標誌著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從1901年諾貝爾獎設立以來,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大概有550多名,其中有200位左右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領域,就涉及到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

1964年貝時璋曾在第一屆全國生物物理學學術會議上作主旨報告《生物物理學的諾幹問題》,提出學科相互滲透的意義,說明了生物和物理兩個學科融合的前景,闡明生物物理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研究生命的基本性質。

當年貝時璋在籌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籌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時,就曾遭遇許多科學家的質疑和反對,許多人認為生物學與物理學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然而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展,很好的證明了貝時璋頗具前瞻性的科學預見。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左二)與科研人員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讓中國科學停滯了前進的步伐,大批科學家被下放勞動改造,甚至被迫害致死,1970年形勢剛有所好轉,貝時璋就在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一個研究組,重新開始細胞重建的研究,通過近10年的實驗證明,細胞重建是一種普遍現象,實驗還發現雞胚卵黃顆粒內有DNA、組蛋白和染色質,這些研究成果被總結成系統的理論,提出了比較完整的“細胞重建學說”。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之後,中國科學界迎來了春天,貝時璋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這一年年底,貝時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併兼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生物教學部主任,1978年至1984年又擔任了中國動物學會第十屆理事長, 1979年1月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在北京成立時,貝時璋作為創始人又出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第一屆理事長。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貝時璋

鑑於貝時璋在生物科學研究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在其誕辰100週年的時候,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根據中國國家天文臺的申報,將1996年10月10日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貝時璋星”,貝時璋所著的《細胞重建》論文集第二集也於2003年8月出版發行,收錄他的18篇論文,這是他獻給自己100週歲的生日禮物。

2008年3月,在貝時璋獲得德國圖賓根大學博士學位80年之際,圖賓根大學第五次授予他博士學位,自從貝時璋1928年3月獲得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之後,還曾於1978年、1988年和2003年,也就是貝時璋在獲得博士學位50週年、60週年和75週年之際,都曾授予其博士學位,而貝時璋也成為圖賓根大學歷史上的“鑽石博士”,他也一直是圖賓根大學的驕傲,在圖賓根大學500多年的建校歷史上,貝時璋是唯一獲此殊榮的校友。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百歲老人貝時璋

貝時璋老先生是中國科學界的“老壽星”,不但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中最年長者,而且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最年長者,他一生沒有生過大病,98歲之前就沒有住過醫院,他在總結自己長壽經驗時,認為得益於四個方面:淡泊名利、寬厚待人、適當運動、注意營養。

縱觀貝時璋長壽的原因,至少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個是與他的專業和經歷有關,貝時璋早年學醫,一生從事生物學領域的科學研究,習慣於每天服用4片複合維生素B和6片維生素C,根據自己的細胞重建理論,維持好細胞解體和細胞重建的平衡,這是對抗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維持和提高腦功能的重要環節,而服用一定劑量的複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就可以維持氧化,還原身體平衡,保持身體健康,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大女兒貝璉是北京協和醫院著名的內分泌醫生,她對父親的醫學保健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貝時璋:中國“院士”群體中活的最久的人

107歲時的貝時璋

2010年10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了《貝時璋傳》,作者王谷巖是貝時璋的學生和助手,曾長期協助貝時璋工作,參加了細胞重建理論的研究,通過閱讀這部傳記,就可以瞭解貝時璋豐富多彩的科學人生,在瞭解他的科學研究歷程、學術思想和學術成就的同時,還可以瞭解中國生物學的發展歷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