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

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
2 個回答
陈哥说车
2017-07-25

什麼叫怎麼樣?是風景?還是周邊環境?還是建築結構?

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

簡單介紹:

安平橋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是古代橋樑建築的傑作。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安海鎮和泉州市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安平橋屬於中國古代連樑式石板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告成。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該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樑式石橋,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橋樑建造的輝煌成就。1961年安平橋成為國家第一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安平橋全長2070米,橋面寬 3~3.8米,共361墩。橋墩用花崗岩條石橫直交錯疊砌而成,有3種不同形式:長方形、單邊船形、雙邊船形。單邊船形一端成尖狀,另一端為方形,設於較緩的港道地方;雙邊船形墩,兩端成尖狀,便於排水,設在水流較急而較寬的主要港道。橋面用 4~8條大石板鋪架。石板長5~11米,寬0.6~1米,厚0.5~1米,重4~5噸,最大則重25噸。

橋上築憩亭5座,東端為水心亭,西端為海潮庵,中部的中亭規模最大,面寬10米,周圍保存歷代修橋碑記16方。亭前佇立2尊護橋將軍,軀高1.59至1.68米,頭戴盔,身著甲,手執劍,雕刻形象威武,系宋代石雕藝術品。在三亭中間,還有2座雨亭。橋面兩側有石護欄,欄柱頭雕刻獅子、蟾蜍等形象。橋兩側的水中築有4座對稱的方形石塔,還有1座圓塔。橋的入口處築有1座白塔,高22米,磚砌,五層,平面呈六角形,空心,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

一只渴死的鱼
2017-07-25

簡介

安平橋,是用花崗岩和沙石構築的樑式石橋,橫跨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兩重鎮的海灘,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前後歷經十三年告成,明清兩代均有修繕,現為國家撥款依舊重修保留原狀,聞名天下。據《晉江縣誌》記載:“晉江、南安之界,舊日以舟渡,宋紹興八年,僧祖派始築石橋未就,二十一年來趙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為三百六十二孔),長八百十有一丈,寬一丈六尺……”目前橋全長為2070米,橋面寬3米至3.6米,以巨型石板鋪架橋面,兩側設有欄杆。橋板又闊又厚,最長的達十餘米,每間用板石七、八條,皆是堅實的花崗岩石。橋墩築法,用長條石和方形石橫縱疊砌,呈四方形、單邊船形、雙邊船形三種形式,尚存331座,狀如長虹,為中古時代世界上最長的樑式石橋,故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贊。此外,長橋的兩旁置有形式古樸的石塔和石雕佛像,欄杆柱頭雕刻著惟妙惟肖的雌雄石獅與護橋將軍石像,皆為南宋的石刻。

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

建築特色

目前的橋全長為2070米,橋面寬3米至3.6米,以巨型石板鋪架橋面,兩側設有欄杆。橋墩用長條石和方形石橫縱疊砌築法,呈四方形、單邊船形、雙邊船形三種形式,尚存331座,狀如長虹。長橋的兩旁,有石塔和石雕佛像,其欄杆柱頭雕刻著雌雄石獅與護橋將軍石像。整座橋上面的東、西、中部分別設有五座涼亭,以供人休息,並配有菩薩像。兩邊水中建有對稱方形石塔四座,圓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豐滿慈善。中亭有兩身護橋將軍,高1.59至1.68米,頭戴盔,身穿甲,手執劍,是宋代石雕藝術的精華。安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

與安平橋相關的歷史名人

安平橋始建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十三年後建成,全橋長2255米,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有“天下無橋此長橋”之譽。1961年成為國家第一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安平橋”以其偉麗壯觀的古建築和橋上氣象萬千的景物,為歷代騷人墨客所傾倒,以“臥龍”、“飛虹”等麗稱詠之於詩。明朝時候,著名學者蔡清的學生陳紫峰,有一天和他的好友黃凱、史筍江、曾漸溪等同遊安平橋,正遇驟雨。他們在橋上卻興致勃勃地聊起雨中的海上長橋勝景。史筍江即景吟了一句:“暴雨驟傾,萬斛珍珠浮水面”;黃凱不假思索,信口對道:“長虹高掛,一條金帶束天腰”。不僅對仗工整,意境亦佳,一時傳為佳話。

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

我國現代著名詩人郭沫若,1962年冬遊覽安海時,曾寫了《詠五里橋》一詩。詩曰:

五里橋成陸上橋,

鄭藩舊邸縱全消。

英雄氣魄垂千古,

勞動精神漾九霄。

不信君謨真夢醋,

愛看明儼偶題糕。

復臺詩意誰能識,

開闢荊榛第一條

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

安平橋獲得的榮譽

歷盡滄桑的五里橋,今天依舊以它偉麗的雄姿橫跨海上。它像一座歷史的豐碑,記錄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無可倫比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儘管當今世界已有跨越江海的大鐵橋,凌空飛架的立交橋等現代化橋樑,但海內外遊人還是喜歡到安平橋尋蹤覽勝,摩挲石刻碑記,觀賞造象魁偉的護橋將軍,領略古橋勝景。當人們從橋南走完五里橋路,到達橋北的橋頭亭。再轉過身來,極目遠眺一望無際的長橋,更如有氣吞長虹之感。宋代泉州郡守趙今衿的《詠安平橋》詩有句雲:“玉帛千丈天護虹,直欄橫檻翔虛空。”確是安平橋的真實寫照。

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

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

晉江的安平橋怎麼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