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宋仁宗是宋朝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頗受當時的百姓愛戴,離世後廟號仁宗。那麼他的“仁”究竟是“仁”在哪裡?
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5 個回答
帝国的脸谱
2017-06-18

【宋仁宗為什麼可稱千古第一仁帝】

清人王士禎曾對宋朝兩個皇帝宋仁宗和宋徽宗有過一個評價,說“仁宗皇帝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官家和君都是皇帝,意思是宋仁宗這個人什麼也不會,只會做皇帝,宋徽宗這個人什麼都會,獨獨不會做皇帝。

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事實也確實如此,你看宋徽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都到了頂級專家的水平,書畫甚至件件傳世,價值連城,但國家在他手裡卻治理得一塌糊塗。而宋仁宗呢,詩詞文章字畫,遠遜於宋徽宗,沒什麼精通至傳世的。但他有一個長處,就是仁慈,他在位期間,愛護百姓,寬容大臣,不計仇怨,提攜人才,在位42年,群星燦爛,鉅公輩出,成為了宋朝十八位皇帝中名聲最好的一位,尤其是他的仁慈,歷代帝王,無人能出其右,可稱千古第一仁帝。

比如,他對待下人特別仁慈。一次,他在後苑散步,走了一段,身邊的人發現他不斷回頭張望,卻又不說什麼。回宮後,他匆匆讓宮女端水來喝。宮女奇怪,說陛下為什麼不在外面取水喝。他說,我找了好多次,沒見管水的侍吏,又不好問,一問的話,侍吏恐要受責罰,所以忍渴而歸。還有一次,吃飯時吃到了沙子,牙齒劇痛,他邊吐邊對宮女說,不要聲張我吃到沙子,這是死罪。對待下人的過失,他首先沒考慮自己的難受,而是可能給下人帶來的罪責,的確仁慈。

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又比如,他在言論上特別寬鬆。1055年,他任張昪為御史中丞,張昪因對一些決策有看法,上書連連批評“兩府”官員,後來,他頗不耐煩的對張昪說:“你出身孤寒,為何總當朝批評重臣?”張昪反問說:“我自布衣而至近臣,家人滿堂,怎麼能說孤寒呢?像您才孤寒呢。”宋仁宗問為什麼。張昪說:“您雖貴為天子,但內無賢臣,外無名將,這才是真正的孤寒。”把皇帝比喻成孤家寡人,宋仁宗竟不追究,“優容之”。

宋仁宗最恨羅織材料,陷人以罪。當時,成都一個舉子給知府獻了一詩,有:“把斷劍門燒棧道,西川別是一乾坤”之句,鼓動知府與朝廷分庭抗禮。這是一首反詩,嚇得知府趕快把這個舉子捆綁至京,交皇帝治罪。宋仁宗聽後卻一笑說:“這不過是老秀才急於想當官做出的荒唐事,不足以治罪。可安排他去偏遠之地,任一司戶參軍。”寫反詩反得官職,言論上還是比較寬鬆的。

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對仇怨的態度。他繼位之初,因為小,由皇太后劉氏聽政。一個叫程琳的太常博士,為了討好劉太后,獻《武后臨朝圖》,建議劉太后效仿武則天,廢少帝,取而代之。遭到劉太后嚴詞拒絕。宋仁宗親政後,有人因此彈劾程琳,宋仁宗一笑置之,說程琳也不過是為了向太后表忠罷了。甚至,宋仁宗認為程琳“有才器,能斷大事”,後來重用為參知政事,即副宰相。

通過這些事可以看出,宋仁宗的確是一位仁君,相對於那些為了一己之權欲而殺人如麻的皇帝來說,他也是十分特別的一位。

我们爱历史
2017-05-31

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在中國古代史上,現在人氣看上去非常低的宋仁宗,在當時的人氣卻讓人瞠目結舌。當他駕崩的消息傳遍華夏大地的那天,北宋開封洛陽等一線城市,好些百姓瞬間就悲痛了,就連許多乞丐,竟然都主動為他燒紙祭奠,有些城市因為祭奠的煙火熏天,竟然濃煙滾滾,濃煙之中,黎民百姓們淚如雨下。

甚至就連大宋王朝的老對手遼國,在聽說了宋仁宗去世的噩耗時,當場就崩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就是那位野史裡叫囂要吞併大宋的耶律洪基,當場拉著北宋使者的手嚎啕大哭。

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一位皇帝,可以像宋仁宗一樣,得到這樣超越國界的虔誠紀念。一切,只因為他一生裡的“仁”字。

史家門津津樂道了很多宋仁宗“仁”的典故,但是以他人生的崇高地位和輝煌的執政成績來說,他真正的“仁”,卻並非一種小恩小惠,而是一種他貫徹終生的尊重態度。身為皇帝,他明白自己應該尊重什麼,應當怎樣的隱忍和選擇。

因此,這位仁慈的皇帝,在他執政的四十二年裡,不停上演過窩囊的場面,對待那些慷慨激烈的大臣們,他從來小心翼翼,甚至有時候做一些事情,首先忌憚的就是大臣們的議論,好些吵架的時刻,更是嚴重的沒尊嚴,中國古代著名的包青天,北宋名臣包拯,一次爭吵之中,竟然當場噴了宋仁宗一臉唾沫,這個在清朝妥妥要殺頭的過失,宋仁宗非但不怪,相反對包拯大加褒獎。

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這樣的橋段,絕非一次作秀,而是持續終生。在宋仁宗的眼裡,尊重大宋王朝的文官政治體制,倡導共治原則,是他作為一個帝王,必須要遵守的法則,帝王之中,能夠擁有權力不稀奇,能夠主動剋制權力慾望,一切為國家大計,宋仁宗做到了。

正是因為做到了這個,他做到了“大仁”——造就一個欣欣向榮的北宋王朝,他執政的時代,是北宋王朝的黃金時期,是一個吏治清明國力強盛的偉大時代。而他,則甘願退居幕後,把平臺讓給這個時代的能臣們,同時默默的做惡人,以零容忍的司法建設,確立大宋王朝的法制原則,他做到了。

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老百姓對他的一句話,可謂一生寫照:百事不會,就會做官家。一個懂得放手的人,任何行業,都可以做到宋仁宗的“大仁”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悦读会
2017-05-17

仁這個諡號可是很難得的,算是皇帝的最高諡號, 中國歷史上,皇帝那麼多,能夠得到這個字的可能不超過五個。那宋仁宗的仁,仁在哪裡呢?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首先要心裡仁慈。比如有一次,宋仁宗跑到外面玩,玩著玩著,左看右看,不知道在找什麼。

回了宮之後,宋仁宗大喊,渴死了,快拿水我來喝。

下面人很奇怪啊,人在外面渴,為什麼不喝水呢?我宋朝這麼富,王婆茶館到底開,裡面還有小房間可以約人妻大保健呢。

宋仁宗說,我看了,但沒看到鐐子(管茶水的宮人),我又不好問,怕一問,宮裡就要追究他失職。所以忍著沒說。

這太不像話了,你還是皇帝嗎?還是九五之尊嗎?你可是龍體啊,還要考慮一個小職員的感受?

這其實就是仁慈 ,處處替他人考慮。現在你看一個人有沒有修養,不要看他對上司怎麼樣,也不要看他對朋友怎麼樣,看他進了飯館對服務員怎麼樣就可以了。

除了心地善良,要達成仁,當然還要有大愛,有的皇帝對身邊人很好,但對普通老百姓很差。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那宋仁宗有沒有大愛呢?有的,他有一回半夜起來,聽到外面有音樂聲,他很高興,跑去聽牆根。

還高興的問:外面是什麼地方啊,這麼開心?

答,這可能是外面的酒樓吧。

宋朝是不宵禁的。其它朝代晚上都不準搞娛樂活動。

而且宋朝的酒樓竟然開得跟皇城這麼近,這太不把皇帝放在眼裡了。要知道明朝時,皇帝登上樓,看到大臣樓修得漂亮一點,都要翻臉殺人的。

當時宮女說,我們也搞嘛,開心一下,快活一下嘛。

宋仁宗說:我們就算了,我們要是開心了,外面就開心不起來了。

你看,以民為本。這不是仁是什麼?所以,在宋仁宗的時代,百姓過得最快樂,清官也多,而且清官很自由奔放,包大人就是活在宋仁宗的時代。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有一回,包大人跟宋仁宗開會,包大人可能情緒有點激動,飛沫有點多,宋仁宗只好一邊點頭,一邊拿袖子擋,猜出了包大人今天早上吃的煎餅果子加了蔥花。

要換了別的朝代,包大人早就包粽子去了。

所以,宋仁宗深得民心,他死了,全國百姓自發燒紙錢,造成各地城市大面積人為霧霾出現。

而且連敵人都服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聽說宋仁宗死了,大哭在地,說因為宋仁宗,我們兩國平安了四十年。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耶律洪基曾把宋仁宗的畫像請了回來,看了後馬上下拜,說宋國皇帝長得太英武了,我如果生在中國,也就是一個都虞侯罷了。

所以,宋仁宗的仁實至名歸。

历史研习社
2017-05-17

廟號為仁宗的皇帝們到底“仁”在哪裡了呢?

縱觀清之前歷史(清仁宗道光帝比較特殊另議),北宋、元、明出過三個“仁宗”,宋仁宗處於外部西夏反宋獨立成功,遼人趁機步步緊逼;而內部由於放任土地兼併和國家機構進一步膨脹導致財政危機加劇的北宋中期,因此為了緩解危機,仁宗除任用能臣戍邊防,如滿足了狄青的要求沒有給他設監軍,幫助他鑄就了崑崙關大捷。還任用范仲淹等進行官員隊伍縮編與地方農業生產扶持等。但是由於改革派分裂以及仁宗對於流言蜚語不加甄別而懲治官員使改革胎死腹中。


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而元仁宗時期。雖多次強調要控制漢人使用弓箭。但聽取了漢人儒臣李孟重開科舉的建議選用了一批新人,另在李孟建議下又進行了儒家經典的翻譯與傳播工作,一定程度釋放了政權重視民族矛盾化解的信號。
仁宗皇帝都“仁”在哪裡?

明仁宗時因其喜愛經書策義,親近儒臣,並多次反對其父親成祖在奪權後力圖粉飾政權威信的一些“大量花錢”的決策。如其上臺後便停止了鄭和下西洋和對蒙古出擊。在兄弟爭奪王位中採取寬容忍讓的態度更爭取到了大量的支持。也最終開啟了“仁宣之治”。


因此。仁宗之所以“仁”我們可歸結為這樣幾點。個人性格的寬宏大度與親近文臣有利於精英集團的內部團結,關心底層民眾生活則為“仁政”理念的實踐。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王朝中期的複雜環境下對局部框架的修補和對穩定高於一切的追求使得王朝政治具有了一種應對時局可不斷變化的彈性,而這種彈性也使得社會得以暫時進入了一段大體平穩的時期。而這種現象實質上也成為了其廟號的一種現實價值取向的反映。
伊洛河畔看春秋
2017-06-05

仁宗皇帝

據說說十六國時期,為劉禪上廟號仁宗,劉阿斗就成為第一個仁宗皇帝,這是二世而亡的後主,在位四十一年 223-263;

宋仁宗 趙禎 在位四十二年 1022-1063 最出名的仁宗

元仁宗 愛與黎拔力八大 在位十一年 元朝在位時間比較長的皇帝

明仁宗 朱高熾 在位十個月 年號 洪熙 1424-1425

清仁宗 顒琰 在位二十五年 年號嘉慶 1796-1820 開啟了清朝的轉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