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
"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從關中老宅走過,你可能會注意到門楣上的題字:“耕讀傳家”“地接芳鄰”“和為貴”“君子攸寧”……這些匾額讀之,似乎能體味到那曾經飄蕩在關中傳統村落中的詩雅風韻和溫情畫意,中國的鄉村文化由此可窺一斑。

城市發展的背後,農村越來越冷清,鄉村故道上曾經傳統的風雅和民俗文化去了哪裡?在寶雞,有一名作家,他從農村走出,筆尖耕耘數十載,挑起了關中鄉土民俗寫作的大旗,他關注鄉土鄉愁,為民俗文化樹碑立傳,向“農村”“農民”訴說著綿綿情話,他就是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

"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從關中老宅走過,你可能會注意到門楣上的題字:“耕讀傳家”“地接芳鄰”“和為貴”“君子攸寧”……這些匾額讀之,似乎能體味到那曾經飄蕩在關中傳統村落中的詩雅風韻和溫情畫意,中國的鄉村文化由此可窺一斑。

城市發展的背後,農村越來越冷清,鄉村故道上曾經傳統的風雅和民俗文化去了哪裡?在寶雞,有一名作家,他從農村走出,筆尖耕耘數十載,挑起了關中鄉土民俗寫作的大旗,他關注鄉土鄉愁,為民俗文化樹碑立傳,向“農村”“農民”訴說著綿綿情話,他就是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為上大學,綠色軍營裡他埋頭苦讀

1961年,呂向陽出生於寶雞岐山腳下的京當鎮衙裡村。岐山,是周王朝的肇始之地,鳳鳴岐山始於此,武王伐紂從這裡出發,留下了多少人文典故。“岐山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周公是儒家的元聖,爾後有孔子、孟子。所以說,箭括嶺是儒家心中的仁山,而周公廟內的潤德泉則是智水。”在呂向陽的著作中,他這樣介紹家鄉。

呂向陽的父親是一名文化幹部,喜歡聽戲、寫作,曾在報紙上發表過很多文章,深受當地人尊重,這讓呂向陽從小就有了一種念頭:搞文學還是很光榮的。呂向陽從小在縣文化館的院子裡成長了四年,經常在館裡看書,心中也播下了文學種子。

由於家庭負擔重,高中還沒畢業,呂向陽就想去當兵,既能吃國家飯,還能想辦法上大學。抱著這樣的想法,1979年,呂向陽參軍來到了騰格裡沙漠邊的軍營。部隊的生活“掉皮掉肉”“流血流汗”,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來跑步,雪一尺厚的時候還要趴在雪地裡舉槍訓練……儘管再苦再累,訓練間隙,呂向陽還是會抽空看書學習,甚至經常熄燈以後他還偷偷打開手電筒蒙在被子裡看書。當時的他只有一個想法:我要上大學!

"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從關中老宅走過,你可能會注意到門楣上的題字:“耕讀傳家”“地接芳鄰”“和為貴”“君子攸寧”……這些匾額讀之,似乎能體味到那曾經飄蕩在關中傳統村落中的詩雅風韻和溫情畫意,中國的鄉村文化由此可窺一斑。

城市發展的背後,農村越來越冷清,鄉村故道上曾經傳統的風雅和民俗文化去了哪裡?在寶雞,有一名作家,他從農村走出,筆尖耕耘數十載,挑起了關中鄉土民俗寫作的大旗,他關注鄉土鄉愁,為民俗文化樹碑立傳,向“農村”“農民”訴說著綿綿情話,他就是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為上大學,綠色軍營裡他埋頭苦讀

1961年,呂向陽出生於寶雞岐山腳下的京當鎮衙裡村。岐山,是周王朝的肇始之地,鳳鳴岐山始於此,武王伐紂從這裡出發,留下了多少人文典故。“岐山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周公是儒家的元聖,爾後有孔子、孟子。所以說,箭括嶺是儒家心中的仁山,而周公廟內的潤德泉則是智水。”在呂向陽的著作中,他這樣介紹家鄉。

呂向陽的父親是一名文化幹部,喜歡聽戲、寫作,曾在報紙上發表過很多文章,深受當地人尊重,這讓呂向陽從小就有了一種念頭:搞文學還是很光榮的。呂向陽從小在縣文化館的院子裡成長了四年,經常在館裡看書,心中也播下了文學種子。

由於家庭負擔重,高中還沒畢業,呂向陽就想去當兵,既能吃國家飯,還能想辦法上大學。抱著這樣的想法,1979年,呂向陽參軍來到了騰格裡沙漠邊的軍營。部隊的生活“掉皮掉肉”“流血流汗”,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來跑步,雪一尺厚的時候還要趴在雪地裡舉槍訓練……儘管再苦再累,訓練間隙,呂向陽還是會抽空看書學習,甚至經常熄燈以後他還偷偷打開手電筒蒙在被子裡看書。當時的他只有一個想法:我要上大學!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有一次訓練時,呂向陽在旁邊看書,班長走過來把書搶了過去,問:“別人都在訓練,你為什麼在這裡開小差?”並組織全班開會批評他。而當班長說要把書撕掉時,呂向陽的眼淚刷一下就下來了:“你咋樣批評我都行,這本書撕不得呀。”

那次事件對呂向陽震動很大,難道軍隊就不需要知識了嗎?光是訓練就能打勝仗嗎?並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做一個新時期的文化兵”!而就在這時,呂向陽又聽到一個噩耗:部隊戰士不能報考社會院校,而部隊院校都是理工科,沒有他一直鍾情、一直努力複習的文科。“當時就覺得五雷轟頂,感覺我的人生、理想都這樣完了!”

"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從關中老宅走過,你可能會注意到門楣上的題字:“耕讀傳家”“地接芳鄰”“和為貴”“君子攸寧”……這些匾額讀之,似乎能體味到那曾經飄蕩在關中傳統村落中的詩雅風韻和溫情畫意,中國的鄉村文化由此可窺一斑。

城市發展的背後,農村越來越冷清,鄉村故道上曾經傳統的風雅和民俗文化去了哪裡?在寶雞,有一名作家,他從農村走出,筆尖耕耘數十載,挑起了關中鄉土民俗寫作的大旗,他關注鄉土鄉愁,為民俗文化樹碑立傳,向“農村”“農民”訴說著綿綿情話,他就是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為上大學,綠色軍營裡他埋頭苦讀

1961年,呂向陽出生於寶雞岐山腳下的京當鎮衙裡村。岐山,是周王朝的肇始之地,鳳鳴岐山始於此,武王伐紂從這裡出發,留下了多少人文典故。“岐山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周公是儒家的元聖,爾後有孔子、孟子。所以說,箭括嶺是儒家心中的仁山,而周公廟內的潤德泉則是智水。”在呂向陽的著作中,他這樣介紹家鄉。

呂向陽的父親是一名文化幹部,喜歡聽戲、寫作,曾在報紙上發表過很多文章,深受當地人尊重,這讓呂向陽從小就有了一種念頭:搞文學還是很光榮的。呂向陽從小在縣文化館的院子裡成長了四年,經常在館裡看書,心中也播下了文學種子。

由於家庭負擔重,高中還沒畢業,呂向陽就想去當兵,既能吃國家飯,還能想辦法上大學。抱著這樣的想法,1979年,呂向陽參軍來到了騰格裡沙漠邊的軍營。部隊的生活“掉皮掉肉”“流血流汗”,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來跑步,雪一尺厚的時候還要趴在雪地裡舉槍訓練……儘管再苦再累,訓練間隙,呂向陽還是會抽空看書學習,甚至經常熄燈以後他還偷偷打開手電筒蒙在被子裡看書。當時的他只有一個想法:我要上大學!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有一次訓練時,呂向陽在旁邊看書,班長走過來把書搶了過去,問:“別人都在訓練,你為什麼在這裡開小差?”並組織全班開會批評他。而當班長說要把書撕掉時,呂向陽的眼淚刷一下就下來了:“你咋樣批評我都行,這本書撕不得呀。”

那次事件對呂向陽震動很大,難道軍隊就不需要知識了嗎?光是訓練就能打勝仗嗎?並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做一個新時期的文化兵”!而就在這時,呂向陽又聽到一個噩耗:部隊戰士不能報考社會院校,而部隊院校都是理工科,沒有他一直鍾情、一直努力複習的文科。“當時就覺得五雷轟頂,感覺我的人生、理想都這樣完了!”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厚積薄發,走上關中鄉土民俗寫作之路

受到打擊後,呂向陽在看報紙的時候,萌發了發表文章的念頭。19歲時,呂向陽利用在師部燒磚的間隙,在磚機房寫出《沙坡鳴鐘》《周公廟噴井觀賞記》《牛首山》等20多篇散文,連連在《人民軍隊報》《解放軍報》發表。當時,《人民軍隊報》的一位編輯老師,欣賞呂向陽的文筆,還寄來6封信鼓勵他好好創作。

1982年年底,呂向陽從部隊復員,回到岐山縣一座鄉村小學教書,他沒有放棄文化和學習,兩年間,苦讀了大量歷史、哲學等書籍,每天早上四點就起床看書,下午放學後,看書又到晚上12點,他就這樣沉浸於書籍的海洋,難以自拔。

"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從關中老宅走過,你可能會注意到門楣上的題字:“耕讀傳家”“地接芳鄰”“和為貴”“君子攸寧”……這些匾額讀之,似乎能體味到那曾經飄蕩在關中傳統村落中的詩雅風韻和溫情畫意,中國的鄉村文化由此可窺一斑。

城市發展的背後,農村越來越冷清,鄉村故道上曾經傳統的風雅和民俗文化去了哪裡?在寶雞,有一名作家,他從農村走出,筆尖耕耘數十載,挑起了關中鄉土民俗寫作的大旗,他關注鄉土鄉愁,為民俗文化樹碑立傳,向“農村”“農民”訴說著綿綿情話,他就是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為上大學,綠色軍營裡他埋頭苦讀

1961年,呂向陽出生於寶雞岐山腳下的京當鎮衙裡村。岐山,是周王朝的肇始之地,鳳鳴岐山始於此,武王伐紂從這裡出發,留下了多少人文典故。“岐山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周公是儒家的元聖,爾後有孔子、孟子。所以說,箭括嶺是儒家心中的仁山,而周公廟內的潤德泉則是智水。”在呂向陽的著作中,他這樣介紹家鄉。

呂向陽的父親是一名文化幹部,喜歡聽戲、寫作,曾在報紙上發表過很多文章,深受當地人尊重,這讓呂向陽從小就有了一種念頭:搞文學還是很光榮的。呂向陽從小在縣文化館的院子裡成長了四年,經常在館裡看書,心中也播下了文學種子。

由於家庭負擔重,高中還沒畢業,呂向陽就想去當兵,既能吃國家飯,還能想辦法上大學。抱著這樣的想法,1979年,呂向陽參軍來到了騰格裡沙漠邊的軍營。部隊的生活“掉皮掉肉”“流血流汗”,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來跑步,雪一尺厚的時候還要趴在雪地裡舉槍訓練……儘管再苦再累,訓練間隙,呂向陽還是會抽空看書學習,甚至經常熄燈以後他還偷偷打開手電筒蒙在被子裡看書。當時的他只有一個想法:我要上大學!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有一次訓練時,呂向陽在旁邊看書,班長走過來把書搶了過去,問:“別人都在訓練,你為什麼在這裡開小差?”並組織全班開會批評他。而當班長說要把書撕掉時,呂向陽的眼淚刷一下就下來了:“你咋樣批評我都行,這本書撕不得呀。”

那次事件對呂向陽震動很大,難道軍隊就不需要知識了嗎?光是訓練就能打勝仗嗎?並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做一個新時期的文化兵”!而就在這時,呂向陽又聽到一個噩耗:部隊戰士不能報考社會院校,而部隊院校都是理工科,沒有他一直鍾情、一直努力複習的文科。“當時就覺得五雷轟頂,感覺我的人生、理想都這樣完了!”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厚積薄發,走上關中鄉土民俗寫作之路

受到打擊後,呂向陽在看報紙的時候,萌發了發表文章的念頭。19歲時,呂向陽利用在師部燒磚的間隙,在磚機房寫出《沙坡鳴鐘》《周公廟噴井觀賞記》《牛首山》等20多篇散文,連連在《人民軍隊報》《解放軍報》發表。當時,《人民軍隊報》的一位編輯老師,欣賞呂向陽的文筆,還寄來6封信鼓勵他好好創作。

1982年年底,呂向陽從部隊復員,回到岐山縣一座鄉村小學教書,他沒有放棄文化和學習,兩年間,苦讀了大量歷史、哲學等書籍,每天早上四點就起床看書,下午放學後,看書又到晚上12點,他就這樣沉浸於書籍的海洋,難以自拔。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當時呂向陽聽說寶雞日報社招聘記者編輯,在他看來,新聞與文學是孿生兄弟,就趕緊報名參加考試並以優異成績考入。成為記者後,呂向陽幾乎跑遍了寶雞每個村落,同時受賈平凹影響,開始堅持散文寫作。2006年,呂向陽創作的報告文學《三十六個挖寶人的命運》出版,聚焦何尊、毛公鼎等青銅重器的民間挖掘保護故事。隨之,《感受臊子面》《西府販子說》《潤德泉探祕》《麥收時節》等文章接踵而出。

出生成長於關中農村,長期又走村入戶採訪,讓呂向陽對關中農村充滿了感情,他慧眼獨具到這一片包容並蓄的土地上,決定把“耕讀傳家久,詩書記事長”那充滿溫情和詩意的鄉村還原給普羅大眾。就這樣,《小人圖》《神態度》《老關中》《陝西八大怪》等著作層出不窮,翻開他的書,新穎的文風裡夾雜著關中大地熾熱而豐沛的陽光,帶著濃烈鄉土氣息的生活撲面而來,為寶雞乃至陝西文壇注入了一股清流。

"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從關中老宅走過,你可能會注意到門楣上的題字:“耕讀傳家”“地接芳鄰”“和為貴”“君子攸寧”……這些匾額讀之,似乎能體味到那曾經飄蕩在關中傳統村落中的詩雅風韻和溫情畫意,中國的鄉村文化由此可窺一斑。

城市發展的背後,農村越來越冷清,鄉村故道上曾經傳統的風雅和民俗文化去了哪裡?在寶雞,有一名作家,他從農村走出,筆尖耕耘數十載,挑起了關中鄉土民俗寫作的大旗,他關注鄉土鄉愁,為民俗文化樹碑立傳,向“農村”“農民”訴說著綿綿情話,他就是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為上大學,綠色軍營裡他埋頭苦讀

1961年,呂向陽出生於寶雞岐山腳下的京當鎮衙裡村。岐山,是周王朝的肇始之地,鳳鳴岐山始於此,武王伐紂從這裡出發,留下了多少人文典故。“岐山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周公是儒家的元聖,爾後有孔子、孟子。所以說,箭括嶺是儒家心中的仁山,而周公廟內的潤德泉則是智水。”在呂向陽的著作中,他這樣介紹家鄉。

呂向陽的父親是一名文化幹部,喜歡聽戲、寫作,曾在報紙上發表過很多文章,深受當地人尊重,這讓呂向陽從小就有了一種念頭:搞文學還是很光榮的。呂向陽從小在縣文化館的院子裡成長了四年,經常在館裡看書,心中也播下了文學種子。

由於家庭負擔重,高中還沒畢業,呂向陽就想去當兵,既能吃國家飯,還能想辦法上大學。抱著這樣的想法,1979年,呂向陽參軍來到了騰格裡沙漠邊的軍營。部隊的生活“掉皮掉肉”“流血流汗”,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來跑步,雪一尺厚的時候還要趴在雪地裡舉槍訓練……儘管再苦再累,訓練間隙,呂向陽還是會抽空看書學習,甚至經常熄燈以後他還偷偷打開手電筒蒙在被子裡看書。當時的他只有一個想法:我要上大學!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有一次訓練時,呂向陽在旁邊看書,班長走過來把書搶了過去,問:“別人都在訓練,你為什麼在這裡開小差?”並組織全班開會批評他。而當班長說要把書撕掉時,呂向陽的眼淚刷一下就下來了:“你咋樣批評我都行,這本書撕不得呀。”

那次事件對呂向陽震動很大,難道軍隊就不需要知識了嗎?光是訓練就能打勝仗嗎?並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做一個新時期的文化兵”!而就在這時,呂向陽又聽到一個噩耗:部隊戰士不能報考社會院校,而部隊院校都是理工科,沒有他一直鍾情、一直努力複習的文科。“當時就覺得五雷轟頂,感覺我的人生、理想都這樣完了!”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厚積薄發,走上關中鄉土民俗寫作之路

受到打擊後,呂向陽在看報紙的時候,萌發了發表文章的念頭。19歲時,呂向陽利用在師部燒磚的間隙,在磚機房寫出《沙坡鳴鐘》《周公廟噴井觀賞記》《牛首山》等20多篇散文,連連在《人民軍隊報》《解放軍報》發表。當時,《人民軍隊報》的一位編輯老師,欣賞呂向陽的文筆,還寄來6封信鼓勵他好好創作。

1982年年底,呂向陽從部隊復員,回到岐山縣一座鄉村小學教書,他沒有放棄文化和學習,兩年間,苦讀了大量歷史、哲學等書籍,每天早上四點就起床看書,下午放學後,看書又到晚上12點,他就這樣沉浸於書籍的海洋,難以自拔。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當時呂向陽聽說寶雞日報社招聘記者編輯,在他看來,新聞與文學是孿生兄弟,就趕緊報名參加考試並以優異成績考入。成為記者後,呂向陽幾乎跑遍了寶雞每個村落,同時受賈平凹影響,開始堅持散文寫作。2006年,呂向陽創作的報告文學《三十六個挖寶人的命運》出版,聚焦何尊、毛公鼎等青銅重器的民間挖掘保護故事。隨之,《感受臊子面》《西府販子說》《潤德泉探祕》《麥收時節》等文章接踵而出。

出生成長於關中農村,長期又走村入戶採訪,讓呂向陽對關中農村充滿了感情,他慧眼獨具到這一片包容並蓄的土地上,決定把“耕讀傳家久,詩書記事長”那充滿溫情和詩意的鄉村還原給普羅大眾。就這樣,《小人圖》《神態度》《老關中》《陝西八大怪》等著作層出不窮,翻開他的書,新穎的文風裡夾雜著關中大地熾熱而豐沛的陽光,帶著濃烈鄉土氣息的生活撲面而來,為寶雞乃至陝西文壇注入了一股清流。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紮根故土,吸吮沃土風俗營養

中國作協黨組原副書記、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曾評價呂向陽:“他紮根關中大地,吸吮地域沃土和民間風俗的營養,相繼寫出《神態度》《老關中》《小人圖》《陝西八大怪》等五十萬字的系列長篇散文,這在城市化的車輪即將碾碎老關中背影之際,無疑有著繼絕存亡、留住民間煙火的擔當。三萬字的《小人圖》是作者從鳳翔木版年畫中覓得的一組‘異類’和‘怪胎’。”

2012年,呂向陽在鳳翔採訪時發現鳳翔木版年畫中的“小人圖”,年畫藝人把小人伎倆刻成了“扶上杆兒抽梯子”“得風揚碌碡”“見了旋風竟作揖”等八幅版畫,這是民間藝人為關中小人物構建的鏡像,呂向陽把這八幅木板年畫再創造,這些妙趣橫生的小人物處處彰顯人性弱點,時時驚世駭俗,難免人們在掩卷之後,想象世間小人之醜惡嘴臉時,不禁會心一笑。 “小人圖”以強烈的反諷意味、誇張的戲謔味道,讓我們看到呂向陽思想中直逼人靈魂之處。

《小人圖》一經發表,就在散文界引起轟動,獲中國報人第三屆散文獎,《美文》將其連載。西安市作協副主席穆濤評論:“《小人圖》寫得好,語言紮實,生動暢快,又直指人心。”

更絕妙處還在於其作品《神態度》,毛鬼神、陰溜神、醋罈神、日弄神、狐狸精、倒包客……這些詞彙是經常出現在西府方言中的,那它們到底都是些什麼神神怪怪?這種文化現象背後又暗含了哪些社會問題?呂向陽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究,並形成了一部有著獨特審美追求的精心之作《神態度》。

呂向陽筆像是姜子牙手上的照妖鏡、杏黃旗,魑魅魍魎都現了原形,窮形盡相。餓死鬼、撲神鬼、等路鬼、短見鬼、屈死鬼、毛鬼神、日弄神、夜遊神、醋罈神、土地神、陰溜神、狐狸精、倒包客、嘴兒客,呂向陽筆下的“鬼”,是面目迥異的關中社會怪象,是民間藏汙納垢、陰冷詭異的一面。呂向陽下氣力寫這些“神神鬼鬼”,如鍾馗捉鬼,將這些鬼魂統統捉了來,對他們進行審判,然後加以痛打,以此可見其思想的深刻性。

"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從關中老宅走過,你可能會注意到門楣上的題字:“耕讀傳家”“地接芳鄰”“和為貴”“君子攸寧”……這些匾額讀之,似乎能體味到那曾經飄蕩在關中傳統村落中的詩雅風韻和溫情畫意,中國的鄉村文化由此可窺一斑。

城市發展的背後,農村越來越冷清,鄉村故道上曾經傳統的風雅和民俗文化去了哪裡?在寶雞,有一名作家,他從農村走出,筆尖耕耘數十載,挑起了關中鄉土民俗寫作的大旗,他關注鄉土鄉愁,為民俗文化樹碑立傳,向“農村”“農民”訴說著綿綿情話,他就是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為上大學,綠色軍營裡他埋頭苦讀

1961年,呂向陽出生於寶雞岐山腳下的京當鎮衙裡村。岐山,是周王朝的肇始之地,鳳鳴岐山始於此,武王伐紂從這裡出發,留下了多少人文典故。“岐山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周公是儒家的元聖,爾後有孔子、孟子。所以說,箭括嶺是儒家心中的仁山,而周公廟內的潤德泉則是智水。”在呂向陽的著作中,他這樣介紹家鄉。

呂向陽的父親是一名文化幹部,喜歡聽戲、寫作,曾在報紙上發表過很多文章,深受當地人尊重,這讓呂向陽從小就有了一種念頭:搞文學還是很光榮的。呂向陽從小在縣文化館的院子裡成長了四年,經常在館裡看書,心中也播下了文學種子。

由於家庭負擔重,高中還沒畢業,呂向陽就想去當兵,既能吃國家飯,還能想辦法上大學。抱著這樣的想法,1979年,呂向陽參軍來到了騰格裡沙漠邊的軍營。部隊的生活“掉皮掉肉”“流血流汗”,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來跑步,雪一尺厚的時候還要趴在雪地裡舉槍訓練……儘管再苦再累,訓練間隙,呂向陽還是會抽空看書學習,甚至經常熄燈以後他還偷偷打開手電筒蒙在被子裡看書。當時的他只有一個想法:我要上大學!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有一次訓練時,呂向陽在旁邊看書,班長走過來把書搶了過去,問:“別人都在訓練,你為什麼在這裡開小差?”並組織全班開會批評他。而當班長說要把書撕掉時,呂向陽的眼淚刷一下就下來了:“你咋樣批評我都行,這本書撕不得呀。”

那次事件對呂向陽震動很大,難道軍隊就不需要知識了嗎?光是訓練就能打勝仗嗎?並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做一個新時期的文化兵”!而就在這時,呂向陽又聽到一個噩耗:部隊戰士不能報考社會院校,而部隊院校都是理工科,沒有他一直鍾情、一直努力複習的文科。“當時就覺得五雷轟頂,感覺我的人生、理想都這樣完了!”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厚積薄發,走上關中鄉土民俗寫作之路

受到打擊後,呂向陽在看報紙的時候,萌發了發表文章的念頭。19歲時,呂向陽利用在師部燒磚的間隙,在磚機房寫出《沙坡鳴鐘》《周公廟噴井觀賞記》《牛首山》等20多篇散文,連連在《人民軍隊報》《解放軍報》發表。當時,《人民軍隊報》的一位編輯老師,欣賞呂向陽的文筆,還寄來6封信鼓勵他好好創作。

1982年年底,呂向陽從部隊復員,回到岐山縣一座鄉村小學教書,他沒有放棄文化和學習,兩年間,苦讀了大量歷史、哲學等書籍,每天早上四點就起床看書,下午放學後,看書又到晚上12點,他就這樣沉浸於書籍的海洋,難以自拔。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當時呂向陽聽說寶雞日報社招聘記者編輯,在他看來,新聞與文學是孿生兄弟,就趕緊報名參加考試並以優異成績考入。成為記者後,呂向陽幾乎跑遍了寶雞每個村落,同時受賈平凹影響,開始堅持散文寫作。2006年,呂向陽創作的報告文學《三十六個挖寶人的命運》出版,聚焦何尊、毛公鼎等青銅重器的民間挖掘保護故事。隨之,《感受臊子面》《西府販子說》《潤德泉探祕》《麥收時節》等文章接踵而出。

出生成長於關中農村,長期又走村入戶採訪,讓呂向陽對關中農村充滿了感情,他慧眼獨具到這一片包容並蓄的土地上,決定把“耕讀傳家久,詩書記事長”那充滿溫情和詩意的鄉村還原給普羅大眾。就這樣,《小人圖》《神態度》《老關中》《陝西八大怪》等著作層出不窮,翻開他的書,新穎的文風裡夾雜著關中大地熾熱而豐沛的陽光,帶著濃烈鄉土氣息的生活撲面而來,為寶雞乃至陝西文壇注入了一股清流。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紮根故土,吸吮沃土風俗營養

中國作協黨組原副書記、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曾評價呂向陽:“他紮根關中大地,吸吮地域沃土和民間風俗的營養,相繼寫出《神態度》《老關中》《小人圖》《陝西八大怪》等五十萬字的系列長篇散文,這在城市化的車輪即將碾碎老關中背影之際,無疑有著繼絕存亡、留住民間煙火的擔當。三萬字的《小人圖》是作者從鳳翔木版年畫中覓得的一組‘異類’和‘怪胎’。”

2012年,呂向陽在鳳翔採訪時發現鳳翔木版年畫中的“小人圖”,年畫藝人把小人伎倆刻成了“扶上杆兒抽梯子”“得風揚碌碡”“見了旋風竟作揖”等八幅版畫,這是民間藝人為關中小人物構建的鏡像,呂向陽把這八幅木板年畫再創造,這些妙趣橫生的小人物處處彰顯人性弱點,時時驚世駭俗,難免人們在掩卷之後,想象世間小人之醜惡嘴臉時,不禁會心一笑。 “小人圖”以強烈的反諷意味、誇張的戲謔味道,讓我們看到呂向陽思想中直逼人靈魂之處。

《小人圖》一經發表,就在散文界引起轟動,獲中國報人第三屆散文獎,《美文》將其連載。西安市作協副主席穆濤評論:“《小人圖》寫得好,語言紮實,生動暢快,又直指人心。”

更絕妙處還在於其作品《神態度》,毛鬼神、陰溜神、醋罈神、日弄神、狐狸精、倒包客……這些詞彙是經常出現在西府方言中的,那它們到底都是些什麼神神怪怪?這種文化現象背後又暗含了哪些社會問題?呂向陽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究,並形成了一部有著獨特審美追求的精心之作《神態度》。

呂向陽筆像是姜子牙手上的照妖鏡、杏黃旗,魑魅魍魎都現了原形,窮形盡相。餓死鬼、撲神鬼、等路鬼、短見鬼、屈死鬼、毛鬼神、日弄神、夜遊神、醋罈神、土地神、陰溜神、狐狸精、倒包客、嘴兒客,呂向陽筆下的“鬼”,是面目迥異的關中社會怪象,是民間藏汙納垢、陰冷詭異的一面。呂向陽下氣力寫這些“神神鬼鬼”,如鍾馗捉鬼,將這些鬼魂統統捉了來,對他們進行審判,然後加以痛打,以此可見其思想的深刻性。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文以載道,繼續勾勒關中風骨

呂向陽的作品總是瀰漫著泥土的芳香,彰顯著來自民間的生命酣暢。他在“文以載道”的寫作之路上跋涉,他吮吸歷史、採風民間,尋根刨底、解釋精準,敢從老民俗裡尋覓新發現,擅於地域風格中展現家國情懷。對外省人而言,是旅遊、文化介紹手冊;對本地人來講,則是家鄉故土的傳記。

提起“陝西八大怪”,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誰能洋洋灑灑寫出近十萬字而氣勢磅礴的散文,這就是一般人身在寶山不識寶的緣由。而對於行家裡手的呂向陽來說,他卻從中發現了寶藏,在審清題意動筆寫作時,努力做到了“以我馭題,不為題縛”。

在《老關中》裡,他以書法《望秦嶺》表現關中浩然正氣,以妙筆丹青為關中大地畫像。正如別人評論說,自古以來,我們有“以詩證史”“以圖證史”的傳承,呂向陽勾勒出數幅關中風俗圖、人物畫,一個作家能得心應手地運用文字已經了不起了,又能在圖與文的“互文”中顯現出深厚的人文藝術修養,這讓我們不得不為之嘆服。

近年來,筆耕不輟的呂向陽又在創作長篇小說《本報記者》,這也是一部抨擊醜惡、頌揚英雄的正氣之作,不久將與讀者見面。另一本書作《寶鼎傳奇》也在準備階段,旨在藉助文物故事,歌頌一群悲壯的護寶人,弘揚民族精神大主題。“我是岐山人,一生愛作文,想著周文王,吃著臊子面。”他深信,只有不斷地勾勒關中風骨,才能守住關中鄉村的根和關中人的魂。( 寶雞新聞網記者 黃河)

"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從關中老宅走過,你可能會注意到門楣上的題字:“耕讀傳家”“地接芳鄰”“和為貴”“君子攸寧”……這些匾額讀之,似乎能體味到那曾經飄蕩在關中傳統村落中的詩雅風韻和溫情畫意,中國的鄉村文化由此可窺一斑。

城市發展的背後,農村越來越冷清,鄉村故道上曾經傳統的風雅和民俗文化去了哪裡?在寶雞,有一名作家,他從農村走出,筆尖耕耘數十載,挑起了關中鄉土民俗寫作的大旗,他關注鄉土鄉愁,為民俗文化樹碑立傳,向“農村”“農民”訴說著綿綿情話,他就是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為上大學,綠色軍營裡他埋頭苦讀

1961年,呂向陽出生於寶雞岐山腳下的京當鎮衙裡村。岐山,是周王朝的肇始之地,鳳鳴岐山始於此,武王伐紂從這裡出發,留下了多少人文典故。“岐山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周公是儒家的元聖,爾後有孔子、孟子。所以說,箭括嶺是儒家心中的仁山,而周公廟內的潤德泉則是智水。”在呂向陽的著作中,他這樣介紹家鄉。

呂向陽的父親是一名文化幹部,喜歡聽戲、寫作,曾在報紙上發表過很多文章,深受當地人尊重,這讓呂向陽從小就有了一種念頭:搞文學還是很光榮的。呂向陽從小在縣文化館的院子裡成長了四年,經常在館裡看書,心中也播下了文學種子。

由於家庭負擔重,高中還沒畢業,呂向陽就想去當兵,既能吃國家飯,還能想辦法上大學。抱著這樣的想法,1979年,呂向陽參軍來到了騰格裡沙漠邊的軍營。部隊的生活“掉皮掉肉”“流血流汗”,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來跑步,雪一尺厚的時候還要趴在雪地裡舉槍訓練……儘管再苦再累,訓練間隙,呂向陽還是會抽空看書學習,甚至經常熄燈以後他還偷偷打開手電筒蒙在被子裡看書。當時的他只有一個想法:我要上大學!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有一次訓練時,呂向陽在旁邊看書,班長走過來把書搶了過去,問:“別人都在訓練,你為什麼在這裡開小差?”並組織全班開會批評他。而當班長說要把書撕掉時,呂向陽的眼淚刷一下就下來了:“你咋樣批評我都行,這本書撕不得呀。”

那次事件對呂向陽震動很大,難道軍隊就不需要知識了嗎?光是訓練就能打勝仗嗎?並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做一個新時期的文化兵”!而就在這時,呂向陽又聽到一個噩耗:部隊戰士不能報考社會院校,而部隊院校都是理工科,沒有他一直鍾情、一直努力複習的文科。“當時就覺得五雷轟頂,感覺我的人生、理想都這樣完了!”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厚積薄發,走上關中鄉土民俗寫作之路

受到打擊後,呂向陽在看報紙的時候,萌發了發表文章的念頭。19歲時,呂向陽利用在師部燒磚的間隙,在磚機房寫出《沙坡鳴鐘》《周公廟噴井觀賞記》《牛首山》等20多篇散文,連連在《人民軍隊報》《解放軍報》發表。當時,《人民軍隊報》的一位編輯老師,欣賞呂向陽的文筆,還寄來6封信鼓勵他好好創作。

1982年年底,呂向陽從部隊復員,回到岐山縣一座鄉村小學教書,他沒有放棄文化和學習,兩年間,苦讀了大量歷史、哲學等書籍,每天早上四點就起床看書,下午放學後,看書又到晚上12點,他就這樣沉浸於書籍的海洋,難以自拔。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當時呂向陽聽說寶雞日報社招聘記者編輯,在他看來,新聞與文學是孿生兄弟,就趕緊報名參加考試並以優異成績考入。成為記者後,呂向陽幾乎跑遍了寶雞每個村落,同時受賈平凹影響,開始堅持散文寫作。2006年,呂向陽創作的報告文學《三十六個挖寶人的命運》出版,聚焦何尊、毛公鼎等青銅重器的民間挖掘保護故事。隨之,《感受臊子面》《西府販子說》《潤德泉探祕》《麥收時節》等文章接踵而出。

出生成長於關中農村,長期又走村入戶採訪,讓呂向陽對關中農村充滿了感情,他慧眼獨具到這一片包容並蓄的土地上,決定把“耕讀傳家久,詩書記事長”那充滿溫情和詩意的鄉村還原給普羅大眾。就這樣,《小人圖》《神態度》《老關中》《陝西八大怪》等著作層出不窮,翻開他的書,新穎的文風裡夾雜著關中大地熾熱而豐沛的陽光,帶著濃烈鄉土氣息的生活撲面而來,為寶雞乃至陝西文壇注入了一股清流。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紮根故土,吸吮沃土風俗營養

中國作協黨組原副書記、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曾評價呂向陽:“他紮根關中大地,吸吮地域沃土和民間風俗的營養,相繼寫出《神態度》《老關中》《小人圖》《陝西八大怪》等五十萬字的系列長篇散文,這在城市化的車輪即將碾碎老關中背影之際,無疑有著繼絕存亡、留住民間煙火的擔當。三萬字的《小人圖》是作者從鳳翔木版年畫中覓得的一組‘異類’和‘怪胎’。”

2012年,呂向陽在鳳翔採訪時發現鳳翔木版年畫中的“小人圖”,年畫藝人把小人伎倆刻成了“扶上杆兒抽梯子”“得風揚碌碡”“見了旋風竟作揖”等八幅版畫,這是民間藝人為關中小人物構建的鏡像,呂向陽把這八幅木板年畫再創造,這些妙趣橫生的小人物處處彰顯人性弱點,時時驚世駭俗,難免人們在掩卷之後,想象世間小人之醜惡嘴臉時,不禁會心一笑。 “小人圖”以強烈的反諷意味、誇張的戲謔味道,讓我們看到呂向陽思想中直逼人靈魂之處。

《小人圖》一經發表,就在散文界引起轟動,獲中國報人第三屆散文獎,《美文》將其連載。西安市作協副主席穆濤評論:“《小人圖》寫得好,語言紮實,生動暢快,又直指人心。”

更絕妙處還在於其作品《神態度》,毛鬼神、陰溜神、醋罈神、日弄神、狐狸精、倒包客……這些詞彙是經常出現在西府方言中的,那它們到底都是些什麼神神怪怪?這種文化現象背後又暗含了哪些社會問題?呂向陽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究,並形成了一部有著獨特審美追求的精心之作《神態度》。

呂向陽筆像是姜子牙手上的照妖鏡、杏黃旗,魑魅魍魎都現了原形,窮形盡相。餓死鬼、撲神鬼、等路鬼、短見鬼、屈死鬼、毛鬼神、日弄神、夜遊神、醋罈神、土地神、陰溜神、狐狸精、倒包客、嘴兒客,呂向陽筆下的“鬼”,是面目迥異的關中社會怪象,是民間藏汙納垢、陰冷詭異的一面。呂向陽下氣力寫這些“神神鬼鬼”,如鍾馗捉鬼,將這些鬼魂統統捉了來,對他們進行審判,然後加以痛打,以此可見其思想的深刻性。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文以載道,繼續勾勒關中風骨

呂向陽的作品總是瀰漫著泥土的芳香,彰顯著來自民間的生命酣暢。他在“文以載道”的寫作之路上跋涉,他吮吸歷史、採風民間,尋根刨底、解釋精準,敢從老民俗裡尋覓新發現,擅於地域風格中展現家國情懷。對外省人而言,是旅遊、文化介紹手冊;對本地人來講,則是家鄉故土的傳記。

提起“陝西八大怪”,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誰能洋洋灑灑寫出近十萬字而氣勢磅礴的散文,這就是一般人身在寶山不識寶的緣由。而對於行家裡手的呂向陽來說,他卻從中發現了寶藏,在審清題意動筆寫作時,努力做到了“以我馭題,不為題縛”。

在《老關中》裡,他以書法《望秦嶺》表現關中浩然正氣,以妙筆丹青為關中大地畫像。正如別人評論說,自古以來,我們有“以詩證史”“以圖證史”的傳承,呂向陽勾勒出數幅關中風俗圖、人物畫,一個作家能得心應手地運用文字已經了不起了,又能在圖與文的“互文”中顯現出深厚的人文藝術修養,這讓我們不得不為之嘆服。

近年來,筆耕不輟的呂向陽又在創作長篇小說《本報記者》,這也是一部抨擊醜惡、頌揚英雄的正氣之作,不久將與讀者見面。另一本書作《寶鼎傳奇》也在準備階段,旨在藉助文物故事,歌頌一群悲壯的護寶人,弘揚民族精神大主題。“我是岐山人,一生愛作文,想著周文王,吃著臊子面。”他深信,只有不斷地勾勒關中風骨,才能守住關中鄉村的根和關中人的魂。( 寶雞新聞網記者 黃河)

寶雞著名作家呂向陽:紮根西府鄉土,勾勒關中風骨

呂向陽藝術名片

寶雞岐山人,寶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陝西省散文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出版著作:報告文學《三十六個挖寶人的命運》,散文集《小人圖》《神態度》《老關中》《陝西八大怪》。作品榮獲第四屆報人散文獎、第七屆冰心散文獎、首屆絲路散文獎,十餘篇散文獲中國報紙副刊金、銀獎。散文作品入選文叢《中國當代最具實力作家散文選》,並在《光明日報》《中國報告文學》《北京晚報》《西安晚報》《延河》《美文》等報刊雜誌連載、選登,累計發表散文、報告文學作品80餘萬字。

編輯:王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