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銀行理財產品你敢不敢投資?為什麼?

10 個回答
银行研究僧
2019-07-19

我是銀行從業者,曾經在同事間做過一個簡單的調查:目的是看銀行從業者平時都選擇哪些理財手段。有的人比較激進,喜歡購買股票、基金,有的人則相對保守辦理大額存單。這兩類人群幾乎佔了調查人群的一半左右。剩餘一半的人群全部選擇的是銀行自營理財。

我是銀行從業者,曾經在同事間做過一個簡單的調查:目的是看銀行從業者平時都選擇哪些理財手段。有的人比較激進,喜歡購買股票、基金,有的人則相對保守辦理大額存單。這兩類人群幾乎佔了調查人群的一半左右。剩餘一半的人群全部選擇的是銀行自營理財。
銀行人自己都購買的自營理財,你為什麼不敢買?
資管新規將會對銀行理財帶來三大改變:打破剛兌、去資金池、理財淨值化。這三大改變有一個過渡期,過渡期到2020年為止。過渡期結束以後,銀行理財將會變成非保本的淨值化理財。請注意,這些銀行理財產品的形式發生了變化,但是內核沒有變,投資標的沒有變,風險等級沒有變。這些變化只是為了讓銀行理財變的更加規範,讓銀行的理財業務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
為什麼監管機構非要將保本理財變成非保本?這不是與老百姓對著幹嗎?其實恰恰相反,這是在保護老百姓。

我是銀行從業者,曾經在同事間做過一個簡單的調查:目的是看銀行從業者平時都選擇哪些理財手段。有的人比較激進,喜歡購買股票、基金,有的人則相對保守辦理大額存單。這兩類人群幾乎佔了調查人群的一半左右。剩餘一半的人群全部選擇的是銀行自營理財。
銀行人自己都購買的自營理財,你為什麼不敢買?
資管新規將會對銀行理財帶來三大改變:打破剛兌、去資金池、理財淨值化。這三大改變有一個過渡期,過渡期到2020年為止。過渡期結束以後,銀行理財將會變成非保本的淨值化理財。請注意,這些銀行理財產品的形式發生了變化,但是內核沒有變,投資標的沒有變,風險等級沒有變。這些變化只是為了讓銀行理財變的更加規範,讓銀行的理財業務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
為什麼監管機構非要將保本理財變成非保本?這不是與老百姓對著幹嗎?其實恰恰相反,這是在保護老百姓。

之前,銀行為了吸引客戶,會把理財利率標的高高的。銀行如果投資那些風險較低的資產,收益肯定高不了,所以銀行會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投資風險較高的資產。既然有風險,就有賺有賠,銀行也不例外。

如果銀行賠了,告訴客戶:你的理財賠了,本金受損失了。客戶下次肯定不再購買這家銀行的理財,不僅丟失客戶,還影響銀行聲譽。基於此,之前投資失敗的銀行就會利用資金池填補上一次投資賠的錢。你應該也能想到,久而久之,這樣會積累大量的風險。這種風險會慢慢侵蝕銀行的傳統存款業務,導致銀行出現大規模風險事件。

現在,銀行統一設定基準淨值,根據投資標的的經營業績,計算淨值。淨值差乘以份額就是客戶的收益。客戶自負盈虧,銀行風險得到緩釋,銀行自己承擔因為投資不利造成的客戶損失。對於投資能力較好的銀行,理財經營業績也會很好,理財客戶可能得到比以前更高的收益。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

晴天阅
2019-01-14

臨近年底大大小小的商業銀行都推出了一系列的儲蓄計劃和產品,除了大額存單和三年期的定期儲蓄利率有所上浮之外,銀行的理財產品利率也是有所上浮並且風險一直偏向於二級以內,所以說只要是正規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是完全可以放心購買。

以我老家甘肅銀行5萬元以上的理財產品為例,匯福系列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一共分為三級。其中一二級佔了推薦理財產品中的80%,半年期的年化率收益達到了4.5%,一年期風險為二級的同系列理財產品收益率達到了5.1%。同央行規定的基準利率來看收益率還是非常的誘惑。

雖然以上理財產品並沒有提供完整的保本保息承諾,但一般的地區性銀行和國有銀行商業銀行他們所推出的一系列理財產品,基本上都屬於保本保息。存款這麼多年也一直傾向於穩健型的銀行理財產品,還從未見過有哪些不支持剛性兌換風險大到無法保證本金的產品,銀行的風控要比我們想象的嚴格的多。

所以說只要是對自己所在的銀行有一定的信心,在購買相關理財產品之前,仔細看清是否屬於保險系列詢問是否保本保息,如果在自己的風險接受能力之內是完全可以放心的信任銀行理財產品的。

臨近年底大大小小的商業銀行都推出了一系列的儲蓄計劃和產品,除了大額存單和三年期的定期儲蓄利率有所上浮之外,銀行的理財產品利率也是有所上浮並且風險一直偏向於二級以內,所以說只要是正規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是完全可以放心購買。

以我老家甘肅銀行5萬元以上的理財產品為例,匯福系列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一共分為三級。其中一二級佔了推薦理財產品中的80%,半年期的年化率收益達到了4.5%,一年期風險為二級的同系列理財產品收益率達到了5.1%。同央行規定的基準利率來看收益率還是非常的誘惑。

雖然以上理財產品並沒有提供完整的保本保息承諾,但一般的地區性銀行和國有銀行商業銀行他們所推出的一系列理財產品,基本上都屬於保本保息。存款這麼多年也一直傾向於穩健型的銀行理財產品,還從未見過有哪些不支持剛性兌換風險大到無法保證本金的產品,銀行的風控要比我們想象的嚴格的多。

所以說只要是對自己所在的銀行有一定的信心,在購買相關理財產品之前,仔細看清是否屬於保險系列詢問是否保本保息,如果在自己的風險接受能力之內是完全可以放心的信任銀行理財產品的。

陆燕青
2019-10-16

銀行理財產品乃性價比最高、安全性很強的投資品種,完全可以放心投資。各家銀行理財產品銷售十分熱銷,經常起售幾天就被銷售一空。

2018年4月,國家銀-監-會“禁止保本型理財產品 ”,但是其中還有一個過渡期,到2020年12月31日截止。屆時銀行或出臺新規,細化銀-監-會的政策,儲戶們可伺機而動、隨機應變。

即使2021年1月份開始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但是,相比之下,除了銀行定活期存款,各大銀行的自營的理財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即使是銀行存款,現在都只有50額度的保險,此乃世界通行的金融制度。

建議投資者今後購買省級銀行或者省會銀行,此類銀行屬於國有商業銀行,投資風險較低,收益高於國有四大銀行。但是其風險明顯低於縣級銀行或者農村商業銀行。

保本型理財產品,顧名思義,就是在協議中有銀行承諾,無論發生任何問題銀行都保證客戶到期可以拿回全部本金。現在國家打破“剛性兌付”,亦是與國際接軌,無需大驚小怪。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敬請點贊關注,順祝工作快樂!


銀行理財產品乃性價比最高、安全性很強的投資品種,完全可以放心投資。各家銀行理財產品銷售十分熱銷,經常起售幾天就被銷售一空。

2018年4月,國家銀-監-會“禁止保本型理財產品 ”,但是其中還有一個過渡期,到2020年12月31日截止。屆時銀行或出臺新規,細化銀-監-會的政策,儲戶們可伺機而動、隨機應變。

即使2021年1月份開始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但是,相比之下,除了銀行定活期存款,各大銀行的自營的理財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即使是銀行存款,現在都只有50額度的保險,此乃世界通行的金融制度。

建議投資者今後購買省級銀行或者省會銀行,此類銀行屬於國有商業銀行,投資風險較低,收益高於國有四大銀行。但是其風險明顯低於縣級銀行或者農村商業銀行。

保本型理財產品,顧名思義,就是在協議中有銀行承諾,無論發生任何問題銀行都保證客戶到期可以拿回全部本金。現在國家打破“剛性兌付”,亦是與國際接軌,無需大驚小怪。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敬請點贊關注,順祝工作快樂!


厚金说
2019-01-13

理財產品中銀行理財產品可以說是性價比最高的一類,為什麼不敢投資?近幾年P2P理財平臺不斷“爆雷”,可能對於銀行理財也有著極大的影響,認為銀行理財已經不適合投資了。但是,銀行理財的“爆雷”,可以說很低很低,安全係數很高。

一、銀行理財是敢投資的。

銀行理財分為五個風險等級,這裡指的敢投資並不是所有風險等級的產品而是中低風險等級一下的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有五個風險等級,R1-R5,常見的標識為:低風險、中低風險、中等風險、中高風險、高風險。而中等風險及以上風險的理財產品,本金可能存在著一定的損失,但是,銀行方面往往常見的為中低風險、中等風險理財。風險程度不高,並且沒有進行本金償還的情況幾乎沒有。

而常見到中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不敢投資的呢?風險很高嗎?並沒有。產品投資標的:國債、國債逆回購、銀行存款、大額存單、高信用企債、貨幣基金、其他銀行理財等。這種渠道的投資,有多大的風險呢?風險很低。

二、銀行理財也是需要了解透徹以後再進行投資,真正的銀行理財才具有更高的投資價值。

銀行理財不一定就是銀行理財,往往投資者認知的就是在銀行購買的理財就是銀行理財,其實並不是。銀行屬於金融機構,也存在代銷產品,保險理財,其他金融機構理財等。所以面臨存在著代銷產品的情況,就需要在認購時詢問清楚,只有清楚了才能夠更好的規避風險。理財中,銀行理財還是質優的。

作者不易,多多點贊,十分感謝!

A亚特斯
2019-02-23

隨著資產新規的執行,銀行也開始紛紛成立自己的理財子公司了,對於銀行這一系列的動作,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否就是說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安全了?普通投資者還能不能投銀行理財產品?

個人認為不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而從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來看,並不差,尤其是最近債市表現非常不錯的情況。部分固定收益率產品的收益率甚至超過6%的收益,應該說還是不錯的。

隨著資產新規的執行,銀行也開始紛紛成立自己的理財子公司了,對於銀行這一系列的動作,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否就是說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安全了?普通投資者還能不能投銀行理財產品?

個人認為不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而從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來看,並不差,尤其是最近債市表現非常不錯的情況。部分固定收益率產品的收益率甚至超過6%的收益,應該說還是不錯的。

那資管新規和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影響?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銀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開始逐步退出舞臺

資管新規以後,銀行已經不能在發行新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了,現存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允許存續,但不能新增了。所以還是有,但是額度珍貴,一般只給大客戶定製用。

到了2020年底的過渡期後,所有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都要退出舞臺。

隨著資產新規的執行,銀行也開始紛紛成立自己的理財子公司了,對於銀行這一系列的動作,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否就是說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安全了?普通投資者還能不能投銀行理財產品?

個人認為不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而從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來看,並不差,尤其是最近債市表現非常不錯的情況。部分固定收益率產品的收益率甚至超過6%的收益,應該說還是不錯的。

那資管新規和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影響?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銀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開始逐步退出舞臺

資管新規以後,銀行已經不能在發行新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了,現存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允許存續,但不能新增了。所以還是有,但是額度珍貴,一般只給大客戶定製用。

到了2020年底的過渡期後,所有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都要退出舞臺。

從五大行的理財產品來看,保本型的理財產品佔比都不算很高,其中最高的也就是中國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佔30.47%,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真正保本的產品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是投資者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剛性兌付的,這個是不對的。

隨著資產新規的執行,銀行也開始紛紛成立自己的理財子公司了,對於銀行這一系列的動作,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否就是說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安全了?普通投資者還能不能投銀行理財產品?

個人認為不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而從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來看,並不差,尤其是最近債市表現非常不錯的情況。部分固定收益率產品的收益率甚至超過6%的收益,應該說還是不錯的。

那資管新規和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影響?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銀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開始逐步退出舞臺

資管新規以後,銀行已經不能在發行新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了,現存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允許存續,但不能新增了。所以還是有,但是額度珍貴,一般只給大客戶定製用。

到了2020年底的過渡期後,所有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都要退出舞臺。

從五大行的理財產品來看,保本型的理財產品佔比都不算很高,其中最高的也就是中國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佔30.47%,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真正保本的產品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是投資者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剛性兌付的,這個是不對的。

而股份制銀行當中,部分銀行保本類的理財產品反而佔比更高。其中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和浦發銀行是股份制商業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主力軍,保本型理財產品發行量分別達到了234、147和120款,其中浦發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佔比99.17%。

隨著資產新規的執行,銀行也開始紛紛成立自己的理財子公司了,對於銀行這一系列的動作,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否就是說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安全了?普通投資者還能不能投銀行理財產品?

個人認為不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而從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來看,並不差,尤其是最近債市表現非常不錯的情況。部分固定收益率產品的收益率甚至超過6%的收益,應該說還是不錯的。

那資管新規和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影響?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銀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開始逐步退出舞臺

資管新規以後,銀行已經不能在發行新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了,現存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允許存續,但不能新增了。所以還是有,但是額度珍貴,一般只給大客戶定製用。

到了2020年底的過渡期後,所有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都要退出舞臺。

從五大行的理財產品來看,保本型的理財產品佔比都不算很高,其中最高的也就是中國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佔30.47%,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真正保本的產品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是投資者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剛性兌付的,這個是不對的。

而股份制銀行當中,部分銀行保本類的理財產品反而佔比更高。其中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和浦發銀行是股份制商業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主力軍,保本型理財產品發行量分別達到了234、147和120款,其中浦發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佔比99.17%。

預計資產新規對於競爭更為激烈的股份制銀行來說挑戰會更低,而國有五大行由於客戶資源和資金優勢,保本產品反而佔比不高。但實際上,保本類的產品一直是不多的,只是很多投資者認為在銀行買的,就應該是保本的。

比如餘額寶(貨幣基金)在合同中不是保本的,如果放在銀行,也是非保本類產品,但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它是保本的,但實際不是的。歷史上出現過10次左右的貨幣基金虧損的情況,只是很多投資者不知道。

從風險上來說,餘額寶只是風險很低,但不代表沒有風險,這一點就是監管層希望投資者認識到的,不要出了問題再鬧。

銀行開始承擔主動資產管理的責任

隨著工商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5家大型國有銀行均已獲監管機構批准設立理財子公司。

隨著資產新規的執行,銀行也開始紛紛成立自己的理財子公司了,對於銀行這一系列的動作,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否就是說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安全了?普通投資者還能不能投銀行理財產品?

個人認為不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而從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來看,並不差,尤其是最近債市表現非常不錯的情況。部分固定收益率產品的收益率甚至超過6%的收益,應該說還是不錯的。

那資管新規和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影響?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銀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開始逐步退出舞臺

資管新規以後,銀行已經不能在發行新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了,現存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允許存續,但不能新增了。所以還是有,但是額度珍貴,一般只給大客戶定製用。

到了2020年底的過渡期後,所有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都要退出舞臺。

從五大行的理財產品來看,保本型的理財產品佔比都不算很高,其中最高的也就是中國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佔30.47%,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真正保本的產品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是投資者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剛性兌付的,這個是不對的。

而股份制銀行當中,部分銀行保本類的理財產品反而佔比更高。其中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和浦發銀行是股份制商業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主力軍,保本型理財產品發行量分別達到了234、147和120款,其中浦發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佔比99.17%。

預計資產新規對於競爭更為激烈的股份制銀行來說挑戰會更低,而國有五大行由於客戶資源和資金優勢,保本產品反而佔比不高。但實際上,保本類的產品一直是不多的,只是很多投資者認為在銀行買的,就應該是保本的。

比如餘額寶(貨幣基金)在合同中不是保本的,如果放在銀行,也是非保本類產品,但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它是保本的,但實際不是的。歷史上出現過10次左右的貨幣基金虧損的情況,只是很多投資者不知道。

從風險上來說,餘額寶只是風險很低,但不代表沒有風險,這一點就是監管層希望投資者認識到的,不要出了問題再鬧。

銀行開始承擔主動資產管理的責任

隨著工商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5家大型國有銀行均已獲監管機構批准設立理財子公司。

據Wind不完全統計,包含已經獲批的四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目前已經有26家商業銀行發佈了成立理財子公司的計劃,其註冊資本總規模最高達1360億。

隨著資產新規的執行,銀行也開始紛紛成立自己的理財子公司了,對於銀行這一系列的動作,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否就是說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安全了?普通投資者還能不能投銀行理財產品?

個人認為不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而從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來看,並不差,尤其是最近債市表現非常不錯的情況。部分固定收益率產品的收益率甚至超過6%的收益,應該說還是不錯的。

那資管新規和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影響?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銀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開始逐步退出舞臺

資管新規以後,銀行已經不能在發行新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了,現存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允許存續,但不能新增了。所以還是有,但是額度珍貴,一般只給大客戶定製用。

到了2020年底的過渡期後,所有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都要退出舞臺。

從五大行的理財產品來看,保本型的理財產品佔比都不算很高,其中最高的也就是中國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佔30.47%,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真正保本的產品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是投資者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剛性兌付的,這個是不對的。

而股份制銀行當中,部分銀行保本類的理財產品反而佔比更高。其中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和浦發銀行是股份制商業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主力軍,保本型理財產品發行量分別達到了234、147和120款,其中浦發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佔比99.17%。

預計資產新規對於競爭更為激烈的股份制銀行來說挑戰會更低,而國有五大行由於客戶資源和資金優勢,保本產品反而佔比不高。但實際上,保本類的產品一直是不多的,只是很多投資者認為在銀行買的,就應該是保本的。

比如餘額寶(貨幣基金)在合同中不是保本的,如果放在銀行,也是非保本類產品,但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它是保本的,但實際不是的。歷史上出現過10次左右的貨幣基金虧損的情況,只是很多投資者不知道。

從風險上來說,餘額寶只是風險很低,但不代表沒有風險,這一點就是監管層希望投資者認識到的,不要出了問題再鬧。

銀行開始承擔主動資產管理的責任

隨著工商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5家大型國有銀行均已獲監管機構批准設立理財子公司。

據Wind不完全統計,包含已經獲批的四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目前已經有26家商業銀行發佈了成立理財子公司的計劃,其註冊資本總規模最高達1360億。

這個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銀行要自己搞主動資產管理了。以前銀行可以通過和券商、基金合作,定製產品然後賣給投資者,自己吃個差價就可以。因為自己有渠道,有客戶,有資金,具備話語權,當然能坐著等別人喂進嘴。

現在市場環境改變了,投資者的需求也開始越來越個性化,對金融機構的認識也開始逐步加深,不像以前那樣只是相信國有銀行。這一變化使得國有銀行的業務壓力也開始增大,尤其是資管新規之下,國有銀行必須打破剛性兌付,那怎麼打破剛性兌付,承擔其風險呢?那就是自己做投資,自己去管理,才能管理風險。

但是個人認為,銀行在主動資產管理方面還需要走很長的路,畢竟主動管理的能力是需要積累的,這個也許是現在很多投資者對於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沒有信心的主要原因。

以上就是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甲骨春秋禪修
2019-12-02

目前的銀行理財產品,我個人認為風險比較低,但是收益卻不如互聯網理財產品。

餘額寶收益率下降到百分之二點五左右,嚴重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

所幸的是,現在微信推出的零錢通收益非常不錯👍達到了3.60%

我覺得微信的零錢通是一個很好的理財產品,建議投資者用十萬資金測試一下。

如果大家覺得好,可以再加大資金投入。

财经微世界
2019-10-20

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還是挺高的,在目前的投資形勢下,銀行理財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

雖然國家叫停了銀行保本保收益理財產品,但銀行理財產品是銀行傳統的理財品種,銀行有其獨天獨厚的理財渠道優勢,銀行理財投資標的主要是銀行間票據等業務,因此風險非常低,當然銀行理財產品也有投資於其他渠道,但風險等級一般在出售理財產品時都會標識。

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還是挺高的,在目前的投資形勢下,銀行理財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

雖然國家叫停了銀行保本保收益理財產品,但銀行理財產品是銀行傳統的理財品種,銀行有其獨天獨厚的理財渠道優勢,銀行理財投資標的主要是銀行間票據等業務,因此風險非常低,當然銀行理財產品也有投資於其他渠道,但風險等級一般在出售理財產品時都會標識。

現在銀行理財產品大多數採用淨值化管理,固定收益率也變成了預期收益率,風險相對來說要比保本保收益要高,但是銀行理財產品相對於其他類型的理財產品、信託、基金來說,安全性又要高一些。

目前還沒有聽說銀行理財產品大規模踩雷現象,銀行理財產品在收益、兌付上並未出現異常。

對於追求本金絕對安全性的投資人來說,除了淨值型理財產品以外還可以考慮結構化存款,從收益上來看類似於理財產品,但本金等同於銀行存款,受《銀行存款保險條例》保障。

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還是挺高的,在目前的投資形勢下,銀行理財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

雖然國家叫停了銀行保本保收益理財產品,但銀行理財產品是銀行傳統的理財品種,銀行有其獨天獨厚的理財渠道優勢,銀行理財投資標的主要是銀行間票據等業務,因此風險非常低,當然銀行理財產品也有投資於其他渠道,但風險等級一般在出售理財產品時都會標識。

現在銀行理財產品大多數採用淨值化管理,固定收益率也變成了預期收益率,風險相對來說要比保本保收益要高,但是銀行理財產品相對於其他類型的理財產品、信託、基金來說,安全性又要高一些。

目前還沒有聽說銀行理財產品大規模踩雷現象,銀行理財產品在收益、兌付上並未出現異常。

對於追求本金絕對安全性的投資人來說,除了淨值型理財產品以外還可以考慮結構化存款,從收益上來看類似於理財產品,但本金等同於銀行存款,受《銀行存款保險條例》保障。作者簡介:財務專家、財經問題研究專家,本頭條號解讀大眾關心的樓市、財經話題,用專業眼光幫你分析問題背後的真相。如果你對本內容感興趣,請點擊關注吧!

空谷财谭
2019-07-19

梳理題意,問題的核心,是對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程度的擔憂。但是,我想反問一句:如果銀行理財投資也不敢投,那麼你還有什麼理財產品可以投呢?

拋開銀行內部人員作案(即飛單)的可能性,正常的銀行理財與市面上的其他理財產品相比,銀行理財的安全性有以下幾個保障:

第一,公開性。所有銀行理財都在中國理財網上有備案,可以查到,其預期收益率,風險分類,投向等,都是有據可查的。而很多線下的理財公司,其主要理財都是私募性質,無法得到公開的信息。

第二,規範性。銀行理財有一整套規定的銷售程序,比如風險評測、比如雙錄,這些都是監管部門的統一要求,是強制執行的。而其他理財多數是自願執行,沒有監管,對於員工的違規行為也無法採取像銀行一樣的強力措施,例如取消銀行從業資格等手段。

第三,維權的實現可能。相對來說,銀行比一般的財富公司肯定實力要強很多。如果投資出現紕漏,銀行對投資標的追溯的力度肯定大於一般的財富公司。銀行本身與地方關係就比較複雜,法律條線人員配置也比財富公司完善,對於標的財產的追溯可以更加有效,也更加強力。這樣,銀行理財即使有損失,其損失的概率也比一般理財公司小。

總之,如果單論安全性,銀行理財產品肯定比其他理財有天然的優勢。正因為其追求安全性,所以也導致其收益率也不高,這正是“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原則的體現。雖有一些地方曝出銀行理財虧損,但是從概率上來說,這個比例還是非常非常低的。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投资观
2019-12-02

謝謝邀請。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專注股票投資擅長趨勢分析。銀行的理財產品為什麼不敢買呢?題主這麼問是因為銀行的理財產品時間長還是收益低呢?亦或者有其它的投資渠道,難道是怕錯過A股的牛市嗎?就現在A股市場的情況投資A股能不虧就不錯了,今年投資A股的投資者有4%的年收益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了。如果我們不是股票高手還是安穩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好。

謝謝邀請。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專注股票投資擅長趨勢分析。銀行的理財產品為什麼不敢買呢?題主這麼問是因為銀行的理財產品時間長還是收益低呢?亦或者有其它的投資渠道,難道是怕錯過A股的牛市嗎?就現在A股市場的情況投資A股能不虧就不錯了,今年投資A股的投資者有4%的年收益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了。如果我們不是股票高手還是安穩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好。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可以投資的。看到這個問題我特意看了一下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我用的是建設銀行,我就說下建設銀行的理財產品吧!如圖所示現在建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普遍在3%以上,4%,5%也有很多;時間有三個月的,半年,一年的。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最安全的,但是有一點美中不足的就是門檻有點高。就建行來說,收益在4%的理財產品都是10萬起投的,越高的收益需要的起投資金也越多。尤其問敢不敢投,還不如問投不投的起。

最安全的理財產品不投難道要投p2p,股票嗎?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雖然低但是是有保障的,這些收益是絕對能得到的。但是p2p,股票就不一定的了,雖然有很高的收益甚至翻倍的收益但是你要承擔的風險也大。現在的理財產品年收益超過10%的你就要承擔虧50%以上的風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以保本為目的的投資,安全應該放在第一位,所以銀行的理財產品還是值得投資的,比股票,p2p要靠譜的多。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事後好運連連。

鲤行者
2019-10-17

有什麼不敢投資的?投!銀行理財產品是當前低風險投資產品中收益最高的。

自從2018年5月份,國家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後,明確要求銀行不得發行保本理財產品,確實是嚇到了一批人,使得不少原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人,都對理財產生了觀望的情緒,畢竟不承諾保本,那好像賺不賺錢還不是銀行一句話說的?如果賺錢了,銀行卻說沒賺錢,我們豈不虧死?對於這類想法,我只能說是杞人憂人,當然這也與大家對銀行理財不瞭解有關。

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售流程

一款銀行理財產品經產品經理設計出來後,需要銀行內部先自身進行多層審核及確認風險層級,內部審批通過後,在向銀監會報備,銀監會報備有個好處,就是銀監會綜考慮到對這些產品的風險控制,避免銀行發行過量的高風險產品。

產品通過後正式發行,對於收到的投資款,銀行必須按照產品說明書中的投資範圍進行投資,並對每次投資的標的(金額、時間、收益)做痕跡管理,以備銀監的抽查。

所以理財產品的投資是否虧損並非銀行一言堂,理財資金的投資流向及回款都可以查詢得到具體的路徑,而且標的是虧損還是盈利在市場上也能查詢得到,故而銀行不可能也不會去做那種明明賺錢卻騙說虧錢的事,因為隨時都能被查出來。

二、現在不發行保本理財,可以投資嗎?

雖然資管新規不允許發行保本理財,但其實給了一個過渡期,到2020年,所以現在市場上還是存在保本理財。再者,雖然不允許發行保本理財了,但這個其實更多的只是一個稱呼而已,我們所購買的理財其實與以前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

如下圖所示:截至2017 年底,我國非保本產品的存續餘額為22.17 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75.05%;保本產品的存續餘額為7.37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24.95%。一直以來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是以非保本理財為主,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有感覺非保本理財就不安全嗎?沒有吧?

有什麼不敢投資的?投!銀行理財產品是當前低風險投資產品中收益最高的。

自從2018年5月份,國家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後,明確要求銀行不得發行保本理財產品,確實是嚇到了一批人,使得不少原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人,都對理財產生了觀望的情緒,畢竟不承諾保本,那好像賺不賺錢還不是銀行一句話說的?如果賺錢了,銀行卻說沒賺錢,我們豈不虧死?對於這類想法,我只能說是杞人憂人,當然這也與大家對銀行理財不瞭解有關。

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售流程

一款銀行理財產品經產品經理設計出來後,需要銀行內部先自身進行多層審核及確認風險層級,內部審批通過後,在向銀監會報備,銀監會報備有個好處,就是銀監會綜考慮到對這些產品的風險控制,避免銀行發行過量的高風險產品。

產品通過後正式發行,對於收到的投資款,銀行必須按照產品說明書中的投資範圍進行投資,並對每次投資的標的(金額、時間、收益)做痕跡管理,以備銀監的抽查。

所以理財產品的投資是否虧損並非銀行一言堂,理財資金的投資流向及回款都可以查詢得到具體的路徑,而且標的是虧損還是盈利在市場上也能查詢得到,故而銀行不可能也不會去做那種明明賺錢卻騙說虧錢的事,因為隨時都能被查出來。

二、現在不發行保本理財,可以投資嗎?

雖然資管新規不允許發行保本理財,但其實給了一個過渡期,到2020年,所以現在市場上還是存在保本理財。再者,雖然不允許發行保本理財了,但這個其實更多的只是一個稱呼而已,我們所購買的理財其實與以前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

如下圖所示:截至2017 年底,我國非保本產品的存續餘額為22.17 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75.05%;保本產品的存續餘額為7.37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24.95%。一直以來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是以非保本理財為主,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有感覺非保本理財就不安全嗎?沒有吧?

總結

銀行理財產品是當前市場上低風險投資裡收益最高的一個投資品種,對於這個產品而言,安全性還是有的,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可以投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