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到偉大,一直是公眾對中國企業的期待。企業的成長,是中國經濟的一面鏡子,也是國家進步的一個標誌。從頭部企業到獨角獸再到小微企業,都氤氳著更多的選擇以及更好的未來。那些“懷璧”的企業,孕育著獨特的經營之美。它們或是有著不為大眾所熟悉的技術創新,或是服務加分,或是社會責任,或是瑰麗創意,這些都構成公司的“巧實力”,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添磚加瓦。

"

從大到偉大,一直是公眾對中國企業的期待。企業的成長,是中國經濟的一面鏡子,也是國家進步的一個標誌。從頭部企業到獨角獸再到小微企業,都氤氳著更多的選擇以及更好的未來。那些“懷璧”的企業,孕育著獨特的經營之美。它們或是有著不為大眾所熟悉的技術創新,或是服務加分,或是社會責任,或是瑰麗創意,這些都構成公司的“巧實力”,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添磚加瓦。

合眾思壯:“捕捉”北斗

等行李是大多數人航空出行的欠佳體驗。而在即將投入運營的大興國際機場,隨著超寬帶(UWB)高精度室內定位系統的使用,10釐米的精度,將使托運行李追蹤“盡在掌握”。

“行李有跡”的背後,是一家民營衛星導航企業的身影——合眾思壯。人們耳熟能詳的GPS、北斗等衛星導航系統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運用到手機導航、物流跟蹤、工程測量、精準農業等領域?這其中有一個千億級規模的行業市場。

從代理國外終端產品起家,到自主研發出全球首顆支持全信號的導航芯片,過去的1/4個世紀,合眾思壯的成長見證了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路徑,也詮釋了中國經濟轉型迭代的升級歷程。

“自主研發的投入是巨大的。”在位於北京亦莊經開區的合眾思壯新時空科創中心,負責技術研發的公司副總裁吳林頗為感慨,“但我們一直想得很明白,這條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

從大到偉大,一直是公眾對中國企業的期待。企業的成長,是中國經濟的一面鏡子,也是國家進步的一個標誌。從頭部企業到獨角獸再到小微企業,都氤氳著更多的選擇以及更好的未來。那些“懷璧”的企業,孕育著獨特的經營之美。它們或是有著不為大眾所熟悉的技術創新,或是服務加分,或是社會責任,或是瑰麗創意,這些都構成公司的“巧實力”,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添磚加瓦。

合眾思壯:“捕捉”北斗

等行李是大多數人航空出行的欠佳體驗。而在即將投入運營的大興國際機場,隨著超寬帶(UWB)高精度室內定位系統的使用,10釐米的精度,將使托運行李追蹤“盡在掌握”。

“行李有跡”的背後,是一家民營衛星導航企業的身影——合眾思壯。人們耳熟能詳的GPS、北斗等衛星導航系統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運用到手機導航、物流跟蹤、工程測量、精準農業等領域?這其中有一個千億級規模的行業市場。

從代理國外終端產品起家,到自主研發出全球首顆支持全信號的導航芯片,過去的1/4個世紀,合眾思壯的成長見證了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路徑,也詮釋了中國經濟轉型迭代的升級歷程。

“自主研發的投入是巨大的。”在位於北京亦莊經開區的合眾思壯新時空科創中心,負責技術研發的公司副總裁吳林頗為感慨,“但我們一直想得很明白,這條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合眾思壯:“捕捉”北斗

與北斗共同成長

“3、2、1,點火。”6月25日2時9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6顆北斗導航衛星。這是北斗三號系統的第21顆組網衛星,2020年整個北斗三號將全球組網、高精度的導航定位服務覆蓋全球。

在這次發射前一個月,由合眾思壯自主研發的全球首顆全面支持北斗三號民用導航信號體制的高精度基帶芯片“天琴二代”在京正式發佈。

“公司的發展與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基本是同步的。”吳林向記者回顧合眾思壯發展歷史時提到。

1994年,美國GPS系統進入民用領域,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正式立項。這一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教的郭信平辭職下海,註冊成立了合眾思壯公司,成為首批進入衛星導航領域的企業之一。

“衛星導航應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彼時的中國,市場經濟的地位剛剛確立不久,到處都是藍海,衛星導航產業更是如此。拿下美國最大的導航型GPS生產商——佳明公司中國總代理的合眾思壯,在漁船市場掘到第一桶金後,又搭上了迅速擴張的車載導航市場發展“快車”,就此完成了原始的資金積累和市場開拓。

在吳林看來,前十年的發展很重要。“沒有前十年的資本積累和市場開拓,可能就沒有後邊這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在中國,很多企業都走過了類似的道路。從一個貿易型的或者說代理別人的產品銷售的企業,走向自主產品研發,最終實現完全自主可控。”

轉型發生在2010年前後,由於業務調整,合眾思壯與佳明分道揚鑣,合眾思壯的業務模式逐漸從加工代理轉向自主生產研發。郭信平曾形容這種轉型是“丟了一塊東西,我們要用自己的東西把它補充上來”。

另一個背景則是北斗導航系統的加速組建。2012年,北斗二號系統成功組網,開始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在政策層面,一系列旨在加快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民用領域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舉措密集出臺。這期間,合眾思壯不僅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還收購了全球第三大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芯片與板卡企業Hemisphere。

"

從大到偉大,一直是公眾對中國企業的期待。企業的成長,是中國經濟的一面鏡子,也是國家進步的一個標誌。從頭部企業到獨角獸再到小微企業,都氤氳著更多的選擇以及更好的未來。那些“懷璧”的企業,孕育著獨特的經營之美。它們或是有著不為大眾所熟悉的技術創新,或是服務加分,或是社會責任,或是瑰麗創意,這些都構成公司的“巧實力”,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添磚加瓦。

合眾思壯:“捕捉”北斗

等行李是大多數人航空出行的欠佳體驗。而在即將投入運營的大興國際機場,隨著超寬帶(UWB)高精度室內定位系統的使用,10釐米的精度,將使托運行李追蹤“盡在掌握”。

“行李有跡”的背後,是一家民營衛星導航企業的身影——合眾思壯。人們耳熟能詳的GPS、北斗等衛星導航系統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運用到手機導航、物流跟蹤、工程測量、精準農業等領域?這其中有一個千億級規模的行業市場。

從代理國外終端產品起家,到自主研發出全球首顆支持全信號的導航芯片,過去的1/4個世紀,合眾思壯的成長見證了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路徑,也詮釋了中國經濟轉型迭代的升級歷程。

“自主研發的投入是巨大的。”在位於北京亦莊經開區的合眾思壯新時空科創中心,負責技術研發的公司副總裁吳林頗為感慨,“但我們一直想得很明白,這條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合眾思壯:“捕捉”北斗

與北斗共同成長

“3、2、1,點火。”6月25日2時9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6顆北斗導航衛星。這是北斗三號系統的第21顆組網衛星,2020年整個北斗三號將全球組網、高精度的導航定位服務覆蓋全球。

在這次發射前一個月,由合眾思壯自主研發的全球首顆全面支持北斗三號民用導航信號體制的高精度基帶芯片“天琴二代”在京正式發佈。

“公司的發展與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基本是同步的。”吳林向記者回顧合眾思壯發展歷史時提到。

1994年,美國GPS系統進入民用領域,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正式立項。這一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教的郭信平辭職下海,註冊成立了合眾思壯公司,成為首批進入衛星導航領域的企業之一。

“衛星導航應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彼時的中國,市場經濟的地位剛剛確立不久,到處都是藍海,衛星導航產業更是如此。拿下美國最大的導航型GPS生產商——佳明公司中國總代理的合眾思壯,在漁船市場掘到第一桶金後,又搭上了迅速擴張的車載導航市場發展“快車”,就此完成了原始的資金積累和市場開拓。

在吳林看來,前十年的發展很重要。“沒有前十年的資本積累和市場開拓,可能就沒有後邊這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在中國,很多企業都走過了類似的道路。從一個貿易型的或者說代理別人的產品銷售的企業,走向自主產品研發,最終實現完全自主可控。”

轉型發生在2010年前後,由於業務調整,合眾思壯與佳明分道揚鑣,合眾思壯的業務模式逐漸從加工代理轉向自主生產研發。郭信平曾形容這種轉型是“丟了一塊東西,我們要用自己的東西把它補充上來”。

另一個背景則是北斗導航系統的加速組建。2012年,北斗二號系統成功組網,開始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在政策層面,一系列旨在加快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民用領域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舉措密集出臺。這期間,合眾思壯不僅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還收購了全球第三大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芯片與板卡企業Hemisphere。

合眾思壯:“捕捉”北斗

天琴迭代

不久前,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出現5天的宕機,在行業內部引起了不小震動。不過,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伽利略的“停擺”對生活並沒有造成影響。但宕機帶來的啟示在於,如果此次出現故障的是GPS系統呢?

一個完整的衛星導航產業鏈包括上中下游,上游是基帶及射頻芯片、板卡等基礎元器件,中游是承載定位功能的終端設備,下游則是包括系統軟件在內的運營服務內容。其中,射頻及基帶芯片,是產業鏈的基礎。

長期以來,由於GPS的優勢地位,上游領域的主導權被美國企業牢牢把控,而北斗的出現打開了一個缺口。合眾思壯在今年5月推出的天琴二代,將支持的頻點從24個增加到31個,做到了對所有導航系統信號的支持。

吳林表示,衛星導航芯片中的頻點其實就類似於智能手機芯片中的網絡體制。芯片支持頻點數量的多少,可以理解為是手機支持3G或4G的區別。“支持的頻點越多,意味著同時接受處理導航信號的能力越強。”

目前,天琴二代是全球首枚支持全星座全頻點的基帶芯片。而在實踐中,要實現這一目標絕非易事。全星座全頻點意味著要對目前所有衛星信號統統進行仔細的梳理分析,並且要在55納米的芯片上實現對這些信號處理通道的設計排布。“一般的民用導航芯片只有40多個處理通道,但在天琴二代上,集成了1100個通道。”吳林介紹。

相較於分析目前已知信號,對未知的感知更為棘手。吳林說:“我們在通道上留了個後門,通過設置一個靈活相關器的技術,同時搭配相應的軟件配置,實現了對未來產生的新的衛星導航信號進行解調。也就是說,未來的信號怎麼改變,通過軟件,我們也可以同步改變。”

創新激勵

在科技創新領域,後起之秀往往會遭遇技術封鎖和專利壁壘。在近些年,國際上對集成電路領域的技術出口管制越來越嚴苛,這對企業引進新技術也帶來了不小的風險。如何破局成為技術創新型企業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

談及此事,吳林表示,任何一個行業,只要是做技術的,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些影響,最主要的一個影響就是專利。“對合眾思壯來說,在技術領域的破局是肯定要做的。”

例如,在衛星導航領域,有一項窄相關技術,可以提高接收機定位性能,但這一專利國外企業已經申請了。“你明知道對方的處理算法很好,但你就是不能用,那怎麼辦?你必須得自己去創新,找條路子把它繞過去。”

破與立,一體兩面。隨著國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企業對專利申請和保護也越來越重視。據吳林介紹,在專利申請方面,目前公司有專業人員從事這一工作,負責技術查新、保護範圍等工作。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已經建立起一套激勵機制,鼓勵技術人員進行科技創新。“我們公司有專門的獎金,技術人員申請專利被受理獎一次,專利獲得通過再獎一次。”

據瞭解,作為國內較早從事北斗研發的公司,合眾思壯目前擁有國內授權專利152項、國外授權專利44項,累計申請PCT國際專利12項、軟件著作權710項。

掌握核心技術給公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發展。在吳林看來,擁有核心技術,才可以不斷有效地改善終端產品,保證整體系統方面技術的領先性。同時,也可以保證它在成本方面的競爭優勢。

競逐全球

根據《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國內衛星導航市場貢獻率約60%-80%。

在全球層面,隨著GPS三代衛星重啟發射,歐洲和俄羅斯的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有條不紊地展開,印度、日本、巴西等國也正在籌謀。從應用端看,隨著物聯網、智慧農業、無人駕駛等新業態的成長,對導航精度的需求越來越大。

以上種種,意味著衛星導航產業的大航海時代即將到來。

而近年來合眾思壯的一系列併購案可以看出公司走向全球的“野心”。在2013年收購北美半島股份之後,公司還先後拿下了意大利測繪企業STONEX、加拿大上市公司AgJunction等國外公司。目前,合眾思壯已構建了包括中國、美國、加拿大、意大利在內的國內外產品研發生產與營銷架構體系,產品遍佈全球的9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而這一思路一定程度上覆刻了國際衛星導航產業的領軍企業——美國天寶導航(Trimble)的發展路徑。自2000年往後的十年裡,天寶進行了100起左右的併購,由此成為一家深耕於GPS全產業鏈的龍頭企業。

“和北斗系統從區域走向全球一樣,我們希望合眾思壯不只是一個單純的中國企業,而是一個面向全球的企業。”臨近採訪結束,吳林向記者袒露合眾思壯的願景。他表示,在接下來的應用場景中,衛星定位只是其中一部分,例如智慧農業中挖掘機的自動操作,還需要與視覺傳感器等相關技術進行集成融合,而合眾思壯的產業鏈將覆蓋高精度的專業產品、平臺建設和運營服務。

北京商報記者 肖湧剛

“天琴”藏“牛郎織女”

對新產品的命名向來是件講究事兒。但“天琴”一名的由來卻頗有些偶然色彩。

天琴座,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所定的88個現代星座之一。但在訪談中,合眾思壯市場公關部經理張瑞豐回憶說:“這是一個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靈感最初源於引力波事件。“天琴一代”首發於2016年,這年2月,人類首次宣佈探測到引力波,即便是從現在看,這依然是天文界的大事件。而中國的引力波探測項目就叫“天琴計劃”。

帶著些“蹭熱點”的想法,“天琴”這個名字浮現了出來。張瑞豐介紹稱:“天琴座的主星是國人熟知的織女星,作為一顆衛星信號處理芯片,織女的形象與芯片的功能天然契合,也寄託公司編織‘中國精度’的願景。”

另一方面,在衛星導航領域有兩種主流的信號增強系統——星基和地基。“天琴”芯片屬於星基增強,用星座命名也凸顯出這一特點。

“織女”出現了,“牛郎”在哪兒呢?

三年後的2019年“天琴二代”發佈會上,合眾思壯正式發佈的Phantom與Vega兩個系列的高精度板卡新品,除搭載“天琴二代”基帶芯片外,還加入有“天鷹”寬帶射頻芯片和Cygnus天鵝抗干擾技術。

河鼓二,“天鷹座”的主星,俗稱牛郎星。射頻芯片的功能主要在於捕獲、接收衛星信號。以牛郎星主星座命名,“天鷹”也代表著該產品具有強大的信號捕獲能力。二者的完美結合在象徵板卡衛星信號捕獲、跟蹤及處理能力更強勁的同時,也被賦予了一層帶著濃濃中國文化特質的浪漫色彩。

天鷹是信號捕獲,天琴是信號處理,天鵝是信號抗干擾技術。在夏季夜空,3個星座的主星呈等邊三角形,組成了著名的夏季大三角。在吳林和張瑞豐看來,這個“鐵三角”,也象徵著融合三項技術的產品可以更好地實現高精度定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