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樂不思蜀”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5 個回答
闲坛故事汇
2018-12-11

這要“多謝”羅貫中,正是他的三國演義把劉禪描寫得如此不堪,以至於劉禪這兩個字便成了後人口中昏庸皇帝的代名詞之一。但是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真,民間形象不代表歷史形象,更不能代表歷史真相,所以劉禪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皇帝,我們只有從一些史料文獻中去查找一些蛛絲馬跡了,然後再將這些蛛絲馬跡逐漸拼湊,慢慢的接近歷史真相,因為我們沒有時光機,無法百分百的還原歷史。

公元263年,魏國伐蜀,劉禪投降,後被扣押在洛陽,有一次司馬昭宴請劉禪,在席間故意安排了蜀國的一些特有表演節目,當蜀國的樂器響起時,很多蜀國的舊臣都悲傷的痛哭起來,唯獨劉禪一個人吃吃喝喝,歡樂嬉笑,根本無動於衷,於是旁邊的人憤憤的說:“一個人,居然可以無情到這種地步!”而後,司馬昭又問劉禪:“你想念蜀國嗎?”劉禪答:“我在這裡很開心,不想念。”下面的人鬨堂大笑。(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左右皆笑。——— 三國志《蜀書. 後主傳》) 這便是樂不思蜀這個詞語的出處,出自陳壽的三國志,也是證明劉禪昏庸無能的證據之一。

那麼劉禪真的這麼沒用嗎?我們來講兩個事情。 第一,諸葛亮在世時大權獨攬,幾乎在蜀國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後來諸葛亮病逝,劉禪並沒有讓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繼承父親的職位,而是馬上收回丞相一職,劉禪自己親政,任命蔣琬和費禕共同輔政,並讓蔣琬主管行政,費禕主管軍事,把以前諸葛亮一人的權利,平均分配給兩個人,並讓他們互相監督,互相制衡。這樣一種老道的政治手法,是一個昏庸的皇帝幹得出來的嗎?

第二就是要講到樂不思蜀的其中奧祕了。 吳國的末代皇帝叫孫皓,這傢伙的性格可比劉禪剛烈多了,吳國滅亡後孫皓也到了洛陽,司馬炎接見了他,在聊天中司馬炎指了指孫皓坐的椅子,對孫皓說:“我在這裡放這張椅子等了你很久了,你終於來了。”只見孫皓不緊不慢的,都沒起身,也沒行禮,直接說:“我也在江東放了一把同樣的椅子,等你去坐。”同樣的,也是引來一陣鬨笑。劉禪的樂不思蜀引來了鬨笑,孫皓的這一番話也引來了鬨笑。

但孫皓卻在4年後被殺了,劉禪卻得了善終,所以多數人偏向劉禪的樂不思蜀其實是裝瘋賣傻。

可以說劉禪靠著自己弱智的表現,在洛陽舒舒服服的安度了晚年。 最後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劉禪並不像後人所想的那樣不堪,甚至是智障的感覺,由於篇幅有限,在這裡就不能一一跟大家探討了。

云水私语
2018-12-11

一、身為囚徒,性命隨時堪憂,哪裡敢當著征服者的面說懷念故土,很可能作為謀反之心的證據,身為楚囚,只能自保了。

二、晉統一天下已成定局,嘴硬毫無意義,只是徒增流血,保留一點血脈,也許是亡國之君唯一能做的吧

興亡之事,過眼雲煙,成敗不過他人口中談資,盡人事,對得起內心,聽天命,總有不如意之處,聊以自我寬慰吧。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如有不足,請多多包涵。

野闲人
2018-12-11

表面上看,劉禪樂不思蜀的原因是洛陽城乃中原繁華之都,而成都雖有天府之國之美稱,但在當時卻遠遠比不上洛陽。深層次的原因是劉禪故意裝瘋賣傻,顯的胸無大志,如果事情敗露,劉禪早就被晉主殺了。

卡尔的天空之城
2018-12-12

自從被子龍長阪坡三進三出救回後,劉禪明白,活下來才是硬道理,看誰笑到最後

风和日丽129078850
2018-12-11

他思不思蜀這時候沒有多大意義,如果能剛烈的死去,換句話說蜀國也不會這麼快滅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