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航拍:函谷關——千古雄關與道德經文化
V視覺
1/13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函谷關鎮,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2/13 據《史記》記載,“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這裡的“關”就是指函谷關。
3/13 函谷關古文化旅遊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主要景點有太初宮、道聖宮、道家養生園、藏經樓、碑林、函關古道等20餘處。
4/13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區,該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
5/13 函谷關歷史上有兩座:秦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漢關東移至洛陽新安縣,西距秦關150公里。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6/13 函谷關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同為我國古代的重要關口。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曾於此著述五千言《道德經》。
7/13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函谷關古文化旅遊區,位於豫陜晉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門靈寶市境內,轄區面積16.5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太初宮、道聖宮、道家養生園、藏經樓、瞻紫樓、雞鳴臺、碑林、蠟像館、博物館、關樓、函關古道等20餘處。
8/13 函谷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鉅著《道德經》的靈谷聖地,道家文化的發祥地;是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晉文化的交匯地;是千百年烽煙際會、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紫氣東來、雞鳴函關等歷史故事與傳說的起源地。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這裡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經》)、名關(函谷關)留芳青史,名揚海內外。
9/13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依《後漢書·郡國志》所載:“谷城”瀍水出,有函谷關。谷城隸屬河南尹轄治,遺址應在今洛陽市西北磁澗鎮柴灣村附近,而東漢時的函谷關應在今新安東3.5公里處。),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
10/13 因關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古人王氏曰:自靈寶以西今河南靈寶縣、潼關以東,皆曰桃林。自崤山以西崤山,見河南名山三崤、潼津以南,通稱函谷。
11/13 古代處於洛陽至西安故道中間的崤山至潼關段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古稱函谷。戰國時秦孝公從魏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在此設置函谷關。此關關城東西長7.5公里、穀道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12/13 公元前241年,楚、趙、韓、衛諸國合縱攻秦,至此敗還。現代此處有令尹望氣臺、孟嘗君雞鳴臺,老子著《道德經》的太初宮等,太初宮已經成為國內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場所。1992年,靈寶市政府按照原古關圖形,投資重建了關樓。這裡已成為知名旅遊景點。
13/13 函谷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公孫白馬”、“唐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唐太宗、唐玄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馬光等歷史名人志士臨關吟詩作賦,流傳至今的有100餘篇。
2017-08-2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