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這首小詞,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流芳百世

白居易 唐朝 歷史 愛上唐詩宋詞 愛上唐詩宋詞 2017-10-26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是古今中國繁榮富庶之地,江南美景盡在其中。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分別在杭州、蘇州做個刺史,晚年即使回到北方,仍對蘇杭兩地念念不忘,寫下了著名詩篇《憶江南》,回憶他記憶中的江南美景。

全詩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的這首小詞,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流芳百世

憶江南

《憶江南》共3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曾:曾經。

諳:熟悉。

江花:江邊的花。一說指江中的浪花。

紅勝火:顏色鮮紅勝過火焰。

綠如藍:綠得比藍還要綠。如,用法猶“於”,有勝過的意思。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江南美啊,對我來說江南的美景曾經是那麼的熟悉。燦爛的陽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還要紅,春天的江水如藍草一樣碧綠清澈。這樣的景色讓我怎能不常常回憶呢?

白居易的這首小詞,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流芳百世

憶江南

賞析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瞭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餘年,寫下了三首《憶江南》。這是第一首,總寫對江南的回憶。

這首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讚頌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並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並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春天來了,在陽光的照耀下,江邊的花開得比火還要紅,碧綠的江水像靛草那麼藍,江水是多麼清澈啊!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對江南的回憶?前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豔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著色的技巧。後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讚歎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

白居易的這首小詞,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流芳百世

江南春

詩人用對比、誇張的手法,對江南水鄉的誘人春色進行了形象的描繪,紅綠相映,光彩奪目,印象強烈,引人入勝。本首詞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江南的春景,表達了詞人對江南春天的喜愛、讚美、眷戀之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