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保險 香港 投資 韓國 文化 金融 外匯 不完美媽媽 匯率 深圳 私人財富管理師PWM 2019-05-25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在《2018中國高淨值人群出國需求與趨勢白皮書》(Going Global: Trends ofthe Chinese HNWI 2018)中,

  • 近六成的高淨值人士表示會繼續增加海外金融配置,目前這些人的海外金融投資已佔他們投資資產的18%
  • 香港保險佔海外金融投資比達49%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那麼對於高淨值人士來說,為什麼會選擇香港保險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部分?

原因一:配置外幣資產


高淨值客戶的生活日趨國際化,投資日趨國際化,他們會有很高的外幣資產需求。

其實跟高淨值客戶溝通,他會告訴你,家人在美國也拿到美國綠卡,第三代取得了美國國籍,希望給他們留錢,兩個小孩在20歲的時候各拿到100萬美元作為孩子的教育金。

為了實現對孩子的這樣一個愛與傳承,由於中國可換匯額度的嚴格管制,每人每年5萬美金的額度,意味著夫妻二人每年可換匯10萬美金,意味著他要去攢夠這200萬美金的教育金,要高達20年的準備期才能用滿這些外匯額度,而且是在沒有其他外幣用途的情況下,專款專用,20年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因為高端客戶的生活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多的家庭成員國際化,所以說越來越多的外幣資產提上了他的投資日程。

為什麼說買香港保險能實現外幣配置呢?香港保單的幣種要麼是港幣,要麼是美元,港幣和美元是聯匯制,不會有大的相對匯率浮動,幾乎有95%的內地居民買的都是美元保單,因為他們有這樣一個現實的外幣需求。

舉個例子: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當然,這樣的產品不僅僅是高淨值家庭的專利,香港保險是門檻較低的海外資產投資渠道之一,投資門檻不高,適合廣大中產家庭安排自己的長期儲蓄計劃:(一大波例子正在路上)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綜上所述,這樣的儲蓄分紅類產品,憑藉自己“安全穩健、美金投資”這些投資特點,不斷吸引客戶們不遠萬里來香港投保。

原因二:高端醫療險

高端醫療險適合高薪人士,或者期待未來可以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的人士。

高端醫療險的可報銷額度比普通醫療險要高很多,且一般分為兩檔:

1)中端醫療:

每年1000萬港幣,終身3000萬港幣;保障範圍為亞太地區,包含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地區、日本、韓國、東南亞、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

病房級別為半私家病房(即雙人病房)。

2)高端醫療:

每年2000萬港幣,終身5000萬港幣。保障範圍為全球。一般美國會除外,以獲得較低的保費。如果包含美國,則保費會更貴一些。

病房級別為私家病房(即單人病房)。

由於高端醫療險的可報銷額度較高,因此幾乎無論出現什麼疾病,只要在可接受治療的地區醫治,一般高昂的醫療費都可以被醫療險幾乎完全覆蓋(需要除去墊底費)。

原因三:免徵遺產稅


我們發現,從2000年推出遺產稅草案開徵,就有一個明顯的政策暗示“劫富濟貧”。在任何國家都一樣,越來越多的富裕人群在擔心這一點。雖然沒有正式實施,在近些年的兩會期間,關於遺產稅開徵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甚至有學者建議在深圳進行開徵遺產稅的試點。鑑於這一點,越來越多的富人也意識到,如果不做好相應準備的話,未來很有可能自己的資產要被開徵遺產稅,會有很大一部分錢變成政府資產。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請注意,絕大多數國家的遺產稅的法案中,都會有相應的規定:遺產稅追溯期。遺產稅開徵的前五5或前3年,有資產轉移的跡象和動作,都將面臨遺產稅追溯期的考查。所以,更需要有錢人考慮在這個法案正式開始之前,提前做好相應的規劃,防止自己的錢因遺產稅而縮水。

原因四:債務避險


學過相應的法律規定就知道,保險公司給的後期的錢叫保險受益金,保險受益金不屬於遺產,不需要開徵遺產稅。同時,也因為不屬於遺產,也不需要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責。之前傳統的觀點說“父債子償”,但父債子償其實在現行的法律中是不被接納的。父債子償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兒子繼承了父親的遺產。如果父親沒有可繼承的遺產,那麼父債就不需要子償。鑑於這一點,如果給孩子留的只有保單沒有其他可抵債務資產的話,因為他沒有可繼承遺產,所以說保險受益金不屬於已繼承的遺產及已繼承的資產,受益權大於債權。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高端客戶大多屬於專業精英人士或私營企業主,私營企業主在經營過程中,大部分靠債務槓桿撬動財務資產,不少人都會涉及很多的複雜三角債務。如果未來自己因身體等意外原因不幸去世的話,很容易產生一些債務糾紛,會讓子女背上債務負擔。去買一個大額保單,就成為了一個債務籌劃功能。

原因五:藏富海外


傳統文化下,中國大陸居民普遍都有一種藏富心理。因為本身特別有錢,但不希望讓別人知道,越來越多的“土豪”、“大咖”動輒資產上億、幾十億,但平時穿的像農民一樣,極為樸素,不願招搖,也不想財富外露。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在國內,資產透明化也是分幾步走的。開始是對二代身份證的頒行。二代身份證裡面有一個芯片,用二代身份證辦的任何事情,都在這個芯片中有相應的記錄,在國家的信息部門全都能聯網查到。即使你丟過身份證去補辦,所有你曾用身份證辦理過的所有信息全在裡面,無法銷燬也無法註銷,這是資產透明化的一步。其次,去銀行存款從2000年以後要求必須實名制開戶。實名制開戶意味著錢是誰的就要存在誰的名下。那銀行存款又實現了透明化。

不動產登記條例開徵意味著以後房產、地產也實現了透明化。監管最後要實現的,一定是全面資產透明化。這是必要的,也是正當的。但人總是人,心理需要總是要被滿足。如何滿足藏富之心?富裕人群選擇高額保單,是一個合適的方法。

原因六:低成本的海外類信託計劃安排


保單和信託其實有不少相像的地方,除稅收屬性方面,其結構特徵和信託也可類比。海外信託的三方當事人是: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信託資產其實要轉移到受託人的信託資產名下,因為資產已經不屬於委託人,屬於信託資產了。信託資產是獨立於委託人資產和受託人資產的,所以說,資產名義上已經不是我的了,屬於信託資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信託資產也不存在遺產稅的問題。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你會發現很多富人包括明星都選擇了信託計劃的安排。比如梅豔芳、肥肥都為自己的家人選擇了信託計劃。但信託計劃的弊端也在近年開始顯現。比如:梅豔芳為母親留夠了足額的生活金,但母親仍然面臨被趕出出租屋流落街頭的慘狀。為什麼呢?梅豔芳的母親每月拿到這筆錢,沒有作為生活費,而是作為訴訟費,告信託資產給她更多的生活費。高額的訴訟費擠佔了她的生活費,以至於她都沒有錢去用。

那其實買一張保單就會不同,投保人買了一張保單,作為保單持有人,這份保單就成了保單持有人的一份資產,保單持有人去世的話,香港可以做保單轉讓,通過保單轉讓的方式把保單持有人變更為自己的子女,那子女就享有了保單的所有權。有了這份保單所有權後,那他其實可以選擇每年通過年金的方式拿出,要麼可以做保單貸款等安排,用其他更靈活的方式去處理這份自己的保單財產。

如果還考慮海外信託的管理費等交易成本,香港保單其實是更加靈活和低成本的計劃安排。

原因七:指定受益人可不限於法定繼承人


在國內,第一順位繼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順位繼承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如果第一順位繼承人在位的話,第二順位繼承人是沒有任何權利的。鑑於這樣一個法律規定,在各大保險公司基本也這樣規定,那你要指定受益人的話,需要你來指定第一順位繼承人。除非第一順位繼承人都不在了,才可以指定第二順位繼承人。只有極個別的保險公司,可以指定第二順位繼承人作為保單的受益人。

高淨值人群對香港保險強大需求的真正原因在哪裡?


在香港的話就不必受這個限制,指定到自己想要指定的人作為保單受益人,是受法律允許和保護的。通過這樣一種安排,可以把資產轉移給自己想要轉移給的人。這也是富裕人士選擇香港保險的原因之一。

私人財富管理師,您的財富管理好幫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