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10 個回答
甘肃高考志愿帮
2019-05-23

當然可以衝比成績高的學校。但是衝的時候要把握以下四條原則:

1、衝的分數或位次不能太多。分數最多衝5分,位次最多衝1100位。因為衝的多了是浪費你的寶貴的志願名額。

2、如果你只是盯住學校,就是常說的學校控,為進心儀的學校不管專業好壞,那就以分數和位次為標準,大膽的衝就行,能進學校就是勝利。

3、如果你是對專業有要求的,衝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學校招生計劃,如果該校在你省投放的所有專業你都接受,就是說沒有討厭的專業,衝就行了。但如果有你不喜歡或討厭的專業,就放棄這所學校,選另外的學校去衝即可!

4、衝的學校適合省外學校。因為省外學校在你省招生人數少,你要報衝他就兩個結果,要麼不投檔,要麼投檔被錄取,因為外省學校招生人數少,只要投檔就不會退檔。當然這是你符合學校招生章程規定的身體和其他條件。

還有17天高考了,祝願莘莘學子都能上心儀的大學,圓夢高考!

寝室最靓的崽
2019-05-23

這個是一定的,我們省是五個平行志願,我(爸媽)填志願的時候,兩個學校衝刺,兩個學校持平,一個學校保底。

我們學校當時是放在第一志願,畢竟按照往年的分數線,我的分數差了還挺多的,我當時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想去南京追男神,也不是很想去上海,想著肯定過不了線,就同意爸媽把我們學校放第一志願了🙄

結果各高校分數線下來那天我就被自己蠢哭了,我的分數剛剛好卡著我們學校的分數線🙂,我的小算盤落空了,追男神的道路好坎坷,枯了枯了。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一介书生945
2019-05-23

謝謝悟空邀請!

當然是可以衝一衝正常情況下,比自己高考成績高的學校了。

因為學校的投檔線,並不是學校確定,而是由報考該學校的所有考生們共同決定的。

正因為這個原因,前兩年投檔線高的院校,並不代表今年也就一定高,雖然現在實行平行志願,使得過去的大小年現象減少了,但並不等於就不存在。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假設某校2016年在河北招收30人,而報考的考生成績區間在626分~620之間,那麼,該校在河北的投檔線便是620分;

可是,等到了2018年的時候,從位次上看,應該是630~623分之間的考生報考該校才比較合適;而同樣是620分的考生,以最低位次來說,已經到了14606名,比2016年的13350名差了1256名,

以2016年的情況看來,同樣是620分的考生是不會被錄取的,可是,620分的考生也是完全可以報考一下的,因為實際上,本來應該報考的位次區間630~623之間,只有20人報考了該學校,那麼,就給後續的考生留出了10個名額,而620分的考生正好在後續的10個人中,

那麼,這位考生就會成功的衝進原來不可能去的學校。


事實上,山東大學在河北的錄取,就出現了上面的情況,而且比書生所舉例的還要嚴重。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從上圖可以看出,無論是2016年還是2018年,包括2017年的理科,錄取分數線都是在600分以上,而書生標誌為紅色的數字卻只有517分!

而當年,2017年的河北文科一本線,恰恰就是517分!!!

也就是說,有河北文科考生在2017年以一本線的分數去上了山東大學!!

而山東大學是什麼學校呢?

簡單點說吧,山東大學是985、211、雙一流大學,而一本線上的考生就竟然被錄取了!!這,簡直就是奇蹟。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書生綜述:考生是完全可以衝比自己經驗分數(位次)高的學校,而且完全有可能成功。當然,不能抱太大的希望,而且想要衝進去的話,一般來說,一定要服從專業調劑。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静听的小屋
2019-05-23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可以填,但要理智細心分析,不能盲目。下面來給你通俗地分析一下。

一、根據自願原則,你可以亂填,比如你可以填清華北大。但若分數不夠則錄不上,這就沒起到應有的作用。

所以,不能盲目填。

二、根據平行錄取原則,有6個學校可以填。我們一般要求學生用2個志願來衝較好的學校,再2個志願來報與自己成績相近的學校,最後2個志願用來保底,報比自己成績略低的學校。

三、這6個志願雖然是平行的,但錄取時仍然是從第1志願到第6志願順序檢索的。比如,錄到你這兒了,計算機檢索是先看你的第1志願,若符合錄取條件,則直接投檔到該志願學校,後面的5個志願就不會再看了。只有當第1志願不符合條件時,再才檢索第2志願,依次類推。所以,為了避免我們被較差的學校錄取,填志願時,要把好的學校填在前面,差的學校填在後面。

四、填志願時,學校當年的分數線是未知的。這樣填報志願就帶有一定的模糊性,不能精確定位。但這也同時帶來一定的機遇性,讓我們有可能衝擊更好的學校。

學校為什麼不先劃定分數線呢?因為學校自己劃定不了。比如,A大學先劃定分數線是590,可能B大學、C大學劃的線也都是590。那麼,最後可能是隻有10個人報A大學,1000人報B大學,5000人報C大學。這就很麻煩了,A大學沒錄滿,可以補錄,但明顯會降低自己的標準,對A來說,是不情願的。而C大學錄多了,本來只能錄2000人的,卻有5000人報。並且都上了線,那多的3000人怎麼處理?

所以,是先填志願,學校根據填志願的學生從高分往低分錄,錄滿為止。這樣才確定分數線,就是學校錄取的最後一個學生的分數。後面分數再低一些的就錄不上了。

五、知道了這些規則後,我們如何衝好的學校呢?

第一、根據往年情況,選擇分數線比自己略高一些的學校。但不能高太多,一般高出20分以上就幾乎沒戲了。

第二、結合學校地理位置看,一般位置偏僻一些,學校環境差一些的學校,報的人相對少。其中不乏好的學校,可以考慮。

第三、結合專業看。若要報好一些的學校,可以選擇學校中的一些冷門的專業。熱門專業估計錄取機率低很多。

第四、你可以有意識去做一些調查,去問和你分數差不多或稍高一點的學生,他們準備填什麼學校。可以多調查幾個高中學校的學生。若你只調查幾個人,可能一點作用都不起。若你調查幾百人了,就會有一個大致的方向了。

最後說明,所有學生填志願都是大致估算的,不可能百分百精準。做到自己無悔即可。祝你高考順利,最終如願以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我是一個高中老師,請多關注。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感动时代
2019-05-23

感謝悟空官方邀請。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對這個問題,或許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回答,因為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問題的結果當然會不同。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以我多年給不同的學生、親戚填報高考志願的體會來說,我認為“衝”與“不衝”,主要看考生的高考成績處於什麼位置來定:

1.超過當地省份一本線50分以上,最適合衝一衝。因為這個分數,在許多的省份都已經夠得著“985工程”重點高校,但又沒有足夠的把握。俗語說“高分區選學校、低分區選專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許多處於高分區的學生,本科或許都只是跳板,本科畢業後絕大多數學生都還會繼續考研深造。這樣,人生的第一文憑就顯得很珍貴!因此,儘量讀上更好的高校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2.超過當地省份一本線50分以下,也應該考慮衝擊一下比較好的“211工程”重點高校、甚至某些知名度相對比較低的“985工程”重點高校。這部分學生,儘管將來考研的比例相對下降,但仍然有比較高比例的學生四年後能夠考上研究生。因此,本科畢業院校作為該生的第一畢業院校,同樣很重要。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3.超過當地省份一本線20分以內的,我建議衝一下偏遠地區的“211工程”重點高校,畢竟“211”重點高校的名頭還是有相當好的知名度與影響力的,這在某種程度上,對將來的就業會有正面的助推作用。

4.基本上,對於那些當地省份一本線以下的,我不建議去“衝”,選擇自己滿意的專業為首選,選擇自己滿意的高校為輔選。因為這個分數段,怎麼衝都極難達到“211工程”以上的重點高校,就算錄取到了排名相對靠前的高校,也就是80分與78分的差別,沒有太多意義。倒不如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與專業,為將來的就業作好實質性的鋪墊。

不過,現在離高考畢竟還有十多天的時間,想這麼多還不如實質性的多讀點書,也許更有意義。

LaoHuang188
2019-05-23

謝邀!

可以衝,但是是有條件。

大家常聽說,志願填報要遵循“衝穩保”策略。

那麼,到底什麼是"衝穩保"志願策略?又如何填報“衝刺”志願?

所謂的"衝穩保"策略,就是建議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首先根據錄取的可能性把大學劃分為"衝刺的大學"、"穩妥的大學"以及"保底的大學"三個梯隊。

一個合理的層次:

研讀政策,合理設置志願層次

從整體志願表的角度出發,衝刺志願佔的比例應該要根據個人成績,以及不同省市的志願政策進行調整。一般填報“衝”的學校的數量是佔總數1/3左右。

以2017年遼寧省本科批為例,遼寧的考生可以填報7個大學志願,所以在衝刺大學的選擇範圍上的,考生一般可以選擇3個學校作為“衝一衝”的目標,後兩個為問“穩一穩”,最後兩個為“保一保”。

而不同的省市在志願數量,投檔比例的設置上面會有差異,在選擇衝刺志願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所在省市的相關規定!

填志願是不是一定要衝刺?

不是的!

一般情況下,對學校的重視程度高於一切的同學,更適合考慮怎樣去衝刺好的大學。(這樣才能忍受被好大學差專業錄取的逆差)例如未來打算考研、出國等的同學。

而如果有同學不小心發揮失常,只要差距不是特別大,也是可以嘗試繼續去衝刺心儀的學校的。

如果讀大學是將“就業”為首要目標,那麼專業的重要性大於一切!真的要好好考慮是否該“衝一衝”這個問題。

如何填報“衝刺”志願?

核心是什麼?

三個前提:

一是院校優先的同學。一般來說,即使你運氣好,衝進某所學校也不會有你滿意的專業在等你,如果你對專業無所謂或者說專業意向還不明確,只看重院校因素,那麼你適合衝一衝。

二是衝一衝的學校沒有你不滿意的專業,只要學校衝進去了,這個學校在當地招生的所有專業你都可以接受,且調劑的專業我都有能力學好,順利畢業拿到學位和畢業證。因為,大學“嚴進寬出”時代已過去。教育部陳寶國部長說過“玩命的高中,快樂的大學”這種現象要改變!

三是轉專業沒有條件限制的院校,那就可以用大家熟知的“衝一衝”。

一個:準則:

選擇衝刺大學的首要準則:拿考生的排名對比過去該大學的錄取最低排名,如果過去幾年或者一年這所大學的最低錄取排名與考生的接近,才適合把該所大學作為衝刺的大學。

有何技巧?

1、填報承諾“提檔不退當”的院校。查找那些“投檔比例小、招生數量大、投檔後只要填寫服從調劑的就不退當的院校(見招生章程)。如果有100%投檔的院校,優先選擇此類院校。一定要避免“先被提檔而後又被退檔”的情況。

例如,招生章程中,有的學校明確,如果考生選擇了服從調劑,就一定會被錄取;有的學校預留了機動招生計劃;專業錄取進程中,是不是通過志願優先的原則錄取等等。

2、填報那種錄取分數可能會有波動的學校。既然衝一衝提供的只是一種可能性,所選的目標學校的錄取成績必須不是很穩定的(我們看第一條數據,可以看到 2017 年到 2014 年各年的等位分數分別為 622、590、592、595,可以明顯看出 2014 年到 2016 年的等位分數異常穩定,波差很小,但是 2017 年的錄取分數突然變高,這樣的專業在 2018 年錄取分數有較大的機率會低於 2017 年的錄取分數,這就是可以衝的志願),或存在大小年的現象(如果前四年等位分,波浪型(大小年)比較明顯,從2014到2017,依次是低、高、低、高,那2018年錄取分數降低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所選目標院校的招生計劃發生明顯變化的,可以作為衝的學校。那我們就要找出那種錄取分數可能會有波動的學校,只有錄取分數線水平有起伏,考生才有可能衝上自己心儀的學校。本省的學校一般會比較穩定,省外院校的錄取分數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波動。

3、“衝一衝”院校之間的梯度設置。兩所以上衝一衝院校做平行的話,可以在基本並列的框架中,相隔3分左右,形成一個逐級下降的小梯形(也可零梯度),且院校不能選擇同一城市或同一類型的院校。

4、前面幾個志願全部填報衝一衝的院校,最後兩個做好充分保底。

5、事先填報好幾個能夠接受的冷門專業。

6、一定要選擇“服從調劑”,尤其是報考投檔比例大於100%的院校更需要。

衝一衝,能提高考生院校錄取的格次,也能把考生的高考成績最大化。但是,要高度警惕,“平行志願不平行”!不論填報幾個志願,對考生而言,投檔只有一次機會。因此,風險亦然巨大,如果做不到上述六點,還須理性衝,慎重衝。

另外,下面講講另一種極端的填報方式,也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七個平行志願為例,前五個為“衝一衝”,最後兩個為“保一保”。

只要我們最後兩個為“保一保”志願做充分了,前面的“衝一衝”就可以靈活運用。

例子1:

2017年填自願的經歷,重慶的考了608分,按照他的意思最差也要填重大,因為是985。按他的成績排位4200名,參考2016年的排位6000多名就能讀重大,妥妥的。他和他媽就是按照沖沖穩穩保保填的,重大就填在第三被錄取了,其實完全可以在確保重大能錄取的情況下前面五個都填沖沖沖沖衝再填重大保,因為有時好的大學可能會招不滿人而在補錄中降分錄取。後來的事實就是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都降分補錄的,我記得廈門大學是臨床醫學607。所以記住要查排位確保你的最低一個大學絕對能夠錄取的情況下要敢於博一把!

例子2:

比如說2017年黑龍江理科低分考生賭天大,459分就堵上了,而且500分以下的還不止一人!

也就是說,壓線考生為了儘量爭取進入上一層級的院校,所採取的常規策略,能上最好,去不成還有兜底的。

黑龍江理科考生,在2017年之前,如果要去天大,基本上要到620分以上,那麼2017年,竟然出現了459分去了天大,出了天大的新聞!

作者簡介

黃老師:職業規劃專家,從業20餘年,幫助過無數孩子走向成功!

有諮詢和需要幫助的家長和考生,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針對你的問題,會給你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考爸考妈帮帮帮
2019-05-23

當然可以。但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否則就浪費了一次高校專業填報的機會。

我是“考爸考媽幫幫幫”,以下內容對您有幫助,請點贊、關注、轉發。。。謝謝!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實際就是填報志願中的“衝”。

但是如果成績與“衝”的高校差距太大,根本沒有機會被錄取,豈不是浪費了一次機會。例如,以江蘇2018高考為例,391分(省排名1905名),你去衝清華北大,能進去嗎,簡直就是浪費機會,浪費感情。

高校的錄取分數一般都有一定的波動,所謂的“大小年”,但基本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個別現象個別對待,突然低分出現錄取現象更是特殊現象,一般是某個專業前一年錄取分數太高了,下一年沒人敢填報,才會出現下一年大幅度降分錄取。


我是“考爸考媽幫幫幫”,以下內容對您有幫助,請點贊、關注、轉發。。。謝謝!

下面我來談談高考志願填報中“衝”,怎麼衝。

1、“衝”,要有一定的分數限制。分數、排名接近可以“衝”。

現在的高考,基本是先出高考成績,再填報志願,再出各個高校錄取分數

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沒人知道目標高校的錄取分數,招生老師也是按照以往的省排名指導填報志願的,大概多少名可以填報,比較有希望錄取

例如,南京大學2015、2016、2017年的錄取分數排名在1891名、1837名、1857名,如果2018年考生成績在的排名2155名(390分),那麼可以“衝”。1905名(391分)“衝”,就更加有希望。


我是“考爸考媽幫幫幫”,以下內容對您有幫助,請點贊、關注、轉發。。。謝謝!

2、“衝”志願,“衝”高校,要做好專業調劑的準備。

985、211學校可以“衝”,衝進的學校,考生一般多是壓線錄取,被調劑專業的可能性極大,有時候熱門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比高校投檔錄取線高几分、十幾分。

例如,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是土木建築“老八校”之一,其他七校如同濟大學都是985、211大學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特色專業是建築類。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17年,車輛工程358分,材料類359分,分數不高。

但是特色專業:建築學380—387分,城鄉規劃379分,土木工程371—375分

380—387分的分數,在2017年985、211大學的分數都可以挑挑揀揀了,考生用360,370的分數去衝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建築學,被錄取了,“哭”都來不及。


3、填報志願“衝”高校,不如“衝”目標高校的專業(特別是目標專業)

既“衝”高校,又“衝”目標專業,錄取了高校又進了想要的專業,就完美了。


我是“考爸考媽幫幫幫”,以下內容對您有幫助,請點贊、關注、轉發。。。謝謝!

我是“考爸考媽幫幫幫”,以下內容對您有幫助,請點贊、關注、轉發。。。謝謝!

高考研究
2019-05-23

平行志願的規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輪投檔”(有些省份是多輪投檔,如山東省和安徽省)。

1、“分數優先”又稱為“位次優先”,也就是同科類考生按照位次(名次)排隊。先處理排在前面的考生。

2、“遵循志願”,錄取輪到某一考生時看其填報的志願,從第一個開始,如果第一個學校前面同學已經佔滿,就看第二個學校,第二個滿了看第三個,依次類推。這是我們能夠“衝”院校的邏輯前提。只要我們填報的院校有一所接受我們的檔案,投檔就結束了。

3、“衝”院校需要注意的問題:

(1)衝的院校全部專業都能夠接受,因為衝進去我們是低分進檔,專業被調劑的可能性非常大。

(2)衝的院校位次有一定的變化,我們有衝進去的可能。

(3)如果對專業要求較好,“衝”學校要謹慎!

如果你還有其他的志願填報問題,敬請關注“高考研究”。讓我們在孩子升學的道路上相互陪伴!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高考填報志願可以衝比高考成績高的學校嗎?
ericjar
2019-05-23

高考考學生,志願考家長。考出985的成績結果走一本也不是太奇怪的事。例如去年河北山東出現大面積的一本滑檔。再比如2017年身為三本的同濟浙江學院居然分數比同濟大學還要高。所以人心難測。如果你的分數很高,覺得報某所大學應該沒問題,結果你遇到一群瘋子,他們分數比你高單字比你小,明明可以讀更好的院校結果為了保險起見,降低檔次報考,結果你成績雖好但是放在他們中間,你就變差生,最後沒有被所報院校錄取。這就是人心難測。

所以如果你想考上比你分數水平還高的院校不是不可能。因為有人會降次填報,所以只能破釜成舟,冒險去填報稍微高一點的院校,如果爆冷,降分錄取,而你又是第一志願很有可能就是你。當然瞭如果報和你成績水平相差太多的院校這種可能就幾乎不存在了。例如你明明只有一本的分數,卻報考清華北大,錄取的可能行性為0。你只能在排名相近的院校裡沖一下。成功了還好,不成功立馬掉一個檔次。

有道升学规划工作室
2019-05-23

謝邀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是一批,往往只有5~6個學校志願供選擇,我認為只能衝一所,過多會浪費志願名額,給後面志願院校帶來壓力。衝的學校最好是學校層次,專業,地域都滿足意願,且每年錄取波動性非常大或者招生計劃突然增加很多,或者學校受到國家教育政策及就業形勢的影響,比如東北大學,湖南大學2017年降到雙一流b檔,18年大多省份錄取分數線都下降了,同時還有其他各種情況都應進行深入分析,不能盲目衝高;如果是二批往往有10個學校志願供選擇,我認為就可以衝2--3所,甚至更多,留足3所穩的,3所保的就行了。衝的學校也必須滿足至少專業都認可,不被調劑為重心設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