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座談會發言摘登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17-06-08

全面深化法學教育改革

最高人民檢察院 徐顯明

法學教育下一步如何發展?我認為應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建議如下:

一是明確法學教育的基本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全面依法治國需要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法學教育與研究五路大軍,法學教育應當為法律職業共同體培養和輸送法治人才。

二是完善法治人才培養體系。法學教育應當立足國情,堅持“以本為本”,把法律碩士作為法治人才的供給主體,加快建立法律職業與法律碩士學位相對應的體制機制,解決法律職業無基準學位問題。

三是完善學科體系建設。注重基礎學科,發展新興學科,培育交叉學科,形成特色學科。

四是完善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法學教材應當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為基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引領,貫徹德法兼修原則,把法律職業倫理課程作為核心課。

五是強化實踐訓練,大幅增加案例課、討論課、實踐課、模擬課內容,強化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培養。

六是重點打造一支“思想過硬、師德過硬、學術過硬、傳授過硬、實踐過硬”的法學教師隊伍。

七是建立“自我評估、官方指導、行業評價”相結合的法學教育評價體系。

八是實施並提升新一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數量增至百個左右,同時兼顧中西部地區和各省市的合理佈局。

九是繼續完善高校與實務部門人員互聘“雙千計劃”,改善法學教育師資結構。把實務部門理論素養高、願意從事法學教育的將退人員或已退人員聘為專任師資。

十是深度而系統地挖掘“中華法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法學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的前提下,激活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概念、術語,形成以我為主、面向世界的中國法學話語體系。

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新思路

中國人民大學 韓大元

人大法學院作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以培養“人文情懷、崇尚法治、追求真理、奉獻社會”的卓越法律人才為目標。

立德樹人、以德為先,堅持法學教育的人文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學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以德為先,培養法科學生基本的道德和修養。合格的法律人首先應具備健全的品格,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情懷。法治人才的培養質量如何,關乎社會正義的實現和維護,也關係民眾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待。

德法兼修、中外兼顧,把中國特色法學理論的“底子”築得更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我為主、兼收幷蓄、突出特色,努力以中國智慧、中國實踐為世界法治文明建設作出貢獻,這為我國的法學理論研究指明瞭方向。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事業的推進,中國的法學理論完全走過了“照著講”的階段,中國的法學理論和法學教育完全可以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為世界法治建設作出貢獻。

立足法治實踐、服務法治實踐,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打破高校和社會之間的體制壁壘,將實際工作部門的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引進高校,加強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實際工作者之間的交流”。法學教育是實踐教育,法律科學是應用性很強的社會科學,法律技能是法科生應該必備的專業素質,要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於生活中的經驗,感悟國家法治進步,建立價值、知識與經驗三位一體的體系,鼓勵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運用知識,培養學生學有所用的實踐精神。

大力提升國際性,助力國家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積極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法學教育構成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內容,成為形成中國思想體系與話語體系的重要方面。在法學教育發展中,我們要堅持“請進來”“走出去”,樹立中國法學教育的國際形象。

在實踐中努力培養卓越農林人才

華中農業大學 李忠雲

在實踐中立德樹人,要搭好知行合一的“立交橋”。要促進大學生樹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首先要讓他們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結合起來。一是建優建強校內實踐平臺。學校對校內基地進行升級改造,對農科專業學生進行從種到收的全過程實踐訓練。發揮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作用,將優質科研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二是協同建好校外實踐平臺。先後建成260餘個優質校外實習基地,7個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100%的農科專業學生走出校園實習。

在實踐中立德樹人,要裝好實踐育人的“助推器”。要匯聚各方資源,建立實踐育人長效機制。一是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將教師深入行業企業實踐鍛鍊和指導學生實習列入晉升、晉職條件,將學生校外實習實踐作為必修環節。二是健全校地校企共建機制。與地方和企業共研培養方案,共建實習課程,共同開展科學研究、成果推廣和技術培訓,將合作成果落實到推動產業發展中。

在實踐中立德樹人,要把好擔當責任的“定盤星”。要讓大學生勇於擔當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必須要保持定力,在育人模式上下苦功,做硬功。一是科教融合,推進“三田”“三早”實踐育人。通過“種種子田、試驗田、豐產田”,推進所有農科學生全過程參加農業生產週期實踐實習,加強“早進實驗室、早進課題、早進團隊”的科研訓練。二是合作共贏,推進產學研協同育人。發揮院士、專家團隊優勢,圍繞區域農業產業發展需求,與行業企業進行技術協同攻關、開展科技服務,促進大學生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培養。三是榜樣引領,推進典型示範育人。以“本禹志願服務隊”10餘年來愛心接力為原型創作的話劇《牽掛》,先後在國家大劇院等公演50餘場。觀看《牽掛》已成為我校新生第一課。

構築培養“大醫”的全景育人體系

上海交通大學 陳國強

“雙師”聯動,合力育人,構建醫學思政體系。近年來,交大醫學院不斷踐行和完善教育教學理念,形成了“一體化、雙聯動、三貫通”的頂層設計思路,推進合力育人。我們改革醫學院學生思政工作體制,成立了學生工作指導委和學生工作黨委,形成了本—研互動、線上—線下互動、課內—課外互動的“一體化”思政工作體系。

文化育人、價值引領,追求“有靈魂的卓越”。交大醫學院始終將思政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緊密結合,引導醫學生的理想信念及價值追求。近年來,我們以品牌講座為依託、以王振義院士為人物原型的原創話劇《清貧的牡丹》為載體,構建了“讀、說、演、學、行”的醫學文化育人模式。把握新生季、畢業季教育主題,豐富了醫學專業“白袍儀式”等儀式教育的內涵。

實踐育人、醫教協同,構建“大教育”格局。交大醫學院主動適應國家深化醫改對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深化醫教改革,推進系統整合式課程體系建設,加強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實施教學激勵計劃,實行全員育人和全過程育人。我們以“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為宗旨,引導廣大醫學生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增進對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通過實踐活動引領醫學生“德才統一”“專博結合”“知行合一”,樹立“醫者仁心濟蒼生”的博大胸懷和人文情懷。

同時,建議教育部等有關部門從建設健康中國的高度,將醫學教育作為國家醫改的主要供給側,與“三醫聯動”有效銜接,健全醫學教育投入機制,強化醫學院校辦學整體性和自主權,研究從事醫學教育教師的職業發展路徑和合理的薪酬標準,吸引更多優秀醫生從事醫學教育工作。

建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平臺

清華大學 鄭力

2009年,清華大學啟動“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積極開展拔尖人才培養工作。

一是創立“領跑者”理念,讓優秀學生作為“領跑者”,帶動整體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實施優勢轉化戰略,將學科、師資、國際交流、優質生源、優良傳統等方面的辦學優勢積極、主動、優先地轉化為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勢。

二是“學堂計劃”由一流學者領銜,以拔尖人才培養未來的拔尖人才。實行首席教授負責制,學校聘請丘成桐、朱邦芬、張希、施一公、姚期智、鄭泉水擔任各班首席教授。他們熱愛教育事業,學術造詣深厚,在年輕學子中具有巨大影響力和感召力,卓有成效地推動了在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機制創新等方面的改革探索。

三是“學堂計劃”鼓勵多樣化實踐,尊重並調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尊重學科特點、人才培養模式之間的差異,鼓勵院系多樣化的措施。在“學堂計劃”實踐中,學校層面做到尊重“三個性”,即學生個性、學科個性、教授個性,不做統一規定,逐班量身定做、逐生量體裁衣。

今後“拔尖計劃”如何再上一個新的臺階,有幾點思考與大家探討:一是推動與世界名校的雙向學生交流。在國家的支持下,參與“拔尖計劃”的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到國外交換學習,但真正的國際化應該是相互的,我們應該能夠接受更多國外一流高校的學生來中國學習。通過建立國際化的課程平臺、增加和國際一流高校本科雙學位項目的合作,吸引出類拔萃的國際學生。二是在一般考試對拔尖學生區分度不大的情況下,希望能夠通過精心設計的選拔項目,考查學生在基礎學科領域的志趣和能力,選拔出一批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

德法兼修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

中國政法大學 黃進

我校將採取以下措施,進一步提高卓越法治人才培養的質量。

將立德樹人、德法兼修融入法治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首先,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法律職業倫理課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金牌”教師團隊,並通過思政微課堂、網絡思政翻轉課堂教學等方式,著力打造一批深受青年學生歡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法律職業倫理課。

其次,將德法兼修的要求貫穿於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對法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時,將德法兼修要求明確寫入人才培養目標;同時,要求法學專業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之貫穿在日常課堂教學與學生指導之中。

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用正確的理論引導法治人才培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法治人才培養上,要解決好“為誰教、教什麼、教給誰、怎麼教”的基本問題。為此,我們將充分利用中國政法大學法學人才密集的優勢,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等基礎性問題的研究,為法治人才培養提供理論支撐。

進一步優化法學學科體系、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在法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中,我們將圍繞立德樹人、德法兼修的要求,優化法學學科體系、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形成對人才培養目標的有力支撐。

結合法學學科特點,開設法律職業倫理、公益法、法律援助制度等選修課程,配合長年堅持的法律診所教育、志願者活動、社會調查、實習實踐,培育法科學生了解國情、關注基層、服務社會的公益服務精神。

積極探索協同育人的新模式,促進高校和社會法治資源之間的共享與融合。法學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教育必須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係。為此,我校在修訂法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將進一步加大法學實踐教學的學分要求,將實務部門的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引進高校,並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法學實踐教學課程。

建設“新工科”培養卓越工程人才

天津大學 鍾登華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不僅為法治人才培養指明瞭方向,也為我們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推進“新工科”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培養創新工程人才,關係到“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的實施。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為特點的新經濟的蓬勃發展,迫切需要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2016年6月,在我國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教育部提出建設發展“新工科”,可以看作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2.0版。近一年來,教育部領導同志多次組織高校深入研討,相繼形成了“復旦共識”和“天大行動”。

“新工科”作為一種新型工程教育,其育人的本質沒有變,但對人才的培養要求發生了變化。我們認為,“新工科”的內涵是:以立德樹人為引領,以應對變化、塑造未來為建設理念,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調與共享為主要途徑,培養未來多元化、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新工科”建設必須圍繞產業鏈、創新鏈,建設一批服務現代產業的新興學科專業集群,加快改造傳統學科專業;重塑人才培養質量觀,制定適應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核心素養體系和學業標準體系。“新工科”建設必須創新教育方式與手段,推進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延展實踐育人平臺,改變工程實踐環境和工程實踐模式,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新工科”建設必須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探索同我國曆史、國情、文化更加適應,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更加緊密的工程教育體制機制。

我們既要根植於我國工程教育的歷史積澱和傳統優勢,又要更新理念加快改革創新,增強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責任擔當,增強工程教育改革發展的自信,匯聚建設工程教育強國的磅礴力量,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培養造就一流的工程人才!

培養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傳播人才

中國傳媒大學 高曉虹

近年來,我們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進一步深化高等新聞傳播教育綜合改革、提高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質量。

立德樹人,培養拔尖人才,推動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著重加強媒介倫理法規類課程建設。我們組織了“媒介倫理與法規”專題培訓班。來自全國83所高校的120多名教師參加了培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各大高校的資深專家為學員授課。

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統領,將其融入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各環節。2014年4—12月,受中宣部、教育部委託,組織實施了《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道經典案例評析》教材的編寫工作。該教材精心選取了近60個新聞報道案例進行剖析解讀,深入淺出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內涵、主要觀點以及在新的媒介環境下的現實要求。

以社會實踐為導向,創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在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我們鼓勵人才培養單位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在社會實踐中創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加強新聞傳播專業學生的國家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新聞職業道德。如開展國情教育講座、“三項學習教育校園巡講”、“好記者講好故事”進校園等活動。

實施高校與新聞單位從業人員互聘“千人計劃”,抓住部校共建契機,深化學科建設。過去四年間,高校與新聞單位從業人員互聘“千人計劃”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以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為例,我們已經連續三年派出老師前往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進行掛職鍛鍊。每學年聘請10位媒體從業人員進入課堂為學生授課或開設講座。推進“部校共建”是近年來我們的另一項重要工作。目前全國已有31家黨委宣傳部和6家中央媒體聯合41所高校開展了共建工作。

為國家培育更多卓越教師

華東師範大學 周傲英

以德為先,立德樹人,把培育忠誠可靠的卓越中學教師作為重要使命。學校以培養可靠接班人和卓越教師為使命,選拔樂教適教的優秀學生進入師範生隊伍。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校黨委書記童世駿教授帶頭走進課堂第一線,為學生講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思政教育方式,變“思政課程”為“課程思政”,引導師範生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加強免費師範生培養,學校組建孟憲承書院,聘請51位名教授擔任“人生導師”,幫助支持學生個性化發展。

厚基礎,強能力,開展“著眼‘卓越教師’的師範生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學校建設了面向師範生的通識精品教育課程,把愛國情懷、人文素養、科學理性融入課程教學中。增設了師範生文理基礎平臺課程,改造了公共教育學與心理學課程,先後分七批建設了139門教育研究與拓展類課程,其中13門入選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課程,入選數量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學校組織開展“卓越教師海外研修計劃”,至今已選派8批242名優秀免費師範生赴海外訪學研修。

貼近教學一線,互惠多贏,打造優質師範教學實習基地。學校在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等15個省份建設了165個師範生實習基地,組團實習,為學生畢業就業打下了良好基礎,少數民族學生回鄉任教為提升民族地區教育水平、促進民族團結作出了貢獻。學校每年為基地學校組織“卓越中學教師”培訓班、“東西部名校長高峰論壇”,實現了互惠多贏。學生也多次在全國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特等獎、一等獎等佳績。

目前,學校正在大力推進教師教育改革,本科階段強化學科基礎知識和能力,碩士階段提升教育理論和教師教學技能。為此,學校專門組建了教師教育學院,並在書院組建專業教授、黨務工作者、輔導員等參與的工作團隊,創新思政工作模式,更加凸顯書院在養成育人方面的特色優勢,讓每位師大學生都在改革實踐中受益。

做德才兼備的青年法科生

中國人民大學 曾恆

我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就讀。學院始終將人文教育和法律倫理教育作為卓越本科法律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環節。史彤彪教授開設的“法律職業倫理”是我們的必修課。我至今還記得,在第一節課上,史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兩個大字:“慎獨。”他說:“法律人要用一生去踐行‘慎獨’二字,無論在任何場合,任何時刻,都要恪守道德,堅持正義。”除了開設職業倫理類課程外,人大法學院還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如助殘扶弱、法律援助、臨終關懷等,藉此培養同學們關愛他人、關心社會的道德情懷。

想學好法學,要做到“博”。法學是一個龐大的知識系統,不同的知識之間存在著廣泛而深刻的聯繫。對某個具體法律問題的研究,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擴展為對所有相關知識的思考。法學研究者倘若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不夠“博”,就無法全面而深刻地思考法學問題,提出有價值的觀點。除了“博”以外,“專”也是必要的。法學包含幾十門二級學科,研究領域眾多。我們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刻苦鑽研,這樣才能有所收穫、有所貢獻。

“博”與“專”應是每一個青年法科生的奮鬥目標。為了幫助同學們做到“博”,人大法學院根據卓越本科法律人才培養計劃,開設“新生研討課”、“方法論”系列課、“案例分析”系列課,同時擴大選修課範圍,開講包括法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在內的系列通識課。豐富的課程設置為同學們提供了充足的學習資源。為了幫助同學們做到“專”,人大法學院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給每位本科生配備新生導師,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職業興趣,有針對性地培養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

“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高校法學教育發展指明的方向,也體現著總書記對青年法科生的殷切期盼。我們更應該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養,不懈奮鬥鑽研,為共和國的法治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用實踐探索創業之路

北京大學 薛鼎

ofo小黃車是我和幾位同學大學期間的創業項目。回顧ofo的創立和發展,我們深深體會到“創業艱難百戰多”,只有經歷風雨才得見彩虹。

ofo的出現,有效解決了最後一公里出行難題,同時,也在全國掀起了綠色出行、健康騎行的新風潮。交通部科學研究院《2017年主要城市騎行報告》顯示,ofo小黃車對我國城市慢行交通發展、智能綠色城市建設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青年要樹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我們的價值,不是收入最大化或者名譽最大化,而是讓自身的奮鬥目標與國家社會的需求相一致,與時代的要求相一致。

ofo在實現運營數據突破、引領共享單車行業發展的同時,也自始至終堅持對公益事業的參與和投入。近期ofo在公益方面開展了以下工作:4月13日,ofo小黃車與中信銀行共同出資成立“溫暖每個角落”公益基金,用於幫助貧困地區孩子讀書;4月25日,ofo小黃車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簽署長達五年的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一公里計劃”,推廣低碳環保的單車出行方式。

總書記強調,青年在成長和奮鬥中,會收穫成功和喜悅,也會面臨困難和壓力。要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廣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塊玉,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不斷培養高潔的操行和純樸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為高尚的人。

創業路上荊棘密佈,尤其是高速發展的ofo,更是離不開人才的引進、培養。ofo創始團隊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各行業知識,惜時如金,辯證思考,找到了提升運營效率的關鍵節點,打通了智能硬件、供應鏈、物流、運營等諸多環節,保證了公司的快速發展。

在人才引進、培養方面,我們認為員工成長速度在於實踐度,員工穩定在於和公司文化價值匹配度。因此,ofo聚集了一大批有理想、有夢想、願意為改善短途出行做出努力的“德才兼備”人才,已為1000多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和實踐平臺。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07日第10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