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死得冤嗎?

袁崇煥:明朝戰將,屢次擊敗後金;崇禎中了反間計,殺了他!袁崇煥死得冤嗎?袁崇煥死得冤嗎?袁崇煥死得冤嗎?
10 個回答
古今通史
2019-09-13

雖然袁崇煥並非一無是處,對於國家也確實有過功勞,但當時的袁崇煥實在的飄的太厲害了,其獨斷專行可不止在擅殺毛文龍這件事上,無論是誰,只要是人,忤逆了自己的意思都不行,包括皇帝也不行,對袁崇煥有看法的人不止閹黨餘孽,連袁崇煥的老師孫承宗對其剛愎獨斷也是比較氣憤的。這個老毛病袁崇煥一直就沒改過。

袁崇煥死得冤嗎?

崇禎沒對朝堂上的任何人這麼“仁慈”過,看看崇禎或殺或間接害死的臣子還少麼,偏偏對袁崇煥這麼好,而且最後一點棺材本也都按袁崇煥的要求不遺餘力的全部投入進去。

崇禎帝對袁崇煥的期望太大了,然而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最初一次就是著名的“五年全遼可復”,哪怕是從字面上我也看不出這是寬慰,我覺得這就是吹牛以期換得大權在握,袁崇煥對錢財的慾望從他被抄的家產就能看出,沒啥。但是不能說他對錢財不感冒就同樣對權利也不在意,這是兩回事。

本著條件講足的原則,袁崇煥為了自己的大話開始漫天要價,崇禎最後一點棺材本也都折騰光了,天天等天天盼,結果沒看到光復全遼,反倒是皇太極兵臨城下,要什麼給什麼最後就是這結果,你說五年平遼,即便不平遼,你能做好看門工作,崇禎也不會真的就剮了他。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或者說是揣測一下崇禎帝殺袁崇煥的心理歷程,分析條件當然就是袁崇煥的罪狀種種,當然,在這裡我不會列舉全部,只是簡單說說,畢竟是答題,寫成長文就不好了。

袁崇煥死得冤嗎?

首先是“託付不效”

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由上可知,所謂“託付不效”就是說——對所託付的事情,沒有相應的成效。

  • 遼餉四百八十萬;

  • 米一百八十萬;

  • 另發內帑一百二十萬;

  • 鎧甲四十萬具;

  • 紅夷大炮十門;

  • 其他弓箭軍械無數。

這讓其他地域佈防的部隊情何以堪,自袁崇煥掌權,大明軍隊出現無數只兔子,袁崇煥真是親兒子,我們算個啥((‵□′)) ,因妒成恨,老袁倒黴的時候也沒有多少人幫他說話。

枚枚的文章都不錯,可是對於袁崇煥政治敏感度低這方面的論述,我有保留意見,他的政治素養不能因為知道巴結魏忠賢就能算高了,請客送禮再不會,那就不是政治素養低的問題了,那純粹就是傻。

指望他五年復遼,沒多久皇太極就長驅直入,攻打京師,給明朝帶來極大的震動和損失,關鍵是這人丟的沒邊了,本來崇禎對袁崇煥好的沒邊,這下倒好,形同當著全體大臣給了崇禎一耳光。其他諸如冒功等事件,不算啥事,都明白,就好像萬曆,勤政那幾年海瑞上書八十貫剝皮實草,萬曆都沒搭理海瑞,象徵性的誇了幾句而已,皇帝知道幾乎滿朝文武都貪汙,都剝皮了全世界剩你海瑞一個,那皇帝還活不活了,崇禎也一樣知道,冒功這種事太多了,不出圈子,報喜不報憂的,聽聽算了,這都不是根本問題,也就不要浪費篇幅了。

袁崇煥死得冤嗎?

以市米則資盜

領導喜歡你的時候,咋整都成,比如馬市問題,和蒙古的互市貿易確實帶給大明很多年的和平,以利益拉攏蒙古部落也可以,但是他說“斷不敢誘奴入犯薊遼”這就太過自信了,畢竟蒙古人也不是你兒子,即便是你兒子你也不能時時刻刻看護著,你怎麼就能肯定他不當領路人呢,信誓旦旦的結果就是罪名一條,崇禎幾次阻止,袁崇煥當耳旁風,到了編排罪名的時候不把這條加上就怪了。

袁崇煥死得冤嗎?

以謀款則斬帥

為什麼說袁崇煥不能接受任何人意見呢?

如果抗旨不遵的行為不被容忍,那袁崇煥早就已經死了。其實資盜的源頭是罔顧聖意,堅持市米。

斬帥如果不能被容忍,袁崇煥也活不到被剮,關鍵還是罔顧聖意,堅持議和。

而不幸運的是,這兩點都被崇禎說中了,不氣瘋就怪了。

至於毛文龍這個傳奇人物,本題就省省口水吧,以後有專題再說。

袁崇煥死得冤嗎?

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

其實當初袁崇煥本是先皇太極一步趕到薊州的,既擋住了敵軍,還佔據地利——薊門。看上去很好,袁大人也自信滿滿的感覺沒啥問題,可是偏偏在他的指揮下,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回密雲的回密雲,調昌平的調昌平,結果連保定兵都遠去了,防守能力不足,皇太極直奔北京。

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

在城下令人生疑的事情又發生了,如果炮擊是誤傷袍澤的話,那箭雨算什麼?袁崇煥帶著喇嘛進城目的,不好說就是通敵謀反,但城下的表現,崇禎敢讓他進城嗎?

當時的崇禎估計也被這些事情勾起了熊熊的怒火,崇禎也是人,他也有脾氣,而且還不小,隱忍那麼長時間,面對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昏招,即便是冤枉了袁崇煥,即便是冤殺,但——袁崇煥卻死的一點也不冤,因為成功的點燃了帝君的無盡殺意,袁帥做到了。

蔡骏
2019-10-10

袁崇煥死得冤嗎?

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袁崇煥被捕入獄,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處以凌遲之刑。

據明史記載:袁崇煥行經法場途中,劊子手一刀一刀割下其肉,沿途百姓爭相搶來食之,一塊肉往往又被撕扯成數塊,場面堪比“人肉大拍賣”。到法場時,袁崇煥已經氣絕,骨肉無存,只剩一頭顱。崇禎皇帝下令將這隻頭顱給長城上的九個邊防關口傳看,以儆效尤。

《大明律》規定:凌遲最重之刑,要刮3543刀。而袁崇煥被整整割了3543刀,近萬人搶到袁崇煥之肉而生食之,並炫耀為能事。

面對極刑,他吟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袁崇煥投筆從戎之時已是搖搖欲墜的大明晚期,內憂外患,社會矛盾空前激化,整個江山風雨飄搖,不堪一擊。袁崇煥原本只是個進士,官拜福建邵武知縣,幸得御史侯恂慧眼識人,破格提拔,才有了為國建功的機會。

袁崇煥受命對後金作戰,他曉暢軍事,有膽有識,從國外引進新式武器,擊敗一代雄主努爾哈赤,致使其傷重不久後不治身亡。努爾哈赤曾經評價袁崇煥:"朕用兵以來,未有抗顏行者。袁崇煥何人,乃能爾耶!"又與皇太極關外對峙數十年,成為皇太極進攻山海關最重要的障礙。

這樣一位驍勇善戰的大將,皇太極欲除之而後快。於是,就上演了一場“蔣幹盜書”的反間計。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出兵侵犯大明,繞過袁崇煥防區,直奔北京。鎮守山海關附近的袁崇煥得知消息後,率領9000騎兵,日夜兼程,前來救駕。

就在這時,皇太極故意抓了兩個大明太監,再囚禁的牢房前,故意讓他們聽到,袁崇煥已經叛國投敵,與皇太極祕密約定,裡應外合攻打京城。把消息放出去之後,又釋放兩個太監,讓他們回去報信。果然,崇禎帝聞之色變,以商議軍餉之名,將袁崇煥騙至公眾,以謀反之罪逮捕袁崇煥,來年秋後問斬。

就這樣,皇太極不費吹灰之力,借崇禎皇帝之手,出掉了這道障礙。可以說,袁崇煥之死,直接導致了大明的滅亡。忠誠將士不在,邊疆無人鎮守;將士寒心,軍心大亂。

崇禎皇帝並不是昏庸之輩,相反,他勵精圖治,勤於政事,一度有“明主”的讚譽,他應該知道袁崇煥是被冤枉的,即使要查,期間也有八九個月可以將真相查得水落石出,但是為什麼執意要殺袁崇煥呢?恐怕是袁崇煥戍邊不力,讓清軍大模大樣地打到北京,引發朝野震動,這樣的奇恥大辱,如果不找一個替罪羊問罪,那天子的顏面與威信何存?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袁崇煥被千刀萬剮,家人被流放三千里。其孤弱之區,終究為大明江山社稷與百姓福祉而粉身碎骨。

許多人認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金庸曾經說過:"袁崇煥真像是一個古希臘的悲劇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氣,和敵人作戰的勇氣,道德上的勇氣。他沖天的幹勁,執拗的蠻勁,剛烈的狠勁,在當時猥瑣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顯得突出。"

梁啟超也讚譽道:"使督師以前而有督師其人者,則滿洲軍將不能越遼河一步,使督師以後而能有督師其人者,則滿洲軍猶不能越榆關一步,故袁督師一日不去,則滿洲萬不能得志於中國,後金軍之處心積慮,以謀督師宜也。而獨怪乎明之朝廷自壞長城,為敵復仇,以快群小一日之意見,而與之俱盡,古今冤獄雖多,語其關係之重大,殆未有袁督師若者也。""若夫以一身之言動、進退、生死,關係國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於古未始有之。有之,則袁督師其人也。"

但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袁崇煥是投靠清軍的漢奸。歷史悠悠,功過自有百姓言。

密探零零发
2019-03-04

要問袁崇煥死得冤不冤,就看他為了大明朝所做的一切就知道了。袁崇煥剛浴血奮戰解了北京之危,立馬就被逮捕下獄,八個月後,被凌遲處死,你說他死得冤不冤呢?

袁崇煥死得冤嗎?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崇禎為了殺袁崇煥可謂煞費苦心,為他羅列了二十宗罪——“謀叛欺君,結奸蠹國。斬帥以踐虜約,市米以資盜糧。既用束酋,陽導入犯,復散援師,明擬長驅,及戎馬在效,頓兵觀望,暗藏夷使,堅請入城,意欲何為?致廟社震驚,生靈塗炭,神人共忿,重闢何辭!”當我們細看這一條條的罪名,我們會發現都是一些捕風捉影得到事情,並沒有真憑實據,而且假如袁崇煥想要謀反的話,又怎麼會在北京城下以九千關寧鐵騎大戰數萬後金騎兵,幫著崇禎解了北京之危,這不自相矛盾,因此袁崇煥謀反的罪名不能成立,關於袁崇煥謀反的謠言不攻而破,那麼為什麼崇禎不顧臣下的勸阻非要處死袁崇煥呢?

袁崇煥死得冤嗎?

一是崇禎多疑,皇太極巧用反間計,令崇禎信以為真,對袁崇煥產生了懷疑;二是崇禎皇帝逮捕袁崇煥的理由,就是他對袁崇煥劈頭蓋臉的一句問話:一是為何“殺毛文龍”?可見當年袁崇煥先斬後奏,殺了毛文龍,令崇禎皇帝是多麼不滿、憤恨和耿耿於懷,只是礙於形勢忍下了,這樣就在崇禎皇帝的心中埋下了種子,當崇禎聽到各種謠言說袁崇煥要通敵謀反的時候,這顆種子開始生根發芽,促使崇禎做出了殺袁崇煥的決定。

袁崇煥死得冤嗎?

再回顧逮袁當時的情況,輔臣成基命曾勸皇上:“敵在城下,非他時比。”但皇上並不聽。其他閣臣也隨之力諫:“臨敵易將,兵家所忌。”皇上卻答:“勢已至此,不得不然。”對成基命和其他閣臣說的這些道理,崇禎皇帝何嘗不知?但為何又“不聽”呢?“勢”之一字出口,便道出了他的隱憂,可能在崇禎心中早就認定了袁崇煥有謀反之心,處死袁崇煥也成為必然,袁崇煥是不得不死呀!

袁崇煥死得冤嗎?

伴君如伴虎,崇禎的多疑性格,導致了袁崇煥的冤死,也導致他自毀長城,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性格決定命運!

纵横国史
2019-03-02

不是一般的冤,應該說是“千古奇冤”,類似於宋代的岳飛將軍。

其一、主動請纓,死守寧遠,擊敗努爾哈赤。明朝末年,政治腐敗,經濟蕭條,軍備廢弛,努爾哈赤趁機崛起於東北,並速迅攻佔遼東廣大地區,連續擊敗熊廷弼、王化貞、袁應泰等遼東邊防將領,遼東局勢岌岌可危。時任遼東經略王在晉分析道:“東事離披,一壞於清、撫,再壞於開、鐵,三壞於遼、沈,四壞於廣寧。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捐棄全遼,則無局之可布矣!”此時,剛任兵部職方司主事不久的袁崇煥,主動請纓,單騎出關巡視塞外,並說道:“予我軍馬錢穀,我一人足守此!”,何等之豪邁壯志。不久,努爾哈赤親率十三萬後金主力圍攻寧遠,遼東經略高第主張放棄關外之地,不發一兵一卒救援寧遠;袁崇煥則主張堅決抵抗,並用紅衣大炮擊傷努爾哈赤,後金大敗而歸。努爾哈赤感嘆:“朕用兵以來,未有抗顏行者。袁崇煥何人,乃能爾耶!”

袁崇煥死得冤嗎?

其二、再戰寧錦,敗皇太極于堅城之下。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承大汗之位,並立刻發兵錦州,意圖通過軍功來提高自己在八旗中的威信,削弱其他貝勒的權力。錦州位於遼西走廊,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是遏制金兵攻打山海關的咽喉要地,此時駐守此地的是袁崇煥手下的大將趙率教,而袁崇煥、祖大壽、何可剛等則駐紮寧遠,互為支援。皇太極首先是攻擊錦州,遇挫後便攻打寧遠;皇太極攻堅不成,便想引誘明軍出城決戰,誰知袁崇煥又是依託堅城和紅衣大炮轟擊後金,同時派小股部隊襲擾敵軍背後,皇太極再次遇挫,又掉頭攻打錦州,但還是失敗了,於是只能撤兵。這便是天啟年間明軍取得對後金軍的第二次勝利,史稱“寧錦大捷”。

袁崇煥死得冤嗎?

其三、京師告急,連夜回師勤王,再敗皇太極。後金在錦州和寧遠防線遭受兩次大敗之後,其兵員損失慘重,再加上適逢“小冰期”,皇太極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滿文老檔》記載到:“時國內大飢,鬥糧食八兩,民中有食人肉者。”由此可知,後金當時是遇到了極大的經濟困難,很可能會因此而爆發動亂,引起內部的分裂,於是皇太極便不顧其他貝勒的強力反對,親率大軍繞道蒙古,從喜峰關入寇中原劫掠,來次豪賭。此時,袁崇煥雖說是督師薊遼,掌管薊州、天京、遼東、蓬萊等地的軍務,但薊州的軍務實際是掌握在薊遼總督劉策手中。所以,袁崇煥還在遼東之時,便連續上書朝廷,要求加強薊門、遵化等地之防務,以備不測,但不被採納。即使如此,袁崇煥在回京救援之時,還是分兵前去救援遵化;而自己則率九千關寧兵連夜趕往北京,並提前三天趕到,崇禎甚是欣慰,下令犒賞將士。不久,袁崇煥、祖大壽、戴承恩、王承胤佈陣廣渠門,正面迎擊皇太極,並將其擊敗,如若不是王承胤擅自南撤,後金將損失更大!

袁崇煥死得冤嗎?

其四、制定收付遼東戰略,聯合蒙古,戰守相輔。袁崇煥在平臺對策崇禎時,許下了“五年收復遼東,遼人守遼土,遼土養遼人”的諾言。而如何收復遼東呢?袁崇煥談到:“遼東宜守不宜戰,輔之以和談,實緩兵之計”,崇禎亦是認可。也就是說,必要時的“和談”,崇禎是同意的,並沒有反對。再者,袁崇煥對大明軍隊是有深刻認識的,若與後金野戰,無異於自取滅亡,依託堅城、大炮、蒙古,層層推進,困守後金,待到國力復甦之時再將其徹底解決才是最佳策略。所以,在蒙古察哈爾部遇到困難之時,袁崇煥將糧食賣給戰友(林丹汗支持大明);後來察哈爾之一部投靠後金(林丹汗沒有投降),為皇太極做嚮導入寇中原,袁崇煥卻被扣上了“米市資敵”的罪名,實在是冤枉至極。

袁崇煥死得冤嗎?

其五、所謂皇太極“反間計”,乾隆下令褒獎。袁崇煥被凌遲的原因之一是與皇太極議和,妄圖勾結後金滅亡大明。那如何證明是“勾結”呢?理由是皇太極不小心讓一位被俘虜的太監聽到袁崇煥使者(真假未知)與後金和談之內容。這就奇怪了,皇太極的保密工作這麼差嗎?與袁崇煥此等名將和談,豈能讓一俘虜聽到。而後人也說是“反間計”,既然是“反間計”,就證明袁崇煥確實是冤枉的。後來的南明弘光朝廷為之平反,說他是位大英雄。乾隆帝更是下令褒獎:“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要知道,真正的投降者洪承疇、吳三桂是被列入《貳臣傳》的,而袁崇煥卻沒有;錢謙益等降清士大夫之書籍、詩詞等則一概銷燬,《四庫全書》不予收錄,而熊廷弼之著作得以保留。

袁崇煥死得冤嗎?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2019-03-03

袁崇煥以“擅殺島帥”、“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遭大臣彈劾,被崇禎以通敵賣國罪名處以凌遲之刑。死後,京城百姓掙食其肉。袁崇煥無疑是歷史上死的最慘的將軍之一,至於他死的冤不冤,這還要看殺他的罪名是否屬實。
袁崇煥死得冤嗎?

一:擅殺島帥。崇禎二年,袁崇煥以閱兵為名,前往皮島,毛文龍被誘至帳中,袁崇煥列其12條罪名,以上方寶劍,將毛文龍斬殺。臣下擅自處死封疆大吏,向來為皇帝所不容忍!袁崇煥的做法堪稱歷史第一人。崇禎聞訊後,震驚不已,奈遼東正值用人之際,崇禎並未因此責怪袁崇煥。皮島雖小,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是大明佈於皇太極身後一顆關鍵棋子,是訂在皇太極心中的一顆釘子。毛文龍被殺,無異於皇太極借他人之手,除去了心腹大患。此舉,無論袁崇煥處於私心還是公心,再次說明袁崇煥是個缺少戰略眼光的將軍。毛文龍死後不久,其手下將士譁變,投降了皇太極。沒有後顧之憂的皇太極,在毛文龍被殺的五個月後,率八旗鐵騎,直撲關內,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做。兵鋒直抵北京城下,京師危矣。袁崇煥雖帶兵與各路親王之師,在北京城下擊潰皇太極,但也難免下獄之災,凌遲之刑。

二:與清廷議和。崇禎登基不久,便將賦閒在家的袁崇煥召回重用,並在紫禁城的平臺詢問袁崇煥治國之略。袁崇煥信誓旦旦的向崇禎保證:五年復遼。說他在五年內,可以打敗皇太極,收復大明在遼東的疆域。事後有大臣問他:你有這個能力嗎?袁崇煥笑而回答:此言聊慰聖意罷了。他只是想哄崇禎開開心,可軍中無戲言,袁崇煥這是明顯的欺君之罪。雄心勃勃的崇禎幻想再現大明昔日的輝煌,對新任薊遼督師的袁崇煥大力支持,凡袁崇煥所要的軍餉、器械、兵員,無不傾全國之力予以滿足。這也加重老百姓的負擔,為後來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買下禍根。反觀坐鎮關寧防線的袁崇煥,根本沒有收復遼東的信心與能力,他最大願望就是能維持現狀。在沒有崇禎的允許下,私自與皇太極議和。這可犯了大忌,為他的死埋下隱患。

三:市米資敵。袁崇煥手中握有大量的軍糧,這是崇禎為支持袁崇煥五年復遼,不惜血本從全國各地徵來的。他不想如何報答皇恩,天真的拿這批糧食與蒙古人做起生意,希望得到蒙古人對他的支持。可蒙古人肯本不吃這一套,拿到糧食後,轉手賣給皇太極。當時,滿族各部落正遭受百年不遇的天災,已到了無糧可食的困境,這批糧食徹底解救了危難之中的皇太極。拿腳想一想,袁崇煥此舉多麼愚蠢、多麼荒唐。等同於自己救了皇太極一命。

以上三條罪名,是不可抹去的史實,連為袁崇煥平反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認。如此說來,袁崇煥死的不冤,只是死的過於殘忍。假如明朝不是在崇禎手裡滅亡,袁崇煥根本沒有翻案的理由。假如袁崇煥和岳飛一樣被冤殺,也不會到現在還有如此大的爭議。

置身黑白的精彩
2019-03-07

袁崇煥的死並不冤枉,但是卻很可惜!

作為明朝歷史上最富爭議的統帥級人物,袁崇煥曾立下不世之功,卻也犯過滔天大罪

所以,處死袁崇煥絕非冤枉,只是讓人覺得可惜

畢竟作為極富軍事天賦的將帥之才,他原本可以為大明做出更多的貢獻

可惜,可惜袁崇煥自掘墳墓,落得個凌遲處死的下場


曾經的國家棟梁——堅守信念的袁崇煥

此時的袁崇煥,還沒有任何爭議可言,他的確憑藉自己的信念,以一己之力捍衛了大明的江山

那是一場惡戰——寧遠大捷

已成氣候的努爾哈赤,引精兵六萬直逼寧遠,以圖入關。大明將面臨第一次重大危機

此時,寧遠城後是倉皇而逃的閹黨,他們放棄了寧遠,只想固守山海關。而袁崇煥毅然決然的要守衛寧遠城,而且是沒有兵、沒有糧的情況下。

最後的結果也告訴我們,他的做法是正確的——努爾哈赤大敗離去,且至死未能踏入寧遠城

過程不表,毋庸置疑的是袁崇煥絕對是大明棟樑之臣,忠肝義膽!

袁崇煥死得冤嗎?

昔日的薊遼督師——無法無天的袁崇煥

魏忠賢時代,是袁崇煥最沒有爭議的時代。那個時候的袁崇煥,忠心愛國。哪怕是革職還鄉也都無法改變袁崇煥為國家效力的心

可是,隨著崇禎的上臺,起復且連跳數級成為督師的袁崇煥怎麼就飄了呢?

關於計斬毛文龍,當屬袁崇煥最大爭議之一。在他走馬上任後不久,就憑藉崇禎老闆賞賜的尚方寶劍轎詔殺掉了毛文龍

此時毛文龍屬於皮島總兵,雖然屬於袁崇煥的部下。但是毛文龍還有個頭銜——左都督,這可是一品官職

明朝一代,活著就能封一品的真不多,比如張居正就成為唯一活著就加為正一品的文官。當然了,以文制武在明朝是個正常現象

但是你隨便就把國家一品大員給斬了是什麼意思?況且毛總兵還很重要!!!(詳情可見我另一篇問答)

可任性的袁督師就這麼給人砍了,此時的他,身份開始不明朗起來

袁崇煥死得冤嗎?

最終的階下之囚——無可奈何的袁崇煥

說完五年平遼謊話之後,又殺了毛文龍,袁崇煥可能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但是崇禎選擇義無反顧的相信,因為沒有辦法。兵都給你了,錢也給你了,逼急了造反可就難辦了

此時的袁崇煥已經被崇禎懷疑猜忌,但不至於立刻處死,直到最後一根稻草的到來

學乖了的後金,不再像努爾哈赤一樣猛啃寧遠,皇太極選擇繞道

袁崇煥想要複製寧遠守衛戰堅城大炮的奇蹟,並想要誘敵深入,待其攻擊乏力撤退之時再打伏擊,說不定可以一舉消滅後金

想法是好的,但是他選擇了一個錯誤的城市——北京

所有人都認為袁崇煥是要投敵,否則為何一直不抵抗直接把後金放進來,還放到北京城。這是要幹嘛!!!

袁崇煥被勒令獨自進京,隨後被捕入獄,半年後被處凌遲,行刑之時百姓無不唾罵

袁崇煥死得冤嗎?

其實,我們有理由相信袁崇煥並非是投敵賣國

如果他想投敵,還用如此演戲?直接把寧遠大門一開,就完事了

可是他又為何要殺掉毛文龍,然後引清軍入關持續不抵抗呢?

誘敵深入,應該是如此。根據當時的戰鬥力對比,對打明朝是沒有優勢的,只能靠大炮堅城,而除了寧遠只有北京城有大炮

關於毛文龍,我想一如明月所說,袁崇煥心胸狹隘且有點死腦筋,他看不上毛文龍所以要殺掉他(有前科,當年未經允許就殺二品副總兵的時候,他才是四品官員)

所以袁崇煥是個悲劇人物,無論是清史洗白或是抹黑都沒有意義了

我們應該記住的是

在那個夜黑風高的夜晚,袁崇煥孤身一人站在殘破的寧遠城上,決心以死來守衛這座城,守衛大明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吧

磨史作镜
2019-01-26

袁崇煥被崇禎殘殺肯定是一大冤案,這裡面除了崇禎的昏庸無道和猜忌殘忍、剛愎自用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外,袁崇煥自己的確也有一些失誤,導致了悲劇的發生,但是袁崇煥對明帝國的忠誠以及有足夠能力堅守遼東還是不必懷疑的。

袁崇煥的失誤主要有兩個:一是不該對崇禎吹牛比,“五年平遼“以當時的實力對比是沒有可能的,而袁崇煥為了一時讓皇帝高興,脫口而出,雖然後來經過提醒彌補了,但是影響已經造成。客觀講,袁崇煥平遼能力不足,守遼能力有餘,寧遠和錦州戰役的勝利已經說明了問題,而且是守城戰和野戰都取得了勝利。

二個失誤就是擅殺皮島總兵毛文龍,毛文龍該不該殺或許有爭議,但是袁崇煥擅殺則屬於越權無疑。雖然有崇禎給的尚方寶劍,但是真正操作起來,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殺的,特別是毛文龍這種已經當到大帥級別的高級武官,這也是毛文龍自己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被殺一樣。其實袁崇煥也知道自己做的有點越權,所以他當時也說了先殺你我再請罪一類的話。

錯講了一句話,擅殺了一個人,給本來就多疑猜忌的崇禎提供了袁崇煥謀反的“證據”,於是他自毀長城,殺了袁崇煥,犯了比袁崇煥大的多的致命的錯誤,此後“邊事益無人”了。


袁崇煥死得冤嗎?
大华273557151
2019-01-26

袁崇煥冤不冤,與其他幾個將領比較一下就明白了:

盧象升英勇百戰,浴血沙場,誰也說不出他有什麼大錯,死後連撫卹也沒有!

孫傳庭討賊有大功,和闖兵血戰至死,崇禎卻懷疑他潛逃,一點追封也不給,更別提撫卹了!

再看看:白起、李牧、檀道濟、岳飛、于謙何罪?還不是皇上想殺就殺了?

和他們相比,袁崇煥多多少少還有被人議論的地方吧(不論對錯,總有人議論)?這樣看來,他死得不冤!上述諸將該死,你為什麼不該死?

可是再看看:洪承疇喪師十萬,被俘降敵,崇禎帝沒有一言譴責!

楊嗣昌倡議"三個月滅流賊",結果如何?此外,他夥同高起潛,共同構陷盧象升,抽走他的軍隊,以致戰死;他勸崇禎征剿餉二百八十萬兩,本來說好只徵收一年,到期後卻說:沒關係,繼續徵收!使朝廷失信於天下。外出督師一年餘,屢為賊敗,失陷親藩,死後也一點未譴責,反予追封!

所以,袁和盧、孫相比,得拜謝皇恩浩蕩;若和楊、洪比,那真是冤得不能再冤了!

白耀亮
2019-10-10

縱觀整個明朝,最冤的人有兩個,一個是于謙,一個是袁崇煥。要說慘烈,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沒有超過袁崇煥的。也因為殺他的崇禎成了亡國之君,明朝再無人給袁崇煥平反,讓他把罪名帶到了下一個朝代。

袁崇煥的英雄之名沒有爭議 ,在清朝乾隆皇帝把真相說出之後,袁崇煥就已經是公認的民族英雄了。在清朝,認袁崇煥做祖宗的人很多,其中有遼寧的袁家溝,光緒年間的富明阿等,甚至連袁世凱都曾動過認袁崇煥做祖宗的念頭。現在國內有以袁崇煥命名的學校與廣場。北京廣渠門有袁崇煥的祠廟,經常有人去祭拜,毛爺爺親筆書寫袁崇煥明末抗金英雄。裡面還有李濟深,康有為等名人的親筆祭詞。新中國成立以來,拍了三部與袁崇煥有關的歷史劇,都是以民族英雄的角色出現的。所以說在官方已經公認袁崇煥是中國的民族英雄,任憑一些跳樑小醜怎麼抹黑,也不過是在耍猴戲罷了。

所有的黑袁崇煥的小丑們都是一些根本沒學過幾天曆史的草根,在網上看了幾篇洗腦的文章,就蹦出了獻醜了。醜了你們的面目還醜了你們的良心,醜了你們的靈魂,更醜了你們的智商。我一直都鄙視你們。


袁崇煥死得冤嗎?
袁崇煥死得冤嗎?
袁崇煥死得冤嗎?
西贼闻之心胆摇
2019-10-10

嚴格來講,熊廷弼被傳首九邊和袁崇煥被凌遲處死都不能算是絕對的冤案,和岳飛大不相同,岳飛沒有罪名,熊、袁倆人的罪名可不是莫須有,而是實際存在的。

經略熊廷弼和巡撫王化貞私鬥不和,丟棄了廣寧城自己跑了回來,許多人認為熊廷弼被處死並不冤枉,但是有審判不公之處,分明是王化貞的罪責更大一些,王化貞卻沒有同時被處死,而是得到閹黨庇護,過了好幾年才處死。

袁崇煥被凌遲的罪名主要有三項:一是擅殺島帥,二是私自議和,三是市米資敵,前兩項也是確實存在的,袁崇煥確實殺了毛文龍,而且這並非小事一樁,毛文龍是一品武官,又沒有確鑿的罪惡,你袁崇煥又不上報朝廷,自己就給殺了,確實是有問題的,袁崇煥也確實有和皇太極議和的傾向,但這是陽謀並非陰謀,袁崇煥早己說過對付後金要:“守為正著、戰為奇著、款為旁著”。

另外“己巳之變”皇太極率領清軍打到北京城下,你袁崇煥守衛著遼東,清軍繞過你的防區一直打到天子腳下,你袁崇煥是不是失職了?所以許多官員彈駭袁崇煥私通後金,縱容敵軍打到北京城下,這個問責不能說一點都不對吧?

所以說袁崇煥最終被處死並不是完全冤枉的,袁崇煥本人確實是犯有過失的,但是袁崇煥殺不得,因為朝廷中沒有比袁崇煥更頂用更厲害,能夠在遼東地區抵抗住後金攻擊的人才了,就是這麼個道理。

要是能把袁崇煥關入大牢懲罰一年,再重新起用督師遼東就好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