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10 個回答
思维技术
2019-04-28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應當承認, 陽明心學是古人的哲學思考, 它必然的同我國現當代社會有不相適應的一部分, 但是瑕不掩瑜,這並不能掩蓋其精髓的光輝璀璨。陽明心學的精華部分即使是放在今天也是值得稱道與深思的。

具體而言, 陽明心學的精髓可以用王陽明晚年所述的四句教概括之, 即: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 在這裡就是“為善去惡”。正如其在《大學問》中所言:“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簡而言之, 即善惡本身皆是相伴生而存在的,正如陰陽一樣,善惡也共同構成一對矛盾。就具體的事物而言,它包含了“善”的成分的同時也必然包含了“惡”的成分。而所謂事物的善惡,歸根結底是由於人的感知(意之動) 並做出評價所致, 或被慾望激發形成的某種行為是否符合社會公共價值標準。當然,隨著各個時代的社會公共價值標準不同, 對於善惡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從這一點上出發,單純的區分所謂善惡是非便失卻了其意義。這無疑是對以往傳統儒學的道德價值判斷體系的一次發展。

但是如果萬事萬物都處於和合的狀態下,那麼也就不會表現出“善”“惡”之分了,正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也”。於是便歸於心的本體之中了。是以錢德洪說“心體是天命之性,原是無善無惡的。但人有習心,意念上見有善惡在”。

當善惡是非的界限明晰了以後,那麼基於心之本體而發的對事物的認識自然就是良知,因為“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在此基礎之上,為善去惡便是儒家所倡導的格物了。而唯有物格,方有意誠。也即是陽明心學謂“致良知”了。事實上,心學的精髓歸根結底是要“致良知”的,與陸象山的學說不同的是,陽明心學同時也是方法論。這正是其“知行合一”與“致良知”所以稱為精華所在的原因之一。

為了能夠“致良知”,所以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本心,而本心乃是“無善無惡”的,須知“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一經有了自己的意念,譬如慾望和邪念,那麼善惡也就隨之而來, 也自然無法分辨何者為善何者為惡,更不可能做到物格意誠了。

【親愛的朋友,這裡期待你的精彩評價......歡迎你留言、互動、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更多精彩分享給你】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花开花寂2019
2019-11-26

一、無善無噁心之體--王陽明世界觀:

花開花寂 心外無物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我們看到眼前的花草的紅紅綠綠是電磁波經花草反射到我們眼球的結果,這個顏色的概念不能脫離我們人而獨立地存在著。物體顏色的不同只是物體反射不同波長電磁波的原因造成。

顏色不是物體自身的性質,而是由物體照射到它的各種波長的光的反射和吸收決定的。這個原理是牛頓最早發現的,歷史上甚至現代有很多人固執地認為物體所呈現的顏色是物體固有的屬性、與外界無關。

並非所有的東西它的存在都是虛假的,比如空間、各式各樣的物體,它們總是客觀地存在著,脫離我們人它們照樣存在,它們不管我們人能否感覺到它們,它們總是客觀地存在著。

然而,空間、物體(物質點)這些都是幾何概念,在前面討論的" 事" 和" 物" 中,它們明顯屬於" 物" 的範疇,它們才是不依賴於我們人的感覺而客觀獨立的存在著。

如上所述,花開就是“事”,花本身只是一個幾何概念的“物”,它是在寂的狀態的,當有了觀測者後,光線反射花的狀態給我的眼接收,花開呈現顏色這件“事”才會有意義,和你的觀測(心)是不能分開的,所以花不在你心外。

“目無體,以萬物之色為體;耳無體,以萬物之聲為體;鼻無體,以萬物之臭為體;口無體,以萬物之味為體;心無體,以天地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

眼耳鼻口要證明它存在的價值,必須要和萬物產生聯繫,而作為眼耳鼻口的主宰“心”存在的價值也是要和萬物產生聯繫,否則它也不過是個器官。

萬物一體,我們的心和萬物是可以溝通聯繫的,心對萬物有所感,萬物就有所應。所以萬物都包容在你心中,心外無物。

二、有善有惡意之動--王陽明人生觀: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夫學貴得之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也不敢以為是也;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也不敢以為非也。”

這就是“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深層含義則是,每個人應該有獨立意識,不可活在權威和傳統中。而獨立意識的產生源於我們的良知,良知說是,即是;說非,即非。只以我良知之是非為是非。

“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

三、知善知惡是良知--王陽明價值觀:

致良知 知行合一

“致吾良知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一念動即為行,發唸的是心是良知,知行合一就是要祛除惡念,保持善念。人人都知行合一,則整個世界事事物物都是正的,善的,就達到了和。

普世價值觀:各安其位 各司其職

“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

懷抱遠大理想,向上奮進自然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但要先自問:你有這樣的能力嗎?用心學語境來問就是:你良知的大小和你想要的成就匹配嗎?

當你做一件事時,你持續不斷地感覺到心累,就說明這件事不是你能做得了的,要麼是你的良知不明瞭,要麼則是你的追求超出了你良知的大小範圍。

“心安所處,就是良知”

中國有句成語叫“心安理得”,它可以用陽明心學這樣解釋:你做事時心安,那件事的理自然會得出,一件事只要有了“理”(良知),它肯定就是好事,這件事也就肯定能成!

四、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心學方法:

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正目而視之,無他見也;傾耳而聽之,無他聞也。如貓捕鼠,如雞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結,而不知有其他,然後此志常立,神氣精明,義理昭著。”

“一毫私慾之萌,只責此志不立,即私慾便退;聽一毫客氣之動,只責此志不立,即客氣便消除。或怠心生,責此志,即不怠;忽心生,責此志,即不忽;燥心生,責此志,即不燥;妒心生,責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責此志,即不忿;貪心生,責此志,即不貪;傲心生,責此志,即不傲;吝心生,責此志,即不吝。蓋無一息而非立志責志之時,無一事而非立志責志之地。故責志之功,其於去人慾,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陽一出,而魍魎潛消也。”

“吾輩今日用功,只要有真切為善的心,就必能勤學,必見善即遷、有過即改,見到不善,會不自覺地去勸其善。”倘若如此,便能“如種樹然,自然日夜滋長,生氣日完,枝葉日茂”

立志--謹獨--意誠--知行合一--良知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快乐学书
2019-11-27

王陽明的學說與陸九淵的學說構成了我國哲學思想史上的“心學”。王陽明“心學”的精髓在哪?陽明先生自己就已概括:“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在陽明先生的學說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個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心即理”,是心學的理論基礎,也是王陽明的世界觀。王陽明認為吾心便是天理,萬事萬物源於心。“知行合一”是心學的核心。以“心即理”為基礎,認為知,行要一起進行。“致良知”是心學的認識方法。致良知就是擴充良知,把良知推廣到萬事萬物中。這三點正是王陽明心學精髓所在。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爱无止境不忘初心
2019-11-25

知行合一,心外無物,致良知。《王陽明全集》看了二本,他是儒學對人性探討的繼續,沒有超出修身養性的範疇,面對當時社會強調某個方面。為什麼要強調知行合一,大處講滿口仁義道德實際專門幹雞鳴狗盜虛情假意之事這些人上下幾幹年一直都有,當下還在上演,這一點也沒有辦法根治。另外知行合一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方法,在平時生活中認識到對的和外在行為應保持一致,這才是真知,才能是良知,檢測的方式比如突然面對一個問題不假思索的反應就是你的真實想法,再有就有功利考慮了,沿著這一方向在日常生活中磨勵心性達良知。心外無物,強調個體的作用,理是某個體的理,離開某個人那什麼都不是,整個世界都是心的體現,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心的產物,如此來看,良知只能心中求,從自己身上求,功夫也用在自己心上。很明顯,王陽明的心學有佛學的影子。

量子读书
2019-11-25

王陽明明心學的精髓是心外無物和萬象歸心,並指出煉就一顆強大內心的重要性。

王陽明的心學既是孔子儒學思想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一種人生處世哲學和世界觀價值觀。它闡明瞭世界的本源問題以及認識主體(我們人類)和外在客體(客觀世界)之間的關係問題。

王陽明先生的心學思想說明了萬事萬物來源於人的內心思想,一切都是人內在思想的外化或變現,即相由心生和境由心生,萬象歸心。

王陽明先生的心學思想並不是唯心主義。外在的客觀世界也一直在那裡存在著,不以人心的存在為轉移。

但是,外在的事物儘管在那裡存在著,但如果不被我們所感知,不與我們產生聯繫,那它對於我們來說就像不存在一樣,因為它不被我們認識,在我們的心裡沒有印象。

相反,只有被我們認識、感覺併發生聯繫的事物,我們才認識到它的存在,因為它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和烙印,趕之不走,揮之不去,它已存在於我們的心裡,所以它對我們來說是"存在的"。

其二,迴歸人的本性致良知,也就是煉就一顆強大的內心,這樣可以無堅不摧,無所不能,不為外物所動。

千古奇文《心相篇》以及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的《心之力》,都說明了練就一顆內心的重要性以及一個強大的內心所具有的強大力量。

在50多年的人生生涯中,通過讀書學習和生活歷練,通過經歷風雨和挫折,吾心已強大,根本不受外物的干擾。

人要想在社會上生活和有所作為,就必須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縱橫馳騁於天下,無所不為和無所不能,才能夢想成真,心想事成,創造一個高品質的人生。

慈音1
2019-11-25

謝邀!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王陽明是明朝中葉很著名的軍事家和哲學家,王陽明心學的精髓用四句話來概括,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為惡是格物。王陽明心學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皆有心。如動物,人物,植物都有心。同時認為靜止不動各種事物也都有心,他認為靜物如石頭,山峰,森林樹木都有心,只是這些靜物的心沒有展現出來,即使展現出來,人類也不理解。總之,王陽明在古代能有這樣的哲學思想是難能可貴的。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屬於樸素的唯物主義,也可以叫做機械唯物主義觀點。他心學思想的核心是,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知行合一,去惡揚善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大胃喜乐
2019-11-26

試論“心”的形成。

大致為:逐步接收外來信息,經過各種行為的探索和驗證,並且在漸漸積累之後,形成了個體相對獨有的思維框架和行為反應模式。

好像是說的有點機械了,它的重點在於“信息”,時代背景下,人文環境,物質環境,各種成長經歷等等,只要有互動發生,最終會或多或少影響“心”的性狀。

“心學”用變化之心去研究和闡述“心”的某一方面(部分)變化之道,能否不偏不倚的直擊要害確實有點勉為其難了,大家若只是研究吸收其中的有益部分,還是很有價值的。

“知行合一”,讓良知和良行合為一體就是很理想的狀態。(良知我理解為:“良知”和“良——知”)

凡心者,皆性也。

凡心者,皆變也。

凡心者,皆獨也。

善惡誰人定?好壞汝自知。

行事心少悔,安然睡日遲。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愚人淺見惡之輕噴

岐黄道心
2019-12-04

“中國哲學以為,一個人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完成這個統一,就是聖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國聖人的精神成就,相當於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聖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國的聖人不是不問世務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聖外王”的人格。內聖,是就其修養的成就說;外王,是就其在社會上的功用說。” “他的哲學不是用於打官腔的。他更不是塵封的陳腐的哲學家,關在書房裡,坐在靠椅中,處於人生之外。對於他,哲學從來就不只是為人類認識擺設的觀念模式,而是內在於他的行動的箴言體系;在極端的情況下,他的哲學簡直可以說是他的傳記。”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要將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方法就是將古代的思考用現代的語言表述下去,將傳統哲學賦予新的內涵。古代哲學講的是內聖外王,人人皆可為聖。其實聖人也是從人先做起的。

王陽明所構成的心學恰恰也是同其古人一樣,是從個人的體悟中得到的,他所傳承的哲理有儒家、會有道家、亦會有佛家,這也是古代文人所廣為涉獵的,應該還有兵家等等,不管什麼家,其來源均為對宇宙萬事萬物所體悟,分成百家不過是人為的對各種理論的表述的角度不同而已。道家講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佛家講的是萬法歸一,儒家講的是天理人倫。其事實上都是講著“天人合一”的整體。察其之不同源於各種理論意識的不同派別,察其同源於宇宙萬事萬物而已。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下面具體地說四句教的現實意義: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我一看到這四句就是物質與意識、理論與實踐的表述,根本就不是什麼唯心論。不過看了一些對這四句教的解讀多從為人道德來講,但我一看到就覺得這些本身就是方法論,如何立志在上一篇講了,但立志完了不能空談,就要去做事。但如何做事,古人都很少講,也很少去分析,都是要自己去體悟,才有格物致知的說法。“善、惡”一定要用為人之善與為人之惡嗎?也可以從做事如何去做對的事,防止做錯的事。對的事的標準在哪裡,錯的事標準在哪裡?

“無善無噁心之體”,宇宙萬物本身是個整體,在沒有人類意識所強加於它們身上的時候是沒有善惡對錯的,沒有人類的意識加於它們就是整體,比如宇宙就是那個東西,沒有人類去區別是太陽系還是銀河系,是恆星還是黑洞,沒有這些定義,沒有對錯,沒有善惡的,太陽系、銀河系只是宇宙整體的一部分,是人類將它們分開,分別定義,恆星與黑洞是人類所定義的,即使它們是客觀存在的。吃的飯是也是整體,是沒有對錯與善惡的,。它們是獨立之體,應於“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上面說的客觀的整體的事物,則是由於人類的意識有了對它們的反映,從而有了對這些事物有了定義,定義它們是善,是客觀的,是對的,對於不是客觀的事物,或者理解錯誤不客觀的事物就是惡,是錯的。這些善、惡都是需要人類的意識來對它們進行定義。如何對它們進行定義。就是知善知惡了。因為有了人類的意義,並將它們進行定義,而有了太陽系、銀河系,在太陽系之內的相對於太陽系就是善,是對的,太陽系之外的星系要是認為是太陽系那就是錯的,是惡的。有了定義才有了對錯,有了善惡。

所以所有的科學都是“意之動”,所有的文化也是“意之動”,所有人類社會的東西都是“意之動”,客觀外在的是“心之體”,它們是客觀存在的外在整體,是“體”,是物質,而人類的意義對客觀外在的體、物質進行定義後而成了“意之動”,是意識。科學是物質的體,意識的用。

單有外在的客觀整體,沒有人類的意識,人類的“意之動”,是沒有善沒有惡的。只有人類意識的參與,才有了“善”與“惡”的區別,才有了對與錯的區別,才有也“真理”與“繆誤”的區別。

因此事實上的物質與意識是整體,單有客觀的物質是沒有對錯的,所以科學如果有對錯,那麼都是人類的意識活動,它並不是物質的本體。所以科學不是客觀的物質的,而是主觀的意識的。


有了上面的物質與意識的整體,是世界觀,就需要有認識世界的方法論,那就是“知善知惡與為善去惡”

“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是正確的倫理道德體系。從科學上講就是已完備形成的正確的理論體系。古代慣從道德體系上講,就是社會與教育所傳承與人的。傳習錄裡有關“良知”的詞有一百多處,其主要講述的就是良知是要用心去探求的,但不能只探求而且還要去用,真真正正去地用,才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從而得到“良知”。

《傳習錄》裡的一句話原文:”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人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在《亡國》一文中被附會成封建禮教了的等級觀了。而事實上就該理解為這裡的”良知“是正確價值觀,是因為生我養我而需敬老愛才的自然天性,是正確的善。

還有”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務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求天下無冶,不可得矣。 “

良知也可以理解為正確的標準,我的理解就是整體與客觀的綜合。用它來恆量科學理論是否正確之善,錯誤之惡。就如同中醫與西醫的關係,具體的有《說中醫》十一篇。

“為善去惡是格物”。有人說這些說法是我個人對古人的歪曲,古人說的就是道德,其實真的可笑,你是古人嗎?你又怎麼知道古人一定說的是為人之道德,而不是做事之方法?恰恰 是現代人對古人的理解都囿於文字上的解釋,將古人的哲學,將古人的體會簡單化了。古人做的事與我們現代人做的事沒有什麼不同,生活工作學習,差異的只是內容,而不是方法。自古方法都源於做事,所以才有格物致知。格物不能理解去格個物件,格每個物件,這也是王陽明格過的,也是當時的他從字面上去理解了比他更古的學者的結論,才會傻傻地去格竹子好多天。格物致知,就是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去格物,不去做實踐,那麼你學到的知,僅僅是學到的知而已,而無法達到“知行合一”而獲得“良知”,所以才要“致良知”。就好比老師講了一堆的定侓,這些理論,你不去做題目,如何能理解這些定律的變化,如何能做對題目而成為自己的”良知“,只有每道題過,每道題求得正確,才能”致良知“,而真正的懂到了定律、公式的意義,而”知行合一“。而不能說因為做錯了題,所以”知行合一“的道理是錯的,做錯的原因恰恰是因為他們知行不能合一。

這才是真正的四句教哲理,而不僅是做人,更是做事,要有正確的世界觀,知道世界是外面的無善無惡的,有也人的意識才是有善有惡的,人的意識對客觀世界的總結而成各類的科學的、哲學的理論。做人就要先從理論中學習,在實踐中領會,同時要存天理、去人慾,把握規範於客觀的外在,克服臆想式主觀的內在,才能取得具體的知識與能力的創造性的運用,而達到“知行合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整體哲理,使文明傳承穩定,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國碩果僅存,而且在遭受外族的入侵後依然能保持連續性,維持中華文明長久生命力的,它不僅在於對自身的不斷糾錯,同時還能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強化於自身,因為整體是客觀存在而發展的,就象中醫就是這文化樣式,歷經百代而不止,正是在於承載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道統。即使有所浮沉,但站在道的高度上,就可以看清最遠的發展方向,是中國夢的方向,需要整合中國傳統心學的人的學問。


所有的人類活動都是意識的活動,外界的物質是沒有善惡對錯的,只有人的意識活動後才有善惡對錯的,近年來講科學普及,傳播的科學知識都是人類對宇宙世界的認識,它們是客觀的體,主觀的用。即然是主觀的用,那麼就需要用科學的方法論來分析評價,但在這方面卻非常薄弱,以至於連科學的定義都是各作解釋。


反對傳統的人恰恰是主觀的,並不明白客觀的涵義,因為他們僅僅知的是主觀的理論,並不是知道主觀理論源於客觀的體,需要依據客觀的體的不同去應用變化主觀的理論。

所以才需要宣傳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同樣知道知行合一,要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也不是一句口號,如果只是口號那也不是知行合一了。

哲學的終極是客觀整體,是知行合一,是心之學的辯證法。

北十先生
2019-01-08

王陽明的心學是承理學陸九淵餘緒,二人並稱陸王,和程朱相對。

王陽明的心學總結起來就是十個字+四句話。

十個字就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四句話是他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即理”是基礎理論,把天理、本心、誠意都打通了;“致良知”是修行方法,我們做每一件事的時候內心都會判斷對和錯,但是出於私慾會壓制內心的判斷,致良知就是讓我們堅持內心的判斷,持之以恆就會讓良知做主;最核心的就是“知行合一”,能夠做主的良知即是知又是行,所以知行合一。

子翼xyxs
2019-11-25

題目問的就有問題。 請問“道”是什麼?請問“我”是誰? 誰能說得清? 先生之心學,精髓是嚴灘問答?天泉論道?“致良知”?“心即理”?還是你以為的頓悟什麼的? 都是都不是! 佛家說:所謂精髓,即非精髓,是名精髓。

道家說:道可道,非常道。

先生的一生,龍場為轉折。

那一夜,是其精髓之始,只至其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