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三觀?什麼又是正確的三觀?

什麼是三觀?什麼又是正確的三觀?
1 個回答
胁弛雀读ob88
2017-09-01

什麼是三觀?什麼又是正確的三觀?

什麼是三觀?什麼又是正確的三觀?

人們通常說的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即獨立又相輔相成,缺一個都不健全。這三觀有個先後順序:世界觀優先,人生觀其次,價值觀最後。為什麼?也許有人會說,我連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又談何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句話一點沒錯。

仔細思考,會發現三者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的先後邏輯關係。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定是在各自原有的世界觀中建立的。每次和孩子他媽辦羞羞事都撐不很久疲軟無力嗖索:葉智談往事定會給你帶來些幫助舉例:假設你所涉足的只在100公里內,你所形成的人生觀基本就在這個範圍;如果你周遊過10個國家,那麼你所建立的人生觀也至少有10個國家的範圍。同樣,一個剛出生的嬰孩,即便範圍很小,認知度非常有限,人生觀也在TA的小世界範圍內(即便小生命還不知人生觀為何物)。可見,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在個人的世界觀中被逐漸建立。

如此看來,在三觀中,最重要的當屬世界觀,因為影響其他兩觀的建立。其實三觀的問題比較形而上學,不像物質能看得見,摸得著,屬精神層面。但作為人,若沒有精神,就像行屍走肉,就是慢慢等死,和動物沒任何區別。不管你有多富裕、多有地位和才華。最終的結果逃脫不了:死亡。

如同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一樣,幾乎統戰整個歐洲帝國,應有盡有。在去世前,深明人生的虛空,歲月的短促,生命的脆弱。自己奮戰十餘年,戰無不勝,但卻戰勝不了死亡,並命令部下在其死後,將自己的棺材兩側留上孔,讓兩隻手伸出。以示後人:「他雖一生奮戰,風光無限,死後卻兩手空空。怎樣赤身從母腹而來,還要怎樣赤身歸回。叫天下人可以看見,並喚醒他們沉睡的心靈。」

面對人生難題,通常情況下有三種態度:1、積極面對;2、消極對待;3、無所謂。如何有效建立正確和完整的三觀? 首先要正確,其次再完整。對於一個對自我負責的人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和當務之急。解決本質問題,才會使人活得更有價值和意義,以及從容淡定的面對人生。以下是有效建立正確和完整三觀的方法(僅供參考):1、心中要有一個信仰;2、多讀跨界的經典書;3、多出去看美麗世界。

心中要有一個信仰

什麼是三觀?什麼又是正確的三觀?

這是一個人的核心價值,是非判斷的基礎。

真正的信仰,在本質上能改變你的生命,轉變你的性情,生活習慣也會發生變化。流於表面或遺傳的信仰都不算,只有和你個體生命直接產生了深刻的關係,才有真正意義。你要為任何決定負責,沒有人能為你的決定承擔責任和後果,包括信仰。一切的最終選擇權是你自己。因此全面和本質地看待一個問題很關鍵,顯得尤為重要。

活得越久,就越會發現:內心深處始終有一扇窗戶,是無法用世間的事物來滿足的,包括不僅限於金錢、地位、榮譽等,甚至人人都追求的幸福。只有信仰所代表的宗教屬性,能填補那個缺口。這是真實的。也許現在你沒思考過,或沒察覺。沒關係,對有追求和常思考的人來說,總有一天,時間和智慧會讓你意識到。

世間存在善惡。有人會選善,有人會向惡。一切皆有可能。任何強制性的信仰,都不會有人願意接受。

雖然中國民間信仰眾多,但仍然是個信仰嚴重危機的國度,何以見得?這個問題,林語堂先生生前就看得較為透徹(這段話也快被我引用爛了,但依舊希望你能意識到),他說,「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於,經常改變信仰,或是根本沒有信仰。」

林先生的這番話可值得琢磨和深究,相信他的生命旅程比一般人要豐富、深刻。因為他作為學貫中西文化的中國著名文人大師,也曾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從最初的一位基督徒,中途改成儒釋道,最後篤信基督。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轉變,背後一定有一個個可值得推敲的思想和邏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他的書和他的心路歷程。

多讀跨界的經典書

什麼是三觀?什麼又是正確的三觀?

這能豐富你的知識,進行多維度的思考。

這一點,其實比起後面「多出去看美麗世界」來說,是最省錢最實惠的一種開闊自己世界觀的方法。因為不是很多人有機會和有條件能經常出去走走,大多數都被困在忙碌的職場或各種瑣事當中。

每個人在進入大學時,基本都已經選好理科或者文科。即便如此,在各自領域也有不同的偏科現象,一切都很正常,也符合邏輯。因為沒有人擅長所有,也不可能全能。若要突出重圍,只能單點突破,也就是專攻一兩門最擅長和最喜歡的,如此才不會感到痛苦,也能輕鬆面對,並且很容易能堅持下來。

通常情況下,大家基本只對自己喜歡的行業、內容感興趣。不喜歡的自然不會去接觸和了解。眾所周知,社會的複雜性遠遠超越於校園,會遇到各色各樣的人。各種價值觀和不同思想的碰撞,有時會顯得異常激烈。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接觸中,若不能充分理解對方的思想和想法,將會很難溝通。

為了有效建立和開拓個人的世界觀,書除了豐富你的知識面以外,邏輯思維也會被逐漸打開。最重要的是,「跨界經典的書」能讓人從單一角度,轉向多維度看待問題。一個從多維度看問題的人,註定會比單一角度看問題的人,顯得成熟、客觀、全面和周到很多。經典的書會幫助你節省時間,跨界的書會幫你構建多維度。

自此在社會中,就會更明白不同行業的人的邏輯思維和關注點。就不會感覺無話可聊,很自然的能與他們愉快的交流,話題也會越聊越多。與此同時,就會能瞬間換位思考,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相對更容易溝通和理解,更不會覺得自己三觀有問題。

也許剛開始讀非專業的書,會有些難度,看不下去,也難以堅持。可以嘗試先從一些自己喜歡但不是專業的書開始,慢慢到了一個階段,自然也相對容易接受其他跨專業和跨行業的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任何知識和智慧都能在書本中被找到。一本好的經典書,會打開你的眼界,豐富你的思想,陶冶你的情操。讀它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

多出去看美麗世界

什麼是三觀?什麼又是正確的三觀?

這能讓你體驗不同的人生,同時開闊你的眼界。

我們無法把握生命的長度,但可以追求生命的廣度和深度,才不會枉費此生。在現實中,很多人去過很多地方,生活也算豐富,可以代表一種廣度,但並不見得多有深度。另一些人也許有深度,但欠缺廣度,寬容心也會相對欠缺,因為TA不能充分理解,在TA所理解範圍之外的世界,包括人和事。

生活中也不乏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人,和這樣的人交流是一種享受。他們通常思想不固化,生命有內涵,人生有追求,自然不做作,智慧又淡定。若有這樣的良師益友,應該算是一種幸運。以下是讓你增長見識,「多出去看美麗世界」的幾種方法(僅供參考):

1、義工遊:這是相對省錢的方式。一般去緊鄰國家的非盈利機構進行協助,做義工,如印度的特蕾莎修道院等等。有些非盈利機構也提供非常優惠的住宿,有些甚至免費,但需要義務參與平時的工作,來幫助他們。這樣的方式至少能收益三個好處:A. 志願者的經歷,豐富了生命;B. 異國的經歷,開闊了眼界;C. 結交他國的友人,學會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學會了換位,學會了尊重。

2、打工遊:近幾年興起的一個旅行方式。全世界一些國家是支持邊打工邊旅行。新西蘭是最出名的一個,好像近期澳洲也開放了,他們可以直接發你 Working Visa,可以在其境內走到哪打工到哪。很多有膽量有時間有想法的年輕朋友,因此踏上了多國的打工遊。一遍打工一遍遊世界,也算是一個特色,會是一個很不錯的經歷。近幾年流行的 Gap Year 也可算在其中。

3、遊學:一般情況下,遊學項目集中在寒暑假居多。基本為短期項目,現在已經覆蓋到初高中以及大學生遊學。主要是為了打開自己的眼界,增加見識面,學習一些新知。為未來人生求學方向做一個前期的鋪墊。此外,近幾年各國的商務遊學項目也開始逐漸熱門起來。

4、旅行:旅行不同於旅遊。旅遊更多是到此一遊,拍照留念。旅行是更多瞭解和體驗當地文化、美食,一切 Local 的事物等。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討厭跟團,流行個人或組隊自由行。旅行很考驗人的能力,從最簡單的處理各種簽證文件等準備資料,到後期出發前事先安排旅行計劃等,以及旅行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語言交流、文化差異等。在這個過程中,勢必增長了人的見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

5、留學:這是成本最高的一個方式。當然需要提前準備,包括經濟和各種出國考試。出國留學也是所有方式中對一個人影響最大的,因為時間週期長,會接觸到各個國家的人。能夠相對充分了解和融入當地文化,從而對樹立自己的世界觀有很大的幫助。生活和思想上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如果有機會的話,留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前提是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各種吃苦、克服語言障礙、忍受孤獨寂寞、學會照顧自己,突發狀況的處理能力等等)。

6、商務旅行:這種相對偏商務人士了。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外派他國的機會。若是可能,在繁忙的國際出差中,可申請多加一兩天,順便做一個簡單的旅行(趁機用掉一兩天假期也值得)。除了放鬆自己以外,也作為迅速瞭解當地國家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在職場和商界中逐漸慢慢流行起來了。

以上只是簡單粗略的做了梳理。旅行最本質的意義,在於能豐富自我的世界觀、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廣度和深度。同時能瞭解不同的人文歷史,民族風情,風俗習慣等等。當你實地到過那些地方,所產生的感受完全不同,所講的故事也會更加生動。除此以外,旅行還能讓人不單單停留在書本的層面,所建立的世界觀也會相對更加全面、更加立體、更加真實。

什麼是三觀?什麼又是正確的三觀?

每一個在成長路上的人,都試圖讓自己成為一個三觀正確的人,品德高尚的人,而非毀三觀,品行惡劣。越長大越發現,人能力的有限,內心充滿很多不堪,外表佈滿諸多虛偽,遠離正直和善良,缺乏寬容和耐心...

人需要時常自我反省,積極的完善自己,努力在價值觀錯亂的國度,建立正確和完整的三觀,成為真正高貴的人。我們管不了他人,但至少能管理自己。就像我們決定不了太陽幾點升起,但能決定自己幾點起床一樣。

真正高貴的人:對信仰的堅守、對價值的篤信、對文明的尊重、對才華的愛護、對公平正義的袒護、對逆境的坦然、對理想的依戀、對敵人的饒恕、對朋友的支持、對他人的友好、對弱小的關愛、對人性的誠實、對人格尊嚴的敬畏、對父母的孝敬、對愛人的忠誠、對子女的疼愛、對未知的好奇、對多元的包容等等。

每當看到如上的特點在一個人身上體現出來的時候,我都心存好感,對生活的熱愛就多一分。

真實的人生信仰,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相關推薦

推薦中...