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前期美國航母部隊的中堅力量
燃燒島鏈
1/33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英文:Yorktown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國在二戰間期設計的航空母艦,是繼列剋星敦級與遊騎兵號航空母艦後的第三款艦隊航空母艦。在埃塞克斯級航母前,本級艦一直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中堅力量。
2/33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的設計受到華盛頓海軍條約及倫敦海軍條約的噸位限制,然而相比上一代的遊騎兵號,其更適用於美國海軍的戰略及戰術運用,既可搭載大量飛機,同時具有優越的速度與續航距離,只是水下防禦有所不足。
3/33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是美國在1930年代經濟危機後、羅斯福新政實施期間,根據經濟復興法案撥款建造的,一共建造了3艘。前兩艘“約克城”號和“企業”號在二戰爆發前服役,3號艦“大黃蜂”號則在裁軍條約失效後趕工建造,趕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服役。
4/33 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按照條約美國海軍可建造排水總量135000噸的航空母艦,但每艘新造航母的排水量不得超過27000噸,而兩艘獲准由其他艦船改建的航母每艘則不得超過33000噸。
5/33 美國當時的“列剋星敦”號與“薩拉託加”號兩艦由戰列巡洋艦改造為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在官方上佔去66000噸。實驗性質的蘭利號航空母艦則不計算入噸位總量之內,因此海軍在字面上只有69000噸可用作建造新航母。
6/33 1922年到1929年間,美國海軍建造及維修署、海軍航空署及海軍事務委員會均在鑽研新式航空母艦設計,而新設計最大的爭論,正是如何“有效地”運用餘下的噸位。焦點在於航母數量與大小,倘若採用小型化13800噸的方案,則海軍可新增5艘航空母艦;倘若採用較大型方案,則建造數量較少,為4艘17250噸級或者3艘23000噸級。
7/33 新建航母數量與大小的爭論背後,牽涉到航母各方面的運用疑難。首先是航速方面,由於當時沒有艦載雷達技術,航母很容易遭敵軍艦艇發現,必須可以高速逃脫,美國海軍內部一致同意航母應有高速航行能力。然而航母的航速愈高,引擎的空間便愈大,自然佔用更多噸位。
8/33 第二是防禦能力,大型航母如列剋星敦級,可裝設抵禦巡洋艦火炮的裝甲,甚至設有重巡洋艦級別的8英寸火炮反擊,至於小型航母則無可避免較弱。然而,海軍同時要考慮飛行設施問題,倘若小型航母犧牲防禦,而換取更多機庫空間,則兩艘小型航母的載機量比一艘大型航母多,可更有效運用條約噸位。
9/33 大型航母設計雖在航海及執勤性能上,都遠勝小型設計,但整體可建造數量卻相對較少,且在戰後緊縮軍費的情況下難以建造。另外,大型航母設計使海軍航空力量集中在少數軍艦,使艦隊在單次攻擊損失全部航空力量的風險增加。
10/33 更何況美軍仍未有實際的航母執勤經驗,大部分的設計均欠缺充足現實基礎。比如海軍內部主張不建造艦島,以擴闊飛行甲板;大部分將官都相信航母只會跟從戰列艦的大艦隊作戰,擔任輔助角色,無須最佳性能。
11/33 1929年,在日內瓦海軍裁減會議與建造巡洋艦的爭議聲下,一艘小型航母設計列入該年度的美國海軍撥款法案,聯同巡洋艦撥款,獲得美國國會兩院通過,最終成為排水量13800噸的遊騎兵號航空母艦(亦稱突擊者號)。
12/33 然而就在法案辯論之時,美國海軍舉辦了第9號艦隊解難演習。在約瑟·李維的領導下,“薩拉託加”號航母在演習中充分展現了大型航母的獨立戰鬥力、機動性及強大打擊力。之後1930年至1933年的演習,列剋星敦級的兩艘大型航母也延續了上述的優點。
13/33 1930年,美國海軍事務委員會提出修正討論,建議將來多建造一艘小型航母,以及兩艘增大噸位的中型航母。小型航母可用作跟從戰列艦作戰,而中型航母則可獨立成為打擊力量,既滿足海軍的戰術需要,又盡用餘下噸位。
14/33 有關中型航母設計的爭論內容與遊騎兵號時相同,分別在航速、防禦及艦載機三方面。在航速方面,除了代表海軍航空署的凱利·屠納中校接受較低航速,以換取其他設施空間,其他部門大體同意將航速由29節提升至32.5節。
15/33 在防禦方面,焦點集中在減少飛行甲板遭空襲癱瘓的機會及整體防禦裝甲。針對首項問題,海軍航空署曾提出建造雙層飛行甲板、設置機庫彈射器以及增加升降臺,以提升飛機升降效率,然而這些裝備連同裝甲等,都不是中型航母設計噸位所能負擔的。
16/33 裝甲方面,新型航母的定位為防禦輕巡洋艦的6英寸火炮、空投炸彈及空投魚雷攻擊,但礙於噸位所限而要有所妥協。最後在艦載機方面,當時航空署正制訂新的航空團組合,新艦的航空團應由4支小隊各18架飛機組成,共72架飛機,然後再加上若干替補。。不過由於計算方法不同,估算新艦的飛機數量可超過90架。
17/33 軍事務委員會亦根據列剋星敦級的服役經驗,認為艦島無損飛行作業,故此決意要在新艦增設艦島,以有效排走鍋爐廢氣。
18/33 1932年初,海軍事務委員會終於從多項設計中,選擇了排水20000噸、長770尺、寬80.3尺、120000軸馬力,最高航速32.5節、搭載90架艦載機的方案。然而國會以經濟蕭條為因,並未撥款建造新型航母,使設計又再拖延,期間海軍部長曾要求軍部研究裝設8英寸火炮的27000噸方案,但最終流產。
19/33 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後,海軍造艦計劃終於獲得政治上的支持。首先,小羅斯福動用全國工業復興法的資金,以援助失業造船工人為名,撥款建造兩艘航空母艦及若干驅逐艦,這批資金無須經正常國會程序撥款。最終爭論的中型航母設計變成了最初的兩艘約克城級航空母艦。
20/33 1934年5月21日,按照1932年的航母設計藍本,約克城級航母首艦CV-5“約克城”號(第三艘以約克城命名的艦隻)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工建造,2號艦CV-6“企業”號(第7艘以企業命名的艦隻)於1934年7月6日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工。
21/33 二戰爆發後,美國不再受裁軍條約限制。加之1936年,日本退出海軍裁軍談判開始建造大型的翔鶴級航空母艦。美國海軍因此在1938年通過海軍擴建法案又追加多建造一艘航空母艦,以應付戰爭需要。
22/33 由於時間緊迫,海軍事務委員會只能提出沿用約克城級的設計,但同時附帶多項改良,特別是將新艦的鍋爐與輪機交錯配置,以減低風險,可以說是約克城級改進型。CV-8“大黃蜂”號(第7艘以大黃蜂命名的艦隻)於1939年9月25日在諾斯洛普·格魯門造船廠鋪設龍骨。
23/33 約克城級航母充分吸收了之前美國海軍改裝、設計、建造航空母艦的經驗,採用了開放式機庫,擁有3部升降機,飛行甲板前端裝有2具彈射器,另外在機庫也設置了2具彈射器,緊急情況下艦載機可以通過其從機庫中直接彈射起飛,但後來在戰前已發現其效率低下,遂取消了這項不實用的功能,於1942年中途島海戰後拆除。
24/33 飛行甲板前後安裝了兩組攔阻索,飛機可以在飛行甲板的任一端降落,但艦艏降落設施也因鮮有使用,而在後來拆除,其他飛行設施則未有顯著更動。木製飛行甲板沒有裝甲防護,艦橋、桅杆和煙囪一體化的島式上層建築位於右舷。從約克城級開始,美國航空母艦的島式上層建築和煙囪連為一體,從而形成了美國航空母艦的基本形式。
25/33 約克城級航母和之前建造的“遊騎兵”號航母相比,增大了艦體和航速,同時加強了水平和水下防護。約克城級“大黃蜂”號與前兩艘相比配置大體相同,艦體和航速稍有增大,同時加大了水面和水下防護。“大黃蜂”號也保留了不實用的機庫彈射器,在日後被移除。不同的時,其率先升級了火控系統、延長了飛行甲板,並擁有較大的艦艏。
26/33 約克城級航母艦艏及艦艉各設有4座,共8座單管5英寸\/38高平兩用炮,分別置於左舷及右舷飛行甲板;艦島前方及後方各設有2座,共4座四聯裝1.1英寸\/75高炮;艦體各處共有24挺0.5毫米勃朗寧機槍。
27/33 1939年,美國海軍武備署已著手處理艦隊防空炮落後問題,並在1940年開始生產博福斯40毫米高炮及厄利孔20毫米防空炮,分別替換1.1英寸\/75高炮及0.5毫米勃朗寧機槍。1941年建成的“大黃蜂”號,已將24挺勃朗寧全數更換為單裝20毫米\/70防空炮,1942年2月,增至30門,7月又增至32門,同時再添置1座四聯裝高炮。
28/33 “約克城”號在珍珠港事件後於1942年在美國東岸更換部分勃朗寧機槍,然後趕往太平洋;“企業”號則在空襲東京前夕,一次過安裝了32挺單裝20毫米防空炮,使其防空火力較同級艦較優。1943年“企業”號回國大修之機,開始大幅加裝防空炮。到1945年,“企業”號的防空武器已增為11座四聯裝博福斯炮、5座雙聯裝博福斯炮及16挺雙聯裝20毫米防空炮。
29/33 約克城級航母在服役之初,仍搭載二戰前的飛機,包括格魯門公司的F2F戰鬥機及F3F戰鬥機、馬丁公司的魚雷-俯衝兩用BM轟炸機及諾斯洛普公司的BT俯衝轟炸機。“約克城”號與“企業”號在1941年換上F4F戰鬥機,並在1942年換上SBD轟炸機、TBD轟炸機及TBF轟炸機,較晚服役的“大黃蜂”號在1942年才換上F4F,並在服役之初使用SBN轟炸機。
30/33 1943年晚期,“企業”號換上F6F戰鬥機,到1944年中,“企業”號曾混合F6F及F4U戰鬥機,並換上SB2C轟炸機。此時“企業”號一般會攜帶超過34架戰鬥機、21至30架俯衝轟炸機及14至16架魚雷轟炸機。1945年,“企業”號改裝為夜戰航空母艦,其航空團專門負責晚間及破曉前的戰機戒備,艦載機數量下降至53至61架,並且全由裝設雷達的F6F及TBM“復仇者”組成。
31/33 標準排水量20100噸,滿載排水量25900噸;艦長246.74米,寬33.38米,吃水7.9米;9臺鍋爐,4臺蒸汽輪機;最高航速32.5節,續航力12500海里\/15節;編制2700人。
32/33
33/33
2019-07-0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