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大乘佛教,什麼是小乘佛教?

10 個回答
吾本澹荡人
2017-09-07

佛教分兩大派,一派是南傳佛教,自稱上座部佛教,被北傳佛教貶稱為小乘佛教;另一派是北傳佛教,自稱大乘佛教。這種分法有爭議,但被大多數人認可,而且便於分類。南傳佛教認為,佛就是覺悟的人,普通人通過禪修也可以像佛一樣達到開悟,從而放下自我,解脫煩惱,離苦得樂。解脫必須通過自己的修行完成,佛和僧只是把修行方法教給世人,而無法提供其他幫助。佛說:你必須自己走過這條路,沒有人能揹著你走。南傳佛教更真實,更忠實於釋迦牟尼的願意。北傳佛教將佛神化,並創造出菩薩,佛和菩薩都具有巨大的神力。佛、菩薩、羅漢、僧侶都可以憑藉不同的神力普度眾生。祈願、開光、超度這些活動都是北傳佛教的東西,南傳佛教認為這些都是騙人的。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17-09-06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歷史最悠久的,大致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什麼是大乘佛教,什麼是小乘佛教?
“乘”是馬車的意思,佛教中用馬車來比喻度眾生的工具。

一般來說,所謂小乘佛教,就是度己,以求自我完善與解脫。

所謂大乘佛教,就是將無量眾生全部度到彼岸,度己亦度人。

但這只是表面,大乘和小乘的內涵並非如此簡單。

大乘和小乘最大的區別在於對人性和佛性的認識上,或者說在於對人有沒有佛性這一認識上不同。

人有沒有佛性?小乘佛教認為沒有。人就是人,佛就是佛。人不可能成佛,最多隻能修到羅漢的果位,從而解脫自己。小乘佛教不是不度人,而是認為人只能通過修行度己而不可能度別人。

大乘佛教則認為,人性中本來就有佛性,只不過被紅塵迷住了。通過修行,就能“明心見性”,從而成佛。因此大乘佛教認為人不僅能度己,也可以普渡眾生。

佛教在世界上的分佈主要在東亞和東南亞,而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幾乎已經絕跡了。

其中大乘佛教主要在中國和中國周邊的朝鮮、日本等,小乘佛教主要在東南亞。

這一點和基督教很像,基督教發源於中東,而今天基督教主要分佈在歐美,但在中東已絕跡,全部都是伊斯蘭教。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玄奘西行取經。歷十七年,公元645年回到長安。

那麼唐僧取經取的經是大乘還是小乘?

《西遊記》中有言,在玄奘西行之前前,觀音化身一禪師講法,並說他講的是小乘佛法,而西天有大乘佛法。後來唐太宗問,大乘佛法有什麼好處?觀音說,能普渡眾生,能讓苦難中的人,脫離苦海。因此唐僧取的是大乘佛法。

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大乘佛法早在東漢時就由月氏國傳入中土。魏晉玄學的後期衍生了“佛玄”的討論,其中六家七宗的般若學與《肇論》便是其結晶,其中的般若學即屬於大乘佛教。

唐初,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經》、《成實經》、《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論》,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玄奘師通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註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

因此,玄奘法師西行是為了規範和整合此前的翻譯,為了重新教譯,因此玄奘要到天竺去取至真至純的佛經。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玄奘42歲,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蔘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

玄奘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

歸國後玄奘法師譯經,最終建立了系統的中國佛教邏輯。

另外,對於印度史來說,無論怎麼樣誇大玄奘法師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中世紀印度的歷史漆黑一片,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是惟一的亮光。《大唐西域記》就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印度塵封已久的真實歷史。

不二旅人
2017-09-06

一提到佛很多人就會將神佛混在一起,在佛教上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紀時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達多Siddhārtha,他的姓是喬達摩Gautama。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一提到佛很多人就會將神佛混在一起,在佛教上佛不是神。他是公元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佛是佛陀(Buddha)一辭的略稱,古時也寫成浮屠或浮圖,是Buddha的音譯如果用今天的漢語音譯,應當是“布達”,佛陀的意思是“覺者(覺悟的人)”或“智者(大智大慧的人)”。“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給它加了三種涵義:①正覺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無增無減地、如實地覺了;②等覺或遍覺不僅自覺,即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即使別人覺悟;③圓覺或無上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所以佛也叫無上正等正覺。

“佛”這一個字,有體、有用。從它的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它的作用上來講是“覺悟”。就體上講,智有三種 :第一、“一切智”:用現代哲學的名詞來講,就是正確的瞭解宇宙的本體;這樣的智慧,在佛法裡稱為“一切智”。第二、“道種智”:種是指種種繁多的現象,宇宙之間的現象,種類無量無邊,這許許多多的現象,怎麼產生的?從哪裡來的?現象、過程如何?後來結果如何?能夠正確明瞭宇宙萬象的智慧,叫做“道種 智”。第三、“一切種智”: 就是對於宇宙人生

佛教,起源於遠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發展為宗教。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是世界三大主要宗教之一。在世界上尤其是對於東亞和南亞地區具有廣泛的影響。

什麼是大乘佛教,什麼是小乘佛教?

佛教(英Buddhism ):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小乘,分為“聲聞乘”“緣覺成”(合起來叫做“二乘”);大乘,即是“佛乘”(又叫“如來乘”“菩薩乘”)。小乘叫做“解脫道”;大乘叫做“佛菩提道”。小乘的極果是阿羅漢;大乘極果是佛。除此兩種道路以外,都不算佛法。以下略說“聲聞乘”“緣覺乘”“佛乘”。

聲聞乘:觀一切法空,在三界之內找不到一個真實不壞的“我”,斷除我見而得初果,進而漸次進修得四果,即能在壽終時取無餘涅盤,永不再受生死,因此解脫生死的繫縛。

緣覺乘:聲聞人得四果以下,未得阿羅漢果,將會數次人天往返才能解脫生死。當他從天界下生人間時,人間恰好佛法滅盡。但是,往昔所修還會顯發。因此,獨自一人思維觀察十二因緣緣起性空而得解脫。成為辟支佛,又名獨覺。也能取無餘涅盤。

佛乘:以發無聲菩提心為始,開悟明心為入門,無數次受生世間行菩薩道,斷盡一切煩惱,修除一切汙染性,圓滿一切法門,直至成佛。這個過程需要三大無量數劫的修行。

如上,嚴格來講,聲聞是“阿羅漢法”;緣覺是“辟支佛法”;大乘才是“佛法”(成佛之法)。

大多數佛,是在淨土成佛,國中天人都是大乘種性,乃至是一定階位的菩薩。所以佛只說“唯一佛乘”。

本師釋迦牟尼佛及少數的佛,以大悲心故,在五濁惡世成佛,眾生剛強難度,因此要分說“三乘佛法”。先以小乘接引,而後宣示大乘。

小乘所說的法,都是在六塵世間範圍內,因此是可思可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做深信的現觀,確認一切法的虛妄性,無我性,敗壞性,生滅性,無常性,苦性.....因此有“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起”“三十七道品”等等法。所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因此二乘人都是以永離生死的無餘涅盤為目標。

大乘卻是先要發大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開悟明心而實證一切有情本具的、永不生滅而能生萬法的真心。而後進修一切法門直至成佛。 佛教是社會發展的產物,隨著社會的進步,在佛教的歷史上出現過許許多多的教派和宗派,它們共同構成了輝煌的佛教文化。接觸佛教,經常可以聽到或看到“大 乘 佛教”、“小乘佛教”這樣的名詞。那麼,究竟什麼叫大乘佛教、什麼叫小乘佛教?他們之間有些什麼區別呢?

所謂“乘”,是梵文 yana (音譯“衍那”)的意譯,有“乘載”或“道路”之意。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表現在許多方面。

首先,在對於佛陀釋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成是一個教主、導師,是一個達到徹底覺悟的人。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看做是一個威力廣大、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並且認為除釋迦牟尼佛外,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有無數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張修戒、定、慧“三學”(通過守持戒律,修習禪定而獲得智慧)、“八正道”(八種正確的思維和行動方法)。大乘佛教則除了“三學”、 “八正道”外,還偏重於修習包括“六度”(“六度”是指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他們認為這六種方法是能夠脫離生死苦海,達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攝”(“四攝”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在與他人相處時需要遵守的原則,具體是指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認為這是菩薩救渡眾生時所應遵守的原則和方法)在內的“菩薩行”。 為了與小乘相區別,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學說稱之為“菩薩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實踐稱作“菩薩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稱之為“菩薩戒”。

在教義學說上,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的重要區別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張“我空法有”,即否定個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但對客觀世界的否定卻不徹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別則通過“分析”的方法來否定客觀事物,實際上卻承認事物的基本組成因素“極微”的存在,帶有唯物思想傾向。大乘佛教則通常主張“人法兩空”,既否定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也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他們認為關於客觀事物,“空”的認識並不是通過“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緣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質實體,因而是“空”。事物現象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虛幻的假象而已。

在人我關係上:小乘只主張“自覺自利”,注重自我解脫;大乘則主張“自覺覺他”、“自利利他”,以“普度眾生”為己任,甚至要求“自未度先度他”。

與此相應,在追求的果位、理想上也有所區別:小乘的最高修行果位是阿羅漢,求得自己的解脫;而大乘佛教認為阿羅漢並沒有斷惑,還必須有更高的修行果位,就是佛的果位。如果一下子不能達到佛的果位,至少應該先修得佛的候補者——菩薩。菩薩即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他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為社會、為他人多做好事。

名字没有了吧
2017-09-08

佛教在最初其實並無大乘、小乘之分,在釋迦牟尼圓寂後約百年時間,隨著佛教的不斷髮展,佛教徒中的一些人對教義、教規的理解發生了分歧,形成了上座部、大眾部兩大部派。隨後,這兩大部派又不斷髮生分化。公元一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從佛教部派的分化中產生。

大乘佛教信徒自稱能運載無數眾生從生死大河之此岸達涅般木境界之彼岸,“救渡一切眾生”成就佛界,而貶堅持原始教義,只求“自我解脫”的教派為“小乘”。

那麼,到底什麼是大乘佛教?什麼是小乘佛教呢?

佛教中用馬車來比喻度眾生的工具,“乘”是指運載工具。而所謂的“大乘”,梵語為“Mahayana”,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也就是指能將無量眾生度到彼岸大的車乘或行程之意。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在佛教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

我國漢地佛教,自隋唐以來,一直以大乘佛教為主。漢傳佛教也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發展與承傳者,直至近代,在學界大乘佛教一般專指漢傳佛教。

“小乘”梵文為“Hinayana”是小的,低等的車乘或行程之意。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小乘教法”,是對三乘佛法中之:“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的統稱。小乘法門,是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為宗旨,其最高果位為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

其實,小乘佛教並非指古印度所有的部派佛教,古印度各個部派佛教記載中,都有很多大乘思想和教法。上座部中也有很多大乘教法的部派,稱為大乘上座部。大眾部中更傳承了很多大乘教法。公元前一世紀大乘佛教超過小乘成為佛教主流,卻不能說之前的就都是小乘。

雖然現代佛學者,仍沿襲此用法,但已是中性,並無顯揚或貶抑的意味。

既然明白了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釋義,那它們的到底有何不同之處呢?

大乘與小乘佛教的分別主要在於大乘著重利他(利益大眾的行為),小乘著重自己解脫。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對佛陀的看法不同。

小乘佛教只信仰釋迦牟尼佛,把釋迦牟尼視為教主、導師和徹底的覺悟者,是唯一的佛;大乘則把釋迦牟尼看做是一個威力廣大、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且認為除釋迦牟尼外,提倡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有無數的佛。

2、修持方法不同。

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張修戒、定、慧“三學”(通過守持戒律,修習禪定而獲得智慧)“八正道”(八種正確的思維和行動方法);大乘佛教則除了“三學”“八正道”外,還偏重於修習包括“六度”“四攝”在內的“菩薩行”。

3、修行方式不同。

菩薩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大乘佛教徒把釋迦牟尼成佛前的修持階段,即在修習“菩薩行”的階段作為自己修行的榜樣,因此大乘佛教主張可以在家修行,並不強調一定要像小乘佛教那樣需要出家修行,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區別之一。

4、教義學說不同。

在教義學說上,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的重要區別在於,小乘佛教一般主張“我空法有”,即否定個人的主觀精神,但對客觀世界的否定卻不徹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別則通過“分析”的方法來否定客觀事物,實際上卻承認事物的基本組成因素“極微”的存在,帶有威武思想傾向;大乘佛教則通常主張“人法兩空”,否定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也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他們認為關於客觀事物“空”的認識並不是通過“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緣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質實體,因而是“空”。事物現象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虛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是大乘思想的重要體現。

5、修行目標不同。

在修行目標上,小乘佛教偏重於個人的解脫,把徵得“阿羅漢”果作為修行的最高目標,具體來說有所謂“四向四果”(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而大乘佛教則以“普度眾生”為修行宗旨,以成佛、建立佛國淨土作為最高的修行目標。

6、生活習慣不同。

部派佛教延續原始佛教託缽乞食的生活習慣,不禁肉食。佛陀時代制定的戒律表明有三種肉病者可食,即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疑為我殺,允許吃“三淨肉”;大乘佛教的許多經典都反對肉食,如《涅槃經》《楞伽經》《央掘魔羅經》《楞嚴經》等,這一點對後來漢傳佛教形成“素食佛教區”影響很大。

由此可見,大乘佛教的核心是行菩薩道。部派佛教對原始生活方式的固執、對教義的死守和對枝末問題的固定,使活潑的佛法變成了嚴密的理論,而大乘佛教的宗旨則是放棄枝末問題的詮釋分析,直探佛陀本懷,在堅持佛教根本原則(三法印)的基礎上,發揮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兼濟眾生的應有作用,使佛法再度成為人間的、實用的、生活的。正是這種以利他為先導,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精神,使大乘佛教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終於取代部派佛教而成為印度佛教的主流。

何律师13990946596
2017-09-09

佛教於公元1世紀左右開始分化,分成大乘教和小乘教。小乘佛教主要在弘揚與南印度與錫蘭一帶,該派尊崇釋尊為偉大的教師,而非神明,其經典為比較古老的巴利文經典。上座部佛教主張恪守戒律,嚴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教義。大乘佛教則不然,認為按照原始教義,只有少數人才能修道成佛,所以應該拓寬渠道,主張不但比丘眾可以圓寂,一般四眾也可以達到圓寂的境界,主要盛行於北部印度、外蒙古、中國西藏和日本等地。大乘佛教宣揚釋尊的佛性,並且用梵文頒佈了一套新的法典。公元6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前印度地區衰落,印度教興起,但大乘佛教的影響並沒有消失,在世界紮下了根,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首.

  現代很多佛教學者用大小乘做分類,已並無褒貶之意。一般認為現在的小乘佛教主要流行於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南亞及東南亞各國,但他們自稱“上座部佛教”或“聲聞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稱號。中國雲南上座部佛教,也屬於這個宗派。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由來

  大約在公元1世紀左右,印度佛教內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學說和教義教規的派別。這些佛教派別自稱他們的目的是“普渡眾生”,他們信奉的教義好像一隻巨大無比的船,能運載無數眾生從生死此岸世界到達涅磐解脫的彼岸世界,從而成就佛果。所以這一派自稱是“大乘”,而把原來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貶稱為“小乘”。

  佛教發展於印度,阿育王時代派遣多位法師向各地和國外傳播發展,逐漸在各地形成了不同部派。按照流傳線路來看,基本可分兩個方向。古印度大陸的各個部派,向北方流傳的,陸路的經過中亞細傳到中國內地,或海路從印度南方傳到中國的南方再傳往中原一帶,形成漢傳佛教。再傳到韓國、日本、越南等地。晚些傳入西藏地區的成為藏傳佛教。以上為北傳佛教;另一個部派是分別說系的銅碟部,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屬於南傳佛教。根據南傳佛教的定義,南傳佛教統一稱為上座部佛教。北傳佛教的特色是兼融並蓄;弘法者只要說得圓融無礙,不妨博引各派教法。 南傳佛教的特色則是保守傳統;弘法者必須謹守在固有教義的範疇內作解釋,不能摻雜其它思想。正由於南傳佛教的保守作風,才使佛陀的教法得以依樣傳承、不變質。即:

  大乘佛教脫胎於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的基礎上兼容幷蓄,形成新的佛法,而小乘佛教仍然堅守傳統的佛法

  為什麼小乘佛教本身不叫自己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是大乘佛教對這個教派的貶稱,人家自己的名字叫“上座部佛教”。

  “小乘”佛教派別本身是不承認的,例如現在緬甸、泰國、伊斯蘭卡等國的佛教,一直稱為“南傳上座部佛教”。

  大小乘裡的人性和佛性

  人有人性,神有神性。那麼人有沒有神性?不好說,說不清楚。舉個例子,基督教裡面的耶穌是人還是神?說他是神,可他是人類女人瑪麗亞生的;說他是人,可他老爸是上帝;更有和稀泥的說即是人又是神。所以基督教會只能模糊解釋為“三位一體”這個概念。在這點上伊斯蘭教就分的很清楚,真主安拉是唯一神,先知默罕默德只是真主的使者,是人。對神是信仰,對先知是尊敬。

  再回來說佛教。一般通俗的說法是小乘佛教只求自己解脫,不渡眾生。大乘佛教要普渡眾生。這種說法大家一聽就會想:小乘佛教絕對的差評啊,自私自利啊。其實這個說法的表面意思對,內涵沒說清楚。

  人性和神性的問題,在佛教裡可以理解為人性和佛性。那麼人有沒有佛性?小乘佛教裡說沒有。人是人,佛是佛。所以小乘佛教認為,人不可能成佛,最多隻能修到羅漢的果位,把自己解脫出來。所以他們當然也不可能度別人。——好比說,你自己就是個二把刀,你還叭叭的給別人上課呢?並不是像一般人說的小乘佛教徒只願意成羅漢,不願成佛。而是他們認為根本達不到。

  而大乘佛教認為,人性中本來就有佛性,只不過被迷住了,沒有被發現和開發出來。當經過修行之後,就有可能被開發出來,所謂“明心見性”。所以我們通過修行能夠成為羅漢,甚至菩薩。如果能夠全部引發,圓滿顯現,那就成佛了。所以自然我們可以普渡眾生,因為我們自身就有無上正等正覺的可能性。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

  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的主要區別有十點:

  1、小乘佛教只信仰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則是多佛菩薩的信仰,除釋迦牟尼佛外,還有阿彌陀佛佛、彌勒佛、藥師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四大菩薩及四大天王等。

  2、小乘佛教沒有法門,只有持戒、修心、禪坐的一種修持方法;大乘佛教號稱8400法門,目前實則只有禪、淨、密三法門。

  3、小乘佛教世尊講法從不放光;大乘佛教世尊講法前基本都是放大光明,照亮十方世界。

  4、小乘佛教說六識,大乘佛教講八識。

  5、 小乘佛教中阿拉漢(阿羅漢)是受人天敬重的聖人(廣義阿羅漢包括佛),大乘佛教認為阿羅漢是隻顧自己的自了漢。

  6、小乘佛教的菩薩比阿拉漢層次高,佛子只有修成阿拉漢後,經佛受記後修菩薩道,最後成佛;大乘佛教講究從入門的當天起,只要發菩提心既是菩薩,只不過是“初發心菩薩”。

  7、小乘佛教允許吃“三淨肉”,大乘佛教則只許素食。

  8、小乘佛教的佛經來源在有文字佛經之前,都是由弟子代代傳承;大乘佛教的佛經有的則來自於龍宮。

  9、 小乘佛教講究禍福自擔、因果自負,因此沒有迴向;大乘佛教認為福德可以轉移,因此講究迴向。

  10、 小乘佛教不持咒,大乘佛教講究持咒。

  小乘佛教是中國大乘佛教對原始佛教(南傳佛教)的稱呼。

  對佛陀釋迦牟尼的看法

  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個教主、導師,是一個達到徹底覺悟的人。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看做是一個威力廣大、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並且認為除釋迦牟尼佛外,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有無數的佛。

  修持方法

  小乘佛教主張修戒、定、慧“三學”(通過守持戒律,修習禪定而獲得智慧)、“八正道”(八種正確的思維和行動方法),主張“三無漏學、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的修持,以證得阿羅漢為最高修行果位,提倡必須要出家。。大乘佛教則除了“三學”、“八正道”外,還偏重於修習包括“六度”、“四攝”在內的“菩薩行”,主張修持“六度、三無漏學、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一定要出家,但特別重視入世的佛法行持。

  經典經書

  上部座佛教的主要經典是《阿含經》,是佛陀在世說法的巴利文記錄,較接近其原始佛教思想。大乘教的主要經典《般若經》《華嚴經》《妙法蓮華經》《無量壽經》《涅盤經》《勝鬘經》《解深密經》《楞伽經》等,均不被上部座佛教承認,他們認為這些經典是龍樹、無著等北印度佛教領袖假託佛陀之名所寫。

  大乘佛教的境界就高於小乘佛教嗎

  兩者並無境界高低之分,只是對佛法的理解不同,小乘佛教堅守最初的佛法

  小乘佛教只自度,而不度他人,非不為也,而不能也。

  為什麼會有大乘佛教輕視小乘佛教

  1.大乘佛教修菩薩道,小乘佛教修解脫道

  2.如果你想今生解脫,就學解脫道,想當未來佛就學菩薩道。

  菩薩道修行者想放棄聽聞佛法證悟阿羅漢的機會,發願成為菩薩,最終成為未來佛去教化他人成為阿羅漢,或者想成為未來佛的弟子投生,而解脫道修行者,目的是趁著目前釋迦牟尼的佛法還在世,趕緊的證悟阿羅漢,今生就徹底解脫,不再輪迴。

  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解脫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聖人,因他們只顧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脫,不回頭過來救度其他的眾生,所以稱為小乘。菩薩是上求無上佛道而自己解脫生死,下化無量眾生同離生死苦海,所以稱為大乘。

  小乘佛教就絕對不度人了嗎

  小乘佛教也會度人,但度人並不是其修行的根本,而且小乘佛教度人只是小範圍內,而不是普渡眾生。

  聖嚴法師:中國的佛教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為

  本來,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什麼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於說法的對象不同,所說的內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罷了。

  佛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說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稱為人天乘;對於厭世觀念很濃的人,便說解脫生死的方法,稱為聲聞的小乘;對於根器深厚而有悲願化世的聽眾,便是菩薩的大乘。

  事實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綜合五戒十善,稱為人天道;聲聞是由於聽法修行而解脫生死的,獨覺是不由聽法無師自覺而得解脫生死的,綜合聲聞獨覺,稱為解脫道;菩薩道是既求取解脫道而又不捨人天行的一種法門,所以大乘的菩薩道是解脫道與人天道的綜合。

  僅在人天道中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證瞭解脫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聖人,因他們只顧自己乘著佛法而得解脫,不願回過頭來救度其它的眾生,所以稱為小乘。

  菩薩是上求無上佛道而自己解脫生死,下化無量眾生而同離生死苦海,所以稱為大乘。

  從佛教的分佈上說,通常說北傳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國為中心而至日本、韓國、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南傳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錫蘭為中心而至泰、緬等國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其實,這是出於北傳佛教徒的區分法,南傳佛教徒根本否認這種區分法的正確性,因在《根本有部律》卷四五及《雜阿含經》卷二八第七六九經,均有大乘之名,那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雜阿含經》卷二六第六六九經,以行四攝法為大士;《增一阿含經》卷一九,明白載有大乘的六度。

  除了理論境界上的發揮,北傳佛教,超過了南傳佛教,在佛教生活的實踐上,北傳地區未必全是大乘的,南傳地區也未必全是小乘的;北傳的中國佛教,除了素食而外,沒有什麼可比南傳佛教更出色,尤其中國大乘佛學的成就,因為中國老莊思想所形成的玄學清談,在魏晉時代特別風行,所以上流社會的士君子們,也把佛學當作消遣及清談的玄理,中國的天台宗及華嚴宗的理路,確也受有這一風尚的若干暗示,所以近代有一位日本學者木村泰賢,批評中國的佛教是屬於學問的佛教,而非實踐的佛教,實亦不無理由。

  事實上,天台、華嚴的思想架構,也多出於中國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並沒有足夠的依據。因此,中國真正的大乘精神,從未普及到民間,更說不上成為中國民間生活信仰的依歸了。所以也有人說:中國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為。

胡磊一梦
2017-09-04

什麼是大乘佛教,什麼是小乘佛教?
“乘”,梵文巴利語音譯是“yana”(中文音譯“衍那”),意思是“乘載”或“道路”,“大乘”和“小乘”的說法便是源自修行佛法“道路”的不同,“大乘”也稱“菩薩乘”,“小乘”也稱“聲聞乘”。佛教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今尼泊爾),創始人悉達多·喬達摩(釋迦牟尼),20歲時離家成道,此後被尊稱“佛陀”(漢地習慣尊稱為“佛祖”),意為覺悟者,簡稱“佛”,所傳宗教被稱為“佛教”。“佛陀”最根本教義是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到了公元1世紀左右,古印度原始佛教內部由於對教義的理解不同,發生分裂,進入部派佛教時期,主要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大眾部自稱他們的目的是“普渡眾生”,能帶領眾生從墮入生死輪迴的娑婆世界到達涅磐解脫的彼岸世界,從而成就佛果,這些派別自稱是“大乘”,而把原來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貶稱為“小乘”。但是“小乘”佛教派別本身對這一稱呼是不承認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國的“小乘”佛教,一直稱為“南傳上座部佛教”。中國境內主要有“漢傳”、“南傳”和“藏傳”三大佛教派別。

1、南傳佛教:又稱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佛教。上座部佛教,巴利語音譯是“Theravàda”。“thera”,意思是:長老,上座;“vàda”,意思是:說,論,學說,學派,宗派,部派。我國雲南傣族等少數民族佛教,屬巴利語系,亦即南傳的上座部佛教,但是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此係佛教遵照佛陀以及聲聞聖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由於上座部佛教是由古印度本土向南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而形成的佛教體系,在地理位置上處於古印度之南,故稱“南傳佛教”。又或因其主要流傳於東南亞、南亞一帶地區,故也稱為“南方佛教”。上座部佛教所傳誦的三藏經典使用的語言屬於巴利語,所以也稱為“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

2、漢傳佛教:又稱漢語系佛教,主要以大眾部派系為主。古印度大陸的聲聞佛教(小乘佛教)和菩薩乘佛教(大乘佛教)是同時傳入我國的。達摩祖師西來,曾讚歎“東土漢地,好一派大乘氣象!”由於中華文化的社會環境和人文根性,漢傳佛教主流為菩薩乘佛教,聲聞佛教在漢地一直不如菩薩乘佛教被接受和推崇,尤其到現代,漢傳佛教幾乎成了“大乘佛教”的代名詞。由於漢傳佛教所使用的語言是以漢語為主,故也稱為“漢語系佛教”。

3、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藏傳佛教擁有完整的佛教戒律體系,比丘、比丘尼、居士瑜伽士等戒律一應俱全。藏傳佛教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藏族地區形成和經藏族地區傳播並影響其他地區(如蒙古、錫金、不丹等地)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語傳播的佛教,如蒙古、納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但講授、辯理、唸誦和寫作仍用藏語和藏文,故又稱“藏語系佛教”。

公元前後,佛教就已正式傳入中國,當時漢地朝廷在嚴謹的制度下開始組織高僧開展書面、系統、有序的佛典書籍翻譯事業。隨著漢明帝打開官方迎請佛教的大門,之後數百年間,“天竺西域”(古印度)與“中原”(古中國)兩地傳經、取經之高僧絡繹不絕,如鳩摩羅什、真諦、法顯等祖師菩薩。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師遍參“天竺”數十國取經,並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圓滿歸唐後,古印度佛教“大小乘”各部派的主要經典都逐漸翻譯到了漢地。此時的漢地,各大宗派紛紛成熟,高僧輩出,證者無數,從教理研釋證悟到民間百姓的廣泛傳弘。而隨著古印度佛教日趨沒落,世界佛教的中心也逐漸轉移到了中國,並進而傳播影響到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及我國的西藏等地。佛教至此成為世界性宗教。中國翻譯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系統和完整的。

笑看风云150681040A
2017-09-08

普渡眾生和渡己之分

南無阿彌陀佛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dd10008d3b909409f11

大同庄园
2017-09-08

一般指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其修行結果是最大的差距,南傳佛教的頂點神通也就是相當於大乘佛教的羅漢級別。藏傳佛教的神通得益於藏密,而藏密又和藏醫,也就是印度的瑜伽密不可分。

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印度找到了經脈,而印度找到了三條經脈,這就是瑜伽的三脈七輪理論。中脈,左脈,右脈。七輪就是七魄。中脈就是我們說的任督二脈了。

我們是找齊了正經十二脈奇經八脈和絡脈的,此處暫且不展開。藏密吸收了印度的經脈理論,並在此基礎上創立了藏醫。藏密又發展了三脈七輪找出了紅白明點,這時其修行高深程度甚至超過了瑜伽,成神通者也可以和道家神通者相媲美!

同時我們大家都清楚的是大乘佛教度世人,小乘佛教度自身。在此宣傳基礎上,加之大乘佛教者神通比小乘佛教多,小乘佛教漸漸沒落。但其實小乘佛教才是本土佛教,其中禪宗只修出天魂,神通自然是不及三魂皆修的大乘佛教。事實上,大乘佛教更似於武道,成就者比較霸道。密宗也是如此,小乘佛教自然是敵不過的啊!
什麼是大乘佛教,什麼是小乘佛教?

游舞人生
2017-09-04

大乘與小乘是觀待而言的,沒有小乘就沒有大乘,反之亦然。通常而言,佛陀一代時教可分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教法,前兩為小乘,菩薩為大乘。當然,這是方便說,佛陀在法華經中又說,佛說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也就是佛陀所講一代時教,根本來講就是一佛乘。這就像國家的教育體系,有小學中學大學,表面上是三個層次,實際上都屬於一個教育體系,可以說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當然,每個層面所學內容是有差別的,但又是不可分割的,前前是後後的基礎,是連貫一體的。從具體內容而言,聲聞乘主要所學是四諦法——苦集滅道,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修內道四禪八定,悟人無我,證偏空理,依次斷盡欲、色、無色三界煩惱,分別證得四向四果,最終證得阿羅漢果而出三界,此名聲聞乘解脫或涅槃。緣覺乘主要是修十二緣起,順觀十二緣起了知輪迴,逆觀十二緣起而證涅槃,因為緣覺根基比聲聞利,所證要深於聲聞果,但也屬小乘範疇。菩薩乘也即大乘,主要是行人依大乘理,了知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發菩提心,證真空理,悟二無我(人無我與法無我,也即人法二空性),也就是般若波羅蜜,悟後起修,六度萬行,經歷三大阿僧祇劫而成佛。當然,還有圓頓教和密乘承許見性成佛、即身成佛,不歷僧祇獲法身等,都屬大乘所攝。概括而言,佛陀出世所宣一代時教唯一佛乘,為眾生究竟成佛而宣,但因根器不同,對機說法故,而有三乘四乘、五乘乃至九乘種種不同說法,究竟而言,為一佛乘!

风铃1777
2017-09-08

“乘”應該念shèng,本意是馬車,佛經中指工具、方法。大乘佛法就是大工具、大作用的佛法。從傳承上看,我們漢傳佛教,還有藏傳佛教,以及從中國傳到朝鮮半島、日本等地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傳到南亞、東南亞等地的佛教是小乘佛教。也有人分成北傳佛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當年的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就這樣分,可能是為了避免爭議吧。

小乘佛經主要是以阿含部為首的、佛陀早年說的經教。從般若部開始,佛陀就開講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裡面還分了義和不了義。佛臨涅槃時說的四依四不依是佛陀最根本的遺傳,也就是佛最根本的囑託。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依法不依人”就是說要以佛經為準而不以別人講的為準。如果別的什麼人講的和佛經有衝突,以佛經為準。

“依智不依識”是說要依靠般若智慧而不要依靠意識心。所謂識就是六根遇六塵形成的六識。六根、六塵、六識這些東西都是虛妄不實的,所以這些東西是靠不住的。智是指般若智慧,實際上就是指眾生的本妙覺心。只有這個東西才是根本依止處。學佛就是要明心見性嘛。

“依義不依語”就是所謂得義忘言。不能執著文字本身,而要領會文字背後的真實義理。

“以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就是說要以大乘了義經典為準。是了義經還是不了義經,很多時候佛陀在安置經名的時候,就已經明確給出答案。比如《圓覺經》全名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楞嚴經》全名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華嚴經》全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等。經名就足以看出這部經的重要性。另外有些經佛在解說的時候,或往往在結尾會告訴你這部經有多麼多麼重要。這些都是區分了義經和不了義的標準。

另外,小乘經典主要是講苦集滅道、三十七道品等助道法,大乘經典講佛性、涅槃、菩提,講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相。從時間上分,佛陀早期講的是小乘經典,中期開始講大乘經典。這時佛就號召大家回小向大,從小乘佛法的個人自我解脫走向大乘佛法的普度眾生。因為說到底,沒有什麼解脫不解脫。一切眾生本解脫。歷代祖師大德一般把佛經分成幾個大部。阿含部屬於小乘佛法,從般若部開始就是大乘佛法。隨便拿起一本經在佛教網站上一查,就知道它屬於哪個部,大概也就知道它屬於大乘經典還是小乘經典。在大乘佛法中又分了義經和不了義經。了義經中又分一般了義和根本了義。一般講,佛陀在臨近涅盤時說的幾部大經被公認為大乘佛法的根本了義經典。就是《法華經》、《楞伽經》、《圓覺經》、《楞嚴經》、《大般涅槃經》等,當然還有《華嚴經》,只不過《華嚴經》是佛剛證道時說的。

現在有些研究者根據收集起來的梵文、巴利文的片簡殘章把佛陀講的這些經前後對立起來,甚至說佛陀晚年講的經是後代篡改的、添加的,主張回到所謂的原始佛經,這樣講就會推翻大乘佛法。

首先,佛陀講的大乘經典和小乘經典,在文字義理上有時是衝突的,但從根本上講又是相通的。因為佛陀說法是應機設教。就是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狀況因材施教。佛說:對於著有的人他就說空,對於著空的人他就說有,而對於真正的智者,他就講空有不二。佛無定法可說。因此在字面上,感覺很多經文相互衝突。實際上等你融會貫通起來,佛說的都是一回事。對於現在有些研究者這樣的研究趨勢,我個人看法是:這些千百年傳承下來的佛經有沒有個別字句的錯漏、增刪呢,可能有。但這些經的根本意思沒變。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還在。這是不容置疑的。是相信現在的個別研究者還是相信歷代祖師大德,我當然選擇祖師大德的態度,因為他們都認同這些大乘根本了義經典。從翻譯角度講,現在靠蒐集些梵文、巴利文的片簡殘章研究翻譯出來的東西,能比古代那些偉大的譯經師翻得準嗎?怎麼可能呢?首先,梵文和巴利文現在都是死的語言!稍有外語常識的人都知道,死的語言翻譯起來不可能準。而在古代大規模翻譯佛經的時候,梵文、巴利文還有西域其它語言,都是活的語言。當然那個時候翻的準。而且古代翻譯佛經的程序是極其嚴格的。

總之,學佛要以大乘根本了義經典為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