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如題
10 個回答

這是經營常識,話題展開講太大!其實,東北各地自北向南的城市周圍,都有溫室蔬菜大棚,只是沒普及,沒關內多。出於尊重小編邀請的考慮,簡單談13個方面,供參考。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1,市場容量原因】與大多數省相比,東三省人口多集中在大城市,其餘地方人口少,分佈不均勻,且東、北、西三面都是國境線,造成消費地過於集中,而消費量有限。如果農戶都集中搞特色蔬菜種植,產量將難以消化;沒有足夠大的本地市場為依託,會遇到銷售難問題。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2,消費力不足原因】從全國局面看,東三省人均收入低,物價水平低,造成生活支出低,冬季對蔬菜等高價生活品的消費力低,購買力不旺,缺乏持續的消費拉動。買的人少,自然抬不起需求走勢,也就吸引不了資本與人力的投入,不會推動人們的參與。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3,耕作制度原因】東北從9月底開始,相繼開始零下溫度,至次年4月初恢復零上溫度,約7個月在冬季。但常規蔬菜的生長期約為2--3個月,當年10月上市的菜必須7月底種,此時地裡還有秋天作物沒成熟,有衝突。同理,11、12月上市的菜,也有衝突。故必須到10月初秋莊稼收割,騰出地塊,才能考慮種菜。就算能種,而冬季7個月只能種約2.5季左右的菜,第一波蔬菜於春節前一個月上市,將錯過春節旺季;第二波蔬菜於來年3月初下旬上市。這對農戶來說,每年10、11月和次年的1、2月,基本沒收入,生活和經營壓力太大。換句話說,在東北特殊的環境下,農民冬季想搞蔬菜種植的話,會遇到耕作風險問題。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4,種植技術原因】反季節蔬菜的種植,除環境因素苛刻,還對種子、施肥、灌溉、授粉、除病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完全不同於春夏季種植,大多數農戶缺乏成熟、完善、科學的種植技術,無法保證高產穩產,更無法避免種植的盲目性。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5,資金投入原因】東北冬季氣溫過低,對蔬菜大棚的等級和維護水平要求高,這決定了項目前期資金投入過大,按目前材料、施工條件初步估算,每畝地硬件就要投入至少2--3萬,甚至更多,後續追加投入的維護費用也很高,規模越大,前期投入就越大,都不是獨門獨戶的小農家庭能夠承擔的。這造成種植面小,容易虧損;種植面大,投入巨大,還是容易虧損,進退兩難!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6,市場競爭原因】由於歷史和環境原因,冬季東三省蔬菜市場價格,不由本地決定,而是是由南方供應地決定,市場主要的消費量由南方控制,這個大趨勢不是東北本地蔬菜大棚的產量能左右的,所以當地農戶即便種出來菜,也不掌握定價權,容易被南方菜排擠,最終嚴重虧損。並且,無論怎麼降成本,本地菜絕對幹不過南方菜,是肯定的!天然的劣勢,是農戶投資前都膽戰心驚的。


【6,市場競爭原因】由於歷史和環境原因,冬季東三省蔬菜市場價格,不由本地決定,而是是由南方供應地決定,市場主要的消費量由南方控制,這個大趨勢不是東北本地蔬菜大棚的產量能左右的,所以當地農戶即便種出來菜,也不掌握定價權,容易被南方菜排擠,最終嚴重虧損。並且,無論怎麼降成本,本地菜絕對幹不過南方菜,是肯定的!天然的劣勢,是農戶投資前都膽戰心驚的。


【7,飲食結構原因】東北特殊的環境造就了特殊的冬季飲食結構,即不以綠色菜為主的冬食習俗,即便現在物流業發達,也沒根本改變東北人的生活習慣。醃製菜依舊要佔到冬季三餐近一半的量,新鮮蔬菜只佔三分之一的量,不論農村還是城市,基本天然如此。農戶自己就是如此,所以不會去冬季種菜,改變自己,改變社會和傳統。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8,職業選擇原因】不論是誰,掙錢要快,要投入少、見效快,經營方式越簡單越好。與打工和其他經營手段比,蔬菜種植的週期太長,人工投入太多,掙得是汗水錢,勞心勞力太辛苦。掙相同的錢,累得多,操心多,風險大,不划算,故冬季種菜非短平快項目,不是農戶的首選。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9,風險原因】除了技術難、投資大、競爭激烈外,冬季蔬菜消費價格還要受生產資料、節日、天氣變化影響,更要受到國家價格的剛性控制。因為牽扯到每個家庭的切身利益,國家對蔬菜價格實行的是市場交易價格和政府指導價格的雙軌制,最終就卡住了農戶自己的定價權。這就形成了,國家既在上游控制著農戶的生產成本,又在下游控制著農戶的銷售價格,農民缺乏足夠的市場主導權和調控權,就算種出來,也是任人擺佈,故冬季想靠種菜發家,是沒可能的,風險巨大。這筆明白賬不需要到來年,一開始就算的清楚!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10,種植方式原因】東北地區冬季蔬菜種植和經營方式,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至今,已經歷過四個階段: 先是小散戶的獨立小塊地經營,規模小,難以盈利,很快就退潮了;接著是集體主導的更大面積的種植,因為技術和管理跟不上,缺乏足夠的後勁,慢慢也被淘汰;再接著是大型農墾產業集團的合作項目階段,炒作無公害綠色蔬菜,紅火了幾年,畢竟日久不新鮮,爭不過南方菜,漸漸敗下陣來;現在是第四階段的特色種植,只種高附加值蔬菜,定點供應高檔消費群,或出口韓日俄蒙,避開南方菜的大路優勢。同時,大型蔬菜農貿集團還與南方種植地聯合,常年搞南菜北運。也就是說,不是東北人沒在搞冬菜種植,而是進入了歷史新階段,不以個體經營為形式,而以大型企業為面目在做。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11,地質原因】種蔬菜的地和種糧食的地完全不同,種法差別很大,且蔬菜生長條件比常見糧食作物嬌貴的多,一般東北秋季的莊稼地,還是生地,不是馬上能種蔬菜的熟地。故農戶要想兼顧,春天時必須做好計劃,對蔬菜地的投入要大很多,而不是象種糧食地,多數時候可以撒手不管。兩種地的比例掌握不好,也要虧損。且生地到熟地的改造期,一般需要2--3年,這又對農戶提出更高要求。即要想從種糧食轉向種蔬菜,必須提前3--4年就開始過度,缺乏足夠心理準備和經營頭腦的人,是幹不了冬菜種植項目的。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12,人力原因】冬菜種植不僅技術要求高、前期投入大,而且是勞力密集型的,農戶不是種出來就算完,還要考慮銷路,各地大小市場,點多面廣,怎麼運輸、怎麼銷售、怎麼回款、怎麼聯合運作、怎麼善於競爭等等,都不是農戶自己能隨便左右的。種的少,可能白辛苦;種植面積越大,產量越多,人力就越緊缺,最終經營壓力就越大,風險就越大。而農戶恰恰都不擅長闖市場,不善於商品經營,思想方式和能力的落後,將造成更大的被動。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13,思想觀念原因】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問題”,實質是思想問題,不是出路和經營方式問題!習慣於小富則安和獨門獨戶幹,不習慣聯合闖市場,不敢用現代農業的新型模式搞冬菜項目,缺乏一整套成熟的運行經驗和大事業,是比缺技術、缺資金、缺人力更要命的制約因素。思路決定生路,認識決定速度,先要過的“市場思想關”,對東北農戶而言,是最難的。各地各級政府對農民經營項目的扶持,首先也是要看農戶個人的思想開放度決定的。冬菜種植,必須是新興農民才能幹好的,非普通人可行。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另外,從全年週期看,東北地區冬菜種植項目的優勢不突出,因為同一地塊,春夏季種菜沒優勢,冬季產量低,又幹不過南菜。總之,這類冬季農業項目的氣候、技術、投資、國家政策、人力、市場等一系列侷限性,決定了不可能是一般農戶投資首選,是肯定的!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三大原因:

一是溫度問題。秋收之後,東北地區陸續進入冬季,氣溫成為制約大棚生產的主要因素。成熟的冬季蔬菜生產設施是冬暖式的日光溫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在最低溫度不超過零下25度的情況下,不用加溫就可以正常生產喜溫的瓜果、茄果類蔬菜,溫度再低的話,就需要有加溫設施加溫。東北大部分地區冬季溫度都在零下25度以下,不適宜發展蔬菜大棚。

二是成本問題。由於溫度的原因,東北搞蔬菜大棚產量低、生產週期長,產出效益低。有的地方還需要加溫,生產成本要增加很多。效益低了,自然就制約了發展。

三是習慣問題。這包括種植習慣和生活習慣。種菜是個技術活,又是體力活。讓習慣了冬閒的人們再起早貪黑地去種菜,呵呵。很難!

首先,冬季大棚蔬菜種植在東北,需要投入的成本是比較大的,因為這裡秋收以後,十一月份天氣已經寒冷,進入供暖期。很多的大棚作物需要燒煤或者大柴保證最低的作物生長溫度。冬季下雪往往會導致大棚被大雪壓塌造成絕收。這樣,冬季的大棚種植在東北的成本很大,風險也比較高,所以,不可能成為一個適合很多農民都去幹的項目,如果都去幹的話,產品投入大,價格,就會沒有市場競爭力,農民就會賠錢的!拋出這個話題的人,好像有一個潛臺詞,把人們往東北人懶惰,不願動腦的方向引導。東北人是勤勞的,也是聰明的,這個無需向誰解釋,向誰證明。

看來題主沒來過東北,你把大棚當什麼了,免費提供空調的總統套房嗎?大部分的蔬菜大棚真的只是個棚子而已,你覺得那一層塑料片子能保溫到哪去?全凍壞了TM種個屁啊。
為什麼東北地區大部分人秋收之後不選擇種植蔬菜大棚來增加收入?

我父母就是種蔬菜大棚的!20多年前承包過來的溫室大棚!那會大棚上面都是玻璃得,然後還有一層塑料布,裡面是暖氣得,有兩個鍋爐!第一年承包不懂,冬天也種了,最後血本無歸,因為地是涼得,東西不長!以後冬天都不種了!

我是黑龍江的,我們這兒冬天不扣大棚的原因就一條,因為冷導致的不賺錢,一冬天取暖用煤加人工產生的費用,賣那點菜真沒什麼意思,價格也競爭不過山東那邊運過來的菜。所以,我們這邊一般就兩類大棚晚秋棚和早春棚,避開了冷時候,還可以

還業餘種大棚?建設投資!取暖用煤,技術風險。新手做保證不賠死你。職業溫室大棚菜農都不好賺錢的!現在溫室黃瓜西紅柿要五一左右上市,由於交通便利本地菜沒等上市當地居民都快吃夠了,最主要的是本地菜剛上市會比外地菜貴一塊左右,普通小老百姓,能吃吃外地菜就挺好了

我在朝陽.古稱龍城.這裡扣大棚很多.也是儂民主要收入來源.這二年更向規模化發展.一個大棚一年掙七八萬元錢.只是有的老百姓建不起.只好打工.如果政府大力扶持.人守一棚.全部脫貧.這邊陽光充足.冬天下雪少.棚內不用取暖.真心希望政府大力扶持建棚.為民謀福廣納財

關內冬季種菜溫度適宜 有層膜就行了 在東北是要取暖的棚內要有地龍燒火 燃料要好多錢的 棚外還要有草簾以便晚上覆蓋 你想吧 早上把草簾捲起來 晚上再放下 要多長時間 多少人工 而且東北冬天要-20度以下 在戶外要穿很厚的衣服導致人的行動不便 也就工作效率低 如果趕上下雪 恭喜你找人清雪吧 這項工作不是東北人還真體會不到 (有一年的正月十六我店門口的雪有一米五厚 我靠 我需要清理的也就是三十到四十平米 足足清了三天 累得吐血啊終生難忘啊 )還有就是灌溉的問題 東北的農田是靠天吃飯的 沒有什麼水渠 機井之類的 所以沒有水源 夏天還有個池塘蓄水 冬天全是冰 至於農藥化肥的全國都一樣 再有就是生長週期長 所以在東北因為環境條件的制約也就不可能大規模發展大棚農業 有那個錢去去山東得拉多少菜啊 費那個勁呢 還不如在家坐著喝個酒打個麻將呢

我覺得這與東北人的生活習慣有一定關係。我的印象裡,東北人比較豪爽,對錢看的不是很重,他們那邊農作物一年只種一季。因為外面太冷,實在不適合勞動,人也比較會享受,冬天東北的農村,一起打麻將等賭博行為比較盛行,人活著不就圖個舒服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