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成周末 | 白巖鬆:志願服務九思'

"
"
友成周末 | 白巖鬆:志願服務九思

友導讀

2008年以來,志願者成為一個熱詞。可什麼是志願者?我們為什麼要做志願者?怎樣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志願者?志願服務在國家發展和改革中又有著怎樣的地位?

白巖鬆自2001年起開始擔任中國志願者形象大使,至今已有19年。在2014年中國青年志願者助殘陽光行動暨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行動骨幹人員培訓班上,白巖鬆以《志願服務九思》為題,分享了他多年從事志願服務倡導工作積累的思考。五年過去了,全國《志願服務條例》也已發佈一年多了。但白巖鬆的關於志願服務的思考並未過時


本文來源:益生益事

本文長度約9769字,閱讀全文大概需要15分鐘


"
友成周末 | 白巖鬆:志願服務九思

友導讀

2008年以來,志願者成為一個熱詞。可什麼是志願者?我們為什麼要做志願者?怎樣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志願者?志願服務在國家發展和改革中又有著怎樣的地位?

白巖鬆自2001年起開始擔任中國志願者形象大使,至今已有19年。在2014年中國青年志願者助殘陽光行動暨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行動骨幹人員培訓班上,白巖鬆以《志願服務九思》為題,分享了他多年從事志願服務倡導工作積累的思考。五年過去了,全國《志願服務條例》也已發佈一年多了。但白巖鬆的關於志願服務的思考並未過時


本文來源:益生益事

本文長度約9769字,閱讀全文大概需要15分鐘


友成周末 | 白巖鬆:志願服務九思

志願者行動在中國紮根,是在1993年,由共青團中央在全國發起。和中國很多事情一樣,志願服務也是與鄧小平的南巡和進一步的改革開放緊密相關的。正是由於鄧小平南巡,思想進一步解放,我們要由一個過去單兵突進的經濟改革、生活改善,向整體的社會改革、民生改善的方向進行轉化。

我們在討論志願者話題的時候,要有一個大背景,為什麼是這20年,尤其是在最近的這10年志願者事業得以迅猛發展?那是因為,中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由追求物質目標的改革向追求非物質目標的改革進行轉變,由一個效率優先的改革向公平優先的改革進行轉變,這是中國志願服務發展不可忽略的重要背景。

1978年底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的大幕。在前期的20多年時間裡,我們改革的目標更多的是用數字衡量的物質目標,溫飽、翻兩番、小康,等等。但是發展到最近的這10年間,原來的物質目標正讓位於一些無法用數字衡量的目標,比如說尊嚴,比如說和諧。中國的改革毫不例外地走上人類歷史發展的共同道路:一定要從對物質的追求轉向對非物質的追求,這也正體現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追求物質目標的年代,人們吃飽了就是幸福。範偉說:“餓急了,前方一哥們拎倆包子,只要能把那倆包子塞我嘴裡,我就是幸福的。”我永遠忘不了小時候,家家都很窮,大家都不會去想象文明、民主、自由這些字眼,所謂理想也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吃飽、喝足,那個時候就是把幸福等同於物質。但是當大家真正吃飽了穿暖了才發現,吃飽穿暖之後想要實現的目標更難。這個時候幫助別人,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擁有一個和諧溫馨的人際環境和社會環境成了人們內心的需求。可見,20年志願服務的發展暗合了中國改革的悄然轉型。

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深圳蛇口貼的大標語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大家從這個標語裡就能看到強烈的時代背景。這兩年我向有關部門倡議這個標語要改一改,變成“效率就是金錢,公平就是生命”。因為經過30多年的改革,我們的需求不一樣了,我們開始需要公平,在這個背景下志願服務得以蓬勃發展。

當今社會,除了物質捐贈,我們很少提倡思想捐贈、時間捐贈、愛的捐贈,我們只理解硬慈善,一提到慈善都以金錢衡量,以物質衡量,而缺乏對與人交流、心理支援、為別人提供就業模式、讓人走出孤獨等軟慈善的理解。所以,20年志願服務的發展也暗合了這個社會正在由效率優先向公平優先的轉化。

那麼,當我們的社會更加強調公平的時候,就會越來越涉及到一個社會準則,即擁有多餘東西的人,要與其他人共同分享。這種多餘不僅僅指物質的多餘,還包括精力、精神、情感、信仰等等。《道德經》裡面明確地說,“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是天之道。

在座的各位主要來自省、市團委志願者工作機構,都是從事與志願者相關工作的,在這兒我有一個觀點想與大家共勉:任何只是屁股決定腦袋的人,做一件事情一定做不到真好,能及格就不錯了,而想要做到真好一定是由內心指引腦袋,由要你做變成你真心想去做。今天,我把多年來參與志願服務的一些思考作了些梳理,大致涉及九個方面,暫且叫志願服務九思吧。


志願與自願

“志願”這個詞,其實在中國並不陌生,新中國剛成立沒兩年,就有了“志願軍”的概念,“志願”二字深入人心。

在大陸,我們習慣用“志願者”這樣的稱呼,而在臺灣、香港以及世界上其他華人地區更多的是用“義工”、“志工”等詞,我覺得後者更能體現自願的意義。因為“志”和“義”天然地跟中國文化緊密相連,甚至比“志願”這兩個字更靠近中國文化的本源。

“志”,是“義士”的“士”字底下加一顆心,“義”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努力追求的優秀品質,志願者、“志工”、“義工”,國際上是一個詞,都是“volunteer”,這裡都強調發自內心的意思,都在反映著這種本源性,就是說是發自內心的,任何強加於人的都不是真正的志願。

大家作為省、市級團委的志願者工作部的部長,也涉及到一個思維如何轉化的問題。你要發自內心的,為你有機會做這項工作的管理者、這項事業發展的推動者而感到格外的驕傲和自豪。別人即便不在這個位置上都爭相做這件事,更何況你就坐在這個位置上呢?

作為管理者、倡議者、種子、推動者、建設者,在發動引導別人的時候,也應該以自願為原則,讓有此心的人能近此道,而不強迫懷有他心的人非做這件事。這就是孔子也講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也是強調自願的本性。

人的覺悟有高低,認識有先後,都很正常,也許人家再過一段時間認識到位了,也願意從事志願服務了,可是你現在就非得把人家拉進來,這樣不好,強扭的瓜不甜。因此說“自願”這個詞,可以去衡量很多的事情,不僅是對你自己,也包括對他人。


志願與自我

提起志願服務,我們總以為是一種單向給予的概念,志願行為總是去幫助別人,其實不然。我覺得志願行為首先是在幫助自己、提升自己,是你自己的需求。人不是簡單的動物,吃飽喝足了就行,而是要有不同層次的需求和提升。

當你擁有自願之心後,你願意把志願活動當成你的一個目標,為別人服務你會感到愉悅。就像有一次我做志願服務活動時,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辛辛苦苦做這件事,耽誤你大量的時間?

我坦誠地告訴他,這是我內心的需求,人到中年最奢侈的東西是平靜,當我用大量時間做這方面工作的時候,我內心更容易平靜,做完志願服務之後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在家裡聽聽音樂、喝喝茶,我覺得我沒白搭。志願者首先是為自己,而這種自己卻是一種提升,是人的更高層面上的需求的一種提升。

北京有一位老大姐現在快七十歲了,叫孫洵。志願者行動在中國有20年,但她已然穿越了這20年,她幹好事已有四五十年了。她走不出屋子,患了重症肌無力,醫生宣判她二十幾歲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但是卻一直活到現在,因為幾十年來她通過做節目幫助別人,所有有這方面困擾的人經常來到她房間裡聚會。因為她天天想著幫助別人,不僅自己疼痛在減弱,而且現在活到了快七十歲,創造了人類醫學史上的奇蹟。

我還採訪過一個編劇,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電視人,由於出了車禍,被人家給撞的坐在輪椅上生活。他說的一句話令人難忘,他說我也曾經埋怨別人,怨恨肇事者,但是突然有一天我豁然開朗,當我在抱怨的時候世界越變越小,只剩下了我自己,終於有一天當我原諒了肇事者,我發現我可以原諒更多的人,可以包容更多的人,心胸逐漸打開,我走出了自己的房間。

我2005年做《巖鬆看臺灣》的時候,發現臺灣的人間佛教搞得非常好,他們雖然叫佛教,卻沒有任何香火氣,不是到那兒就跪下磕頭,而是大量的以志工的方式存在於這個社會當中。

慈濟的證嚴上人跟我說過一句話,她說我要求慈濟的所有志工們一定要對被幫助的人說謝謝。聽上去很奇怪,我們習慣了被幫助的人說謝謝,為什麼慈濟要求志工說謝謝呢?這就是志願與自我之間的關係。你也是得到者,甚至你是更大的得到者,你應該有一種感恩,你意識到我很幸運,我還可以去幫助別人,我得到一種愉悅,我去的時候可能心情很不舒暢,但在幫助完別人的時候我心胸打開了,這是一個自我拯救的過程,我怎麼可能不對被幫助的人說聲謝謝呢?我要感恩,他居然還允許我幫助他,他提供了我能幫助他的可能。這種反響恰恰也是一種境界。

志願服務首先是對自我的一種提升,也是讓自我得到拯救的一種方式。我見過很多人,當他沉迷在自我的領域裡走不出去的時候,抑鬱悲觀,但是當他把心打開,開始幫助別人、走向社會的時候,最後他自己得以拯救,請問誰是志願服務的最大獲益者?其實最大的獲益者是自我,通過幫助天下而讓自己走進天下。


志願與組織

放眼望去,全世界所有做得好的志願群體都有組織。

慈濟是一種組織,星雲大師也有組織,醫生無國界組織現在讓國際紅十字會都感受到巨大的壓力,菲律賓海嘯的時候,醫生無國界組織比紅十字會到得還早而且工作很有序。但是組織如何提供平臺、提供服務、提供項目,尊重志願的心,進出有度、進出自由,不帶有強制,以完全的自願的精神和志願的精神去做服務整合的平臺,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去迴避,反而應該大力的提倡和踐行,組織也才能更好地去進行協調。

比如說佛山的養老院抱怨,平常的時候八天不來一撥志願者,敬老的那天,一天來八撥,老人們一天洗腳洗六回。其實這恰恰提醒我們怎樣通過組織把志願服務做得更好?

首先,這家機構就要進行合理的登記,有效接納,而且是有力有序地接納,有需求的接納,不要不好意思拒絕,那就會變成壞事。其次,如果是組織對組織,不是組織對志願者個體,也不至於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我覺得這恰恰反映的是志願服務行為怎樣進一步有序組織的問題。

在組織的過程中,也涉及到在規範的同時如何不抹殺個性的問題。比如北京奧運會志願服務工作,我覺得95%是成功的,還有5%失敗的地方。我們要做唯物主義者,要講科學,不能一說成功,就百分之百都成功,那麼以後永遠不會再有進步了。

在這兒我想說的是,我們奧運會志願者的培訓為什麼非要搞得千人一面呢?比如說,笑的時候要求每個人都露出八顆牙。其實志願行為一定要研究人性,在人性很多準則當中,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準則就是完美是距離,過於完美和規範就是一種距離。假如每個志願者都露出八顆牙,來賓在離門還有十米的時候就主動開門,姿勢是一模一樣的,請問你是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還是那一瞬間你被提醒為你是客人?體育場館的看門的志願者隔十米就要開門,人家來賓倆人聊的正開心呢,可能就被你極其規範的“您好”嚇了一跳。我們培訓的目的是要讓培訓化於無形之中,先有規範而後消失於無形之中,這才是最高境界。

悉尼奧運會的志願者曾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裡的志願者七十多歲的、十幾歲的全有,每個人的服務都讓你如沐春風,給你一種家裡人的感覺。比如說打掃衛生的進屋都跟你聊兩句,一邊打掃衛生一邊說:恭喜你們啊,你們昨天又獲得了三塊金牌,那個誰誰誰表現的特別好……

而我們的志願者一進屋先敲門,然後規範地站在那兒說,我是幾號,我今天為您服務,非常感謝……等等。


志願與身邊

很長時間以來,我在研究中國志願服務的時候發現,大的活動志願者雲集,一呼百應,小的活動志願者卻寥寥無幾;在遠方的志願服務我們立即出發,在身邊的志願服務卻被人忽略不計。我覺得這很不正常,其實最應該倒過來。

一開始我們要以大的活動、大的運動會、大的項目為載體,像北京奧運會,像2010年世博會,全中國的孩子們都想報名,都要去當志願者,然後把其當做一個重要的人生履歷。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要有很多吸引力,甚至黨政及有關部門推動。

事實上,在咱們中國,也是由共青團作黨的青年群眾組織先把志願者工作推動起來,影響帶動社會,這符合NGO組織基本規律,更符合中國國情。比如說中學裡規定學生應該有多少個小時去做志願服務等等。讓人走進了這個門檻,然後慢慢擁有志願精神,這是個過程,這沒有問題,但是不能長此以往。

我相信經過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還有廣州亞運會,我們在組織大型運動會、大型活動的志願服務方面已經非常成熟,但是千萬不要給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覺得志願活動就是大型活動的時候組織成千上萬的人去做,而且每次做的都特別成功,絕對不是的!這只是一個推手,一個過程,甚至只是一個開始,絕對不是我們的目的,如何去做好小的、具體的活動才更體現志願精神。

還比如,在遠方我們做的很好,即便是在非洲等幾千公里外的事,報名的志願者也很多,但是身邊的事,開個玩笑,老人跌倒了都沒人扶。身邊志願精神的欠缺的確是當下中國志願行為和志願者活動必須要思考和麵對的事情,如果我們不能把大型的、成功的志願服務活動的成果演化為一個又一個現實生活中小的、具體的志願服務,如果我們不能把去遠方的堅定的出發者變成在身邊的志願者,請問我們做這項活動的終極目標又是什麼?

曾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胡春華曾說,歸根到底我們是要把志願服務的行動逐步演變為志願服務的心,我曾不止一次在節目裡轉引過春華書記的這段話。我們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已有20年,但真要說蓬勃壯大,星火燎原是在這10年的時間,從歷史長河來看還很短,從志願的行為轉化成志願的心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跟社會的大背景、大變化都緊密相連。

志願與身邊,這是我們未來的一個方向,志願服務一定是要回到身邊的。當北京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那些大的故事正在結束,我們開始將志願服務轉移、分解到身邊的小事和具體的項目,比如對農民工子女、對殘疾人、對老人的幫助等等。我覺得這一定是中國將來重要的命題,因為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度會有五六千萬的留守兒童,是在沒有父母的注視下成長,人類歷史上都很少有,那麼他們需要的幫助是什麼?

還有,去年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第一次超過兩個億,而且這是一個增量的過程,將來在這方面的志願需求非常大,甚至可以說永無止境。所以志願服務如何回到身邊,這是個大問題。


志願與需求

我們在做的每星期六晚上的新聞週刊節目,本週專門拍攝的是一個公益組織做的志願服務活動,就是為邊遠山區的孩子送可以在上學路上邊走邊聽的書。過去我們很少考慮被幫助者的實際需求,給他們捐書,捐了很多的書,結果孩子們根本就沒時間看;還有人捐了電腦,但因為沒老師,沒課本,沒需求,沒端口,到那兒之後人家拿布蓋上再也沒用過。

我們自己捐了東西,還以為幹了多偉大的事,其實不是這樣的,志願服務一定要考慮需求,而需求一定要建立在真的瞭解和調查的基礎上,這是接下來中國的志願服務活動必須要深挖、猛掘和轉型的一個重要基礎。

我們不能“以我為主”,想當然地做志願服務,而要以被幫助者或者說需求者的需求作為先導,那麼想要掌握需求者的需求就必須建立在瞭解和調查的基礎上,只有一些數字數據是遠遠不夠的。上述的這個公益行為就是通過實地調查發現,真正沒書讀的地方,雖然把書捐了過去,也起不到預想的作用。孩子在來回上學的路上花三個多小時,回到家裡就要幹活、做作業,第二天還要接著上學,各種因素決定了當他到家之後是沒有多少時間讀書的,與此同時他們路上大部分的時間倒是百無聊賴、可以利用的。

當他們瞭解了這個現實情況之後,他們做的公益行為是就給孩子送裝滿了書的MP3,相當於給了孩子一個圖書館。這樣,孩子們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就可以邊走邊聽這些書,而且由於是專門捐給這些孩子的,所以輸到這些MP3裡的書都是準確地滿足了孩子們的需求,孩子們就變得特別願意聽。

我們也曾捐過很多書,但是你把成人自己都沒看的書捐給孩子們,你認為他會看嗎?在這件事情上反過來也啟發我們,志願行為如何建立需求系統,而需求系統如何建立在瞭解和調查的基礎之上,沒有調查不僅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


志願與技能

北京殘奧會的時候,我和濮哥(濮存昕)、楊洋幾個人一起做志願者、宣傳員,製播為殘疾人服務的特別節目,那時就發現為殘疾人提供志願服務是需要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的。

比如說當你去幫助盲人朋友的時候,是你拽他的胳膊還是你把胳膊給他?推輪椅使哪兒的勁?推輪椅的時候遇到他的夥伴你該轉向什麼角度等等。再比如說我們做救災志願者的時候,人工呼吸是必備的功課,但現在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如何做人工呼吸;要是沒有汶川地震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被砸傷的人和在黑暗的環境裡呆久了的人出來的時候,要給眼睛蒙塊布,不能隨隨便便就把人拉出來等常識,而這些都是做志願者必需的技能。團中央、中國殘聯前不久已啟動了中國青年志願者助殘“陽光行動”,希望把志願者一定專業技能的培訓作為一件大事來對待。

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常識匱乏,而在很多領域做志願服務都涉及專業技能,這種技能不僅僅包括技術還包括心靈。

我在廣州亞運會的時候就常跟志願者講,幫助殘疾人朋友一定要注意,過度的關愛是另一種歧視,平等才是做志願者的最重要的心靈基礎,一切都要體現平等。如果你的眼光中帶著同情、憐憫、居高臨下的撫慰,其實你是在推走被幫助者,甚至讓被幫助者感受到另外的一種殘酷。面對殘障的朋友,一定要平等交流,該怎麼聊天就怎麼聊天,在他確實需要幫助的時候你能夠及時地提供幫助,你會發現他很舒服,他很喜歡這樣。不要平常說話是一個語氣,而一見到他就馬上轉變成另外一個人,所有的殘障朋友都相當敏感,他能感受得到。

打個比方,假如你剛準備進一家商店,迎面過來六個服務員問寒問暖,你肯定撒腿就跑,過度的熱情效果是不會好的。有的時候志願者就要先學會去當一個好的服務員,好的服務員都是在你需要的時候來到你身邊,不需要的時候迅速閃躲,給你自由的空間,同時永遠是平等的交流。平等是另一種技能,而且是技能的基礎,這是心理技能。


志願與人性

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一切“大公無私”、“狠鬥私字一閃念”都會把人類引向絕境。中國的改革是由鄧小平主導的,是他徹底扭轉了我們國家在這個方面不適應人性的制度思路,變成了順應人性。

我體會,鄧小平的改革有兩個標誌,第一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說明過去的實踐是錯的,接下來的實踐要順應人性。第二個標誌就是小崗村的土地承包,土地承包歸根到底是順應人心的制度,不到五年的時間,中國就由一個幾千年農業欠收的國度,完全扭轉了局面,又過了沒幾年糧票就取消了。接下來股份制改造等制度全是順應人性的制度。現在中國越來越多的政策是順應人性的,而不是逆人性而動,一上來就告訴人們要大公無私,這不行。

但很長時間以來我也很困惑,當我真正瞭解了人性,有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悲觀的感覺,既然人性都是自私的,怎麼辦?怎麼引領?後來在《道德經》裡面看到一句話,頓覺豁然開朗,它說,天之所以長,地之所以久是因為天地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別人活得更好,而不是為自己,由於沒為自己考慮,所以天長地久,接著還有一句話,“因為其無私所以得到了最大的私”,我總結為叫“無私為大私”。這時候上升到一種志願者的精神,越無私的人其實你得到的是最多的,因為你在照顧別人的時候,你能得到更超越的快樂。

只有讀懂了人性,你才知道我該用什麼樣的節奏,該用什麼樣的語言,該用什麼樣的視聽去符合人性,所以我一直強調要用感性傳遞理性,用理性傳遞理性不符合電視規律,也不符合人性基礎——收看電視的人性基礎。

開展其他的工作也是如此,尤其是做志願者,我們不能總是面上的、宏觀的、高屋建瓴的,志願者的行動歸根到底是人對人的,甚至是一個人對一個人的,這就需要和具體人的溝通。而且人是千差萬別的,沒有很好的人際溝通能力,不擅長做心理撫慰,不寬容包容,就很難做好,用同一種方式對待所有的人效果肯定不會好。

所以這就涉及到志願與人性的問題。志願活動是一種社會行為,是未來社會進步到一定階段,人們的共有屬性和追求。我們要提前為社會去搭建這個平臺,去培養很多志願服務的“種子”,其實今天在座的各位不就是“種子”嗎?這是將來社會的一個大工程和大需求。


志願與公民

總有很多人說中國人是自私的、冷漠的,互相不幫助,不願意犧牲自己,其實不是這樣。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人在熟人面前是最勇於犧牲自己利益的?吃飯後搶著買單絕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

中國文化長期以來都是農耕文明,一直在熟人生活圈裡活動,所以中國人相當多的優點都被放在熟人生活圈裡去體現。那時候我們的生活半徑很小,熟門熟臉,鄰里街坊看著呢,無形的眼光就能形成約束,大家都講信用。做點出格的事如果被村裡鄰居說了風涼話,那這一家人在村裡簡直就沒法過了。現在中國人在熟人社會裡依然是慷慨的、大方的、無私的,同學一聚會,都特別願意買單,為這個有時兩人還能幹起來。所以我發明了一句話,我說在中國事找人很難,人找人很容易,因為只要是熟人就好辦。

時代在進步,隨著中國的開放和流動,我們走進了“公民社會”。我們是帶著“熟人”的胎記,帶著小農經濟的DNA走進了期待中的公民社會,走到陌生人群當中,一下子覺得沒有約束了,反正你也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結果壞事全出來了。

這是個轉變的過程,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轉變就是如何由小老百姓變成老百姓,直至變成“公民”。這一個“公”字就跟志願行為緊密相連。“老百姓”意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一畝三分地,伺候好熟人圈子就行了,“公民”二字則意味著遠方都與我有關,所有我不熟悉的人都與我有關,志願行為難道不就是如此嗎?

志願行為標誌著中國人正在大規模地對自己不相識的人展現慷慨和捐獻慷慨,這就是公民的基礎。所以不要小看我們志願行為正在播下什麼樣的善意的種子,其實公民行為的蔚然成風正在悄悄的築造中國公民社會的基礎。


志願與信仰

志願行為正在以它自己的角度和領域悄然地打造著我們未來的信仰。

我一直在說捍衛常識、建設理性、尋找信仰,還有人抨擊我說共產黨員的信仰就應該是實現共產主義。這沒錯,但他沒有注意到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都有了明確的新提法:一個是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二是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覺得中國的改革一定要三足鼎立,由過去單兵突進的經濟體制改革變成現在的加入了政治體制改革,將來一定還要加上“心靈改革”。中國如果沒有一場“心靈改革”的話,中國的改革猶如樓越蓋越高,卻不搭安全網,將會非常危險。那麼心靈改革的核心是什麼,我覺得應該就是一個重塑信仰的過程。

信仰是什麼?信仰的核心是“敬畏”。“敬”、“畏”是兩個詞,“敬”,知道什麼是最好的,要去追求它;“畏”,知道什麼是最差的,是底線,不能突破它。隨著改革開放,物質時代的快速到來,我們的慾望之河奔騰。“敬”、“畏”原本應該是河流兩邊的河堤,只要河堤在,而且足夠高,這個慾望之河如何奔騰問題不大,但是現在“敬”、“畏”之堤不在,河水氾濫成災。

志願行為就是一個建設“敬”、“畏”的過程,尤其是建設“敬”的過程。有人說,一個志願行為就能把社會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嗎?不!我們不能包打天下,還要有人去解決“畏”的問題,但是“敬”這個河堤,志願行為確實在其建設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逐漸地抬高社會“敬”的標準,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這樣的“敬”,這不就是一個信仰重塑的過程嗎?中國真正會讓我們幸福的時候,一定是有一天社會在一個全新的流動環境裡,又重建了敬畏的時候。

因為有信仰,再加上務實科學的方法,你就可能成為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把自己從事的工作不僅僅當成是養家餬口的飯碗,去追求更多,你才可能真正地做好。各行各業最優秀的人都超越了他所做的那件事情本身,是因為背後有更大的一種東西在支撐著他。為了錢做企業家,能做到中等,超越錢的,能做到很大,而到了偉大的時候,他們等同於哲學家、科學家,他們無一例外的,有更大的理想在裡面。

今天這樣一個交流的機會我很高興,同時反過來刺激我,刺激做這項工作的領導者,也刺激在座的各位,不僅僅實踐,還要思考。中國文化的本源是一個“道”字,老子的《道德經》早於孔子的《論語》,中國的大部分事情都與“道”有關,比如道路、道理、道德等等。

“道”字怎麼寫?要先寫這個“首”,就是腦袋,接著是一個“走”,老祖宗已經明確無誤地用象形字告訴我們“道”就是知行合一,而且思考要在行動之前,否則就是寫錯筆了,思考要到位,行動才能跟上,我們不能只滿足於行動和實踐,而沒有思考。今天對志願服務的思考是階段性的總結,我收穫很大,希望大家也能有所收穫。

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