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孩子有心理問題去做心理諮詢,表明家長是失敗者,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4 個回答
爱子思考

孩子有心理問題家長就是失敗者,太絕對和狹隘了。心理問題有很多種,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也有很多,當然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的影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非常重要,但這絕不能就說孩子的心理問題全歸於父母,父母就是失敗者。我覺得能認識的孩子心理存在問題,和孩子一起面對和成長就不是失敗。真正的失敗者是不自知的人。

我們都不是生來就會當父母的,而且我們的原生家庭也存在這樣活那樣問題,更何況世上本就沒有完美的父母,所以只要努力做好父母的家長就不能算是失敗者,他們只是走錯了路。每一種苦難都是一種成長,我相信只要積極面對這些苦難,走過之後,帶來的收穫和成長會像鑽石一樣摧殘。

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趣事杂谈123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原生家庭這個日益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概念正越來越成為“原罪”的代詞。我們習慣於將個人遭致的不幸一股腦地傾倒給原生家庭來揹負,尤其是其內的兩個重量級人物:爸爸,媽媽。

我們的心理問題都是這兩位監護人造成的嗎?如果答案不具有排他性,那麼可能給我們造成心理陰影的其他因素都有哪些呢?

我打個比方吧。


有些人認為孩子有心理問題去做心理諮詢,表明家長是失敗者,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這是一塊用於雕刻的基石,材質千差萬別,有玉石、木料、岩石翡翠等。材料不同,硬度不同,耐酸抗腐抗擊打能力不同,可塑性不同。好比每一個呱呱落地的胎兒,他們體內攜帶不同的基因決定了他們敏感性的差異。

現在兩位雕刻師隆重登場,分別是爸爸,媽媽。雕刻是一項曠日持久的費心工作,他們每天耗用精力來設計打磨這塊基石,但是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僱傭幫手,於是請來了“爺奶,外公婆”。有的主設計師嫌雕刻產出比太低,或完全沒有工作激情,於是將工作全權委託給副手(爺奶),自己外出謀大事業去了。

而且這種雕刻還不是關門閉車式的工作,基石被放置室外,就地勞作,過程要接受眾人的評價和審視。由於石頭未做任何防塵防晒防熊孩子的措施,難免會遭受外來侵擾。有時候一個路人經過,腳底踩蹦的尖利的小石頭恰巧砸到未完工的半成品雕像上,留下醜陋的疤痕。心細的設計師發現了這個瑕疵,想辦法修正,雖表面有所恢復,但內傷依舊。有的設計師粗枝大葉,根本沒察覺這個裸露傷,未做任何處理。

現在初代產品逐漸成型,為了完善產品的精度和美觀度,設計師們將產品送入生產車間(學校),畢竟流水線上使用的自動化機械比原始工具高級。流水線操作師傅水平也參差不齊啊,有笨手笨腳的毛糙小子違反行業規則暴力操作,結果給產品帶來肉眼可見外傷。而且產品在堆放的時候硬度稍低的產品經不起硬度大的磕碰,不經意間就劃了一道。

經過十八道工序,產品終於可以出廠了,你看,他們形態各異,有的晶瑩剔透通體發光,有的暗灰醜陋不忍直視,有的形體俊美但疤痕過多,有的內部已蛀空輕輕一磕即崩潰離晰。

森猫心理

不同意。讓孩子去做心理諮詢不代表家長是失敗者。

一、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原因多樣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樣化的。這裡面可能是同學交往的問題,也可能是學業問題,也有可能是與老師相處的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是與父母之間的問題。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呀,父母是可能不知道原因的。因為孩子也是個獨立的個體,父母不可能隨時隨地陪伴在孩子身邊,瞭解他的內心想法。

二、沒有完美的父母

我們的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的人生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他們的父母可能也像他們對待我們一樣對待過他們。所以他們理所當然的學會了像他們父母一樣的教育方式。

儘管他們的教育方式可能是有某些弊端,其中也包括父母的一些失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出現心理問題,責任全在父母。更不能說父母是失敗的。

三、做諮詢是對孩子負責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理所應當去找心理方面的專家。那孩子感冒發燒等等患病,難道父母都能治嗎?難道孩子患病都是父母的失敗造成的嗎?

孩子的心理生病了,那麼也應該去看心理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這樣恰恰是對孩子負責。這樣父母就退出了,他完全掌控孩子的範疇。讓諮詢師來介入孩子的問題更客觀、合理、安全。
有些人認為孩子有心理問題去做心理諮詢,表明家長是失敗者,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摆渡人追风筝的人

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負責任的家長首先得接受孩子,敢於面對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