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一帶”與“一路”

北部灣港 經濟 長江 時政 人民網 2018-12-14

冬日的北海鐵山港一派繁忙,運轉車穿梭在碼頭與堆場之間,來自世界各國的商品從這裡源源不斷地輸送至我國西南、華南等地。

“站在這裡,能夠觸摸到世界經濟的脈動,一天一個樣!”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港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姚東明說,2009年,鐵山港還是一片灘塗,如今已建成擁有6個15萬噸級泊位的碼頭,貨物從這裡出發,可以通往全國、暢達世界。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廣西有條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總書記的囑託,為廣西的開放發展指明瞭方向。

從去年開始,廣西重點暢通聯繫重慶、貴州、甘肅、四川、陝西等地的大通道,目前這條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鐵海聯運集裝箱班列班輪已實現常態化運行。這對充分發揮廣西與東盟陸海相連的獨特優勢,實現“一帶”與“一路”有機銜接,增進我國與東盟、中亞、歐洲等地區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實現中國西部到東南亞、南亞線路的‘裁彎取直’。以重慶—新加坡為例,傳統的江海聯運需經長江至上海,所花時間約25天,可經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鐵海聯運只需7至10天。”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蔣連生說,除了運行時間縮短,該通道沿線省區市大力推動通關一體化,壓縮口岸通關時間,物流費用也大幅降低。目前,已開通北部灣港至西部六省市的8條鐵海聯運常態化班列。

受益於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推進,今年前3季度,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218.6萬標箱,同比增長30.17%。

港口為北部灣經濟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十年的發展,這灣碧水一躍成為廣西發展“核”動力、我國沿海經濟新一極、中國—東盟合作新高地。2017年,北部灣經濟區GDP突破萬億元大關,佔自治區將近一半。

“廣西對企業的服務非常貼心。”來自越南的阮文功深有感觸,作為廣西某企業持股股東,因不確定股息分配收入在中國該如何納稅,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撥通了12366納稅服務電話,沒想到雙語專線話務員用流利的越南語為他進行了詳盡解答。為更好對接東盟,近年來廣西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深化稅務、工商體制改革,為“走出去”的企業、“引進來”的投資者提供全方位服務。

廣西連續承辦了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發揮重要平臺作用。今年的東博會還首次設置“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吸引了19個區域外“一帶一路”參與國家114家企業參展。中國—東盟博覽會祕書處祕書長王雷表示,這是東博會在更廣泛合作區域服務“一帶一路”的新突破。

東博會促進了一大批中外合作產業園區落戶廣西。位於欽州的中國—馬來西亞產業園內,廣西鑫德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劉玉峰介紹,公司生產的手機蓋板和保護屏已通過三星公司核驗,將進入其東南亞生產線。劉玉峰說:“我們看中的就是廣西的區位優勢,這裡有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優質的政策服務,希望藉此面向東盟,輻射全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