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10 個回答
桃李教育星星
2019-06-17

心理學者認為害羞是一種人格特質,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有些是後天影響所致。遺傳因素起的作用不可忽略,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環境因素也都有一定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內向的孩子大多數都比較容易焦慮,缺乏安全感,不自信。這就需要家長們反省一下,我們平時對孩子的態度是什麼樣的?有沒有過多的否定及拒絕?有沒有過多的批評、指責、甚至打罵?或者有沒有過度的保護?父母關係如何,是不是經常存在爭執?家庭氛圍是不是緊張?這些對孩子的性格都會產生影響。此外,也有些觀點認為孩子外出活動較少,經常被關在家裡也會使孩子形成內向的性格。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導孩子:

1.發現優點,多多表揚。

2.尋找機會提升表現力。

3.利用遊戲進行啟發。

4.先從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開始溝通交流。

程丽李
2019-06-19

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

1不要責怪孩子。不要給孩子壓力。

我家孩子一直不愛跟人打招呼。我全職帶他三年。今年才開始慢慢改變。有幾次,我也著急,會很生氣教訓他。發現被訓後,反而會導致他越來越害羞。見人更加緊張。

家長學著換位思考,或許就能接受孩子的行為了。可能在孩子的眼裡,別人完全是個陌生人。我記得我小時候,家裡親戚來了,我都會躲到房間裡。想想我們大人。如果要求我們,跟一個陌生人侃侃而談,我們是否能做到大大方方,或者,我們心裡真的願意嗎。

2家長做好榜樣。

每次帶孩子出去,遇到鄰居,我都會先打招呼。先說你好。我相信對孩子會有潛移默化的力量。在家裡,我也會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扮演他的一個鄰居,一個同學,甚至一個不認識的人,假裝在路上遇到。跟他打招呼。

3遇到熟人,先跟寶寶做下介紹。有時候,可能是孩子不知道怎麼打招呼,不知道怎麼叫人。我跟孩子說“說你好就是打招呼。叫人一聲,也是打招呼。後面他就比較願意開口了。

4孩子有進步的時候,一定要誇讚。我家孩子就是那種,你誇他,他也面無表情的人。但是我發現,他還是能聽進去的。誇了他之後,他往往會更自信。打招呼的聲音,也會更響亮。

5有一次,我發現我家孩子不打招呼的原因,是因為,他覺得陌生人可怕。是壞人。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我跟他說“媽媽在跟前,會跟你介紹的。雖然你不認識他們,但他們認識。如果你能打個招呼,這是很懂禮貌,很厲害的一件事。如果爸爸媽媽不在你身邊,你也不認識他,那他就是陌生人,你可以不用理他”。

6適時推寶寶一把。以前我一直不強迫孩子打招呼。導致孩子以為,永遠不用打招呼。有時候他會說“你幫我打招呼吧”。有幾次他也是不叫人,我堅決跟他說“你已經看過很多次,媽媽是怎麼打招呼的了。你已經學會了。從這次開始,我們就進步一點,就要自己開口”。適時逼了他幾次,胯過了那道坎,似乎以後更順利了。
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zengqin2018
2019-06-16

小孩都是那樣,小的時候會叫人,父母就巴不得他嘴甜見到三姑六婆都要叫,就喜歡聽人家說一句:唉呦,你家小孩真乖,嘴又甜!但是長大後他會害羞,不好意思,父母也不要逼著他一定要叫人!

並不是他不叫人就內向,有的孩子不會叫鄰居的叔叔阿姨,但是他和同學之間無話不談!他不會叫親戚家的姑姑嬸嬸,但是他和陌生人都能說上話!

我兒子小的時候嘴很乖,見人就喊,巴不得人家帶他去買點東西吃,但是現在他長大了,和爸爸媽媽的話少了,每次說他學習的事情就很牴觸,嫌我囉嗦,但是聊吃聊喝,聊給他買衣服鞋子,那話可多了!

有時父母也需要投其所好,和孩子就像朋友一樣聊天,不要總擺著長輩訓晚輩話的資態,那樣反而讓他生厭!他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如果總是被打壓不被認同,久而久之就會悶心裡不說變得內向!

教育观察号
2019-06-16

謝邀!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教育觀察號為你解答!


不愛跟人打招呼,是內向孩子常見的表現之一,有時膽小、不自信也被認為是內向孩子的特點,內向的孩子在面對陌生事物的時候非常害怕,不敢自己獨自去面對,有時也懷疑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自信心較差的問題。孩子在小時候通常會有這樣一段時期,但過了這段時期,基本上都能夠正常參加社會活動,如果上了幼兒園之後還是這種情況,家長就要適當幫助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開朗一些、大方一些、主動一些。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但孩子內向性格並不都是孩子自身的問題,既有遺傳因素的影響也有家庭環境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如果父母比較內向,孩子可能也會有內向性格,但這並不是絕對,同事和他愛人都是比較內向,雖然是教師,但平時不擅言談,可他們的孩子卻是“小人精”,特別活潑也特別聰明。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內向的性格在有些父母看來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過於內向和保守,就會影響到孩子的發展,不敢迎接挑戰,錯失成功的機會,影響到他們的個人發展。

我們並不是說不愛打招呼的孩子就不好,內向一定不如外向性格有發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開朗、樂觀、外向性格的人可能會得到更多的機會因此,家長們應該幫助具有內向性格的孩子做出一些改變。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1. 接受孩子內向性格,不要責備

剛剛我們說過,有時孩子的內向性格可能和遺傳因素有關,和家長的教養方式有關,因此,家長首先要接納孩子的內向性格,還上升不到性格缺陷的程度。其次,當家裡來了客人,孩子不愛跟人打招呼,家長不要因此而感覺到沒面子,訓斥孩子不懂禮貌,甚至強迫孩子和叔叔阿姨打招呼。責備孩子會讓他們感到孩子害怕和自卑,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2.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內向的孩子不愛跟人打招呼,有可能是因為在心理上對陌生人感到害怕,所以家長可以嘗試先讓孩子和熟識的人主動打招呼。有的父母對孩子過於嚴厲,孩子也不願意和家長交流,因此,可以讓孩子多和同齡的小夥伴接觸,多交朋友,他們在一起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和愛好,當然,一定要和比較開朗的小夥伴一起玩耍,帶動自己的孩子也變得外向一些。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3. 讓孩子擁有自信

很多時候,內向的孩子相比於外向的孩子自信心要弱一些,所以對待內向的孩子,當取得進步時,家長要多給予表揚和鼓勵,同時,有計劃的多給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比如,第一次孩子因為害怕沒有和客人打招呼,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如果下次和叔叔阿姨打招呼,他們會非常喜歡你,並且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獎勵,通過完成這樣的小目標,讓孩子逐漸體會到開口說話、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不是難事,慢慢的就會改善孩子的內向性格。

其它建議: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家長可以去帶孩子去上一些類似表演、主持的課程,在鍛鍊孩子表達能力,提高孩子自信心方面的效果也不錯,此外,多給孩子或鼓勵孩子去參加班級、學校的活動,提高他們的主動性,讓內向的孩子也變得更加優秀。


您的關注與點贊,是觀察號最大的收穫和感動,也是觀察號進步最大的動力!

程橙谈教育
2019-06-20

一直以來,內向是作為一種負面標籤強加在一些孩子身上的。孩子不愛熱鬧,不愛主動跟人打招呼等行為被成年人評判為內向、害羞,並認為這種性格不利於心理成長,會給人際交往和工作帶來很大的問題。所以他們總是強迫這樣的孩子要開朗,要陽光。事實上,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受傷,更加不願意與人交流。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人們錯誤地認為內向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過於羞怯,不夠友好,對他人不敢興趣,甚至很自我。

內向孩子的表現

事實上,他們的大腦處理信息的時間稍長一點,但他們能把更多的信息思維與情感聯到一起。內向孩子習慣用長時記憶,要用時間提取大腦的記憶碎片,所以和人交流起來,會慢一點。當然,在需要行動的時候,面對緊急情況,他們很可能會呆住,失去行動能力。在與他人交流時,內向孩子要經過信息蒐集和分析,對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得出結論後,才願意發言。他們有敏銳的觀察力,喜歡深入研究感興趣的事物,喜歡安靜的環境來儲蓄能量。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他們願意和同頻的人深入交流,所以說內向孩子不願與人交流是有誤的。他們更願意一對一的深入交流,有共同話題,能與人產生共鳴,人際交流是沒有問題的。

內向孩子的性格優勢

內向性格的孩子樂意獨處,很安靜

內向性格的孩子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

內向性格的孩子情商高,懂得傾聽,精通談話的藝術

內向性格的孩子態度謙虛

內向性格的孩子大多熱愛學習,喜歡藝術類的創作

內向性格的孩子容易養成健康的習慣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家長怎麼幫助內向孩子

1.讓內向孩子做自己,對孩子表示肯定,從他的角度看待世界。

2.尊重孩子,與他做朋友,和他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讓他知道家人是值得被信賴的。孩子與父母建立深厚的感情,可以幫助他在成長中面對外部的世界。

3.幫助孩子與人建立聯繫,找他喜歡的朋友和他溝通交流。教孩子如何用目光接觸、以及語言等聯繫方式與他人互動。並知道如何退出聯結,結束交流。用轉移視線、沉默、去洗手間等方式,來保持自己的獨立空間。用這個方法來幫助內向孩子熟悉在與人接觸和獨處時,怎樣面對尷尬。

4.讓孩子學會一門技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5.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通過運動的方式增加活力。

6.每天堅持和孩子交流二十分鐘。在需要外出的時候,提前和孩子討論即將發生的事和要面對的人,應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即使內向孩子的表現不令我們滿意,父母也要克服自己失控的情緒,替孩子打圓場,並表示,多練習幾次,就沒問題了。

只要父母不強迫內向孩子按父母的要求表現,尊重他,並慢慢引導,孩子與人交流是沒有問題的。並且我們要知道內向孩子的性格優勢,順應他的性格特點,併發揮他的潛能。這樣,內向孩子也會很優秀。

我是程橙,電視臺新聞工作者,教育領域創作者。關注家庭少兒心理成長,分享小學階段課外輔導資料及作業解答。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梦田的稻草人
2019-06-18

您好。


1. 內向不是孩子的錯。性格也沒有好與壞,內向與外向都有其優勢和劣勢。


2. 愛不愛跟人打招呼與是否內向也沒有必然關係。


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3. 孩子不愛跟人打招呼,家長可能會覺得沒面子。但是先問問家長自己是不是那種見到別人就主動打招呼的?言傳不如身教,家長的榜樣作用很強大。


4.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要不要跟人打招呼,而不是強迫。


5. 如果孩子出於羞澀、不好意思開口打招呼,可以引導孩子多加練習。比如,自己先打招呼做個示範,再引介孩子叫人,這種情況下孩子一般都會跟著叫人了。


6. 如果孩子某一次沒有跟人打招呼,不要批評孩子,給孩子貼上“就不愛跟人打招呼”這樣的標籤。

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7.如果某一次孩子能主動開口跟別人打招呼,馬上要鼓勵孩子說做得對,這樣別人開心,自己也會開心。下次再遇到類似場景,孩子也可以繼續跟別人打招呼了。


8.如果孩子不習慣跟別人打招呼,可以平心靜氣地和孩子討論一下,問問孩子的想法,感受。引導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做一些調整改變,那麼行為就會跟著改變了。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番茄育心
2019-06-19

孩子膽小,內向,很怕見陌生人

首先呢,我們不去貼標籤,就是說內向好還是外向好,其實兩種性格各有長處,各有優勢,但是一般孩子內向呢,他可能就是與生俱來的一些氣質類型,她感覺到很不安全,他會覺得外界的這個事物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威脅,你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孩子,她第一,不願意跟人打招呼,第二,他願意躲在媽媽身後,第三呢,他可能就是你,如果強迫她的話,她會反抗的很激烈,我就是不願意啊,這樣的孩子,你會發現他躲在媽媽身後,實際上他是形成自己和別人之間的一道屏障,用媽媽來去做這個屏障,這個可以增強他的安全感。

所以這樣的孩子,我們平常要給予他更多的愛。然後這樣的孩子他會更敏感,就是你會發現他對一點點小的事情,她都會體察到會發現到,她非常的敏感,但是我們不是說這樣的孩子不好,這樣的孩子其實會情商很高,以後因為他會很能體會到別人的感覺,他很注意細心地觀察,所以我們不要認為這樣是好事兒還是不好,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不要去給孩子貼標籤,然後充分的給他愛,然後讓他建立這個安全感。等他能力越來越強的時候,他會慢慢的開始願意去交往,有這個自信去交往。

這樣的孩子呢,我們也可以平常跟他多玩一些,就是類似於手的遊戲,他如果不願意表達的話,讓他用手通過手的嘴來說出他想表達的話,比如說。我們可以來去扮演一個陌生的人,或者是陌生的老師,讓他拿著這個手告訴她,老師自我介紹啊,說,我叫誰誰,誰用這個手來代替他,比如說我叫小番茄,我幾歲了,然後很高興見到你讓他多做這種練習,當他經常聯繫之後,他會發現,其實這個事情沒有那麼強的不安全感,沒有那麼強的攻擊性,沒有那麼害怕。他會慢慢的來去做這件事情,但是真的是不要強迫,因為這種強迫會讓孩子的心理壓力更大,所以我們真的是理解孩子。

如果說這個孩子三歲以後,他也會有這種,比如說很膽小,內向啊,害羞啊,這種感覺其實往往跟他這個自我評價過低有關係,他的自我評價,裡面的這個自我評價系統,他就認為:哎呀,這件事情我做不到,所以我不敢去做,他是有這種退縮的行為,所以就是說,我們說兩歲的這個自我意識形成期非常關鍵,他就會形成孩子對自己的自我評價,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更不能說給他貼標籤,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把這些標籤,比如說內向,害羞,膽小怕事這些標籤來,最後內化成為自己的一種潛意識,她以後長大了之後。不管他可不可以,他都會認為自己不可以。

所以如果是這個孩子現在已經大了。那麼我們可以跟他是怎麼樣去溝通呢,就是說,我們要多關注他一些積極行為,一些好事,慶祝好事,這慶祝不是說我們去放煙花什麼的,做做派對,而是說不斷的跟她去重溫這間這段經歷。比如說。你剛才做了一件,什麼時候哪個小朋友笑了一下,這個是一個很好的行為,你要不斷的去強化它,我們不要去跟他說一些不好的行為或者不好的事情,這個也是一種強化,他這種這種負向的強化就會越大,越來越覺得自己做不到。所以我們要多強化多關注他的努力,而不是關注他的結果,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覺得啊,我可以,我也可以做到,可以一步一步做的更好。

阿凡提的智囊
2019-06-16

“孩子的內向”,作為家長我們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如何改變孩子內向的習慣,好像是其父母的心裡永遠放不下的心思!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慢慢分析這個問題,內向的孩子如果讓其有所改觀?

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明白問題所在,問題有哪些表現的地方?

➊:內向的問題一般出在哪裡,分哪些情況呢?

內向的孩子一般在自己不熟悉的壞境裡面會顯得很緊張,言語不多。主要是因為他從內心不太自信,怕做錯和怕說錯。這就是為什麼往往許多孩子在家裡或熟人面前表現的很瘋很活潑,但是一到陌生人面前或一個陌生的環境下就變了樣的原因。

➋:孩子內向原因可以分幾種情況呢?

一般有的孩子性格內向確實有一部分遺傳因素,像極了父母小時候。有的父母覺得這個說不過去,感覺自己兩口子性格挺好的呀,記得我說的是小時候,不是現在的你們。還有一種情況,受外界條件的影響突然變的內向,比如:面對父母的離異、經常見到父母吵架、在學校被老師批評產生心理陰影等等後天的情況。

知道了源頭,我們如何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怎麼做?

➌我們在這裡先說一下習慣問題還是用習慣的做法來糾正,這裡用一個真實的學生案例來描述這個方法。

曾經美術班有一個男孩,5歲左右,見陌生人話特別少而且很膽小,在家裡和熟悉的同學面前相對還好。在到我這來之前,帶班的數學老師就給家長提過說:“孩子的話特別少,基本不舉手回答問題”,當時進班他媽媽也是想利用新環境鍛鍊一下他,當然他本身也喜歡美術。開課的前一天,我覺得對於這樣的孩子得區別對待,用心對待,於是我給美術老師提了一個要求,每節課以後,讓他上臺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和課程回顧。
第一次上去的時候,低著頭,身子有點發抖,說話也不敢看著下面的其他學生和家長。
第二次上去的時候,低著頭,身子不怎麼發抖,說話敢看,但是聲音很小。
接著第三次、第四次,最後這個孩子經過大概半年左右的這麼模式的固定練習,變的好了很多,跟我在內的幾個老師也特別親熱。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用固定法改變孩子習慣的案例。

➍那這種方法和模式中的核心和注意的地方在哪裡呢?是不是隨便這樣訓練就可以?

如果你覺得很簡單就大錯特錯的。這個方法的幾個關鍵點在於:怎麼合適引入+什麼時間鼓勵+什麼方法堅持+怎麼去突破。

第一:上面那個孩子引入點在於,選擇的是他自身就有興趣的課程,而不是隨便找一個地方就讓他去這麼練習,那沒有用,因為從開始的那一刻,他心裡就沒自信,選擇他喜歡的課程會讓這樣的孩子自身比較有自信。這就是引入點的關鍵

第二:什麼時候該怎麼鼓勵,我讓他上去他不肯怎麼辦?這是很正常的一個問題,第一次讓他站在臺上就是成功,哪怕第一次不成功,只要他肯抬起屁股起身也需要勵:“下次我們準備好了再上去”,說準備好是暗示孩子,今天你不上去不丟人,是我們沒準備好,不是因為你膽小,這樣孩子下次會很用心的準備。這就是細節問題。

第三:怎麼樣去堅持,其實這裡堅持,孩子問題不大,反倒有些家長覺得天天這樣重複很枯燥乏味,最後半途而廢。其實堅持才是起到了百分之五十作用的地方,這一點不管自己用什麼方法都要堅持下去,堅持就是勝利!

第四:怎麼去突破,等孩子能發揮自如的時候,讓他自己當小組長,組織其他的小朋友進行這樣的訓練,第一加深其自身的印象,第二,讓其再一次認可自己的能力。小朋友有的很注重榮譽的!

孩子內向不愛跟人打招呼,作為家長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打算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十分用心,千萬不要錯失任何一個細節。孩子本身就比一般的孩子敏感,換一種說法,這種孩子在沒改變之前是有自己的私人小世界的,我們需要打進去,再打開他的世界之窗。所以為了孩子,做一個認真的父母。如果需要諮詢更多好方法,好案例,歡迎隨時關注我,發私信,說問題,我給您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您只需要按照我說的堅持做就可以了!

我是洛小尘
2019-06-18

追根溯源還是孩子性格的問題,這個是長期形成的一個過程,和自己的生活以及家庭氛圍息息相關的。

如果想改變孩子的內向性格:

1.在家庭角度來講,家長要儘量帶孩子出去接觸更多的人群並且要做到及時和孩子溝通,及時準確的瞭解他們內心的想法,這樣才能做到對症下藥,及時解決孩子的困擾。

2.學校角度來講:畢竟孩子在學校的時間遠大於在家裡的時間,在學校裡,老師應該多多督促引導孩子參加課外活動或者同學之間的交流,潛移默化的改變孩子性格上的封閉。

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學校,家長都是要時時關注孩子的變化和性格問題,這樣的話才能及時解決問題,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小小水中鱼001
2019-06-17

從教育心理學中分析人的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可以肯定的是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並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家長沒有必要孩子的某種性格而徒增煩惱。

調查顯示,全世界有約有40%的人是內向性格的人,只是大多數內向性格的人都不會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造成了社會上對內向性格的人群人格的誤解。

美國一項對全世界最成功的500人的心理學研究發現,他們中40%的人是內向型人格。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內向或外向和成功有關係。

鑑於您所說的孩子不願跟人打招呼,回想自己以前小時候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作為家長應鼓勵孩子多接觸一些陌生場所,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說錯了話切記千萬不要指責孩子,要適當加以引導即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