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激發畜牧業活力

呼倫貝爾新聞 2017-04-28

隨著我市農牧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遊牧生產經營模式向現代化經營模式轉變。而“家庭牧場”建設作為牧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從技術上幫助、資金上扶持、品種上改良,加快了牧民群眾奔小康的步伐

供給側改革激發畜牧業活力

本報記者 烏日古木樂 才旦 嘎麗巴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

去年遭受百年一遇旱災的我市牧民重燃希望,投入到接羔保育的生產中。

阿拉斯是一位80後牧場主,家住陳巴爾虎旗呼和諾爾鎮白音布日德嘎查。當下,他在自家牧場,忙於春季接羔保育。

今年,他將接羔生產分批進行,2月中旬開始接早羔, 3月25日開始接晚羔。當記者來到阿拉斯家牧場時,他正忙著第二階段的接羔保育。

“今年,我的牧場將出欄800只羊羔,第一批接下的200只小羊羔預計將在7月出欄,第二批600多隻羊羔將在9月或10月出欄。這樣一來就能避開羔羊出欄高峰期,從而獲得較多的收益。”阿拉斯如數家珍。

有著多年養殖、銷售經驗的阿拉斯瞭解到牧區牲畜出欄時普遍存在扎堆現象,從而導致羊羔價格下滑。

因此,他根據市場規律採取分批接羔方法,從而避免市場擁堵而造成的一些損失。今年夏天,阿拉斯的牧場還將開設家庭牧場生態旅遊,不但可以通過多種經營增加收入,還能規避單一化生產帶來的風險。

近年來,開放的市場和落後的經營模式導致牧民遭受前所未有打擊。隨著我市農牧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遊牧生產經營模式向現代化經營模式的轉變使得牧戶生產生活大為好轉。而“家庭牧場”建設作為牧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從技術上幫助、資金上扶持、品種上改良,加快了牧民群眾奔小康的步伐。

家住新左旗烏布爾寶力格蘇木的巴達日胡是擁有20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老書記,如今也經營著家庭牧場。去年,巴達日胡9000畝草場共收穫1000捆草料,即便加上儲備的1200捆陳草,還是不能解決1300只羊、300多匹馬、30多頭牛的安全過冬問題。

為此,他將1300只羊轉場到吉林泰來縣進行4個月的養殖,不僅大大減少了冬季飼養成本,還在開春之際出售了家中儲備的1000捆草料,現在已經接下800多隻小羊羔。

從小對馬情有獨鍾的巴達爾胡是一位資深馴馬師,特別熱衷於良種培育。

去年,他不遠千里從北京購買兩匹良駒,興建馬舍1000平方米,聘請來自北京的專業技術師,做起了良種培育。

目前,他已經接下10多匹改良馬駒。良種馬速度快,深受愛馬人士青睞。

記者手記

走進基層,深入一線。

4月17日,春雨滋潤下的呼倫貝爾大地,萬物甦醒。

新生命的誕生,使草原變得愈加忙碌。天氣轉暖,又是一年的繁忙時節,草原牧民的接羔保育生產正如火如荼。連年遭受旱災的牧戶略顯“疲憊”,但生機盎然的草原令牧民重拾信心,擼起袖子的牧戶又一次投入到接羔保育中。

牧戶齊整的配套設施、寬敞明亮的棚舍、逐年上升的接羔成活率,應對畜牧業市場和自然災害的良方,讓我們看到了全新的牧區。我們採訪組深入牧業四旗,結識到年輕有為的牧民阿拉斯,接早羔避高峰的他,為我們細心講解他的增收新思路。有著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優秀牧民巴達日胡,通過採取轉牧場過嚴冬的舉措,不僅免於旱災影響,反而獲利增收。

放羊、數羊、認羊、圈羊,接羔保育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牧民的精心呵護。伴隨著夕陽,阿拉斯、巴達日胡……牧民們開始趕羊入圈,母羊的呼叫聲和小羊羔稚嫩的迴應聲交織出草原最美的樂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