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想年要怎麼過?來看看孩子最喜歡的過年方式是怎樣的吧

寶貝過大年 發現佩奇 早期教育 育兒 陪寶寶寫日記 2019-01-29

#寶貝過大年#一提起過年,我們的印象裡首先想到的便是鑼鼓喧天、鞭炮不斷、滿堂歡聚,可是隨著自己年齡的慢慢增長,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每到臨近過年的時候心裡就開始打鼓,想著帶孩子出門旅行,卻又憂慮重重,害怕旅途上的安全隱患,又害怕路程上過於勞累孩子生病。

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回老家吧,即便面對的可能是不適應的環境,和各路親戚的“坑娃“招數、老人對孩子的花式寵愛、以及規律的生活節奏會被打亂等等各種未知。

不知道這算不算育兒焦慮症的一種,但既然決定要回老家,我的種種的焦慮最終都融化在孩子們的期盼和興奮中了,我也開始跟著孩子一起計劃和期盼著即將到來的春節。

還在想年要怎麼過?來看看孩子最喜歡的過年方式是怎樣的吧

生活在別處

我們現實生活中只剩下眼前的苟且,孩子們的內心卻嚮往著詩和遠方。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再美的景色都有厭煩的時候,孩子們見慣了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物,內心那種對新鮮事物的渴望躍躍欲出。

挑選一個合適出行的日子,給孩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載上一後備箱的行李,除去一年的風塵,帶著遊子歸家的忐忑,來一場非走不可的歸家之旅,至少等待我們的不是一場未知,而是來自村口的盼望和兒時熟悉的記憶。

讓孩子盡情接受隔代寵愛

之前在微博上看過一個熱點話題——爺爺奶奶有多寵孫子孫女?在這個話題之下,網友們紛紛留言,要麼作為孩子回憶自己爺爺奶奶寵自己的時刻,要麼作為父母講述自己的孩子如何被爺爺奶奶溺愛的故事。

對爺爺奶奶寵愛孫輩最典型的講述,歸結起來就一個字:吃。去爺爺奶奶家,被逼著吃各種東西是最常見的。在爺爺奶奶看來,孫輩在爸媽家裡完全是吃不飽的節奏。所以,有一種餓叫“你奶奶覺得你餓”。

當然了,在讓孩子接受爺爺奶奶寵愛的同時,作為爸爸媽媽也有可能會受些許的“委屈”,比如一個網友回憶自己曾蹲下來批評孩子,結果爺爺看不下去了,從背後踢了他一腳。頓時,“我削我兒子,我爸削我”的場景出現了。

雖然很多人抨擊隔代寵愛,但個人認為,隔代寵愛並非一無是處。想想我們小時候,一想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記憶裡大都是美好的,想要什麼吃的玩的,他們都會想著法子滿足。

每個暑假寒假都盼著能去趟奶奶家或者外婆家,腦海中的記憶總是暖暖的。祖輩與孫輩之間的溫情瞬間,幾乎浮現或隱匿在每一個大家庭中。這是人類最珍貴的情感形式之一,也是足以讓我們在一生中銘記的親情場面。而且,三五天時間是慣不壞孩子。過年了,把孩子帶回家,讓孩子被“狠狠”寵愛一回吧,這是他們應該享受的祖孫之樂,也會是他們寒冬臘月裡的溫暖色調。

還在想年要怎麼過?來看看孩子最喜歡的過年方式是怎樣的吧

帶孩子瞭解關於年的習俗

帶著孩子一起了解傳統節日的由來,理解傳統節日的習俗,從中感知傳統文化的精神,感受傳統文化的美。告訴孩子我們過的不僅僅是年,還有傳統文化。

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在我的印象裡,年的習俗要從臘月二十三開始講起。

二十三,過小年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蒸饅頭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貼花花

二十九,啥都有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陰曆23,是傳統意義上北方的小年。小時候每到這一天,老人們要將去年春節的時候貼的老天爺和老灶爺畫像用火點燃,這意味著讓兩位神仙去天上彙報一年來每家的情況,他們上天后會少報憂多報喜。等到大年三十再貼上新的,因為他們大年初一早上一早要從天宮回來。這一點現在新一代的小孩兒哪還知道,在適逢小年的日子裡跟孩子講這些民俗故事,讓孩子瞭解一下當地風俗也是極好的。

過了小年之後,便開始打掃庭院、準備春聯、炸豆腐、蒸饅頭了。

還在想年要怎麼過?來看看孩子最喜歡的過年方式是怎樣的吧

小時候母親在陰曆25、26的時候就會準備好過年要吃的肉、雞、魚、豆腐等物品,也會蒸上幾大鍋白饅頭,供過年時來家的客人吃。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購物也方便了,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超市準備過年時的吃穿用品,讓孩子參與到年貨的準備中來,共同感受那種新年即將到來時的歡慶氣氛。

臘月二十八,貼花花。小時候,貼春聯都是我和弟弟的事,每到這天我們都會早早地起床貼春聯,而現在,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來做這件事,等孩子長大一點,他一定會搶著獨自去做的。

二十九,啥都有。也就是說,到了二十九這天,家裡東西都準備齊了。該有的,要用的都有了,就等著過年了。

三十晚上,大人們都要和自己要好的發小們一起喝酒聊天,孩子們也可以跟平時不經常見面的哥哥姐姐們一起玩,大家共同慶賀新年的到來。喝酒回來,包餃子,看春晚,一起守歲。

我們小時候,初一一早大家都會早起,起來以後不能相互叫對方。誰起得早,誰就去庭院裡面放鞭炮,一般都是爸爸先起床去放鞭炮。放完鞭炮,我們都醒了,然後起床穿上新衣服,去給先輩們叩頭拜年,給家人拜年,這時候家人們會給壓歲錢。

現在我們長大了,也開始禁鞭炮,但過年的氣氛是絲毫沒有減少的,拜年、接受壓歲錢這些事要由孩子們來傳承了,而當初接受壓歲錢的我們,現在也變成了給予壓歲錢的長輩了。

還在想年要怎麼過?來看看孩子最喜歡的過年方式是怎樣的吧

帶孩子感受數不清的新鮮

孩子在城市裡的時候,只能通過繪本和故事來感受外面的世界,那些經常出現在書本和童話裡的小動物,在現實世界是不常見的,唯一的親密接觸也是在動物園裡隔著籠子遠遠觀看。

回到老家之後,院子裡是活蹦亂跳的公雞母雞,撒去一把米感受真實世界的雞飛狗跳;姥姥喂的小兔子柔軟可愛,給它一根胡蘿蔔,讓孩子親眼看到什麼叫“愛吃蘿蔔和青菜”;門前經過的幾隻大白鵝昂首挺胸“嘎嘎嘎”地叫著,這才是現實中的“曲項向天歌”呀;村東頭小河裡結著厚厚的冰,也讓孩子明白了什麼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孩子之前從未接觸過的,於我們大人來說,是兒時甜蜜的回憶,於孩子來說,是新鮮而真實的生活經歷。

還在想年要怎麼過?來看看孩子最喜歡的過年方式是怎樣的吧

還在想怎樣陪孩子過一個特殊的年?其實我覺得,如果沒有回老家過年,就好像過了一個假年。生活還是需要有儀式感的,即使大人不需要,孩子們也是需要的。

過年的標配就是:一大家子人圍坐在大圓桌上吃團圓飯,大年三十晚上八點鐘準時直播的春晚。

我是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或者微信公眾帳號:陪寶寶寫日記,共同探討育兒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