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10 個回答
抱庸斋主
2019-03-08

抱庸認為,楷書並不是書法的基礎。首先,我個人就沒有系統練習過楷書,而是直接學的行書。其次,篆、隸等書體在歷史上早於楷書,不可能前書以後書為基礎。再次,雖然草書行書的出現在楷書之後,但書體風格大相徑庭,互有聯繫,但也相對獨立,並不存在綱與目、主與次等關係,也無所謂誰是誰的基礎。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誤區之一:楷書是書法藝術的母體。認為楷書是衍生其他書體的根源,練書法就是要先練習楷書,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沒有搞清楚書法的歷史。之所以很多人認為楷書是書法的基礎,是因為楷書相對規範,孩童識字一般從楷書學起,先生教書也通常以楷書引入,這只是一種習慣,便於識讀罷了。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誤區之二:楷書才是書法正宗、才是書法王道。有的人認為楷書寫得醜,就沒資格稱為書法家,什麼行書草書都是在瞎胡鬧,都不過是江湖醜書。這是不客觀的,有的書法家畢生都在研究草書,他也許楷書的確不怎麼樣,但不能一口否定他在草書上的造詣修為。舉個例子,書聖王羲之就是最擅長行書的,而不是楷書。又或者,你能說張旭的書法不如顏真卿嗎?顯然不科學。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誤區之三:楷書是萬能的,楷書寫得好其他書體就一定能寫得好。很多初學書法的朋友,都或多或少的存有這樣的思想,或者說是期待。雖然楷書與行書草書有一定關聯,但藝術的內涵形式不盡相同,技法技巧也差異較大。楷書寫得好,行書草書未必就一定寫得好,這之間並沒有必然關係。要練好某個書體,有楷書基礎肯定會有積極促進,最關鍵的還是在於開小口挖深井,緊盯一個書體深學細研。楷書包辦、楷書萬能的想法,是完全不切實際的。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抱庸淺見,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中和之水
2019-03-14

感謝邀請:

蘇軾是宋代的書法大家,也是極有名的豪放派詞風的代表人物。蘇軾的寒食帖被定為行書第三名,這說明他的書法功力在歷代排名那不是一般的好。他對書法的認識不可為不深刻。他在論述書法各書體時,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楷、行、草三體:即“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因為當時的書寫需要,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體態安穩,筆畫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說楷書是書法的基礎,現代人有很多認為未必。有人認為開始練字,可以從行書入手,甚至還可以直接寫草書。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理由如下。

一是楷書是字的模範,是標準,是發力的源泉。歷代都把楷書稱為字之模範,那麼它的法度是最規範的,學習寫字也就應該是按照這個標準來進行。我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剛開始練字,我們對怎樣寫字還不熟悉,那麼我們以什麼為榜樣呢?又以什麼為尺度標準呢?實際上有人說可以直接從行書或草書開始練字,那多數是指成年人說的。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多年的寫字基礎,對字的特點,對筆性的控制,對書寫的經驗都有了一定的把握和知識,他們的理解和平衡能力都較好了,所以可以從行書開始練,但這不是正途,練到了一定程度,如果他有悟性的話,還是要回過頭了再寫楷書的。荀子在《勸學》裡說,“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其意思說,木匠用以取直,浸滿墨汁的線繩。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線。我們在日常拉鋸裡也有這個常識,要想把一塊板截的很直,符合我們要的長度,就要按照尺寸畫一條線,在那條線上截取。這在書法上楷書就是我們有了學習的法度。我在練習書法時,已經寫了多年的字,有時還寫一些行書。往往就感到自己的筆畫的質量不高,精準不夠。看到自己不滿意的筆畫,總要再去練習一下筆畫。這就是當初練習時沒有打好基礎,筆畫的質量不過關,就開始了練字。看似能寫字了,實際上筆畫質量不行,楷書的功夫不到家,寫起來行書的水平也不高,這就是書法提高的不快的根本原因。與“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是一個道理。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二是楷書為學書基礎,是實踐總結的結果。

各行各業技藝的學習,都是有規律可遵循的。學習書法也是這樣。雖然楷書出現晚於篆隸,但它一出現,就給我們的漢字書體增添了無窮的魅力。為中華民族的文明的傳播做出了無可估量的貢獻。而且還深遠地影響了世界。我們周邊的一些國家我們到現在還能看到在使用楷體漢字。它使人們的文字交流更便捷了。一般把楷書的發展史分為四個時期:即楷書的萌芽期--秦漢,楷書發展期--魏、晉、南北朝,楷書繁榮期--隋、唐、五代,楷書守成期--宋、元、明、清。從發展期開始以後,我們都能看到楷書大家的作品。如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楷書作品均為後世所重,奉為習字的模範。

作為學書的基礎,一方面對楷書體的研究的重視程度是很好的證明,另一方面從學書先從楷體入手也是很好的佐證。唐朝以後的歷代書家都非常重視對楷書結構規律的研究,如歐陽詢《結字三十六法》。而明代李淳在《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基礎上系統、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漢字結構組合規律,歸納總結出九十二種漢字結體書寫的方法,並各有典型例字。《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較為完整、實用的法帖,更對後世書者影響巨大,不僅適於初學書者臨習,也可供書法愛好者參考欣賞。九十二法對初學者瞭解間架結構有指導意義,是初學者的啟蒙導師。《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成書100年後,被著名書法家黃自元臨摹並推廣。在清末及民國初年達到了家喻戶曉、人手一冊、學書之人案頭必備的程度,直至現代仍有廣泛的影響力。古人學書法有這一種說法:“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為法,中楷以歐為法。”現在小學生,青年人剛開始接觸書法,不多是從唐楷大家的楷書法帖入手的嗎?學書不從楷書學起,多數會被人認為是違背學書規律的。直接從行書入手,可能就會作為一個特例,也可能會被認為是神童吧。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三是先學楷書,其它書體可以觸類旁通。

田蘊章老師在系列書法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中,是非常強調楷書的基礎作用的。他的楷書水平當代世人皆知,認可度也是極高,那麼,他的行書寫起來也是行雲流水,自然流暢。雖然田老師在強調重視楷書的練習中,不要忽視行書自身規律的認識,但他還是認為楷書是基礎的。沒有楷書的基礎,是達不到那高有行書水平的。我還看到田英章老師行書字帖欣賞《蘭亭序技法精解》,這本字帖是田老師臨鬆雪道人趙孟頫蘭亭帖,行書技法精解教材圖片共58張,在網上就能看到。這本行書定的可以說是字字珠璣,頁頁華章。那行書寫的是精彩極了。這也讓我更堅定了寫好楷書再寫其它書體的信心。看田老師的行書,才知道,楷書觸類旁通的巨大能量。大家也可能看過一些行書草書大家的楷書作品,從他們那,我們知道他們是怎麼成為行草書大家的。以往,我們都感到鄭板橋的字很是搞怪,有的人還把他戴上了醜書筆祖的“高帽”。實際上,如果你要看到鄭板橋的楷書,那就知道,鄭大師是依靠紮實的楷書功底的基礎上,在進行書風的創新,他是有資本那樣寫的。他的字是雜糅了幾類書體之後才有了自成一家的獨特風格的。後有人讚譽其書“寫字如作蘭,波磔奇古形翩翩”。若論書法大家的成就,看看幾個草書大家智永,懷素等人的楷書了,他們那一個不是先為楷書而後才能狂起來的呢?

快乐书法营
2019-03-11

這個可以明確的回答:不是!

理由是:

一.從書法史的角度來看,不成立

如果一定要說楷書是基礎,那楷書成熟之前的簡帛書,隸書,小篆,大篆都是不存在基礎而成字的,這個理由顯而易見是站不住腳的。

二、從書法的法理和書法實踐來看,沒有實證。

1.楷書從筆法上看,是筆筆起,筆筆收;字法上橫平豎直,筆畫之間間矩勻稱,字的重心居中;字的結構內部,基本不強調收放,強弱,曲直,正斜等等對比關係;章法上更簡單,只是有行有列或有行無列的排列;墨色上一色到底。這幾個方面和行草書完全不同,差別不是一星半點。楷書筆法是順鋒平拖,篆隸書是頂鋒逆入,筆法完全不同,無法相互打通。

2.實踐證明,把楷書寫到十分熟練準確,就能自然順利過渡到行書和其他書體的想法和說法,被實踐反覆證明行不通。寫楷書形成的思維慣性和習慣模式,要過渡到行草書和其他書體,反而是障礙而不是優勢。

絕大多數楷書寫的極好的人,不會寫行書,或者寫的特別勉強。有人寫幅楷書作品題個行書款,都象是兩個不同的人寫的,對比反差很大;寫了幾十年楷書的人,仍然不會寫其他書體的人,比比皆是。

三、沒有理論依據。

歷代書法理論,從來無此一說。僅有蘇軾說過‘’真如立,行如行,草如奔‘’,但從語意來看,說的是三種書體的基本表現形態,而不是指導人們學習書法的順序,更沒有強調楷書是行書,草書和其他書體的基礎。清人樑巘有少年學書,先學楷書的說法,但那個時代,科舉考試及社會現實實用,非楷書不行,而且主要是小楷,不應該作為現代學習書法的唯一選擇。

全國二百多家開設書法專業的大專院校的教材,中國書協培訓中心的教材,中國書法院的教材,都無此一說。這個問題,在專業領域已不是問題。

結論是:書法的基礎不是楷書。學習書法,不必受世俗風傳影響,勉強學習自己不喜歡的字體,喜歡什麼書體就學什麼書體。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兼討論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答主行草書扇面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答主行草書扇面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答主行草書扇面

四官殿人书画
2019-03-10

那是肯定的。

蘇東坡雲: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

凡世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於飄揚,草書難於嚴重,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

從中我們知道兩點,其一,楷書是基礎。其二,楷書難於飄揚,最容易寫死板。

我身邊寫楷書的人特別多,我的成年學生和少兒們也天天練習楷書,我在外講課也常講楷書,出唐入晉。。。。

楷書難在哪裡?不能急功近利,走捷徑,去學當代人!象二田和田粉田奴那樣寫死寫呆容易。從傳統入手,但寫出有血有肉有鮮活的生命力很難,正如蘇東坡所云:真書難於飄揚,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第三条路正确的路
2019-03-09

學書法必須以楷書為基礎!有人馬上會跳出來反對,明明篆書、隸書出現在楷書之前!不錯,是出現在楷書之前。但是書法成為一門藝術是魏晉以後的事,也就是楷書出現以後才逐漸形成的,之前無論甲骨文、篆書、隸書都只是古人寫的文字,魏晉以前根本沒有書法這個概念,那時只有寫字沒有書法。篆書直到清朝才被重新扒拉出來,成為賞玩的書法,同樣,隸書、魏碑也是在此時期之後才被當作書法來發展,之前都是寫字而已,即便被稱為書法經典碑帖,那也是後人對流傳下來漂亮的字強加的,作者本人並不知道他寫的字叫書法。也就是所有字體都是在楷書出現以後才發展成了書法。而楷書才是書法形成的基礎和土壤。包括隸篆大家鄧石如、吳昌碩也都是自幼學習楷書,之後才成為的隸篆大家。不會楷書都算不上真正的書法家(就算你混了箇中書協的名頭),根基不穩必然走偏,搞不好就朝著醜書方向去了。書法這門藝術表現的就是人的心性,俗話說字如其人。楷書最難,沒有多年苦功是不可能寫好的。這個練功過程也就是修煉心性的過程。沒有經過修行,上來就想走捷徑,直接行草,寫出字形倒不是最難的,而想寫出高雅的心性來卻可望不可及,不可能有沉厚的文人氣、書卷氣。代之的是浮躁之氣、媚俗之氣、江湖之氣躍然而出。另外,那些老是強調書法的藝術性而忽略甚至否定書法實用性的,大多不會寫楷書,這些人不是江湖大師就是醜書家。就以沈鵬為例吧,草書還行,但沒有很好的楷書功底。當有些土豪請他為企業題寫個招牌時就完全露餡了,那螃蟹爬的破字簡直不堪入目!此外,說楷書沒有什麼藝術性或者藝術性有限的,要麼真的不懂楷書,要麼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誰說寫楷書就是複印機了(田體除外)?就是重複歐、顏、柳、趙了?沈尹默、啟功的楷書重複誰了?能把楷書寫出自己的藝術個性,那一定是大家。你寫不出來,那不是楷書之過。是你自己太懶、也可能是太笨!當今時代醜書滿天飛,醜書大師層出不窮,根本原因就是整個社會的浮躁、急功近利,不練基本功還妄想衝個國展,一夜成名。再不重視楷書基礎,這種禮崩樂潰的亂象,必將愈演愈烈,可嘆我中華傳統文化被一幫小丑所糟蹋!

诗夜城主
2019-03-09

書法的魅力在於能在簡練的線條造型中,表達人類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談及書法就要追溯文字的起源,也就文字的演變順序過程,依次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那麼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

如果從開篇提到的文字演變順序過程來看,楷書不應該是書法的基礎,但是魏晉南北朝之前的篆書、隸書字形結構複雜,書寫費時,書法未能擺脫實用性的束縛,直到更加簡易美觀且更易於書寫的楷書、行書、今草出現,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至此書法才擺脫實用性的束縛,成為獨立的藝術門類,才具有了審美價值,也就是說此時書法的三要素“用筆、結體、章法”才真正誕生,也就是在楷書出現時才誕生,經過這一連竄的文字說明,就容易明白具有審美價值的書法藝術是從楷書開始的,又由於書法是一門藝術了,所以以往的篆書、隸書才走向成熟,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我們都容易理解,書法是以漢字作為表現對象,以筆為創作工具,書寫的就是漢字,把漢字寫出美的境界,然而學習書法最核心的是筆法,在書法的“篆、隸、楷、行、草”五體中,唯有楷書筆畫最全面,楷書的點畫方圓兼備,八法皆備,也就是說書法的筆法在楷書中可以面面俱到、應有具有;而且從書法字體的大小角度來講,楷書有:大楷、中楷、小楷,對於學習書法的人,不應該只會寫大字,不會寫小字,或者只會寫小字不會寫大字吧,而是“大中小”尺寸的字都會寫,綜上所述,這就是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的原因。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皇甫荔
2019-03-08

答:感謝邀請!應該說楷書是書法入門的較好選擇,但楷書不是書法的基礎。自古以來書論一致認為“筆法、筆勢和結字”是書法的基礎,亦即書法三要素。

其一,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是共性的用筆規範,上千年來學書法的人都要遵守,所謂書法有“法”就是指這一點。古人學習書法一般都是先學習筆法,正如晚唐書論大家韓方明在《授筆要說》中所說的一樣:“昔歲學書,專求筆法。”現代書法大家潘伯鷹先生在《中國書法簡論》一書說:“除非我們不學習寫中國字,若要學習,便必須從筆法入手。”可見,筆法才是最基礎的書法要素之一。

其二,筆勢是構成字態和字像的基礎,有筆勢才有姿態,學書法不識勢就等於盲人摸象,只能照著點畫比著葫蘆畫瓢,弄不清其中的法度律規,最終難以精進,個性發揮時就不知不覺脫離“法”的規範了。

其三,結字就是常說的間架結構,亦即結字規律,這也是書法的基礎之一。

所以,真正懂書法的人就會告訴你,初學書法不是簡單地買本字帖自己臨摹就行了,而是要從學習筆法開始,否則就是學著畫字胡亂塗鴉了。這就正如晚清書法家徐謙在《筆法探微》中所說的一樣:“我國近三百年無領袖群雄之大書家出現,乃由於不講筆法之故”、“作書不求筆法而事臨摹,則無書。”又說:“自唐以後已罕創作,今人或有思創作者,又患不知筆法,信手塗鴉,徒成惡道”。所以,很多人學習書法多年豈不知自己只是寫的毛筆字而已,就是這個道理。

更多資訊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尚韻信息”,原創不易,感謝關注!

凌峯山颠
2019-03-08

個人意見

書法基礎是點的形態變化,線條的變化,各種轉折的變化,結體的三維空間二維分佈是基礎。

把書法基礎限定在一種楷體是也就死了。寫什麼都有楷書的影子,不利於後期拓展。

從毛筆出現篆,隸,行,草,楷演變來看,楷書受隸影響而漸變來的。

所以一切書法基礎並不是楷書。而是拆開後的東西,用筆的方法,結體分佈是基礎。

楷書已經到了頂峰,再有的變化都是蛇足,


書法的基礎必須是楷書嗎,為什麼?
张艳峰128
2019-03-08

有些人說楷書不是書法,我認為是不對的,從字面上講書法就是書寫的方法吧!那麼就是書寫的法規法則?比如美術的術語:畫法,應該是怎樣解釋呢?那就是畫畫的方法,那書法不就是書寫的方法了嗎!一些半瓶子醋總裝內行,寫不好有名就叫書法家了,其實,啥也不是!你楷書都寫不好,你怎麼叫書法家呢!練習寫字必須先練楷書,寫草書時能領會其中的變化,寫的字有道理,如你寫個蛇字你寫的跟蛇一樣那就不叫寫了,那叫畫!寫馬跟馬一樣也叫畫,寫好中國字,先做好中國人,出了點兒名就亂寫那不是書法,那是賣臉!你只要不要臉了那可以隨意了。有一句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強調的是功夫,有一些演員也裝書法家,看看你寫得是什麼呢?把屁股當臉,終究不是臉,還是放在褲子裡好一些!現在文盲少了人人都能寫幾個字,但是不要亂稱書法家,讓漢字健康的發展吧!m

庄宇长春子
2019-03-09

:

動和靜,正和奇:靜而能正能方,動而能奇能園,似乎是事物的轉變和變化的規律。

中國字與外國字不同,以方正為特點,離開了這個特點,就不是中國字。字的方正.是實用與美感的統一:。從實用美術方面,不但字的本身是方正,而且版面排列次序和結構也很方正,這就是靜止沒有流動變化的印刷美術製作,被認為不是書法。雖然如此,我認為就是走向書法過程的基礎。

小時從描紅、蒙摹、臨摹到離腕懸肘;進入動態豎式的書寫,就開始打破格局,不但在單字可以帶筆,而且字與字的之間的筆式,可以大小跳脫飛白與牽連,它的動態由靜正轉向動奇,就是成了書法。這是,大概不能逾越的書寫規律。它不可能像外國文那樣,用園筆從左向右的橫向圈寫。

所以正書,包括楷書,對初學寫字的就是基礎,因為橫平豎直就是奠定了字形結構,楷書在這方面,較其他正書更富有美感特點,可以提高初學者興趣,當然,在學楷書的同時,兼學其他正書,則有利於書寫技巧的提高。此後,在未從行草之時,先學篆書,再到隸書,這對行拖園轉的筆勢學習,以及轉入行草書的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