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裝備戰列艦“心臟”的美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燃燒島鏈
1/17 “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是世界上最大的補給艦,美海軍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補給船,為航母編隊提供了支撐其在海外長期作戰的浮動基地。
2/17 “薩克拉門託”級集艦隊油船、軍火船和冷藏補給運輸船3種後勤支援艦的功能於一身。由於空間和排水量大,該級艦也配備一些可對其他艦艇進行有限維修和保養的設施。
3/17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屬有很多油船、彈藥船及補給艦,但缺少擁有航行補給系統的綜合補給艦,在策劃硫磺島戰役時仍然遇到了補給的難題。
4/17 當時美海軍陸戰隊要求海軍在登陸前對該島實施10天的連續炮擊,但美海軍沒有掌握航行補給彈藥的技術,所載彈藥僅能夠炮擊3天,如果要補充彈藥則必須退到遠離戰區的錨地。
5/17 為解燃眉之急,在海軍後勤編隊任職的伯頓上校提出了被稱為“伯頓傳輸索具”的航行補給系統。“伯頓傳輸索具”和“尼米茲應急索具”,進行海上加油、彈藥和給養補給,一定程度地解決了航空母艦特混編隊的海上補給問題。
6/17 從表面看,美海軍海上補給問題在戰時似乎得到了解決,但指揮艦隊遠征作戰的阿利•伯克卻敏銳地洞察到,問題遠未得到根本解決。
7/17 阿利•伯克海軍上將在50年代出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後,“多種物資一站式補給艦”的概念便從頭腦中走上設計圖紙,並走進造船廠最終成為現實。
8/17 阿利•伯克在1957年由他親自主持的海軍航行補給會議上,正式提出設計建造“一站式補給艦”和研製一種從補給艦的貨艙、油艙到接收艦的彈藥艙、乾貨艙和油艙之間的自動化航行補給系統。
9/17 阿利•伯克要求新的補給艦能夠兼具彈藥船、乾貨船和油船的3種功能,並且擁有較高的航速和配備作為航母戰鬥群組成部分所必要的武器系統、傳感器和通信設備。
10/17 在阿利•伯克的直接推動和主持下,“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誕生了。首艦“薩克拉門託”號(編號AOE-1)於1961年6月30日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的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鋪設龍骨,1963年9月14日下水,1964年3月14日正式服役。
11/17 “薩克拉門託”級四艦的主機來源於取消建造的“衣阿華”級戰列艦BB-65“伊利諾”號和BB-66“肯塔基”號。
12/17 “薩克拉門託”級採用平甲板型結構,貨艙、彈藥艙及油艙均設在露天甲板以下,露天甲板以上部分大致分為5段:最前面是艦首區,安裝有防衛作戰武器。
13/17 艦尾為直升機平臺,可搭載2架CH-46E“海上騎士”直升機;在艦首區之後和艦尾直升機平臺之前,是前後兩段上層建築,駕駛室、軍官居住艙以及醫院等設在前部上層建築內。
14/17 可運載17.7萬桶燃油、2150噸彈藥、500噸乾貨和250噸冷凍補給品。艦上共設15個補給站,其中左舷9個(4個液貨補給站,2個導彈補給站和3個雜貨補給站),右舷6個(2個液貨補給站和4個乾貨補給站)。
15/17 此外還有3個雙軟管燃油接受站,5個單軟管燃油接受站。有的補給站採用雙軟管雙探頭加油系統,可同時向航空母艦傳送船用油和航空用油。船上配置2部5噸起重機,1部15噸起重機。
16/17 空載排水量20144噸,滿載排水量53000噸;艦長242.32米,寬32.6米,吃水11.9米;4臺V2M型鍋爐,2臺通用公司蒸汽輪機;最高航速26節,續航力6000海里\/25節;編制601人。
17/17 1座Mk-29型八聯裝“北約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Mk15“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4挺12.7毫米機槍;3架UH-64E“海上騎士”直升機。
2018-12-1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