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保險 人壽保險 經濟 不完美媽媽 音樂 睛彩廣西交通頻道 2019-08-04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經過人生這麼多年的奮鬥打拼,終於實現了“人生五子”(房子/車子/妻子/孩子/票子)的擁有,但生活的壓力並沒有因為這些的實現而緩減,而是感覺越來越在負重前行,開車去上班,在路上那短短30分種時間,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可以聽聽音樂聽聽廣播。

有一天聽廣播時,聽到說“一位朋友的媽媽腦溢血住進ICU病房72天,最後賣了2套房、花費130多萬,都沒能把人救回……”我不僅感慨萬千,我們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我們生活在高壓力下再加上環境的汙染和破壞,得病得大病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年輕化,據《2018年中國人的健康大數據》顯示

每1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

每30秒,至少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有70%的中國人有過勞死危險

……

想到這時我突然猛的警醒,如果我和我的家人也不幸得了重疾,積蓄被掏空那是分分鐘的事,難道到處去借錢借到無人可借?難道要將辛苦苦十幾年得來的房和車變賣去治病?之後的生活怎麼辦?越來越不敢想!

後來我就去了解了保險,想讓保險公司為我和我的家人來承擔這樣的風險,這樣就算得了重病也不至於拖垮家庭,生活不會受到影響,只需好好養病,家人只需要陪護就好了。

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們一樣,出於同樣的擔憂和考慮而選擇購買保險,但買保險的坑很多,很多人都被深深套路了: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經過人生這麼多年的奮鬥打拼,終於實現了“人生五子”(房子/車子/妻子/孩子/票子)的擁有,但生活的壓力並沒有因為這些的實現而緩減,而是感覺越來越在負重前行,開車去上班,在路上那短短30分種時間,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可以聽聽音樂聽聽廣播。

有一天聽廣播時,聽到說“一位朋友的媽媽腦溢血住進ICU病房72天,最後賣了2套房、花費130多萬,都沒能把人救回……”我不僅感慨萬千,我們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我們生活在高壓力下再加上環境的汙染和破壞,得病得大病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年輕化,據《2018年中國人的健康大數據》顯示

每1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

每30秒,至少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有70%的中國人有過勞死危險

……

想到這時我突然猛的警醒,如果我和我的家人也不幸得了重疾,積蓄被掏空那是分分鐘的事,難道到處去借錢借到無人可借?難道要將辛苦苦十幾年得來的房和車變賣去治病?之後的生活怎麼辦?越來越不敢想!

後來我就去了解了保險,想讓保險公司為我和我的家人來承擔這樣的風險,這樣就算得了重病也不至於拖垮家庭,生活不會受到影響,只需好好養病,家人只需要陪護就好了。

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們一樣,出於同樣的擔憂和考慮而選擇購買保險,但買保險的坑很多,很多人都被深深套路了: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大人還沒有任何保單,卻趕緊給娃買了保險;

基礎的保障沒配齊,你卻被銷售人員洗腦買了理財保險;

預算根本不允許買返還險,還各種糾結對比哪個更好;

這些買保險的不正確姿勢,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產品化思維,讓你買保險更“危險”

消費者買保險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彌補風險事故發生後的經濟損失,但是我們買的保險,可能不光彌補不了損失,還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經濟損失。

絕大多數的人買保險,都是奔著某個保險產品去的:我要買個保險,給我推薦一個好保險吧。什麼才是好保險?這個問題很難去回答。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脫離這些基本情況去盲目的尋找“好”保險,就等於是不顧病情而隨意讓醫生開藥治療是一個道理。

當你買了所謂的“好”保險,但是生大病以後才發現自己買的是理財,這個時候,保險起不到任何保障作用,還浪費了錢。

買保險,我們需要有“全局”思維,綜合考慮我們所面臨的風險,預算和偏好等。壽險,重疾,醫療,意外是保障四大剛需,分別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重疾險的作用是失能收入補償,得了重疾,至少兩三年不能工作賺錢,因此重疾險的保額應該為年收入的3倍以上;壽險應該做到年收入的10倍……這麼高的保額需求,但是預算卻很有限,沒有“全局”思維,是設計不出來好方案的。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經過人生這麼多年的奮鬥打拼,終於實現了“人生五子”(房子/車子/妻子/孩子/票子)的擁有,但生活的壓力並沒有因為這些的實現而緩減,而是感覺越來越在負重前行,開車去上班,在路上那短短30分種時間,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可以聽聽音樂聽聽廣播。

有一天聽廣播時,聽到說“一位朋友的媽媽腦溢血住進ICU病房72天,最後賣了2套房、花費130多萬,都沒能把人救回……”我不僅感慨萬千,我們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我們生活在高壓力下再加上環境的汙染和破壞,得病得大病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年輕化,據《2018年中國人的健康大數據》顯示

每1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

每30秒,至少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有70%的中國人有過勞死危險

……

想到這時我突然猛的警醒,如果我和我的家人也不幸得了重疾,積蓄被掏空那是分分鐘的事,難道到處去借錢借到無人可借?難道要將辛苦苦十幾年得來的房和車變賣去治病?之後的生活怎麼辦?越來越不敢想!

後來我就去了解了保險,想讓保險公司為我和我的家人來承擔這樣的風險,這樣就算得了重病也不至於拖垮家庭,生活不會受到影響,只需好好養病,家人只需要陪護就好了。

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們一樣,出於同樣的擔憂和考慮而選擇購買保險,但買保險的坑很多,很多人都被深深套路了: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大人還沒有任何保單,卻趕緊給娃買了保險;

基礎的保障沒配齊,你卻被銷售人員洗腦買了理財保險;

預算根本不允許買返還險,還各種糾結對比哪個更好;

這些買保險的不正確姿勢,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產品化思維,讓你買保險更“危險”

消費者買保險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彌補風險事故發生後的經濟損失,但是我們買的保險,可能不光彌補不了損失,還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經濟損失。

絕大多數的人買保險,都是奔著某個保險產品去的:我要買個保險,給我推薦一個好保險吧。什麼才是好保險?這個問題很難去回答。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脫離這些基本情況去盲目的尋找“好”保險,就等於是不顧病情而隨意讓醫生開藥治療是一個道理。

當你買了所謂的“好”保險,但是生大病以後才發現自己買的是理財,這個時候,保險起不到任何保障作用,還浪費了錢。

買保險,我們需要有“全局”思維,綜合考慮我們所面臨的風險,預算和偏好等。壽險,重疾,醫療,意外是保障四大剛需,分別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重疾險的作用是失能收入補償,得了重疾,至少兩三年不能工作賺錢,因此重疾險的保額應該為年收入的3倍以上;壽險應該做到年收入的10倍……這麼高的保額需求,但是預算卻很有限,沒有“全局”思維,是設計不出來好方案的。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想買“萬能”保險,卻遇事都不“能”

一份 “萬能”保險,號稱一張保單管一生,不僅能治病救人,從頭保到腳,還能妥妥解決教育金、婚嫁金、養老金的問題。還有比這更完美的夢中保險嗎?

想要靠一款保險去解決所有的問題,是不現實的。兼顧意味著雞肋,意味著沒有重點。一個年交8000塊的保險,能保10萬的重疾,10萬的身故,6000塊醫療,一天100的住院津貼,50年後每年6000的養老金,看起來項目很多,但額度都低到沒用。本來我們需要高額度的身故和大病保障,卻選擇了一個“全家桶”保險,樣式多,額度低,還花掉了那麼多的錢。

想要一步到位保所有,結果就是錢白花了。

買對保險的八個正確打開方式

1.保額的重要程度大於一切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犧牲保障時長,滿足額度要求。比如,100萬的重疾,預算只有1萬,那麼我們可以選40萬的終身重疾+60萬的定期(保到70歲)重疾。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6歲,保到70歲已經算是保的比較充分了,後面其實可以順其自然。

2.想要保身故,應該選擇定期壽險,而不是意外險

大家總是擔心年輕的時候萬一掛了怎麼辦,想要買意外險,但實際上90%以上的身故是由於疾病造成的,意外險,只賠由於意外事故而導致的身故。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定期壽險,30歲的女性買100萬保額,也就是600塊左右的事兒,比意外險貴不了多少。

3.重疾險+醫療險,才是完整解決大病問題

大病有兩個影響,一是看病花錢,醫療險解決;二是收入損失,重疾險解決。兩個保險的作用完全不同,但相互補充,缺一不可。醫療險以一年期為主,有可能以後買不到,而重疾險保長期,不用擔心生病以後買不到的問題,長期也能彌補醫療險的不足。

4.先大人後小孩

大人只要有收入,健康地活著,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保障。在預算上,兩個大人賺錢差不多,那兩人總保費應占到3/4,孩子1/4;如果一個人賺得更多,那麼2/3用於支柱,1/3留給配偶和孩子。孩子的保險不能喧賓奪主,大人也不能有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不會出問題。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經過人生這麼多年的奮鬥打拼,終於實現了“人生五子”(房子/車子/妻子/孩子/票子)的擁有,但生活的壓力並沒有因為這些的實現而緩減,而是感覺越來越在負重前行,開車去上班,在路上那短短30分種時間,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可以聽聽音樂聽聽廣播。

有一天聽廣播時,聽到說“一位朋友的媽媽腦溢血住進ICU病房72天,最後賣了2套房、花費130多萬,都沒能把人救回……”我不僅感慨萬千,我們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我們生活在高壓力下再加上環境的汙染和破壞,得病得大病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年輕化,據《2018年中國人的健康大數據》顯示

每1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

每30秒,至少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有70%的中國人有過勞死危險

……

想到這時我突然猛的警醒,如果我和我的家人也不幸得了重疾,積蓄被掏空那是分分鐘的事,難道到處去借錢借到無人可借?難道要將辛苦苦十幾年得來的房和車變賣去治病?之後的生活怎麼辦?越來越不敢想!

後來我就去了解了保險,想讓保險公司為我和我的家人來承擔這樣的風險,這樣就算得了重病也不至於拖垮家庭,生活不會受到影響,只需好好養病,家人只需要陪護就好了。

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們一樣,出於同樣的擔憂和考慮而選擇購買保險,但買保險的坑很多,很多人都被深深套路了: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大人還沒有任何保單,卻趕緊給娃買了保險;

基礎的保障沒配齊,你卻被銷售人員洗腦買了理財保險;

預算根本不允許買返還險,還各種糾結對比哪個更好;

這些買保險的不正確姿勢,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產品化思維,讓你買保險更“危險”

消費者買保險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彌補風險事故發生後的經濟損失,但是我們買的保險,可能不光彌補不了損失,還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經濟損失。

絕大多數的人買保險,都是奔著某個保險產品去的:我要買個保險,給我推薦一個好保險吧。什麼才是好保險?這個問題很難去回答。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脫離這些基本情況去盲目的尋找“好”保險,就等於是不顧病情而隨意讓醫生開藥治療是一個道理。

當你買了所謂的“好”保險,但是生大病以後才發現自己買的是理財,這個時候,保險起不到任何保障作用,還浪費了錢。

買保險,我們需要有“全局”思維,綜合考慮我們所面臨的風險,預算和偏好等。壽險,重疾,醫療,意外是保障四大剛需,分別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重疾險的作用是失能收入補償,得了重疾,至少兩三年不能工作賺錢,因此重疾險的保額應該為年收入的3倍以上;壽險應該做到年收入的10倍……這麼高的保額需求,但是預算卻很有限,沒有“全局”思維,是設計不出來好方案的。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想買“萬能”保險,卻遇事都不“能”

一份 “萬能”保險,號稱一張保單管一生,不僅能治病救人,從頭保到腳,還能妥妥解決教育金、婚嫁金、養老金的問題。還有比這更完美的夢中保險嗎?

想要靠一款保險去解決所有的問題,是不現實的。兼顧意味著雞肋,意味著沒有重點。一個年交8000塊的保險,能保10萬的重疾,10萬的身故,6000塊醫療,一天100的住院津貼,50年後每年6000的養老金,看起來項目很多,但額度都低到沒用。本來我們需要高額度的身故和大病保障,卻選擇了一個“全家桶”保險,樣式多,額度低,還花掉了那麼多的錢。

想要一步到位保所有,結果就是錢白花了。

買對保險的八個正確打開方式

1.保額的重要程度大於一切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犧牲保障時長,滿足額度要求。比如,100萬的重疾,預算只有1萬,那麼我們可以選40萬的終身重疾+60萬的定期(保到70歲)重疾。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6歲,保到70歲已經算是保的比較充分了,後面其實可以順其自然。

2.想要保身故,應該選擇定期壽險,而不是意外險

大家總是擔心年輕的時候萬一掛了怎麼辦,想要買意外險,但實際上90%以上的身故是由於疾病造成的,意外險,只賠由於意外事故而導致的身故。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定期壽險,30歲的女性買100萬保額,也就是600塊左右的事兒,比意外險貴不了多少。

3.重疾險+醫療險,才是完整解決大病問題

大病有兩個影響,一是看病花錢,醫療險解決;二是收入損失,重疾險解決。兩個保險的作用完全不同,但相互補充,缺一不可。醫療險以一年期為主,有可能以後買不到,而重疾險保長期,不用擔心生病以後買不到的問題,長期也能彌補醫療險的不足。

4.先大人後小孩

大人只要有收入,健康地活著,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保障。在預算上,兩個大人賺錢差不多,那兩人總保費應占到3/4,孩子1/4;如果一個人賺得更多,那麼2/3用於支柱,1/3留給配偶和孩子。孩子的保險不能喧賓奪主,大人也不能有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不會出問題。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5.先保障後理財

買保險是不能賺錢的。監管三令五申“保險姓保”,目的就是讓保險迴歸保障本質。然而幾乎每個銷售人員都會極力推薦保險理財,附加一個保障就冒充“多功能”保險,其實,這些理財是沒有保障功能的,附加險的保障價格比單買都要貴,理財收益也低過銀行,回本期就更漫長。在保障買足之前最好不要碰。

6.做好健康告知,避免不必要的理賠糾紛

絕大多數的銷售人員會用“兩年之內沒住過院就可以不告知”,“熬過兩年就好了,保險公司不能不賠付”等理由讓你隱瞞健康問題,但理賠跟價格,公司大小經營是否虧損都沒有關係,只有健康告知是未來能否順利拿到理賠的關鍵。保險公司要是在理賠的時候查出當年客戶隱瞞了健康狀況,就意味著理賠糾紛。大家對於“理賠難”、“理賠慢”的印象大多來源於此,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在投保階段就避免的。

買錯保險,是賠多少的問題;投保的時候不重視健康告知,是賠不賠的問題。

7.所有的保險都可以單獨購買,絕大多數的服務都是為了創造跟你再次溝通的機會

很多保障型保險看起來很誘人,但是想買到這些保險卻只能搭配其他的,這是銷售策略,其實所有的保險都可以單買。

“線下的保險才有服務,線上的保險根本沒有服務”,“網上買保險理賠沒人管的”。人身保險最大的服務需求就是變更資料、提醒繳費和理賠,現在這些事兒用手機點一點或者一個電話就能解決。以前給你的服務其實都是為了創造機會見到你,然後推銷新產品,不要迷信“服務”。保險公司會對所有渠道賣出的保險提供同樣的售後服務。

8.警惕送禮/請吃飯,不拿返傭,不被輕易“增員”

請吃飯聽講座是保險公司常用的銷售方式,現場有人營造氛圍,會有托兒、大額禮品、煽風點火,你覺得不買就虧了,然後就買錯了保險。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不聽,不吃,不拿。

“我把返佣金給你就便宜了”,貴是每年都貴,返傭只能返給你一年,佔一年的便宜,吃19年的虧,這樣的買賣不划算;“你來我們公司當代理人吧,剛好自己出單拿佣金,還能學保險”,保險公司的培訓以產品介紹和銷售為主,保險公司要的就是你的自保件和親屬件,在保險公司眼裡,銷售人員實則是“客戶”。

以上保險陷阱,只是保險套路里的冰山一角!保險防坑防上當,進群聆聽【蝸牛保險“給全國人民的一堂保險公開課”】系列,讓你由小白變“專家”,不懼任何套路!

【蝸牛保險“給全國人民的一堂保險公開課”】系列:是由“您的保險防坑診斷專家”蝸牛保險針對中國家庭推出的免費公開課,旨在講保險真話揭保險真相,讓每個中國家庭都能少踩坑甚至不踩坑,真正買到解決家庭必需的好保險,已在全國很多城市進行了巡講,獲得新華社等媒體權威報道,幫助百萬家庭正確買到好保險,用戶好評率98%以上。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回憶起似曾相識的經歷,也瞭解到了保險的銷售套路和我們常見誤區,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瞭解保險,幫助大家親手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保障方案,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節公開課,由蝸牛保險醫院CEO大萌萌主講的《有限的預算配置完美的家庭保障》,現在報名,免費參加。

收聽提示:

1.不同的家庭成員面臨的風險有哪些?這些風險可以用什麼樣的保險來保障?

2.如何用有限的預算搭配出足夠的保障額度,平衡不同的家庭角色?

3.如何識別銷售套路,避免踩坑同時避免買到雞肋產品?

講座詳情:

講座時間:2019年6月28日(週五)晚19點準時開始

講座類型:0元科普型講座

聽課方法: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聽課。

溫馨提醒:若掃碼出現空白頁面,說明網絡較慢,請返回重試即可。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經過人生這麼多年的奮鬥打拼,終於實現了“人生五子”(房子/車子/妻子/孩子/票子)的擁有,但生活的壓力並沒有因為這些的實現而緩減,而是感覺越來越在負重前行,開車去上班,在路上那短短30分種時間,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可以聽聽音樂聽聽廣播。

有一天聽廣播時,聽到說“一位朋友的媽媽腦溢血住進ICU病房72天,最後賣了2套房、花費130多萬,都沒能把人救回……”我不僅感慨萬千,我們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我們生活在高壓力下再加上環境的汙染和破壞,得病得大病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年輕化,據《2018年中國人的健康大數據》顯示

每1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

每30秒,至少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有70%的中國人有過勞死危險

……

想到這時我突然猛的警醒,如果我和我的家人也不幸得了重疾,積蓄被掏空那是分分鐘的事,難道到處去借錢借到無人可借?難道要將辛苦苦十幾年得來的房和車變賣去治病?之後的生活怎麼辦?越來越不敢想!

後來我就去了解了保險,想讓保險公司為我和我的家人來承擔這樣的風險,這樣就算得了重病也不至於拖垮家庭,生活不會受到影響,只需好好養病,家人只需要陪護就好了。

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們一樣,出於同樣的擔憂和考慮而選擇購買保險,但買保險的坑很多,很多人都被深深套路了: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大人還沒有任何保單,卻趕緊給娃買了保險;

基礎的保障沒配齊,你卻被銷售人員洗腦買了理財保險;

預算根本不允許買返還險,還各種糾結對比哪個更好;

這些買保險的不正確姿勢,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產品化思維,讓你買保險更“危險”

消費者買保險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彌補風險事故發生後的經濟損失,但是我們買的保險,可能不光彌補不了損失,還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經濟損失。

絕大多數的人買保險,都是奔著某個保險產品去的:我要買個保險,給我推薦一個好保險吧。什麼才是好保險?這個問題很難去回答。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脫離這些基本情況去盲目的尋找“好”保險,就等於是不顧病情而隨意讓醫生開藥治療是一個道理。

當你買了所謂的“好”保險,但是生大病以後才發現自己買的是理財,這個時候,保險起不到任何保障作用,還浪費了錢。

買保險,我們需要有“全局”思維,綜合考慮我們所面臨的風險,預算和偏好等。壽險,重疾,醫療,意外是保障四大剛需,分別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重疾險的作用是失能收入補償,得了重疾,至少兩三年不能工作賺錢,因此重疾險的保額應該為年收入的3倍以上;壽險應該做到年收入的10倍……這麼高的保額需求,但是預算卻很有限,沒有“全局”思維,是設計不出來好方案的。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想買“萬能”保險,卻遇事都不“能”

一份 “萬能”保險,號稱一張保單管一生,不僅能治病救人,從頭保到腳,還能妥妥解決教育金、婚嫁金、養老金的問題。還有比這更完美的夢中保險嗎?

想要靠一款保險去解決所有的問題,是不現實的。兼顧意味著雞肋,意味著沒有重點。一個年交8000塊的保險,能保10萬的重疾,10萬的身故,6000塊醫療,一天100的住院津貼,50年後每年6000的養老金,看起來項目很多,但額度都低到沒用。本來我們需要高額度的身故和大病保障,卻選擇了一個“全家桶”保險,樣式多,額度低,還花掉了那麼多的錢。

想要一步到位保所有,結果就是錢白花了。

買對保險的八個正確打開方式

1.保額的重要程度大於一切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犧牲保障時長,滿足額度要求。比如,100萬的重疾,預算只有1萬,那麼我們可以選40萬的終身重疾+60萬的定期(保到70歲)重疾。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6歲,保到70歲已經算是保的比較充分了,後面其實可以順其自然。

2.想要保身故,應該選擇定期壽險,而不是意外險

大家總是擔心年輕的時候萬一掛了怎麼辦,想要買意外險,但實際上90%以上的身故是由於疾病造成的,意外險,只賠由於意外事故而導致的身故。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定期壽險,30歲的女性買100萬保額,也就是600塊左右的事兒,比意外險貴不了多少。

3.重疾險+醫療險,才是完整解決大病問題

大病有兩個影響,一是看病花錢,醫療險解決;二是收入損失,重疾險解決。兩個保險的作用完全不同,但相互補充,缺一不可。醫療險以一年期為主,有可能以後買不到,而重疾險保長期,不用擔心生病以後買不到的問題,長期也能彌補醫療險的不足。

4.先大人後小孩

大人只要有收入,健康地活著,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保障。在預算上,兩個大人賺錢差不多,那兩人總保費應占到3/4,孩子1/4;如果一個人賺得更多,那麼2/3用於支柱,1/3留給配偶和孩子。孩子的保險不能喧賓奪主,大人也不能有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不會出問題。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5.先保障後理財

買保險是不能賺錢的。監管三令五申“保險姓保”,目的就是讓保險迴歸保障本質。然而幾乎每個銷售人員都會極力推薦保險理財,附加一個保障就冒充“多功能”保險,其實,這些理財是沒有保障功能的,附加險的保障價格比單買都要貴,理財收益也低過銀行,回本期就更漫長。在保障買足之前最好不要碰。

6.做好健康告知,避免不必要的理賠糾紛

絕大多數的銷售人員會用“兩年之內沒住過院就可以不告知”,“熬過兩年就好了,保險公司不能不賠付”等理由讓你隱瞞健康問題,但理賠跟價格,公司大小經營是否虧損都沒有關係,只有健康告知是未來能否順利拿到理賠的關鍵。保險公司要是在理賠的時候查出當年客戶隱瞞了健康狀況,就意味著理賠糾紛。大家對於“理賠難”、“理賠慢”的印象大多來源於此,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在投保階段就避免的。

買錯保險,是賠多少的問題;投保的時候不重視健康告知,是賠不賠的問題。

7.所有的保險都可以單獨購買,絕大多數的服務都是為了創造跟你再次溝通的機會

很多保障型保險看起來很誘人,但是想買到這些保險卻只能搭配其他的,這是銷售策略,其實所有的保險都可以單買。

“線下的保險才有服務,線上的保險根本沒有服務”,“網上買保險理賠沒人管的”。人身保險最大的服務需求就是變更資料、提醒繳費和理賠,現在這些事兒用手機點一點或者一個電話就能解決。以前給你的服務其實都是為了創造機會見到你,然後推銷新產品,不要迷信“服務”。保險公司會對所有渠道賣出的保險提供同樣的售後服務。

8.警惕送禮/請吃飯,不拿返傭,不被輕易“增員”

請吃飯聽講座是保險公司常用的銷售方式,現場有人營造氛圍,會有托兒、大額禮品、煽風點火,你覺得不買就虧了,然後就買錯了保險。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不聽,不吃,不拿。

“我把返佣金給你就便宜了”,貴是每年都貴,返傭只能返給你一年,佔一年的便宜,吃19年的虧,這樣的買賣不划算;“你來我們公司當代理人吧,剛好自己出單拿佣金,還能學保險”,保險公司的培訓以產品介紹和銷售為主,保險公司要的就是你的自保件和親屬件,在保險公司眼裡,銷售人員實則是“客戶”。

以上保險陷阱,只是保險套路里的冰山一角!保險防坑防上當,進群聆聽【蝸牛保險“給全國人民的一堂保險公開課”】系列,讓你由小白變“專家”,不懼任何套路!

【蝸牛保險“給全國人民的一堂保險公開課”】系列:是由“您的保險防坑診斷專家”蝸牛保險針對中國家庭推出的免費公開課,旨在講保險真話揭保險真相,讓每個中國家庭都能少踩坑甚至不踩坑,真正買到解決家庭必需的好保險,已在全國很多城市進行了巡講,獲得新華社等媒體權威報道,幫助百萬家庭正確買到好保險,用戶好評率98%以上。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回憶起似曾相識的經歷,也瞭解到了保險的銷售套路和我們常見誤區,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瞭解保險,幫助大家親手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保障方案,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節公開課,由蝸牛保險醫院CEO大萌萌主講的《有限的預算配置完美的家庭保障》,現在報名,免費參加。

收聽提示:

1.不同的家庭成員面臨的風險有哪些?這些風險可以用什麼樣的保險來保障?

2.如何用有限的預算搭配出足夠的保障額度,平衡不同的家庭角色?

3.如何識別銷售套路,避免踩坑同時避免買到雞肋產品?

講座詳情:

講座時間:2019年6月28日(週五)晚19點準時開始

講座類型:0元科普型講座

聽課方法: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聽課。

溫馨提醒:若掃碼出現空白頁面,說明網絡較慢,請返回重試即可。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免責聲明:

以上推廣內容為企業商訊,購買需謹慎,僅供讀者參考。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經過人生這麼多年的奮鬥打拼,終於實現了“人生五子”(房子/車子/妻子/孩子/票子)的擁有,但生活的壓力並沒有因為這些的實現而緩減,而是感覺越來越在負重前行,開車去上班,在路上那短短30分種時間,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可以聽聽音樂聽聽廣播。

有一天聽廣播時,聽到說“一位朋友的媽媽腦溢血住進ICU病房72天,最後賣了2套房、花費130多萬,都沒能把人救回……”我不僅感慨萬千,我們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我們生活在高壓力下再加上環境的汙染和破壞,得病得大病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年輕化,據《2018年中國人的健康大數據》顯示

每1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

每30秒,至少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有70%的中國人有過勞死危險

……

想到這時我突然猛的警醒,如果我和我的家人也不幸得了重疾,積蓄被掏空那是分分鐘的事,難道到處去借錢借到無人可借?難道要將辛苦苦十幾年得來的房和車變賣去治病?之後的生活怎麼辦?越來越不敢想!

後來我就去了解了保險,想讓保險公司為我和我的家人來承擔這樣的風險,這樣就算得了重病也不至於拖垮家庭,生活不會受到影響,只需好好養病,家人只需要陪護就好了。

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們一樣,出於同樣的擔憂和考慮而選擇購買保險,但買保險的坑很多,很多人都被深深套路了: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大人還沒有任何保單,卻趕緊給娃買了保險;

基礎的保障沒配齊,你卻被銷售人員洗腦買了理財保險;

預算根本不允許買返還險,還各種糾結對比哪個更好;

這些買保險的不正確姿勢,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產品化思維,讓你買保險更“危險”

消費者買保險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彌補風險事故發生後的經濟損失,但是我們買的保險,可能不光彌補不了損失,還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經濟損失。

絕大多數的人買保險,都是奔著某個保險產品去的:我要買個保險,給我推薦一個好保險吧。什麼才是好保險?這個問題很難去回答。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脫離這些基本情況去盲目的尋找“好”保險,就等於是不顧病情而隨意讓醫生開藥治療是一個道理。

當你買了所謂的“好”保險,但是生大病以後才發現自己買的是理財,這個時候,保險起不到任何保障作用,還浪費了錢。

買保險,我們需要有“全局”思維,綜合考慮我們所面臨的風險,預算和偏好等。壽險,重疾,醫療,意外是保障四大剛需,分別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重疾險的作用是失能收入補償,得了重疾,至少兩三年不能工作賺錢,因此重疾險的保額應該為年收入的3倍以上;壽險應該做到年收入的10倍……這麼高的保額需求,但是預算卻很有限,沒有“全局”思維,是設計不出來好方案的。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想買“萬能”保險,卻遇事都不“能”

一份 “萬能”保險,號稱一張保單管一生,不僅能治病救人,從頭保到腳,還能妥妥解決教育金、婚嫁金、養老金的問題。還有比這更完美的夢中保險嗎?

想要靠一款保險去解決所有的問題,是不現實的。兼顧意味著雞肋,意味著沒有重點。一個年交8000塊的保險,能保10萬的重疾,10萬的身故,6000塊醫療,一天100的住院津貼,50年後每年6000的養老金,看起來項目很多,但額度都低到沒用。本來我們需要高額度的身故和大病保障,卻選擇了一個“全家桶”保險,樣式多,額度低,還花掉了那麼多的錢。

想要一步到位保所有,結果就是錢白花了。

買對保險的八個正確打開方式

1.保額的重要程度大於一切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犧牲保障時長,滿足額度要求。比如,100萬的重疾,預算只有1萬,那麼我們可以選40萬的終身重疾+60萬的定期(保到70歲)重疾。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6歲,保到70歲已經算是保的比較充分了,後面其實可以順其自然。

2.想要保身故,應該選擇定期壽險,而不是意外險

大家總是擔心年輕的時候萬一掛了怎麼辦,想要買意外險,但實際上90%以上的身故是由於疾病造成的,意外險,只賠由於意外事故而導致的身故。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定期壽險,30歲的女性買100萬保額,也就是600塊左右的事兒,比意外險貴不了多少。

3.重疾險+醫療險,才是完整解決大病問題

大病有兩個影響,一是看病花錢,醫療險解決;二是收入損失,重疾險解決。兩個保險的作用完全不同,但相互補充,缺一不可。醫療險以一年期為主,有可能以後買不到,而重疾險保長期,不用擔心生病以後買不到的問題,長期也能彌補醫療險的不足。

4.先大人後小孩

大人只要有收入,健康地活著,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保障。在預算上,兩個大人賺錢差不多,那兩人總保費應占到3/4,孩子1/4;如果一個人賺得更多,那麼2/3用於支柱,1/3留給配偶和孩子。孩子的保險不能喧賓奪主,大人也不能有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不會出問題。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5.先保障後理財

買保險是不能賺錢的。監管三令五申“保險姓保”,目的就是讓保險迴歸保障本質。然而幾乎每個銷售人員都會極力推薦保險理財,附加一個保障就冒充“多功能”保險,其實,這些理財是沒有保障功能的,附加險的保障價格比單買都要貴,理財收益也低過銀行,回本期就更漫長。在保障買足之前最好不要碰。

6.做好健康告知,避免不必要的理賠糾紛

絕大多數的銷售人員會用“兩年之內沒住過院就可以不告知”,“熬過兩年就好了,保險公司不能不賠付”等理由讓你隱瞞健康問題,但理賠跟價格,公司大小經營是否虧損都沒有關係,只有健康告知是未來能否順利拿到理賠的關鍵。保險公司要是在理賠的時候查出當年客戶隱瞞了健康狀況,就意味著理賠糾紛。大家對於“理賠難”、“理賠慢”的印象大多來源於此,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在投保階段就避免的。

買錯保險,是賠多少的問題;投保的時候不重視健康告知,是賠不賠的問題。

7.所有的保險都可以單獨購買,絕大多數的服務都是為了創造跟你再次溝通的機會

很多保障型保險看起來很誘人,但是想買到這些保險卻只能搭配其他的,這是銷售策略,其實所有的保險都可以單買。

“線下的保險才有服務,線上的保險根本沒有服務”,“網上買保險理賠沒人管的”。人身保險最大的服務需求就是變更資料、提醒繳費和理賠,現在這些事兒用手機點一點或者一個電話就能解決。以前給你的服務其實都是為了創造機會見到你,然後推銷新產品,不要迷信“服務”。保險公司會對所有渠道賣出的保險提供同樣的售後服務。

8.警惕送禮/請吃飯,不拿返傭,不被輕易“增員”

請吃飯聽講座是保險公司常用的銷售方式,現場有人營造氛圍,會有托兒、大額禮品、煽風點火,你覺得不買就虧了,然後就買錯了保險。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不聽,不吃,不拿。

“我把返佣金給你就便宜了”,貴是每年都貴,返傭只能返給你一年,佔一年的便宜,吃19年的虧,這樣的買賣不划算;“你來我們公司當代理人吧,剛好自己出單拿佣金,還能學保險”,保險公司的培訓以產品介紹和銷售為主,保險公司要的就是你的自保件和親屬件,在保險公司眼裡,銷售人員實則是“客戶”。

以上保險陷阱,只是保險套路里的冰山一角!保險防坑防上當,進群聆聽【蝸牛保險“給全國人民的一堂保險公開課”】系列,讓你由小白變“專家”,不懼任何套路!

【蝸牛保險“給全國人民的一堂保險公開課”】系列:是由“您的保險防坑診斷專家”蝸牛保險針對中國家庭推出的免費公開課,旨在講保險真話揭保險真相,讓每個中國家庭都能少踩坑甚至不踩坑,真正買到解決家庭必需的好保險,已在全國很多城市進行了巡講,獲得新華社等媒體權威報道,幫助百萬家庭正確買到好保險,用戶好評率98%以上。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回憶起似曾相識的經歷,也瞭解到了保險的銷售套路和我們常見誤區,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瞭解保險,幫助大家親手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保障方案,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節公開課,由蝸牛保險醫院CEO大萌萌主講的《有限的預算配置完美的家庭保障》,現在報名,免費參加。

收聽提示:

1.不同的家庭成員面臨的風險有哪些?這些風險可以用什麼樣的保險來保障?

2.如何用有限的預算搭配出足夠的保障額度,平衡不同的家庭角色?

3.如何識別銷售套路,避免踩坑同時避免買到雞肋產品?

講座詳情:

講座時間:2019年6月28日(週五)晚19點準時開始

講座類型:0元科普型講座

聽課方法: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聽課。

溫馨提醒:若掃碼出現空白頁面,說明網絡較慢,請返回重試即可。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免責聲明:

以上推廣內容為企業商訊,購買需謹慎,僅供讀者參考。

►短短4分鐘,看完你還會買保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