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根據什麼漲跌的?

5 個回答
淡淡禅风
2019-05-19

股票漲跌背後的祕密到底是什麼,是資金嗎?是資金,但資金只是直接原因,有資金進入才會上漲,資金流出就會下跌,很簡單的邏輯。可是,資金又是因為什麼原因要進入流出?資金按投資的邏輯,可以分為價值投資和投機兩大類。

價值投資者買入的邏輯有兩種:一種是賺取估值修復的錢,另一種是賺企業成長的錢。比如說有色行業,因為宏觀經濟不景氣以及有色週期的影響,形成了超跌,這種行業中的股票就有估值修復的預期存在。而酒藥等行業,受經濟週期影響不大,很多資金投資這類公司,賺的就是企業成長的錢。比如貴州茅臺,10年間股價估價翻了幾十倍,但估值始終在30倍左右。股票是根據什麼漲跌的?

換言之,股票上漲的原因在價值投資者眼中只有兩種,一種股票價格超跌後,有估值修復的需求;另一種是企業經營的好,現在的價格相對明年的公司來說會形成低估。所以,股價還會上漲。

投機者拉昇股票的邏輯主要受情緒面影響,那怕是很虛無飄渺的原因也可以,只要讓人們相信,這隻股票還能上漲就行。比如創投中的市北,5G中的東方,他們現實中真的收益了嗎?沒有,但是隻要市場上的資金認可就行,認為他們還能漲,所以就會反覆的上漲。

股票漲跌的原因在價值投資者眼中是股價與內在價值之間導致的,而在投機者眼中是情緒面導致的。如果說到確定性上,自然是價值投資的做法更穩定,這也是為什麼長線投資者為什麼選擇價值投資標的的原因。因為,可以通過邏輯分析出,這隻股票未來會漲,有明確的目標。而投機標的出現是隨機的,在爆發出來前,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上漲。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贫民窟的大富翁
2019-05-25

股票的價格短期是交易的資金決定的,即買賣力量的強弱,長期是由股票的價格決定的。

所謂價值或者內在價值,簡單的說就是對資產未來真實盈利能力的作價。好比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臺每天能印刷出200張百元大鈔的印鈔機,其內在價值是另一臺每天印刷100張百元大鈔印鈔機的兩倍。

短期而言,各種情緒和謠言,都可能左右這兩臺印鈔機的市場售價,但長期而言,市場價格一定會反應兩者的價值比例。


原因是二者偏離時極小的偏離,也會被套利資金用龐大的槓桿抹平至小於交易費用為止,是資本逐利天性下的鐵律。


具體說,有三類因素同時作用於股票價格:(資產本身的)資產質量、(股票交易市場的)供求關係、(非理想投資人的)市場偏好,分別代表基本面、資金面、情緒面。

我們必須牢記這三大因素是同時作用於股票價格上面的,形成的即時均衡就是股票的交易價格,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實時報價。

當供求關係和市場偏好都處於惡化的狀況,單純的資產質量無法保持價格,更不能實現上漲。漲跌的幅度沒法量化,這個只能告訴我們價格變化的原因和方向。

股票是根據什麼漲跌的?

我們在物理學中都學過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股票是根據什麼漲跌的?

我們知道任何狀態下物體的運動狀態都是施加在它身上力的左右的綜合結果,同理,股票價格也是在三大因素作用下的外在顯示。


但是現實中,大多數投資者往往只重視自己比較熟悉或者擅長的一種因素,忽視另外兩種因素,這樣的話就會在另外兩種因素佔據上風並主導市場時進入尷尬期,並且時間一長容易對自己的投資體系產生懷疑,唯有“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深刻了解市場、瞭解自己,才能在股海的風浪中巋然不動,長盛不衰。

如果一個“價值投資者”對市場的供求關係和市場偏好一無所知,時間一久就會困惑不解,覺得市場先生不可理喻,不能真正把市場當做朋友,當做助手;如果一個“趨勢投機者”對資產質量一無所知,一定會在漲跌漲跌的紛繁現象中迷失自己,股海折戟。

2014—2015年期間,“銀粉”和“價值派”遭遇尷尬的主要原因就是隻看到了銀行和白馬股的資產質量優異,而忽視了市場整體供求和熱點變化,因此跑輸那段時期的市場漲幅中位數,直到去年資產質量主導市場時才真正揚眉吐氣。

很多投資者逆勢操作,和對三大因素的理解認識不足也有很大關係,比如近期有部分投資者因為白馬股業績有增長而急於加倉,沒有考慮到市場整體水位下降和市場熱點分流資金的情況,導致加倉的倉位不但沒有盈利反而被套。

所以,對三大因素的理解和在判斷交易體系如何進行配比,就成為了投資者構建投資思路的關鍵。


這就是價格漲跌的全面分析吧。

马里西亚
2019-07-23

初入股市的新人,完全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一隻只股票為什麼漲漲跌跌,為什麼有的票最近幾天在暴漲暴跌,有的又長期無量橫盤不動,有的長期往上或往下慢慢走趨勢。這股票背後是什麼力量在操控它的走勢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股票是一家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一股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先拋開所有的其它因素,僅僅按照公司的淨資產來算,股票就對應一定的價值。一隻股票上市流通後,根據公司每年發佈的業績報告,淨資產會產生變動,那麼股票也會相應地漲跌。這是最簡單的情況。

第二、當然股票的漲跌原因不會這麼簡單,在短期內如果有大量資金或股民看好某隻股票,價格就會產生劇烈波動,比如最近的中美貿易戰,中興通訊就被多數資金不看好,從而連續跌停,而好消息一來,股價又連續漲停,這說明突發消息、股民信心、經營狀況、資金面等方面都會影響股票價格,在短期內讓股價大幅度偏離淨值。極端情況下,有時候甚至一個謠言或者一個誤操作,都可能造成股價短期劇烈漲跌。

第三、長期來看,一家公司的發展趨勢及經營情況如果良好,比如以10年或20年來看,中間可能有1、2年的虧損產生回調,其它時間都是贏利的,那麼股價就會波動著以一條斜線緩緩向上而去,這種就是通常說的炒長線。市場上無論發生了什麼情況,短期股市無論怎麼波動,股勢最終都不會改變趨勢。

第四、再來說具體的每日漲跌,一隻股票會有很多的股東,其中有做短期差價套利的人,也有看好公司長期持有的人,也有技術派專做波段的人,他們對待股價的態度截然不同,股價漲跌一點點,他們的應對方式都不同,最終當天買進或賣出的人中,合力最大的那一方佔優,股價就朝著他們的方向波動。

所以買股票之前,一定要先確認自己的買入理由是什麼,買進以後根據當初的理由做一個持股策略,是長期持有嗎?還是短期持有。然後做好各種情況下的應對方法,當預判發生時,按照事先想好的策略操作即可。要知道,你的資金是可能變沒有的,而股市是長期存在的,所以每一筆交易都要珍惜,不貪心不恐懼,積小勝,少虧損,最終你的總資金會穩步成長,你才好意思跟人說你在炒股。

金融笔记
2019-07-22

股票價格的成交機制是撮合制,由賣方跟買方自由競價後自由成交的。我出15買,剛好在那個時間節點,有人願意出15賣,股價就會以15來成交。

我們再看每一筆成交,都是有一個買一個賣的,也就是說,任何一筆成交的買賣雙方都是觀點相反的,同樣一個價格有人看好買入,有人看空賣出。所以,股票屆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叫:沒有分歧就沒有交易

股價漲跌是由這支股票上所有參與資金的多空看法決定的

我們把參與股票的資金標註上看多跟看空,如果看空跟看多的資金是1:1,那麼所有想賣的人就剛好把所有股票賣給了想買的人。但是如果看空跟看多的資金是1.5:1,那麼,在這個價位上,有0.5看空的人手裡的股票在這個價位是賣不掉的,他們如果想賣掉股票就必須要以更低的價格出售才能賣掉。

當0.5中的一部分人把賣出價下調了1塊錢,原先覺得貴而不願意買的人中就會有一定比例的人覺得新的價格很合適,就出手買了。

顯而易見,股票價格是由參與交易的投資者的買賣意願決定的。看好的人多,買的就多,股價就會上漲,反過來就會下跌。

內幕消息,基本面信息,技術分析,趨勢信號,所有的一切共同決定了股價的漲跌,只是看誰的力量佔上風

股市其實是一個生態,會有各種各樣信奉不同投資理念的人,有人靠內幕消息,有人看k線,有人看財務報表這樣的基本面信息,還有人靠趨勢分析,不同的人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在某個時間點,哪一類人佔上風,股價就會向這類人預期的方向走。

比如,趨勢風格是某隻股票的主流,而某個時間點趨勢交易者覺得股票要跌應該賣出,因為都在賣,股價就跌了,而股票可能被一些價值投資者或者看消息的人買走了。

同樣,如果有大資金提前獲得了某支股票的利好消息,提前買入拉高了股價,而做價值的覺得這個價位太高了就賣掉了股票,籌碼也又一次轉移。

所以,最終股價的漲跌,是由這支股票裡佔多數地位的投資者對信息的判斷決定的

這裡也插一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股票也是這樣,不同投資風格的人互相之間看不上,搞價值的人覺得看k線炒股是瞎搞,搞短線的人理解不了搞長線的人天天守著幾隻不漲的瘟股幹什麼。這就導致經常有些股票上同類投資風格的人扎堆,從而股價表現出這類投資風格的走勢。

更多財經知識,歡迎關注金融讀書筆記的頭條號!

万源工作室
2019-07-21

這個問題簡直就是完全開放題。。。有人掛出買單跟賣單,然後有人去接受這個價點擊買賣出,那這個價格就出來了。。如果你是問技術分析上股票何時升何時跌,最簡單的回答是跌夠了就會升,升夠了就會跌。選擇買點最好是在認為跌夠了,認為在下跌的股票要變向了(跌變向就只能是橫盤跟上漲)剛好走到了支撐位就考慮買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