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初中學霸淪為高中學渣?

2 個回答
大禹未来教育
2019-04-05

很多家長不理解,為什麼自家孩子中考成績很好的,到高中班裡就排到後面了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首先,初中的知識難度整體比高中要低許多,而初中學生的基數大,看有些地方的政策,中考進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在50%左右,一般初中裡學習前幾的才能考上很不錯的高中。但進入高中後原來學霸的成績優勢已不復存在,“落差”太大,也會導致不少孩子調整不好。
其次,家長在初中、小學階段參與到學習中過多,導致孩子的沒有獨立的學習能力。而高中階段的孩子也覺得自己是“小大人”了,開始有自己的認知,以往初中小學階段緊盯著的方式開始不奏效了。
再次,初中和高中的學習方法有很大的區別。老師再也不追著孩子學了,改孩子自主學習了。高中對於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不僅要記憶,還要理解,這樣才能貫穿前後,已不再是初中階段的記憶+套用模式,一步跟不上,不不跟不上。這時候也比較容易出現自我放縱,沉迷網絡、小說之類的,無法自拔,學霸變學渣了。
最後,就是學科上變化了。
數學上,內容抽象性、理論性更強,尤其是在高一代數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論性很強的函數,使一些初中數學很好的學生難以適應。不僅如此,知識內容量也有所增加,思維方法上也向理性層次躍進,不再是按照一定步驟就可解決了,而是要求多角度多方面思考。
語文上,文章不僅長度,深度上也增加了,這也是為什麼提倡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原因了。尤其是篇幅還不少的文言文,短詩短文基本見不到了,換成了大篇的人物傳記、論述類的。同時作文在字數上也長了二三百字,800字以上了,不僅如此思考和感悟上也要求的更高了。
英語上,和語文一樣,同樣的有大量的要靠課外閱讀,但高中的時間有限,課業又多,時間分配上就變的更重要了。
化學上,初中就是啟蒙,知其然就好,但高中開始向系統化和理論化靠攏了,更要求在實際中的應用,所以進入高中前還是滲透一下的好,當然這點在數學和物理上一樣適用的。
物理上,應該是跨度最大的了,不再是按圖索驥似的再現實驗,而是自己推到實驗原理了,不僅如此,還要物理公式與數學知識結合來解決問題。
所以如果初中學霸希望高中不變學渣的話,最主要的就是兩點:一要培養閱讀習慣,語文英語都不能缺;二要提前入手做好銜接哦。

魔法园地
2019-09-13

既然能夠成為學霸,說明這個學生是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的,但到高中變成學渣,就要分析一下原因了。第一種情形,要儘快適應高中的學習方法,初中學習只要能跟上老師的思路,而且記憶力比較好的話,取得好成績並不太難;但高中學習更多的需要學生理解和對知識的擴充運用,做到舉一反三,僅靠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第二種情形是初中的學校比較一般,所以可以成為學霸,而中考後考上比較好的學校,比他好的學生比比皆是,此時,他就要主動調適自己的心態,踏踏實實的學習,否則,心理落差太大,破罐子破摔,成為學渣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第三種情形是交友不慎,跟學渣一起墮落,那他成為學渣也就是必然的了。

以上分析不一定準確,敬請輕拍。


如何避免初中學霸淪為高中學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