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名,院線與流媒體之爭或勝負已分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名,院線與流媒體之爭或勝負已分


關於傳統院線與流媒體的兩種電影發行模式,業界一直“撕逼”不斷。

隨著Netflix在艾美獎、奧斯卡等權威獎項上證明自己,與馬丁·斯科塞斯、邁克爾·貝等大導演相繼達成合作,天枰已經開始向流媒體陣營傾斜。

2019年4月上旬,奧斯卡官方舉行頒獎季後的例行會議,一項新的提議引起了討論,拓展奧斯卡現有的流媒體平臺。

此舉是為了讓評委們更方便地觀看到更多參賽作品,並且從中獲得一些收益。此前奧斯卡官網的流媒體服務僅限於動畫片、紀錄片和短片,這些類型的作品一般沒有很高的影院體驗要求,所以之前加入這項服務並不算是“讓步”。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名,院線與流媒體之爭或勝負已分


對於自家流媒體平臺的“拓展”,奧斯卡發言人稱,“我們正將流媒體作為另一種選擇。”言外之意可能是,評委們可以在網絡上直接審片,也可以沒法通過影院來獲得更全面的體驗。

確實,一些不那麼講究視聽效果的劇情片就算不在影院觀影,也不會對評選產生太大的影響。

如此一來,Netflix等流媒體電影不就更方便地參選了?

果然,奧斯卡學院獎理事會在4月下旬的會議上決定,與影院上映同日上線播放的電影仍然具有參與第92屆奧斯卡獎競爭的資格。也就是說,Netflix線上線下同步發行沒有被奧斯卡否定,像《羅馬》這樣的電影仍然可以參選。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名,院線與流媒體之爭或勝負已分


當然必須要在院線上映才能參選的規定仍然保留,只是學院方面已經開始表態,說會允許更廣泛的電影獲得奧斯卡獎的競爭資格。

Netflix笑了出聲。

此前以斯皮爾伯格為代表的“傳統陣營”一直很反對流媒體電影參與到奧斯卡的角逐當中,所以外界猜測斯皮爾伯格會出席4月份的奧斯卡會議,提出將剝奪“Netflix模式”電影的參選資格。

然而“戰爭”並沒有發生,斯皮爾伯格因籌備新片《西區故事》壓根就沒去奧斯卡的會議,他還聲明稱,自己對於Netflix的態度被誇大了。實際上,老斯已經和蘋果公司的流媒體展開合作。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名,院線與流媒體之爭或勝負已分


更受關注的反而是關於原來的“最佳外語片”獎項的變動,規則沒有變,只是獎項的名字變成了“最佳國際影片獎”。此舉可以視為是一項奧斯卡為了拓展自己全球影響力的措施。

更早之前,導演諾蘭也是態度強硬,說永遠不和Netflix合作,但後來卻道歉說,自己的言辭有些過激,表達了歉意。

現在連斯皮爾伯格也選擇“示弱”,恐怕流媒體電影全面進軍奧斯卡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也許傳統院線和流媒體兩種模式本來就沒有太多的衝突,全球數字化是一個大趨勢,院線無法完全排斥流媒體,流媒體也暫時無法完全取代院線,雙方需要的是融合。只是雙方在融合的過程中,需要一些時間改變和適應。

Netflix和其他流媒體們要做的不是發起戰爭,然後取得鬥爭的勝利,而是要找到方法與傳統電影行業有機結合。真正的戰爭,是流媒體內部的市場爭奪戰,迪士尼和蘋果都已經開始挑戰Netflix的龍頭位置。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名,院線與流媒體之爭或勝負已分


“這可能不是傳統的方式,但尤其在考慮時間的前提下,不得已還是會在電腦上看,你依然能夠得到那個故事。”演員羅伯特·德尼羅在出席翠貝卡電影節時談到以Netflix等流媒體時就說,“但是如果是一部特殊的電影,有兩個小時那麼長,那最好的選擇還是在影院觀看,和觀眾們一起去體驗。”

如果可以多一個選擇,為什麼不呢?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名,院線與流媒體之爭或勝負已分

上帝為人服務,但上帝不是下人。——《美麗人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