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悲慘的入侵物種,千辛萬苦來中國,被吃得連渣都不剩
史上最悲慘的入侵物種,千辛萬苦來中國,被吃得連渣都不剩
史上最悲慘的入侵物種,千辛萬苦來中國,被吃得連渣都不剩
史上最悲慘的入侵物種,千辛萬苦來中國,被吃得連渣都不剩
史上最悲慘的入侵物種,千辛萬苦來中國,被吃得連渣都不剩
史上最悲慘的入侵物種,千辛萬苦來中國,被吃得連渣都不剩
愛自遊愛旅遊
1/5 斑馬貽貝原產於黑海地區,以浮游生物為食,由於繁殖速度極快可以影響整個水體的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不過這也是中國最常見的水產品,中國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2/5 小龍蝦是中國20世紀30-40年代從日本引進,其攝食範圍包括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屍體等,食物匱缺時亦自相殘殺,因其食性雜、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而導致破環性危害,但是味道極為鮮美,都不夠中國人吃,所以堪稱最沒有出息的入侵物種。
3/5 牛蛙原產於北美,因叫聲似牛而得名,1959年牛蛙從古巴引入我國,牛蛙是兩棲類生物的天敵,因個體碩大,生長快,產量高,從而氾濫成災,曾經讓美國人無可奈何,但是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中國根本不夠吃。
4/5 羅非魚原產於非洲的坦葛尼喀湖,其食性雜,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而且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的水域中也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也能夠生長,堪稱強悍。但是在中國已經成為餐桌上食用最廣泛的魚。
5/5 食人魚原來分佈於南美洲的中南部河流,食人魚有膽量襲擊比它大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動物,而且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圍剿戰術”。但是這種魚在我們中國人面前,不是被用於清蒸就是紅燒。
2017-09-1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