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4 個回答
河北人张鹏程
2017-07-03

都江堰: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組成,它代表我國當時先進的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都江堰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區以西的岷江上游。

是在戰國末年,由時任秦國蜀郡郡守的李冰及其子主持建造的。它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唯一以無壩引水為主要特徵的綜合性水利工程,具有引水灌溉、防洪排沙以及水運、城市供水的多重效用。

整個工程可分為渠首和灌溉水網兩大系統,渠首又由魚嘴(分水堤壩)、飛沙堰(洩洪排沙道)和寶瓶口(引水口)等三項主體工程以及金剛堤、人字堤等附屬建築組成。

兩千多年來,由於都江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青年史学家
2017-07-02

水利工程的修建是中國古代歷朝歷代最重要的國家工程之一,修建水利工程的目的經歷了從最初的戰爭需要到後來的民生工程建設需要的轉變,特別是秦代以後,水利工程的修建與維護成為了專制王朝取得民心,獲取王朝合法性的重要來源,魏特夫稱之為:“東方治水專制主義。”

中國古代著名的內陸水利工程包括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在江淮一帶修建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地區修建了有著防洪灌溉功能的都江堰,也使得成都平原成為秦國的重要農業基地。隨後韓國的水工鄭國在秦國修建的鄭國渠,本來韓國欲藉此消耗秦國國力,但卻意外助力了秦國的強大。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加強對嶺南地區的控制,修建了溝通珠江水系和湘江水系的靈渠。以上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內陸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海岸沿線區域的水利工程首推隋朝時期修鑿的大運河,大運河從北至南分別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部分河道利用了前人的開鑿成果,如邗溝。永濟渠、邗溝、江南河均處於東部海岸線地區。其他較著名的東部沿線的水利工程還包括自東漢一直持續到明清的錢塘江海塘工程,直至今日,錢塘江海塘工程依然是浙江東部海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元代由郭守敬主持修建的通惠河也是海岸沿線的一個重要水利工程,不僅成為北京地區的經濟命脈,還是北京的著名的名勝景區。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见微而知著
2017-07-02

亞洲最寬的人工護城河

——襄陽護城河

天下護城河,以襄陽護城河寬度為最。據史料記載,早在宋代,襄陽護城河的平均寬度就超過了180米,最寬處達到250餘米,也正因為有護城河的庇護,襄陽城聲名顯赫,被稱為華夏第一城池。

襄陽護城河之所以很寬,有其客觀的自然條件因素存在。池寬水深,水是必要條件。襄陽護城河的寬度與襄陽的水資源豐富分不開。古襄陽城內,除了漢水之外,還有襄水。這為了護城河的水源補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實際上,襄陽護城河在形成之初,並沒有這麼寬,它也經歷了拓寬、拓深的過程。

不僅如此,襄陽護城河還有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統。據《襄陽縣誌·歲修章程》一文記載:“宋郭杲舊設二閘,盛漲之時閉北閘,開南閘,放渾水入漢(漢江);大水既退,則閉南閘,開北閘,導清水入壕,方法極為盡善。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

——靈渠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靈渠的鑿通在歷史上意義重大,它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世界最悠久且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中國最古老的灌溉系統

——坎兒井

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而新疆維吾爾語則稱之為“坎兒孜”。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

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築物,適用於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於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

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井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世界最長的人工運河

——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務部門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京杭大運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實現復航,計劃於2017年實現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古代除了內陸水利工程,海岸沿線區域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

大胡子说史
2017-07-01

在我國古代,土地面積決定了糧食種植的規模,因此,人們為了增加土地,很早就開始向大海要地。

暨南大學教授冼劍民在《明清珠江三角洲的圍海造田與生態環境的變遷》一文中介紹,明清時期是歷史上的大一統時期,兩代政權都注重發展農業,大量開闢耕地。廣東地區利用瀕臨海洋的自然環境,成為那個時代圍海造田發展最快的地區。

當時,珠江三角洲圍海造田的主要形式是沙田,是指沿海瀕江淤泥積成的田地。宋代以前,珠江三角洲的發展較為緩慢,沙田的形成主要靠自然的因素,即由江水攜帶泥沙淤積而成。

明清時期,開發進一步加快,各河道不斷淤淺,新生沙灘不斷浮露。人們將浮露的沙灘加以圍築,以防止被水沖走。

明代,人們通過拋石、種草實行人工促淤,加快了沙田的淤漲。清代,人們逐漸將目光轉向未成之沙上,開始與海爭田,堤圍的修築更加普遍,沙田的開墾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時期。

其中,明代河岸堤圍總長達22萬丈,共181條,耕地面積達萬頃以上,使珠江三角洲範圍比以前擴大了一倍。而清代,從乾隆十八年至嘉慶二十三年(1753~1818年),共開墾了5300餘頃,咸豐、同治年間,又新開墾了8000頃。

沙田的擴大,促進了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首先,沙田的開發緩解了當時的人口壓力。清代乾隆朝是我國曆史上人口出生的一個高峰時期,人口的不斷增加使廣東的糧食日益緊缺,加上北方大量的人口不斷南遷,加重了廣東的糧食負擔。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必然要求耕地的擴大。於是勞動人民在珠江河道的兩岸和海岸的海灘上,修建堤圍,將沙灘圍築起來,進行墾殖。他們還不斷地向江海要田,使耕地面積逐漸增加,為農業的生產發展尋求了新的出路。

其次,沙田的開發,尤其是堤圍的修築,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防洪保收的目的,大片的農田免受洪水的衝擊,確保了糧食的收成。如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凡粵之田,近海者虞潦,則有基圍,近山者虞旱,則有水車。故凶荒之患常少,其大禾田,歲一收。早禾田,歲種旱粘、早糯則二收。”

再次,沙田的開發,促進了珠江三角洲農業的商品化,帶動了珠江三角州經濟的迅速發展。廣大的勞動人民在修建堤圍的同時,推行基塘種養技術,在低凹的地方挖塘,環水築基。他們在塘內養魚,合理利用了塘內的水源,又在堤圍上種植桑樹、果樹、甘蔗等經濟作物,形成了“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從而改變了單一種植水稻的農業形態,發展了商品性的經濟作物,使珠江三角洲成為富庶的魚米之鄉,躍上了全國農業生產的先進行列。

然而人們在與海爭田的同時,卻很少注意到這一過程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為了迅速得到耕地,人們想方設法對沙田進行墾殖。將石壩築在江河出海口旁,侵佔了深水道,從而阻滯了水流的速度,使泥沙淤積日漸增多,而水道就愈來愈窄。當大雨來時,由於不能及時宣洩,於是釀成水患。明清時期,珠江三角洲常年水患不斷。

此外,珠江三角洲是低凹之地,新墾沙田更是低澇之區,隨著堤圍的不斷修築,農田排水日加困難,於是迫使其推廣基塘種養生產方式。明初,人們只是將一些地勢低凹、生產條件較差的土地深挖為塘,這種做法有利於充分利用土地。發展到清代以後,隨著基塘利益的不斷增加,人們逐漸開始把一些肥沃的沙田也挖為魚塘,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二《鱗語·魚》中記載:“廣州諸大縣村落中,往往棄肥田以為基”,結果使得農田面積減少,特別是乾隆二十四年以後,廣州成為通商口岸,對生絲的需求擴大,從而刺激了人們大量地發展基塘農業,出現了“棄田築塘、廢稻樹桑”的熱潮,耕地被大量的挖塘,稻作生產受到排斥。

從明代到清代,沙田圍墾的區域和堤圍的修建不斷地向西北江的下游發展,直抵珠江的入海口,從而使珠江的出海口越來越窄,潮汐來時,由於海水與淡水的交換,不能緩慢地進行,從而改變了江水生態,魚苗往往隨著急水而走,流失了大量魚苗,魚的產量自然就會減少。

儘管已經過去數百年,但這些影響波及至今。以史為鑑,今天的人們在利用和開發海洋時,不妨以此為參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