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徐冠華:諾獎的缺乏映射了中國原始創新能力的薄弱'

"

在科技界,提起徐冠華,幾乎無人不曉。這位大名鼎鼎的科技部原部長,除了以學識淵博見長,一直為外界所津津樂道的,還有他的直言不諱。

“中國諾獎的缺乏正是映射了中國原始創新能力的薄弱,各個層次尖子人才不足的現狀。

“科技項目的確定過程中我們習慣於拒絕支持有爭議的項目,排斥沒有國外先例的研究等等。

“為什麼大量社會資源進入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投資者缺乏有品牌的、可信任的技術無形資產的評估機構,以助其投資於科技企業。”

……

12日,在由中科院舉辦的“中國科技70年道路與經驗”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這位受人尊敬的智者再次直抒己見。他說了啥?走,跟隨小編一睹為快。

"

在科技界,提起徐冠華,幾乎無人不曉。這位大名鼎鼎的科技部原部長,除了以學識淵博見長,一直為外界所津津樂道的,還有他的直言不諱。

“中國諾獎的缺乏正是映射了中國原始創新能力的薄弱,各個層次尖子人才不足的現狀。

“科技項目的確定過程中我們習慣於拒絕支持有爭議的項目,排斥沒有國外先例的研究等等。

“為什麼大量社會資源進入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投資者缺乏有品牌的、可信任的技術無形資產的評估機構,以助其投資於科技企業。”

……

12日,在由中科院舉辦的“中國科技70年道路與經驗”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這位受人尊敬的智者再次直抒己見。他說了啥?走,跟隨小編一睹為快。

中科院院士徐冠華:諾獎的缺乏映射了中國原始創新能力的薄弱

頂尖科學家匱乏

當前,我國科技發展中最突出的是人才問題。人才總量雖然龐大,但世界級科學技術專家和戰略科學家嚴重缺失。

我們回顧一下國際經驗,美國之所以到現在這麼有創新活力,保持了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從全世界網羅到最優秀的人才。美國有世界最多的諾獎得主,據統計,從上世紀到本世紀2014年,美國自然科學諾獎獲得者有308人,佔世界諾獎獲得者47.5%。

日本本世紀來,18年間有18人獲得諾貝爾獎,平均每年一人,本世紀獲獎人數僅次於美國,世界排名第二。

美國是獲得諾獎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原始創新能力、新興產業發展能力最強的國家,幾乎主導了現代從信息、網絡、空間、生物、新能源、納米材料等新興技術產業發展。

獲得諾獎的一些日本科學家也對應著有關的高技術產業,日本在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方面佔了很高的比例,同時日本的半導體芯片技術、硅晶圓、合成半導體晶圓、光刻機、靶向材料、封裝材料等14種材料佔50%以上的市場份額,全球範圍內長期保持著絕對優勢。

可見,頂尖人才帶動的基礎研究對技術創新有顯著的溢出效應。尖子人才往往決定一個研究機構一個研究隊伍的水平和實力。一個國家的人才知識儲備像一座金字塔,頂尖人才位於金字塔的頂端,頂尖人才越多,塔基和塔身一定越寬厚,巨大的金字塔的塔基支撐了不同高度、不同層次人才,這正是支持一個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潛力所在。

中國諾獎的缺乏也正是映射了中國原始創新能力的薄弱,各個層次尖子人才不足的現狀。中國要在國家綜合實力、產業競爭能力方面趕上發達國家,沒有強大的原始創新能力、沒有一批世界級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是不可能的。

科技經濟結合不暢

創新過程是一個科技和經濟結合的過程,不僅包括研究開發的創新,也包括產品設計創新、製造創新、管理創新以及市場模式、市場開拓創新,所有這些環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產品技術創新鏈。

在創新過程中主要面臨兩大不確定性,一是技術突破的不確定性,二是市場多元化需求的不確定性。這兩種不確定性決定了往往有多種創新方案。技術創新的不確定性,決定了當你從事一項研究的時候,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做出你想要的成果,甚至你根本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出成果。

既然面臨著兩種不確定性,科技和經濟發展的結合如何實現?國內外成功的實踐證明,市場機制是經濟社會系統配置資源的一種有效的安排。市場同樣是科技和經濟之間結合的橋樑紐帶,這方面我們面臨著很多現實問題。

比如為什麼大量社會資源進入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重要的原因是投資者缺乏有品牌的、可信任的技術無形資產的評估機構,以助其投資於科技企業。為什麼中小企業缺乏創新性重要原因是缺乏社會服務研究平臺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監督機制,這些都是需要市場化的創新服務環境加以解決。

我認為沒有創新服務業的支撐,大量企業得不到社會化科技服務,科技和經濟結合就是一句空話。

為什麼創新服務業缺失情況如此嚴重?因為長期以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科研院所直接將其研究成果轉給國有企業,科技與經濟融合,中間需要什麼樣的機制和機構是薄弱環節甚至是空白。況且創新服務業是高智力行業,缺乏經驗、人才短缺,成長週期很長,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很難成功。

自主創新信心不足

自主創新信心不足是個有一定普遍性的問題,中國百年封閉落後的局面開放後,乍一看到眼花繚亂的技術和五光十色的產品,深感自卑、缺乏自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引進了大量的技術設備等,有效地推進了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但是也存在著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嚴重不足的問題。

這形成了一種文化,在科技創新中我們選擇的眾多科技項目中很多是追蹤式、模仿式的項目,一些事關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的重大戰略項目多因信心不足、爭論不休而多次擱置。

我們要做的一些有創新性的題目。科技項目的確定過程中我們習慣於拒絕支持有爭議的項目,排斥沒有國外先例的研究等等。這反映了我們對自己科學研究能力的不自信。

原始創新依然薄弱

所謂原始創新,即通過基礎研究、前沿高技術研究獲得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

集成創新,即使各種相關技術有機融合,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收,就是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和吸收形成屬於自己的再創新能力。

原始創新從過去到現在都是我國自主創新中最為薄弱環節。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基礎研究和前沿高技術研究是新興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之母,是一個國家實力的標誌,是一個國家未來發展的生命線。通過基礎研究和前沿高技術研究形成的人力、知識和能力的儲備,一旦我們遭遇“卡脖子”問題,這些儲備就能迅速形成關鍵技術、形成生產力。

集成創新,如果沒有集成,單項技術很難面向市場,最後可能就消失了,錯過了發展時期。如何把自己和引進的單項技術集成起來形成以產品為中心的產品同樣很重要。集成創新不是單純的科技內涵,而是產業經濟發展的內涵。我想強調,單純引進技術忽視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傾向依然嚴峻。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投入嚴重脫節。2006年至2014年我國引進和消化吸收投入的比例是1:0.4,就是買了一塊錢的設備,我們只用4毛錢消化吸收,和韓國、日本相比差距很大。韓國上世紀80年代已經是1:5,最高的時候1:8。日本上世紀60到70年代是1:7,高的時候達到1:10。我們的差距太大了,所以我們引進一代落後一代也是必然的。這麼少的投入,怎麼能消化吸收。

技術和技術創新能力不是一回事,是有本質區別的概念。技術可以引進,技術創新能力不可能引進。引進技術不等於引進技術創新能力。實踐證明技術創新能力是內生的,需要通過有組織的學習和產品開發實踐才能獲得。我國的產業體系要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並使之轉化為自主知識資產,就必須建立自主開發平臺,培養鍛鍊自己的技術開發隊伍,進行技術創新實踐。

如何破題

第一,大力引進、培養和穩定一大批世界級的頂尖人才。

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關鍵就在於吸引全世界一流人才,美國多次修改移民法,不斷放寬對技術移民的限制。據統計,2016年6位美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全部是美國之外出生。目前,硅谷科學技術工程和教學等領域中超過60%的全球頂尖科技人才來自移民,超過50%的硅谷企業是出生在美國之外的人所創立,他們所創立的巨大貢獻,維持著美國的領先全球地位。

當前全球近30個國家制定了不同的人才入境政策和計劃。我國引進人才面臨巨大壓力,因此解放思想、放寬政策、創造環境、參與國際人才競爭刻不容緩。我們當前應當在繼續擴大引進技術和資金的同時,把引進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特別是當前環境下,引進世界級科技人才有更加突出的意義,不僅僅是引進一個人,更重要是引進了智慧、理念和文化,這是重要的溢出效應。

我們今天在西方圍堵的新背景下,應當用同樣的決心、勇氣和魄力把引進世界一流人才作為國家戰略舉措,以質量為中心,引進不分膚色、不分國籍的世界頂尖人才,組成一支世界級的人才隊伍。我們當前的條件和上世紀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現在有良好的經濟基礎、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大學和研究所有全世界最好的設備和實驗室,以及良好的語言交流條件。我們完全可以把這個事情做好,可以從試點開始,制定政策,逐步擴大。

第二,加強基礎研究,建立可考核的國家財政年度固定增長機制。

據統計,現代技術革命的成果約90%源於基礎研究,特別是全球化條件下,基於基礎研究的科學技術的突破和伴隨而來的新產業將對取得優勢產生重大影響。2017年我國論文產出數,論文被引用總次數均居世界第二,這是來之不易的成果,但要我們也要看到論文雖多,高影響論文仍佔比例較低,均篇被引用次數10次,居世界第16位,在標準專利擁有量排第11位,僅為美國的4%。

另外基礎研究在研究開發活動中比例仍舊嚴重失衡,多年來我國基礎研究佔比水平保持在5%左右,和發達國家和新興大國15%-25%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為此應當建立財政支持基礎研究可年度考核的固定增長機制,引導加大對基礎應用研究的政策支持力度,保證基礎研究穩定支持,力爭五到十年內使基礎研究佔比達到國際水平。

第三,推廣深圳經驗,實施大規模創新服務業振興計劃。

多年來,我每年都去深圳,有一點深刻,高效發達的創新服務業成為深圳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一些承載發達大城市發展的科技型企業屢經曲折最後選擇落地深圳。

我曾經參觀過深圳市創業投資信息諮詢知識產權評價等服務機構,他們的高效服務讓企業間的交流更加暢通、效率更高。我以為一定要從戰略高度對創新服務業的認識,制定創新服務業振興戰略計劃,將其放在和高技術產業同等重要的位置來考慮,實現科技服務業的騰飛發展。

——End——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沈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