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10 個回答
寒石冷月

17歲的年齡,離成人僅差一步了。如果仍然有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強烈表現,足以說明這個孩子家庭教育有非常大的問題,既然現在孩子自我意識非常強,且遇有問題不願意和父母溝通,怎麼辦呢?下面我給家長几點建議供參考:

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第一,家長必須要明確你們現在是孩子的生活與學習保障者,必須要從保障上做文章。

我經常做青春期問題少年的個案指導,也常遇到如題主家孩子的情況。我首先會讓家長必須要在保障這個問題上明確原則與立場。因為孩子既然總是自以為是,自認為本事不小,那就卡住有限保障這個關鍵點,他有基本生活需求時,必然要尋求你們的解決,而這時你們就有機會和孩子溝通交流了。絕不能孩子想什麼,你們總是無原則地滿足。

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第二,家長必須要明確孩子自己在家庭生活和學業上要做的事,表明你們的原則與立場。

17歲少年的思維能力已經接近於成人,除非因家庭教育缺失嚴重,會導致孩子心智發展相對遲緩,才會讓孩子雖然有很高的個子,但是卻表現出相當幼稚的一面。因此,家長必須要結合孩子的一日生活認真去觀察,凡是屬於他自己必須要他自己去做。對於學業也一樣,現在他的年齡段應該是高二或高三吧?那就明確他離成人還有多長時間,他將面對高考後的選擇是什麼?只要引導孩子意識到這些,才可能願意和你們談。

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第三,當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時,你們可以採取逆向思維來檢視自己身上的問題。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和你們溝通?是不是你們經常嘮叨或責備孩子?或者你們說話的語氣總是生硬且不耐煩呢?從我瞭解的現狀來看,一般到17歲這個年齡段,如果家長多年來一直對孩子的表現不滿意,很難在面對孩子時有好的心態,說話時也很難聽。因此,你們有必要調整自己的心態,重新塑造接納孩子的新形像。否則,你們無法改變在孩子對你們的態度。只要家長常微笑面對孩子,有話好好說,孩子會願意和父母說話的。

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第四,對於孩子什麼都知道,但是卻做不到的現象,可以向孩子謙虛請教求證。

對於17歲孩子什麼都知道現象,家長需要理性看待,一是孩子什麼都知道,是因為多年生活與學習積累,人家確實知道很多。二是孩子沒有得到好習慣好品質培養,不知道尊重長輩,且被嬌寵慣了非常懶惰,明知道但就是不做。三是孩子根本不知道,卻不懂裝懂,毫無謙虛之意。像這幾種情況,家長需要結合具體的事向孩子求證。如孩子有道作業題不做,你問他卻說會,那就讓孩子當場給你解答看看,以證明他是真會做。類似的求證機會很多,家長要抓住機會,必要時向孩子謙虛求教,讓他給出解決的辦法。

總之,家長不要光以對孩子不滿的心態去面對孩子,還要從自己身上查找原因。如果你們以往真不重視家庭教育,孩子有眼前的成長表現,我看你們做父母應該自責才對,如果光把責任都推到孩子身上,那對他也不公平。常換位思考,常做自我批評,常向孩子謙虛請教,常面帶微笑,這是和孩子相處的正常做法,請家長要謹記。

胎婴幼教育

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您好,您的孩子現在十七歲,這是一個非常敏感又極其珍貴的年紀,在這個階段,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青春期的“叛逆”,首先都是會很著急,也很焦慮。家長往往都是帶著想要為孩子好的心,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進行指導,但是往往適得其反,不僅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甚至出現了爭執和衝突,接下來我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原因做一系統的分析,之後還會給您解決的方案:

孩子方面

青春期的孩子在生活上仍然依賴著父母,但在其社會性人格的逐步完善過程中已經越來越需要獨立思考的機會、需要屬於自己的個人空間、需要話語權和獨自探索人生未知領域的權利。

父母方面:

父母這方呢,一方面由於慣性使然,仍舊習慣照顧孩子的生活、干涉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另一方面呢,出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孩子越叛逆父母,父母就越依戀孩子。

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那麼為什麼親子之間會在這一時期產生這種相互依戀而又相互對抗的局面呢?

此時,親代——由強到弱,生存力和監管力是強的,對時代發展的適應力漸行漸弱;子代——由弱到強,對時代發展的適應力是強的,但生存力還是弱的。這一時期很特殊,它不同於幼年和老年。幼年時自己弱小父母強大,那麼自然是嬰幼兒從父母那裡尋求親近;而老年時子女強大自己弱小,那麼自然是老人從兒女那裡尋求親近。唯獨這一時期親子雙方都各有強也各有弱,這就需要雙方都學會接納對方的強和體諒對方的弱才能順利平緩地渡過此階段。

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瞭解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我們就可以真多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狀態和父母的相處模式,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協助。比如在父母方面: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否做到了以下幾點:

①不說教,用心陪伴:不用大道理來壓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心陪伴孩子(接納他並做到有效陪伴);

②憐惜心:愛惜、愛護、關心孩子的想法和情緒變化,及時溝通並瞭解原因,如果孩子是因為遇到了困難,父母可以嘗試著給孩子一些正面的引導和建議。對孩子,要多一些體貼和體諒。透過孩子“對立、對抗、自甘墮落、不努力的狀態”看到孩子內心真實的狀態。我們多心疼孩子,多一些支持和溫暖。

③肯定的心:多肯定孩子勇於面對困難的心,多肯定孩子行為背後對父母的愛和體諒。


重點提示:

青少年階段,孩子的內心非常敏感,是父母走進孩子內心的契機。孩子內心有強大的想好的心,也有強大的可以變好的能力。我們需要給孩子的就是相信、支持。

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豪艺翔家居

家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

一.家長成長

好多家長在匆匆忙忙中做了家長,在孩子黃金髮展年齡段草草缺席,這種現象是造成社會發展緩慢的主因。前幾天的“17歲男孩跳橋事件”絕不是偶然,如果和家長良好的溝通,絕不會有這等現象出現。家長的初衷認為“ 我教育你,是為了你,是愛你,只是你現在不理解。”

     家長沒有深層次的去了解孩子,在孩子從出生到小學畢業階段屬於缺席狀態,陪伴孩子成長我覺得有三種狀態:

1.缺席型,家長外地務工或休息時間和孩子不同步,基本不在孩子身邊,所有教育都靠爺爺奶奶和學校,學校只給孩子成績方面的進步,爺爺奶奶只給孩子溫飽方面的照顧,爸爸媽媽會以為只要給孩子錢或報輔導班就是盡到監護人的責任。這樣的孩子到初中或高中階段,感受愛的能力就會特別差,會覺得家裡人給自己的愛是理所應當的、應該的,不會換位思考、缺乏責任心等等不良表現。

2.路人型,家長會花大把時間在孩子身上,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孩子玩或學的時候,基本不參與。只看著孩子玩或學,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碰,把自己的主管意識強加給孩子。這樣的孩子到初中或高中階段,依賴性比較強,做選擇時會多看父母眼色,缺少獨立精神。

3.成長型,家長和孩子一起學一起玩,一起看電影、看書,一起成長,玩的時候有很多皮膚接觸,這些接觸會給孩子安全感,一起看電影或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長時間討論故事人物和事件(故事裡的生死離別、悲憫情懷、遊駐聚散厄運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獨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脈脈溫馨和殷殷情愛…),以引導的方式幫助孩子成長,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上“疫苗”,來避免成人後遇到事情的無措和失落。

二.社會幫扶

家長成長很多都屬於被迫成長,在沒有做父母以前就沒有準備,有準備也是經濟方面的考量(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這就需要社會幫扶。可以從下面幾點來實現:

1.學校。學校有定期的家長會,在家長會上組織家長對相關事件或家庭教育良策進行討論,由語文老師錄音並總結成會議記錄,學校從所有記錄中總結提煉,以文章形式或活動形式教育家長成長。

2.個體。鼓勵個體建立圖書館或親子體驗館,

地點:在小區內

工作時間:放學時間

內容:繪本   經典兒童文學小說   漫畫書籍,家長交流室。

考慮到租金比較高,可以以文件形式要求開發商把閒置門面房提供免費使用,讓家長和孩子養成每天必去交流學習的習慣,讓更多人受益。

3.個體.鼓勵個體建立親子自然樂園,讓孩子們零距離接觸餵養溫順一點的動物,比如:犛牛   羊駝   兔子等,由於現在生活環境都在市裡,好多孩子沒有養過狗,其實訓狗是一個想辦法、克服困難的一個過程,體驗過這個過程培養孩子耐心、增強信心有很大的幫助。

4.足球.教孩子學會對抗、學會遵守規則、學會換位思考、培養團隊精神,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建立免費球場,在每個球場尋找優秀志願者,組織孩子們多進行有氧運動,就會遠離手機 遊戲。

5.志願者.組織

博物館講解員(文化局退休員工、大學生志願者)、

足球教練志願者(足球愛好者、足協隊員、體育局退休員工)、

攝影展組織志願者(攝影協會會員、攝影愛好者)

音樂  美術  志願者(大學生志願者、藝校退休教師)

家庭教育是一個漫長的變革過程,和“民眾的幸福獲得感”息息相關,也是轉變人民價值觀的良好平臺,抓好這一點,從孩子身上找突破口,影響家庭和這個社會。

丛冬旭亲子关系

謝謝邀請,我是親子關係培訓師。

從你的提問當中能夠感覺到你是一位非常認真,負責任的家長。是希望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家長。

有一個前提:想和孩子有效溝通,需要先了解孩子,懂孩子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長確實是在溝通上需要下一些功夫的。 兩個方面:一是家長了解了孩子特點,就能理解孩子的行為了。 二是如何引導孩子和家長合作(聽話)

一、青春期孩子一般特性作為參考。

1.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孩子想搞清楚自己究竟是誰?

2.青春期第二個特點,孩子個性化,往往看起來像叛逆。

3.青春期孩子的第三個特點, 對身體的巨大變化,既好奇,又困惑。

4.第四個特點就是 與“朋友的關係”優於與家庭的關係

5.青春期的第五個特點是,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探索,渴望獨立自主。

6.第六個特點,就是需要有自己的私密空間,對父母保密隱私。

7.第七個特點是,既渴望被當做大人來尊重,又希望被當做孩子來遷就,不願意承擔過多的責任和壓力。

8.第八個特點是,青春期的孩子,認為自己是全能的,無所不知的。 所以,家長做好了以上八個方面的準備,孩子就會健康快樂成長。

總結:要接納孩子。

一句話(家長要對孩子說)要記住:

媽媽或者爸爸特別理解你,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都有一種感覺,我是在自強和自卑的感覺交織中艱難前行。

二、溝通技巧

建議家長從三明治迴應的第一層開始。

孩子需要鼓勵,家長也同樣需要肯定和鼓勵。 親子溝通中的愛的二種語言:

一是 三明治迴應

二是 非暴力溝通

愛的語言之一:

1.三明治迴應:

第一層 哪裡做到了,哪裡做好了。(孩子的閃光點)

第二層 哪裡期望下次做得更好,怎麼做?(總結成功經驗)

第三層 做一個正面總結。(給孩子一個肯定)

2.愛的語言之二:

非暴力溝通:

1.說事實: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經歷了什麼?

2.說感受:身體感受、內心感受

3.說出期望或需求:正面感受背後,往往是期望和需求滿足了(或是正面經驗被激活了); 負面感受背後往往是期望或需求沒有滿足(或是負面情緒被激活了)

4.行動:為自己的期望或需求採取行動,為自己的需求負責。

總結:

一個前提,青春期是孩子覺醒期,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人了。

一個瞭解,瞭解孩子特點。

一個接納,接納孩子言行和想法。

一種語言,愛的語言。(掌握愛的語言,才能有效溝通)。

我是親子教育培訓師,超級學習力培訓師。歡迎關注。

熊孩子专治

17歲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這是很多家長會遇到的問題,不是直接嗯嗯哦哦,就是一言不發。

就我經手的案例的話,這種情況,總結起來就3個原因:

1. 不再信任父母

父母屢屢失信,又或者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時“按我說的做”而不是“按我做的做”。

身教>言傳。當父母言行不一的時候,孩子會不斷的失望,而後進入放棄的狀態。他在拒絕成為父母那樣的人。

這種失去信任感,是點滴積累的。在孩子幼年時期,他最重視的就是父母,當父母屢屢失信,孩子就會積累失望情緒,到最後“父母是這世界上最不可信的人”這種觀點,就會深深的根植在孩子的心裡。


2. 溝通無效

這種情況是在過去,孩子有用溝通的方式向家長反映過自己的需求,但是所溝通的結果,並沒有讓孩子滿意。讓孩子滿意不等於遷就孩子的一切意見,而是拒絕得有理有據,讓孩子心服口服。

既然說了也白說,為什麼我不省點口水呢?我爸我媽就是那樣的人。

本質上,就是沒有尊重過孩子,沒有平等的對待孩子,孩子失去了他應有的權利。


3. 對父母的教育方式採用無聲的抗議

三種情況,這種是最危險的。這是因為,無聲的抗議可能引起家長更高壓的反應,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孩子並不是單單不認同家長的理念,而是不認同家長。“你們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殘害我!”,大概就是這樣的心理。即便是為他好。

在這情況下,同一句話,從其他人嘴裡說出來孩子會聽,但是從家長嘴裡說出來的孩子本能的拒絕。即便是“吃飯了”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從爺爺奶奶嘴裡說出來孩子會好好吃飯,而從家長嘴裡說出來,孩子可能第一反應就是:“真煩!”


青春期的問題,夾雜著非常多的家庭問題,甚至還包括社交問題,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能講清楚。這裡提醒題主從以下幾點入手進行解決方式的思考:

1. 是否平等的對待過孩子?(請理解好“平等”的定義,具體可以百度)

2. 是否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

3. 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這樣的情況的?儘可能的回憶起來,是不是一些無心之失或者是習以為常的事情所導致,找到這個轉變的契機,以此為切入口。

4. 向孩子的朋友求助,孩子此時肯定不願意和家長開口,但是他會向好朋友開口。間接的去了解孩子的想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清新漫步

我的孩子也正在青春期,有時真的是跟她溝通不下去,那麼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我們說話呢?無非有以下幾點

一,平時陪伴孩子的時候少,感情鏈斷接。所以孩子認為以前不理我現在來理我幹什麼。孩子有了防備心理,什麼樣的溝通都會困難。

二,跟孩子溝通方法有問題,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跟他溝通,放下長輩的架子,跟孩子做朋友,平級了語氣溫和了,歡聲笑語的進行溝通肯定很和諧。

三,遇到問題與孩子積極的一起面對,絕不能推辭懈怠說空話。這一點最重要,在孩子那裡失了誠信可就不好挽回了。

四,生活中給孩子自由獨處的空間,不要事事都要想插一手,不要總以安全的理由控制孩子的自由,該放飛的放飛相信自己相信我們的孩子。

就總結了以上這四點,當然生活中的細節問題太多先寫這些吧。

肖白说教

叛逆期時間

人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髮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叛逆期特徵

感受並學習處理更多的情緒(多愁善感)

是個追求自主的探險家(好奇心爆棚

公然挑戰父母,愛說不要(自大

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自我)

叛逆期心理

讓我自己來(我要說了算

少管我(我說了算

試探家長的底線(我說的能算多少

想受到關注(怎麼才能說了算

非常強烈的個人想啊(我必須說了算

叛逆期溝通

一般第一個和第一個叛逆期家長處理好,基本青春期的叛逆會很快過去,有些家長會感受不到。因為前兩個叛逆期已經有了好的處理方式, 孩子也學會了和父母溝通。

假如前兩個階段沒處理好,第三個叛逆期會反應的比較強烈,家長要明白這是特殊的生理現象,這個時期在孩子面前不要過分強調家長的權威。

最好的溝通方式,把孩子當做成人,以成人的方式約定,少說教,學會閉嘴。

若若妮子哈

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去應對。

孩子在這個年齡段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初步社會認知和理解,所以我們不能用家長的高姿態去督促和命令。

那麼當遇到孩子叛逆期時,怎麼溝通呢?

1.放下家長身份的優越感

孩子已經十七歲了,再有一年就到十八歲,不再是未成年了。在法律上就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不要再把他作為一個孩子看待處理,這樣會在處理的過程讓他產生牴觸感。放下家長的身份,以平等的身份(朋友)來和他交流,效果會事半功倍。

2.跟上孩子的生活節湊

現在的孩子處於信息時代,接觸到的也是最前沿的時尚潮流,所以跟上孩子的節奏,會讓他對你產生親和易溝通。而不是他在講周杰倫,你在說聽不懂,還怎麼和他強調溝通,也只會越溝通越反感。即使跟不上他的節奏,至少了解一點也是有必要的。

3.讓他參與家庭的活動

如果你留心的話,會發現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會更容易和家長很好的溝通,而那些從小寵著長大的會更難溝通一點,甚至會叛逆期更長更嚴重。所以讓孩子參與到你們的家庭活動中,很有必要。

作為十七歲的孩子,你再讓他做家務就很難了。可以和孩子多做一些社交聚餐和外出的購物旅遊,讓他多融入到大家庭的氛圍中,你們有了更多的交流內容,對於以後的其他交流就更容易了。

這是我的一些個人建議,不知你們都有哪些好的辦法使叛逆期的孩子更好溝通呢?

歡迎參與討論哦!

喜歡我的內容,就動動手指點個贊和關注一下吧

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快乐庭院

看問題描述雖然簡單,但是我深深理解這個家長的心情,有這種焦慮和家長不是你一個,和你有同感的家長很多。

做為家長,同時也做為一個兒童青少年成長的長期關注者,我試著從孩子和家長兩個方面分析,試圖,幫助到大家:

1,十七歲孩子處於一個青春獨立成長時期,對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獨立的看法,對於一些觀念也已經形成自己的獨立觀念。

十七歲可以說已經不能用孩子來稱呼他,而是要用成年人的平等眼光甚至要用欣賞的眼光的來看待他的成人化。

所以題主在問題中所說的“說他什麼他都知道”,他當然都知道,因為他“都知道”,所以不需要家長苦口婆心地說教,孩子能在家長說教的過程中,不說話表示,這是孩子的性格和以往與父母之間相處所形成的一種相處方式。

2,從這個問題中,家長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方式方法:

十七歲,不是一個需要家長說教教育的年齡,一是“他都知道”;二是他有自己的意見。由此可以看出,家長的說教基本上失去了意義,如果說有意義,也就只是家長一種自我心理安慰“反正我說過了,聽不聽在你!”意思可以理解為我已經無能為力了!

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我們上了年紀的父母對我們苦口婆心地說教,我們為怎麼做呢?不理他、和他岔開話題、給他平心靜氣地解釋,如果他們還是不懂怎麼辦呢?估計沒有人願意聽父母自以為對的(也許對也許不對)說教吧?十七歲,正當自我個性張揚的開始,他又怎麼會願意聽呢?

所以現在家長說,十七歲的年輕人不聽,家長感覺到不舒服了,那麼家長就一定要自我改變了!誰不舒服誰改變這是人與人相處中的一個事實原則,親子之間亦然。

3,對於家長的說教,十七歲的年輕人不和家長溝通,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則是嫌你煩,叨叨叨,和你溝通太麻煩;二是不說話,還省的爭執吵架,年輕人也是採取了一種不合作的態度。不過他心裡知道父母對自己的好。


介於以上的分析,建議家長做出調整,說調整容易,可如何做到真的不容易!不過也不是做不到,按照以下三點,家長可以努力去試一試:

1,家長不再把孩子做為自己生活的中心,找到自己的興趣或事情,讓自己"忙起來"。

有的家長沒有工作也沒有自己的興趣,把孩子當做了自己的全部,所以對兒女就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從生活到思想,這是對兒女獨立、成長的限制。家長一定要學會放手。

2,遇到事情家長要學會閉上嘴巴,耐性等待兒女說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沒有對或者錯,就是說的和自己的認識不一致,也不要輕易就否定或者阻止、打壓,他只有說了,你才能得知他內心的想法,才形成溝通。家長一定要學會傾聽。

我遇到這麼一位家長,對子女總是高高在上的命令,還自以為自己很民主,一旦兒女對自己的意見不服從,就生氣發火,指責兒女不聽話、不懂事,漸漸地小兒女也就對她如對客人,表明恭敬,卻拒絕和她做進一步溝通。她也感到孤單,卻不知道是自己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兒女拒絕和家長溝通時漸漸形成的一個過程。

3,家長要學會抓大放小,試著讓兒女對自己的事情或者讓兒女為自己或者家庭做一點事情。

先是徵詢他的意見:“你能不能如何?”或者“我有個事情不明白,你能給我解釋一下嗎?”

再者,家長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如果看到兒女有哪個方面認識或者做點不好,就要想辦法聊新聞、聊熱點、聊他人之事,或者聊書等更多內容在家庭共處的時候聊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對兒女直接說出他的不對。

這樣的聊天,一般年輕人能表達自己同時也很容易思考家長的意見。這種聽話,不需要直接地用語言表示“我聽你們的”,能否聽進去是通過行動可以看出來或者感覺到。

對於題主的問題,基本上能如此做到,親子之間經過幾個月或者半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會有變化的,上述內容也同樣適用於所有青春期類似親子關係的相處!

當然青春期親子關係的相處,還有更多的內容,歡迎大家留言補充,我們共同學習!

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絡

香姐育儿

孩子17歲,你說他什麼他都知道。青春叛逆期就是不願意和你交流怎麼辦?

我們講青春期的孩子。他為什麼不喜歡和父母交流溝通。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他逐步的有了自己的主見。對於自己的事情。他認為自己有處理自己事情的能力,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當然在長期的與父母相處共同生活的環境下。他可能越大越需要有自己的祕密。會發現自己的家長帶給自己的只是無窮的嘮叨。那這種時候的話,為了避免父母的嘮叨,不願意聽家長的教導。所以嘞他儘量把自己的問題。無論是學習啊,生活啊,交友啊!都封閉起來。不想跟你交流。那麼這個時候的話,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去做呢?

其實我們家長要打破長期以來固定的思維。一定千萬不能什麼事情都管,都包辦。因為如果說你不能跟孩子共同的去承擔這個失敗的後果。你只會指責,謾罵孩子。孩子就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去承擔這個事情。不願意再跟你交流。所以說我們首先要從孩子方面考慮他已經長大了。他已經快成人了你要放權,你把權利放出去之後。只要沒有觸及到原則的底線,你一定要讓他自己做主。我們把所有的事情告訴孩子。他的成功是他的,他的成就也是他的,你只想看著他成長,不會插手他所能力及之事。在這個路上孩子需要的資源。我們得去給他一個幫助。但是具體的操作,我們不能去插手。我們只可以靜靜的守護。當他受到挫折。失敗的時候。你可以給予他安慰,鼓勵他,重新再來。謝謝!你也可以查看我的又章有具體的方法。

大家好,我是香姐,在母嬰育兒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希望在此與更多的朋友分享知識,得到認可,同時也請大家提出指導意見,及時改正,共同進步,請多多關注,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我的孩子十七歲了,有叛逆期,說他什麼他都知道,問題是不和大人溝通,應該怎麼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